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黃彥:各位觀眾、各位聽眾、各位網友,大家好!您現在收聽收看的是由北京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聯合主辦的“市民對話一把手 提案辦理面對面”直播訪談節目,各位好,我是主持人黃彥。我們搭建的是全媒體傳播平臺,您可以通過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BRTV新聞頻道、人民視頻、千龍網、北京日報客戶端、新京報客戶端、首都之窗、市政協官網、北京發佈、北京時間以及聽聽FM實時收聽收看我們的節目。
今天這一期的主題是“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全面推進新時代文物事業發展”,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今天做客演播室的嘉賓,他們是: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首鋼集團總建築師吳晨。吳委員您好。
-
嘉賓
吳晨:主持人好,大家好!
-
主持人
黃彥: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君合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白濤。
-
嘉賓
白濤:大家好!
-
主持人
黃彥: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歡迎您。
-
嘉賓
陳名傑: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
-
主持人
黃彥:陳局長非常周到,把大家全部問候到了,感謝您。今天來到現場的還有歷史作家、知名博主沅汰,知名歷史博主、大學副教授胡政陽,今天現場還有政協的朋友們,以及模擬政協的學生代表,歡迎各位的到來。
在8月初舉辦的2022“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話會”上透露了這樣一則消息:國家文物局已經確定,推薦“北京中軸線”作為我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産申報項目。北京中軸線是我國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也是北京老城的靈魂與脊梁。今年年初的時候,北京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也專門提出了“總結推廣北京文化遺産保護的國際性經驗,助力中軸線申遺”的提案。吳晨委員先為我們介紹一下提案的情況。
-
嘉賓
吳晨:謝謝主持人,2022年是《世界遺産公約》頒佈50周年,市政協非常重視,在市政協代表下,對北京市文化遺産和相關自然遺産做了非常深入的調研,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了相關的建議,這個建議就是要對北京市各級各類文化遺産活化利用和管理進行非常深入的研究和總結,在此基礎上提取具有國際性和具有推廣性的北京經驗。同時組織相關的專家對於北京經驗,結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的綱領性的思想來書寫北京經驗的北京篇章。與此同時,鼓勵相關的機構和學者積極參加50周年相關的活動,利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性的平臺,全渠道、全媒體地來積極推廣北京的這种經驗。與此同時,跟世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有關的研究機構進行充分的合作,要提升北京在文化遺産方面的學術中心地位,結合北京的經驗,借助中軸線申遺最後一兩年時間,把北京的經驗運用在中軸線申遺最後的衝刺階段。
-
主持人
黃彥:所以説這樣一個提案應該是委員們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剛才吳晨委員也提到今年是《世界遺産公約》通過50周年,這個《公約》對於不少朋友來説可能會感到比較陌生,白濤委員是法律方面的專家,您跟我們説説這項《公約》在遺産保護方面可以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
嘉賓
白濤:我簡單介紹一下,大家都説《世界遺産公約》的全名叫作《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這個《公約》是1972年聯合國通過的,已經50年了,1975年正式實施,咱們中國是1985年就成為“公約國”,到今天為止,這個《公約》已經有194個成員國了,也就是絕大部分國家都參與了這個《公約》。它具體規定了什麼叫自然遺産,什麼叫文化遺産,它同時也規定了所在國一定要對這些世界的寶貴遺産進行保護的各項措施。按照這個《公約》,每個成員國都可以將自己領土範圍內的認為夠世界遺産資格的去進行申報,當然要通過成員國大會的審核和批准,一旦進入保護名單就要求這個國家要全方位地進行法律方面的保護。不僅如此,因為它是一個世界性公約,也要求全世界都要對這些遺産進行重點的保護。因為這些自然遺産、文化遺産太罕見了,無可複製,這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所以要求要有全社會的支援,是對本國的遺産保護有效的補充。這個《公約》到現在50年了,這50年以來它的重要性是能夠顯現出來的,它其實是大大地激勵了全世界人民對自己國家的世界級的文化遺産的保護激情,也是把本國的這些保護措施都各取所長彰顯出來。更重要的,它們代表了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
-
主持人
黃彥:而且非常獨特。
-
嘉賓
白濤:鼓勵和認可了世界文明的多樣性,還有這些遺産涵蓋的文化,還有生物的多樣性,促進了人和自然的和諧,極大地幫助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對國際和平、可持續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
主持人
黃彥:所以陳局,中軸線是咱們非常寶貴的遺産,咱們正在中軸線申遺。剛才也説到了政協這份提案中提到了要總結推廣北京文化遺産保護的國際性的經驗。近年來,咱們北京在推動加強文化遺産保護、促進國際交流合作方面,我們有一些什麼樣的嘗試呢?
-
嘉賓
陳名傑:我覺得這一次政協的提案提得非常好,剛才兩位委員也講得挺好。今年確實是遺産領域的一個大年,今年是《世界遺産公約》50年,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40年。
-
主持人
黃彥:都是整數。
-
嘉賓
陳名傑: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頒佈40年,北京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0年,所以今年是文化遺産保護特別重要的年份。剛才主持人提到的8月7號專門召開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話會,在會上請了很多國內外的專家,針對文化遺産和城市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很好的研討,大家也提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針對政協的提案,我覺得北京最應該把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做好。
-
主持人
黃彥:怎麼講?
-
嘉賓
陳名傑:因為北京是全世界擁有世界文化遺産最多的城市之一,我們有7個世界文化遺産。第一批北京入選3個,長城、故宮、周口店。1998年又進了2個,天壇和頤和園,2003年是十三陵,2014年是大運河,現在中軸線在申遺,所以北京在全世界應該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城市。我們應該把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工作做好。在國際合作方面這幾年廣泛地開展了國內外交流,每年市委市政府和國家文物局都會搞國際學術會議。請國內外專家共同探討,所以通過鍥而不捨、持之以恒的努力,現在我們對中軸線的遺産價值了解得也越來越深刻。
-
主持人
黃彥:就像您剛才提到的文化遺産的保護成果最終是要惠及到人民群眾,我們住的這個地方的歷史文脈的傳承和文化遺産才能夠得到一個可持續的發展。我們都知道中軸線是南起永定門,北到鐘鼓樓,很多人都在這裡安居樂業,而且這裡是有我們生活的體驗和集體的回憶,它是一個活的東西,它不是供在博物館裏面的,白濤委員和歷史作家沅汰在節目之前也到鼓樓去進行了實地探訪,我們先通過一段短片一起了解一下。
(播放VCR)
-
主持人
黃彥:可以説通過這段短片,我們也對鼓樓的現狀有了一定的了解,古建築現在在修繕,而且周邊的環境也得到整治和改善。在節目之前我們也在首都之窗向市民朋友徵集了意見,在我們蒐集到的意見當中,網友“彩虹”説道:中軸線上一些高樓很刺眼,還有一些建築和古城風格不是太協調,希望能夠得到整治。陳局跟我們説一下鐘鼓樓片區還在進一步整治當中,因為去拍的時候我們看到底下其實還是有工地在那兒的,修繕完之後這裡會是什麼樣子?
-
嘉賓
陳名傑:所有對北京有感情的人,對鐘鼓樓都特別印象深刻,鐘鼓樓可以講是北京人的一種鄉愁和歷史記憶。鐘鼓樓在元大都定都北京的時候,它是中心臺。當年忽必烈定都元大都、定都北京的時候,鐘鼓樓這個區域是最最核心的,這個地方也是最能體現北京衚同四合院肌理,最能體現老北京藍天白雲鴿哨聲。鐘鼓樓在北京城的地位又非常高、作用非常大。怎麼講?我們講暮鼓晨鐘,晚上擊鼓的時候關城門,大家該回家休息了,早晨敲鐘的時候開城門,一天的生活由此展開。可以講鐘鼓樓是對整個元明清時期北京城生活秩序的一個統領。
-
主持人
黃彥:所以它在城市的正中心。
-
嘉賓
陳名傑:對,特別重要,它又是傳統中軸線的北端。就像剛才網友講的,特別希望這個地方能夠保留歷史風貌,這幾年通過中軸線申遺,我們也推動超高建築的降層,比如像天意商城和北海醫院降下來了,降下來就不一樣,通過圖就能看出來。現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除了保護文物本體,更多的是要重視保護整個文物賦存的環境,要強調視廊的貫通,這是對《世界遺産公約》的理解越來越深刻、對歷史文化城市可持續發展和城市更新理解得越來越深刻的一個具體體現。
-
主持人
黃彥:我們也期待站在鐘鼓樓上能看到更廣闊的北京城。白濤委員在這次調研中也提到了《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産保護條例》的出臺實際上是意味着北京中軸線的保護走上了法律的軌道,為什麼這麼重要呢?
-
嘉賓
白濤:中軸線的保護條例已經公佈了,實施是在今年10月1號。剛才咱們講的《世界遺産公約》要求締約國必須採取一系列的措施,確定、保存、保護、展示,還有修復世界遺産,要採取法律的措施、科學的措施、技術的措施、行政的措施、財政的措施,採取這一系列的措施來對世界遺産予以保護。總結一下這個《公約》要求世界遺産必須有突出的普遍性的價值。
-
主持人
黃彥:把要求給我們簡單説一説。
-
嘉賓
白濤:還必須有充足的法律依據,歷史要比較悠久,還有現狀要保護得不錯。所以法律的出臺、條例的出臺就應對了這些要求,我們很期待這些措施,這些措施很多,有30條,非常的立體,也突出了人民群眾普遍參與的這麼一個特點,所以我們很期待落地,能夠用充足的法律來申遺。
-
嘉賓
白濤:還必須有充足的法律依據,歷史要比較悠久,還有現狀要保護得不錯。所以法律的出臺、條例的出臺就應對了這些要求,我們很期待這些措施,這些措施很多,有30條,非常的立體,也突出了人民群眾普遍參與的這麼一個特點,所以我們很期待落地,能夠用充足的法律來申遺。
-
主持人
黃彥:從鐘鼓樓一路往南就會經過景山、故宮、太廟、正陽門,最南端就是永定門了,現在很多朋友都很喜歡周末的時候沿着中軸線騎行,這段路7.8公里非常適合騎車。大家很關心中軸線申遺工作進展怎麼樣?以後會不會有更多的古韻悠長、環境優美的場所向我們開放?
-
嘉賓
陳名傑:我們的目的就是擦亮文化歷史金名片,把名片的價值更好地彰顯,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特別重要的是它的突出普遍價值。《世界遺産公約》裏面叫OUV,是世界文化遺産獨一無二對人類的貢獻。中軸線的突出普遍價值主要是承載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標識。我們作為農業社會,對時節的把握特別重要,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對時節的把握是農業社會的基本功。所以中軸線體現農業社會時期的以中為尊、左右對稱、禮樂交融的中華民族這樣的一種精神價值,是我們的審美觀的集中體現。所以國之重器都在中軸線。
-
主持人
黃彥:最重要的點都在上面。
-
嘉賓
陳名傑:所以它是中華文明的集中承載。同時中軸線又是發展的、活態的,既把古代的一些重器佈局在這兒,近現代的重器,比如説天安門廣場建築群也佈局在這兒,所以它是講好古代中國和講好現代中國最好的素材。
-
主持人
黃彥:所以古今交融。
-
嘉賓
陳名傑:對,古今交融,雍容大氣。中軸線是最能體現大國首都文化自信的地方,所以你看新版城市總規和核心區控規裏就是講中軸線是體現大國首都文化自信的集中承載地。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為了突出和保持增強它的突出普遍價值。另外剛才白濤委員講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作為世界文化遺産,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要留給我們的下一代,這樣保證它的真實性。剛才主持人講到萬寧橋的東北角鎮水獸。
-
主持人
黃彥:那個好可愛。
-
嘉賓
陳名傑:下巴的地方有元代工匠刻的字,它是生動地證明萬寧橋是始建於元代,這就是體現它的真實性,這就是我們保護的重點,包括它的完整性。吳晨委員正好&&我們做地外大街環境整治方案,地外大街體現前朝後市的“市”,體現的是商業,在元明清是商業中心,現在依然是商業中心,現在去做城市更新就要突出它這個價值,這就是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
主持人
黃彥:所以要全面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中軸線,有很多的方式,比如説我們剛才説的可以去實地感受中軸線的魅力。其實今天來到演播室的嘉賓胡政陽老師是一位知名的歷史博主,我可以透露一下您的名字吧?大家搜“宮殿君”就能找到您。胡老師喜歡用什麼方式感受中軸線的魅力?
-
市民代表
胡政陽:除了親身實地感受中軸線以外,我覺得現在更多的,通過雲游雲逛的形式,比如中軸線上最壯麗的風景故宮,除了親身走進故宮,故宮自己的雲逛故宮等等形式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它。故宮還推出了故宮小程式“故宮雲客”,通過積分打卡積徽章的形式激起年輕人去了解故宮、探索故宮的慾望,我覺得非常好。
-
主持人
黃彥:胡老師沒少去。
-
市民代表
胡政陽:同時我覺得故宮一直以來做的高科技數字化的手段也幫助我們更好地去了解和探索故宮,比如説把很多文物的資訊詳細的高清大圖放在專門的App上,讓我們能夠更近距離地看這個文物。比如故宮各種大屏,可以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幫我們了解到中軸線上的一切。
-
嘉賓
陳名傑:我特別贊同胡政陽老師的觀點。數字化給文物的活化利用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我們曾經探討元宇宙,元宇宙可能是文物和博物館事業發展的一個歷史性機遇。就像你剛才講的,當文物放在文物櫃裏面,你只能隔着玻璃去看,而且看得還不是很清楚,但是通過數字化可以360度放大。
-
主持人
黃彥:就很生動了,能跟它貼得很近。
-
嘉賓
陳名傑:還有很多背景知識,肯定數字化是有利於大家對文物的深刻了解。現在中軸線也在做一個數字中軸,數字中軸大體分成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底座,底座必須跟時間、地理空間緊密結合,確保它的坐標是完全吻合的。第二個層面就是監測中心和應用平臺,這個應該講是綜合各種資訊,包括遺産的監測,日常監測的數據都在裏面。第三個是應用層面,我們對社會開放,比如説我們跟騰訊做了一個“雲上中軸”,效果特別好。去年我們發佈了一個雨燕的數字産品。
-
主持人
黃彥:為什麼選擇雨燕?
-
嘉賓
陳名傑:因為北京雨燕是一個北京中軸線上活化的形象大使,雨燕是北京的物種,而且北京雨燕每年春天從非洲飛回來,每年7月底、8月份飛到非洲去,行程萬里,在空中要飛兩個多月,基本上都在空中,也是象徵中華民族的堅韌不拔、鍥而不捨的精神,鵬程萬里,希望用雨燕來代表中軸線。
-
主持人
黃彥:看來現在有不少的方式來展現中軸線上的各種遺産。
-
嘉賓
陳名傑:像這種應用我們就會非常地開放。像剛才講的騰訊,包括跟華為做的這種華為河圖也是一種應用,還有很多,現在還有一些個人工作室也在開發跟中軸線數字中軸有關的。剛才胡政陽老師講得對,數字化確實能將我們的文物活起來。
-
主持人
黃彥:胡老師以後還有更多可以探訪的項目。北京的文化遺産是層層積累、帶狀相連,如果説中軸線架起的是北京城的脊梁的話,三條文化帶就承載着咱們北京文化遺産的精華了。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不僅有厚重的歷史底蘊,也是很多市民朋友親近自然非常好的去處,大家現在也很關注這三大文化帶,大運河、長城、西山永定河,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三山五園”,它們未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
嘉賓
陳名傑:剛才主持人問得特別好,北京作為世界著名古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它的承載總的來講就是“一軸三帶”,“一軸三帶”是最集中的體現。“一軸”就是中軸線,“三帶”就是三條文化帶:大運河、長城、西山永定河。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對北京的意義特別大。其中西山叫北京的“父親山”,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三千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從我們黨早期,李大釗、鄧中夏的工人運動就是在長辛店,就是永定河旁邊。到新中國的成立,進京趕考,1949年3月25號毛主席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到北京來,都是在西山永定河,這個地方確實是見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所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非常重要。“三山五園”就是皇冠上的明珠,精華所在。這麼多年對“三山五園”的研究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北京老城和“三山五園”作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兩大核心承載地,這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
長城是一撇,大運河是一捺,這個人字形構成了中華文化的脊梁,大運河文化帶涉及到8個省市,長城涉及到15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北京是重要的樞紐地。因為大運河大家很清楚,京杭大運河目的地就是北京,北京城是大運河漂來的,所以北京是大運河中間特別重要的一個點。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考察專門講北京要做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排頭兵。長城也同樣如此,北京段長城是在整個全國兩萬多裏的長城裏面極有代表性的,北京的長城分在6個區、520公里,北京的長城是明代長城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我們也有北齊的長城,但是明代的是最有代表性的。長城文化帶現在主要是在做預防性保護和研究性修繕。為了做好預防性保護和研究性修繕,我們做了長城考古,前兩天剛舉辦長城文化節。
-
主持人
黃彥:上周六剛剛開幕。
-
嘉賓
陳名傑:當時有人問我考古中有沒有有意思的發現。
-
主持人
黃彥:您給我們簡單講一下。
-
嘉賓
陳名傑:一個是原來專家認為長城那麼冷,我們的將士們在墩臺上待得住嗎?特別是冬天。這次考古發現,墩臺都有火炕、有取暖設施。這就生動地證明了我們的將士是住在那兒的。再通過文獻,從戚繼光,從當年的記錄裏面,每一個墩臺是有嚴格的要求,比如説每個墩臺五個士兵配五個碗,都很清楚的,説明戍邊的將士是住在墩臺上,是駐防,不是巡防。這樣大家就理解現在駐守在祖國邊疆的很多將士,比如説在一個很偏遠的小島或者很偏遠的小山頭都能住下來,這就是愛國情懷,為什麼説長城精神是最感人的?這是長城精神的具體體現。
-
主持人
黃彥:有關這三大文化帶還有很多,以後有機會再説。接着説一説大家很關注的琉璃河,琉璃河遺址考古這幾年有很多新的發現,而且大家也都非常關注,因為琉璃河比較偏遠,在房山那邊,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去到那邊看看考古遺址,很多人跟我問起這個問題,陳局跟我們説一下。
-
嘉賓
陳名傑:我們馬上到北京公眾考古季。今年的北京公眾考古季明確要向社會公開招募一批家庭,跟我們的考古學家一塊兒去考古。
-
主持人
黃彥:真的能去考古現場看?
-
嘉賓
陳名傑:當然,我們事先會給大家基本知識的培訓,我也知道現在很多人對考古很感興趣,我在做節目之前,在化粧室,他們就跟我講一個例子,説他孩子經常買考古盲盒,我説現在喜歡考古的特別多,所以我們也歡迎很多的家庭、中小學生能直接到琉璃河去。琉璃河對北京意義太大了,北京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在世界各大首都當中,北京是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琉璃河就是生動的見證。
我們去年考古,出土了一個青銅器,上面寫得很清楚,“太保”是召公,就是周武王的兄弟,召公是很有名的,應該講是古代忠誠擔當的典型代表。青銅器明確記載着他在這裡修築、建築這座城市。今年的考古範圍比去年大得多,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考古成果奉獻給社會公眾。
-
主持人
黃彥:太好了,考古季馬上就開放了,真的可以去到考古的現場,大人孩子都可以看一看,我報名。
-
嘉賓
陳名傑:歡迎。
-
主持人
黃彥:剛才我們也是提到了,在剛剛結束的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上發佈了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2021年度十大事件,琉璃河遺址的考古新發現見證北京三千年建城史位列第三件。還有一件大事是吳晨委員和歷史作家沅汰一起去探訪過的,我們通過一段短片了解一下吧。
(播放VCR)
-
主持人
黃彥:吳晨委員對這一片特別熟悉,而且多次在這裡進行實地調研和考察,您對這一片的發展和改造怎麼看?
-
嘉賓
吳晨:非常有幸,幾年前我作為皇城景山東片區的總建築師,參與到這個片區的工作,其中一個重要的亮點就是以北大紅樓和北大二院為代表的紅色革命文化。在這個片區具有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創新文化相結合的四個文化的最重要的一個載體,跟100年前的城市肌理應該説是非常地接近,跟那個時候革命青年風起雲湧地追尋中國革命理想的場景非常一致,應該是以北大紅樓為引領,統籌周邊的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文化和古都文化相融合的歷史文化休閒區,同時要對周邊的其他各類型文化進行梳理,仔細地設計一條紅色文化和古都文化的探訪路。
-
主持人
黃彥:正好現在連成一片了。而且我知道探訪的過程當中沅汰老師在那兒買了一個文創産品,因為您在採訪的時候説過新青年布袋特別好,後來把它買回家了是嗎?
-
市民代表
沅汰:對,我當時買了新青年的帆布袋,我覺得這個帆布袋本身是有一種精神的象徵、精神的傳承,所以我買了一個,我覺得用得非常好、很實用。
-
主持人
黃彥:沅汰有一個《沅汰博物館指南》,很受大家歡迎,您去了這麼多博物館,您覺得它們有什麼比較有特色的文創産品。
-
市民代表
沅汰:現在博物館裏都賣文創産品,不自覺地買了很多,有一些文創確實設計得很好,比如首都博物館有小徽章,還有倣馬王堆漢墓出土漆器的陶瓷杯子,可以拿回家喝茶,對於很多小朋友來説能更好地接近文物,還有那種名畫做成圖冊的圖畫本。
-
主持人
黃彥:填色的本。我們期待北京在文創方面有更多好玩的東西。
-
嘉賓
陳名傑:對,我接着沅汰老師的話説一句,你買了一個新青年的帆布袋,你就會油然地想起那一段“覺醒年代的歲月”,叫“物能傳神”,我們的文物或者我們的文創産品,能傳承一種精神,這個特別重要。另外還有一句話叫“物不自美,因人而彰”,就是物本身是物理的、相對客觀的,但是每個人對它的感情不一樣,有的人看到就會激起對那段歲月的回憶,有的人就會從這個物件裏面有所感悟,等等。所以我覺得文創産品特別重要。我們講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其中文創産品是很重要的活化利用的方式,特別是要鼓勵文創産品生活化、産品化。比如説雪糕。
-
主持人
黃彥:我聽説吳委員在現場給大家一人買了一根雪糕。
-
嘉賓
吳晨:是的,貓頭鷹的雪糕。
-
主持人
黃彥:現場也有一位同學去過,有一位模擬政協的同學,您好,介紹一下自己。
-
市民代表
市民代表:我來自北京九中。
-
主持人
黃彥:您也去過北大紅樓嗎?
-
市民代表
市民代表:對,那裏有很多革命烈士的遺跡,包括小型的展覽,因為北大紅樓是新文化運動的發源地,所以會讓參觀者更加設身處地地感受到這些歷史文化。
-
主持人
黃彥:現在去北大紅樓也非常方便,通過微信公眾號就可以預約參觀了。去年有一段時間我一直預約不上,現在好一些了。我也去那兒參觀過,給我的感覺就是五四大街上車來車往,北大紅樓好像一個時光機器一樣,一個有魔力的盒子一下子把你拉到那個時代。紅色文化也可以説是當代首都文化的靈魂,陳局,我們下一步怎麼更好地傳承紅色文化,讓這個紅色印記深深地鐫刻在每個人的心裏?
-
嘉賓
陳名傑:這個問題特別好,北京不僅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紅色之城,北京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地,是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孕育地之一,也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最早的地方之一,我們在市委宣傳部的統籌下,這幾年一直圍繞革命文物三大片區,第一個片區就是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片區,一共31處,從去年建黨百年推出以來,到現在已經超過200萬人次參觀了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早期這些紀念場館。第二大片區就是盧溝橋宛平城抗日戰爭片區,包括平西平北抗日根據地,這個片區我們正在做改造提升,在2025年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的時候將會展示給大家。第三個片區就是香山革命紀念地,剛才講的進京趕考,這是建立新中國主題片區。這個片區是我們中國共産黨從農村走向城市,奪取全國勝利,建立新中國特別重要的一個片區。所以這三大片區推出來以後,深受大家歡迎,也讓三大片區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
-
主持人
黃彥:咱們這方面推進得應該説也是非常順利。北京作為著名的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館,而且北京現在也正在建設博物館之城,接下來讓我們跟着吳晨委員和沅汰老師一起去一所特殊的戶外博物館看一看,請看短片。
(播放VCR)
-
主持人
黃彥:吳晨委員特別熟門熟路,帶着我們在裏頭逛,因為您是首鋼集團的總建築師。
-
嘉賓
吳晨:我們相伴了13年的時間。
-
嘉賓
黃彥:怪不得那麼熟,這裡那麼大,找到這些地方也不容易。現在大家對博物館有很多的期待,有的人願意看歷史文化,有的人願意置身自然當中,大家對博物館的要求也很高,要能看文物、能喝咖啡,還要能夠購物、能夠消費,所以也有網友在首都之窗給我們留言説新時代的文物必須要用新的形式才能更加吸引人。怎麼樣讓年輕人愛上博物館,自發地宣傳這些老物件呢?其實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胡教授,我知道您平時接觸博物館比較多,在這方面您有什麼推薦?
-
市民代表
胡政陽:我覺得文物要直達年輕人的心底,真的是很重要的課題。給我印象最深的首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有個很大的文化IP形象,就是以它的鎮館之寶一頭牛的形象展現在大家面前,我覺得這個非常深入人心,很多學生都問我:“老師,那個牛的形象到底是什麼?”而且首博還給了我們一些解謎的線索,説這裡有7頭牛,大家找一找,能不能解謎出來。首博做了一些文物的表情包,把陶俑瓷器做得萌萌噠、美美噠,我的學生給我發訊息的時候都會拿這些表情包發給我,問我“老師,這些文物背後的故事到底是什麼?”我覺得通過文物形象和表情包提升了文物的親切感,同時也拉近了和年輕人的距離,給我印象非常非常深。
-
主持人
黃彥:現在讓博物館被更多的年輕人接受,咱們其實也是做了很多的努力。
-
嘉賓
陳名傑:胡政陽老師講得特別好,古老的文物怎麼讓年輕人喜歡,你剛才在講我也在思考,首先要化古老為時尚,就是我們的文物都是很古老的,動不動就幾千年,幾千年的東西怎麼樣時尚化表達、年輕化表達,讓年輕人喜歡?作為博物館人必須思考這個問題,第二個是化厚重為靈巧,很多文物都是很厚重的,厚重的東西怎麼樣讓它深入淺出,怎麼讓它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能夠走進人們的心裏?這個我覺得也是給我們的一個思考,只有通過化古老為時尚、化厚重為靈巧,我們才能真正地把文物博物館化冷門為熱門,讓大家真正地熱愛。我有一次在微信上看到了一段文字讓我很感動,説我不在博物館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我説我作為一個博物館的從業者,特別地有一種自豪感,當然更多的是一種責任感,我們必須把“博物館之城”建設好,讓博物館給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産品。
-
主持人
黃彥:現在很多同學都很喜歡去博物館,現場有一位同學有話説,您先自我介紹一下。
-
市民代表
市民代表:大家好,我來自北京25中。
-
主持人
黃彥:你最近去過什麼樣的博物館?
-
市民代表
市民代表:國家博物館和首都博物館。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到永定門公園最近舉辦了一個中軸線的展覽,我去參觀了之後,我在那裏面了解到了中軸線700餘年的歷史,我還近距離參觀了永定門城樓的一些相關的內容,我覺得這是一個提升自我文化內涵的機會。
-
主持人
黃彥:正好是暑假,而且還能實地看展,特別喜歡。
-
嘉賓
陳名傑:我剛才聽了你的介紹之後特別高興,我也特別自豪地説:“這個展是我策劃的。”當然是我和我的同事們一起來做的。我希望一個臨時的展覽能讓更多的人感受,短短的半個月有一萬多人去參觀,接下來我們會把這個展送進校園,現在跟北京二中已經談合作了,在9月1號開學的時候走進北京二中,讓更多的學生能看到。
-
主持人
黃彥:真棒。
-
嘉賓
陳名傑:接下來還會進社區,讓中軸線的文化、中軸線的展覽走入人們的心裏。其實我覺得建立文化自信應該有三部曲:首先得有一個文化的研究,把我們的文化梳理研究好,第二要有一個文化的呈現,研究以後要把它呈現出來,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呈現?文創産品是一種呈現方式,跟北京廣播電視台合作的“博物館之城”的節目也是呈現方式,包括你剛才看的臨時展覽,這也是呈現方式。第三是文化的認同,呈現出來以後,我們的觀眾,就像剛才這位學生,你看到以後,你覺得很受 啟發,才能真正地深入到你的內心,這樣就有文化自信了。所以我説有文化研究、文化呈現、文化認同才能建立文化自信。這也是我們作為“文物人”“博物館人”的職責和使命。
-
主持人
黃彥:現在博物館開展很多的特色活動,比如説像博物館的夜游活動現在就很受歡迎,雖然工作人員可能比較辛苦,但是深受上班族的喜愛,可以帶着孩子們晚上下班時間去看一看,這個非常有意思。
-
嘉賓
陳名傑:我們現在大力倡導夜游,因為上班族白天很忙,沒有時間看,我們就希望晚上以家庭出游的方式到博物館看,希望有更多博物館開展夜游,我現在了解到的有14家。下一步我們也會創新,總的趨勢就是會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向社會夜間開放。
-
主持人
黃彥:太好了。北京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是一張金名片,怎麼樣更好地傳承和保護它呢?最後請兩位委員跟大家説一説。
-
嘉賓
吳晨:我們參與北京老城的保護整治復興工作將近20年時間,在這20多年時間中我們總結出了四個詞16個字作為我們的理念和追求:“積極保護、整體創造、有機更新、全面復興”。在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公佈的展覽上,主打畫面就是我們描繪的到2035年、到2050年的畫面,我們希望北京的未來更美好。
-
嘉賓
白濤:吳委員講的非常好,我非常贊同。我自己是一個法律工作者,我希望我們的立法工作能夠繼續加強,因為它給整個文物的保護和文物的活化帶來了很多的力量,另外陳局講到,最古老的文物和最新的高科技結合,這特別令人興奮,這是相互輝映的過程,特別令人期待,希望繼續。
-
主持人
黃彥:陳局最後用一句話給我們總結一下。
-
嘉賓
陳名傑:今天對話會的主題叫“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全面推進新時代文物事業發展”,我作為文物部門的一員,特別能感受到大家對文物工作的熱愛,我也更加增強了做好文物和博物館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我想我們一定要不斷地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為人民群眾奉獻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産品,堅定人民的文化自信。
-
主持人
黃彥:特別感謝陳局長今天做客我們的演播室,也感謝吳晨委員、白濤委員,還有今天現場做客的各位政協委員,還有網路名人,以及同學們,謝謝你們。朋友們,今天的節目到這裡馬上也要結束了,給您預告一下明天做客節目的是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冬梅,她將和兩位政協委員共話“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促進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