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今天是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的第二場,本場的主題是“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是實現高品質發展,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這為我們進一步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4月7日《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正式印發,這是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的第六版改革方案,該《方案》堅持問題導向、首善標準,明確七大主要任務,31項改革措施,以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建設為目標,旨在實現北京營商環境全面優化提升,是北京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始終保持首善之區營商環境地位的又一重要舉措。
今天我們邀請到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等有關單位的負責同志,就《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為大家做具體的解讀,介紹“首都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的新舉措,並回答媒體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我介紹出席今天發佈會的各位發佈人,他們是: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楊秀玲女士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陳少琼女士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方葆青先生
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一級巡視員 劉強先生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 李洛雲女士
下面,有請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楊秀玲介紹《實施方案》整體情況。
-
嘉賓
楊秀玲: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衷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北京市發展改革工作,特別是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關注和大力支援。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了,上周五(4月7日)市政府官網發佈了《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即本市6.0版改革。《實施方案》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以更大的力度全面推進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行動,對於厚植企業發展沃土、穩經濟穩預期、促進更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下面,我就優化營商環境階段性進展成效和新一輪改革的主要內容為大家做一個解讀。我想我們做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一定要溫故而知新。
首先,想跟大家共同回顧一下北京營商環境這些年來取得的階段性進展和成效。
過去五年,北京市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北京等特大城市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要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政府轉變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促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以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為目標,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導向,全市上下堅持不懈、攻堅克難,壓茬推出優化營商環境1.0至5.0版1000余項改革舉措,集中力量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和堵點難點問題,取得了顯著成效。
1.0版和2.0版改革主要是聚焦重點環節,突出在“減”字上下功夫。1.0版改革主要是對標世行營商環境10個評價指標,從“三精簡、一公開”,“三精簡”主要是精簡環節、精簡時間、精簡成本“一公開“即增加政策透明度入手,着力推動審批服務事項和關鍵環節改革,取消、下放、整合市級審批服務事項比例達到51.2%;推行多部門並聯審批的“綜合窗口”,70%以上事項實現只進一門、只跑一次。2.0版改革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國家18個評價指標,進一步“減材料”“減證明”“減跑動”,全面推行“一網、一門、一窗、一次”改革,企業開辦、不動産登記等審批改革實現1天、1個環節辦結,北京率先進入了“1時代”。
3.0版和4.0版改革重點是在“拓展”“鞏固”“提升”上下功夫。3.0版改革從重點環節拓展到12個重點領域,實現“由點及面”的轉變,聚焦企業訴求和問題,推進重點突破,改革力度大大超過1.0和2.0的總和。特別是我們率先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構建起優化營商環境五大制度框架,鞏固了先行先試改革的成果,在法治化軌道上推進分級分類審批、集中行政許可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加快實施。4.0版改革我們率先出臺“十四五”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規劃,提出打造“北京效率”“北京服務”“北京標準”“北京誠信”四大品牌,改革向全領域全鏈條拓展。商事制度“證照分離”改革實現全覆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多規合一”“多審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改革逐步成熟,審批服務事項壓減一半以上;信用監管、非現場監管等一批創新監管方式落地。
5.0版改革重點在“更快”“更好”“更優”上下功夫。以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建設為牽引,更加強調助力“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更加強調對助企紓困穩經濟的支撐作用,以數字化引領、協同化推進、場景化應用為突破,大力推進智慧審批、智慧監管、智慧服務,跨境貿易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減75%以上,處於歷史最佳水準;率先構建起綜合監管制度體系,推進“6+4”一體化綜合監管31個場景改革;98%以上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138個事項“跨省通辦”、29個“一件事”場景落地;智慧稅務精準推送優惠政策1747萬戶次,涉稅業務網上辦理率達到99%以上。2022年,減稅降費、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36項惠企政策實現“免申即享”,新增免減退緩稅費超過2000億元。
通過5年多的改革,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成為首都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支撐。
下面我也想跟大家再分享一下6.0版改革的總體考慮和主要內容。
黨的二十大對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委市政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大力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準的重要抓手,提出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着力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始終保持首善之區營商環境領先地位。為此,我們堅持服務好企業,以解決企業的訴求和問題為導向,去年8月份以來本市就啟動了6.0版改革的研究工作,通過市人大、市政協、市工商聯等多個渠道召開400余場企業座談會聽取意見,通過這些座談會我們匯總梳理整理形成了300多條意見建議,同時我們也通過“12345”企業服務熱線、第三方調查報告等反映的千余條問題,這些建議成為6.0版改革的重要內容。6.0版改革方案以:公平競爭、市場准入、産權保護、信用監管等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主要部署了31個方面、237項改革任務,重點概括為“5311”,即優化5大環境,實現“3個1”關鍵突破,數字賦能推動“整體政府”建設,構建統一高效、多元參與的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體系。總體目標就是以更大的力度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大幅提升企業獲得感,助力各類經營主體更好更快地發展。
“5”是什麼呢?就是以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建設為目標,着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良法善治的法治環境、開放包容的投資貿易環境、便利高效的政務環境和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等環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實現全面優化和整體提升。特別是這次6.0版改革首次把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的任務,從區域協同發展的角度進行了系統謀劃,圍繞商事制度、監管執法、政務服務、跨境貿易、知識産權等5個方面,提出27項任務,共同營造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優勢。比如,要進一步加強區域商事制度協同改革,推進電子營業執照三地互認互通,企業在跨區域遷移時稅收優惠資質三地共認、無需重新辦理;推進京津冀協同監管,實現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首批8類公共信用資訊跨地區共用,推動三地守信聯合激勵和信用監管聯動;強化京津冀政務服務合作,新增19項“跨省通辦”事項;支援三地海關大幅提高通關效率;推動京津冀知識産權全鏈條的協同保護,加快三地中小企業專利技術供需對接,推動行政執法結果互認和資訊共用。
“3個1”是什麼呢?通過“3個一”改革突破為牽引,進一步增強改革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着力帶動全鏈條審批、監管、服務整體優化提升。
第一個“一”是全面推廣“一業一證”改革,鞏固和擴大行政審批改革成果,實現准入即準營。去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賓館、電影院、美容美發店等20個行業開展了試點。以開設電影院為例,由改革前需要34份申請材料、耗時23個工作日、分別辦理電影放映經營、公共衛生、食品經營3個許可證,到改革後只需6份申請材料、5個工作日即可取得1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大幅降低了企業開業籌備成本。今年,我們在總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市的藥店、餐飲店、便利店等40個場景推進相應改革,企業取得的行業綜合許可憑證在全市範圍裏面可以互認和通用,不斷提升企業經營便利度。
第2個“1”是要推出更多“一件事”整合服務,實現多件事“一次辦”,讓企業群眾辦事體驗感更好。去年,為更好滿足企業群眾辦事需求,本市聚焦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涉及面廣、辦理量大、辦理頻率高、辦理時間相對集中的政務服務事項,實行“一件事一次辦”,先後推出義務教育入學、靈活就業、退休、企業開辦、獲得信貸等29個場景,取得了較好效果。比如,靈活就業“一件事”辦理1.3萬餘件,辦事人可以線上同時辦理參保登記、續保、停保等6項業務,填報內容減少了78%。今年,我們針對企業群眾反映集中的高頻服務事項,選取舉辦會展、大型演出和商貿促銷活動、幼兒入園等20余個場景,進一步推行“一件事”整合服務,並全部納入政務服務綜合窗口,實現“全程網辦”,申請材料一次提交、審批結果一次發放,大幅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的便利度。
第3個“1”就是推動“6+4”一體化綜合監管儘快落地見效,做到監管對合法經營“無事不擾”,對違法行為“無處不在”。着力破解監管執法體制機制障礙,構建規範高效的監管執法體系,提升政府監管的效能,切實解決企業反映強烈的多頭監管、重復執法等問題。2022年,北京市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率先探索推進“6+4”一體化綜合監管,系統運用風險、信用、科技、分級分類等6種監管方式,結合“一業一冊”“一業一單”等4項基礎制度,在餐飲、物流、養老等31個場景初步建立了多部門協同綜合監管體系。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對“七小”門店試點開展“6+4”一體化綜合監管之後,檢查事項壓減了66%,非現場檢查事項比例達到38%,受到了店主的廣泛好評。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完善“6+4”一體化綜合監管體系,建設統一的數字監管平臺,推動監管執法“一網統管”。針對餐飲、物流等與企業關係密切的40多個重點領域和場景,發佈統一的綜合監管合規指導手冊,讓企業一次性知曉全部合規經營要求,實現企業自主管理。同時,要全面推廣“一碼檢查”,規範部門的檢查行為,檢查人員必須掃碼開展檢查、全程留痕;經營主體掃碼可以獲取定製版的合規經營指導手冊,便於企業的合法經營。
“5311” 第三個方面這個“1”是以數字賦能推動“整體政府”建設,大幅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要以數字化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用“8人工智慧+大數據”賦能,廣泛應用數字技術,促進政府治理流程優化和模式創新,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系統打造智慧政務、智慧監管、智慧口岸、智慧稅務、智慧法院,大力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慧治”,構建協同高效的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加快建設“京策”平臺,重點解決企業反映強烈的政策“找不着”“看不懂”“用不上”等問題,逐步實現行政給付、稅費減免、財政補貼等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全覆蓋,推動更多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掌上辦”“全程網辦”“跨省通辦”,不斷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剛才我講還有一個“1”,這個“1”就是要構建統一高效、多元參與的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體系,強力推進改革落地見效。這裡面有幾個工作:一是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市委市政府“一把手”工程,也就是書記、市長親自挂帥,更加注重統籌協調推進,堅持高位調度,強化組織實施,狠抓落地見效。二是發揮市人大、市政協、市工商聯的重要作用,建立常態化的溝通、督導、協商、推進工作機制,搭建廣泛收集企業訴求和問題解決渠道,開展滿意度調查。也就是我們的營商環境更多要聽取社會的意見。三是為了更好聽取社會的意見,我們也要充分發揮優化營商環境專家諮詢委員會、社會監督員、政務服務“體驗員”、第三方機構、媒體等作用,引導社會各方積極參與改革政策的制定和落實情況的監督。四是以市場主體滿意度和獲得感作為檢驗標準,要啟動“營商環境改革推廣落實年”計劃,繼續開展局處級領導幹部“大調研”“走流程”行動,主動發現、及時解決實際問題,切實打通改革和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讓企業實實在在受益。
各位朋友,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大家也知道近期,黨中央深入開展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北京市深入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我們想通過這次主題教育着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形成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係。6.0版改革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北京市營商環境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面的繼續引領,我們也將銳意進取、擔當有為,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推動本市營商環境再優化、再提升。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將用更優的營商環境為企業在京更好更快發展創造條件,築牢經濟運作整體好轉堅實基礎,助力“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共同為首都高品質發展做出新貢獻。
我的解讀就到這兒,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楊秀玲的介紹。
下面,有請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方葆青介紹商事登記“6+4”一體化綜合監管、公平競爭審查等方面的改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