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隗斌: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一周年首場新聞發佈會。去年7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北京等五個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一年來,北京全市統籌推進培育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天我們專門邀請到我市有關單位的領導同志向大家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新聞媒體關注的問題。
出席今天會議的有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郭文傑先生,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顧瑾栩先生,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夏沁芳女士,石景山區副區長王智勇先生,通州區副區長楊磊先生,以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重點企業代表等。
首先,請市商務局副局長郭文傑先生介紹北京市獲批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一周年以來總體進展與下一步主要舉措。
-
嘉賓
郭文傑: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2021年7月19日,國務院批准北京等五個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一年來,北京市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商務部“兩穩一促”和市委市政府“五子聯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工作要求,以落實“四個中心”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為指引,以擴大內需、改善民生為導向,全市69家單位協同聯動加速推進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持續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一、緊扣“十大行動”主線引領,搭建協同聯動工作體系
成立市領導高位部署、高頻調度的“一辦十組”領導小組工作體系。領導小組辦公室、十個專項工作組、各區立足各自定位,推出“1個總體+10個專項+17個區域”實施方案體系,“地標品牌渠道”協同發力、“科文體醫教展”統籌推進、“促改革強服務”齊抓並舉,打造獨具特色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示範區、主承載區、消費新增長極、空港型國際消費樞紐等。用好“五子聯動”優勢,積極探索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與“兩區”建設、科創中心、數字經濟、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其他“四子”項目共促、任務共擔、政策共用,率先實現5G+8K全産業鏈技術貫通、“免稅、保稅和跨境電商”政策銜接試點等創新成果。
二、緊盯“五大維度”協同發力,實現關鍵指標穩中有升
在商務部25項評估指標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圍繞國際知名度等五個維度,設定市場總消費等42項監測指標,開展月度、季度、年度動態監測評估,科學指導培育建設工作。國際知名度方面,世界500強企業數量57家居全國首位,跨國公司總部數量達201個。消費繁榮度方面,2021年全市總消費、服務消費、社零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1%、13.4%和8.4%,消費市場整體恢復至疫情前水準。商業活躍度方面,2021年以來新落地首店近1300家,處於全國首店經濟第一梯隊;離境退稅商店數量超800家居全國首位。消費舒適度方面,基本便民商業網點超9萬個,實現全市社區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全覆蓋。到達便利度方面,2021年首都國際機場和大興國際機場進出港航班49.9萬架次,旅客吞吐量合計5769萬人次,分別較上年增長17.6%和12.2%。
三、緊抓“五大清單”統籌推進,形成“五個一批”標誌成果
以“五大清單”為抓手高效落實分年度重點工作。179項重點任務持續推進,2022年度目標完成進度達到54.2%;137個重點項目竣工運營37個;92項政策已出臺85項;壓實133家商品消費重點企業周監測、周調度、周統計機制,企業訴求解決率達85%;構建2022北京消費季“1+8+24+N”活動框架,3月1日部市聯合、全城啟動,全年計劃開展線上線下促消費活動3000余項。同時,與第三方合作開發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可視化系統,整合“五大清單”和消費市場運作監測信息化管理功能,大力提升培育建設推進效率,全面展示培育建設標誌成果。
一是打造一批地標性消費項目。22個傳統商圈和20家“一店一策”試點企業基本完成升級改造,王府井步行街獲評國家級示範步行街。環球主題公園、三里屯太古裏西區、首鋼六工匯等熱點項目開業運營。前門大街等6個項目獲批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模式口歷史文化街正式開街。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文化設施外立面亮相。順義新國展二期會展項目、三期配套居住項目開工建設,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會展+消費樞紐”啟動全球創意徵集。
二是培育一批引領性消費品牌。認定迪卡儂、屈臣氏等5家時尚消費品牌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021年落地901家首店中國際品牌佔比15%,其中北京曼聯夢劇場亞洲首店融合足球主題餐廳、曼聯周邊售賣、足球文化展覽等多種功能。郎園station等6個新消費品牌孵化試點基地掛牌運營,在孵品牌超50個。北京老字號擴至206家,老字號觸網率達75%。“北京禮物”已超1100件。
三是升級一批多元化消費業態。北京坊打造全球首個“5G+華為河圖”智慧商圈,“南中軸元宇宙産業基地”揭牌成立。北京冬奧會亮相全球首個無人全自動餐廳,數字人民幣落地冬奧場景超40萬個,冰雪季期間全市70家冰雪場館總收入同比增長69.3%。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通航,打造集遊船、沿岸商業、城市景觀、燈光演繹於一體的綜合夜游項目。實施“漫步北京”計劃,圍繞中軸線和三個文化帶推出200余條主題游線路。規劃智慧醫療健康16個關鍵應用場景。新佈局26所國際學校,已建成15所。
四是推出一批創新型消費政策。監管端優化消費環境,6月1日施行《北京市單用途預付卡管理條例》,組織開展美容美發等重點領域執法活動。7月1日實施《北京市知識産權保護條例》,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知識産權保護,推進知識産權糾紛多元調處。經開區“一業一證”改革試點擴容至20個行業50個場景。供給端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出臺《關於助企紓困促進消費加快恢復的具體措施》,切實推動留抵退稅返還、社保緩繳等紓困政策落地。加大部門綜合施策力度,優化資金支援方向,出臺“首店3.0版政策”,大力發展首店首發經濟。突出“北京范”“時尚潮”“文化芯”“科技核”,制定“夜經濟3.0版政策”,打造包容多元、業態融合、動靜相宜、安全便捷的“夜京城”。北京消費季政策每個季度對積極參與北京消費季活動並成效顯著的城市商業綜合體、線下零售和餐飲企業給予資金支援。數字消費能級提升政策圍繞“直播電商産業聚集升級”“推進跨境直播電商創新發展”“構建直播電商專業人才體系”等方面綜合發力。全面促進體育消費政策培育全球頂級賽事活動,推進建設體育産業集聚區。需求端激發居民消費潛力,汽車更新換代政策6月1日起對乘用車置換新能源車給予最高10000元/臺補貼;綠色節能消費券政策對消費者購買使用手機等21類綠色節能商品給予補貼;7月10日起發放京郊住宿消費券;同時,我們現在也正在謀劃適時發放餐飲消費券,助力餐飲行業加快恢復。
五是舉辦一批高人氣消費活動。突出部市攜手、市區聯動、市場主導、機制創新,打響“北京消費季”活動品牌,開啟首秀北京、時尚北京等8大活動板塊,加強商旅文體融合互動、線上線下聯合共振,全力打造“首發節”“資訊消費節”“體育消費節”“網紅打卡地評選”等24個全市性標誌活動,升級北京消費季支援措施,持續帶動各區、各商協會和企業舉辦近3000項促消費活動,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下一步,北京將持續統籌用好領導小組工作機制,緊扣“十大行動”主線引領,緊盯“五大維度”關鍵指標,緊抓“五大清單”統籌推進,複製推廣“五個一批”標誌成果,縱深推動培育建設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力爭到2025年,將北京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競爭力和美譽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我就介紹這些內容,謝謝大家。
-
主持人
隗斌:謝謝市商務局副局長郭文傑先生的介紹。下面,請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顧瑾栩先生介紹一周年以來數字消費創新引領工作進展成效與下一步主要舉措。
-
嘉賓
顧瑾栩: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們,大家好!為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鼓勵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去年和今年,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連續出臺了《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數字消費創新引領專項實施方案(2021-2025年)》和《北京市數字消費能級提升工作方案》等文件,充分發揮我市數字消費在數字技術賦能水準、新興業態融合等方面優勢,以提升數字消費能級為牽引,不斷完善數字化新型基礎設施,推動數字技術與消費持續深度融合,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數字消費基礎設施持續完善。大力推動5G和千兆寬頻網路建設,截止到今年4月底,我市5G基站累計達5.4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25個,居全國首位,實現52個市級重點商圈和市內重點景區5G網路全覆蓋。北京市獲評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具備千兆網路服務能力的10G PON端口數達29.3萬個。
二是傳統消費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協同相關部門對傳統商圈進行數字化改造,加強沉浸式消費體驗,建設形成了全球首個“5G+華為河圖”智慧商圈北京坊、與科技融合創新的首鋼園工業遺存、以BOM嘻番裏為代表的沉浸式體驗商業中心等典型數字消費體驗場景。
三是數字消費內容供給日益豐富。培育發展新興超高清融媒體視聽業態,支援8K超高清內容製作,打造“5G+8K”文體直播新生態。積極營造精品原創游戲和電子競技産業生態。擦亮“北京智造”品牌,其中,小米正在構建的第二期智慧工廠,主要生産高端智慧手機,預計在2023年年底前落成,並形成年産1000萬台超高端智慧手機的能力,相比一期工廠在産能上翻了近十倍,産值將會達到500億到600億人民幣。
四是數字消費新業態持續拓展。建設北京交通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為市民提供智慧出行決策。疫情期間着力推廣“無接觸購物”服務,試點美團、京東的無人車配送生活物資,有效減少接觸風險。培育形成15家資訊消費體驗中心,包括以人工智慧服務為代表的聯想未來中心;線上線下融合,利用大數據助力反向定制生産的曲美體驗中心;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零售線下改造”雙驅動模式的多點DMALL+物美聯想橋數字零售體驗店;具備全套智慧管理能力的依文MTM數字化定制平臺。
下一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將進一步強化“五子”聯動,紮實做好重點項目落地、重點任務推進、重點企業服務、培育政策研究等工作,持續激發數字經濟創新創造活力,助力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一是推動直播電商産業集聚升級。選取2-3個區打造高品質直播電商基地,積極組織開展北京市高端直播電商基地試點的評定工作,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直播電商基地建設。聯合相關單位支援本市品牌企業、商家店舖、資訊消費體驗中心開展品牌直播、工廠直播、鄉村振興直播等特色直播。鼓勵平臺企業設立首店首發直播專區。借助直播經濟推廣“北京品牌IP”,打造“人、貨、場”全要素直播電商産業集聚生態。
二是提升數字內容服務供給能力。探索數字文化新模式,發展雲旅游、雲展覽、數字藝術等消費新形態。鼓勵發展“導游直播”“網紅打卡”等智慧旅游新模式,宣傳推廣本市精品旅游線路、特色文化活動等文旅資源。推動“後冬奧”時代數字體育場景建設,積極發展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服務,依託平臺企業消費大數據分析,在餐飲、旅游、文化活動等領域定期推出特色消費榜單和消費指引,培育消費品牌。
三是營造數字消費良好發展氛圍。培育智慧城市萬億産業,計劃從“驗證一批新場景”“落地一批新標桿”“打造一個新示範”“佈局一批新基建”等方面持續發力,通過逐步開展場景徵集、供需對接、評定評估、落地實施、推廣應用等環節,積極推進企業參與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設。積極籌備全球數字經濟大會、2022年數字經濟體驗周和北京數字消費節等展會活動,鼓勵資訊消費共同體及企業積極參與到數字消費的促銷活動中。
謝謝。
-
主持人
隗斌:謝謝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顧瑾栩先生的介紹。下面,請市統計局副局長夏沁芳女士介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一周年以來試點成效統計監測評估結果。
-
嘉賓
夏沁芳: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按照《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市統計局作為試點成效監測評估工作組牽頭單位,緊扣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目標定位,構建了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包括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5個維度,42個具體監測指標,涵蓋了與實現目標密切相關的指標。自2022年起對上一年度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推進情況和成效開展統計監測,採取綜合指數法測算總指數和分指數(以2019年為基期100),綜合反映總體和分領域進展情況。
測算結果顯示,2020─2021年,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總指數分別為91.3和98.4,受疫情影響,2020年和2021年總指數均低於100,也就是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2019年的水準。但是2021年較2020年明顯好轉,總指數提升7.1,表明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工作總體取得積極成效,五個分指數與2020年相比也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具體看,商業活躍度指數提升幅度最大,比2020年提升9.7,表明消費供給更加豐富,商業氛圍更加活躍。其中國際醫療水準不斷提升,首店、離境退稅商店數量增長較多,相應指數分別比上年提升39.6、23.6和17.5,對該維度指數上升貢獻突出。消費繁榮度指數比2020年提升8.7,提升幅度居第二位,主要受新消費相關領域發展較好帶動,新消費領域平臺交易額、限額以上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相應指數分別比上年提升24.6和7.2。到達便利度指數比2020年提升6.6,提升幅度位列第三,其中高鐵動車到達次數、地鐵運營總里程指數分別比上年提升29.7和8.0,是該維度指數上升的主要帶動力量。國際知名度指數比上年提升3.5,其中,大型外資商業企業數量、跨國公司在京地區總部數量和世界500強企業進駐數量3項指標發揮上拉作用,相應指數分別比上年提升15.3、8.4和3.6。消費舒適度指數比2020年提升1.7,其中,消費者滿意度指數比上年提升5.0,拉動該維度指數有所上升。
綜合分析主要監測指標數據表現,可以看出,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呈現以下四個特點:
一、國際交往受疫情影響較大,但國內外優質資源集聚力不斷提升
受疫情影響,北京入境游客人數、國際體育賽事數量及接待國際會展數量下降,但國內外優質資源集聚力不斷增強。2021年,在京世界500強企業達到57家,較上年增加2家,數量穩居全國首位。大型外資商業企業180家,較上年增加25家。隨着北京首店政策的推進,全年新落戶首店(含旗艦店)901家,是上年的近5倍,其中全球首店3家、亞洲首店7家、中國首店59家。
二、消費市場保持恢復態勢,消費創新力不斷增強
一是消費市場逐步恢復。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全市消費市場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2021年,全市實現市場總消費額同比增長11%(兩年平均增長1.7%),其中,服務性消費額增長13.4%(兩年平均增長3.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簡稱社零總額)增長8.4%(兩年平均下降0.7%)。
二是消費創新力提升,“新”消費發展勢頭較好。在傳統實體零售業態經營總體趨緩背景下,網上零售近年來發展迅速。2021年,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實現網上零售額5392.7億元,同比增長19%,佔全市社零總額的比重為36.3%,較2019年提高13個百分點。此外,服務性“新”消費邊界持續拓展,全市線上娛樂、線上體育、線上游戲和網際網路出行等新消費領域實現平臺交易額6150.5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線上體育和線上娛樂同比增速均在30%以上。
三、商圈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消費供給不斷改善
一是商圈表現較為活躍。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標誌性商圈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主要標誌,也是世界消費流行趨勢的集中體現。2021年,全市監測的52個重點商圈限額以上商業單位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12.8%,明顯好於全市社零總額增長水準。其中王府井等22個傳統商圈完成改造升級,國貿、西單和三里屯等商圈消費業態豐富,促消費活動多樣,商業氛圍濃厚。
二是消費供給更加豐富。2021年末,全市商業綜合體(按照國家統計局統計標準認定的)達到84個,分別較2019年末和2020年末增加21個和8個,實現銷售額(營業額)首次超千億元,同比增長33.6%。北京免稅店和離境退稅商店數量由2020年的553個大幅增加到726個。其中離境退稅商店數量為717個,增加173個,數量穩居全國首位,已實現52個重點商圈全覆蓋,共設有6個“即買即退”試點商店,數量較2020年增加1倍。
四、消費者滿意度和便利性進一步提高
一是消費者滿意度總體提升。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的《2021年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2021年,北京消費者滿意度綜合得分位居第9名,首次進入前10名,比2019年和2020年分別提升11名和4名。其中消費維權領域位列第7名,比上年提升35名。
二是消費便利性進一步提高。2021年,全市建設提升基本便民商業網點612個,年末達到9.1萬個;全市平均每萬人擁有連鎖便利店(社區超市)310個,比上年增加28個,社區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實現全覆蓋。
總的來看,2021年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取得積極成效,受疫情影響也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下一步,要在統籌疫情防控與消費促進工作、落實落細各項紓困幫扶政策和提升供給水準等方面下功夫,促進北京消費市場持續恢復,加快推進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隗斌:謝謝市統計局副局長夏沁芳女士的介紹。下面,請石景山區副區長王智勇先生介紹石景山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有關工作情況。
-
嘉賓
王智勇: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隨着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石景山在國際國內的關注度和影響力大幅提升。經過一年來的努力,我區商業設施不斷完善,一系列重大商業項目開業運營,“一核三圈多點”的國際消費空間佈局逐漸顯現,初步形成了以城市復興為特色的京西消費圈。
回顧一周年來的石景山區培育建設工作,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豐富消費供給,形成“一核三圈多點”空間佈局
一年來,我區迎來商業設施擴容升級黃金期,首鋼園六工匯、模式口歷史文化街、金安環宇薈等新的商業載體相繼開業,新增商業面積達12萬平方米。通過業態調整、交通綜合治理、更新設備設施等舉措,對今鼎時代廣場、萬達廣場、喜隆多等存量商業綜合體改造提升。可以説,石景山的商業面貌在這一年裏借勢而上,亮點紛呈。
二是打響“京西消費節”,營造良好的消費氛圍
自去年7月以來,我區已成功舉辦了兩屆京西消費節。2021年,借勢服貿會和中國科幻大會,充分發揮會展平臺集聚作用,策劃主題促消費活動,帶動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消費。今年以“潮購石景山 雙奧惠生活”為主題,發佈了6條主題消費路線,開啟“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的6大主題板塊、26項主題促消費活動。兩屆消費節線下參與人數達20萬人次,線上曝光量超過500萬次,區域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
三是推動文旅消費,擦亮京西文旅消費金名片
石景山充分利用優質的文旅資源優勢,推出了“山水融城秀京西”旅游目的地行銷品牌和系列精品旅游線路,串聯永定河、模式口、八大處、天泰山、法海寺等淺山地區文旅資源,傾力打造“六張文化名片”,再現古河道、古商道、古香道文化景觀;結合冬奧主題,推出冰雪歡樂游、“漫游石景山”City Walk騎行、文旅盲盒快閃等活動,發放文旅消費券1.5萬張。
四是推動後冬奧時期體育消費,充分挖掘冬奧資源優勢
2022年北京冬奧會給石景山帶來了寶貴的體育資源,我們着眼於首鋼滑雪大跳臺、國家體育總局的一些冬奧場館,俗稱“四塊冰”、首鋼園、冬奧公園等場館、場地、設施的可持續利用,吸引國際雪聯、斯威克斯等國際體育組織、企業落地。鞏固全國首個“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示範區建設成果,推進冰雪活動六進,整合“十冰六雪”場地設施資源,支援引入多元冰雪消費業態,打造集大眾健身、競技訓練、賽事表演於一體的冰雪運動消費圈。
五是優化營商環境,為保護公平公正市場秩序保駕護航
石景山區積極落實“放管服”“證照分離”等改革措施,嚴把食品市場准入關口,實行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證照聯辦”,實現證照一地列印、一地發放、一次寄遞。加強前端指導,優化審批流程,強化事中事後監管,進一步完善“信用承諾、即時審批、精準監管”的閉環式工作模式。積極走訪調研我區重點企業和項目,加大幫扶力度,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的難題,大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下一步,石景山將結合市級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工作要求,緊抓後冬奧機遇和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重要機遇,形成石景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新亮點。
一是持續推動“一核三圈多點”的商圈培育建設。以首鋼園為核心,加強商業空間統籌規劃,打造“國際范兒”會展、首發首秀活動平臺,今年力爭組織10場以上大型活動。推動京西大悅城、遠洋春秋裏等新商業載體開業,力爭完成50家區域級以上首店落地。加快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建設,規劃打造5個北京市生活服務業示範街區。
二是鞏固區域商務經濟發展優勢。研究制定促進消費和商務經濟高品質發展支援措施,從促消費活動、首店首發品牌、夜間經濟發展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援,重點瞄準時尚潮流品牌落地、重點商圈建設、首店首發等方向,加強“一對一”引進服務,努力營造高端、時尚、活力的消費氛圍。
三是謀劃文商旅體各類促消費活動。發揮好總消費促進工作機製作用,配合2022年北京消費季活動,研究制定疫情常態化下的促消費活動計劃,促進文商旅體深入融合,鼓勵企業在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積極拓展線上促銷、直播帶貨等活動引導消費。
未來,石景山將加快重點商業項目建設,吸引國內外知名消費品牌聚集,努力成為京西乃至北京圈層消費的重要內核,歡迎大家來石景山區消費打卡。
以上是我介紹的主要內容,謝謝大家!
-
主持人
隗斌:謝謝石景山區副區長王智勇先生的介紹。下面,請通州區副區長楊磊先生介紹通州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有關工作情況。
-
嘉賓
楊磊: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通州區把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牢牢把握副中心定位,突出現代商業與文化旅游雙輪驅動,制定了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實施方案,謀劃實施國際文旅度假消費提升、都市濱水休閒消費擴容等九大專項行動,聚焦環球度假區、運河商務區、特色小鎮等重點區域,培育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消費地標和新型商圈,引領全域消費提質升級,打造立足首都、輻射津冀、服務國內外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增長極。
重點介紹三個方面的工作進展:
一是環球度假區帶動文旅消費邁上新臺階。北京環球度假區於去年9月20日盛大開園,迅速成為全國最熱旅游目的地。這裡匯聚了全世界環球項目中人氣最高的騎乘娛樂設施、地標景點和表演演出,免費開放的城市大道是京城“首店經濟”最具規模化的商圈之一。環球度假區推出首個“環球中國年”季節性主題活動,龍虎新年秀、王者榮耀花車巡游廣受歡迎。今年3月1日,“2022北京消費季”在環球城市大道盛大開啟,副中心消費地圖同步發佈,環球度假區地鐵站“北京有禮”老字號集合店成為解鎖國潮新風向的重要打卡地。環球度假區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雖因疫情影響曾暫停營業一段時間,但6月25日恢復營業以來熱度迅速回升,目前單日預約入園游客已達2.5萬人。在環球度假區的有力帶動下,2021年通州區規模以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收入同比增長367.4%,住宿業收入增長122.6%。文化旅游區加快文旅商融合發展步伐,張家灣商業娛樂綜合體項目今年6月正式開工,將建設國際名品商業、生活方式度假酒店、特色文旅小鎮三大組團,打造跨界融合的國際消費娛樂新地標。全球最大的體育、時尚、娛樂集團傾力打造的EndeavorCity城市運動中心也將落戶文化旅游區,打造集運動、藝術、娛樂、餐飲、購物為一體的全新都市生活中心。
二是重點商圈持續更新升級。運河商務區六大商業綜合體目前已開業面積25萬平方米,全區新增首店49家,亞洲首店3家,中國(內地)首店6家,北京首店40家。愛琴海購物公園整體投入運營。遠洋樂堤港商業街已經竣工,今年10月即將正式營業,目前招商率已達85%,其中首進北京和通州的創新店及旗艦店46家,7000平方米的特色餐飲街區“貳肆坊”將為市民帶來更時尚的消費娛樂體驗。富力廣場、新光大大融城一期、合景泰富悠方天地均將陸續開業。珠江合生匯、新光大大融城二、三期也正在加緊建設中。北苑商圈萬達廣場調整升級品牌95個,東8yeah巷酷樂潮玩特色商業街全新開業,引入沉浸式、體驗式新消費場景。九棵樹商圈舉辦“新消費創新創業”大賽,打造特色網紅美食“拾味街”,培育了一批具有新IP、引領消費風向的新消費業態。月亮河休閒小鎮獲評北京市第二批“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與華業東方玫瑰步行街區、華遠好天地消費商圈共同形成了三條環球影城周邊的特色餐飲街區。通州區成功入選2021年度中國夜游名城案例。
三是特色小鎮融合消費不斷發展。以創意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以科技為支撐,三個重點特色小鎮形成融合消費場景。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中心持續打造“星期音樂會”“演藝藝術周”等品牌活動,原創親子舞臺劇《米小圈之來自未來的我》、奇幻音樂劇《鶴之愛》在此首演。下半年還將推出爵士音樂節、兒童戲劇節,臺湖圖書城改造提升項目順利實施,北京交響樂團等頭部演藝單位簽約入駐,將形成以演藝特色會展、戲劇産業孵化、演藝科技賦能為主的産業佈局,活躍夜間文化演出和休閒消費市場。臺湖演藝車間引進北京曲劇團、曲藝團駐場沉浸式演出,春節前正式開啟首演。“稻小蟹藝術農場”進行農文旅結合探索,將打造休閒消費又一網紅打卡地。宋莊藝術小鎮,小堡南街一期、小堡文化廣場完成提升改造,去年國慶期間向公眾開放,藝術+美食特色街區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和年輕消費者。北京國際設計周、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北京時裝周永久會址、元宇宙應用創新中心先後落戶張家灣設計小鎮。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業已竣工亮相,時尚消費新地標值得期待。
我就報告這些,謝謝。
-
主持人
隗斌:謝謝通州區副區長楊磊先生的介紹。
下面把時間交給在座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媒體的名稱。
-
記者
北京廣播電視台記者:提問郭文傑局長,剛才通過介紹説了北京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一年來採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績,今年相關工作已經進入第二年,有哪些重點舉措跟大家分享一下,謝謝。
-
嘉賓
郭文傑:一年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這兒也要感謝各部門、社會各界以及各個媒體對培育建設工作的支援,正是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讓我們取得了這些成績。去年如果説是起步之年,第二年應該是要把基礎繼續夯實的很重要的一年。今年我們想重點是幾個方面:
一是緊抓指標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去年發佈了五年期的培育建設實施方案,這就是我們的藍圖,藍圖已經畫定。同時我們對五年的時間、任務都有分解,每年都有指標、目標,只要緊盯目標去做,我們相信我們的培育建設工作就一年取得一年的成績。2022年有幾個目標,要引進國內外的品牌首店600家,精準補建和規範提升基本便民商業網點410個,每百萬人擁有連鎖便利店數量達到320家,直播電商成交額要達到1萬億元,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長20%左右。同時,推出100個新晉網紅打卡地和100條特色主題游線路,這都是一些重點指標,還有其他指標。展望2025年,打造2-3個千億級規模的世界級商圈,各區至少有一條高品質的商業步行街,各平原新城至少有一家五星級酒店,入境游年均增長5%以上,同時到2025年國內外的國際品牌首店突破3000家。老字號認定數量達到230家,力爭九成以上的老字號要“觸網”,孵化100個以上的新消費品牌,引進500個左右國內外知名的美食品牌,國際國內高效暢通的立體化交通網路要基本形成,消費者滿意度和消費服務品質顯著提升。同時,與“兩區”建設要聯動得更加緊密,這些長期目標在每年都要有階段性實現,只有一年接續一年的幹,2025年我們的藍圖才能真正繪。
二是堅持工作清單化,在供給側持續下功夫。我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納入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新需求這項“五子”大內容當中,當前首都發展到這個階段我們要堅持在供給側上優化供給,要讓老百姓看到不斷有好的商業場景、商業品牌,在北京消費市場上出現。我們依託我們的實施方案已經進行了年度分解,每年都有一個清單,清單包括了任務、項目、政策、企業訴求、活動,現在是“五個清單”,今年要繼續拓展重點任務,挖掘標誌項目,優化政策儲備,深化企業服務和創新活動內容。具體來説,2022年179項任務年度目標要全部完成,37個年度項目要全部落地,31項年度政策要全部完成,155家企業要精準服務,力爭實現訴求的百分之百解決。2022北京消費季有24個主題活動都要取得好的社會影響力。
三是抓住重點謀突破,加快培育北京特色優勢。1.助企紓困,當前保市場主體是重點,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不斷地降低企業的成本,要確保前期制定的紓困政策落實落細落地,確保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能夠享受留抵退稅等“直達快享”的政策。北京發佈了消費27條政策,當前和發改委一道全力推動助企紓困,加快消費恢復的政策在落地。2.高品質的商圈,高品質商圈是北京消費的基礎。在三季度我們要出臺全市商圈佈局規劃,現在在提請市政府審定。同時高品質商圈改造提升行動計劃,也會於三季度發佈,指導各區都要制定“一圈一策”的工作方案,包括重點推動CBD等千億級商圈規劃建設,王府井步行街繼續升級改造,賽特等傳統商場要繼續改造升級。同時要加快建設“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3.平臺經濟,平臺經濟是北京消費的優勢,今年要繼續促進網路零售、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等新模式新業態規範健康發展,要通過這些新業態新模式來帶動傳統商業能夠加快的轉型升級,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4.流通渠道,流通渠道是北京消費的支撐。今年要統籌推進“6+4”物流基地和一級農産品批發市場規劃建設和轉型升級。全市佈局6個物流基地、4個一級農産品批發市場,一方面要對城市的基礎民生要實現好的保障,尤其在疫情之下,我們看到交通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另外,物流上要高效,要讓老百姓的消費更加便捷,需要有良好的物流支撐。在老百姓身邊流通也非常重要,要有傳統的商場、購物中心,也要有老百姓身邊的一刻鐘服務圈。今年經市深改委研究,我們出臺了《加快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促進生活服務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措施》,就是讓老百姓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優質,身邊就可以享受到優質服務。5.消費環境,是北京消費的保障,今年加快出臺消費隱性壁壘的清理整治完善,完善重點服務消費領域“行業牽頭、歸口負責”的投訴舉報辦理流程。6.北京的特色消費産業,北京有科技産業優勢,科技賦能新消費是當下的重點,北京的文化是北京的傳統優勢,“商業+文化+體育”怎麼樣融合發展,結合後冬奧優勢的發揮,“冰雪+”産業怎麼發展、鄉村旅游擴容提質、時尚設計産業怎麼在北京更好的落地等等。通過以上這些重點領域的突破,能夠讓北京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中,在全世界有一席特殊之地,也就是我們的比較優勢,我們的特色優勢,今年重點在這些方面下功夫,要啃硬骨頭。
我就回答以上內容,謝謝。
-
記者
經濟日報記者:國家提出推動中小微企業寬頻和專線平均資費下降10%的目標,《北京市數字消費能級提升工作方案》中也提出,要鼓勵各區加強對重點商場、超市等公共區域提供免費Wifi上網服務的相關任務,請問北京市在後續落實這些目標和任務當中有哪些具體的考慮和舉措?謝謝。
-
嘉賓
顧瑾栩:謝謝你的提問。網路提速降費在提升生活品質、降低企業成本、促進就業創業、培養新動能方面有重要意義。我局會同市通管局等有關部門重點做兩方面工作,一是降低市場主體用網成本,推動三大運營商在北京推出各具特色的各項紓困措施,包括優惠套餐服務,面向中小企業的資費優惠,中小企業客戶延期停機服務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包括免費提速、辦公雲應用優惠、社區商戶消費券等不同特色的運營商的優惠活動。二是落實國務院第172次常務會議有關推動中小微企業寬頻和專線平均資費平均下降10%的目標,現在開展了專項研究佈置工作,督促各個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細化措施、逐步落實,目前三個運營商正在制定相應工作方案,相信不久就會推出。謝謝。
-
記者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石景山區,消費涉及到吃住行游購娛等方方面面,石景山區如何完善消費鏈條,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和滿意度方面是怎麼做的呢?
-
嘉賓
王智勇:我們認為和傳統商業相比,現在的消費是大融合的概念,消費地標的打造、消費商圈的升級、消費業態的培育,重點是擴大游購娛方面的供給,當然傳統的吃住行方面的供給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石景山區這幾年特別注重在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的品質提升。舉幾個例子,比如特色餐飲方面,我們去年國慶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開街,針對傳統的平房院落進行集中的修繕,借鑒共生院的模式以點帶面打造風情別致的京西庭院消費品牌,還有大家熟知的台灣街、喜隆多購物中心這些都是市級認定的“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隨着首鋼園六工匯、金安環宇薈等新商業載體的開業,目前更多的高端餐飲品牌首店正在落地石景山,像中海的金安環宇薈有85%以上的餐飲品牌基本都是首次進入石景山也是豐富了當地餐飲消費,特色餐飲供給。
在品質住宿、文旅方面,首鋼園的香格里拉酒店在今年冬奧結束後已經正式投入營業,模式口、八大處等淺山地區利用生態資源和文化底蘊優勢佈局一批精品民俗小院、青年旅社、背包客棧等大眾住宿業態,提升住宿配套品質。另外,隨着會展和旅游的發展,商務活動的不斷增加,我們在高端酒店方面的消費供給也會逐漸得到補齊。一個區域交通的便利度對於消費來説非常重要,石景山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通了地鐵一號線,現在通往門頭溝的S1線、通往城市副中心的6號線、11號線的西段,也就是冬奧支線已經相繼建成,逐漸把我們的重點商圈和商業街區以及跟其他中心城區,包括遠至城市副中心的交通聯絡已經連通起來。下一步還將繼續優化一些集中的消費商圈的交通佈局,完善夜間的交通線路,加強周邊的公交和計程車的接駁,引導網約車平臺增加重點時段的車輛調配,讓來石景山消費的交通出行更加便捷。
在這裡想借剛才這位記者的提問,重點再推薦一下首鋼園區,我們的首鋼園。首鋼園在傳統的工業廠區基礎上,通過城市更新來打造的活力園區。我的感受,首鋼園是傳統和現代碰撞得具有天然時代表達的一個城市空間,走在首鋼園裏,那裏的建築、工業構築物,各個都會説話。現在隨着首鋼園的建設提升,當然一方面它交通便捷、風光秀麗、生態宜人是非常好的城市微度假的目的地。首鋼園的消費業態不斷豐富,六工匯購物廣場開業,還有精品餐飲、文旅項目,香格里拉現在也都投入營業,現在非常火爆。首鋼正在研究用原來的一些工業建築物,目前梳理出十幾個場所進行改造提升和再利用,引入一些高品質的、有文化內涵的商業和文旅還有體育方面的項目。
未來首鋼園會不斷地豐富它的消費供給,並且除了我們的商業業態,還有其他的科技元素、體育元素、文化元素也在不斷聚集,像首鋼1號高爐,在此基礎上改造的SoReal超體空間這個項目,未來是AR/VR體驗、科幻體驗、科技體驗非常好的消費綜合體,大家將來可以在開業之後去打卡。奈爾寶在首鋼園建的超級旗艦店,奈爾寶首家科技館相融合,為大家提供別樣的消費體驗。
總之,我們將緊密地圍繞消費全鏈條需求不斷加強優質消費供給,更好地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和滿意度。在打造“一起向未來”的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的過程中,打造好國際消費中心培育建設的京西新地標。
謝謝。
-
記者
勞動午報記者:提問通州區楊磊副區長。通州區多河富水、藍綠交織,請問在運用運河資源打造濱水資源消費方面有什麼計劃?
-
嘉賓
楊磊: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從四個方面回答問題。
一是豐富景區旅游消費。目前對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進行提升改造,優化景區遊船服務,提升游客體驗,並且對原有的部分漕船進行改造,增設文創旗艦店、文創産品開放式貨櫃和文創研學空間,也會推出文創産品爆款。在景區布設無人售貨櫃,開發“北運河非遺傳習所”特色體驗項目,為游客打造多樣化的消費場景。
二是發展綠色休閒消費。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活力匯集運動館、主題酒店、餐飲中心於一體,陸續推出了廣受歡迎的冰雪嘉年華、卡丁潮玩空間、親子賬篷營地,這裡的網球中心、網球主題公園、網球主題酒店和阿派朗創造力樂園將於近期投入運營。還有原來的造紙七廠,老舊廠房改造後將打造集展覽展示、創作交易與藝術培訓為一體的公共藝術空間。
三是開發運河體育消費。重點選取了濱水河岸、公園綠道,推出了副中心十大跑步線路、十大騎行線路,繼續組織開展運河綠道騎游周、城市副中心馬拉松、運河賽艇等品牌體育賽事,並策劃開展漿板、龍舟、夜跑等一批潮尚賽事活動,推動文體旅游消費融合。
四是打造三大建築消費新地標。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大運河博物館今年底將基本完工,並籌備布展,配套設施總建築規模大約30.4萬平米,集購物消費、餐飲服務、文創交流、親子娛樂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可以滿足市民游客一站式消費需求。
歡迎大家到副中心、到運河邊經常走一走、看一看,相信大家會有常來常新的良好體驗。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
記者
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郭文傑局長,剛才介紹了北京在新消費品牌孵化方面的工作,你介紹到朗園Station,裏面有很多的特色店、創意店,吸引了很多的消費者去打卡,您能否再介紹一下下一步北京在推進新消費品牌孵化方面會有哪些舉措?謝謝。
-
嘉賓
郭文傑:謝謝你的提問。新消費品牌孵化是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內容,也是培育消費新動能、拉動消費增長、推動消費擴容升級的有效途徑。一年來通過市區聯動、先行先試,我市已初步構建了新消費品牌孵化體系,我們通過緊抓科技和文化,北京的雙重優勢,構建了品牌庫、基地庫、機構庫、場景庫和政策庫“五庫”加快推動我市品牌培育工作。當前在東城和朝陽建設了紅橋市場、朗園Station等六個各具特色的孵化基地,孵化出了觀夏、ffit8、端木良錦和“單立人-牙花子廠牌”等一批新消費品牌,當然在入基地的品牌之外,還有更多從北京成長的耳熟能詳的品牌,比如元氣森林、小仙燉,還有老字號企業恢復或者培育的新品牌,像同仁堂的芝麻健康,北平制冰廠北冰洋的這些,相信大家都能感受。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支援、機構孵化、分類培育的原則來推動培育工作,堅持從供給側入手,以孵化為導向,打好基地+基金,首店+首發,線上+線下組合拳,建立健全新消費品牌孵化培育鏈條,充分發揮北京科技和文化優勢,在老字號+國潮、新科技+綠色、新設計+時尚、新零售+數字這四個領域來重點着力打造一批叫得響、品質優,能夠引領消費升級,滿足老百姓美好生活需要的本土自主品牌,為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影響力、美譽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供長久支撐。具體就是三個方面:
一是“基金+基地”。基金+基地是要實現0到1,構建新消費品牌孵化的生態圈,這是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通過認定一批孵化基地,依託一批孵化機構,篩選一批入孵企業,動態調整、有進有出,實現有投資能落地打品牌,以市場化方式實施全流程孵化培育,構建由市場充分主導、要素自由流動、多方共同參與的新消費品牌孵化生態圈。
二是“首店+首發”。要支援1到10,形成新消費品牌推廣新機制,就是它由小長大的過程,借助北京消費的大市場,發揮北京首店經濟優勢,通過支援建設國潮、時尚、科技等全球首發中心,推動建設消費領域産業聚居區,加快孵化品牌到首店落地的速度,同時加大在京舉辦首發首秀活動的力度,讓北京成為新品牌誕生的沃土,老品牌創新的前沿。
三是“線上+線下”。要加速10到100,開拓新消費品牌賦能全渠道,長大以後要走出北京、走向全國乃至走向世界,要搭建網際網路賦能平臺,這就是新消費的線上基地,搭建場景應用平臺就是新消費實驗室,搭建政策宣講平臺也就是新消費的政策廳和品牌上下游互聯互通的平臺也就是新消費聯盟。通過線上平臺引流,線下商圈滲透,展會活動推進,特色場景構建,媒體宣傳造勢全方位支援加快渠道融合發展,突出便捷沉浸體驗,讓新品牌能夠成為北京,面向國際、面向世界的又一張新名片。
我想新消費品牌整個孵化工作就是圍繞這三個方面實現從0到1、從1到10、從10到100的發展。再次感謝你的提問。
-
主持人
隗斌:謝謝郭文傑先生的回答。由於時間關係提問環節到此結束,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出席今天發佈會為我們介紹情況,同時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本次新聞發佈會的關注,也請大家對北京市下一步縱深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有關工作情況給予持續關注和新聞報道。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