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進行2022年北京市經濟運作情況發佈。
今天的發佈會我們專門邀請到:
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朱燕南女士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新聞發言人 卞晶先生
首先,請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朱燕南女士做介紹。
-
嘉賓
朱燕南:大家下午好!在我通報數據之前,首先想感謝各位媒體朋友一年來對北京統計工作的關注和支援,馬上就要過年了,也提前給大家拜個年,祝大家新春快樂!
下面我通報一下2022年北京經濟運作情況。
2022年北京經濟保持增長、品質提升。
2022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國內經濟發展“三重壓力”以及超預期因素影響,全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推動“五子”聯動,着力穩住經濟大盤,經濟總量進一步擴大,經濟結構繼續優化,民生領域基本穩定,發展品質持續提升。
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1610.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7%。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111.5億元,下降1.6%;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6605.1億元,下降11.4%;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34894.3億元,增長3.4%。
一、農業生産結構繼續調整,“米袋子”“菜籃子”穩産保供紮實推進
2022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26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2.0%。其中,實現農業(種植業)産值129.8億元,增長2.3%,糧食播種面積115.1萬畝、産量45.4萬噸,分別增長26.0%和20.1%,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79.7萬畝、産量198.9萬噸,分別增長14.5%和20.1%;生豬出欄32.2萬頭,增長4.3%;新一輪百萬畝造林順利收官,實現林業産值86.5億元,增長1.4%。
二、工業受高基數影響呈現降勢,部分高端領域增勢較好
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16.7%,剔除新冠疫苗生産因素,增長2.5%。重點行業中,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增長9.8%,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3.6%,汽車製造業下降2.6%,醫藥製造業下降58.3%(剔除新冠疫苗生産因素,增長6.4%)。裝備製造領域中,專用設備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太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儀器儀錶製造業分別增長10.2%、7.1%、3.7%和2.5%。部分高端或新興領域産品生産較好,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機組、氣動元件産量比上年分別增長1.9倍、45.6%和36.5%。
三、服務業總體較為平穩,現代服務業持續支撐帶動
2022年,全市第三産業增加值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4%。其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7456.2億元,增長9.8%;金融業實現增加值8196.7億元,增長6.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465.0億元,增長1.8%,三個行業增加值合計佔第三産業的比重為54.8%,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四、固定資産投資穩定增長,高技術産業投資規模快速擴大
2022年,全市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3.6%。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2%,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1.0%。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增長11.6%;第二産業投資增長20.5%,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18.4%;第三産業投資增長1.7%,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60.7%,金融業投資增長41.3%,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6.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31.0%。高技術産業投資保持較快增勢,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8.3%,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41.3%。社會領域中的教育投資、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分別增長13.0%和10.9%。
2022年末,全市房屋施工面積13333.1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5.1%,其中住宅施工面積6713.6萬平方米,下降2.6%。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040.0萬平方米,下降6.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741.9萬平方米,下降15.4%。
五、消費受疫情影響較大,基本生活類、升級類消費保持增長
2022年,全市市場總消費額比上年下降4.9%。其中,服務性消費額下降2.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94.2億元,下降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12832.6億元,下降6.6%,餐飲收入961.6億元,下降15.2%。按商品類別分,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與基本生活消費相關的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6.0%和2.4%;與升級類消費相關的金銀珠寶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0.6%和0.6%,汽車類商品零售額下降13.4%,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7.1%。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實現網上零售額5485.6億元,比上年增長0.4%。
六、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工業生産者價格同比上漲
2022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8%。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2.8%,服務價格上漲0.7%。分類別看,交通通信類價格上漲5.0%,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3.1%,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6%,其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6%,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0.7%,教育文化娛樂類、居住類、衣着類價格均上漲0.6%。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環比上漲0.3%。
2022年,全市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2.3%,購進價格比上年上漲6.2%。12月份,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8%,環比持平;購進價格同比上漲2.4%,環比上漲0.6%。
七、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穩步增加
2022年,全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4.7%,運作在5.0%的年度調控目標內。2022年,全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77415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4.6%,轉移凈收入增長2.6%,財産凈收入下降0.3%,經營凈收入下降3.9%。分城鄉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84023元,增長3.1%;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4754元,增長4.4%。
總的來看,2022年全市上下積極應對內外部挑戰,總體經濟保持增長,發展品質繼續提升,成績來之不易。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嚴峻,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運作整體好轉和新時代首都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
通報完畢,謝謝!
-
主持人
謝謝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朱燕南女士的發佈。下面請記者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新聞機構。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謝謝主持人,北京日報記者提問。請問發言人,剛才您通報了2022年北京的主要經濟數據,對於這一年北京經濟的表現您是如何評價的呢?另外對於2023年北京經濟的發展您有一個什麼樣的展望?謝謝!
-
嘉賓
朱燕南:謝謝你的提問。這裡面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怎麼看2022年北京經濟,還有一個是怎麼判2023年北京經濟。我們先回顧一下去年經濟發展的情況,借用近兩年中央經濟工作會上的兩句話做一個描述:
第一句話是“迎難而上,砥礪前行”,這句話是出現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上。應該説去年我們的經濟發展確實面臨着很多的困難和挑戰,包括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國內經濟發展“三重壓力”,以及疫情散發多發等超預期因素的影響,對於北京還有高基數因素的影響。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全市上下迎難而上,沉着積極應對,出臺了一系列穩經濟的政策和接續政策,助企紓困、援企穩崗、保障重點群體就業、保供穩價、保障民生,着力穩定經濟大盤,持續推動高品質發展。
第二句話就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句話應該大家都非常地熟悉,這是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求,要求2022年的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應該説這八個字貫穿於2022年北京經濟工作始終,而且取得了成效,成績來之不易。成效和成績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個表現是總體經濟保持恢復態勢。和大家一起看看幾個主要的宏觀經濟指標:第一個指標是經濟增長,去年北京經濟發展確實有波折、也有困難,但是恢復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全年的GDP總量超過了4.1萬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0.7%。第二個指標是就業,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的均值4.7%,運作在5%的年度調控目標之內,雖然個別月份出現了階段性上升,但是從年內總體情況來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第三個指標是價格,全年的居民消費價格比上一年上漲了1.8%,這是一個溫和上漲的態勢。
第二個表現是發展品質在繼續提升,有三個特點比較突出:
第一個特點是結構優化對於經濟恢復發揮了重要支撐。從産業結構來看,資訊服務業、金融業、科技服務業,這是我們北京的優勢行業,它們佔服務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到54.8%。從需求結構來看,有效投資在穩步增加,在固定資産投資當中,有一項是反映實物工作量的建築安裝工程投資,還有一項是反映企業擴大生産能力的設備購置投資,這兩項投資佔全市投資的比重去年達到了55.7%,是近5年的最高水準。同時,高技術産業投資保持了一個快速增長,剛才在通報數據的時候也説了具體的情況。去年消費受疫情影響是比較明顯的,但我們也看了看內部結構的情況,應該説消費升級的趨勢沒有改變。在剛才通報數據的時候大家可能也看到了,像新能源汽車、文化辦公用品、金銀珠寶這幾類反映升級類消費的商品零售額是保持增長的。
第二個特點是新興動能在成長壯大。一方面,企業的研發創新保持活躍,大中型重點企業的研發費用支出保持了兩位數增長,中關村企業技術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提高到了2成以上。另一方面,數字經濟在加快發展,在這兒跟大家報一下數字經濟增加值的情況:2022年全市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7330.2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4%,佔GDP的比重41.6%,同比提高了1.2個百分點。
第三個特點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應該説全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無論在經濟發展、還是疫情防控中,都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持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從就業、價格、居民收入這三個主要的民生指標來看,我們的民生領域是基本穩定的。
應該説2022年在我們的經濟發展面臨多重困難和挑戰的情況下,全市着力穩定經濟大盤,同時也沒有放鬆高品質發展,而且正是因為我們堅持推動高品質發展,為經濟恢復、應對挑戰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現在已經是進入到了2023年,從今年的經濟發展來看,一方面,我們不能忽視經濟發展仍然面對壓力,仍然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另一方面,我們更要看到經濟加快恢復的有利因素、積極因素在不斷增加。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為今年的經濟工作指明瞭方向,也會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全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在不斷增強。
從北京來看,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和市“兩會”為今年的北京經濟工作進一步明確了思路和任務。近幾年,我們北京的經濟發展雖然遇到了一些困難、表現出一些壓力,但同時也呈現出比較強的韌性和潛力。隨着疫情防控轉入新的階段,還有我們一系列的穩增長相關政策措施繼續發揮效果,相信2023年北京經濟將會整體好轉,發展品質也會進一步提升。
謝謝!
-
主持人
謝謝朱局長的回答。下面請繼續提問。
-
記者
中新社記者:中新社記者提問卞晶副總隊長。剛才通報了2022年北京全年的CPI數據,您如何看待CPI保持溫和上漲,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作和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的背景下,您對於下一階段的CPI走勢有何研判?謝謝!
-
嘉賓
卞晶:好,謝謝你的提問,2022年面對國際輸入型通脹壓力和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北京市積極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全年CPI保持了溫和上漲的態勢。剛才朱局長也通報了,同比上漲1.8%,這個漲幅低於全國0.2個百分點,同時在四個直轄市當中我們也是最低的。
從主要類別來看:
一是保供穩價措施有力,我們食品價格上漲的勢頭得到了抑制。2022年5月份開始食品價格同比漲幅有所提高,我市積極應對,通過採取引導企業産銷對接,強化貨源的調度等一系列措施,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從10月份開始回落,全年食品價格上漲3.9%。在主要的食品當中,豬肉價格下半年以來受産能持續去化和需求增加的影響,也進入了上行通道,市委市政府及時加大儲備肉的投放力度,引導養殖企業增加出欄量,有效地緩解了價格持續上行的趨勢。11月、12月價格環比都是下降的,全年豬肉價格下降了6.9%。鮮菜價格上半年受到不利天氣以及主産區疫情和運輸成本增加等等這些因素的影響,價格也出現了上漲,市、區兩級政府積極拓寬貨源渠道,加強農産品的綠色通道的服務保障,確保進京物流運輸暢通,來穩定市場的供應。從8月份開始,鮮菜價格同比漲幅總體回落,全年鮮菜價格上漲1.2%,漲幅比上年回落了6.6個百分點。
二是市場需求下降,服務價格漲幅回落。2022年受疫情多發散發的影響,我市接觸性、聚集性服務業等領域的市場總體需求不足,全年服務價格上漲0.7%,漲幅比上年回落了0.5個百分點,其中像租賃房房租的價格上漲0.6%,漲幅回落了0.7個百分點,家庭服務的價格上漲2.9%,漲幅也是回落了0.8個百分點。在外住宿類價格上漲1.9%,這個漲幅也是和去年持平。
三是供給端成本提高,工業消費品價格有所上漲。2022年受到原油、銅鋁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我市工業消費品價格全年上漲了2.6%,這個漲幅比上年擴大了1.2個百分點,其中汽油、柴油價格在一年內一共上調了14次,下調了10次,分別上漲了21.4%和23.3%。另外部分家電以及建材價格延續上漲的態勢,灶具爐具、熱水器,還有抽油煙機等家電的價格分別上漲了9.9%、5.6%和4.3%。
從下階段形勢來看,雖然我們仍然面臨着價格上漲的壓力,但是隨着我市經濟的整體向好,商品和服務供給的形勢總體向好,加之我市在暢通物流、加強政府儲備、調節等方面的措施持續發揮作用,應該説我市CPI仍然具備了保持平穩運作的堅實基礎。
謝謝!
-
主持人
謝謝卞晶副總隊長的回答。下面請繼續提問。
-
記者
鳳凰衛視記者:謝謝主持人,鳳凰衛視記者請問發言人,北京一直在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我想知道在研發創新方面北京去年的情況如何?謝謝。
-
嘉賓
朱燕南:謝謝你的提問。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既是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之一,也是“五子”聯動的其中“一子”。關於去年研發創新的情況,剛才在回答第一個問題的時候我也是簡單提到了一些,在這裡也是結合我們調查匯總的數據,再給大家多介紹一些情況。
從我們的統計數據來看,去年應該説一方面企業的研發創新是保持活躍的,另一方面就是我們科創中心建設的主平臺、主陣地都發揮了積極的帶動作用。
先看一下企業研發創新的情況,也是跟大家通報一些相關的數據。1-11月份,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究開發費用3311.7億元,同比增長10%,企業研究開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7.8%,同比提高了0.7個百分點。應該説,面對這種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還有國內經濟發展的“三重壓力”以及疫情的衝擊,企業創新意識在進一步增強,通過加快研發創新增強實力、競爭力,抵禦風險。有幾個行業研發費用增長是比較快的,一個是醫藥研發企業,研發費用增長了30.6%。第二個是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研發費用增長了29.7%。還有一個是專用設備製造業,研發費用增長了13.9%。
另一方面,就是科創中心建設的主平臺、主陣地發揮了積極的帶動作用。我們先看“三城一區”,在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費用當中,“三城一區”企業的佔比接近7成。再看中關村,中關村示範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當中,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佔比86.7%,同比提高了4.2個百分點,中關村企業的技術收入1.6萬億元,增長11.4%,技術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21.7%,同比提高了2.1個百分點。研發創新促進了産業進一步轉型升級,也加快了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的進程。剛才我也是通報了去年數字經濟增加值的情況,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在進一步提升。
通過這些數據,我想大家都能夠看到,北京在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過程當中,充分發揮創新資源優勢,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科技創新既是我們恢復經濟的一個重要動能,也成為高品質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謝謝!
-
主持人
謝謝朱局的回答。下面請繼續提問。
-
記者
經濟日報記者:謝謝主持人,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我的問題是問給卞晶副總隊長的。從數據來看,今年北京的居民收入和就業情況是總體穩定的,請問主要的支撐點是什麼?下一步我們對今年(2023年)的就業和收入有一個怎樣的研判?請您分析一下。謝謝!
-
嘉賓
卞晶:謝謝你的提問。2022年我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穩經濟、保民生決策部署,先後出臺了所有的穩就業、促增收的政策和接續的措施,政策的組合拳效能應該説是持續顯現,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是4.7%,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了3.2%,實際增長是1.4%。應該説居民就業和收入形勢是總體穩定的,主要是得益於各項政策的有效帶動。
從就業方面來看,穩就業政策發力支撐了就業市場的平穩運作。1-4月,隨着“春風行動”和“就業援助月”等就業扶持政策的落地顯效,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在持續發力,勞動力市場平穩應對了季節性因素和春季求職熱潮的影響,城鎮調查失業率的均值是4.5%。5月份受到疫情散發多發以及高校畢業生求職高峰的影響,城鎮調查失業率也出現了短期的上升,但是在北京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穩經濟增長的實施方案等等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以及“民企招聘月”,還有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這些活動的推動下,下半年以來我市就業基本面整體改善,城鎮調查失業率從6月份起就呈現了回落的態勢。從全年來看,城鎮調查失業率走勢總體穩定。
從居民收入方面來看,多項增收政策帶動了收入保持增長。一是工資性收入、轉移凈收入發揮了支撐作用。穩定的就業是工資性收入平穩增長的基礎,2022年,在我剛才介紹的這所有穩就業政策的帶動下,我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當中佔比超過6成的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了4.6%,拉動居民收入上漲2.8個百分點,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8成,繼續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同時,我市也持續加大了財政投入,先後出臺了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待遇標準等等這些措施,帶動居民每人平均轉移凈收入同比增長2.6%,拉動居民收入上漲了0.5個百分點。 二是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居民,2022年我市制定並落實了《關於促進本市農民增收的若干措施》,通過資金補助,鼓勵利用社會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來促進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帶動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了6.4%,這個是快於城鎮居民2.0個百分點。另外,我市也進一步深化農村集體經濟薄弱村的幫扶,探索農村資源與社會資本的對接,加快集體土地的流轉,農村居民財産性收入也同比增長了3.3%,也是快於城鎮居民3.9個百分點。在上述措施的作用下,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全年是同比增長了4.4%,快於城鎮居民1.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的收入比是2.42,比上年縮小了0.03。
從下階段來看,隨着我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各項決策部署,持續出臺助企紓困、就業專項行動等等一系列政策,來推動生産、生活秩序整體好轉,將有效地促進就業狀況的進一步改善,進而也帶動居民收入的持續穩步增長。
最後,也借此機會,給各位媒體朋友拜個年,祝大家新春愉快、工作順利、身體健康。謝謝!
-
主持人
謝謝卞晶副總隊長回答。時間關係,我們提問環節就到這裡,各位記者朋友如果有進一步的採訪需求,會後也可以跟我們聯繫,感謝朱燕南副局長、卞晶副總隊長,感謝各位記者朋友,本場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