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主持人:媒體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
為加深社會各界對能源轉型的認識,助力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共同主辦的2023年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將於9月在北京舉辦,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要邀請到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昌平區政府有關單位領導同志向大家介紹本屆論壇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介紹出席今天發佈會的發佈人,他們是: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蘇國斌先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秘書長 郭焦鋒先生
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昌平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 柳強先生。
下面,有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國斌先生介紹本次論壇總體情況。
-
嘉賓
蘇國斌:尊敬的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為踐行“四個革命 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助推實現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目標,助力北京未來科學城能源谷建設,推動能源領域綠色化、數字化“兩化”融合發展,助推中國能源消費革命向縱深推進,開創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與加強國際合作的新局面,2023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將於9月16日-17日在北京未來科學城舉辦。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在政産學研媒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援下,已於2019-2022年成功舉辦四屆。論壇已累計邀請來自20多個國家的頂尖專家共同分享前沿科技成果,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機構展示能源領域最新技術創新成果,人民日報、央視等100余家國內外媒體進行廣泛報道。未來科學城和“能源谷”的品牌知曉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論壇影響力和引領性不斷增強,有效促進了先進能源産業集聚發展。全球能源轉型論壇已成為能源轉型領域規格高、國際元素強的行業盛會。
“2023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以“能源安全 綠色轉型”為主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共同主辦,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北京市昌平區政府、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等承辦。
論壇由開幕式、主論壇、九場專題分論壇、閉幕式的線下和線上並行會議,展覽展示、系列暖場活動和簽約、揭牌儀式等組成。我下面重點介紹一下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和技術展示的情況。
開幕式於9月16日(星期六)9:00-9:35舉行,擬由北京市領導主持,擬邀請北京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國務院國資委和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主要領導出席開幕式併發表致辭,相關部委領導、國際國內部分能源領域專家及企業代表參加。
主論壇於9月16日(星期六)上午09:40-12:00舉辦,擬邀請國外機構、兩院院士等知名專家,圍繞能源發展與安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與碳減排、低碳技術與數字技術,以及能源國際合作等主題作主旨報告。
九個分論壇分別是:
1.新能源礦産資源與國家能源安全論壇。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主辦,探討在我國新發展階段,如何統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穩固新能源礦産多元進口格局,進一步增強新能源礦産供應能力,持續強化新能源礦産安全保障韌性。
2.綠色化、數字化“兩化”融合發展論壇。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電力數字化軍團主辦,聚焦數字化引領綠色化、綠色化帶動數字化的雙化協同理論與實踐創新問題,共同探索“兩化”融合催生能源轉型新動能。
3.儲能産學研融合發展論壇。由華北電力大學主辦,圍繞儲能在新型能源系統中的重要作用、新型儲能技術、儲能系統整合、儲能示範應用、儲能産業化發展等內容展開深入研討,為儲能技術産教融合創新以及新型儲能産業示範區騰飛架橋鋪路。
4.綠色低碳能源國際合作論壇。由歐盟中國合作委員會和中央財經大學主辦,圍繞能源作為全球性問題,如何深化互利共贏建立國際能源合作關係,以及加快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保障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等進行深入交流,為深化中國歐盟能源領域合作提出對策建議。
5.能源“可能三角”全球實現路徑發展論壇。由浙江財經大學主辦,圍繞能源系統的三個維度(安全性、可負擔性和持續性),深入探討既要實現能源綠色低碳,也要經濟可行和安全可靠,變不可能三角為可能三角的實現路徑,對能源低碳轉型把脈問診。
6.氫能綠色發展論壇。由中國産業發展促進會主辦,解讀氫能産業國家頂層設計與産業發展路徑;展示創新産業模式與技術成果,闡述産業落地的合作發展訴求;深層次探討氫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發展方向。
7.綜合智慧能源發展與實踐論壇。由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主辦,論壇突出新形勢下綜合智慧能源優秀實踐的示範引領作用,通過主題演講、案例分享、技術交流,圍繞綜合智慧能源助力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新技術、新成果、新進展,聚焦綜合智慧能源場景應用和技術推廣,研討綜合智慧能源發展方向和體制機制政策建議。
8.數字化轉型促進能源工業網際網路高品質發展論壇。由北京能源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主辦,論壇通過思維碰撞,激發新思路、新理念、新觀點,進一步推動能源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創新發展,助力能源行業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和能源裝備製造向高端先進製造邁進。
9.2023能源谷建設發展論壇。由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主辦,論壇圍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谷,打造北京先進能源産業高地總體目標,圍繞能源領域先進技術關鍵底層技術、標桿項目、場景示範等熱點內容開展縱深討論,為能源谷發展帶來新思路、新方向,促進能源谷高品質發展。同時舉行能源網際網路、氫能等昌平區能源産業政策集中兌現儀式,設置相關揭牌儀式、合作備忘錄簽署、“低碳城市零碳園區”建設倡議等環節,增加學校、機構、企業等各方參與度,凝聚各方參與能源谷建設發展的合力。
技術成果展示將結合北京“能源谷”未來發展的總體要求,邀請國內外30多家相關知名企業進行展示,主題聚焦最新的低碳電力數字化技術創新,展示風電、氫能、儲能、能源網際網路等技術和産品。論壇將發佈未來科學城能源谷産業發展白皮書,助力先進能源産業做大做強。
各位媒體朋友們,2023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的籌備工作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將繼續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加緊完成大會的各項籌備工作,力爭給世界呈現一場能源轉型盛宴。屆時,歡迎媒體朋友們參觀、採訪和宣傳。同時也希望媒體朋友們繼續關注和支援我市能源谷創建,助力我市高精尖産業發展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好,謝謝蘇國斌副局長的介紹。下面有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秘書長 郭焦鋒先生介紹“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作為全國能源領域高層次學術論壇的品牌特色和歷次論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嘉賓
郭焦鋒:尊敬的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作為全國能源領域高層次學術論壇的品牌特色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201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決定共同舉辦“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旨在踐行“四個革命 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助推實現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目標。作為全國能源領域高層次學術論壇,“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每年舉辦一屆,經過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持續地完善,逐步形成了“四個”特色,也就是領先技術交流平臺、前沿成果發佈平臺、政策機制探索平臺和産業合作推進平臺。
我們認為,“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充分發揮“四個平臺”作用,對提高大家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認知、凝聚全球業界和學界共識、支援政府公共政策、推進北京“能源谷”發展等方面都收到了預期效果。
一是領先技術交流平臺方面。在能源新技術與新一代資訊技術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努力引導“政産學研用金” 資源對科技創新的支援,打造技術創新帶動産品創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高端技術交流與體驗平臺,通過技術交流、先進技術成果展示和資訊共用等多種方式,聚焦能源科技産業未來發展方向,廣泛吸引相關領域與社會資本關注,助力北京“能源谷”創新發展,積極打造先進能源産業高地,創建國際高端、高新能源技術和裝備研發基地。
二是前沿成果發佈平臺。“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以推動全球和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為根本目標,匯集國內外高端智庫、金融機構及專家學者、商業領袖,把脈能源産業發展方向、技術演進走向、體制政策取向;發佈年度《中國能源革命進展報告》白皮書、《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和《北京未來科學城能源谷産業發展白皮書》等政策和科技研究成果,碰撞智慧、凝聚共識,助力北京“能源谷”協調發展,積極創建能源科研成果、産品證書、技術專利、標準規範研製等相關産業聚集基地。
三是政策機制探索平臺。“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以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為遵循,力爭研究形成與打造堅韌安全、清潔低碳、協同高效、靈活智慧的新型能源體系相適應的激勵政策體系。創新市場化能源資源配置機制和舉措,研究國際碳減排方法學,探索建立更具特色的自願碳減排量交易機制等政策;創新産業、財政、稅收、金融等激勵政策,助力北京“能源谷”綠色發展,積極創建綠色低碳能源綜合服務産業基地。
四是産業合作推進平臺。以舉辦“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為契機,建立企業與政府、企業與專家、企業與企業的跨界交流機制,形成常態化的開放合作、共用交流機制,探索有利於科技成果、先進技術産業化的工作機制,創新人才引進政策,打造“稅收洼地、人才高地”,建設面向全球吸引高端人才的軟環境,助力各類高新高端企業、院士工作站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北京“能源谷”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開花結果,助力北京“能源谷”開放發展,積極創建高端人才集聚、技術成果轉化産業聚集基地。
我就説到這兒,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郭焦鋒副所長的介紹。下面有請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昌平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 柳強介紹本次論壇的籌備情況。
-
嘉賓
柳強: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昌平區和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的關心,非常高興借此機會向大家介紹本次論壇的有關情況。今年是連續第五年在未來科學城“能源谷”舉辦論壇活動。前期,在論壇組委會的領導下,在各單位的廣泛支援下,論壇各項籌備工作已全面準備就緒。剛才,蘇局長、郭所長已經介紹了論壇的總體情況和主要特點,下面,我就昌平區在本次“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中的組織準備情況作一簡要通報:
一、精心籌備,講好“能源谷”綠色發展故事
按照標準更高、影響更大、效果更好的要求,在前四屆籌備經驗基礎上,今年我們進一步提升論壇平臺載體能級,凸顯和強化論壇作為能源行業發展方向引領平臺、政策機制探索平臺、前沿技術發佈平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的功能定位,在打造行業品牌、深化交流合作、擴大能源谷影響力上下功夫。
與以往相比,今年我們通過在論壇前組織多形式的暖場活動,提前營造氛圍;通過設置閉門討論會,邀請政府職能部門代表、業內知名專家、企業家代表等圍繞能源領域熱點問題開展高效討論、碰撞思想火花;通過設置閉幕式環節,總結回顧本次論壇精彩時刻並對明年論壇進行全景展望;通過設置“能源谷”建設發展專題分論壇,增加揭牌儀式、圓桌論壇等環節,凝聚社會各界參與“能源谷”建設發展的合力;通過發佈北京未來科學城“能源谷”産業發展白皮書,擴大能源谷影響力,助力先進能源産業做大做強。在開幕式、主論壇、九場專題分論壇、閉門討論會、展覽展示等各個環節,都充分融入了昌平元素、未來科學城元素、“能源谷”元素,緊扣昌平獨具特色的能源網際網路、儲能、氫能等新賽道,借助論壇平臺綻放“能源谷”創新之花。
其中,在專題分論壇中,我們組織能源谷高校、協會、平臺機構等多元主體,用心打造綜合智慧能源、氫能、儲能、能源工業網際網路等聚焦先進能源領域新賽道的專業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兩院院士、校長教授、企業高管,從不同角度切入,結合自身研究和從業領域建言獻策。在展覽展示中,我們圍繞踐行“雙碳”戰略, 以“風”“雲”“際”“會”為主旨,突出“能源安全、綠色轉型”,聚焦先進能源主導産業,謀篇佈局能源網際網路、氫能、儲能等領域,全面展示領軍企業及研發攻關最新成果,以沉浸式氛圍和數字化體驗的展覽展示,講述“能源谷”綠色發展故事。
二、肩負使命,提升能源谷創新發展能級
論壇的舉辦地“能源谷”,擔負着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領域技術創新高地、打造北京先進能源産業高地的重要使命,是舉辦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的最佳區域。經過近年來集中建設,能源谷積極踐行“雙碳”戰略目標,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能源谷”有凝聚力,以央企為龍頭,近400家能源研發機構和生態企業已搶先入駐,集聚了1萬餘名能源科研人才,累計建成協同創新平臺24個、校企協同開放實驗室和産教融合實訓基地7個,華北電力大學和石油大學相繼獲批國家儲能技術産教融合創新平臺。
“能源谷”有承載力,深入實施先進能源提質增效行動計劃,明確了需要發展提升、鞏固壯大、儲備佈局的7個新能源領域三大賽道,重點聚焦能源網際網路、氫能、儲能方向,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谷”。
“能源谷”有競爭力,積極開展標準創制、協同創新,能源谷五大能源領域龍頭央企累計創制國際標準224項,華能清能院牽頭制定碳捕集領域國際標準立項創制。
“能源谷”有創造力,國電投、商飛等入駐央企技術創新産品在冬奧會示範應用;國內首套綜合氫安全評價平臺開發完成,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容和一號”鐵-鉻液流電池堆量産線建成投産;涌現出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4500伏IGBT晶片等自主創新成果。
“能源谷”有牽引力,“能源谷”核心區已有5所公立學校建成開學,溫榆河公園·未來智谷開園即成為網紅打卡地,連接CBD、亦莊等重點功能區的地鐵17號線北段預計年底內通車運作。
三、開放互促,擴大能源谷引領示範效應
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作為能源領域的國家級專業論壇活動,吸引了來自海內外專家學者、能源行業頭部企業的廣泛關注。今年我們更加注重擴大專題分論壇的覆蓋領域,更加注重聚焦先進能源領域新賽道開展研討交流,更加注重多措並舉提升論壇的專業性、互動性、國際化和影響力。希望通過舉辦論壇,充分實現“能源谷”在構建創新型國家戰略佈局中的使命擔當,大力發展先進能源産業,努力把“能源谷”打造成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的一張新名片;充分發揮“能源谷”央企鏈主帶動作用,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吸引集聚鏈屬企業,打造央企為龍頭的世界先進能源産業第一方隊。
昌平區將堅持全球視野、國際標準,超前佈局能源轉型,以此次論壇為契機,緊抓機遇、開放互促,奮力推動未來科學城能源産業集聚發展和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完善,助力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全力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好,謝謝柳強副區長的介紹。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記者朋友們,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新聞機構的名稱。
-
記者
人民網記者:各位領導好,我們注意到本屆論壇的主題是“能源安全 綠色轉型”,想請問一下在本屆論壇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呢?謝謝!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郭焦鋒副所長回復。
-
嘉賓
郭焦鋒:謝謝你的提問。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本屆論壇以“能源安全 綠色轉型”為主題,目的就是響應國家的號召,匯聚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和政府官員,推動凝聚廣泛共識和社會各界參與。
圍繞“能源安全 綠色轉型”這個主題,本屆論壇的9個分論壇的主題分別包括:創建國際一流“能源谷”;能源“可能三角”;綠色化、數字化“兩化”融合;儲能百花綻、産業乘風起;國際合作 綠色財稅;能源轉型礦産先行;發展綜合智慧能源新業態 助力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氫能引領能源綠色轉型;能源數智綠色轉型。
我們緊扣綠色化和數字化兩大領域,分別組織專題論壇,本屆論壇邀請了眾多國內外的知名專家、業內領袖開展學術交流、産業交流,這些專家的演講覆蓋了國內外最前沿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數字化發展的技術前沿、産業動向和市場動態。討論的主題包括:新型能源體系規劃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構建、能源産業綠色化和數字化轉型、新能源礦産資源前景與開勘探開發技術、儲能産業發展與核心技術、“源-網-荷-儲”一體化技術、電力數字化技術、新能源汽車發展與關鍵技術、石油石化技術與新能源技術深度融合、能源“可能三角”實現路徑、中國能源革命進展-能源消費革命、“一帶一路”國際能源合作等,論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度系統地闡述和解讀,這些研討涉及到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與數字化融合發展的動力問題、路徑問題及可能的影響,值得社會廣泛關注。
另外一方面,本屆論壇將聚焦新能源數字化和低碳化的技術創新佈置先進裝備和技術展示。本屆論壇展示重點突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點技術,包括智慧發電、智慧電網、智慧儲電、智慧用電和綜合能源技術等。
參加技術展示的單位,有:國家投資集團、陜鼓集團、華為、隆基、日立等等這些機構,展覽分為室內跟室外兩個區域,形成了具有核心主題和生動鮮活的展示氛圍。
通過國內外、上下游、“産學研用金”各領域的專家的解讀和分析及現場技術展示,將使得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方向越辨越明,推動中國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謝謝!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郭焦鋒副所長的答復。接下來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謝謝主持人。我們知道,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已經在北京連續舉辦了五年,常態化舉行,想請問一下,本屆論壇和以往幾屆相比有哪些變化?謝謝!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蘇國斌副局長回答。
-
嘉賓
蘇國斌:感謝您的問題。
本屆論壇主要變化有四個方面:一是論壇的內容更加專業,把專業化、水準高、學術性強、産業特點突出的進一步做強。在邀請嘉賓方面,包括兩院院士、能源高校、國能等企業、國內能源龍頭企業負責人、跨國企業高管等。在産業賽道方面,實現了儲能、氫能、能源網際網路、二氧化碳封存捕集等細分領域的全覆蓋。在內容設計方面,涵蓋了當今全球能源發展與安全、國際合作等一系列重大問題。而且還特別聚焦了“兩化”融合、能源“可能三角”、全球實現路徑等熱點話題。
二是論壇的形式更加的豐富,主要有五個首次:即首次在論壇舉辦前夕組織多形式的暖場活動,同時在四環路、京藏高速、京承高速等道路懸挂道旗為論壇預熱、造勢。首次設置閉門討論會,邀請政府職能部門代表、業內知名專家、企業家代表圍繞新能源礦産資源安全、電網側資訊技術應用創新與安全保障等熱點問題開展高效的討論;首次設置閉幕式,邀請部委相關負責人進行政策發佈,總結回顧本次論壇,全景展望明年論壇;首次設置“能源谷”建設發展專題分論壇,增加揭牌儀式、合作備忘錄簽署,低碳城市、零碳園區建設倡議等環節,凝聚各界參與“能源谷”建設合力;首次發佈“能源谷”産業發展白皮書,擴大“能源谷”影響力,助力先進能源産業做大做強。
三是論壇元素更加多樣,在國內各類專業元素集聚基礎上,論壇各環節大幅度增加國際化元素,首次邀請諾獎獲得者現場參會,邀請世界銀行前常務副行長德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等出席併發表主旨演講,進一步提高國際組織的參與度。策劃歐盟-中國合作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分別舉辦全球視角的專題分論壇,增加國際企業和機構數量,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法國電力集團公司已明確參加大會,併發布最新的技術成果。
四是論壇展示交流更加新穎,結合論壇舉辦場地實際,整體謀劃打造室內室外雙展區。其中室內展區:主要聚焦先進能源領域前沿、關鍵顛覆性技術展示;室外展區,主要聚焦互動交流體驗、重點産品展示、場景展示、大型設備展示。首次在室外展區設置交流區,多形式全方位服務論壇的體驗、交流、宣傳、招商、洽談的功能,打造先進能源産業交流的嘉年華。
謝謝!
-
主持人
主持人:好,謝謝蘇國斌副局長的回答。下面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鳳凰衛視記者:謝謝主持人。這個問題提給柳強副區長,剛才對於這次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舉辦地未來科學城的“能源谷”您已經介紹很多了,我想補充問一下,到目前為止它的最新發展成果以及特色優勢?謝謝!
-
嘉賓
柳強:好,感謝這位朋友的提問。
“能源谷”作為未來科學城“兩谷一園”創新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突出央企集聚特色和先進能源領域科技創新,是北京市能源領域技術創新的主體承載區域,擔負着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的重要使命。經過近幾年的集中建設發展,通過整合能源科技與産業資源,快速形成能源産業明顯集聚能力,持續擴大未來科學城能源産業影響,快速搶佔能源領域國際科技高地。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能源創新要素富集。目前已集聚新型研發機構、央企、民企、高校等能源領域的多元創新主體。既有“三桶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及“五大發電企業”(國電投、華電、國能、華能、大唐)和“兩網”等能源央企設立的分支機構或研發總部集聚發展,三一重能、明陽智慧等民營高科技企業蓬勃發展,以華北電力大學、中國石油大學、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沙河高教園部分入園高校為代表的能源方向優質高校入駐,形成了央企、民營高科技企業、高校多元主體集聚的創新格局。
二是創新創業生態完備。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國家電網、國家能源集團新成立2個研究院,國網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等央企研究院分別參與碳化矽器件等6個國家實驗室重大專項。持續提升創新能力,華能清能院入選國家首批20家標桿全國重點實驗室,中海油研究院、國家能源低碳研究院、國網智研院新獲批第二批全國重點實驗室。支援央企、高校建設高水準創新平臺,華能清能院等研發機構的4個平臺入選國家能源局首批“賽馬爭先”名單,華北電力大學和石油大學相繼獲批國家儲能技術産教融合創新平臺。2022年以來能源領域規上企業共獲得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2337項。
三是産業發展基礎紮實。重點匯聚了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風電光伏、能源網際網路、氫能、儲能、固碳等6方面能源科技與産業方向,基本涵蓋了國家“十四五”能源規劃重點佈局的5條技術路線圖。特別是在“雙碳”戰略背景下,強化能源網際網路産業集聚,“能源谷”核心區幾乎所有的能源科技企業全部佈局了和能源網際網路相關的技術方向,並持續迭代升級,國網“三院一集團”(智研院、能研院、經研院、資訊通信産業集團)作為主要力量,引進崑崙北斗、西清能源、三清互聯、中能國宏等重點項目集群發展。
四是服務配套優質完善。能源谷是央企科技創新的主陣地,我們圍繞“科學+城”,統籌市區兩級資源,全力打造科學城、生態城、生活城、夢想城。“能源谷”核心區已有5所公立學校建成開學,涵蓋了中學、小學、幼兒園全階段教育體系,教育資源優質充足。精準服務園區入駐人才,558套人才公租房正在面向入駐企業精準配租,2886套人才共有産權住房已完成配售。溫榆河公園——未來智谷開園即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能源谷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持續提升。
我就簡要介紹這些,感謝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未來科學城和“能源谷”的關心與支援,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好,謝謝柳強副區長的回答。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昌平區政府等各位領導出席本次發佈會,為我們分享、介紹“2023年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總體情況,也感謝各位記者朋友的關注和報道。大家如果有進一步的採訪需求,也可以和我們聯繫。
本場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