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好!您現在正在收聽收看的是由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主辦的“市民對話一把手”系列直播訪談節目,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黃彥。我們的直播間就設在北京“兩會”的現場。這次我們搭建的是一個全媒體的傳播平臺,您可以通過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BRTV新聞頻道、人民視頻、北京日報客戶端、新京報客戶端、千龍網、首都之窗、北京發佈、北京時間以及聽聽FM實時收聽收看我們的節目。今天我們這場的主題就是加強首都功能建設,今天一共會有三位“一把手”做客我們的直播間。接下來首先有請第一位參與對話的政府“一把手”,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張維。
-
嘉賓
張維:主持人好,大家晚上好!
-
主持人
歡迎您來到我們的演播室。剛剛過去的一年北京的城市發展規劃發展得怎麼樣呢?讓我們通過一段短片了解一下。
-
主持人
今年咱們“市民對話一把手”的主題是推動高品質發展,守好百姓的日子。可以説從剛才這組短片當中我們看到每一個數字其實都是和咱們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我想,我們北京也正在不斷地提升首都功能,大家很關注的就是這個和我們老百姓的日子有什麼關係呢?您來給我們介紹一下。
-
嘉賓
張維:進入新時代,首都發展本質上是首都功能的發展,其全部要義就是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準,更好地服務保障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們在實施城市總體規劃的過程中,始終把突出政治中心、突出人民群眾作為最重要的兩條要求,也是通過高標準的實施規劃,不斷釋放“四個中心”“四個服務”其中蘊含的巨大能量,來推動首都的高品質發展。比如剛才短片中提到的我市的軌道交通里程不斷地創年度新高,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迅速地拉開了城市發展的框架,也迅速地使我們的新城地區具備了承載能力,串聯起了像麗澤金融商務區、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區”這些重點的功能區,拓展了首都功能的空間格局,也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條件,特別是軌道交通的政策和城市發展的政策能夠協調聯動,作用就更加明顯。比如我們去年供應的租賃住房用地有70%是向軌道站點周邊和就業高密度地區集中進行規劃佈局,這對優化出行結構、提升出行效率,對促進職住平衡都有很大的幫助。
-
主持人
是。
-
嘉賓
張維:為此我們還系統謀劃集中規劃了71個軌道微中心,在站點周邊聚集資源,打造城市的活力中心,這些都是提升首都功能、改善百姓日子的具體體現。
-
主持人
那麼剛才您也提到了要提昇平原新城的承載能力,改善職住平衡,我們知道,咱們北京除了新城還有核心的老城區,不少老北京世代都居住在這兒,我們都説老城是不能再拆了,但是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咱們既保留住老城,又讓居住在這兒的朋友們能夠生活品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呢?
-
嘉賓
張維:是啊。北京是著名的古都,老城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我們規劃的重點就和新城有所不同,要守住歷史文脈和衚同肌理,不能再搞大拆大建。這幾年我們堅持老城不能再拆了,把老城保護和民生改善的目標有機統一起來,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比如成功探索出“申請式退租”“申請式換租”一系列的政策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老城原來更新的方式,破解了平房區保護更新的難題,讓衚同的居民有了不同的選擇,想離開的可以選擇騰退外遷,住進寬敞明亮配套齊全的新小區,有的不想離開,可以參加“申請式改善”,拆除院內的自建房,增加廚房、衛浴這些基礎設施,在衚同裏也能過上現代生活。
-
主持人
想離開也可以搬到更寬敞的地方,稍微遠一點,想留在這裡咱們也有更好的條件給他們進行改善。
-
嘉賓
張維:對,有綜合的解決方案,因戶、因人按需調整。通過這種方式既降低了平房區的居住密度,改善了人居環境,也最大限度的保護了衚同肌理,提升了老城風貌,目前核心區已經有14個“申請式退租”項目,實現了超過4000戶申請式退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下來要用好騰退的住房和院落這些寶貴的資源,以這種“共生院”的模式與老城的文脈和諧共生,為歷史街區注入新活力,讓老城生活越來越有北京味兒。
-
主持人
也有人情味,特別接地氣,除了城市的發展,其實我也特別想替住在京郊的農民朋友們問一問,怎麼讓依然在京郊種糧護田的人不吃虧,他們也能過上好日子呢?
-
嘉賓
張維:我們共同的目標首先就是抓好耕地的保護,這是事關糧食安全和城市保供的國之大者,去年我們按照國家要求劃定了“三條紅線”,第一條就是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將全市15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和166萬畝的耕地保有量全部進行了落圖落地,已經成為城市發展不可逾越的線。
-
主持人
這個必須保住、堅持住。
-
嘉賓
張維:對,這是前提,我們大力推動復耕復墾,耕地的規模去年首次實現歷史性回升,也達到了總規的目標要求,同時我們堅持數量、品質、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已經在通州區進行了編制耕地保護專項規劃的試點,能夠全面推動耕地佈局更加科學合理。這些成果的取得離不開農民朋友們的支援,我們也不能讓這些農民朋友種糧護田吃虧。首先是確定了耕地保護補償制度,已經出臺了政策,每年按照耕地的種植面積給予種植承包戶補貼,提高耕地保護的積極性。
第二就是要提升耕地産出的效率,完善設施農業的用地政策。目前全市有10個高效設施農業試點項目已經或正在落地,通過科技化的種植、規模化的經營,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第三還是要積極支援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針對農業生産中像倉儲、分揀等特殊的用地需求,我們將積極研究用地政策,提升農業生産的附加值,推動産業興旺、鄉村振興。
-
主持人
今年“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也增加了一個新的形式,收集了企業群眾從12345市民服務熱線和政務服務大廳反映的一些問題,我們也了解到房産證辦理難這個話題應該説也是市民朋友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在12345市民熱線這裡收集到的問題到底有哪些?接下來讓我們跟隨北京廣播電視台的主持人石雨濛到第二現場一起去看一看。
-
主持人
謝謝雨濛,我也特別替這些百姓高興,能夠拿到房産證真的也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辦了大好事。我們也了解到,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從2020年就已經啟動了化解房産證辦理難這個問題的專項工作。我們了解到一組數據,截止到目的已經為34萬多套房屋打通了辦理路徑,但是還是有群眾現在可能還是面臨着辦理房産證難的問題,所以大家也很想知道接下來的工作會怎麼推進呢?
-
嘉賓
張維:這幾年我們持續加大房屋登記“放管服”的力度,推出了綜合窗口、一網通辦、全程網辦多項服務改革,不斷提高辦證的便利度,應該説有很多手續居民朋友們足不出戶就能自己辦理。這裡説的歷史遺留問題説的是一些房屋因為各種歷史原因,比如説開發建設單位當年沒有按照規劃建設,後面沒有足額地繳納稅費等等原因,現在難以按照正常程式來辦理登記,造成了房産證的辦證難。這個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就會影響到入住了的群眾的生活方方面面,比如説像落戶口、孩子上學、房屋交易,成為群眾急難愁盼的一類老大難問題。我們梳理了一下,涉及這類問題的大體上有40多萬套房,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連續兩年納入“接訴即辦”每月一題的重點調度。
-
主持人
下一步會怎樣呢?
-
嘉賓
張維:目前我們已經打通了各方面的機制,聯合各部門、各區建立市級聯席會機制,一起來研究政策,破解難題。經過大量調研,我們提出了尊重歷史、無錯優先、違法必究的工作原則。尊重歷史是辦理手續要還原到項目建設當時的政策環境。無錯優先和違法必究就是要厘清責任,對於建設單位有違法行為的要嚴肅追究,購房群眾依法合規取得房屋的,要先辦證。按照這三條原則,我們相繼已經出臺了十多項政策,為400多個項目,剛才您説的34萬多套房屋打通了辦證路徑,今年我們還將繼續攻堅克難,力爭基本解決這類的問題,把百姓的日子守得更好。
-
主持人
太好了,有了您這句話,讓那些還在為辦房産證犯難的朋友應該是吃了一顆定心丸,積極解決百姓關心的問題,不斷提升百姓生活的幸福感,通過張維主任的介紹,我們對於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下一步的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也特別感謝您做客我們的節目,謝謝。
-
嘉賓
張維:謝謝。
-
主持人
接下來做客直播間的是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穆鵬。
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好!您現在收聽收看的是由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主辦的“市民對話一把手”系列直播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黃彥。我們的直播間就設在北京市“兩會”的現場。這次我們搭建的是一個全媒體傳播平臺,您可以通過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BRTV新聞頻道、人民視頻、北京日報客戶端、新京報客戶端、千龍網、首都之窗、北京發佈、北京時間以及聽聽FM實時收聽收看我們的節目。今天我們聚焦加強首都功能的話題,,接下來參與對話的政府部門“一把手”的是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穆鵬。
今年的主題是加強首都功能建設,從2014年以來,北京就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並且取得了一系列看得見的變化和標誌性成果,首先請問穆主任,怎麼理解疏解非首都功能與加強首都功能建設之間的關係?
-
嘉賓
穆鵬:謝謝主持人,感謝廣大市民朋友對北京發展改革工作的關注和支援,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首先疏解非首都功能是為了更好地優化提升首都功能,四個中心是黨中央賦予北京的城市戰略地位,2017年以來,我們堅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核心,紮實地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核心區的旅游、商業、建築、人口四個密度顯著降低,首都功能顯著增強。服務保障了一系列黨和國家的大事、要事,彰顯了大國首都的形象。
其次,首都功能中也蘊含着巨大的發展潛能,比如我們服務政治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推動強化了北京服務這張金名片,擴大了對外開放,提高了我們北京的國際化水準。比如文化中心建設就更加擦亮了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讓我們能更加做好北京文化這篇大文章。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我們既是承擔了國家任務,又為首都的高品質發展持續注入了強大動力。在減量發展的背景下,北京GDP突破了4萬億,每人平均GDP居全國之首。
-
主持人
好棒。
-
嘉賓
穆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一些不適合首都核心區發展的非首都功能,對於雄安新區、河北、天津、其他地區,或者我們的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區以外的其他區,有些是適合的。所以這十年來,我們就把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動區域均衡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了區域互補的發展態勢。
-
主持人
真的是協同發展,我們也知道北京一直是在開展深入開展“疏整促”的專項行動,疏解是第一步,整治提升是多方面工作都是伴隨其中的。“疏整促”這個詞很多朋友可能會覺得比較陌生,您給大家解釋一下。
-
嘉賓
穆鵬:好的,疏解、整治、促提升是市委市政府的專項行動,2017年到2020年第一輪,2021年開展了為期五年的第二輪,覆蓋整個“十四五”,“疏解、整治、提升”就像一個大包,把這個大包打開以後,它包含了疏解、整治、提升、機制四個方面,大概有40個專項,根據每年不同的情況有一些動態調整,“疏整促”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綜合性工程,在疏解方面有一般製造業、區域性批發市場,還有非法小散亂物流等等,這些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在治理方面,有拆違、佔道經營、城鄉結合部的整治等等,在優化提升方面有“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老年助餐點、林蔭路、“留白增綠”等任務,在固化成效方面,我們持續不斷地推動形成了一批長效機制。近幾年每年落點落圖的任務點位達到了8萬個左右,覆蓋到全市300多個街道鄉鎮,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疏整促”有三個特點,
一是問題導向,問題首先是聚焦在首都功能提升過程當中面臨的一些問題,其次是來自12345市民熱線和基層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二是堅持以提升為目標,提升的是首都功能,提升的是人居環境,提升的是城市品質,提升的是發展品質。
三是堅持讓群眾有獲得感,我們堅持依靠群眾、為了群眾,把群眾滿意作為尺規,專項行動是“向美而行”,我們把主動治理和“接訴即辦”緊密地結合起來,努力地辦好群眾身邊的每一件小事。
廣大市民群眾既是“疏整促”專項行動的參與者、監督者,也是受益者,此外我們也更加重視制度建設,這些年出臺了200余項規章制度,有效地推動了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準提升。
-
主持人
通過您剛才通俗易懂的介紹,我相信大家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疏整促”背後扎紮實實的每一步。接下來也讓我們通過一組數據來了解一下北京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
主持人
在這段數字當中我們聽到了一個詞,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是一個什麼樣的圈呢?它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
-
嘉賓
穆鵬: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初期往往是打造都市圈,像東京、紐約、倫敦都是發揮核心城市的作用,通過都市圈帶動形成城市群。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由“通勤圈”“功能圈”“産業圈”三個圈層構成。“通勤圈”就是指環京交界地區,提升同城化效應,與北京的東部、南部地區融合發展。“功能圈”指的是北京要和天津、雄安新區,通過功能互補聯動發展,共同來推動京津冀的高品質發展。“産業圈”就是要充分發揮京津冀節點城市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推動産業強鏈補鏈,提高産業配套能力,共同做大産業蛋糕。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北京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更好地發揮“一核”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兩翼”聯動發展,2015年以來,北京企業對都市圈的投資額累計超過了1.5萬億,北京流向京冀的技術合同交易額超過2100億,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設可以説是生機勃勃。
-
主持人
剛才您首先提到了“通勤圈”,我們一直説“軌道上的京津冀”“一小時生活圈”等等,就是指交通,這個真的是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大家也是非常關注,接下來也讓我們一起跟隨北京廣播電視台的石雨濛到第二現場去看一看。
-
主持人
謝謝雨濛。穆主任給我們介紹一下“通勤圈”今後建設的步伐會不會更加大一些?
-
嘉賓
穆鵬:環京地區“通勤圈”是北京發展的重要腹地,居住大量在北京就業的人口,就是我們的新北京人,大約有40多萬,其中北三縣有17.5萬之多,可以説當務之急就是把“通勤圈”建設好。今年的重點就是要加快建設通州區與北三縣的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我們要加快體制機制的創新,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聯控聯治、産業發展協同協作、公共服務共建共用。首先是要提升通勤效率,其次加強潮白河流域的治理,打造生態綠帶,同時我們還要不斷地協助北三縣招商引資,繼續辦好通州區與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協同優化區域的營商環境,服務保障合作項目的落地,還要把北京優質的教育醫療養老資源向北三縣延伸,促進這個區域的職住平衡。未來通州區和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將會不斷地提速,成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支撐。
-
主持人
我們也希望通過加強首都功能建設和協同發展,讓老百姓能夠獲得更多的福祉,也非常感謝穆主任今天做客我們的節目,謝謝您。
-
嘉賓
穆鵬:謝謝您。
-
主持人
稍後做客直播間的是通州區委副書記、區長孟景偉,我們一會兒見。
-
主持人
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您繼續收聽、收看由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主辦的“市民對話一把手”系列直播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黃彥。我們這次的直播現場就設在北京“兩會”的現場。我們也是搭建了一個全媒體傳播平臺,您可以通過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BRTV新聞頻道、人民視頻、北京日報客戶端、新京報客戶端、千龍網、首都之窗、北京發佈、北京時間以及聽聽FM實時收聽收看我們的節目。
今天訪談的主題是聚焦加強首都功能的話題,接下來請出我們今天邀請到的最後一位政府部門“一把手”,通州區委副書記、區長孟景偉,孟區長您好。
-
嘉賓
孟景偉:主持人好,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好!
-
主持人
今天孟區長要和大家聊一聊副中心的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發展是副中心規劃建設的主基調,特別是2021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支援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品質發展的意見》,應該説是進一步為副中心的高品質發展賦能,通州區也是專門制定了實施的方案和清單,正在着力打造高品質發展的典範城市。所以節目一開始先請孟區長給我們介紹一下副中心目前高品質發展的整體情況。
-
嘉賓
孟景偉:好,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這裡我想用“四個新”來概括一下副中心高品質發展的整體情況。
第一,城市戰略定位實現了歷史性的新跨越。從北京一個遠郊區跨越上升到國家重大戰略層面,與雄安新區一道成為北京新的“兩翼”。
第二,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變革式新轉變。堅持疏解與承接雙向發力,拆違量和騰退量均居全市第一,特別是隨着騰籠換鳥,經濟總量也在加速提升,GDP已經突破1200億元,一般預算收入突破百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500億元。
第三,城市功能品質實現了蝶變式新提升,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比肩中心城區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而且我們連續五年通過了全國文明城區的複審,老城雙修高效推進,人居環境加快改善,城鄉環境正實現由“盆景”到“風景”的轉變。
第四,區域協同發展實現多領域新突破。一是交通的互聯互通好消息不斷,廠通路、平谷線加快建設,京唐、京濱城際鐵路順利通車運營。二是跨區域的公共服務不斷拓展,有超過3600項政務服務實現了跨區通辦,便民惠企的範圍持續擴展。三是産業協同更加緊密,已經連續4年舉辦了項目推介會,意向投資達到1080億。四是“兩翼”互動日益活躍,與雄安新區建立了工作對接機制,以期實現錯位發展。
-
主持人
剛才您給我們介紹這一組組數據都是非常振奮人心。接下來也讓我們通過一組大數據來了解一下副中心速度和副中心品質。
-
主持人
剛才提到副中心堅持以每年千億級的投資強度佈局重大項目落地,這個好厲害,其中公共服務領域有哪些重大項目能夠讓我們市民切實地感受到呢?
-
嘉賓
孟景偉:在發展中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使副中心的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老百姓,這裡我重點介紹兩個方面:
一是大力提供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目前北京學校、人大附中等近20所市級優質教育資源入駐副中心,僅去年就新增學位8730個。另外友誼醫院、人民醫院等5家市屬醫院開業運營,可以説副中心的優質醫療資源不僅能滿足通州居民的看病就醫需求,還輻射到北三縣,這樣有效降低了中心城區的醫療壓力。
-
主持人
好的醫院和學校都是大家非常喜歡的。
-
嘉賓
孟景偉:二是大力提供多層次、高品質的文化産品。第一,我們形成了首都文化旅游的新地標,2021年9月,北京環球主題公園盛大開園,目前接待游客超過1300萬人次。第二,公共文化品質不斷提升,在城市綠心公園,我們佈局了三大文化設施,就是劇院、博物館、圖書館,建築面積超過了30萬平方米,這三大文化設施去年外立面已經精彩亮相了,今年年底將具備向市民開放的條件。第三,群眾文體活動豐富多彩。位於臺湖鎮的國家大劇院舞美基地,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使老百姓可以在家門口欣賞到高水準的演出。另外舉辦了城市副中心全程馬拉松等一系列品牌賽事,獲評了首都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的榮譽稱號,現在正值冬季,城市綠心公園裏的冰雪嘉年華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北京首座室外IP樂園阿派朗已經開業運營了,歡迎各界朋友到副中心來體驗,在副中心放飛心情。
-
主持人
春節快到了,孟區長也邀請大家到副中心去打卡精彩的文體活動。而且現在其實交通也是非常方便。交通先行也是副中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原則,所以在打造現代的交通體系方面,咱們副中心的高品質發展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
嘉賓
孟景偉:我想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加快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快速連接步伐。目前從城市副中心通達中心城區的軌道交通有6條,而且廣渠路東延2021年建成通車,從東四環到城市副中心僅需要20分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隨着京通快速、京哈高速分時段、分路段取消收費,不僅方便了老百姓出行,而且降低了交通成本。
二是進一步織密優化城市副中心的路網。目前城市副中心的路網密度已經提升至每平方公里4.4公里。同時東六環入地工程正在加快推進,入地以後,原有的六環路高架橋將變身“高線公園”,而且我們亞洲最大的交通樞紐,副中心交通樞紐正在加快建設,建成以後成為北京站城一體、産城融合的新門戶。
三是不斷地構建完善城市副中心內部的綠色交通體系。目前通州境內的公交線路全部交由市公交集團運營,新能源公交車佔比將近九成,而且區域內的計程車全部實現電動化。
-
主持人
這個很厲害。
-
嘉賓
孟景偉:同時我們建成健康綠道375公里,自行車道近1200公里,可以説副中心的慢行系統已經實現了連片成網。
-
主持人
我認識朋友專門到副中心騎車,我知道副中心還有很多的騎友,特別棒。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選擇職住的時候生態宜居對於大家來説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副中心現在也是北京市平原地區首個國家森林城市,剛剛獲批的,也是祝賀你們。
-
嘉賓
孟景偉:對,去年11月份。
-
主持人
我們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也是常年致力於宣傳報道副中心,可以説綠色發展也是我們採訪報道的重點領域,在生態高品質發展建設方面,咱們副中心有哪些亮點和特色?
-
嘉賓
孟景偉:目前來説綠色生態已經成為副中心發展的鮮明底色,我給大家重點介紹兩個特色:
一是出門見綠,處處可及。目前已經建成萬畝以上森林8處、千畝以上森林組團32處、各類公園51處,可以説城市副中心的公園已經實現了“串珠成鏈”,老百姓在家推窗見綠、起步聞香,特別給大家推薦的是城市綠心公園,面積達11.2平方公里,作為北京市第一個近零碳公園,每年的二氧化碳減少的排放量相當於面積20平方公里森林的碳匯量。
二是水清岸綠、舉目可望。我們的空氣品質已經達到了國家優良標準,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標,現在的大運河水面遼闊,昔日的“漕運古道”變身“生態走廊”,大鴇、白鷺等一批珍稀鳥類來副中心過冬,特別是去年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京冀段62公里實現了全線通航,所以我們也誠摯地歡迎各界朋友到通州來坐船體驗,感受“一枝塔影認通州”的意境。
-
主持人
好美啊,水清岸綠,大美通州。接下來我們再來説一説民生,在副中心的高品質發展過程當中,民生訴求如何得到更好的解決?市民在哪些方面提出的問題比較集中呢?接下來也讓我們來跟隨北京廣播電視台的主持人石雨濛到第二現場看一看,雨濛您好。
-
主持人
剛才從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接訴和咱們通州區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即辦的整個的過程當中,“接訴即辦”整個過程當中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百姓反映的這些熱點問題其實也是政府對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的方向。城市副中心民生領域未來還會有哪些高品質發展的好消息?讓我們的百姓能夠更有獲得感呢?
-
嘉賓
孟景偉:2023年我們將緊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持續強化民生保障,建設更有溫度、更有厚度的城市副中心。
在教育方面,我們開工建設的一批中小學、幼兒園將投入使用,使城鄉教育更加均衡化、普惠化,在醫療方面,我們今年將啟動1-2家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的建設。同時要力保北京疾控中心遷建,以及友誼醫院二期、安貞醫院、首兒所等項目加快建設,使更多的優質醫療資源加快投用。同時我們持續完善“三甲醫院+社區醫院”的緊密型醫聯體,使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更高水準的醫療服務。
民生方面,我們將促進城鄉勞動力就業不少於1.5萬人,開工建設2萬套保障性住房,進一步推進區域職住平衡,在文體方面,今年要力爭大運河國家5A級景區創建成功,同時將開展“運河賽艇大師賽”等系列品牌活動,使副中心老百姓的文體獲得感持續增強。
-
主持人
現在副中心這種文體活動還是比較多的,尤其是春節期間對嗎?
-
嘉賓
孟景偉:對,我們今年在春節期間舉辦42場系列文化活動,包括新春廟會、包括冰雪嘉年華,包括環球影城“歡樂中國年”等一系列活動,豐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為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的文化服務提供一道道大餐。
-
主持人
在接下來副中心進一步高品質發展的過程當中,咱們還會有一些什麼樣的計劃呢?
-
嘉賓
孟景偉:我們將認真牢記總書記對副中心高品質發展的囑託,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在諸多領域、諸多方面都要與老百姓同頻共振,同時我們將大力開展基層治理年專項活動,就是使各級幹部要到府去問需,開展“敲門行動”,直接在第一線掌握老百姓的訴求,實現從有一辦一到未訴先辦。
-
主持人
今天是小年,孟區長還有想跟大家説的話。
-
嘉賓
孟景偉:今天借這個機會提前給大家拜個年,祝大家新春佳節快樂,同時也誠邀社會各界朋友經常到副中心做客,感受我們的新氣象、新變化,與我們共同見證和推動城市副中心的新發展,再次感謝大家。
-
主持人
也非常感謝孟區長今天做客我們的節目,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副中心的高品質發展、副中心的速度、副中心的品質,我們也期待着這裡有更好的發展。每一次去都能看到不同的新的變化,真的是非常棒。
-
嘉賓
孟景偉:對,我們的工作也要實現一年一個節點,每年都有新變化。謝謝!
-
主持人
朋友們,今天的節目到這兒就結束了,明天和大家一起聚焦構建新發展格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金融監管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負責人將參與直播,好了,朋友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