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好!您現在收聽收看的是由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主辦的“市民對話一把手”系列直播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黃彥。
今天我們在兩會的現場為大家搭建了一個全媒體傳播平臺,您可以通過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BRTV新聞頻道、人民視頻、北京日報客戶端、新京報客戶端、千龍網、首都之窗、北京發佈、北京時間、聽聽FM實時收聽收看我們的節目。今天和大家對話的是: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章冬梅。
-
嘉賓
章冬梅: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好!
-
主持人
主持人:説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工作,就業的方方面面還有社保,都是職場人士最關心的,咱們先來通過一段數據,了解剛剛過去一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工作吧。
(播放短片)
-
主持人
主持人:通過剛才的短片,我們確實能夠感受到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真的是離我們老百姓最近的一個部門。我們今天的節目主要聚焦就業工作,圍繞如何改善民生展開。我也知道,2021年,北京市“一抓三保五強化”的工作模式獲得了國務院的表揚。章局長,請您來介紹一下“一抓三保五強化”是什麼意思呢?
-
嘉賓
章冬梅:好的,今天我們節目的話題是聚焦就業保民生,這個話題涉及到了每個家庭、每個人,就業是民生之本。習近平總書記説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
就業關係到我們的收入、關係到我們的飯碗,就業帶來的收入也能夠使我們的家庭不斷地改善和提高生活水準,所以勞者有其崗、勞者有其得,才會有穩定的收入,生活才會有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才會不斷提高,“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工作,確定了就業優先戰略,就業優先就是指的把促進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
2018年,黨中央根據國內國外的經濟形勢提出要做好“六穩”工作,穩就業排在“六穩”之首。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我們的經濟、就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中央又提出“六保”的新任務。保就業也是位於“六保”之首。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按照中央的部署,把穩就業保就業作為重大的政治責任和政治任務,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形成了“一抓三保五強化”的工作模式。
這裡的“一抓”是指抓實就業工作機制建設;“三保”是保障重點群體就業、保障中小微企業發展、保障創新創業;“五強化”是五大支撐性舉措,包括強化政策系統性、服務便利性、市場主導性、培訓實效性、執法針對性,在執法方面既要嚴格執法,又要保證勞動者權益,為勞動者營造公平公正、和諧有序的就業環境。在去年國務院大督察中受到了通報表揚。
-
主持人
主持人:説到重點群體,重點群體包括哪些人?
-
嘉賓
章冬梅:促進就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關注重點群體就業,主要是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困難家庭,現在隨着新業態的發展,我們還高度關注快遞、外賣、網約車等新就業形態中的勞動者。
-
主持人
主持人:剛才我注意到您把高校畢業生放在了就業第一位,2022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總量是1076萬人,北京地區的高校畢業生預計會達到26.8萬人,比去年增加了1.6萬人,在高校畢業生就業保障方面咱們有什麼樣具體的舉措?
-
嘉賓
章冬梅:高校畢業生是我們社會寶貴的人才資源,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對於高校畢業生、對於學生個人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更關係到億萬個家庭的幸福和未來。
同時,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也能夠保證就業局勢總體的穩定,有利於更好地開發和充分地利用人力資本,同時也能促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所以黨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把其作為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
主持人
主持人:也有很多具體的舉措?
-
嘉賓
章冬梅:對,像您剛才説到的今年高校畢業生達到了1076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我們北京也增加了16000多人,確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還是很大的。
-
主持人
主持人:尤其是疫情當下。
-
嘉賓
章冬梅:對,疫情還在持續,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形勢還是很複雜嚴峻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要堅定信心,一個是我們經濟長期穩定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特別是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給我們的就業也帶來了很多的機會,給我們的勞動者帶來了很多的機遇,這裡邊特別是對我們的青年人、高校畢業生帶來了很多機遇,黨和政府也會千方百計地幫助我們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所以從我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來講,我們主要有四項舉措。
-
主持人
主持人:您給我們具體介紹一下。
-
嘉賓
章冬梅:好的。第一方面,我們把就業招聘職業指導的服務向前延伸進校園,我們和教委、高校聯合,為學生提供就業招聘和職業指導的服務。我們聯合了市國資委、市工商聯從市屬的國有企業、優質的民營企業開發了就業崗位,把這些就業資訊提供給學生們。
同時實現線上招聘會24小時不打烊,通過線上線下及時切換和無縫銜接,為畢業生提供多選擇、不間斷的招聘服務。
-
主持人
主持人:太好了。
-
嘉賓
章冬梅:在提供招聘服務的同時,我們也跟進職業指導服務。我們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還有各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專門精選組織了一支導師隊伍,這裡邊就有國家級的職業指導師、有優質企業的HR,還有知名創業者、投資人,這些專業的導師可以為我們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個人職業發展的規劃,包括求職的心理疏導等等,提供這些服務是我們第一個方面的工作。
第二個方面,我們推動校企合作,讓學生們能夠提前上崗實習。同學們提前上崗實習就能夠提前在崗位上得到鍛煉,這樣也能夠更好地在學校中選擇他所要學習的專業,同時能夠提早規劃個人職業發展計劃。
-
主持人
主持人:有了這樣的實習經歷以後,找工作也會方便很多。
-
嘉賓
章冬梅:對,校企合作對企業也有好處,企業可以早一點發現人才、也可以儲備人才。2021年,北京建築大學就和北京亦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現在已經有60多名同學在崗位上實習。現在我們還在推動北京資訊科技大學和北汽福田開展校企合作,我們也想根據高校和同學們的需求,還有企業的需求,總結校企合作的一些實際效果,進一步擴大校企合作的範圍。
-
主持人
主持人:未來會有更多的合作。
-
嘉賓
章冬梅:也幫助同學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渠道。總之,我們這項工作就是幫學生找崗、幫企業找人。
-
主持人
主持人:這是一項非常好的事情。
-
嘉賓
章冬梅:第三個方面,我們針對北京生源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和教委對接學生的資訊,對接就業服務密,做好密切銜接,把這些同學實名制錄入到我們的系統裏邊,按照屬地原則,由學生戶籍所在地的區和街道來為學生們提供就業服務。
這裡邊特別是針對家庭困難的畢業生,我們是採取“一生一策”的方式,深入了解他們的就業需求和實際困難,為他們量體裁衣,開發更高品質的就業崗位,確保有就業意願的困難家庭畢業生全部享受到精準就業幫扶。
-
主持人
主持人:這個非常貼心。
-
嘉賓
章冬梅:第四個方面,我們開展就業見習,就業見習是針對本市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開展的一項就業準備活動,就是讓同學們在畢業以後還沒有找到工作崗位的時候,我們先提供見習崗位,現在全市已經開發了5000多個見習崗位,他可以在崗位上一邊實習、一邊找新的就業崗位,也可以和給他們提供就業崗位的企業進行雙向選擇。在見習期間,政府還給予見習補貼,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在畢業到就業的過渡期內,能夠在崗位上、在實際的鍛煉中度過。
-
主持人
主持人:要説現在的大學生應該説思維也是非常地活躍,大家也都願意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所以剛才您説到了很多就業方面的支援政策,可能有一些同學就是想自己創業,對於這些想自己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來説,咱們有些什麼樣的支援呢?
-
嘉賓
章冬梅: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學生是雙創的主力軍,我們非常支援、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在2021年9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發了文件《關於進一步支援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從為學生創業創造良好環境、為學生創業搭建平臺、為學生創業提供財稅金融的支援,以及學生創業成果如何轉化,都提了具體的要求。我們北京也是一直在為學生創業、就業服務。2016年,我們就依託北京股權交易中心設立了大學生創業板,也就是在北京四板市場專門設立大學生創業板,5年的時間大學生創業板展示企業數量達到了200多家,企業累計融資30多個億,帶動就業近5000人。
我們又繼續延伸大學生創業板服務,去年的時候,我們推動建設了12個大學生創業板基地,有啟迪之星、中關村軟體園孵化園、還有北京留學人員創業園,對大學生的創業服務更加完善,有政策指導、有融資服務、有人才服務,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一個全方位的服務。
-
主持人
主持人:聽您剛才介紹這麼多,我相信很多朋友也很振奮,有這麼多創業的支援政策,還有很多實習、見習的崗位,大家就很關注,這些大學畢業生以及家人從哪來獲知這些資訊呢?
-
嘉賓
章冬梅:簡單地説就是“一網一號一線”,“一網”就是大家可以登陸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官網,我們在官網上專門開設了“北京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前邊提到的服務大家都可以從這個平臺上搜尋。
“一號”就是微信公眾號“好工作”,大家可以關注“好工作”這個微信公眾號,就可以查詢各種就業服務。
另外“一線”就是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熱線,這條熱線不僅給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服務,我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所有對老百姓、對企業的服務都可以通過12333這條熱線來了解,這條熱線既可以接大家的投訴,也可以進行政策的實時解答,大家如果有什麼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方面的需求,都可以撥打12333熱線電話。
-
主持人
主持人:除此之外咱們還有其他的渠道嗎?
-
嘉賓
章冬梅:除了“一網一號一線”之外,我們還有北京人社APP、北京通小程式都可以查詢就業服務。我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也是盡可能地完善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大家也知道,這兩年我們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展了“局處長走流程”的工作,這項工作就是要簡化手續、優化流程,讓老百姓能獲得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務。
-
主持人
主持人:圍繞高校畢業生就業已經介紹了很多,現在是2022屆畢業生找工作的關鍵時期,您對他們有什麼建議?
-
主持人
主持人:非常中肯的建議。
-
嘉賓
章冬梅:在報效祖國和服務社會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追求。
-
主持人
主持人:您現在正在收看的是“市民對話一把手”系列訪談節目,今天我們對話的一把手是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章冬梅,章局長剛才跟我們説到對重點就業人群的保障,我們主要説的是大學生。
接下來,再説一個重點群體,那就是農民,對於他們有什麼樣的支援政策?
-
嘉賓
章冬梅:農村勞動力也是我們就業工作中高度關注的一個重要群體。2021年我們國家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常説的一句話是:“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讓農民富裕富足,這是中國共産黨人百年來的奮鬥目標。農民就業也是我們一直高度關注的,是我們的重要工作任務。
2021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專門研究制定了《關於促進本市農村勞動力就業參保若干措施》,現在我們也是把這些措施進一步細化。就在昨天,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開幕式上,陳吉寧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支援農民就業創業,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所以我們也是按照去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通過的若干措施來具體細化落實,主要有四個方面的措施:
第一,鼓勵各類用人單位招用農村勞動力,政府給予社保補貼。也就是説,我們鼓勵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用人單位招用轉移就業登記農村勞動力的,可申請享受最長3年社會保險補貼;招用生態涵養區戶籍轉移就業登記農村勞動力的,可申請享受最長5年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
-
主持人
主持人:政府真金白銀給補貼?
-
嘉賓
章冬梅:對,而且用人範圍很大,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還有農民合作社,招用農村勞動力都可以申請社保補貼,用人單位的範圍有突破。
第二,我們在平谷區試點開展農村勞動力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工作。舉一個例子,平谷區有一個劉先生,他在桃園工作,他跟單位協商採取了不定期靈活就業的方式,他的社保由個人全額繳納,我們這個試點工作開展以後,劉先生就受益了,可以享受靈活就業試點的社保補貼政策。根據測算,能夠給他補1000多塊錢,他當前的社保繳費標準是每個月1500多元,享受補貼以後,他自己只用交500多元。所以劉先生自己説,相當於自己又多打了一份零工,保障也有了。
再一個,我們在房山區和大興區試點的是非全日制公益性就業崗位托底安置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參照前邊我説的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補貼政策來補貼,這是在房山區、大興區試點的。
在延慶區,我們試點的是農村勞動力延繳職工養老保險補貼的政策。舉個例子,延慶有一位吳女士,她在林場工作,已經交了6年的社保了,去年底就到了退休年齡,但是距離職工養老保險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還差幾年,感覺繼續繳費負擔挺重。去年10月底,延慶區發佈企業職工繼續留用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明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年限不足最低繳費年限且與企業協商一致繼續留用的,企業可申請每人每月1420元的社會保險補貼。職工個人對延繳社保有需求,身體狀態比較好,工作技能強,養護經驗也豐富,同時所在單位對技能員工需求迫切,單位和個人雙向選擇後,公司繼續留用了她。單位申請了延繳社會保險補貼,能減輕用工成本。吳女士將來能享受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心情也好了,幹勁也足了。
以上這些政策,我們主要的目的是鼓勵勞動者就業,政府給予社保補貼,這樣就保證我們的勞動者就業的時候有收入,退休以後有保證。
-
主持人
主持人:心情好,幹勁也足了。剛才説到了四類重點人群,有高校畢業生、農民,還有就業困難人員、新就業形態中的勞動者,對這兩類人有什麼幫扶?
-
嘉賓
章冬梅: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是政府一直在做的工作,特別是對零就業家庭,我們更是千方百計地幫助他們就業,通過“一對一”精準幫扶、送崗到府等方式,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關於新就業形態人群的就業,像現在的外賣、快遞、網約車,這些都走進了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離不開。對這個領域靈活就業人員,黨和政府也是高度關注,去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專門開會研究,出臺了《關於促進新就業形態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對於新就業形態的勞動者,如何完善他們的社保制度,如何給他們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如何拓寬他們職業發展渠道,特別是他們這些勞動者的勞動權益保障,都細化了一些措施。現在我們也正在抓好措施的落實。
-
主持人
主持人:剛才章局長給我們介紹對於重點群體就業的幫扶政策,對於更多的勞動者來説,他們可能就是普通勞動者,不是重點保障的人群,但是他們也想要更好的就業,也要在工作崗位上持續地進步,所以在節目之前,章局長在跟我交流的時候一再提到培訓很重要,尤其對一些窗口行業來説,我們也通過一段短片來看一下公交集團他們所做的培訓工作。
(播放短片)
-
主持人
主持人:公交集團進行了全方位、全員的培訓,這個培訓是個人成長的階梯,也是企業和單位的責任,結合現在的時代特點和大家的新需求,接下來這個培訓咱們還會怎麼做呢?
-
嘉賓
章冬梅:培訓對於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説就業是民生之本,培訓是就業之基。特別是現在,知識、技術更新得都非常快,新舊動能的轉換會逐步減少對一般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對高技能勞動者的依賴。勞動者就要不斷培訓來提升職業技能。
我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就要開展終生職業技能培訓。開展大規模、多層次的職業技能培訓,這對於促進更高品質就業至關重要。
在去年12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四部委聯合發佈了“十四五”時期職業技能培訓規劃,這個培訓規劃就是落實中央提出的建設技能型社會的部署,實施技能中國行動。
在陳吉寧市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提升人力資本品質和專業技能,所以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我們重點是抓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所以我們也按照“十四五”時期所確定的完成350萬人次的培訓目標,根據這個目標啟動實施首都“育才工程”,對專業技術人才我們實施“登攀”培育計劃,對技能人才實施“金藍領”培育計劃。
技能培訓對於更好就業還是會起到很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金藍領”培育計劃主要開展兩方面培訓,一方面是就業技能的培訓,一方面是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説得直白一點就是從無技能到有技能,有技能就能就業,從有技能到高技能,高技能就能成人才,“行行出狀元、人人可成才”。
-
主持人
主持人:好好培訓。
-
嘉賓
章冬梅:我們也號召青年人努力成為“金藍領”。
-
主持人
主持人:這個“金藍領”可不容易。
-
嘉賓
章冬梅:不容易,所以我們就業技能培訓也是針對重點人群開展,首先還是學生群體,初中、高中,包括大學畢業生,我們鼓勵同學們上職業技術學校、上技工學校,我們也和教委合作,推動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引導我們的學生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另外,我們重點培訓的群體還有農村轉移勞動力,還有退役軍人,還有殘疾人,還包括婦女的技能培訓、家政培訓、手工培訓,婦女經過培訓之後都能很好就業,這一點我們特別鼓勵,希望大家都能成為技能人才。在這兒特別想對我們的畢業生和家長説,就業不是只靠文憑,憑技能同樣能夠很好地就業。
-
主持人
主持人:好,説到技能人才,冬奧會馬上就要開幕了,我了解到為了迎接冬奧,北京培訓了一大批專業技能人才,也在為冬奧做著各方面的服務保障工作,您給我們介紹一下?
-
嘉賓
章冬梅:冬奧會是全世界都關注和矚目的大事,現在距離冬奧會開幕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辦好冬奧會,為冬奧會提供人才支撐也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個機會,2018年我們就和延慶區一起開展了大規模的培訓,目前為止已經培訓了十萬人次,我們就是抓住冬奧會帶來的就業創業的機會,通過培訓讓勞動者能夠參與到冬奧會中來,實現個人就業。同時也能夠服務冬奧會,推動冰雪體育事業的發展。
我們的培訓主要是這麼幾個方面,一個是圍繞冬奧會,在全國率先制定了83個新職業工種的培訓標準和補貼標準,比如説澆冰技師、滑冰教練員、滑雪教練員、無人機駕駛員等等,這是一類的培訓。
還有一類,我們圍繞着冬奧會的賽事服務和産業發展需求,開展像交通、住宿、旅游、餐飲等等各個方面,開展了200多個工種的培訓,為冬奧會服務。
-
主持人
主持人:最後,想請章局長來給我們展望一下對於今年的工作還有什麼讓我們期待的?
-
嘉賓
章冬梅:2022年又是我們國家很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即將勝利召開,我們也要讓勞動者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我們要繼續堅持落實好就業優先戰略,通過大規模、多層次的培訓促進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通過就業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來促進共同富裕。
同時,我們還要緊緊地結合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兩區”建設的工作目標,堅持“五子”聯動,融入新的發展格局,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做好人才的服務保障,助力首都高品質發展。
-
主持人
主持人:其實剛才説到冬奧會的人才培訓,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工作,因為冬奧會帶動了那麼多人參與冰雪運動,這些人才在冬奧會結束之後,接下來我覺得他們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是嗎?
-
嘉賓
章冬梅:對,培訓以後他們直接參與冬奧會的服務,冬奧會以後,他的技能是自己的,他們還可以繼續在冰雪産業就業。
-
主持人
主持人:好,我們今天非常感謝章冬梅局長來做客我們的演播室,回應了很多大家非常關切的問題,都跟我們每個人是息息相關的,非常感謝您,謝謝!
-
嘉賓
章冬梅: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觀眾。
-
主持人
主持人:好,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希望全社會能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