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十六區“一把手”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今天是系列主題發佈會第六場,我們邀請密雲區主要領導進行專場發佈,本場的主題是《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打造“兩山”理論樣板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密雲區作為首都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和生態涵養區,肩負着保障首都飲水安全和築牢生態屏障的重要政治責任。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密雲區立足功能定位,將保水保生態作為強區之本、發展之基,始終堅持“保水、保山、守規、興城”,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打造“兩山”樣板區,奮力將黨的二十大精神書寫在京郊大地。
下面,我先介紹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發佈人,他們是:
北京市密雲區委書記 余衛國
北京市密雲區委副書記、區長 馬新明
北京市密雲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王永浩
北京市密雲區副區長 陳偉航
北京市密雲區副區長 馬超
他們將就密雲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打造“兩山”樣板區的具體實踐和階段性成果為大家進行介紹,並回答媒體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有請密雲區委書記 余衛國向大家介紹密雲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相關工作情況。
-
嘉賓
余衛國: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非常感謝媒體朋友們長期以來對密雲區工作的關心支援和幫助,很高興向大家介紹一下密雲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有關情況。
黨的二十大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按照黨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密雲區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把全區黨員幹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密雲區是北京的生態涵養區,功能定位是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特色文化旅游休閒及創新發展示範區。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密雲水庫位於區域中央,它潤澤了京華千萬人,見證了當年20多萬建設者“戰天鬥地”的豪情和一代代密雲人民“舍小家、顧大家”的保水奉獻精神。2020年8月30日,在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回信,作出了“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守護好密雲水庫,為建設美麗北京作出新的貢獻”“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強生態涵養區建設,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共同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等重要指示要求,為密雲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對密雲區提出了“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打造‘兩山’理論樣板區”“爭當三好生”(守護好密雲水庫、打好生態牌、走好高品質發展之路)等工作要求。我們圍繞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主要抓了這幾項重點工作。
一是堅定不移守護好密雲水庫。我們始終把保水護水作為頭等大事,完善了上游保水、護林保水、庫區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和科技保水、全民保水的“5+2”保水體系,確保密雲水庫絕對安全,為全國大型飲用水源地保護作出示範。堅持上游保水,探索共建京津冀協同發展密雲水庫流域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加強水庫上游地區“兩市三區”聯建聯防聯治,深入開展密雲水庫水源保護共同行動,上游河流入境入庫總氮濃度逐步下降。堅持護林保水,實施密雲水庫周邊國土綠化試點示範項目,推進造林綠化12萬畝,提升水源涵養保護能力。堅持庫區保水,強化水庫24小時巡查管護,探索打造以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為核心的“生態特區”。堅持依法保水,創新建立“河長+警長+法院院長+檢察長”的協作機制,深化密雲水庫安全整治。堅持政策保水,每年專門制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工作方案,出臺“所有”保水政策措施,加大保水政策支撐。堅持科技保水,建成生態保水防火瞭望平臺,綜合運用無人機、無人船、智慧平臺等高科技手段保水護水。堅持全民保水,建立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常態化教育宣傳機制,發揮密雲水庫保護公益基金會作用,組建“水庫兒女”志願者團隊等,形成了全民保水濃厚氛圍。
經過不懈努力,密雲水庫實現了水量和水質“雙提升”,繼2021年10月密雲水庫蓄水量達35.79億立方米,突破歷史最高紀錄後,持續保持高水位運作;密雲水庫水質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碧波浩渺、水清岸綠,是如今水庫靚麗的“顏值”,密雲水庫入選生態環境部“美麗河湖”優秀案例,被水利部評為“人民治水·百年功績”治水工程項目。
二是堅定不移守護好綠水青山。我們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戰略性任務來抓,全力打造美麗的首都後花園和天然大氧吧。密雲區一微克精細化治理示範項目獲中國地理資訊産業工程金獎,PM2.5指標排名保持全市前列。
實施全市最嚴的水環境跨界斷面考核,地表水考核斷面達標率100%。築牢首都生態屏障,發佈了全市首個環境保護禁止令,加大造林綠化力度,深入開展美麗岸線、天鵝湖濕地等生態工程,形成了天藍、水清、岸綠的生態美景。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全區國家級、市級珍稀野生動植物達287種,建成全市首個古柏公園。在建設古柏公園過程中,為了保護好全北京乃至整個京津冀地區最古老的“樹王”——具有3500年樹齡的新城子“九摟十八杈”古柏,我們把古樹周邊的道路整體東移將近20米,建設生態公園,把生長空間“還給”古樹,並注重保持古樹原貌,減少人為化學干預,進一步提高科學管理和保護水準,讓古樹煥發生機活力,這也被媒體朋友們稱為“為一棵樹,挪一條路,只為保護三千五百年綠色活化石”,從中也能看出密雲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兩山”理論的堅定決心和行動自覺。我們還積極探索“兩山”理論轉化路徑,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密雲水庫魚”“中華蜂蜜”被列入國家級生態産品認證典型案例。密雲區生態環境品質指數、生態服務價值、森林蓄積量、空氣品質、地表水環境品質、濕地面積等都位居全市之首,先後獲得“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天然氧吧”等國字號生態金名片。
三是堅定不移推動綠色高品質發展。密雲區把今年確立為“發展年、作風年”,充分調動全區幹部群眾的幹事熱情,全力以赴謀發展、抓發展。堅持規劃引領,加速構建“一條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多個特色鄉鎮和特色産業”的全域發展格局,形成區域規模發展效應。
我們主動融入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戰略佈局,全力規劃建設懷柔科學城東區(密雲部分)、生命健康科學小鎮、中關村密雲園和生態商務區,打造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懷柔科學城東區建設如火如荼,號稱“把地球裝進實驗室”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並開放運作,全力服務於應對氣候變化、防災減災、環境治理等國家需求;中科院4個科教基礎設施項目和清華大學研究平臺項目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年底前全部試運作,這些“國之重器”、重大項目將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注入強大動能。同時,科學城東區一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也相繼完善,一期生態環境提升工程順利完工,將為科學家們提供最優美的科學城區、最有品質的“科學家之家”。我們積極做好科學城科技成果轉化,加快規劃建設生命健康科學小鎮,推動中關村密雲園和生態商務區提質升級,打造綠色高品質發展的新高地。目前,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555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131家,居生態涵養區前列。
我們積極探索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大力推進特色文化旅游休閒示範區和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建設。在密雲東部打造以京承高速為軸線的京承高速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這條發展帶上點綴着古北水鎮、張裕愛斐堡、日光山谷等知名景區,古時也流傳着“愛看白雲與山青”等詩詞,能給游客帶來豐富而獨特的體驗。在密雲西部打造休閒美食和旅游度假發展帶,廣大游客可以品嘗鮮美的密雲水庫魚、欣賞北方小黃山、雲蒙山景區的大美風光。在密雲南部打造以京沈高鐵密雲站為中心的時尚運動和體育旅游發展帶。在這裡游客可以體驗到南山滑雪的激情,生態馬拉松的快樂。前段時間我們成功地舉辦了密雲生態馬拉松,這是全市繼北京馬拉松外第二個世界田聯標牌賽事,男子、女子全程馬拉松均打破賽事紀錄。在比賽期間還開設了人氣火爆的“密馬”市集,有美食演出、能購物娛樂,讓人間煙火氣與馬拉松激情共同迸發,開創了體育與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局面。在密雲北部打造長城文化旅游發展帶,游客朋友可以體會到“曲折盤塞山,長城遙在目”等雄奇景觀,領略到被評為“全球不容錯過的25處風景之首”的司馬臺長城。聚焦特色文化旅游休閒示範區和發展帶建設,我們召開了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大會,簽約18個戰略投資項目,總金額超過百億元;建成了293個精品民宿,積極創建“雲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品牌,打造市民假期出游首選地,全區鄉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次和收入保持生態涵養區前列。我們堅持“跳出密雲”謀發展,面向京津冀、國內外八方游客開發更多特色優質旅游産品,提升接待服務水準。密雲區獲得了“全國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國康養旅游城市”等稱號。
我們堅持因地制宜,打造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長城古鎮、古樹名鎮、北京長壽之鄉、百年梨鄉以及中華蜜蜂、冰雪、通航、攝影等特色鄉鎮,積極培育生命健康、氣候經濟、物流電商、智慧製造、通航産業、特色農業、特色文旅、特色民宿等特色産業。主動與央企、市屬國企、科研院所、知名民企合作,引進京外企業數量位居全市前列。特別在生命健康産業方面,我們制定了《關於加快推動生命健康産業綠色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積極構建以健康服務為引領,發展特色醫療、康復康養、運動健身、健康文旅等支柱産業和多個關聯産業的生命健康産業體系,打造密雲生命健康之城。
我們堅持學好用活“千萬工程”經驗,全力推進“産業設施興、人才服務興、文化文明興、生態環境興、組織機制興”的“五興鄉村”建設,走好鄉村振興的北京之路。大力發展水庫魚、特色蜜、環湖糧、山區果、平原菜和特色番茄等特色農業,擦亮“密雲八珍”等特色品牌,密雲水庫魚實現全域有機認證,蜂産業規模佔全市的51.5%,特色番茄獲“京津冀鮮食番茄黃瓜擂臺賽”一等獎。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完善,養老鄰里互助點服務模式入選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建設優秀成果案例。加強美麗鄉村建設,242個美麗鄉村達到市級驗收標準。成功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北京長城文化節”“魚王美食文化節”“梨花文化節”“流蘇文化節”等特色活動,密雲區入選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名單。特別是聚焦共同富裕,創新實施1+9+N“組團式幫扶協作”機制,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前完成全區集體經濟薄弱村“消薄”任務。2022年密雲區在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評中排名首位。
四是堅定不移統籌發展和安全。我們充分認識到“沒有安全、一切為零”,時刻繃緊維護首都安全這根弦。高標準開展安全生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確定每月1日為全區“安全日”,完善安全工作長效機制。織緊織密防火“安全網”,層層簽訂責任書,壓實防火責任,加強防滅火能力建設,最大限度減少火情。深入開展防汛檢查,確保平安度汛。緊盯重點領域安全工作,委託中國安科院對全區7個尾礦庫全面“體檢”,為12.9萬戶居民更換燃氣安全配件,在細節之處攥緊群眾安全。堅持深入落實“乙類乙管”措施,守護好群眾生命健康。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推進平安密雲建設,密雲區獲“全國信訪工作示範區”“北京市安全生産先進單位”等稱號,群眾安全感排名全市前列。
五是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辦好為民實事。深化接訴即辦工作,有效解決了停車難、房屋建設等群眾關切的問題。大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整治提升街面環境3萬多處,在一個月時間內解決了困擾三十多年的興盛北路環境問題,創造了“興盛速度”。加強住房保障,新劉棚改作為全市首例在集體土地上建設安置房的棚改示範項目,全面完工並實現居民回遷。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準,教育工作滿意度位居全市前列,入選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區;強化基層衛生健康體系建設,深化與北大第一醫院和中醫藥大學等一流院所、院校合作共建,入選全市唯一的國家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密雲區“七有”“五性”監測評價位居全市前列。
六是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我們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認真落實主題教育要求,提前預熱,確保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上見實效。注重幹部隊伍建設,先後組織“公僕心、雲水情”和“發展年、作風年”等幹部教育實踐活動,推動全區黨員幹部做到忠誠、乾淨、擔當。創新建立“積分榜”機制,將20個鎮街(地區)、71個區直部門全部納入“積分榜”考評,誰幹得好,誰實績大,定期“曬一曬”“比一比”,形成“賽馬效應”,極大激勵了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出臺加強調查研究工作的系列政策措施,讓黨員幹部在調研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強廉潔文化建設,鞏固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特別是在基層黨建方面,我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着力打造“密雲先鋒”特色黨建品牌,推行“1+10”黨員密切聯繫群眾機制,一名黨員聯繫服務十名左右的群眾,全區4.2萬名黨員全部參與,聯繫服務群眾47萬餘人,實現了全區黨員聯繫服務群眾“全覆蓋”。目前,這些“密雲先鋒”們,正在帶動着廣大群眾衝鋒奮戰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各條戰線上,凝聚起強大發展合力。
踏上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繼續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囑託,按照黨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發揚密雲水庫建設守護精神,堅持生態優先、保水富民、綠色發展、特色一流,奮力開創工作新局面,當好“三好生”,努力打造“兩山”理論樣板區,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北京篇章作出密雲貢獻!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密雲區委書記 余衛國先生的發佈。
接下來,密雲區為大家準備了宣傳片,請大家觀看。
(播放宣傳片)
-
嘉賓
陳偉航:好,感謝新華社記者的提問。
應該説經過區委區政府的高位統籌、科學佈局,密雲區目前正在加快構建“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
以東部京承高速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為例,我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揮東部沿線各鎮文化旅游資源優勢,以京承高速為軸,在兩側佈局,發揮古北水鎮、日光山谷、邑仕莊園的帶動作用,促進旅游産業與文化創意、休閒農業等産業融合,將京承交通帶升級為形象帶、産業帶和旅游帶。通過景觀地標打造、文化資源的挖掘利用、多元化旅游新業態構建,打造更多的消費場景,形成眾多的微度假區。
西部休閒美食和旅游度假發展帶,將充分發揮雲蒙山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打造美食文化、山水文化、紅色文化休閒旅游産業。以雲蒙山水景區打造、特色旅游項目創新、農林旅游綜合體建設、高端康養度假和“雲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的集群發展、“密雲水庫魚”美食文化為依託,增加産品供給,豐富業態種類,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南部時尚運動和體育旅游發展帶將大力發展時尚體育、都市田園休閒旅游産業。以密雲機場、南山滑雪場、中旅房車小鎮、潮白河休閒運動等重點項目為核心,推進現代航空服務、冰雪運動、時尚體育産業升級,同時與密雲新城建設相呼應,形成時尚運動、文化休閒、旅游體驗産業集群。
北部長城文化旅游發展帶,將統籌古北口、石城、馮家峪、不老屯、大城子、新城子等鎮域長城資源,融合長城抗戰文化、軍防村鎮文化、寺觀廟宇文化、紅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形成長城沿線自然和人文資源保護利用互促共進的發展局面。着重從“長城文化+”價值體系構建、“生態長城”特色品牌塑造、長城沿線農林文旅教深度融合、“多彩長城”産業鏈條撬動等方面促進長城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
通過“四帶”建設,未來,生態密雲、文化密雲、休閒密雲、活力密雲將更加彰顯,歡迎大家掬一捧清水,看一看青山,感受“山水田園·畫境密雲”的無限魅力。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現在我們把時間交給各位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您好!我們都知道,密雲區是北京市最重要的生態涵養區之一,同時密雲水庫也是北京最大的水源地。所以想問一下馬區長,密雲區在保水保生態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舉措?以及近年來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
嘉賓
馬新明: 好,這個問題非常好,感謝北京日報記者的提問。
密雲區作為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和生態涵養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始終將保水保生態作為首要責任、光榮使命,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了有益探索和生動實踐。我簡要用“三個一”來進行概括:
一是守好一湖碧水。密雲區始終把守護好首都的生命之水作為頭等大事,實施河長、林長、田長“三長”聯動保水,實行全域、全時、全民、全鏈的“四全”保水舉措,深化上游保水、護林保水、庫區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和全民保水、科技保水“5+2”的保水機制,加強護水、護河、護山、護林、護地、護環境“六護”巡查,開展禁種、禁養、禁牧、禁採、禁游、禁建、禁經營“七禁”的保水措施,全力保障密雲水庫絕對安全。我們也持續深化密雲水庫流域共同保護行動,推動京冀“兩市三區五縣”聯建聯防聯治,實施最嚴格的水環境跨界斷面考核,確保清水下山、凈水入庫。密雲水庫水質水量達到了歷史上最好的水準,水質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以上,水量常年保持在30億立方左右,實現了水資源戰略儲備能力全市最強。密雲水庫也被評為“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人民治水·百年功績”治水工程典範,為全國飲用水源地保護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二是守住一方青綠。我們全力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在全市率先完成新一輪百萬畝造林任務,實施國土綠化、地災治理、美麗岸線、天鵝湖濕地等生態工程,全區面積222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70.13%,林木綠化率75.3%,森林蓄積量全市最多,水質水量全市最好,濕地面積全市最大,空氣品質全市最優,優良天氣全市最多,生態服務價值全市最高。我們持續深化污染防治攻堅戰,密雲區2022年PM2.5平均濃度達26微克/立方米,創了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準。密雲區先後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創新實踐基地、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天然氧吧等榮譽稱號,“法治護航生態文明建設”被評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優秀案例,“一微克”精細化治理獲評中國地理資訊産業工程金獎。密雲成為首都名副其實的美麗後花園和天然氧吧。
三是守護一片生機。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水流、青蔥的群山、清朗的環境,孕育了密雲豐富獨特的生物多樣性。近些年來,先後發現了無喙蘭、鐵木種群、尖帽草等珍稀瀕危植物,區域內記錄到野生植物1117種,其中國家級、市級珍稀野生植物達到79種;野生鳥類406種。藍天白雲、綠水青山、百鳥齊翔、百花競放,成為首都靚麗的風景線,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繪就了新時代富春山居圖。
我們堅信,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新征程上,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認真落實尹力書記調研指示精神,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守護好密雲水庫,爭當生態文明建設的“優等生”,築牢首都東北部的生態屏障,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城市更宜居、群眾更幸福,奮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典範之區。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裡,感謝!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密雲區委副書記、區長 馬新明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經濟日報記者:謝謝主持人。尹力書記今年在密雲調研時也強調,要培育壯大生命健康、氣候經濟、物流電商等新興産業,積蓄髮展動能,剛才在咱們的宣傳片當中也提到關於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的規劃,請問密雲區在發展健康産業方面有哪些創新的舉措?謝謝!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經濟日報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們請密雲區常務副區長王永浩來回答。
-
嘉賓
王永浩:感謝經濟日報記者對密雲發展的關心和關注。
密雲區立足生態資源稟賦,拓寬“兩山理論”轉化路徑,積極培育壯大生命健康産業,着力提升綠色高品質發展水準。
我們持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生命健康産業優勢日漸顯現。黨代會確立了加快構建“一條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多個特色鄉鎮和特色産業”的全域發展格局,一批生命健康科研機構落地密雲,30余家生命健康企業集聚中關村密雲園,為生命健康産業發展打造了重要引擎。
我們充分發揮綠水青山優勢,生命健康要素佈局日漸完善。生態馬拉松等運動健康品牌獨具魅力,密雲水庫魚、中華蜂蜜、黃土坎貢梨等生態産品價值不斷提升,康養、蜂療、中醫藥等主題民宿業態競相涌現,為發展生命健康産業提供了豐富要素資源。
我們因地制宜、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路徑,制定了《密雲區關於加快推進生命健康産業綠色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堅持走綠色路,吃生態飯,打造“1+4+N”生命健康産業發展體系。
“1”,就是以健康服務業為主導,依託生命健康科學小鎮,推動健康服務業帶動和促進相關産業發展,搭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場景和平臺,打造健康服務産業示範地。
“4”,就是做好“生態+健康”文章,以特色醫療、康復康養、運動健身和健康文旅為支柱,打造“醫、養、健、游”一體化發展模式,建立覆蓋預防、治療和康復的全方位健康服務體系。做強特色醫療服務,構建京津冀特色醫療服務新高地;拓展康復康養産業,打造專業康復康養産業集群;豐富運動健身産業,建設包括極限運動、競技運動、休閒運動三大基地在內的“四季運動場”;提升健康文旅産業,打造特色健康主題民宿集群和森林康養特色基地,打造首都美麗後花園。
“N”,就是以多個特色關聯産業為保障,升級生物醫藥、康復器械、運動裝備等特色産業園,優化醫療器械製造、運動裝備製造、健康産品物流等産業,推進業態融合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統籌推進生命健康産業發展,制定産業發展規劃和專項支援政策,吸引更多企業和項目落地,逐步形成産業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為新時代首都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密雲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永浩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新華社記者:謝謝主持人。剛剛發佈中多次提到,密雲區要建設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想請陳偉航副區長為我們介紹一下具體的相關情況。謝謝!
-
嘉賓
陳偉航:好,感謝新華社記者的提問。
應該説經過區委區政府的高位統籌、科學佈局,密雲區目前正在加快構建“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
以東部京承高速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為例,我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揮東部沿線各鎮文化旅游資源優勢,以京承高速為軸,在兩側佈局,發揮古北水鎮、日光山谷、邑仕莊園的帶動作用,促進旅游産業與文化創意、休閒農業等産業融合,將京承交通帶升級為形象帶、産業帶和旅游帶。通過景觀地標打造、文化資源的挖掘利用、多元化旅游新業態構建,打造更多的消費場景,形成眾多的微度假區。
西部休閒美食和旅游度假發展帶,將充分發揮雲蒙山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打造美食文化、山水文化、紅色文化休閒旅游産業。以雲蒙山水景區打造、特色旅游項目創新、農林旅游綜合體建設、高端康養度假和“雲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的集群發展、“密雲水庫魚”美食文化為依託,增加産品供給,豐富業態種類,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南部時尚運動和體育旅游發展帶將大力發展時尚體育、都市田園休閒旅游産業。以密雲機場、南山滑雪場、中旅房車小鎮、潮白河休閒運動等重點項目為核心,推進現代航空服務、冰雪運動、時尚體育産業升級,同時與密雲新城建設相呼應,形成時尚運動、文化休閒、旅游體驗産業集群。
北部長城文化旅游發展帶,將統籌古北口、石城、馮家峪、不老屯、大城子、新城子等鎮域長城資源,融合長城抗戰文化、軍防村鎮文化、寺觀廟宇文化、紅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形成長城沿線自然和人文資源保護利用互促共進的發展局面。着重從“長城文化+”價值體系構建、“生態長城”特色品牌塑造、長城沿線農林文旅教深度融合、“多彩長城”産業鏈條撬動等方面促進長城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
通過“四帶”建設,未來,生態密雲、文化密雲、休閒密雲、活力密雲將更加彰顯,歡迎大家掬一捧清水,看一看青山,感受“山水田園·畫境密雲”的無限魅力。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陳偉航副區長的回答。請繼續提問,最後兩個問題。
-
記者
央廣網記者:各位領導好!想請問一下,密雲區是如何推動綠色高品質發展的,具體有哪些舉措並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央廣網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們請馬新明區長來回答。
-
嘉賓
馬新明:謝謝央廣網記者的提問。
好山好水好生態好人文是密雲最大底色和底氣,好環境、好空間、好條件、好政策、好服務是我們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密雲區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招商為要、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充分發揮好山好水資源,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努力將生態優勢轉換為發展優勢,綠色高品質發展邁出新步伐。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落實北京城市總規對密雲的功能定位,加快構建“一條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多個特色鄉鎮和特色産業”全域發展格局。高品質完成14個鎮域和15個街區規劃,懷柔科學城東區、生態商務區、中關村密雲園等重點功能區規劃獲得市政府批復,為綠色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是聚力招優引強。集中出臺招商引資指導意見、支援企業發展辦法,搶抓機遇與中交集團等30多家央企國企簽訂戰略投資協議,集中開工110個項目,總投資額達到453億元,形成全區大抓發展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今年上半年新設企業4903戶,同比增長27.2%;1989家總部企業落戶密雲,同比增長100.3%;新增“兩區”入庫項目233項,提前完成年度任務。地方級收入增幅排名全市第二。
三是加快園區建設。聚焦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加快科學城東區建設,推動中關村密雲園提質升級,培育生命健康、氣候經濟等新興産業。科學城東區地模裝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運作,中科院和清華大學5個科教平臺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北大懷密醫學中心、北京第二實驗學校獲得批復。加快騰退盤活低效産業用地,中航發、益民藥業、復興北鈴等落地密雲。2022年園區高新企業達到555家,總收入增長26.7%,增速位居一區十六園首位,形成了創新創業的新高地。
四是着力提振消費,充分發揮密雲區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和電商平臺的作用,制定促進夜經濟發展若干措施,持續優化旅游、體育、冰雪消費環境,推出“暢享消費·惠聚密雲”消費季活動,成功舉辦密雲生態馬拉松,構建密雲消費新場景、新品牌、新名片。1-5月,密雲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2.5%,增速位居全市首位。
五是優化營商環境。密雲率先推行“馬上就辦”機制,全面推行“一網通辦”,建立重大投資項目聯審服務、代理服務和徵拆服務“三個機制”,創新建立“四級管家”服務品牌,營造“全流程、全景化”為企服務環境,着力解決企業訴求,提供暖心服務,用最短時間、最低成本辦成一件事,以高品質服務助企發展。
各位朋友:
山水密雲,潤澤京華。在此,我也代表53萬密雲人民發出邀請,歡迎各界朋友來密雲共用綠水青山,共創美好明天,共譜綠色高品質發展新篇章,為美麗北京、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各位媒體朋友!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密雲區委副書記、區長馬新明的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人民日報記者:您好!提問馬超副區長,我的問題是:密雲區是如何在“保水”“保生態”的前提下,去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實現産業富民的?謝謝!
-
嘉賓
馬超:好的,感謝人民日報記者的提問。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密雲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以建設“産業設施興、人才服務興、文化文明興、生態環境興、組織機制興”的“五興鄉村”為抓手,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其中:在“産業設施興”中明確指出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打造密雲特色農業,努力實現“保水”與“富民”相統一、相促進。
一是優化産業結構。組建密雲特色農業發展領導小組,持續提升密雲水庫魚、金叵羅小米、大城子紅肖梨等特色産業,擦亮“蜂盛蜜勻”“密雲八珍”等特色品牌,全力做好“土特産”這篇文章。今年重點是按照“一心”“多點”的産業佈局,加快推進密雲番茄特色産業發展,打造集農業生産、技術創新、休閒旅游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産業集群。
二是突出綠色優質。密雲水質清澈、空氣清新,空氣品質常年保持較高水準,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出的農産品具有“綠色”這一天然屬性。在此基礎上,我們嚴格把控農産品生産的各個環節,推廣了無土栽培、綠色防控、生物防治等技術,確保密雲農産品始終保持較高的品質。
三是加強科技賦能。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圍繞北京市“種業之都”“農業中關村”建設,加大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工作。同時用好農業科技大講堂、“科技小院”等線上線下科技推廣服務平臺,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成果普遍惠及一般農戶,增強科技引領帶動産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作用。
四是延伸産業鏈條。深化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建設,結合我區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和多個特色鄉鎮建設,聚焦一二三産融合、農文旅融合,推動鄉村産業全鏈條升級。目前已經發展了農業研學游、親子游、農耕文化體驗游等多種休閒農業業態。
五是完善聯農帶農機制。説一千道一萬,農民受益是關鍵。一方面是推廣“農戶+合作社+企業”的模式,建立更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小農戶合作經營、共同增收。另一方面是在加強與新發地、京東等企業合作基礎上,充分發揮“密農人家”等密雲本土農業電商的作用,滿足市民對優質鮮活農産品的個性化需求,目前我區年銷售額突破千萬的農業電商已經達到13家。
下一步,密雲區還將進一步做強做精特色農業産業,以産業振興帶動鄉村的全面振興,真正讓農業經營有效益、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增收致富、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留得住人、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謝謝!
-
主持人
主持人:好,謝謝馬超副區長的發佈。
時間關係,今天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發佈人出席今天的發佈會。也感謝各位媒體記者朋友持續關注我們的系列主題發佈會。大家如果有進一步的採訪需求,也可以和我們聯繫。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