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徐和建: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今天是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的首場。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是全市上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從本場發佈會開始,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將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聚焦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邀請我市各區、各有關部門的一把手、新聞發言人等主要負責同志開展系列發佈,計劃全年舉辦44場,分8大類,包括各區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優化首都營商環境、完善首都城市治理體系、兜牢首都民生保障、推進四個中心建設,見證雙奧之城新活力,北京特色工作等,本場發佈會主題是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工作成果發佈,邀請北京市司法局、東城區、通州區、延慶區有關單位領導同志向大家介紹情況並回答媒體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介紹出席今天發佈會的各位發佈人:
北京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 崔楊
東城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兼) 李衛華
通州區政府副區長 喬林智
延慶區委常委,區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區長 丁章春
下面,首先有請北京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崔楊介紹我市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情況。
-
嘉賓
崔楊: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黨的二十大報告專章部署全面依法治國,對紮實推進依法行政提出明確要求,強調法治政府建設是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近日,中央依法治國辦下發《關於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命名的決定》(中法辦發〔2022〕6號),通報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情況,北京市成果豐碩,其中,東城、通州、延慶3個區被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示範地區,豐台區、石景山區、順義區、密雲區被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示範項目,成為全國命名數量最多的3個省市之一,也是命名數量最多的直轄市。
此前,在全國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中,北京市海淀、西城、朝陽3個區和平谷區、通州區的2個項目被命名為示範地區和示範項目,為全國命名數量最多的4個省市之一。
近年來,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堅持高位統籌推進,以示範創建工作為抓手,積極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自2017年起持續6年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創建評審工作,選樹了一大批可學習、可複製、可借鑒的樣板,形成了市區聯動、縱深推進的良好局面,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政府建設創優爭先氛圍,為助推法治中國首善之區建設貢獻了積極力量。同時,在示範創建過程中,我們注重思路創新、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工作實效,切實避免增加基層工作負擔。主要做法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堅持上下同頻共振。北京市開展法治政府示範創建活動起步比較早,從2017開始,首先在區政府層面開展示範創建活動,逐步擴大到市級行政機關,同時,鼓勵各區在街道鄉鎮和區屬部門開展示範創建工作,推進市區聯動,實現互動效應。2019年中央開展全國性示範創建活動後,我們及時將本市創建活動納入全國創建體系中謀劃、部署和推動,實行創建安排分層分級、創建指標對標對表、創建成果共享共用,切實做到上下聯動,同頻共振。
二是堅持創建有機結合。“創”是形式、標準和動力;“建”是內容、任務和基礎,“創”和“建”兩個方面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首先,我們以“建”夯實基礎。既持之以恒緊盯既定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努力夯實“建”的基礎。
其次,我們以“創”示範引領。激發“創”的活力和動力,凝聚一切可以參與的力量,採取各種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在“創”的過程中持續提升和優化法治政府“建”的品質和效率。再次,我們堅持“建”和“創”有機銜接。切實把“創”的形式和“建”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努力以“創”的智慧促進和提升“建”的成效。
三是堅持考評引領推動。我們把考核和評審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示範創建活動既有內生動力,也有外部壓力。首先,以考核推動創建。自2017年始,把示範創建成效納入年度依法行政考核內容,切實以考核來檢驗創建活動成效,以考核推動創建活動向縱深發展。其次,我們把創建工作和評審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每年組織召開示範創建成果評審交流會,通過專家現場點評,努力實現“典型標桿樹起來、成效經驗學起來、爭先氛圍濃起來、創建活動熱起來”的目標。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總體部署,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進一步探索創新、完善制度機制,豐富活動形式,實現市委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意見(2021-2025年》提出的“力爭60%以上的區獲得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命名”的階段性目標,以法治政府建設新成效為新時代首都發展、推進首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
主持人
徐和建:謝謝北京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崔楊的介紹。
下面有請東城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李衛華介紹東城區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的情況。
-
嘉賓
李衛華: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東城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新聞媒體的監督和支援,借此機會對大家長期以來的關心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係黨執政興國,關係人民幸福安康,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東城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增強人民群眾在法治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目標,系統謀劃法治政府建設,紮實推動法治領域創新發展,着力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下面,我向大家做簡要介紹。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高位統籌謀劃。區委區政府嚴格落實“看北京首先從政治上看”的要求,深刻認識法治政府建設作為法治建設主體工程的重大意義,將“加快推進法治建設”納入東城區“十四五”規劃,將法治政府示範區創建工作納入區委工作任務清單、政府摺子工程。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擔任組長的示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區領導多次召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專題會議並帶隊開展實地檢查。持續完善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約束機制,將各部門各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職責情況納入年終考核,推動建立述法結果與幹部評價相掛鉤的工作機制,樹立鮮明的法治導向。
二是堅持制度先行,確保責任壓實。建立“1+2+N”法治政府示範創建工作體系,包含一個工作總方案、兩套細化指標以及對外宣傳、實地檢查、案卷評查等其他N個工作分方案,壓茬推進各項任務落實。主管領導帶隊開展調研式督察,摸清制約我區法治建設進程的難點、痛點和堵點,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在此基礎上,相繼建立完善《東城區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備案和監督的若干規定》等法治工作制度文件10余件。制發《東城區重大行政決策程式實施細則》,在“南鑼鼓巷”、“鐘鼓樓”等古都修繕整治項目中,嚴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三關”,實現以“法治”引領“精治”、“共治”。
三是堅持規範執法,提升執法質效。以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帶動執法規範化建設,對近三年的行政處罰案卷集中體檢,並對行政執法數據按季度、按專題通報。探索建立特定時期重點場所七天全覆蓋檢查、重點點位每日錯峰檢查、問題點位回頭看復查的“三重”執法檢查模式。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明確、細化職權下放工作的實施主體和責任範圍,平穩推動“一支隊伍管執法”。
四是堅持以“人民滿意”為導向,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統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商事調解等非訴訟調解方式,整合政府、其他組織、社會各方資源,形成東城區矛盾糾紛化解合力。探索完善以“和立方”為品牌的“多元調解+速裁”工作機制,在全市率先實現訴調對接工作街區層面全覆蓋,首創駐勞動監察隊訴調對接工作站和駐商務樓宇訴調對接工作站。兩年多來,近5000起糾紛“未訴先辦”,2500余起糾紛有效化解,21起群體性糾紛妥善解決。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設立“17+3”工作站點,覆蓋全區各街道和公安交通、企業服務等重點領域,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不斷凸顯。
五是堅持法治引領,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首創“紫金駐企專員”制度,堅持“對象全覆蓋、支援全過程、政策全方位、響應全天候”的“四全”服務標準,聯繫服務企業2.4萬餘戶次,收集解決企業需求5500余項。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政務服務事項“一窗”辦理率達到100%。推出“辦好一件事”引導式主題服務287項,率先在各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反映“辦不成事”窗口,通過分級辦理、前後聯動、多方會審、一事一議,為辦事受阻的企業和市民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辦成”渠道,解決企業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157項。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持續規範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在涉企監管領域開展柔性執法,讓執法顯“溫情”。
法治政府建設永遠在路上,東城區將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堅持以“一切為了人民”的目標,凝聚力量、踔厲奮發,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戰略部署,以獲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為新的起點,持續發揮法治強基固本作用,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的新時代首都核心區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徐和建:謝謝東城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李衛華的介紹。
下面有請通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喬林智介紹通州區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的有關情況。
-
嘉賓
喬林智:各位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引領下,通州區從北京一個遠郊區跨越上升到國家重大戰略層面,與雄安新區一起成為北京新的“兩翼”,地區生産總值和固定資産投資“雙破千億”。通州區牢牢把握機遇期,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規範和保障作用,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建設“副中心樣板”,為聚力建設千年之城、打造新時代高品質發展典範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2020年7月,通州區“行政復議規範化建設”獲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命名。2022年11月,通州區被中央依法治國辦命名為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
一、堅持高位推動,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全面加強
通州區為何能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北京市唯一的全國綜合和單項“雙示範”城區,與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密不可分。2019年,通州區成立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和區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區委書記、區長分別擔任主要負責人,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議定期專題研究法治建設工作,切實履行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全市率先制定法治政府建設專門規劃——《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十四五”時期法治政府建設規劃》,率先制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率先實現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集中統一發佈,實現“兩個首次”。連續3年在全區普遍開展區級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建設,推出“政府合同全流程管理”等3批次25個示範項目,形成多點開花的法治建設良好態勢。
二、堅持便民利企,法治營商環境建設出新出彩。
通州區積極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進一步拓寬“副中心的事副中心辦”制度基礎,一大批事關副中心規劃建設發展的亟待辦理的問題得到高效解決。積極探索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2020年通州區被國務院辦公廳評為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並給予督查激勵。全市率先出臺落實《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促進副中心發展27條實施意見,推出市場主體登記便利化等“所有”措施。持續推行政務“雲窗口”服務模式,形成與市政務中心“東西呼應、雙子聯動”的服務新格局。在曹妃甸和河北雄安及廊坊北三縣等地建立政務服務協同機制,實現639個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三、堅持科學高效,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明顯提升
全市首創重大行政決策和行政規範性文件“一意見、一報告”的審查方式。試行首席法律顧問制度,有效預防和控制決策風險,保障決策行為在法律框架內規範運作。發揮法律顧問協同審核作用,聘請法律顧問參與重大行政復議訴訟的代理、重大合同的審核、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的法律分析與論證等工作,為區政府決策提供法律諮詢建議。推進重大決策後評估工作,連續3年舉辦重大行政決策案例評審會,為區政府及各部門重大行政決策活動提供能複製、可借鑒的決策樣本。強化行政規範性文件、政府合同的合法性審查工作,報備率、報備及時率、規範率均達100%。
四、堅持剛柔並濟,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蔚然成風
全市率先推出《關於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品質發展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的意見》和《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清單》。制發《通州區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推動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各項措施落實落地。整合執法力量和資源,分類組建6支區級綜合執法隊,22支街道鄉鎮綜合執法隊,分兩批下放433項執法職權到街道鄉鎮實行綜合執法,實現了“一個領域一支隊伍管執法”。探索開展跨領域跨部門聯合執法,印發《通州區街鄉行政執法協調工作若干規定(試行)》,有效打通行政執法“最後一公里”。規範行政執法爭議處理程式,制定《通州區行政執法內部協調規則》,有效解決了街鄉行政區域變更後執法交接爭議問題、環球影城周邊執法力量不夠等執法難題。
五、堅持公開透明,行政權力制約監督日趨完善
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充分吸納代表、委員關於城市建設與管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建議,加快推進一批重大工程落地建設,不斷完善城市治理機制和模式。2020年至2022年,區政府共辦理市區兩級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994件,辦復率100%。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對於涉及公共利益和公眾權益的重大事項,廣泛聽取公眾意見。
六、堅持復議為民,行政復議規範化建設全面推進
通州區逐步推進流程、空間、隊伍、文書規範化,並在全市範圍內實現“五個率先”,即率先發佈《通州區行政復議報告(1999-2017)》《通州區行政復議應訴十大典型案例》;率先出臺《通州區關於實行行政復議“三公開”制度的意見》;率先出臺《行政復議規範化建設工作方案》,系統提升行政復議質效水準;率先完成復議接待室空間標準化建設;率先建立22個行政復議接待諮詢分中心。近三年,累計1000余件行政糾紛得到實質性化解,有效實現了行政爭議“溯源治理、就地化解”。
七、堅持良法善治,社會治理法治化格局基本形成
深入落實“八五”普法規劃,規範建成8個國家級、161個市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高標準、高品質培養了1760名“法律明白人”和263戶學法用法示範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2020年至2022年全區各級各類人民調解組織累計調解各類矛盾糾紛 69068件,2022年全區萬人起訴率下降25%。2022年1月,通州區在北京市率先建立“公共法律服務企業法治體檢中心”“法治小屋”,線上+線下直接受眾30余萬人,群眾滿意率達100%。法治體檢助力民營企業産權保護做法入選全國工商聯和司法部評選的“工商聯與司法行政機關溝通聯繫機制典型事例(2021-2022)”。
八、堅持抓住“關鍵少數”,依法履職能力全面提升
在法治政府建設過程中,通州區委區政府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較早建立區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制度,通過領導幹部帶頭遵守法律、執行法律,營造了全區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出臺《通州區學法用法工作制度(試行)》,形成“1+N”日常學法、季度考法、年終述法工作制度。全區共有2800余名領導幹部及國家工作人員參加學法用法考試,及格率達100%。連續2年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列入年終述職述法內容,實現述法與述職、述法與年終考核深度融合。強化考核評價,法治政府建設考核佔比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15%以上。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號角,通州區將以“開局即決戰”的態度積極投入法治中國首善之區建設的副中心實踐,為2035年實現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目標貢獻副中心方案和副中心行動。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徐和建:謝謝通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喬林智的介紹。
下面有請延慶區委常委區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區長丁章春介紹延慶區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的有關情況。
-
嘉賓
丁章春: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法治建設進行了部署,明確提出要紮實推進依法行政。近年來,延慶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延慶是屬於未來的”重要囑託,將法治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我們在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指導幫助下,積極打造法治政府建設延慶樣本,成功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為推動地區高品質綠色發展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概括來説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堅持高位統籌協調,不斷夯實法治建設基礎。
我們成立了以區委書記任組長的示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一辦四組”統籌協調、分組推進。區政府定期召開工作調度會,區領導帶隊開展綜合性督查核查。全區上下凝聚起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的濃厚氛圍和強大合力。針對部門和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制定工作指引,細化職責清單。建立領導幹部學法清單制度,常態化推進領導幹部集中學法、提職考法和年終述法制度落實,不斷增強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和意識。聚焦基層基礎,區委、區政府將2022年定為“基層法治建設年”,出臺《關於全面加強鄉鎮街道法治建設的意見》,制定實施15項具體舉措並清單化推進落實。
第二,聚焦綠色發展大事,持續強化法治引領保障。
圍繞冬奧會籌辦舉辦,堅持以法築堤。高標準組建全市首個區委區政府法律顧問團,2021年新增5名“涉外組”律師,全面參與延慶賽區224份賽事合同審查。建立“法治冬奧”府院良性互動機制,推動涉奧矛盾糾紛依法化解。與河北相關區縣建立冬奧會籌辦舉辦應急管理、生態環境治理、知識産權保護聯動機制,推動跨區域監管執法協作。在區政務服務大廳開設“冬奧法務諮詢”和“企業法治體檢”律師專席,為企業免費提供法治體檢和涉奧法律諮詢服務。
立足生態涵養區功能定位,堅持依法守護。積極構建生態環境精細化治理體系,與周邊地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協調聯動,協同做好官廳水庫、白河堡水庫、密雲水庫上游地區聯防聯治。成立全市首家環境資源審判庭,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司法銜接。建立實施生態環境信用制度和公眾監督機制,構建以政府為主體、社會廣泛參與的生態環境監管體系。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降塵量排名全市第一,成為全市首個“中國天然氧吧”,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持續保持全市一流水準。
第三,緊盯重點環節領域,全面深入推進依法行政。
制定實施重大行政決策程式實施細則和事項目錄管理辦法、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管理辦法,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製作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並集中公開,加強事前溝通協調,嚴格落實決策程式。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全面參與合法性審查工作。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立行政執法“月統計、季分析、半年報告”工作制度,常態化開展行政執法情況的監測分析和通報。編制疫情防控期間檢查、執法和服務市場主體工作指引,全面推廣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制度,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積極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率先在全市實現機構和場地雙落實,成立區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辦公室,分區域規範設置復議場所,我們還專設私密接待室,充分保護申請人隱私。在18個鄉鎮街道設置復議接待諮詢點,實現了“一個窗口對外”“一套流程辦案”,群眾諮詢、申請行政復議更加方便快捷。
第四,着眼增進民生福祉,推動公共服務高效便民。
全面普及行政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自助辦”,新登不動産登記的用時從1天減少到1小時。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清理各類證明292項,328項審批實現“告知承諾”改革。4.8萬戶市場主體全部納入“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對象庫。77個全國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173個事項實現“京津冀+雄安”通辦。規範建成415個社區(村)政務服務站,政務服務“家門口辦”成為新常態。在政務大廳設立“服務企業發展專區”,配備“全能管家”,實現“上一網、交一表、找一人、辦一次”全生命周期服務。
總之創建法治建設一流業績始終是我們延慶區的不懈追求,接下來,延慶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以成功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的基礎上,聚焦問題短板,抓實重點任務,在新的起點上一體推進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努力為法治中國首善之區建設貢獻延慶力量。
介紹完畢,也歡迎媒體朋友繼續關心支援延慶區的建設發展,謝謝。
-
主持人
徐和建:謝謝延慶區常委、區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區長丁章春的介紹。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機構單位的名稱。
-
記者
北京廣播電視台:您好,我是北京廣播電視台的記者,我的問題是在十四五期間,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設的目標是什麼?接下來會採取什麼樣的舉措實現既要目標?
-
主持人
徐和建: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有請北京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崔楊回答。
-
嘉賓
崔楊:謝謝記者的提問。剛才我介紹了2021年北京市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頒佈實施了《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意見(2021-2025年)》,三個層面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設目標。
第一個層面是宏觀層面,把“法治政府建設整體水準持續走在全國前列”作為總體目標,在中觀層面上,提出了法治政府建設要發揮好三個作用的目標,第一個作用就是發揮服務首都高品質發展的保障作用;第二個作用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過程中要發揮好支撐作用;第三個作用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獲得感方面發揮好供給作用。同時,在微觀層面上,我們提出具體量化目標,到2025年我們要實現60%以上的區獲得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命名,也希望能有更多示範項目獲得示範項目命名這樣的目標,這是在建設目標上。
建設路徑我們也提出了健全十個體系的謀篇佈局,圍繞着謀篇佈局制定了很多措施來保障這個目標的實現,“十個體系”主要包括健全黨領導法治政府建設的制度體系,依法行政制度體系以及行政權力運作、制約監督體系、行政執法工作體系、矛盾糾紛預防化解體系、風險防範應對體系、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培訓體系等保障體系。
具體措施一共提出了70多項措施,在以往加強基層基礎創建基礎上,我們提出了要以關鍵少數領導幹部作為重點,提出創建法治政府建設的行政教育培訓中心,基地建設以及實施三大工程,一個是“法治明白人”工程,之前提出的“法律明白人”主要是為基層基礎培養法治服務保障力量;“法治明白人”主要是面對各級領導幹部。“法治幫扶”主要解決區域間、層級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有法治體檢工程,每年都會向16個區域以及經開區反饋他們的法治體檢報告這個措施也非常受歡迎。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
主持人
徐和建:謝謝,下面請繼續提問。
-
記者
法治日報:法治日報記者提問。我想請問東城區在推動“陽光政府”方面都有哪些具體的措施?謝謝。
-
嘉賓
李衛華:《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明確提出要“促進行政權力規範透明運作”,也就是要打造“陽光政府”。東城區一方面在健全行政權力監督體系上下功夫,推動形成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和司法監督合力。區政府每年向區人大常委會報告法治政府建設情況,三年來人大代表建議議案336件、政協委員提案579件均按期辦復。區法院每年在區依法行政工作執法會議上向全區通報年度行政案件司法審查情況並提出工作建議。區政府從深化執法規範化建設、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提升領導幹部依法行政能力等多方面加強制度建設和工作部署,從而保證工作建議的落實。
另一方面,在全面主動落實政務公開上出新招,認真落實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在全市率先將區政府、政府部門、各街道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在政府網站全部向社會公開。在政府官方網站上線“東城區政策文件庫”,對相關政策文件進行文字解讀、動漫或圖片解讀、媒體解讀。健全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區政府官方網站集中公開政務開放日、基層治理議事等活動資訊。設立“政策性文件意見徵集”專欄,公佈年度重大行政決策目錄,依託責任規劃師、“小巷管家”、“小院議事廳”等工作品牌,對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事項充分徵求群眾意見。去年我們還陸續上線、改版“惠企政策兌現”等9個政務網站專題,開通“今日頭條-東城政務公開”賬號,進一步擴展了政策發佈和解讀渠道。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動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全覆蓋、無縫隙,使政府權力運作更加陽光透明,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
再次感謝新聞媒體的關心支援,謝謝。
-
主持人
徐和建:謝謝下面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央廣網:謝謝主持人,央廣網記者提問。我的問題是通州區作為全市唯一一個既獲得“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又獲得“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的行政區,我想問的是法治對副中心高品質發展有哪些重要促進作用?下一步法治政府建設方面還有哪些計劃?
-
嘉賓
喬林智:感謝您的提問。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堅持以人民滿意為目標,以“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為引領,深入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營商環境持續創優,政務服務更加優質高效便民,行政執法更加規範公正文明,群眾法治獲得感更加具體實在,成為全市唯一的全國綜合和單項“雙示範”城區,這個全國只有6個。這不僅是對區委區政府常年來堅持依法行政工作的充分肯定,還對城市副中心下一步大力營造法治營商環境、增進民生福祉、保障公平正義,促進高品質發展發揮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未來,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深耕法治沃土賦能副中心高品質發展,打造中國式現代化法治副中心新場景。
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打算:
一是高效統籌法治政府建設。認真做好“一規劃兩綱要”等系列法治規劃實施情況的中期評估工作,確保各項法治建設目標任務如期推進。認真抓好《關於進一步加強市縣法治建設的意見》落地落實,大力提升基層法治工作能力和保障水準。
二是重點營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環境。依法平等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着力推進3項全市先行先試改革任務。全面落實跨部門聯合監管,對信用好、風險低的企業原則上同一事項一年只查1次。完善深化輕微違法行為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制度,有效降低輕微違法和初次違法對企業後續發展的影響。
三是以高水準法治保障城市副中心高品質發展。結合重大項目、産能升級、數字經濟建設等規劃定位,為重大項目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和有力法治保障。聚焦“七有”“五性”,加強公共法律服務供給,積極回應好群眾需求,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四是建設高素質法治人才隊伍。加快培育引進高素質律師隊伍,重點瞄準涉外商事、綠色金融、知識産權、碳達峰碳中和元宇宙等新興領域。加快研究出臺調動和激發“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範戶”更好發揮作用的保障措施。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謝謝。
-
主持人
徐和建:謝謝,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光明日報:光明日報記者提問,這個問題提給延慶區,請問延慶區作為北京市首個獲得“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命名的生態涵養區,延慶區這些年在運用法治之力守護綠水青山、推動綠色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麼舉措?謝謝。
-
嘉賓
首先,感謝這位光明日報記者朋友的提問和對延慶的關心關注!
就像您所説的延慶區是生態涵養區裏面第一個獲得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命名的一個區,得益於多年來將生態環境建設置於法治軌道下來保護和建設,我們立足生態涵養區功能定位,堅持把生態指標作為“一號指標”來抓,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障、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我們先後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家環境資源審判庭,建立並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法治制度和機制,正是得益於法治舉措,我們延慶先後獲評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天然氧吧等等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光榮稱號,可以説我們囊括了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方面所有的創建品牌,我們生態環境品質指數連續三年保持優等級,社會公眾包括市民群眾對生態環境滿意度持續保持全市一流水準。
下一步延慶的職能定位是生態涵養區,堅守好我們的定位,一方面保護好綠水青山,另外一方面促進我們兩山的轉化,大力開展高品質的發展和建設,下一步我們將緊緊依靠和發揮法治的力量,努力從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的發揮法治在生態環境保護和高品質綠色發展當中積極的作用。
第一個在工作體系上要進一步健全,要織密九張網,這九張網就是生態環境治理的九個工作體系,着力推動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行動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監測體系、綜合執法體系、政務服務體系、聯防聯控體系、綜合保障體系這九方面的具體任務措施落實,努力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也就是説我們在工作體系上要在之前好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完善,進一步健全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
第二個工作重點,着力抓住三方面,打好三組拳,第一個打好普法拳,這就涉及到法治意識和法治思想問題,我們要廣泛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全區上下通過節能宣傳周、世界環境日、低碳日等這些主題活動,跟日常化春風化雨的宣傳活動相結合,促進生態文明思想在延慶鄉親的心裏深入人心,為我們生態涵養區建設和發展奠定最廣大群眾的基礎。
第二個方面是打好執法拳,執法是我們法治很有力的抓手,我們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持續開展涉及到水的環境治理的“綠盾”行動,通過這些執法行動讓我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有長成牙齒的措施。
第三個打好協作拳,延慶跟河北張家口地區、張家口市是接壤,會跟周邊兄弟區縣加強生態共建,環境共保、成果共用,在我們官廳水庫、白鶴湖水庫、密雲水庫的上游地區這是北京市水源涵養很重要的區域,加強聯動執法,有力推動跨區域執法監管協作,更好的提高區域聯動治理的水準。
三、工作支撐,是用好一把劍,充分發揮環保督察的“利劍”作用,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和重點任務開展區級專項督查,主動向前一步未督先辦、未督先查、快查快辦,第一時間解決不管是媒體還是群眾當中反映出來的生態環境方面的突出問題,切實做到“立行立改、真抓實幹”。
總之延慶區將堅持把生態環境的指標作為一號指標,充分發揮法治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地區高品質綠色發展當中的保障性作用,以這一次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的成功創建作為契機,拿出更加務實、更加有效的舉措,推動美麗延慶、冰雪夏都的建設,全力打造生態文明幸福的最美冬奧城,也非常歡迎媒體朋友、社會各界繼續支援和幫助延慶最美冬奧城的建設,謝謝。
-
主持人
徐和建:謝謝,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發佈人出席今天的首場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向大家介紹北京市依法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工作的成果。我們也希望各位記者朋友接下來繼續關注和報道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的各項內容,在此期間,大家如果有採訪需求,也可以跟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