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李楊薇: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好!您現在收聽收看到的是北京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聯合主辦的《市民對話一把手 提案辦理面對面》直播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李楊薇。我們搭建的是全媒體傳播平臺,您可以通過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BRTV新聞頻道、人民視頻、北京市政府門戶網站、北京發佈、市政協官網、千龍網、北京日報客戶端、新京報客戶端、北京時間、聽聽FM實時收聽收看到我們的節目。今天我們這一期的主題是“全民健身設施建設與管理”。這個題目也是接訴即辦“每月一題”民主監督的重點議題。今年,市政協是創新開展“各界委員齊參與 每月一題聚共識”民主監督活動,各界委員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成效為切入點,深入開展調研,實現了政協履職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同頻共振。今天,就有兩位政協委員來到了我們節目的演播室,他們是北京市政協委員楊金生,歡迎您楊委員。
-
嘉賓
楊金生:主持人好,各位觀眾、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朋友們大家好。
-
主持人
李楊薇:還有一位是北京市政協委員李娜,歡迎您李娜委員。
-
嘉賓
李娜:主持人好,各位觀眾、各位聽眾、各位網友大家晚上好。
-
主持人
李楊薇:歡迎二位,今天,我們對話的政府部門一把手是北京市體育局局長趙文,歡迎您趙局長。
-
嘉賓
趙文:各位觀眾、各位聽眾、各位網友,大家晚上好!
-
主持人
李楊薇:今天我們直播當中還特別邀請了兩位網路名人代表,他們是京西樂跑團長李棟,歡迎您,還有一位是網際網路科技領域的微閃閃,也歡迎您。同時我們的現場還有市民代表和學生代表,也歡迎你們。這樣,咱們先請兩位委員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帶來的提案好不好?
-
嘉賓
楊金生:我們致公黨的提案是關於建設“雙奧之城”高品質建設首都特色的體育賽事體系,充分發揮北京場館多的優勢,提高場館的使用效率,打造國際系列比賽。另外一個,健全全民健身賽事體系,讓更多的民眾利用這些體育場館投身到健身鍛煉之中來。
-
主持人
李楊薇:確實跟我們今天的議題息息相關,李娜委員帶來的是一份什麼樣的提案?
-
嘉賓
李娜:我帶來的提案是關於加強青少年的戶外體育活動,同時增強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其實在國家體育總局“十三五”規劃當中就明確地提出來實施青少年的體育活動促進計劃,來通過戶外體育運動廣泛地開展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戶外運動,包括技能的培訓,能更好地來滿足我們青少年的健身需求。同時,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要鼓勵我們的這些學生們,在課餘時間讓他們更多地參與體育活動,尤其是集體類的體育活動,讓他們在鍛煉當中交流感情,在汗水當中提升毅力。同時大家也都知道,北京是“雙奧之城”,所以當時我在提案當中也提到了,就是圍繞着北京冬奧精神,組織青少年前往冬奧會的一些場館,參觀、學習、交流,讓我們更多的青少年在參觀當中增強溝通,在實踐當中來領悟冬奧的精神。
-
主持人
李楊薇:太好了,其實這些冬奧場館的後續利用也是值得大家關注的話題,當然也跟我們今天的主題是息息相關。你看,從我們身邊來説,無論是社區裏的健身場地,還是周邊的健身場館,從大方面來説,像體育公園、奧運場館都應該屬於全民健身設施的範疇。説起全民健身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北京市體育局每年都會發佈《北京市體育場地主要指標數據公報》,下面我們就先通過2022年的公報來了解一下全民健身設施的建設情況。
(播放VCR)
-
主持人
李楊薇:從短片當中總體來看,咱們北京市的體育場地設施不少,但是趙局,剛才我們也看到了,2022年相較於2021年我們的這個每人平均面積只是增加了0.21平方米,感覺好像又不是很多。
-
嘉賓
趙文:是的,每人平均體育場地設施面積是“七有”“五性”的重要指標,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也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場地指標在“十三五”末,也就是2020年北京市達到了每人平均2.57平方米,2021年達到了2.69平方米,到2022年達到了每人平均2.9平方米,這樣2.9平方米比2020年增加了每人平均0.33平方米,看似每人平均增加的指標不多,但是如果它乘以基數,我們是以北京常住人口2184萬來計算的,所以它在總量上來講實際上是有了一個長足的進步。計算下來的話,等於是2021年、2022年兩年新增了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是713萬平方米。713萬平方米,再舉一個例子來講,相當於兩年新增了1000個標準的足球場或者説新增了17000個標準的籃球場。這個新增的場地設施有力地支撐了市民朋友的健身需求。
-
主持人
李楊薇:這麼看來的話可是真不少了。您看0.33平方米,如果我們形象一點來説的話可能就是這麼大,大概,不到A4紙的一張,但是背後支撐它的是有這麼多的足球場和籃球場的數量,所以其實我覺得你看這每人平均的面積是不是都是咱們一點一點摳出來的呀?我用摳不知道準不準確。
-
嘉賓
趙文:你用的詞還是很準確的,但是用一個更能夠表述這個問題的話語體系來表述就是各個方面、各個部門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結果。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市民健身場地設施的建設問題,從2017年開始連續6年,到今年為止是6年,連續6年每年都把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設施作為當年度的民生重要實施工程之一來推進,這個任務主要是市、區體育局來完成的。但是我們也要説,全民場地設施增加的勢頭很好,也跟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是分不開的,比如説我們在工作的推進過程中得到了園林綠化局、水務局、公園管理中心等各部門的大力支援。
我舉一個例子,比如園林綠化局規劃要建設100公里的森林步道,這麼一個當量的健身場地的出現,必將能更有力地支撐市民的健身休閒。比如水務部門沿着濱河或者沿着一些水道支援,和體育部門聯合搭建濱水的步道和健身步道,也是為市民的休閒、健身提供很多更好的去處。公園管理中心我印象中所有的市級公園都配建了體育的場地和設施,這樣來講,實際上公園的功能就更全面、更完善,也是更複合了,市民不但可以到公園去游覽、去休閒,還能開展健身活動。這些部門的共同努力,使得這些年來北京市的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應該也是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我還要介紹一點就是社會和市場對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的建設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很多市場主體也是為了滿足市民朋友健身的需要,投身市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的熱情不斷高漲,出現了很多社會社團、市場主體來建設和運營的建設場地。這些健身場地和設施都為全民健身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主持人
李楊薇:所以這樣看來其實我們要推動全民健身設施場地的提升,要各方形成合力,既有政府部門的努力,同時也有社會力量的參與,還有市民的共同支援。這樣才能夠讓我們北京市的全民健身場地和設施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
嘉賓
趙文:是的。
-
主持人
李楊薇:我想這也是長跑,我們也需要不斷優化和完善市民身邊的場地和設施。我想知道趙局是不是我們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也需要經常實地了解情況,比如説哪兒缺少體育健身設施了,哪兒需要什麼樣的體育場地的支援。
-
嘉賓
趙文:是的,我們市、區兩級體育部門對每年的場地設施的建設都要進行調查研究,也是通過各種途徑,比如召開居民座談會,公開徵求居民意見。來找出、找準市民朋友最需要建設的場地和設施。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説也是部門通力合作的過程,包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也是通過大數據篩查,篩查出市民朋友最迫切希望建設場地設施的高頻點位,指導我們開展場地設施的建設,包括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特別是政協委員通過提案、通過監督,也對我們場地設施建設給予了幫助和支援。總而言之,我們希望在場地設施的建設上能夠匯聚全社會之力,因為場地設施建設是一個逐步遞進的過程,不僅是數量的增加,品質也要不斷地提升。所以應該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問題,我們希望能夠匯聚各方的力量,來積極地支援和促進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更好地支撐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的建設。
-
主持人
李楊薇:確實,我們既要有數量上的提升,同時又要滿足大家高品質體育運動的需求。我知道,像京西南地區,其實大家的群眾訴求反映還是比較集中的,迫切地希望能夠有大型的綜合性體育場館,前不久趙文局長也是去到了新落成的北京西南地區最大的健身廣場進行了調研,我知道兩位政協委員,還有我們的網路名人也都一起前往了,下面我們就到現場去看一看。
(播放VCR)
李楊薇:這個健身廣場可是夠豐富的了,我剛才看兩位委員也到裏面親身體驗了,特別是籃球館,感覺怎麼樣啊?
-
嘉賓
李娜:特別好。
-
主持人
李楊薇:怎麼好?
-
嘉賓
李娜:一投就進了。
-
主持人
李楊薇:這是你技術水準好。説説我們的設施。
-
嘉賓
李娜:其實我也是第一次去到那個地方,我沒想到在京西有一個體育場地設施這麼豐富的地方,因為我還是比較關注青少年的體育發展情況,一個方面是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包括身體素質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為我們競技體育培養後備人才。當然了,像現在青少年的小輪車、攀岩,以及籃球、足球,包括各個年齡段,我覺得都涵蓋了,真的是很全、很好。
-
主持人
李楊薇:非常全面。楊委員,您的感受呢?
-
嘉賓
楊金生:其實我有兩個方面的感受,一個是場館特別大、項目特別多,有足球、有網球,另外還有多片的羽毛球和籃球場地。第二設施非常新,無論是場館、場地、器材都非常時尚新穎。最關鍵這個館裏特別人性化,我在裏頭仔細看了一下,實行不同時段的價格,有一個優惠價格,這樣錯時進行健身、進行鍛煉,不僅能夠滿足單位集體進行活動,還適合朋友們在一塊兒進行比賽,以及一些親子活動,所以我覺得是樂在其中、健康在其中,非常好。
-
主持人
李楊薇:真是,但是我特別想知道的是它交通方便嗎?像停車、公共交通。
-
嘉賓
李娜:挺方便的,我那天是自己開車去的,沿途看了看,順便也調研了一下,地鐵站,包括公交車還是非常方便的,很近,都離得很近。
-
主持人
李楊薇:所以我覺得咱們也可以去,不光是當地的群眾,不過這也算是給當地群眾解決了他們的急難愁盼吧?
-
嘉賓
趙文:是的,去葆臺村調研我就説兩句話:一句話很振奮、一句話很震撼。它是一個村的場地設施的建設,但是按照我們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分級來講,分成四級:地市級、地區級、街區級和社區級,它已經達到了地區級場地建設標準。地區級場地健身用地不少於3公頃,項目不少於12項,我們去看了,大致佔地是20公頃,項目有幾十項,它利用的土地是過去的一些閒置的庫房,實際上是通過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的建設,使得這片土地實現了提質升級。它不但能夠為葆臺村的村民提供免費的健身服務,還能給周邊的社區居民的健身提供支撐。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它還能給鄰近的區,比如説海淀、東城、西城,直線距離都不遠,能夠做到一種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所以説,它雖然是一個地區的場地設施,但卻能夠支撐起一個相當區域。我粗略計算了一下,大致30-50萬人這麼一個規模的健身需求,這是我們非常希望,也大力推廣的一種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的模式。
-
主持人
李楊薇:所以這樣看來的話,受益的不僅僅是當地的群眾,而且還輻射到了周邊,其實受益的面積是非常大的。當然了,其實中心城區的一些群眾也有他們的困擾和苦惱,像我們的這期節目在進行預告階段,就在首都之窗等等,我們的網路平臺上徵集了市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其中就有一位居民是住在朝陽區左家莊街道的新源裏和新源南裏社區的,他就説了,因為自己的社區屬於老舊社區,所以社區裏的道路非常地狹窄,沒有健身設施場地,包括周邊可能有幾個是新建的社區,但是也都沒有能夠讓群眾進行健身的場地和設施,包括像房山區西潞園雖然有健身園區,但是乒乓球臺老化了,迫切需要更換,面對這些問題能解決嗎?
-
嘉賓
趙文:老舊小區健身設施缺失的問題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因為過去建築時間比較久遠,建築空間預留不足。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在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看看能不能對周邊的場地做一些挖潛,比如一些“金角銀邊”,能上場地的上場地,能上設施的上設施,滿足群眾的健身需求。另一個思路就是協同健身的模式,可能有的老舊小區實在是安排不了健身場地,我們就在離他位置比較相近的空間去尋找一些能夠滿足健身需求的場地設施加以建設,這樣健身場地設施的使用就能夠輻射到老舊小區,支撐老舊小區居民的健身需求。據我所知,你方才舉過的例子,新源裏和新源南裏確實是我們去現場看了,安排不了場地設施,但是我們在離新源南裏不遠的冬園,還有左家莊的文化健身中心,和這個老舊小區距離大概都在600-800米的距離上,也做了健身場地的部署,這樣也能夠對這個老舊小區的健身做一些輻射。
-
主持人
李楊薇:咱們提倡的是社區“15分鐘健身圈”,希望我們能夠在步行、騎車15分鐘的時間之內到達自己想要去的健身場地和設施周邊,從而能夠更好地去強身健體。我覺得像您剛才説到的利用現存空間的挖潛就是一個好辦法,比如我們可以把一些小型的健身設施,像乒乓球臺引入到社區裏,像前一段時間就有一個活動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就是“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的活動,這個您也了解吧?
-
嘉賓
趙文:對的,這個活動是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體育總局聯合開展的,目的就是要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公園綠地開放共用和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等工作,推動在城市社區、公園中配建以乒乓球臺等小型設施為重點的健身設施,為廣大群眾就近健身提供便利。我們也是利用這個契機,摸底老舊小區的存量空間。下半年,我們將結合“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對全市老化嚴重的室外乒乓球臺進行更換,在有條件的社區內,利用閒置的公共用房和室外閒置土地,在不擾民的前提下,安裝乒乓球臺。
-
主持人
李楊薇:太好了,其實這個活動我也親身參與到其中,下面我們就一起到現場去看一看。
(播放VCR)
李楊薇:體育強國的基礎在於群眾體育,剛才我們也看到了這項活動特別受到老百姓的歡迎,從表面上來看,可能是見到奧運冠軍了、見到偶像了,但是從更深遠的意義來説也是在用實際行動帶動當地的群眾加入到全民運動健身當中,並且更好地了解身邊全民健身設施的情況。當然,我覺得其中咱們奧運冠軍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沒的,李娜委員也是奧運冠軍,如果有這樣的活動你是不是也願意參與其中?
-
嘉賓
李娜:是的,非常願意,當然這也是我們作為奧運冠軍的一種責任,其實在這裡我也有一個問題要問趙局,就是我們如果想在這個社區當中建設這種體育設施,應該如何去申請?去哪兒申請?
-
嘉賓
趙文:是這樣,這個流程還是比較簡單的,一個就是有需求的社區或者鄉村提出需求,匯總到街道、鄉鎮,街道、鄉鎮會做一個統籌、匯總、研究,第三步就是區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要對場地進行校核,看看這個場地是不是可以用來建設這種場地設施,如果適合的話,兩個建設路徑:一是由街道、鄉鎮統籌安排建設;二是由街道、鄉鎮向區體育部門提出配建需求,區體育部門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統籌安排建設。建成以後就能為居民提供服務了。
-
主持人
李楊薇:這就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但是隨着全民設施的不斷增加,相應的問題也出現了,現在我們就把時間交給正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主持人石雨濛看看12345所梳理的相關問題。
-
主持人
石雨濛:好的,主持人。現在我就是在北京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現在我們也感受到了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斷深入,無論是在街邊公園還是在小區,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的健身設施,對於這些全民健身設施的建設和管理也是大家現在普遍比較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集中訴求在哪些方面?接下來有請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 馮穎義主任,您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大家對於全民健身設施管理方面主要訴求集中在哪些方面?
-
嘉賓
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 馮穎義:從今年的數據可以看出來,現有的設施有可能因為管理不善,發生一些問題的時候,希望能夠快速及時修繕,避免一些孩子或者老人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一些不安全的隱患,其實有個別的地區還發現了健身設施被佔用的現象。
-
主持人
石雨濛:謝謝馮主任的介紹。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在未來這方面會有哪些改善?有哪些發展的方向呢?接下來我們繼續把時間交還給演播室。
-
主持人
李楊薇:好的,謝謝雨濛,咱們也來聽一聽現場觀眾有什麼樣的心聲,我們來問問一位同學,你們身邊有類似的情況嗎?
-
市民代表
學生代表:我所居住的小區也是有很多這樣的健身器械的,但是也會面臨一些損壞的情況,在損壞之後我們就找不到人來維修了,請問我們該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
-
主持人
李楊薇:就是説,你看我們在家門口能強身健體其實是個好事,不過後續像它的維修、管理什麼的,這該怎麼解決?有人管嗎?
-
嘉賓
趙文:有。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是重點,“管”是關鍵。場地設施的維修主要有這麼幾種做法,第一,安全巡檢,就是從去年開始市、區兩級體育部門,每年對全市體育場地和健身器材進行兩輪全面的安全巡檢,發現損壞的或者需要維修的問題及時維修。第二,我們推出了一個叫“一鍵報修”的微信小程式,這個微信小程式有兩個功能。一是介紹這個器材的使用方法,二是通過掃碼進行報修,報修資訊實時反饋至體育部門。你只要“掃一掃”,剩下的維修流程都由我們後臺來進行處理。不常使用微信的市民朋友,為了他們的方便,我們還在器材上留有專門的報修電話。第三,如市民朋友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來提出器材、場地、設施維修的訴求,我們會及時如設施的管理主體,也就是器材的接收方,比如街道、鄉鎮或者社區、村等單位,及時做好器材的維修。
-
主持人
李楊薇:二維碼聽起來挺方便的,具體怎麼操作,咱們通過一個小片了解一下。
(播放VCR)
李楊薇:確實是很簡單、很方便,我覺得不僅僅是年輕人,包括身邊的很多老年朋友也都能夠操作。當然,説到了老年群體,其實我身邊也有很多朋友都反映了,他們特別希望能夠到公園裏遛遛彎,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所以能不能建一些以體育為主題的公園呢?趙局。
-
嘉賓
趙文:已經有這方面的工作部署,202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體育總局等7部門印發了《關於推進體育公園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體育公園的概念和建設標準。所以現在北京的體育公園建設也是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在體育公園建設方面,我們主要是把握這麼幾個方面的定位:
第一,功能複合。體育公園是具備改善生態、美化環境、體育健身、運動休閒、娛樂休憩、防災避險等多種功能的綠色公共空間。10萬平方米的體育公園,它的體育健身場地不能少於10塊,它開展的體育項目不能少於5種。也有6萬平米,還有3萬平方米的體育公園,它的場地設施和開展的體育活動數量都是有相應的要求。我們也要求各區因地制宜,在符合自己土地公園自然稟賦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佈局體育健身場地設施,盡可能多地安排體育項目,這樣使體育公園的利用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包括冬天的一些冰雪場地、嬉雪樂園,我們也希望能夠多安排。
第二,全齡覆蓋。既要有符合老年人健身需求的場地設施,也要有符合青年人的場地和設施,還要有兒童的游戲和嬉戲空間,這樣就使得體育公園能夠做到全年齡友好,為市民朋友的健身、休閒提供有力的支撐。
第三,使用效率。體育公園建設必須以滿足群眾的健身需求為目的,不是説做樣子,或者一個簡單的概念,我們考核這個體育公園建設的績效核心問題就是公園的使用率。我們希望它能夠成為市民朋友健身休閒的一個好去處,也能夠通過場地設施來支撐市民朋友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
主持人
李楊薇:就是全齡覆蓋、一園多用,這樣才能夠提高我們這些體育公園的利用率,不僅僅讓我們的廣大群眾可以去開展健身活動,同時我覺得還可以用這些體育公園舉辦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賽事。比如説我了解到的,現在大家特別歡迎的,有公園半程馬拉松,説到了這個馬拉松,今天我們的現場就有一位京西樂跑的團長,來,您也跟我們説説您的感受吧。
-
網路名人
李棟:大家好,我是京西樂跑團長李棟。我們跑團目前有2000多人,主要在北京的西邊活動,比如説蓮石湖、門城湖等公園,進行徒步、跑步等戶外鍛煉,目前隨着周邊環境的不斷提升,我們希望一些有條件的公園多增加一些體育設施,比如説塑膠跑道,還有一些體育器材,讓更多的群眾能投入到運動之中。
-
主持人
李楊薇:這是跑友的訴求,趙局。
-
嘉賓
趙文:所以能反映出跑友,也是廣大的健身愛好者對公園的體育設施建設需求是越來越多了。我們也是跟市公園管理部門合作,積極在公園中佈局更多的體育場地和設施,安排更多的賽事和活動。我舉一個例子,過去跑馬拉松,北京著名的品牌有兩個,一個是北馬,一個是半馬,當時最火爆的時候那真是一位難求。但是從“十四五”,從2021年開始,就是在公園中,包括在一些公共的場地中,開展路跑或者馬拉松的活動和賽事就越來越多了。我們做過不完全統計,北京大致每年有20場以上,在公園或者在其他的公共空間開展的馬拉松,或者是半馬的活動,滿足了這些路跑愛好者和馬拉松愛好者的參賽和健身需求。所以這都是公園,換句話説就是體育和公園功能複合利用帶來的群眾健身活動的不斷發展。
方才李棟團長提的建議也是我們考慮的方向,就是在公園能夠配屬更多的符合廣大群眾健身需求的場地設施,還有服務設施,能夠更好地滿足群眾的需求。
-
主持人
李楊薇:對,像他説的這一點還真的挺重要的,因為我知道在上半年,應該是在南海子公園就舉辦了公園半程馬拉松,大家的反響都不錯,因為周邊的設施非常齊全,而且環境特別好。我們以往只知道南海子公園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園之一,是北京最大的濕地公園,但是真是身臨其境、身處其中地體驗跑馬拉松,我覺得還是頭一回,而且也是增加了大家的體驗感。
-
嘉賓
李娜:是的,因為我住在南城,所以我對南海子公園還是非常了解的。那個地方特別大,除了跑馬拉松以外,很多的年輕人喜歡在那兒玩飛盤。現在飛盤也確實是非常地流行,我還會看到很多的家庭在那兒露營。就像剛剛趙局所説的,公園裏的健身活動非常豐富。
-
主持人
李楊薇:這就是體育+,體育可以加旅游、加休閒、加文化。
-
嘉賓
趙文:加娛樂、加醫療。
-
主持人
李楊薇:對,包括現在體育的內涵和外延也更加地延展了,像剛才李娜委員就説到了有很多新興的體育運動,像飛盤。你還喜歡哪些?
-
嘉賓
李娜:其實對我們來説,現在很多的青少年,他們都有很多的興趣愛好。而且戶外的活動越來越多了,包括像現在奧運會中增加的攀岩、小輪車等項目,我們在金歲廣場那邊都看到了。我覺得真的是不錯,非常好,可以滿足青少年的體育愛好需求。
-
主持人
李楊薇:還有更豐富的嗎?
-
嘉賓
趙文:現在青少年參加時尚或者潮流體育項目的熱情越來越高,除了大家現在都比較熟知的飛盤、槳板,還有一些定向越野、小輪車、攀岩、徒步攀登等方面的需求。所以就是青少年對項目的需求,對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也關注到了這個問題,也希望能夠在通用化的場地建設基礎上增加一些個性化的場地設施,從而更好地滿足青年時尚潮流這種體育項目的需要。實際上青少年通過參加這種體育項目不但能夠掌握健身技能,還能夠實現交往、交流和完善人格成長。所以體育對人的成長和發展的作用是複合型的,一個是通過場地設施建設滿足青少年需求,第二個,主要是通過賽事引領。通過開展青少年廣泛參與的賽事活動,引領項目更科學、更安全、更有序地發展,比如説北京市舉辦的第一屆飛盤大賽,以及一些槳板等新興項目的比賽。參與這些賽事的青少年的熱情都很高漲,有力促進了項目的推廣普及。
-
主持人
李楊薇:所以我覺得不僅是促進了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而且也為我們的競技體育儲備了更多的人才,也在用實際行動助力健康中國的建設。李娜委員,你提案當中的建議在這兒是不是都找到答案了?
-
嘉賓
李娜:確實是,而且我覺得我們做得還是比較超前的,為什麼這麼説?因為在國際奧會當中有一個青奧會,四年一次,青奧會的口號就是“擁抱青少年”,其實就是開展一些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項目,像新興項目發展以後,比如現在場地多了,項目多了,自然而然加入到這個項目當中的青少年就會越來越多。
-
主持人
李楊薇:可以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
-
嘉賓
楊金生:體育可以促進身心健康,在體育上投入一塊錢,可以在醫療上減少6-9塊錢的支出。
-
主持人
李楊薇:這個太值了,咱們現場就有學生代表,聽聽學生代表怎麼説。
-
學生代表
學生代表:主持人您好,趙局您好,我本人也是一位體育愛好者,聽了剛剛你們的介紹,我本人也非常想去參加這些體育賽事。想請問您,我該通過什麼樣的途徑了解這些體育賽事的資訊並且進行報名呢?謝謝您。
-
嘉賓
趙文:謝謝這位學生朋友,青少年的體育賽事在北京是極其豐富的,每年應該是能夠舉辦上千場。
-
主持人
李楊薇:這麼多?
-
嘉賓
趙文:但是青少年的賽事是分等級的,最高等級是青少年的錦標賽或者冠軍賽,錦標賽是最高的,冠軍賽是次級的,要參加這兩項賽事都必須是註冊為北京市的運動員。等於是專業選手,青少年的專業選手來參賽的,這個水準要求得比較高,我們統稱為高水準競技後備人才賽事,肩負着培養、發現體育後備人才的任務,保障北京競技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個層級是學校舉辦的賽事。學校舉辦的賽事報名是不設門檻的,如果是哪個學校或者是哪個學校聯合體組織的賽事,去找它的賽事組織方報名就可以了。
第三個層級等於是群眾性的賽事。包括體育的社團或者一些俱樂部,或者一些其他社會單位、社會體育培訓單位舉辦的賽事。他們是很歡迎青少年參加的,所以你只要關注賽事的組織方、舉辦方,一般他們都會公佈報名的方式或者報名的網站,正常報名就可以參賽。應該説群眾性青少年賽事是沒有門檻的,歡迎每一個青少年來參加。
-
主持人
李楊薇:對,我們也歡迎這位同學帶着您身邊的小夥伴一起參與其中,因為青少年真的是我們建設體育強國的未來和希望,所以也希望大家都能夠通過體育運動、通過全民健身來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也找尋到我們在體育運動當中所享受的樂趣。今天我們的現場還有一位微閃閃,也是一名網路名人,今天是不是也有一些問題想要跟趙局長交流?
-
網路名人
微閃閃:主持人好,趙局好,大家好,我是微閃閃,今天人們已經被資訊碎片所包圍,網路視頻,還有搜索裏面關於體育鍛煉的內容,經常出現一些誤導性或者錯誤的資訊,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否提供一些全民健身的標準化産品?科學和安全地指導群眾進行鍛煉,謝謝。
-
嘉賓
趙文:科學健身指導是全民健身的六項核心要素之一。只有加強科學的健身指導,才能使全民健身工作更有序地開展起來。關於科學健身指導的問題,我想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可以聽從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健身指導。社會體育指導員都是通過體育部門培訓以及考核認證的,能夠科學地指導你參與健身。
第二,在網路上主要就是一定要選取經過體育,包括衛生部門認證的網站來接受科學健身的指導。體育系統來講,這方面的網站是很多的,比如“北京健身匯”微信小程式推出了“量身體育行動”,整合應用AI智慧技術和科學測試方法,為用戶量身定制便捷、全面、科學的健康評估系統和運動解決方案。還有體育總會App,以及126個市級協會,他們的指導意見應該是比較科學的。
第三,我們和多媒體合作開展科學健身大講堂,通過這個大講堂來傳播科學健身的知識,指導大家科學健身,學習科學健身的方法。楊委員是這個方面的專家。
-
嘉賓
楊金生:我作為一個醫生,大家知道生命在於運動,後面一句話好多人不知道,長壽在於活動,就是我們每個人做健身的時候,根據他的年齡、性格、體質、性別以及他身體的狀況,比如説一些中老年人有些慢性疾病,在醫生指導下做適合的運動。所以我們經常説年輕的時候競技運動,比如説籃球、足球,到中年以後打羽毛球、乒乓球,等到老年七八十了,自娛自樂,打打門球、打打太極,所以體育健身要量力而行,持之以恒,這樣才能真正健身。
-
主持人
李楊薇:所以體育健身我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可能需要的是不同的場館設施,所以我們也要加強這些場館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從而滿足我們不同年齡段的需求。當然了,剛才我們也提到了,你看體育健身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可以給我們帶來身心的健康,但是同時,其實體育還可以加什麼?加科技,是不是?剛才您也提到了現在比如通過公眾號、小程式就可以指導我們科學健身,是不是還有一些科技的成果可以運用到我們全民健身的指導當中?
-
嘉賓
趙文:我們現在正在建設一個項目,叫健身地圖。這個健身地圖的出發點就是為健身場地的供給和健身需求方搭建起一個橋梁。避免出現有的場館人滿為患,有的場館人流不足的問題,能夠給健身者、市民朋友提供更精準的服務。當然我們在健身地圖的長期的建設中還會整合賽事報名、科學的健身指導等方面的功能,通過科技手段更好地助力市民朋友的健身休閒活動。現在我們還在推進智慧場館建設,智慧場館建設就是用現代化的資訊手段對身體素質、健身過程和健身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能夠更有力、更精準地指導你的健身活動。我們也跟衛健部門在做一些“體醫融合”方面的聯動,通過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或者培訓衛生系統的醫生,評估市民體質,根據個人的情況開出運動處方,更有效地指導市民朋友進行科學健身。
-
主持人
李楊薇:這個太重要了,因為科學健身真的是全民健身的基礎,也是體育強國的應有之義。剛才您也提到了,有很多場館運用了智慧化的設備和設施,這也讓我想到了雙奧場館。在去年的北京冬奧會當中我們就看到很多的場館有滿滿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元素,對於這些雙奧場館的後續利用其實也是大家特別關注的。在雙奧場館的建設當中我們有什麼樣的考慮?
-
嘉賓
趙文:今年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舉辦後的第一年,所以冬奧場館的賽後利用問題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有這麼幾個考慮:
第一,通過國際冰雪賽事的引領來促進冰雪項目的推廣普及,提升冬奧場館的知名度,打造品牌。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申辦成功了5項國際冰雪賽事,這些賽事大致都在今年的11月至12月下旬舉辦。一個是國際滑聯的花樣滑冰大獎賽的總決賽,這個比賽會非常精彩,在國家首都體育館舉行。第二個賽事是速度滑冰世界盃第二站,在冰絲帶舉行。第三個是短道速滑世界盃的第三站,在國家體育館舉行。第四個是單板和自由式滑雪大跳臺,這個是11月下旬在首鋼舉辦。第五個是國際雪車聯合會的雪車世界盃。我們還正在會同延慶區申辦高山滑雪的世界盃。希望通過國際賽事的引領,進一步做好冬奧場館的利用,做好項目的推廣普及。
第二,做好冬奧冰雪場館的日常開放。現在冬奧場館日常開放工作應該説努力按照以冰雪為主,四季運營的模式在推進,總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希望更多的市民朋友能夠走進冬奧場館去感受冬奧場館的魅力。
第三,推動更多青少年賽事在冬奧場館舉辦。希望把更多的青少年賽事,包括青少年的花樣滑冰、速度滑冰、冰壺等更多到冬奧場館舉辦,讓青少年感受冬奧場館的魅力,也增加對參與這項冰雪項目、冰雪賽事的熱情,為北京市冰雪運動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的支撐。
-
主持人
李楊薇:我們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普通公眾走進雙奧場館,利用好這些後奧運的遺産,從而更好地成為惠及廣大市民群眾的一項福祉。當然,一説到奧運,距離北京奧運會已經是過去了15年了,所以我們馬上還有十幾天就會迎來第15個“全民健身日”,有沒有什麼豐富的活動也給我們簡要地介紹一下?
-
嘉賓
趙文: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今年恰逢15周年,所以今年8月8號所在的那一週就被定義為“全民健身周”,這一週會有很多的賽事和活動,很豐富的,希望大家能夠更多地來參與。當然,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還推出了一個“8.8北京體育消費節”,這個消費節每年都在8.8全民健身周舉辦,今年是第四屆的,從今年開始“8.8北京體育消費節”是由北京市體育局、天津市體育局、河北省體育局聯合主辦,這是體育系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項具體舉措。“8.8北京體育消費節”主要是通過網路推廣賽事活動,為全民健身提供更好的服務。它有四個板塊:一個叫“現場買”,在這一天來購買體育設備、器材會有比較大的優惠。第二個叫“線上訂”,在這周預定線下的健身場館也有相當的優惠。第三個板塊叫“線上學”,一些知名的健身達人、網路大咖會線上指導群眾科學健身。第四個是“線上練”,跟着一些運動員、健身教練來開展健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