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曹宇: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好!您正在收聽收看的是北京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聯合主辦的《市民對話一把手 提案辦理面對面》直播訪談。我是主持人曹宇。我們為大家搭建了全媒體傳播平臺,您可以通過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BRTV新聞頻道、人民視頻、北京市政府門戶網站、北京發佈、市政協官網、千龍網、北京日報客戶端、新京報客戶端、北京時間、聽聽FM實時收聽收看我們的節目。今天我們節目的主題是“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打造群眾健康守門人”。這個題目也是接訴即辦“每月一題”民主監督重點議題,今年,市政協創新開展“各界委員齊參與 每月一題聚共識”民主監督活動,各界委員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決成效為切入點,深入開展調研,實現了政協履職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同頻共振。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今天來到我們直播間的嘉賓,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劉俊彩,劉主任,歡迎您來到我們的直播間。
-
嘉賓
劉俊彩:主持人好,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好!
-
主持人
曹宇:歡迎俊彩主任來到我們的直播間,下面為大家介紹來到我們直播間的兩位委員,北京市政協委員安庭。
-
嘉賓
安庭:主持人好,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好!
-
主持人
曹宇:另外一位委員是北京市政協委員陳小晶,歡迎您陳委員。
-
嘉賓
陳小晶:主持人好,大家好。
-
主持人
曹宇:歡迎一把手、兩位委員來到我們的直播間,今天來到現場的還有網路名人心理學劉愛民、網路名人韓如柒以及學生代表、市民代表來到現場,和我們一起“市民對話一把手”,也歡迎大家。
今天我們關注的話題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因為每個人都面臨看病就醫。我知道俊彩主任有非常豐富的一線工作經歷,也想問問俊彩主任,很多人説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是“健康守門人”,您怎麼理解?
-
嘉賓
劉俊彩:這個問得特別好,習近平總書記曾説過“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健康是1,其他是後面的0,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衛生健康工作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以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工作內容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注重為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有兩個職能,一個職能是公共衛生的職能,另外一塊是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的是為了讓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得了病能就近在家門口得到治療。所以我們形象地説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就是我們群眾的“健康守門人”。
大家也都知道,剛剛過去的3年疫情,咱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不管是在前期的流調、核酸檢測、疫苗接種,包括後期的疾病救治、重點人群健康管理髮揮了重要的作用,在這一點上我們老百姓都感同身受。當然了,我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還有一些短板或弱項,這也是我們今天比較關注這個問題的原因。
-
主持人
曹宇:我們也希望大家越來越關注到我們身邊的“健康守門人”。我知道陳委員是來自於我們的醫藥行業,日常的調研過程當中也會走訪很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我們聊一聊在您看來近幾年北京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大的轉變是什麼呢?
-
嘉賓
陳小晶:好的,我覺得變化非常地大,我這次帶來的題目是關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智慧醫療的題目,在走訪這些中心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中心的條件是越來越好了,越來越寬敞明亮,在硬體上近些年來北京市政府進行了大量的財政投入,所以在我們看到,像太陽宮社區這種已經配置了CT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經不是少數,所以從硬體上來講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
第二點,覺得越來越便民了,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開到跟大醫院一樣的藥,在政策上沒有限制,這在北京是非常好的政策,老百姓,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就可以在社區開到他們想要的藥,所以這一點也是大的變化,非常便民。
第三點,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方式來賦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高他們的品質、提升他們的效率,在這個方面今後還會有更多的提升和改變。所以非常值得期待。
-
主持人
曹宇:有很多的成績,也有很多的期待。接下來有請安委員和我們説一説,我知道其實您從事的行業是文化行業,為什麼這次把目光聚焦到了基層衛生方面?
-
嘉賓
安庭: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其實更是北京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市民,相信我們對於社區醫療衛生的體驗和需求都是一樣的,這麼多年來,北京的社區衛生在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壯大,也有很多喜人的成績,我相信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是這些喜人成績的受益者。同時我也在調研中發現,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在醫療資源建設方面其實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在今年“兩會”期間我就提出了一個叫“加強社區醫院醫療資源建設,推動三甲醫院向基層分流”這樣一個提案,這個提案也是採納了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的丁同學、呂同學兩位同學提出的模擬政協的提案素材,經過調研形成了這個提案。這個提案在整個的內容和建議方面,應該説它是涵蓋了北京市社區居民對於衛生健康服務的長期持久的一些願望和訴求,應該是全社會都要關注、全社會共同努力解決的。
-
嘉賓
曹宇:我覺得説得特別好,全社會共同關注、全社會共同努力。在節目之前我們也通過首都之窗網站向市民朋友徵集了對於社區衛生服務的意見和看法,有的網友説社區醫院就診環境現在改善了不少,非常寬敞和明亮,也有網友説經常去社區醫院開藥,醫生態度特別好,還相互加了微信,下面我們通過一組數據了解一下上半年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播放VCR)
-
主持人
曹宇:通過小片我們也看到現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數量越來越多、服務的內容也更加豐富了,其實對於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患者來説,在家門口看病就醫還是非常方便和有吸引力的,也想問一問俊彩主任,其實老年人,還有一些朋友習慣首診到大醫院看病,如何能夠讓他們首診在社區?我們是不是得想一些辦法?
-
主持人
劉俊彩:您説得特別好,事實上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不僅僅是老百姓的心願,事實上也是我們基層工作者的最大的工作目標。為了吸引老百姓、留住老百姓到社區看病,我們採取了兩個措施,簡稱叫“一上、一下”,這“一上”主要指服務提上去,“一下”是費用要降下來。
關於讓服務提上去,我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體現:一個是從硬體建設方面,比如説我們出臺了新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標準和服務規範,改善了我們的就醫環境,比如説有些中心配備了像CT、胃鏡等檢查設備,有的社區推出了專病特色診室、創口造口護理門診等等。在軟體服務上,全部實行了“先診療後結算”,這個是為了簡化我們的就醫流程,同時為簽約的慢性病患者提供“長處方”服務,有的社區建立了慢性病“俱樂部”,分病種對這些慢性病患者進行管理,有的社區邀請醫聯體的大醫院專家到社區定期出診等等。總體來講,我們就是通過這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讓老百姓能夠用微信、用電話就能聯繫到我們的家庭醫生進行健康諮詢,享受這種綜合的、連續的健康管理服務,相當於老百姓有了一個醫生作為朋友,這是從服務“提上去”這一塊。
-
主持人
曹宇:但還有一個“一下”,咱們來説説。
-
嘉賓
劉俊彩:“一下”就是講讓費用降下來,大家都知道,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這一塊大部分都是全科大夫,全科大夫基本上提供的是綜合的健康服務,比如説我們老年人,因為他一般情況下會有幾種慢性病,在這種情況下到社區去看就可以提供綜合施治,這樣讓費用就可以降下來,並且現在北京市所有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部納入了醫保定點,到社區看病的老百姓事實上就可以享受一個醫師服務費1塊錢,如果你達到了60歲以上,你這1塊錢都可以免掉了。另外一塊,我們在社區看病,我們的醫保報銷的起付線,包括醫保報銷的費用跟大醫院相比會有很大的優惠,比如説我們像城鄉居民醫保起付線在社區就是100塊錢,到了大醫院就是550塊錢,報銷比例在社區我們的城鎮職工是達到90%,但是在大醫院是70%以上。
最近我們也梳理了一下數據,2023年上半年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診療的人次跟2019年同期相比提高了20%,這從一個側面也能看出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實際上吸引力在慢慢增加。
-
主持人
曹宇:通過“一上、一下”服務跟上去,費用降下來讓大家首診在社區。剛才劉主任提到了現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會有專病特色科室,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哪些算專病?哪些特色?
-
嘉賓
劉俊彩:我們確實設置了專病特色門診,作為社區來講,原來更多的是全科門診,為了滿足老百姓的多樣化就醫需求,我們在全科門診的基礎上設置了一系列的專病特色科室,目前北京市一共有5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了65個專病特色科室。這類科室主要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在病種設置上是以老百姓的需求為導向,主要針對的是常見病,像高血壓、2型糖尿病、腦卒中等7個專病,有的社區還結合老百姓的需求,開設了像口腔科、兒科、中醫部分病種的專病特色科室等等。在建設形式上,我們也是推動跟醫聯體內部的大醫院進行協同合作,大醫院相應的科室專家定期到社區去出診、去帶教、去查房,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跟大醫院一樣的優質醫療服務。必要的時候,這些醫院還跟社區之間能夠及時地上下轉診,實現治療的連續性。比如説我們朝陽區安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它那兒設置了高血壓的專病特色診室,跟中日醫院的心內科是聯合建立的,比如説密雲區的鼓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它就設置了骨質疏鬆的專病特色門診,它就跟密雲區的醫院有一個內分泌科作為對接。我們也是想到2025年計劃在全北京市設立300個專病特色診室,這樣確保每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有1個專病特色門診,這樣也是讓老百姓在家門口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服務。
-
嘉賓
曹宇:在家門口有專病特色門診,同時還有大醫院的專家在背後提供技術支援。現在北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專病特色門診運作情況怎麼樣?我們一起去豐台區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了解一下。
(播放VCR)
-
主持人
曹宇:專病特色門診在社區確實開展得非常好,都是大家需要的一些健康服務,剛才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看到有安寧療護服務,隨着老齡化的加重,安寧療護是大家特別關注的話題,接下來請劉主任和我們介紹一下在社區的安寧療護服務目前開展的情況怎麼樣?能夠為居民朋友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
嘉賓
劉俊彩:安寧療護服務對象主要是對於生命臨終期的患者,它的服務途徑主要是包括兩方面:一個是對於身心的照護,另一方面主要是人文關懷,目的就是讓這一部分人能夠在生命的最後一段路程,能夠安詳地、比較有尊嚴地離開。應該説隨着老齡社會的到來,老百姓對於安寧療護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我們也在積極探索,包括由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組成立體多元式的安寧療護服務模式。到目前為止,全市一共有95家醫療機構可以提供這種安寧療護,開放的床位是650張,在這裡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説這個醫院已經診斷比較明確,症狀也比較穩定的患者,他們可以選擇居家,我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到府提供諮詢、指導。但是也有一些患者症狀比較重,不適合居家照護,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轉到社區舉辦的安寧療護中心,患者可以在那兒接受一些治療。比如剛才片子提到的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它是去年首批轉型的安寧療護中心,這個中心一共設置了50張床位,還和協和醫院建立了上下轉診的通道,從開診到現在已經接診了112名患者,應該説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家屬的照護的壓力,解決了實際的困難,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我們也是想,到2025年計劃全市的安寧療護床位要不少於1800張,目的也是讓有安寧療護需求的老百姓得到一個基本的滿足。
-
主持人
曹宇:2025年有1800張床位可以為我們提供安寧療護的相關服務。陳委員,我知道調研的過程其實您也是全程參與了,您是不是跟我們説一説其實面對安寧療護,人生最後的一段路程,如何才能讓患者走得更加有尊嚴呢?
-
嘉賓
陳小晶:好的,我特別同意安寧療護在社區的這個定位,因為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一個特點,就是老年人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時候不僅僅是為了看病,他是為了去跟醫生聊聊天、説説我最近的身體狀況,有時候可能跟孩子都沒工夫説的事都跟社區的醫生説了,然後社區的這些大夫也是對轄區內的老年人如數家珍,知道他們的身體情況甚至家庭的情況,所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僅僅是一個醫療場所,它還是一個情感慰藉場所,這就非常適合安寧療護來進行,因為大家知道人都有生老病死,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可能都不是這种先進的醫藥技術可以幫助你延長生命的,老年人要的更多的是親情、是溫情。在社區養老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和家人非常近,這樣孩子們下了班以後也不耽誤工作,還可以在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望自己家裏的老人,使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僅是個醫療場所,更是一個有溫度的所在。
-
主持人
曹宇:而且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剛才我們説到了,就在家門口,老年人也變得更加熟悉,對於這樣的一個環境不陌生了。除了提到的安寧療護,其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還有很多方面是需要不斷地提升服務能力,以吸引大家在社區進行首診,也想問問安委員,我知道您在自己的提案當中其實也提到了要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能力,您覺得還能夠在哪些方面進一步地提高和努力呢?
-
嘉賓
安庭:我認為一體聯動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剛才劉主任也説了,針對特殊人群完善特色專科門診,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抓手,對於社區醫院來講,特殊人群是誰?主要是社區的那些老年人群,建議有針對性地針對這些老年人群建立相關的特殊的診療門診,比如説心血管病、老年病這樣的門診我覺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特色門診建設的過程中,除了醫生、護士、設備設施資源之外,我認為發揮大醫院、三甲醫院的作用,給予這些社區醫院更好的、更大的支援力度,與大型醫院更加深入的合作也是同樣非常重要的。除此以外,我覺得還要利用線上線下的這些宣傳工具,對於社區醫院裏面的特色專科門診進行大規模的宣傳。
-
主持人
曹宇:讓大家知道這些。
-
嘉賓
安庭:讓社區居民能夠了解、知道有什麼樣的門診,他們可以去就診,這是一方面,另外一個,在就診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跟蹤調查、跟蹤服務,包括效果評估,不斷地積累更多的經驗,以提升社區醫院醫療水準、診斷水準和服務水準。
-
主持人
曹宇:看病的時候要服務更加豐富,技術也要讓看病更加方便,基層衛生服務不僅要有厚度,而且要有溫度,而且在服務能力上需要進一步破題,市民對於社區衛生服務還有哪些需求,現在我們就把時間交給正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主持人石雨濛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主持人
石雨濛:好的主持人,我現在來到了北京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中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於咱們老百姓來説,可以説是咱們家門口的醫療站了,可以滿足我們日常當中的一些比較基礎的醫療需求,對於這些機構的監管方面,咱們主要有哪些集中的訴求呢?接下來繼續有請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 馮穎義來詳細給我們介紹一下,馮主任您好,給我們介紹一下。
-
嘉賓
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 馮穎義:從今年的群眾反映看,其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是我們越來越多,特別是中老年人選擇的首選,從今年的反映看,我們大概有60%左右的反映都是集中在這些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者服務中心相比於三級醫院整個的藥品的種類還是比較少的,特別是老年常見的慢性病用藥,感冒藥、消炎藥相對比較少。另外就是開藥也是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的老年人反映他的藥量比較少,尤其是對於慢病“長處方”來講,他其實需要一次性地希望多開一點,但是因為我們老年人本身就出行不太方便,所以希望能多開點藥。第三方面就是在老年人不太方便開藥的時候,他往往會找人代開藥,子女或者是親屬,在代開藥過程中有個別的反映,可能整個程式比較複雜,等待時間比較長。還有一點,就是因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其實現在科室劃分得也比較細,但是由於在周末的時候會有停診,由於停診可能有一些特殊的藥就開不了,所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的就診體驗,主要情況是這些。
-
主持人
石雨濛:感謝馮主任的介紹,我們通過馮主任的介紹知道大家的集中訴求在開藥方面,要麼是開藥的藥品種類不夠豐富,或者是開藥的流程比較煩瑣,或者是停診的情況,在未來如何更精準地去服務老百姓的這些基礎的醫療需求,建設標準化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呢?我們需要共同探討。我這裡的情況就是這樣,接下來繼續把時間交還給演播室。
-
主持人
曹宇:感謝雨濛,剛才我們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了解到了不少朋友非常關注在社區開藥的問題,劉主任,剛才大家提到的這些問題有希望在下一步得到解決嗎?
-
主持人
曹宇:藥品目錄的統一,同時缺藥還能夠進行登記,而且現在還有“長處方”,能夠讓大家少跑腿。基層衛生健康服務承擔着我們“健康守門人”的功能,現在“守門人”也有了高科技,比如剛才我們提到的藥品登記系統,當然智慧醫療並不止這些,下面就跟隨着我們的兩位委員一起去朝陽區太陽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一看。
(播放VCR)
-
主持人
曹宇:確實,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智慧醫療服務和網際網路的加入,我們的兩位委員其實在提案當中都提到了網際網路在基層衛生服務當中應該發揮着更大的作用。也想二位委員和我們來談一談下一步應該在哪些方面繼續努力和發力呢?安委員。
-
嘉賓
安庭:好,我在今年北京市“兩會”也提了一些提案和建議,這裡面我認為社區衛生服務應積極地利用網際網路,包括積極地開發一些小程式、App,利用這些小程式、App能夠開展網上分診、醫院推薦,包括患者開藥等一系列的服務,同時也可以與三甲醫院能夠有更多的互動,包括實時提供三甲醫院和社區醫院的排隊情況、線上推送一些專家的資料,包括健康常識的推送,為患者的就醫提供參考。另外,開發這些小程式、App一定要注意關注老年人的使用習慣,因為上次我們在社區調研採訪的時候也看到了老年人在使用這些小的App的時候使用得很嫺熟,説明我們的App開發還是非常地關注老年人的習慣。所以我想通過網際網路的這種使用,能夠促進基層衛生服務中心的能力提升。
-
主持人
曹宇:這個非常地貼心,為老年朋友專門考慮到了。陳委員有什麼樣的建議?
-
嘉賓
陳小晶:我非常同意安委員説的,我認為網際網路和大數據可以做得更多,比如説第一就是通過大數據對疾病的診療、疾病的預防能夠做一些預測,更好地提高我們的醫療品質,就比如説可以提前預測冬季的傳染病發生,可以幫助老年人更好地控制飲食,控制血糖,這些其實都可以提升基層的醫療服務水準。第二,還可以幫助基層提升他們的醫療績效和效率,就比如説可以通過大數據來看床位配備有多少,醫生的工作量是怎麼樣的,滿不滿負荷。
-
主持人
曹宇:忙還是閒。
-
嘉賓
陳小晶:對,還有就是藥品是不是短缺,我可能提前哪些常用藥就做好預備了,這些都可以通過大數據來用的。另外就是始終以患者為中心,網際網路醫療、數字化其實能夠幫助患者的體驗更好,比如説他的數據全都能夠打通,他在上級醫院看完病以後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用説這些數據就都已經在他的資訊系統裏頭了,醫生也可以看到上級醫院怎麼給他處方和診療的,所以這些我覺得網際網路醫療和數據化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來提供它的價值。
-
主持人
曹宇:兩位委員提的建議非常地貼心同時又很有前瞻性。劉主任,我們在下一步工作當中有可能實現這些意見和建議,而且根據我的了解好像有一些建議現在已經在推進當中了吧?
-
嘉賓
劉俊彩:您説得特別對,剛才兩位委員提的建議非常好,也非常務實,也具有操作性。事實上確實他們的很多建議有的在工作當中已經在推進,有的在落地,老百姓就在用着。其實想想也不難理解,現在網際網路資訊技術這麼發達,老百姓現在經常是足不出戶就能購物了,醫療這塊也是這樣,我們現在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這一塊,其實在網際網路醫療的運用上來講,也是比較豐富的。我給您舉兩方面的例子,第一塊是我們用遠端醫療支撐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方面,比如説像東城區建立了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和區級檢驗中心,它覆蓋了區屬8家醫院及轄區內56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轄區內的老百姓在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能完成像心電圖、X光的檢查,包括抽血化驗,這些數據上傳到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醫院專家通過遠端服務,把結果就及時地反饋到社區,很受老百姓的歡迎,這是從遠端醫療上。
另外,通過“掌上健康”,我們也叫App,簡化基層的服務流程,到目前為止北京一共有13個區已經實現了通過“身邊醫生App”來為老百姓提供比如説像健康諮詢、預約掛號、線上簽約等等,同時朝陽區現在有30多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借助“朝陽區網際網路診療平臺”,為患者提供線上復診,包括開具處方,也包括線上繳費等等,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地探索一些工作,比如説電子健康檔案、比如説電子病歷,包括我們的醫學影像的資訊互聯共用,包括醫保的線上支付等等。總體來講,就是讓這種網際網路技術真正地助力我們的健康服務,讓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網際網路技術帶來的紅利。
-
主持人
曹宇:做完節目我得趕快下載一下這個App,“身邊醫生App”,如果大家有需求的話不妨也下載一下。其實剛才我們在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到了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叫作“學習困難”門診,受到了周邊家長的認可,雖然每週開診的時間只有半天,但是每次來預約的人卻不少,今天來參加直播節目的網路名人心理學劉愛民老師不僅是一名老師,同時也從事心理方面的工作,也想問一問劉老師,對於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我們的學生朋友、為小朋友提供這種心理服務,您是怎麼看的?
-
網路名人
劉愛民:大家好,我是心理老師劉愛民,國家首批心理諮詢師,也是做了18年一線班主任老師,一直從事心理健康的科普工作,對於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樣的情況,現在孩子生病的會比較多,而且會低齡化多一些,比如我們從《2022年過敏抑鬱症藍皮書》來看,大概有9500萬人群是抑鬱患者,其中18歲以下的佔了30%,而50%的又是學生。這麼多的人群在這裡面,他們確實很需要獲得這樣的一個救治。但是這些孩子其實展現在哪兒呢?就是展現在我們的學習困難上,而家長會覺得説我到底是上醫院去看,還是去找心理諮詢師?他也不知道哪個靠譜或者哪個可以,所以他就覺得困難。比如專科醫院一號難求,我們看到非常繁忙,但是我覺得這個社區衛生中心這兒做的這個是非常好的,一,可以讓家長們能夠通過學習困難的方式去看門診。二,紮根社區,還能夠讓老百姓就近。
我有一個建議,對於社區的衛生中心來講,它有這麼多的人群,怎麼能夠服務得過來?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另外對於心理諮詢的專業技術可能有一些會是欠缺的,我建議是不是能夠把這些個原來持有國家心理諮詢師證書的或者説有執業資格的心理中心,能不能跟社區衛生中心有機地結合起來,強強聯手之下的話,更能解決老百姓當頭的這個問題。
-
主持人
曹宇:好。説得非常好,從老師的角度幫大家分析的一下現在學生面臨的心理問題,而且也希望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更多的心理援助。今天我們節目現場還邀請到了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的同學們,我們也想知道他們平時會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嗎?學生群體對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會有一些自己需要的服務嗎?
-
學生代表
學生代表:大家好,我是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的丁沫涵,我們家樓下就有一個衛生服務中心,我們平時有感冒也會去那裏開藥,我覺得還挺方便但是我覺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以增加視力篩查的服務,我們學生可以看看近視,我們的爺爺奶奶可以去看看老花眼。我覺得如果能再增加一些眼部健康的講座,或者是配鏡的服務就更好了,剛才劉老師也説我們這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峻,比如我剛剛高一結束,我也覺得我的學習壓力在日益增加,我覺得如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增加心理輔導診室,可以幫助我們就近緩解我們的心理壓力,也可以幫助社區更好地參與心理健康防護體系當中,與學校、社區、家庭共同關注我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
主持人
曹宇:丁同學説得非常好,她希望能夠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解決近視方面的問題,接下來到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到底能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呢?我們等會兒請劉主任來回應一下大家的訴求。聽完學生群體的訴求之後,我們接下來要有請我們的另外一位網路名人韓如柒,她是一名90後,是現在的年輕人,也想問一問年輕人對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會有一些期待嗎?
-
網路名人
韓如柒:我是一名自媒體博主,拍攝一些北京豐富多彩的生活,我本人先表達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感謝,在高考臨近前的一個月突然患上慢性闌尾炎,那個病情還是挺嚴重的,但是當時又沒有一個醫療條件馬上進行手術,所以我選擇了進行保守治療,在社區衛生中心進行一邊輸液一邊學習,而且當時的醫護人員對我非常照顧,完全沒有耽誤學習,後來順利考上北京電影學院,過上現在的編劇生活,我覺得非常感謝。而現在我也成為了一名年輕的打工人、一名創作者,我平時的工作時間是不固定的,有的時候進行完了拍攝回到家就比較晚了,我想替廣大的年輕人問一下,咱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時間是怎麼安排的?工作日、周末、節假日是有什麼樣的區別嗎?大家是不是可以預約就診?我的問題就是這樣。
-
主持人
曹宇:年輕人工作壓力還是挺大的,在結束了一天工作之後能不能回到社區依然享受這些健康服務呢?劉主任回應一下大家的訴求。
-
嘉賓
劉俊彩:剛才三位代表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和意見,您剛才問在周末能不能正常看病?應該説這些年我們也高度關注這個問題,上班族能不能周末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現在是完全可以的,應該説上班族在上班時間看病不方便確確實實是現實問題,我們今年也是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這個措施包括幾個方面,一個是延長工作日的全科門診服務時間,另外一個是保障周末的全科門診開診,第三點,我們也是及時地公佈開診的時間資訊,比如説在目前全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工作日都能夠提供全科的門診延時服務,在城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天它的全科門診可以延遲服務到晚上8點鐘,周末是正常開診。作為在郊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如果這個中心設置了120急救站的話,從周一到周日全天24小時可以提供服務,當然了,因為不同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情況也不太一樣,畢竟周邊老百姓的需求也不完全一樣,我們在服務時間上也會存在一些差異。所以請有意願、有想法在周末或者是工作日延長時間去看病的患者,建議大家通過首都之窗網站,也可以登錄到北京市醫療衛生服務管理指導中心公眾號進行查詢,先把時間查詢好,這樣確保我們合理地安排就診時間。
-
主持人
曹宇:也提供給大家一個小竅門,如果您簽約了自己的家庭醫生,您可以提前詢問一下家庭醫生,晚上營業到幾點?周六、周日的營業時間到底是什麼時候?我們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段。劉主任,其實還有兩位網路代表和學生代表提到的,能不能以後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享受到更多的心理服務,甚至視力關懷,是不我們現在也有可能,甚至在下一步的時候變成現實?
-
嘉賓
劉俊彩:確實是這樣的,特別是剛才那位學生代表提到當前像兒童肥胖、小眼鏡,包括劉老師説到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這些建議都非常好,當前這種情況也確實越來越多,老百姓也越來越關注,我們醫療衛生機構也在跟相關的主管部門一塊兒形成了聯動的機制,作為衛健部門我們更多的是提供一些技術上的支援和指導,是這樣子的。
-
嘉賓
劉俊彩:就像我一開始提到的,我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除了完成最基本的醫療服務之外,還圍繞着老百姓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現在梳理起來大概有28項之多,我們分不同的人群説,比如針對老年人的,我們每年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費體檢的服務,同時我們接種流感疫苗,包括為失能失智的老年人進行篩查,針對於兒童這一塊,我們有像新生兒的疾病篩查,包括兒童的預防接種、口腔的涂氟、窩溝封閉等等,針對女性朋友的,比如説孕産婦的健康管理,當然還包括其他人群,比如説像高血壓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肺結核的患者,也包括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等,我們都對這些人群進行健康管理。這些服務項目事實上都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免費的。這些公共衛生服務保障了我們的居民朋友能夠及時地關注到身體健康情況,所以在這兒我也呼籲電視機前所有的觀眾、聽眾、網友積極參與到這些服務項目中來,也祝願在座的各位身體健康。
-
主持人
曹宇:畢竟我們每一個人才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説到了提升基層衛生服務的水準,硬體很重要,同時軟體也非常地重要,説到了軟體就不得不説我們這些基層的醫生和護士,如何能夠讓我們的社區、讓我們的基層好醫生、好護士培養得出來,並且留得住,我想聽一聽二位委員有什麼好的建議?
-
嘉賓
安庭:我認為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的工作本身就具備了很強的實踐性、操作性,對於我們的醫務人員,尤其是年輕的群體,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的工作能夠積累下豐富的經驗,同時我認為還要給予他們非常好的職業發展規劃,與醫聯體的優質那些醫院能夠建立通暢的人員互通機制、晉陞機制、交流機制,進一步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切實提高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崗位的吸引力,讓他們在這個崗位上工作的時候能夠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一以貫通,讓基層的醫療服務機構能夠真正地鋪好路、留住人。
-
主持人
曹宇:好,剛才我們了解到的,其實委員們對於基層衛生服務中心如何培養好醫生、留住好醫生有一些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劉主任,剛才我們提到的這些建議和看法是不是能夠進一步地去激勵我們基層的衛生工作者呢?
-
嘉賓
劉俊彩:是這樣的,首先我想代表北京市廣大的基層衛生工作人員,向咱們兩位委員表示感謝,你們兩位提的建議和意見非常好,應該説我們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僅要承擔着基本的醫療服務,還要提供大量的公共衛生服務,延時服務之後,他們的工作量應該更大、更辛苦,所以我們這幾年也採取了多種措施,來穩定我們這支隊伍。比如説我們在保障基本的醫療力量方面,制定了新的人員配備標準,這個標準也是根據我們的服務人口、診療量、床位情況來科學核定、動態調整的。各區按這個標準再確定他們這個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總量,這是從保基本力量上來講。
另外一方面,由於是優化人才隊伍,最近我們也是通過像“引進一批、培養一批、返聘一批、支援一批”優化人才隊伍,同時我們也推進了“十百千人才培養”,讓我們的人才隊伍品質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當然,職業的發展渠道暢通也特別關鍵,這一點也是為了讓基層衛生工作人員能夠安得下心、能夠有盼頭、有幹勁,比如説我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級職稱評審的過程當中,我們採取的是“定向評價、定向使用”,也就是説在長期工作在一線的這些衛生專業人員,我們在評職稱的時候,就給他把老百姓的滿意度這個權重提高,科研能力這一塊適當降低。這樣子就能夠破解基層醫生高級職稱評審難的問題。
-
主持人
曹宇:好,接下來我們就要把時間交給我們的兩位委員,其實我們今天一直在關注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最後的時間兩位委員一人一句話的時間給我們總結一下下一步二位還希望看到我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有哪些新的變化嗎?
-
嘉賓
安庭:我希望要整合全社會的全要素,盡最大努力化解群眾的健康風險,為群眾能夠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
-
主持人
曹宇:好的,陳委員。
-
嘉賓
陳小晶: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服務,實現健康中國,“守門人”責無旁貸,而且責任非常地重大,讓我們全社會一起來支援“守門人”、關愛“守門人”,共同實現健康中國。
-
主持人
曹宇:共同實現健康中國,最後的時間留給劉主任,下一步還有哪些展望和期待嗎?
-
嘉賓
劉俊彩: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説到展望未來我想用三個詞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做一個描述:方便可及、優質服務、牢固網底,總的目標就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當好群眾的“健康守門人”。
-
主持人
曹宇:我們也希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更好地滿足家門口的衛生健康需要,《市民對話一把手 提案辦理面對面》節目到今天就全部結束了,最後也再次感謝劉俊彩主任做客直播間,同時也感謝兩位政協委員,也要感謝來到現場的網路名人和市民代表,我們期待下一次和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