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收看由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與首都之窗聯合推出的線上訪談欄目,我是主持人傅辰林。北京市延慶區冬冷夏涼,素有北京“夏都”之稱。從巍峨騰躍、橫跨數百年曆史的八達嶺長城,到倍受國際讚譽、推動全域綠色發展的世園會,再到承載三億冰雪健兒景願的冬奧會,作為行業主管單位,延慶公路分局多年來不斷為居民生活、為出行人群提供更多便利服務,同時為助力周邊經濟發展發揮推助力。今天我們一起來關注後冬奧時代延慶公路管養的發展方向。您也可以通過首都之窗的抖音和快手號一起收看參與本期話題討論。
我們首先來介紹一下本期做客直播間的四位嘉賓,他們分別是: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延慶公路分局副局長 黎興松,歡迎您。
-
嘉賓
黎興松:主持人好,大家好!
-
主持人
主持人:還有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延慶公路分局養護管理科科長 王健,您好,歡迎您。
-
嘉賓
王健:主持人好,大家好。
-
主持人
主持人:以及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延慶公路分局規劃計劃科科長雷志勇,歡迎您。
-
嘉賓
雷志勇:主持人好,大家好!
-
主持人
主持人:還有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延慶公路分局路網服務與科技科科長 於偉。
-
嘉賓
於偉:主持人好,大家好!
-
主持人
主持人:首先歡迎四位嘉賓做客我們的直播間。今天來做客直播間的四位嘉賓都是咱們延慶公路分局的老師們。大家也可以了解得到,我們今天聊的話題也和他們延慶的公路內容有關,首先我們請黎局長先和我們介紹一下咱們北京市延慶區和北京市延慶區的工作情況吧。
-
嘉賓
黎興松:好的,“延慶是個好地方!延慶是屬於未來的!”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時重要的政治囑託。延慶地處北京市西北部,是北京市郊區之一。東鄰北京懷柔區,南接北京的昌平區,西與河北省的懷來縣接壤,北與河北省赤城縣相鄰,區域總面積1994平方公里,下轄3個街道和15個鄉鎮,山區面積約佔72.8%,延慶冬冷夏涼,素有北京“夏都”之稱。延慶圍繞“冬奧、世園、長城”三張金名片,形成了以文旅産業為龍頭,以都市型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産業體系,延慶的高品質綠色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成功獲得“全國文明城區”“中國天然氧吧”等榮譽稱號。
多年來,延慶公路分局立足生態涵養區功能定位,緊抓京津冀一體化、冰雪運動勝地和國際滑雪旅游度假勝地建設發展契機,初步形成了“三橫六縱”的路網骨架,實現了公路+旅游、公路+風景線的再提升。截至2022年底,延慶區公路總里程1986公里,其中縣級及以上道路857公里,鄉村道路1056公里,專用道72公里,公路網密度達到99.61公里/百平方公里。縣級以上公路MQI為89.49,排名全市第三;鄉村公路MQI為87.92,指標值全市排名第一。“十三五”期間即實現村村通公路、100%通公交的目標。目前建制村通達率和鋪裝率達到100%。
-
主持人
主持人:感謝您的介紹。其實通過您剛才的介紹我們也能了解到咱們延慶公路近幾年確實做出了很多亮眼的成績,具體的細節還有哪些呢?能不能再請您展開和我們詳細聊聊?
-
嘉賓
黎興松:“十四五”開局以來,延慶厚植生態涵養區的優勢,灤赤路、大西路、松閆路3條公路先後被評為全國“最美鄉村路”,蓮花山路、小張家口路等6條公路先後被評為北京市最美鄉村路。2021年,在全國農村公路高品質發展蘭考經驗交流會上,農村公路延慶模式被交通部作為案例推廣。此外,延慶區入選2022年度“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
主持人
主持人:您剛才介紹了“四好農村路”,我覺得這也是延慶居民的幸福路。為了鞏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這樣一個創建成果,咱們具體做的哪些工作?
-
嘉賓
黎興松:在市交通委的行業指導下,延慶區認真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制定了《延慶區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專班,由主管區長擔任組長,包含延慶公路分局在內的9個區屬單位、部門以及所有鄉鎮政府主要領導為小組成員。主管區長主持召開年度路長制工作會,部署研究“四好農村路”工作,構建“四好農村路”建設一盤棋。
在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前提下,為更好鞏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創建成果,延慶實現了“四個化”,即:農村公路建設監管品牌化、農村公路管理規範智慧化、農村公路養護服務精細化和農村公路運輸運營便民化。
-
主持人
主持人:感謝您跟我們詳細的介紹。您剛才一開始在介紹的時候提到了冬奧是咱們延慶的三張金名片之一,在後冬奧時代,咱們延慶在公路養護方面又是怎麼做的?又做了哪些工作?能不能請四位嘉賓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下。
-
嘉賓
王健: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後冬奧時代將繼續秉承“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踔厲奮發、砥礪前行,充分利用好冬奧遺産。
在北京冬奧會中,延慶結合冬奧核心路線實際情況,開展數十次的實地調研、多次的實地演練,最終創建了“小迴圈,多點支撐”的除雪模式,通過多種設備組合、全路段多點迴圈的作業形式,實現了冬奧保障路線24小時不間斷除雪,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賽事不停,交通不斷”的交通保障誓言,出色完成了保障任務,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後冬奧時代,我們繼續延續環保理念,除雪作業以機械為主,減少融雪劑的使用,秋冬保潔作業延續抑塵新技術,減少揚塵和環境的污染。在全區域有條件的山區路段推廣冬奧的除雪模式,工作方面成效有了顯著提升,2022年冬季平均每場降雪工單投訴僅為1單,較冬奧前一年的工單投訴的2.67單,投訴量下降了62.5%。道路積塵負荷值由冬奧前的0.43g/每平米下降為0.35g/每平米,在全市排名靠前,同時道路保潔效果顯著增強。
-
主持人
主持人:感謝您的介紹。其實剛才通過您的介紹我們也能了解到,咱們針對延慶區的氣候特點,有的降雪量比較大、降雪比較多,其實也是做了很多的工作,針對降雪、鏟雪、除雪方面之外,還有哪些工作?有沒有根據延慶其他的,比如地理特徵,有沒有其他的細緻工作安排。
-
嘉賓
王健:一是在淺山區域、城區重點路段和部分鄉鎮路段因地制宜完善慢行系統,大力推進綠色交通。建立“一路一景”的景觀目標,打造特色旅游公路,實施濱河北路中央隔離帶改造工程,首次嘗試利用加寬段車道打造路側休閒區域,休息區採用紅色瀝青和綠色瀝青,與機動車道加以分離,增設休息長凳、擋雨棚、垃圾桶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增加騎游者的舒適性,提升游客體驗感,吸引眾多游客在此駐足打卡,成為一處新的網紅打卡地。此外,先後還實施了媯川路綜合整治項目、興陽線沿線新建人行步道項目、沈韓路修復養護工程和千小路千家店村過村段修復養護工程,健全慢行系統,改善人居環境。
二是增綠提質,打造綠化節點景觀。後冬奧時代,截至目前累計完成62萬株喬木灌木整型重修剪,修剪遮擋交通標誌牌路樹9萬株,路樹塗白24萬株,栽植喬木850株。為提高公路路域環境,營造出嶄新的道路綠化景觀,對管轄道路10個重要節點採用綠籬花卉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了改造和提升。將綠化工程列入日常養護計劃中,不斷完善養護方案,綠化缺株及時補植抗逆性強、無需定期修剪整形的本地優勢樹種。
三是多角度探索“公路+服務”,優化百姓出行條件。加強服務設施設計,在南山環線等重點工程設計過程中科學合理地規劃人行步道、排水系統、非機動車道、停車港灣等服務設施;推動現有公路服務站改造,在“十四五”期間將持續採取“一年一道班”改造計劃,重新佈局公路服務站規劃,利用現有資源提升服務站數量,致力於給公眾提供停車、如廁、休息、飲水、手機充電、路況查詢等這些方面的服務功能;提升景區周邊公路服務水準,如在千家店鎮百里山水畫廊景區周邊開展公路整治提升工作,聯合千家店鎮提升灤赤路路側停車管理水準,在沿途增設停車引導牌,引導車輛有序停放,有效解決景區周邊游客車輛亂停亂放、公路擁堵等問題。
-
主持人
主持人:感謝您的介紹,其實我們可以通過您的介紹了解到,我們做了很多細緻的工作,也是方方面面的都有考慮到。其實有一些突發的情況也是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比如説今年北京的特大暴雨,相信是讓咱們很多人都是記憶猶新,在咱們今年北京的特大暴雨之後,咱們延慶公路分局是如何逐步開展道路搶通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呢?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
嘉賓
黎興松: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受“23·7”強降雨影響,延慶區37條縣級以上普通公路不同程度受損,多條道路出現局部點位半幅斷路、路基損壞、路面坍塌、橋梁受損以及山區道路出現塌方、落石、泥石流等情況,損毀程度比較嚴重。為了儘快恢復轄區公路通行,延慶公路分局按照搶通、保通、恢復重建三個階段有序推進工作。
第一階段為全力搶通階段,保障道路具備通行條件。延慶公路分局全力組織搶修搶通工作,各專業作業隊伍累計完成18條道路的淤泥及約1.75萬立方米塌方落石的清理工作。8月6日全面完成本階段工作,各條道路基本具備通行條件。
第二階段為保通階段,就是搶通工作結束後,為避免受損道路風險進一步擴大,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分局對影響車輛及行人通行的13條道路全力保通,截至8月底這項工作已基本進入收尾階段,目前受損道路已恢復至汛前狀態。
第三階段為恢復重建階段,根據市交通委整體工作要求,對搶通、保通外的災損道路分批分期採取有效措施,利用一年的時間高品質完成第三階段恢復重建任務。全面提升道路抗災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
-
主持人
主持人:您剛才其實介紹到我們這個也是非常有步驟、有順序地來完成整個的這樣一個搶通和災後恢復工作的,在咱們這次應對強降雨有哪些寶貴的經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呢?
-
嘉賓
黎興松:延慶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區防汛抗旱道路交通專項分指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儘管公路受災受毀情況較為嚴重,但降雨期間未出現人員失聯、傷亡和車輛損失的情況,路網整體情況也是比較平穩,所有鄉鎮及主要的行政村均能夠通達。汛後,延慶公路分局也是及時就防範應對本次強降雨的工作進行全面復盤,總結出以下工作經驗或者亮點:
一是靠前指揮,提高效率。市交通委領導及時調度,區委區政府領導帶頭深入一線,直擊防汛重點,為延慶公路分局做好防汛搶險工作指明方向,堅定信念。分局也是成立了臨時指揮體系,按照路網分佈特點,將防汛力量劃分為東部山區、中部河道區、西部地區三個作戰單元,選派優秀黨員幹部深入一線指揮,實現扁平化管理,各項工作部署直達一線,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二是充分預警,提前研判。對山區公路進行全面、深入研判,經請示區委區政府,在市級道路封控指示下達前,提前封控了15條山區公路。在本次降雨應對過程中,98%的地質災害均發生在封控道路區域內,有效地確保了山區人員生命財産安全。
三是統籌力量,支援搶險。按照預警機制,我們一個新改建項目,南山環線三期工程全部停工,各參建企業統籌組成三支應急搶險隊伍。在充分保護好工地人員、設施前提下,分批次、分梯隊支援全區的搶險工作,也彰顯了公路行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科學調度,合理分配,前後三任養護科長因為經驗比較豐富,均投入到了防汛專班一線搶險保通工作當中,充分發揮防汛工作經驗,實現人力資源最優統籌。
四是風雨同行,勇擔使命。分局結合縣級以上公路及鄉村公路受損情況,協助鄉鎮開展鄉村公路搶險工作。一方面,統籌後備支援力量,南山環線參建單位支援22人,協助永寧鎮政府完成永四路、南彭路沿線道路安全評估,協助永寧鎮彭家窯村完成街道淤泥清理,彰顯了公路行業社會責任擔當;另一方面,充足行業支援,針對西三岔路、南灣路等受損嚴重、群眾出行迫切需求的鄉村公路,按照應急機制簡化程式,經請示區政府,先進行災後搶通重建,為災毀嚴重路段的修復提速。
五是創新機制,保障運轉。暴雨應對處置期間,分局幹部職工全員在崗,創新採取ABC三崗輪換機制,防汛指揮體系保持24小時運轉,保證戰鬥力持續不間斷。
-
主持人
主持人:感謝您的介紹。我們也能夠通過您的介紹感受到當時在暴雨期間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也是都獻出了自己的力量,在這裡也向他們致以敬意,同時我相信咱們積累了這次應對突發暴雨的經驗,今後在類似的事件當中也能夠發揮更好的效率來更好地完成相關的工作。説回到咱們延慶公路方面的問題,咱們北京市延慶區的松閆路是北京首條智慧的普通公路,也是全國2022年“十大最美農村路”,這裡我想請教一下各位嘉賓,為什麼這條路能夠在眾多的公路當中脫穎而出呢?
-
嘉賓
於偉:我們松閆路是地處延慶區西北重鎮,起點位於G110京青線,終點為河北赤城縣閆家坪村,始建於1993年,道路全長17.7公里,道路的等級是山區的三、四級公路,是延慶區連接河北省的重要京冀連通路,是串聯長城、世園公園、奧林匹克園區的重要旅游公路,也是承載冬奧、冬殘奧場館群建設和賽時重要保障任務的冬奧專用路,也是北京冬奧會時通達賽事核心區唯一一條永不斷交通的公路。因地處山區,松閆路道路陡峭崎嶇,急彎多、坡陡、多視覺盲區,全線還存在20余處易結冰路段,且道路兩側緊鄰山體,行車危險性較大。在2020-2021年,在松閆路沿線設置彎道盲區預警設備161套、視頻設備27套、雷視一體機預警設備3套、可變情報板3套、冰雪監測設備2套、平安花設備1套、邊坡安全監測預警系統1套,搭建了延慶區智慧公路監測平臺。作為北京市首條智慧公路,松閆路是延慶區運用數字化信息化創建“最美農村路”、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推動農村公路高品質發展要求的又一生動實踐。
松閆路以“智慧創新路”作為參評主題,成功獲評全國2022年“十大最美農村路”,也是北京市唯一上榜的農村公路。目前,松閆路在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方面的顯著示範引領作用收穫了廣泛社會認可,其作為“北京市首條智慧普通公路”的文化品牌已走出延慶、走出北京,吸引多個官方、非官方團隊前來學習參觀。
-
主持人
主持人:感謝您的介紹。其實我這兒還有一個問題想問到您,除了咱們剛才介紹到的松閆路之外,咱們延慶區在智慧公路的建設方面還有哪些成績?能不能再和大家介紹一下?
-
嘉賓
於偉:延慶公路分局在松閆路開展的智慧公路試點工程,促成了松閆路的成功。為全面提升農村公路信息化水準,推動農村公路智慧化進程,我分局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借勢而為,近五年大力建設農村公路智慧化設施,逐步形成了以松閆路、付小路等為代表的高品質智慧化道路,開啟了我市農村公路高品質發展的新紀元。
自2018年以來,我分局先後在農村公路新建視頻監控設施共84套、交通量調查設施13套、可變情報板19套、氣象監測設備1套、彎道盲區預警設備161套、冰雪監測設備2套、平安花設備1套、雷視一體機預警設備2套、非現場執法設備5套、邊坡安全監測預警系統1套。農村公路智慧化設施的類型和數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為數字化信息化建設打好堅實的物質基礎。
從2022年開始,我分局在松閆路、付小路、媯川路等9條奧運路線上開展電子巡查試點工作,試點工作以電子巡查為主,人工現場復核為輔的巡查模式進行日常巡查。每日充分利用已建成的視頻監控設施,進行全天候電子巡查工作,發現、記錄、統計、上報各類問題,特別是在汛期和冬季降雪時,電子巡查能充分發揮其特有的實時性優勢,及時掌握積滯水、雪等資訊,及時清理,消除隱患,確保道路的通行安全。
-
主持人
主持人:感謝您的介紹。我們剛才其實也通過您的介紹,信息化、數字化也是未來我們的一個工作的方向,對於後冬奧時代延慶的智慧化、數字化設施的建設措施您能不能展開和大家説一説呢?
-
嘉賓
於偉:好。一是推動智慧管理模式。加強自動化、智慧化、數字化管理,按照市交通委下發的《北京市普通公路智慧巡檢試點工作方案》的要求,延慶區作為第一批試點單位,在巡查車上加裝智慧巡檢設備,於2023年初開始試運作,選定松閆路、古龍路及沈韓路等路線,開展智慧巡查試點工作,實現了“坑槽、拋灑物、裂縫”的自動化巡查,探索了“北京市公路智慧巡檢業務新模式”。
二是加強信息化管理手段。上線了鄉村公路管理APP,包含移動端和PC端,暢通道路巡查問題上報渠道,通過管理信息公開透明化,推動大數據與農村交通深度融合,升級農村交通統計與監管系統,實現了“四好農村路”建設“一張圖”。同時還設置路長制公示牌,建立農村公路全要素、全周期的數字化採集、傳輸、應用及分析體系,逐步實現農村公路養護科學化、智慧化、主動式、預防性管理。
三是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穩步推進非現設施建設,提升分局管養區域內農村公路貨車的管控力度,確保貨車應檢盡檢。在區域內的北西路、四寶路、延龍路、昌赤路新線等4條主要縣級道路上修建了非現場執法設備。該設備能夠實現24小時全天候自動檢測車輛重量,並將檢測數據上傳至系統。自非現場執法設備投入使用以來,延慶區域內超限超載的車輛大大減少,對超限超載的行為起到了有效的治理和震懾作用,貨車的超限率普遍降低到1%以下,切實保證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有效地保護了路産設施。2023年我們還計劃在外石路和南山環線兩條道路上建設兩套設備,進一步鞏固治超成果。
-
主持人
主持人:其實您剛才的介紹中提到非現場執法設備,我特別好奇,咱們這個非現場執法設備是如何識別這樣一些違法違規的車輛呢?可能有的這樣一些違法違規的人會有自己的小心思,比如覺得我如果刻意把車牌擋住,非現場執法設備是不是就識別不出來具體車輛是哪一輛?可能有這樣的小心思,我們是如何識破並且應對他們這些做法的?
-
嘉賓
於偉:為了有效的扼制故意遮擋號牌逃避稱重設備檢測的情況發生,在非現點位設置了ETC設備,主要用於車輛資訊(包括車牌號碼、車牌顏色、車型資訊等)的採集,聯動公安抓拍設備,作為交通執法的依據;為防止車輛從兩側路緣帶通行,逃避治超檢測,在稱臺兩側加裝了鋼板護欄、混凝土防撞設施和剛性阻車樁等,在2023年我們還要增設數字融合的檢測設備,通過這些優化技防和物防的設施,有效地阻止車輛逃避檢測,做到貨車的應檢盡檢,有效保護路産設施。同時,為了降低補光燈對駕駛員造成的影響,我分局還在非現場點位上將補光燈全部更換成為了環保型的補光燈設備,並在路側設置了照明設施。
-
主持人
主持人:感謝您的介紹。其實剛才給我們解答了咱們非現場執法設備是如何來工作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其實也警告了一些懷揣着小心思的人,不要試圖用你們那點小心思想著,琢磨琢磨一些小辦法來逃避我們的檢查,要做守法守規的公民。感謝您的介紹。現在聊了這麼多,我們對延慶未來的公路發展計劃非常好奇,2023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承前啟後之年,我特別想問在座各位,延慶公路網下一步整體規劃是什麼?有哪些新的內容能夠跟大家透露一下?
-
嘉賓
黎興松:延慶區公路網規劃堅持以服務民生、綠色發展為導向,構建適合生態文明發展要求的全域綠色基礎設施體系,支撐區域協調和城鄉統籌發展。在“三橫六縱”路網骨架基礎上,以實現“區域大迴圈、鎮域小迴圈和農村微迴圈”為目標,着力提升公路基礎設施供給能力和品質,推動普通國道低等級道路的提質升級,提升幹線公路網的承載能力和運作效率。注重與京禮高速、京藏高速等高速交通的“大動脈”的協調互補,統籌推進具有幹線通道功能的普通公路建設。力爭到“十四五”末,延慶區公路總里程突破2000公里,公路網密度達到100公里/百平方公里。
-
主持人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區域大迴圈、鎮域小迴圈和農村微迴圈”這樣一個頂層設計,我覺得真的是非常非常地棒的,也是説進了很多居民朋友的心聲。我想請問一下我們如何能夠儘快地達到這個目標?我想很多的,尤其是在延慶區生活和工作的朋友們已經是迫不及待了。
-
嘉賓
雷志勇:是這樣的,延慶區交通體系借助世園會和冬奧會兩件綠色發展大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西部和中部地區路網結構已經較為完善了,但是東部地區受地形條件限制現況公路還存在等級低、承載能力不足的問題,特別是作為幹線交通的G234興陽線和安四路現況大部分都是二級、三級公路,已經難以滿足新形勢下的發展需求。目前延慶區正在打造“延慶東南山·九溝十八灣”這麼一個鄉村振興品牌,這就需要高水準的交通基礎設施作為支撐。
目前,南山環線三期道路工程已經開工建設了,計劃2025年完工通車,屆時將有力提升延慶中南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條件,來實現延慶淺山區公路環線的貫通。同時延慶公路分局也正在積極推進轄區內幾條幹線公路的規劃建設,主要包括:G234興陽線(永寧-四海段)和安四路(四海-區界段)的改建,這方面的論證工作,努力提升延慶東部地區幹線交通的服務水準,助力“延慶東南山·九溝十八灣”品牌建設;另外還有一個正在推進的G6輔路改建工程前期工作,路線全長約7.6公里,設計等級是按照一級公路和城市主幹路來建設的,計劃在“十四五”時期建成通車,將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同時推動中關村延慶園和康莊鎮區經濟發展。
除了這些幹線公路的規劃建設,我們分局也在積極推進鄉村公路提質升級,制定了《延慶區鄉村公路五年規劃》和《延慶區鄉村公路三年行動計劃》,通過鄉村公路的建養工程,來補齊鄉村交通基礎設施的短板,增強縣級以上公路與鄉村、景區之間的高效連通,來服務溝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為推動延慶全域旅游發展提供必要的交通保障。
-
主持人
主持人:感謝您的介紹。我還有一個問題想問到您,您剛才提到咱們延慶公路的路網規劃,咱們的幹線公路規劃和這樣一個鄉村公路的質的提升完成之後,能對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産生哪些具體的影響?是不是説咱們這個公路的升級和建設完成之後,我們的市民朋友來延慶旅游或者來延慶滑雪是不是能夠更加方便、更加便利了?
-
嘉賓
雷志勇:是這樣的。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對服務於群眾百姓的出行是一個必要的基礎條件,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也是有很大的提振作用。延慶區目前取得了國家旅游示範區的稱號,先後也被評為了“中國優秀國際鄉村旅游目的地”、“全國民宿産業發展示範區”、“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區”、“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2020年全國鄉村旅游發展名區”等一系列的稱號。
為了打造延慶區文體旅融合發展的試點,依託冬奧會和世園會等一系列歷史機遇,延慶將形成“國際級冰雪度假區”、“世界級長城文化名片”、“國際級世園觀光體驗”三張世界級旅游名片,這樣能夠發揮這些聚集效應,促進延慶區的社會經濟,特別是旅游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可以帶動延慶區自行車騎行産業更加豐富地發展。延慶區正在着力構建集文化旅游、戶外休閒、生態觀光、鄉村旅游為一體的精品騎行專線,主要沿國道G110、舊小路、香龍路、昌赤路新線、南山環線、G6輔路、康張路、百康路布設,初步規劃線路總長約100公里,這樣進一步完善延慶區淺山區的公路慢行體系,建設成為百公里騎行專線,通過這條專線連通“長城、世園、冬奧”三張延慶的金名片,帶動延慶全域旅游發展。這個項目同時也考慮了一些騎行驛站、停車港灣、自行車停靠點、共用單車站點等設施,通過這些可以構建出“智慧、安全、舒適、人文”的綠色出行環境。這個項目主要包括三個主題:一是長城世園冬奧騎行線、二是田園觀光騎行線、三是山區專業騎行訓練線,滿足不同騎游愛好者的騎行需求,發揮主題特色提供不同的騎行感受。
未來我們將繼續貫徹“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綠色優先”的發展理念,秉持“連續、便捷、綠色、智慧”的慢行系統建設目標,以點帶面,連片成網,逐級推進,逐步提升普通公路慢行系統的出行品質,同時我們也將積極探索,保障多樣化出行需求,兼顧休閒、健身、旅游等服務功能,豐富“公路+”模式內涵。
-
主持人
主持人:感謝您的介紹,相信很多市民朋友們已經是非常非常地期待了,咱們中秋國慶的長假馬上就要來了,對於想來咱們延慶區游玩的或者説是過境的游客我們有哪些建議呢?這裡也是請咱們四位最專業的老師們給咱們正在觀看直播的螢幕前的觀眾朋友們做一個小小的旅游推薦和一個小小的旅游攻略?
-
嘉賓
雷志勇:首先十分歡迎大家在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到延慶區來,體會延慶的道路,不管是自行車、摩托車騎游還是自駕游,大家需要及時關注交通安全相關的提示、提醒,其中可以多多關注道路沿線的情報板所發佈的出行提示資訊,以及“延慶公路”政務微網志所發佈的內容。根據往年情況,節假日期間延慶區客流量密集,對民宿的需求旺盛,部分景區會比較擁擠,請各位游客提前預訂住宿,規劃游玩路線,早做準備。此外,延慶地處山區,近日天氣氣溫也有所下降,早晚溫差較大,請大家來游玩時還要注意多關注天氣預報,記得及時添衣!
-
主持人
主持人:感謝您的提示。其實我們知道咱們延慶有非常非常多的好玩的景點值得大家來看、來旅游、來欣賞,在座的四位能不能每人跟大家推薦一個你自己心目中覺得最歡迎大家來的一個游玩的點位。
-
嘉賓
黎興松:馬上延慶區進入最美的季節,歡迎大家來走走延慶的路,看一看延慶的景區、景點,我推薦大家走一走我們的“最美鄉村路”的松閆路,去看一看我們冬奧的延慶賽區,去體驗一下冬奧比賽時延慶周邊的風光。
-
主持人
主持人:其他三位老師有沒有自己覺得最推薦大家來的地方?
-
嘉賓
王健:我推薦我們的大西路,也是“十大最美農村路”,可以從大西路上體驗一下紅色的旅游。
-
主持人
主持人:剩下兩位老師呢?
-
嘉賓
於偉:大家可以去千家店鎮百里山水畫廊的灤赤路觀光旅游,這條路線風景在秋季也非常漂亮。
-
主持人
主持人:能夠觀賞到秋葉。志勇老師呢?
-
嘉賓
雷志勇:我給大家推薦一下延龍路(音),它將成為新的打卡地。
-
主持人
主持人:感謝四位老師的推薦,這四條公路非常漂亮、非常美麗,如果有在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來延慶旅游規劃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了,這也是咱們四位老師專業人士的專業推薦,大家也不要錯過這樣一份美麗的風光。進行到現在我們節目也就已經到了尾聲了,最後請大家每人來説説,談一談自己心中對於延慶公路未來發展的展望吧。
-
嘉賓
黎興松:2023年是推進十四五規劃縱深發展的攻堅之年,延慶公路分局將繼續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兩山”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發展思想和“交通先行官”戰略定位,全面落實市交通委、區委區政府工作要求,實現“區域大迴圈、鎮域小迴圈和農村微迴圈”,打造“暢、安、舒、美、綠”的交通出行環境,積極籌劃事關全局的重點項目,不斷調整優化公路路網結構,完成南山環線三期、暖馬路、大王路等道路工程建設,推動G6輔線、G234興陽線、安四路等一批幹線公路的前期工作,貫徹落實綠色、共用發展理念,不斷提升公路管養水準、增強服務保障能力、提升群眾出行品質,全力建設最美冬奧城。
-
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黎局也是總結了一下大家心中想説的話,也感謝一直觀看我們直播的觀眾朋友們的守候,今天的直播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也感謝四位嘉賓做客我們的直播間,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