-
主持人
葉昶:各位媒體、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政府主辦,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文聯、北京市豐台區委區政府承辦的第七屆中國戲曲文化周近期將在北京園博園舉辦,中國戲曲文化周迄今已經成功舉辦六屆,成為首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亮麗名片,振興戲曲藝術的展示平臺,百姓體驗戲曲文化的盛大節日。
今天我們非常邀請到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為大家介紹本屆戲曲文化周的相關情況,回答各位記者朋友提的問題。
接下來介紹出席的領導嘉賓,他們是: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副司長 黃小駒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級巡視員 馬文
豐台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韓新星
首先,請大家觀看第七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宣傳片,請看大螢幕。
-
主持人
葉昶:下面,有請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級巡視員馬文先生介紹第七屆中國戲曲文化周的活動內容和安排。
-
嘉賓
馬文: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感謝多年來關心支援首都戲曲文化工作的各位領導、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希望大家繼續為我們今年戲曲周的宣傳推廣鼓勁加油!
中國戲曲文化周是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以及豐台區委區政府承辦的國家級戲曲文化活動。自2017年起已連續舉辦六屆,累計舉辦演出、論壇等活動2200余場,吸引游客近百萬人次,已經成為首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亮麗名片。
今年北京市工作政府報告中提出打造“演藝之都”的重要任務,制定並推出《北京市建設“演藝之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年-2025年)》,《方案》中將聚集演藝精品、演藝主體、演藝市場、演藝空間、演藝品牌、演藝傳播、演藝生態七個方面,推動北京建成精品劇目薈萃,演藝節展匯集,市場要素活躍、消費活力迸發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演藝之都”。
中國戲曲文化周作為“演藝之都”建設的重要內容,努力推動專業品質與群眾參與相結合,經典傳承與時代創新相融合,全面展示戲曲文化發展的豐碩成果。
第七屆中國戲曲文化周主場活動將於今年9月28日-10月4日在北京園博園舉辦,圍繞“山水大戲 園博有約”這一主題,將呈現以下幾大亮點。
一、三大板塊十大主題,活動內容全面升級,本屆戲曲周包括梨園精品、梨園薈萃、梨園嘉年華三大板塊,由“經典永續·開(閉)幕式”、“大咖雲集·名團名劇名家”、“文化沙龍·國際學術活動”、“戲韻園林·地方園地方戲”、“武林戲臺·戲曲票友大賽”、“薪火相傳·校園戲曲展演”、“潮玩戲曲·跨界破圈演繹”、“國風雅韻·戲曲行業交易會”、“好戲好味·戲趣梨園市集”、“戲炫生活·戲曲惠民進萬家”十大主題活動組成。從活動內容上看,既有專業演出、學術研討,又有豐富多彩的群眾性互動體驗活動,還有市場消費、行業交易等衍生內容,可以説充分體現了戲曲周作為國家級文化活動的高水準和覆蓋面。
第二,名團雲集名家薈萃,專業品質全面凸顯。
作為國家級戲曲展演平臺,一直以來中國戲曲文化周都將專業品質放在首位。今年,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支援下,來自上海、天津、遼寧、內蒙古、河北、甘肅、河南、山東、山西、安徽、湖北、江蘇、四川、廣東、福建等20個省市近50個優秀院團將帶來100余場經典劇目演出。屆時,觀眾除了能夠欣賞到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北方崑曲劇院、中國評劇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北京市曲劇團等在京各大院團精彩演出之外,還將欣賞到上海越劇院、上海滬劇院、天津市評劇團白派劇團、內蒙古藝術劇院、山西省晉劇院、甘肅省隴劇院、四川省川劇院等眾多精品院團的名家表演,全面領略戲曲多彩魅力。此外,本屆戲曲周期間,尚長榮、李玉芙、楊少春、岳美緹、谷文月等一批知名老藝術家將帶來深度訪談,其中,尚長榮先生還將在開幕式上以一首京歌《盛世日月新》,代表來自四面八方的戲曲人表達對祖國的祝福。
第三,跨界融合促進消費,破圈效應全面呈現。為進一步提升戲曲周的互動體驗性,在為觀眾奉獻眾多精品演出的同時,根據不同人群特點特別是年輕群體需求,我們還將舉辦一系列“戲曲+潮玩”活動,如戲曲快閃、戲曲電音演出、戲曲時尚秀、戲曲劇本殺等。為強化戲曲文化氛圍,北京園博園內各服務場所、服務設施及工作人員服飾中也將巧妙融入戲曲元素,帶給游客“入園即入戲”的沉浸式體驗感。同時,為進一步推動戲曲文化産業發展,促進文化消費,今年戲曲周期間還將舉辦戲曲行業展示交易會、戲曲梨園市集等活動,搭建戲曲特色消費場景,增加優質産品與服務供給,讓戲曲周不僅是一場戲曲文化展示的盛宴,同時也成為激發文化消費潛能的盛會。
第四,搭建平臺支援人才,發展活力全面迸發。
今年戲曲周期間,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和豐台區積極策劃,圍繞青年戲曲人才發掘培養,組織開展優秀論文評選、戲曲劇本交易、中國戲曲文化周青年英才榜等活動,以專業演出、專業學術沙龍、青年戲曲人學術論文徵集、優秀劇本徵集為平臺,鼓勵青年戲曲人才精進表演技能、加強學術研究和成果轉化,推動戲曲文化創新發展。此外,在中國戲曲票友大賽的組織過程中,不限劇種、行當、國籍,採取“線上+線下”形式,讓更多戲曲愛好者特別是青少年群體能夠參與進來,讓戲曲周成為挖掘和培育優秀戲曲人才的沃土,也讓戲曲周在新時代煥發更大的生機和活力。
第五,常態活動持續不斷,文化惠民全面體現。擴大中國戲曲文化周的輻射效應,做到“主場結束不散場,常態活動貫全年”,是我們一直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今年,在辦好主場活動的基礎上,我們將緊緊圍繞“大戲看北京”任務和“演藝新空間”建設,在北京園博園、市內外專業劇場以及學校、街鎮等地,組織開展戲曲進社區、戲曲進學校、戲曲進軍營等一系列經典劇目展演,以及戲曲專家“傳戲”教學活動等,以高品質戲曲文化供給提升廣大市民的戲曲文化體驗感,提高票友群體的戲曲藝術水準,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朋友們,第七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將在展現戲曲百花齊放氣象的基礎上創新突破,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戲曲文化盛宴!再次感謝媒體界的朋友,歡迎大家屆時走進北京園博園,走進各大劇場,欣賞國粹藝術之美,宣傳推廣戲曲藝術韻,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馬局的介紹,下面把時間交給記者朋友提問。
-
記者
中新社記者:謝謝。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請您介紹文旅部將如何以戲曲周等文化活動為抓手,更有效地推動戲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主持人
葉昶:謝謝中新社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有請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副司長黃小駒先生回答。
-
嘉賓
黃小駒:謝謝這位記者,6月份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總書記在會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同時總書記也對“第二個結合”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進行闡述,戲曲藝術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推動戲曲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必鬚根植傳統文化,挖掘時代價值,守正創新,與時俱進。
近年來,文化和旅游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戲曲傳承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加強政策引導,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同時督促各地進一步落地相關的政策和要求,為戲曲的傳承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援,引導全社會進一步增強關心、支援戲曲傳承發展的意識。
我們通過實施《2023-2025舞臺藝術創作行動規劃》,新時代現實題材創作工程、歷史題材創作工程,重點傳統經典劇目復排計劃,優秀傳統戲曲摺子戲復排計劃,這裡面我們三年的行動計劃包括重點劇目的復牌計劃,摺子戲的復排計劃都是從今年開始實施的。通過這些工程推動戲曲的精品創作和經典傳承,同時持續實施戲曲公益性演出項目,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援227個瀕臨失傳的劇種開展免費或者低票價的公益演出,以演出為核心推動瀕臨失傳的劇種保護和扶持,持續開展戲曲進鄉村,戲曲進校園的活動,涵養基層戲曲生態,加強戲曲普及教育,培養新一代青少年戲曲觀眾。
同時我們還持續實施全國戲曲表演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通過這些項目,推齣戲曲藝術的傳承英才,帶動戲曲創作、表演、評論、一體化協調發展,包括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內的各類展演活動是展示戲曲創作成果,培養戲曲人才,開拓戲曲市場,普及戲曲藝術,促進戲曲傳播,推動戲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今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已經舉辦了全國戲曲北方片和南方片會演,黃河流域戲曲演出季等活動,並且在活動舉辦過程中不斷創新形式和內容,像這一屆戲曲文化周就採取了一系列的創新舉措,比如面向全國邀請各省市選派精品劇目和優秀團隊進京演出,提升演出品質,進一步加強戲曲文化藝術的交流和傳播。
圍繞北京市演繹新空間的建設,開展常態化的戲曲演出,拓展戲曲文化周的時空範圍,推出優秀青年演員和優秀學術論文,積蓄了青年的戲曲人才力量,線上線下融合,演出、演播並舉,剛才馬局介紹了還舉辦快閃等一系列活動,有效擴展戲曲藝術的影響力和傳播力。這些創新舉措都是推動戲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戲曲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以實際行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黃小駒副司長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人民日報海外網記者:您剛才介紹本屆戲曲周將在往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破圈效應,請您具體談一談本屆戲曲周同往屆相比有哪些突破?
-
主持人
葉昶:謝謝人民日報海外網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有請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級巡視員馬文回答。
-
嘉賓
馬文:感謝您對中國戲曲文化周的關注,第七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堅守戲曲專業品質的同時,將在全面呈現劇種藝術、跨界融合表現形式、激發文化消費活力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突出專業性,增強體驗感,實現消費升級。
一是戲曲劇種覆蓋面廣。為提升戲曲覆蓋面和代表性,第七屆中國戲曲文化周邀請全國各省市院團進京匯演,囊括20個省市近50個優秀院團。演齣劇目緊扣“山水大戲 園博有約”的年度主題,結合“演藝之都”建設,充分展示出不同地區的各個劇種的魅力與風采。在開幕式演出上,觀眾除了能欣賞到在京各大院團帶來的經典劇目京劇《四郎探母》、評劇《花為媒》、崑曲《游園驚夢》等這些名段,還能欣賞到來自全國各地比如説潮劇、齊劇、黔劇、滇劇、豫劇、粵劇、晉劇、越劇、藏劇、花鼓戲、黃梅戲等經典選段串燒,充分領略全國各代表性地方劇種的風采。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擴大劇種覆蓋面,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實現348個劇種全覆蓋。
今年戲曲周還將利用首都資源,落實“大戲看北京”要求,聯動山東郯城、福建廈門等戲曲資源豐富的城市設置分會場,進行多點聯動,吸引更多觀眾參與到活動中來,共用中國戲曲的獨特魅力。
二是在融合創新中不斷破圈。本屆戲曲文化周着力打造藝術跨界融合內容,呈現戲曲舞臺藝術的更多可能性。比如,本屆中國戲曲票友大賽首次不設劇種,面向全球戲曲愛好者進行徵集。據統計,目前已經有近半數為18歲以下青少年,參賽劇種近20個。
獲獎選手代表將與學生戲曲社團、戲曲網紅達人等一同參與專場展演,同臺切磋技藝。再比如,戲曲周期間還將舉辦“戲曲+潮玩”活動,包括耍叉、踢槍等一系列武戲絕活,以及經典唱段《鍘美案》《定軍山》《穆桂英挂帥》等戲曲快閃,讓觀眾在園中能夠近距離體驗戲曲之美;同時,我們還首次推出《園博大偵探—戲班謎雲》沉浸式游園活動,通過“沉浸體驗+劇情推理+戲曲演繹”的娛樂項目,借助時下火爆的推理類社交游戲“圈粉”青年觀眾。此外,我們在閉幕式上還將與中央電視台《國風超有戲》欄目進行合作,知名歌手將與戲曲名家聯手路演,為觀眾奉獻一場精彩的國風現場音樂會。
三是推進戲曲文創産業發展。在這次戲曲周將開展戲曲行業交易會、衍生品研發、戲曲梨園市集活動,搭建戲曲特色消費場景,提供優秀文化産品。其中,以“國風雅韻”為主題的戲曲行業展示交易會,將通過戲曲劇本推介、民族樂器交易展賣、戲曲服飾展等,為戲曲行業搭建資訊交流、資源共用的平臺,促進行業發展。同時,本屆戲曲周將推出7款卡通戲曲人物文創産品,通過市場化方式生産和售賣。本屆戲曲周還將引入新興消費項目——戲曲劇本殺游戲,以實景開放劇場,探索戲曲藝術沉浸式體驗。同時,在戲曲展期間,我們還組織了戲曲梨園市集,“以戲觀城”特産展賣、非遺手作、戲曲繪畫等豐富多樣的內容還將為游客打造體驗式消費空間,滿足文化消費新需求。
未來,我們還將在總結前幾屆的基礎上,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走向國際,聯動全國廣大戲曲人共同擦亮“中國戲曲文化周”這張亮麗的名片,也希望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們更加關注、更多的宣傳和積極的參與。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馬局的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北京青年報記者:您好,中國戲曲文化周在豐台區已經連續舉辦六屆,請問韓部長如何圍繞本屆戲曲周活動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基層的傳承、發展與傳播,謝謝。
-
嘉賓
韓新星:感謝您的提問,也感謝您對豐台區戲曲文化的關注。
豐台區作為首都中心城區和核心功能主承載區,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豐富多元的文化景觀。戲曲文化是豐台區特色文化之一,豐台區戲曲資源豐富、人才聚集,不僅有中國戲曲學院、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為專業戲曲人才提供重要支撐,同時匯聚了北京京劇院、北方崑曲劇院、中國評劇院、北京市曲劇團等北京市主要戲曲院團和多家戲曲相關文化企業。此外,豐台區還擁有“隆韻戲迷社”“長虹京劇團”“和韻京劇團”“趙辛店評劇班”“方城東裏越劇隊”等群眾戲曲社團60余支,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各類群眾性戲曲活動非常活躍。
戲曲文化傳承發展的根基在於基層群眾。近年來,豐台區以中國戲曲文化周為平臺,整合戲曲資源,通過一系列紮實有效的措施,涵養戲曲生態,讓基層的戲曲文化“陣地”更加牢固。針對青少年,開展“嬉戲親子劇場”原創戲曲兒童劇《三打白骨精》《東海尋寶》等演出; 針對高校,開展“傳戲”行家傳習班,對大學社團進行系統專業的指導,培養戲曲“新生力量”。依託“小戲臺”項目,鼓勵轄區的戲迷票友在社區、公園“嗨戲”千余場;打造戲曲特色“升級版”街區,將“穆桂英挂帥”“林沖夜奔”等戲曲場景融入3D墻畫,裝點街巷;在豐台區文化館、各街鎮文化活動中心等開展“周末場演出”,京劇、北京曲劇、河北梆子、崑曲、曲藝等輪番上演,將戲曲藝術送到百姓家門口。同時,北京園博園全年好戲不斷,園林版《花為媒》駐場演出、陽光劇場各大劇種演出、夢唐園相聲專場、國潮藝術節、傳統樂器培訓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園博園已成為百姓深度沉浸的“戲曲百花園”。
此外,豐台區依託濃厚的戲曲文化氛圍,探索讓戲曲非遺“活”起來、“火”起來的方式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市場化運營模式,不斷拓展戲曲文化發展空間,為大眾奉上更多優秀專業演出及戲曲互動體驗項目;結合豐臺惠民文化消費季活動,在重點商圈開設戲曲文創市集,並探索開設戲曲周線上線下專賣店,推齣戲曲網紅産品,逐步形成戲曲文化消費産業鏈;以更好服務大眾為宗旨,進一步提升轄區酒店、餐飲、交通、文娛項目的消費體驗感,努力實現集游客深度參與、市場化營收提升、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一體化運營模式,為戲曲文化繁榮發展注入豐臺力量。
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努力,持續加強戲曲文化普及力度、青少年群體覆蓋面、戲曲惠民活動普適性,實現專業品質與群眾參與互動、經典傳承與時代創新融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豐台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韓新星的回答。
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各位領導出席今天的發佈會,本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內容豐富、精彩紛呈,我們熱忱歡迎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屆時到活動現場採訪,大家如果在採訪之中有什麼需求也可以和我們聯繫。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