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今天是系列主題發佈會的第七場,本場的主題是: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兩周年。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2022年12月15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自2021年7月,國務院批准北京等五個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以來,在商務部大力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領導小組的堅強領導下,北京市以落實“四個中心”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為指引,以擴大內需、改善民生為導向,持續完善工作機制,建立深化“高位部署、高頻調度、協同聯動”工作體系,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穩步推進培育建設工作的開展,取得一系列成效。
今天,我們邀請到北京商務局主要負責同志和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體育局、朝陽區、昌平區相關負責同志,向大家介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兩周年的工作情況,並回答媒體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首先,介紹今天發佈會的發佈人,他們是:
北京市商務局局長 丁勇先生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劉斌先生
北京市體育局副局長 孟強華先生
朝陽區副區長 舒畢磊先生
昌平區副區長 郭清堯先生
首先,有請北京市商務局丁勇介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兩周年工作亮點成效。
-
嘉賓
丁勇: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
2021年7月,國務院批准北京等5個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兩年來,北京以落實“四個中心”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為指引,發揮首都優勢,把握消費新趨勢,優化消費環境,持續增強消費對於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加速佈局消費新地標
我們強化頂層設計,推進落實商業消費空間佈局專項規劃,構建國際、城市、地區、社區四級商圈體系,推動29個城市消費中心和57個重點商圈“一圈一策”發展。
我們優化均衡全市消費地標佈局,在城市東部地區,環球影城盛大開園;在城市西部,首鋼園華麗轉身;在城市南部,大興臨空區樞紐項目初步完成了方案設計。
我們提升改造傳統商圈,對王府井、前門大柵欄、三里屯等34個傳統商圈進行了改造升級。
我們推動大型商業設施落地,比如西三旗萬象匯填補了西三旗大型商業項目的空白,朝陽THE Box成為年輕新生代的打卡新地標。首開long街打造了回天地區首條商業步行街。
我們持續優化商圈環境,加強商業綜合體周邊交通綜合治理,進一步優化商圈廣告牌匾的設置、特色經營活動、促銷活動等方面的審批。
二、持續完善消費品牌矩陣
我們大力發展首店經濟,迭代更新首店政策3.0版。2019年至今已經落地首店3300多家,處於全國第一梯隊。
我們推動老字號守正創新,2021年以來認定了80名老字號工匠,實現了九成以上老字號企業的觸網銷售,七成以上開展直播銷售。
我們加快孵化新消費品牌,在6個新消費品牌孵化試點基地,累計孵化品牌達到60多個,全市入庫新消費品牌超過300多個。
我們吸引全球優質品牌資源,優化調整了外資企業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條件,2021年以來,累計認定了13家消費類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三、升級迭代消費新場景
我們優化文旅新消費供給,累計開發漫步北京線路200余條,推出北京網紅打卡300個,打造首批6個北京微度假的目的地。
加速打造博物館之城,國家植物園、國家自然博物館相繼掛牌,博物館的數量在全國第一。
我們激發體育消費的潛力,發揮雙奧之城的優勢,打造冰雪項目消費目的地,舉辦北京市民快樂冰雪季系列活動,帶動群眾冰雪運動的全面普及。
我們推進數字人民幣的全域試點,率先在麗澤金融商務區和運河商務區等自貿片區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
四、優化完善消費流通體系
我們大力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截至目前,北京市智慧快件箱近2萬組,累計培育1萬餘家生活性服務業標準化門店,12條生活性服務業示範街區和20條“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東城區、石景山區和西城區入選了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
我們持續完善提升物流網路,推進物流基地和農産品一級綜合批發市場建設,合理佈局配送中心、前置倉、鄉鎮農村物流節點,不斷地完善物流體系,提升物流效率。
我們擴大退稅流通網路覆蓋面,全市即買即退試點商店12家,居於全國首位。
五、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
今年2月28日,北京市與商務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了2023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京津冀消費季啟動活動。同時,我們打造全球首發節、中國國際時裝周、數字體驗周、8.8體育節、冬至團圓節、年貨節、惠民文化消費季等一批經典活動,全年將持續帶動各區、各商協會和企業舉辦近3000項促消費活動,進一步激發市場的活力。
六、營造優質的消費環境
我們持續清理隱形壁壘,破除制約擴大消費的一些機制障礙。目前,舉辦大型營業性演出、體育賽事、展覽展銷等三個“一件式”整合服務正式上線北京市政務服務網專區,審批時限最多可以縮短八成。
我們繼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截止到2023年6月,共涉及新設的市場主體22.76萬戶,佔同期新設市場主體總量的百分之四十四點多。
我們提升境外游客消費服務的保障,提高全市重點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綜合正確率,在機場等地設立外幣兌換點和外卡消費終端,推動網約車平臺實現英漢雙語的界面功能。
總之,經過兩年的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監測評估方面,我們選取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五個維度共42個具體監測指標,對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情況開展動態的監測評估,截止到2022年底,42項指標當中有27項指標相比較於2020年有了比較明顯的提升。
具體來説,在國際知名度方面,北京世界500強企業進駐量54家,世界文化遺産的數量7處,這都在全球城市的榜首。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17家。 2022 年舉辦國際體育賽事18場,4A級、5A級的景區78個,這個位列國內城市的第二位。
在消費繁榮度方面,2022年北京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5萬億,實現旅游總收入2520億元。限額以上的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了39.8%,均居國內城市首位。北京服務消費佔總消費的比重達到54.7%,比2019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比較明顯,最終消費率56%,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明顯。
在商業活躍度方面,北京擁有四星級以上賓館161家,離境退稅商店累計達到1044家,這在國內城市當中也是首位的。擁有中華老字號117個,北京老字號223家。在消費舒適度方面,2022年,國內100個城市的消費者滿意度評比北京排名是第九,也是唯一進入前十名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設城市。社區的便民商業網點超過10萬個,實現了社區的全覆蓋。
在到達便利度方面,2022年北京設有國際航線105條,實現通達城市86個。北京市的軌道線網總規模達到1172公里,這些都位居全國第一。
以上是兩年來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一些進展成效。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商務部、市委、市政府的相關工作部署,堅持“五子”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不斷地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緊扣便民、提質、消費+、+消費等着力點,擴大優質商品和服務消費的供給,優化消費環境,切實提升首都市民的獲得感,努力將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競爭力和美譽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我就介紹這些情況,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丁勇局長的介紹。
下面,請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斌,介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兩周年文旅消費領域工作亮點成效。
-
嘉賓
劉斌: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兩年來,市文旅局致力於進一步釋放文旅消費潛力,按照《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2021-2025年)》,市文旅局牽頭出臺政策12項、推動落實重點任務24項、統籌推進重點文旅項目22個。截止到目前,12項政策措施全部出臺,24項重點任務穩步推進,22個重要項目陸續建設,部分已經投入使用。
一是出政策、搭平臺,促進文旅市場新復蘇。制定實施《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文旅消費潛力釋放配套方案(2021-2025年)》,出臺《北京市擴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費獎勵辦法》,以供給創新帶動需求擴大,釋放文旅消費潛力。出臺《關於規範引導帳篷露營地發展的意見(試行)》,促進北京市帳篷露營地健康有序發展。出臺《北京市演藝服務平臺項目資助管理辦法》,聚焦精品劇目演出、演藝空間培育、線上演藝服務三個方面,搭建“大戲好戲”展示平臺。
二是辦活動、創品牌,培育文旅消費新業態。通過市區聯動、部門互動,舉辦文旅活動,如2022年的“點亮北京”“品味北京”“休閒北京”,2023年上半年的“開門迎春”“騎游北京”等系列文旅促消費活動。通過發佈線路、豐富産品,塑造文旅消費新品牌。實施“漫步北京”計劃,圍繞中軸線和三條文化帶,共推出200余條主題游線路。持續開展“北京網紅打卡地”評選,評出300家“北京網紅打卡地”。制定《北京市推動微度假促進文旅消費工作方案》,首批推出6個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全面梳理“北京禮物”系列産品,認證並授權簽約79家企業459個系列922件(套)商品。推動“北京禮物”品質升級、品牌提升,打造更多精品化、高端化、國際化的“北京禮物”和文創産品。首次發行3000萬元京郊住宿消費券,京郊旅游産品不斷豐富。全市鄉村民宿發展到4965家,“門頭溝小院”“長城人家”“冬奧人家”等區域民宿品牌更加響亮。
三是抓項目、促融合,打造國家級文旅消費新場景。環球主題公園盛大開園,今年暑期更是呈現火爆勢頭,成為北京文旅新地標和來京游客集中體驗的新場景。首鋼園香格里拉酒店、八達嶺希爾頓酒店、門頭溝悉曇酒店、石景山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順利建成並使用,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劇院有序推進。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開工。東城、西城、朝陽、密雲、延慶5個區入選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前門大街、天橋演藝區、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五棵松華熙live、古北水鎮等11家單位獲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前門大街、三里屯太古裏等4家被評為國家級旅游休閒街區。智慧文旅平臺項目進展順利,212 家等級旅游景區、73家紅色旅游景區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等實現VR虛擬導覽服務。東城區“故宮以東文化金三角”(故宮—王府井—隆福寺)、延慶區“三張金名片”、門頭溝區“京西山水嘉年華”等一批文旅新業態蓬勃發展。
四是重監管、優服務,營造良好文旅消費市場環境。打造以信用監管、智慧監管、規範監管、協同監管四大模組為基礎,以文化經營主體臺賬數據庫為支撐的信息化監管平臺,初步構建起“6+4”一體化文旅行業綜合監管新模式,制定《北京市劇本娛樂場所聯合監管工作方案》,加強新興業態的引導規範。突出綜合治理,嚴打非法“一日游”和“黃牛票”, 進一步規範文藝演出市場。發揮市假日辦組織協調作用,強化假日旅游限量預約管理,守牢安全底線,為文旅消費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斌先生的介紹。
下面,請北京市體育局副局長孟強華先生介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兩周年體育消費領域工作亮點成效。
-
嘉賓
孟強華: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按照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部署,市體育局全力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實,持續激發體育消費的潛力,逐漸成為首都時尚消費的生力軍,不斷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貢獻體育的力量。下面,我介紹一下相關工作的情況。
一、體育消費逐漸成為居民消費重要的組成部分
隨着“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基於對健康理念的重塑、對體育文化的認同,越來越多的人將經常參與體育健身活動作為生活、社交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消費佔居民日常消費比穩步提升。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年每人平均體育消費達到3300元左右,約佔人年均消費的7%。
雙奧北京為這座城市留下了豐厚的體育文化遺産和世界一流的體育場館設施。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各項賽事活動的數量和品質、社會體育組織活躍度、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每人平均體育消費等主要指標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北京體育消費市場呈現出供需兩旺的良好勢頭,正在成為時尚潮流消費的生力軍。
二、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不斷完善全民健身體育設施,通過實施《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等政策,充分利用疏解騰退空間、城市“金角銀邊”等,建設群眾身邊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先後完成北京工人體育館改造復建、潞城全民健身中心、延慶奧林匹克園區、世園戶外露營地、北投奧園1314、南海子體育産業休閒園、豐台區葆臺體育綜合體等項目建設。本市6個冬奧場館全部實現了四季向社會開放,至今已經累計接待超過游客百萬人次。
二是積極拓展頂級體育賽事市場。精彩絕倫的北京冬奧會後,依託雙奧場館群,積極做好國際體育賽事申辦工作,已確定2023年將在北京舉辦滑雪大跳臺世界盃、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速度滑冰世界盃、短道速滑世界盃、雪車世界盃等5項國際冰雪賽事。至2025年,將有至少13項高水準的冰雪賽事落戶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將今年將復賽舉辦,“大賽在北京”的雙奧城市影響力持續擴大。年初以來,CBA聯賽、中超聯賽等職業聯賽市場快速恢復,6月中旬成功舉辦了2023年阿根廷-澳大利亞國際足球邀請賽等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商業賽事活動,競賽表演業市場熱度空前。
三是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體育活動。北京國際風箏節、未來之星馬術大賽等群眾性國際品牌賽事活動紛紛舉辦。年內還計劃舉辦包括國際山地徒步大會、北京國際戶外健身大會等國際體育賽事活動30余項。兩年來,共組織開展各級各類全民健身體育活動2.8萬項次,參與人次超過2600萬。組織北京市冬季運動會、北京青少年冰球聯賽等系列冰雪賽事活動,舉辦北京飛盤、槳板、輪滑等時尚潮流運動公開賽,創新打造首屆北京數智體育公開賽。“一區一品”“一區多品”的體育賽事格局逐步形成,京津冀體育聯動機制日趨完善,賽事活動內容不斷豐富,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作用逐步顯現。
四是乘勢打造冰雪運動休閒消費目的地。冬奧會後,全市冬奧場館成為市民享受冬奧文化遺産、運動休閒的打卡地,國家體育場、國家體育館、國家速滑館、國家游泳中心等四館聯動,助推冬奧場館四季運營整體效益提升。全市1800平米以上的標準冰面數量達到45塊,服務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平谷漁陽滑雪場休閒綜合體項目取得新的進展。兩年來持續舉辦“市民快樂冰雪季”活動,使參與冰雪運動人群達到了2220余萬人次,組織發佈“北京冰雪消費地圖”,推動冰雪消費提質升級。
五是體旅融合助推體育消費提質升級。聯合市文旅局開展體育旅游精品項目評選活動,兩年共評選出62家“十佳精品項目”,其中,延慶區的“百里山水畫廊騎行線路”入選國家級“國慶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金海湖景區、世園公園等三家單位入選國家體育旅游示範基地。以小輪車、輪滑等內容打造“夜尚京動”體育夜間消費品牌,整合各類體育資源。連續三年舉辦8.8北京體育消費節,依託京張體旅資源,連續三年聯合舉辦“京張全季體育旅游嘉年華”活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取得成效。
六是多措並舉,搭建企業綜合服務機制。圍繞服務體育企業加快恢復發展,組織構建了市、區兩級體育部門聯動的重點企業走訪服務機制,對轄區重點體育企業全面走訪調研,協助解決發展難題90余項。為解決體育企業“融資難”問題,聯合北京銀行制定“京彩體育貸”融資服務方案,上半年共向北京各類體育企業發放貸款3.6億余元,共有56戶企業享受到這個政策,搭建雙奧北京體育企業招商平臺,堅持共用共贏、暢通京內外體育企業的合作渠道。
下面,我介紹一下下一步的重點工作。
一是不斷完善體育健身設施,進一步豐富群眾賽事活動供給,辦好全民健身體育節等品牌賽事活動,加快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服務保障體系。
二是辦好中國網球公開賽、北京馬拉松等品牌賽事,充分利用冬奧場館舉辦好國際雪聯單板以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世界盃、國際滑聯花樣滑冰世錦賽等重要的賽力賽事活動。
三是持續舉辦市民快樂冰雪季系列賽事活動,持續舉辦北京市第二屆冬季運動會等冰雪賽事活動,用好冬奧遺産,持續推動冰雪運動發展,支援舉辦首屆北京數智體育公開賽。
四是加快推動各項重點項目和重點任務,不斷推進體育企業總部建設,策劃舉辦第四屆8.8北京體育消費節,今年我們也準備把8.8北京體育消費節拓展成為京津冀體育消費節。辦好服貿會體育服務的專題展。
體育消費是名副其實的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幸福消費,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在拉動內需、帶動就業、滿足群眾多元化的需求等方面有着很好的輻射帶動作用,我們期望與廣大媒體朋友們一起進一步宣傳、引導、促進體育消費高品質發展,為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我就介紹這些內容。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孟強華先生的介紹。
下面,有請朝陽區副區長舒畢磊先生介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兩周年朝陽區工作亮點。
-
嘉賓
舒畢磊: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朝陽區的關注和支援。
朝陽區堅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全面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主承載區建設,以“五個聚焦、一個提升”為工作思路,加快傳統消費業態的升級,拓展優質商業空間,提升消費環境,持續增強消費對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支撐作用,成為吸引全球消費者的國際消費場所。
今年上半年,我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1648.9億,同比增長5.3%,佔全市23.5%,對全市的增量貢獻率達到27.7%。引進各類首店232家,佔全市42.3%。
具體的工作成效如下:
一是聚焦重點領域,推進“美食、茶香、咖啡、時尚”四城建設。朝陽區聚集了全市68%的黑珍珠餐廳、60%的米其林星級餐廳、50%的咖啡館和30%的茶館。今年年初發放餐飲消費券,撬動堂食訂單超5倍的增長。發佈了2023黑珍珠餐廳指南,進一步擴大朝陽精緻餐飲的影響力;舉辦了首屆北京朝陽國際茶香文化節,發佈茶文化消費指數報告和茶文化消費活力地圖,引領茶文化消費升級。連續三年舉辦金臺市集·CBD咖啡青年節,匯聚全國上百個咖啡品牌,進一步提升咖啡文化消費品質。把藝術融入商圈建設,亮馬河每月舉辦不同主題的音樂節,望京小街和中央美術學院團隊合作共建藝術空間,以文化藝術賦能城市多彩發展。
二是聚焦重點項目,釋放近百萬平米的商業空間。今年將有十大商業綜合體改造建成開業,其中位於亞奧商圈的DT51商場於今年1月初正式營業,輻射周邊的中高端社區居民,填補了北京北部高端商業的空白。朝外THE BOX項目於今年5月26日試營業,緊抓Z世代的消費需求,打造全市首家空中光影籃球場,積極推動民族新國貨及本土設計師的品牌發展,將潮流文化以策展的方式融入實體空間,呈現全年不斷的各類藝術活動,成為北京年輕力的中心地標。
三是聚焦重點區域,構建“一縱、一橫、一核”的消費版圖。圍繞“一縱”即“14號線商業帶”,串聯沿線的六大商圈,延長地鐵14號線的運營時間,聯動地鐵和商圈引流互動。圍繞“一橫”即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成立亮馬河經濟帶的商業聯盟,舉辦“2023醒春啟航”等品牌活動,進一步激發亮馬河商業活力。圍繞“一核”,重點打造CBD千億規模的國際級商圈,以CBD和三里屯為核心,“一圈一策”推動商圈提質升級。SKP整合全球最具標誌性的時尚奢侈品的百貨商場之列,單店的銷售額每平方米銷售産出迄今為止已高居全球第一。三里屯商圈搶先佈局VR技術,積極培育數字消費的新業態,成為首批全國示範智慧商圈。
四是聚焦重點時段,激活夜間經濟和假日經濟,打造夜間新興消費場景。培育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中駿世界城等多個夜京城的特色消費地標。推進合生匯、華貿17街等建設“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緊抓節假日、周末等重要消費節點,堅持“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亮點”,線上線下全場景佈局、全業態聯動、全渠道共振,達到貫穿全年的“潮朝陽”消費季活動,以活動矩陣營造常態化濃厚消費氛圍。
五是聚焦目標人群,發展社群消費。把握年輕化的消費趨勢,從供給側打造垂直消費場景,充分發揮年輕消費群體的創新引領作用,促進多業態的融合發展。創建了朝外THE BOX、798-751藝術街區、郎園Station等一批結合中國青年文化的潮流藝術片區,打造戶外滑板空間、下沉籃球場等運動場景,演唱會、音樂會、汽車生活節、美食嘉年華、特色親子活動層出不窮,滿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消費需求。
六是提升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潛力。實施夜間亮化工程,打造夜游亮馬河、夜賞“金十字”、夜間AR秀、夜購商圈、夜品運河文化等“五夜”景觀建設,用夜景激發城市活力。改善商圈周邊的交通環境,高效完成SKP、三里屯、合生匯等多個重點商圈的交通綜合治理,把城市更新和商業更新有機結合,着力推動傳統商業設施升級改造。由政府主導、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的“望京小街”成為全市街區更新的典範。創新打造了水綠相融、遊船巡弋的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併入選北京市高品質發展十大經典案例。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繼續保持抓經濟增長的勢頭和抓統籌調度的力度,系統化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聚焦“國際”這個方向,緊扣“消費”這個核心,突出“中心”這個關鍵,緊抓消費的增長點,擴大優質服務消費的供給,挖掘文旅消費的潛力,加快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全面釋放內需的消費潛力和國際市場的吸引力,為北京建設引領全國、服務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作出朝陽貢獻。也希望各位媒體朋友繼續關注和支援朝陽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主承載區的建設,也歡迎大家到朝陽來打卡,感受這裡獨特的“中國潮”“國際范”和“煙火氣”。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朝陽區副區長舒畢磊的介紹。
下面,有請昌平區副區長郭清堯介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兩周年昌平區工作亮點。
-
嘉賓
郭清堯: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今天上午的發佈會,同各界朋友來分享昌平區在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有關做法和成效。
昌平是首都重點發展的平原新城,也是首都未來的新增長極。在服務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方面具備良好的基礎和條件,也肩負着重大的職責和使命。近年來,我們按照數字化、市場化、國際化、體驗化、便民化的方向,積極創建“北京融合消費創新示範區”,全面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消費規模和品質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去年以來,消費市場加速回暖,其中上半年全區社零額增長6.3%,全市排名前列。樂多港假日廣場獲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龍德廣場、龍域西區等獲評“夜京城”融合消費打卡地和品質消費生活圈。京北首個高品質商業步行首開LONG街開業亮相。主要是抓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優化空間規劃,加快構建消費新格局。
昌平上風上水,山水形勝,生態環境優美。同時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北京“三條文化帶”唯一匯聚的區。我們依託自身獨特的資源稟賦,積極構建“一帶三組團”的消費空間格局,更好地支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其中“一帶”是指農商文旅融合消費帶,位於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和長城文化帶交匯的昌平西北部,已集聚了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八達嶺奧萊、樂多港萬達廣場等一批知名的消費場所,將打造農商文旅融合的消費新地標。“三組團”是指大家熟知的回龍觀-天通苑組團和未來科學城“兩谷一園”(也就是能源谷、生命谷和高校園組團),以及昌平中心城區-新城東區組團,每個組團都根據自身的基礎條件、人口分佈等情況因地制宜採取商圈改造、業態升級等方式打造各具特色的消費集聚區。目前,“一帶三組團”的全域消費空間格局日益清晰,支撐引領作用也更加凸顯。
二是提高供給品質,不斷築牢消費新載體。重點是加快大型商業綜合體的規劃建設,今年我們計劃投用3個、推進建設6
個、儲備啟動7個,是近年來商業項目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一年。比如計劃投用的3個項目,剛才提到的首開LONG街就是其中的一個,在這個項目中我們採取城市更新的手段,重塑城市公共空間,引入一批品牌商業門店,開業當天客流量就達到了10萬人,目前每天非節假日也在2萬人以上,人氣爆棚,歡迎大家前來體驗。另一個是位於中關村生命園附近的超極合生匯,商業面積高達46萬平方米,將於年內建成開業,是北京北部最大的商業綜合體,歡迎大家屆時去體驗消費。
同時,我們也加快保利未來大都匯、華潤未來城市等大型商業設施建設,都是在剛才我提到的未來科學城的能源谷,加速昌平新城東區近120萬平方米的超大型商業主導區供地,實現北京最大的山姆會員店落地未來科學城等等,通過規劃建設大型商業綜合體,不斷提升區域消費品質,更好地滿足昌平乃至北京京北地區市民的消費需求。
三是強化政策引領,全面釋放消費新活力。堅持把恢復和擴充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挂帥的領導小組,建立“部門+鎮街”的雙主責機制,印發實施《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融合消費創新示範區若干促進措施》,匹配8000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援首店和首發首秀産品落地,新型消費業態佈局等,引入雅詩蘭黛集團集合店、梅賽德斯賓士等北京首店、旗艦店36家,聚焦汽車、文旅、時尚、餐飲等領域,精心策劃開展汽車嘉年華、畢業-開學消費季等促消費活動,核發消費券7460萬元,拉動消費金額超過35億元,政策撬動市場的作用明顯。當前,我們正在升級促消費促進2.0版,重點拓展在直播電商、汽車交付中心、體驗式消費場景等領域的政策覆蓋面,資金規模擴容至1億元,支援力度更大、支援方向更加精準,同時政策兌現也更加簡便,將於今年8月份出臺發佈實施。
四是加強多元聯動、跨界激發消費新需求。當前,我們正在加快“3+2+1”的現代産業體系,其中“1”就是指促進文旅農融合産業發展,致力於解鎖消費的新體驗,創造消費新需求,工作中我們統籌串聯了明十三陵、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等重要文化遺産,回天自行車專用道、42公里綠道等慢行系統、下苑藝術集聚區、銀山宿集等鄉村民宿。精心設計了“暢行回天”“中軸向北”等12條文旅主題騎行線路。去年以來,成功舉辦了中國農民豐收節、北京奧運城市體育文化節、環西自行車中國挑戰賽。農業嘉年華園區重新運營,居庸關夜長城開門迎客,明文化論壇“永不落幕”,就是詩和遠方的深度聯接,也就是文化和旅游的有機融合給游客帶來了新的消費體驗,也形成了市場的新增長點,昌平成為了市民最喜愛的京郊旅游目的地之一。同時,數字消費亮點頻出,首個美粧直播基地-星耀直播基地落成並運作,全球首款長城數字城磚文創産品限量發售,華為河圖VR等現代科技手段持續引入,為廣大市民朋友提供了更多的數字消費的新場景。
下一步,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政策優勢、産業優勢和資源優勢,聚力融合消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也希望各位媒體朋友繼續關注昌平,經常走進昌平,積極宣傳昌平,親身感受獨具昌平魅力城市消費新活力。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郭清堯副區長的介紹。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在座的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媒體的名稱。
-
記者
新華社記者:您好,這個問題提給商務局的丁局。我的問題是:未來北京在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過程中將如何發力?謝謝!
-
嘉賓
丁勇:感謝您的提問,感謝您對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關注。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優勢也有基礎,近些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的提高,我們也注意到消費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比如消費需求從以前以商品消費為主,逐步轉向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的均衡發展,還有消費需求不斷地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一些發展趨勢。再有就是像科技賦能催生線上線下消費加速融合等等,有了一些新的趨勢。
所以在下一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中我們要順應這些新的趨勢,積極發揮首都優勢,圍繞着完善供給、提升品質、優化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推進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再上新的臺階。
具體考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持續提升商圈的品質。在培育增量上,今年全市將新增240萬平方米左右的商業設施面積,主要分佈在平原新城地區,這將比較大地改善我們北京的商業設施的供給狀況。同時,我們要重點培育王府井X西單X前門、CBDX三里屯、環球影城X大運河、麗澤X首都商務新區等國際消費體驗區,加快打造雙樞紐的國際消費的橋頭堡。
在提升品質方面,還是要持續推動傳統商場、商圈、商業步行街改造升級。
在豐富場景方面,我們支援商圈引入像戲劇、展陳、運動、健身等等這些業態品牌,打造有沉浸、有社交、有趣味的商文旅體融合消費的一些新場景。
同時,依託商圈持續繁榮夜經濟,不斷增強夜京城的特色消費地標,融合消費打卡地、品質消費生活圈這方面的影響力。
二是要升級服務消費。近些年北京服務消費的增速一直高於商品消費,目前服務消費佔總消費的比重達到55%左右,下一步我們還是要大力發展像演出經濟、賽事經濟、美麗健康經濟、戶外經濟等等,滿足持續升級的健康消費、時尚潮流消費、悅已消費這些方面的一些新需求。
三是要擦亮特色名片。不斷地深化北京科創中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聯動互促,持續推動科技改變生活。也要加快推進像演藝之都、書香京城、博物館之城的建設,用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北京消費的提質升級注入內生力量。同時要推動老字號品牌的守正創新,構建本土新消費品牌全鏈條的孵化體系,擴大“北京禮物”品牌影響力,打造北京城市級的伴手禮。
四是要更進一步築牢民生保障。我們將在擴圈、補點、提質幾個方面同步發力,加快“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根據居民的需求精準補建便利店、菜市場等便民商業網點,確保基本保障類的業態實現全覆蓋,同時因地制宜佈局品質提升類的業態,鼓勵便利店等業態連鎖化發展,深化電商平臺與商場、超市的對接聯動,持續發展即時零售等新模式,加強標準化建設,提升像家政育兒、居家養老等到家服務品質。
五是強化科技賦能。加快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電子商務、直播經濟、線上文娛、線上醫療等數字消費新模式規範健康發展,推動線上消費的持續升級。用科技提升服務水準,運用一些現代資訊技術提供一些像數字化檢測、個性化定制等等服務,同時推廣數字消費的新場景,拓展智慧家居、智慧停車、智慧養老等智慧環境應用。
六是要不斷地優化消費環境。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6.0版的改革,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提高企業的滿意度、獲得感。要厚植誠信文化,打造有溫度的北京服務,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以上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幾點主要的一些考慮,所以我們也希望各位媒體朋友能夠繼續關注支援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培育和建設。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北京市商務局局長丁勇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央廣網記者:謝謝主持人。剛才在發佈中有提到,市文旅局出臺了《北京市擴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費獎勵辦法》,請問咱們這個“新消費獎勵辦法”的“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對拉動文旅消費有一個什麼樣的預期?謝謝!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央廣網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們請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斌回答。
-
嘉賓
劉斌:感謝您的提問。
去年10月,市文旅局出臺了《北京市擴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費獎勵辦法》,《辦法》主要是支援四個方面:
一是支援開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旅游消費新産品,鼓勵旅行社等市場主體,深入挖掘北京歷史文化名城資源,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開發能展現首都文化內涵的旅游線路産品。
二是支援科技賦能旅游消費新場景,鼓勵旅行社、科技公司等市場主體,利用新科技新技術賦能旅游,打造科技旅游新場景。
三是支援發展“旅游+”“+旅游”的産業融合新業態。鼓勵市場主體創建國家級旅游休閒街區、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以及文旅與其他産業融合發展的國家級示範區,打造新品牌。
四是支援推出“北京禮物”新商品,鼓勵市場主體推出創意新、設計新、材料新、工藝新的旅游商品和文創産品加入“北京禮物”體系,推動“北京禮物”向高端化、精品化和國際化發展。
隨着今年文旅市場的全面復蘇,獎勵資金將引導各類企業不斷加大融合發展和創新力度,通過新供給刺激新需求,為北京旅游市場注入新的發展動力,促進北京旅游業實現高品質發展。謝謝!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斌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中新社記者:謝謝!冬奧會籌辦和舉辦推動了北京冰雪消費發展,正值暑期國家速滑館等冬奧場館成為市民運動消暑的打卡地,眾多外地游客也在期待體驗最快的冰,請問圍繞後續冰雪消費、保持前期冰雪熱度,市體育局有何考慮?謝謝!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中新社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請體育局副局長孟強華先生來回答。
-
嘉賓
孟強華:非常感謝您的提問,現在冬奧之後冰雪運動成為群眾全民健身活動一項重要的首選,體育消費市場,就是關於冰雪消費現在服務供給越來越豐富多彩,滿足市民群眾對冰雪運動這方面的消費需求,相關冰雪體育産業應該也是借冬奧之風能夠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快車道。我想為深入做好或者是謀劃好後冬奧的文章,能夠持續推動本市冰雪運動和冰雪産業、冰雪消費的發展,我們有這麼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個,剛才我在通稿當中也講到,我們鼓勵和支援冬奧場館的探索,賽後利用方面用“四館”聯盟、企業聯盟的方式,能夠在冰雪運動、冰雪服務供給以及冰雪産業方面發揮冬奧場館國家隊或者是冰雪運動主陣地的示範引領作用,我想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方面我們為了在奧運場館的賽後利用方面能夠從像奧運會的重大賽事活動的舉辦轉向成為服務全民健身的日常的運營。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希望能夠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在社會上、在全國、在全世界能夠有更多的合作夥伴,在冰雪場館的配套服務設施方面能夠進一步滿足群眾參加冰雪運動的需求。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從政策性的引導支援層面,我們是組織了相關的一些科學院所,包括一些專家研究制定了北京市進一步促進冰雪消費三年行動方案,並將在近期向社會發佈實施,也歡迎我們的媒體朋友們去持續關注。
我想這個方案當中有六個方面的主要內容,簡單跟大家做一個介紹。
一是持續擴大冰雪運動的冰雪消費人口,主要是重點做好鞏固提高冰雪運動的人口數量,特別是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的熱度,我們希望能夠冰雪運動能夠儘快進校園,同時我們也豐富大眾冰雪賽事的供給,加強群眾冰雪體育組織建設,加大冰雪宣傳推廣等。
二是持續推動冰雪場地設施建設,重點做好完善冰雪場地設施、因地制宜地建設臨時性冰雪運動的設施,鼓勵冰雪場館智慧化升級,優化冰雪場所公共服務設施佈局。
三是持續豐富冰雪賽事的多元化供給,重點做好加快聚集全球的高水準冰雪賽事在北京落戶,大力發展冰雪競賽表演業,包括我們也考慮在適時創辦數字化、智慧化的冰雪體育賽事活動。
四是持續提升冬奧場館的綜合利用效率,重點做好打造國家級、國際化的冰雪訓練基地,注重培育全季冰雪運動服務消費的聚集區,鼓勵創建冰雪運動的全民健身體驗基地,這些項目。
五是持續提升競技冰雪運動水準,重點做好像米蘭冬奧會的備戰,包括我們冬季項目後備人才的培養工作,包括加大冰雪運動專業人才的相關培養工作。
最後一個方面是加快推進冰雪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特別是重點做好培育打造融合發展品牌、豐富融合産品的供給、創新推動融合消費的升級,搭建更多融合發展的平臺,做大做強我們融合市場主體五方面的考慮。
當然還需要全社會以及我們媒體界對冰雪項目、冰雪消費以及冰雪産業的發展給予大力的支援和關注。
謝謝!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北京市體育局副局長孟強華的回答。
-
記者
鳳凰衛視記者:謝謝主持人。這個問題想問舒畢磊副區長,我們知道朝陽區商業項目多、商業體量大,所以想請分享一下,朝陽區在商圈建設方面,下一步會有怎樣的計劃?謝謝!
-
嘉賓
舒畢磊:非常感謝鳳凰衛視的提問。
今年是北京商業消費空間佈局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將以商區建設為抓手,着力推動十大項目的建成開業,進一步擴容朝陽的消費版圖,提升消費的品質。
除了剛才我介紹到的DT51、朝外THE BOX項目以外,下半年還有其他項目將陸續建成開業。新工體未來20萬平方米的商業空間正式亮相後,體育場館、城市公園、商業空間將全部打通,將實現文商旅體的多元融合,成為新的多元消費地標。
東壩萬達廣場引入240多個品牌,打造立體沉浸式的消費空間,將填補東壩地區高端時尚消費以及精神文化消費的空白,成為區域內以及周邊地區新的潮流風向標。
CBD建外區域的景祥街項目餐飲板塊已經陸續開業,改造完成後,將打造數字化、體驗式的商業街區,建成有中國文化商業底蘊的“米其林黑珍珠一條街”。位於燕莎蘭港商圈的萊泰AT9,將塑造有格調、國際范的全新的城市文化生活空間。通盈元宇宙的商業綜合體,龍湖的北苑天街、保利廣場、郎園Station等新消費品牌孵化基地等工程進展也比較順利,這些項目開業以後也將進一步拓展朝陽的消費空間、豐富朝陽的消費業態,激發更多的消費活力,也能助力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
謝謝,我的回答完!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朝陽區副區長舒畢磊的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謝謝,我的問題想提問給昌平區郭區長,剛才您提到了今年下半年要出臺2.0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支援措施,想請問:昌平區在下半年以及之後階段,在“融合消費創新示範區”方面還將開展哪些方面的重點工作呢?謝謝!
-
嘉賓
郭清堯:感謝您對昌平區的關注。下一步,我們將依託昌平的區域特色和資源優勢條件,多措並舉提升消費的服務品質,進一步恢復和擴大消費市場,推出更多政策達標即享惠企利民,加快打造北京國際消費版圖的“昌平坐標”。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和舉措。
一是在項目落地方面,把提品質放在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超級合生匯、保利未來大都會等一批在建的項目進度,同步引進新消費業態和標誌性品牌項目,力爭早建成、早開業、早見效。比如,計劃下半年開業的北京超極合生匯將引進800個品牌入駐這個商業綜合體,其中有20%的各類首店。這裡面還有幾個特色的業態,比如我們擁有佔地1700平米的全國規模最大的潛水館,專業的潛水設施;近3000平米國際賽事級的泵道公園,以及綜合性的室內攀岩館,就是既挑戰極限,又可以親子娛樂,為大家提供更加多元的消費選擇,我們將重點做好項目開業前的交通組織和環境治理等工作,營造良好的消費希望環境。
二是在商圈建設方面,重點支援商圈改造和環境提升工程,提前謀劃做好區域交通迴圈和商圈的串聯工作。着力發揮以八達嶺奧萊為主的昌平新城商圈的引領作用,李政道2025年打造成50億級的商圈。鼓勵首開LONG街等特色街區和龍德廣場等地標性商圈開展夜間消費活動,大力發展首店、首發、首秀經濟,全面推動清理隱性壁壘,不斷優化消費的營商環境,爭取再形成2個以上的商圈的制度創新案例。
三是在産品培育方面,着力擴大服務消費,更好地滿足市民的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的消費需求,分時段、分區域策劃核心的消費主題,再推出一批融合消費的特色線路,打造一批融合消費的拳頭産品,開展“一鎮一特色”的專屬IP培育工作,打造一批多元化、有活力的消費新熱點,比如圍繞明十三陵、居庸關的傳統文化屬性打造專屬的“明文化”主題,我們剛剛也主辦了全球明文化論壇。以“蘋果盛宴”為帶動點,加快培育崔村鎮觀光采摘文化IP,等等,促進服務消費與商品消費的深度融合。
總之,來昌平可以讓你領略山水之美,體味人文之韻,感受融合消費的活力。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昌平區副區長郭清堯的回答。
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發佈人出席今天的發佈會,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對本場發佈會的採訪報道。北京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將繼續以兩周年為起點,持續服務首都經濟高品質發展,也請大家繼續關注報道相關的工作。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