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陸放:各位觀眾、各位聽眾、各位網友,大家好!您現在收聽收看的是由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聯合主辦,北京廣播電視台製作播出的《"市民對話一把手·國際消費聚力北京"訪談節目》,各位好,我是主持人陸放。我們的節目以努力打造引領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北京樣本"為主題,邀請相關部門和區政府的"一把手"與您共同探討,北京如何持續推動消費提質升級。我們的節目搭建的是一個全媒體的傳播平臺,您可以通過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BRTV新聞頻道、首都之窗、北京時間收聽收看到我們的節目。今天這一期的主題就是"聚焦科技創新優勢,全力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主承載區"。首先,要為大家介紹一下今天做客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我們要對話的政府部門"一把手"就是海淀區委副書記、海淀區區長王合生。歡迎您,王區長!
-
嘉賓
王合生:主持人好!各位觀眾、各位聽眾、各位網友,大家好!
-
主持人
陸放:歡迎您來到我們的演播室。
我們看到2021年以來,海淀區充分借勢"兩區"建設,發揮"三區"政策疊加優勢,結合區域總體規劃定位,制定出臺了一份《海淀區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海淀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消費示範區和高品質生活引領區,構建科技創新消費、人文商旅融合的消費體系。我注意到這裡面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科技消費",一個是"高品質生活",我們這份《實施方案》是不是就圍繞着這兩個關鍵詞展開的呢?
-
嘉賓
王合生:是的,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我們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區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就是要為生活和工作在海淀的朋友提供更多樣、更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更好滿足大家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讓您感覺到在海淀生活更多樣、更便利、消費更有品質。
我們在制定《海淀區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時也充分考慮了海淀在科技、教育、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優勢,重點推進實施六項重點任務:一是打造"數字+"科技消費新範本,二是實施消費新地標打造行動,三是開展文化、旅游、體育消費融合升級行動,四是提升教育、醫療消費新供給,五是打造高品質生活典範區,六是優化消費發展環境。
為推進《實施方案》的實施,我們組建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工作專班,同時也制定了重點任務清單和重點項目清單,繪製了消費空間地圖。我們有信心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讓大家會切身感受到在海淀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
主持人
陸放:剛才您説到兩個關鍵詞,六大重點、若干任務項目清單,咱們是思路清晰、層層推進,我看到在整個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的進程當中,海淀區在其中的定位是"主承載區"之一,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定位,能發揮什麼樣的優勢呢?
-
嘉賓
王合生:説海淀是"主承載區"之一,是因為在海淀在服務消費領域具有很大的優勢,在商品消費方面也有很大的潛力,成為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雙承載區"之一。作為承載區,海淀要突出科技創新優勢,資訊業是海淀的第一大産業,今年規模將達到1.3萬億,數字産業化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50%;在消費結構方面,數字消費是海淀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優勢,數字消費對全區服務消費的貢獻達到50%左右,我們將依託海淀區眾多的科技企業,把數字消費這個長板做長,優勢更加凸顯。
今年5月份,我們發佈了《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引領區,《行動計劃》和我們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相輔相成的。未來五年,海淀區將打造"數字+科技"消費新範本,全面升級數字消費空間,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拓展數字核心技術優勢,依託前沿技術企業在數字化消費和消費數字化兩端發力,發展8K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等新型資訊技術産品;加快數字貨幣應用示範區建設,目前海淀區已經有超市發超市、翠微百貨等5000多家商戶支援受理數字人民幣業務。
-
主持人
陸放:大家其實已經有這樣一個體會了,今年在海淀一些商圈吃飯、購物,還有看演出,還有到一些公園景區游覽都可以用數字人民幣來支付了。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個小片整體來了解一下,海淀的商業如何與數字化進行結合的。
(播放小片)
-
主持人
陸放:通過這個小片我們了解到,海淀科技實力,特別是數字經濟上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我們期待海淀在數字消費上不斷貢獻新的技術、新的模式和新的增長點。同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也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我們的數字消費也期待有更多樣的消費場景的出現,在消費空間的打造上我們目前有什麼打算呢?
-
嘉賓
王合生:我們不僅要大力發展數字消費,也要打造更多線下的消費場景,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在建設線下消費場景方面,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增加商業空間的供給。目前,海淀每人平均商業面積大約是0.86平米,商業面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消費需求的釋放。未來五年,我們將加快推進,比如西北旺萬象匯、中糧大悅城、西三旗新都環島等新增商業項目建設,大幅度增加商業空間的供給。
二是盤活存量空間的利用。存量資源的盤活利用和提質增效是海淀高品質發展的潛力所在。下一步,我們將推動中關村西區、五棵松卓展等存量商業空間的釋放;加速傳統百貨業升級改造,完成像當代商城、城鄉購物中心等一批傳統商業的業態提升;加快打造永豐悅界、金源能量城市等一批消費新地標和網紅打卡地;聚焦吃喝玩樂游娛購等"一站式"的綜合性商場購物中心,持續開展促消費活動,激發觀影、購物、就餐綜合消費潛力。
三是引入優質商業供給。借助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區"建設的契機,吸引沃爾瑪、麥德龍PLUS會員店、比斯特奧萊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化優質頭部商業資源和科技型消費企業在海淀落地,挖掘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四是發揮科技引領優勢。支援傳統商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帶動傳統商貿企業、老字號企業創新轉型,更好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新消費需求。
總體來説,高品質的消費空間的打造,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引領創造新需求,我們將做好規劃引領,不斷優化區域消費環境。
-
主持人
陸放:剛才聽到這兒,我想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很開心,這意味着以後我們吃喝玩樂會有更多的休閒體驗的空間?
-
嘉賓
王合生:是的。
-
主持人
陸放:其實這兩年我們也明顯看到,海淀北部地區的發展速度是比較快的,變化也是比較大,咱們通過一個小片來了解一下。
(播放小片)
-
主持人
陸放:剛才通過這個小片,我們看到海淀這樣一個發展前景還是非常期待的。我們北京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際化是一個重要的特徵,具體在海淀國際化我們怎麼去體現呢?
-
嘉賓
王合生:我們主要從三個方向發力:一是着力發展外向型經濟。近年來,海淀在吸引外資、擴大進出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實際利用外資連續多年位居全市之首,外貿進出口總額也保持領先地位。今年1至10月,海淀區外貿進出口總額2580億元,同比增長13.2%,應該説在全市佔有比較高的比重。在這方面,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滿足市民對國際化的需求。
二是着力引進國際的商業項目。我們將以"兩區"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為契機,在貿易投資、科技創新、産能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開展深層次、高水準的項目合作,吸引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化優質頭部商業資源和科技型消費企業落地,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際化的優質商業服務。
三是着力強化改革創新。我們將積極探索與國際接軌的一系列先行先試、改革創新措施,立足中關村軟體園、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打造數字貿易港;探索創新數字貿易管理制度,率先開展跨境數據流動試點;探索構建接軌國際、適用性強的跨境數據流動規則,並且聯合國家相關部門策劃數字經濟、數字貿易領域的高峰論壇,更大力度推動數字經濟領域跨境開放,推動全球數字經濟領域合作。
-
主持人
陸放:一開始咱們就説到了,有一份《實施方案》,這份《實施方案》裏面明確提出到2025年海淀要打造高品質生活引領區,大家也特別關心在打造高品質生活服務配套體系方面,海淀下一步會有什麼新的舉措呢?
-
嘉賓
王合生:方便居民生活方面,有這麼幾個內容:一是優化生活服務業佈局。我們將持續推進生活性服務業規範化、連鎖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以及智慧化發展,織密便民商業網點,做好基本便民商業網點的精準補建,實現蔬菜零售等8項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社區覆蓋率,在此基礎上,持續提升便民商業的服務功能和品質。2018年以來,海淀區率先提出打造"社區商業e中心",為居民提供一站式綜合性的便民商業服務。到目前為止,已經建成了52個社區商業e中心,實現29個街鎮全覆蓋,成為全市首個實現便民商業綜合體街鎮全覆蓋的區。
下一步,我們還將建設"鄰里中心"等一站式智慧化生活配套服務設施,建立社區商業綜合服務平臺,推廣"網際網路+生活服務業"等新模式,打造"15分鐘智慧便民生活圈",精準滿足居民多樣化的需求。提升服務品質,豐富服務手段,特別是圍繞"數字化"和"一店多能",鼓勵經營主體發展"門店+平臺"線上線下互聯的融合行銷模式,搭載比如説早餐、日常修理、代收快遞、家政服務這些更加便民的生活服務功能。
二是打造高品質的養老示範區。支援社會力量興辦規模化、連鎖化的養老照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等專業化的養老服務機構,規範居家養老入戶服務內容和標準,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消費水準。大力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根據居家老年人的基本服務需求,對老年人家庭進行必要的適老化改造,由養老服務機構在老人家中提供專業化的養老服務。
三是加快國際人才社區建設。高標準推動中關村科學城國際人才社區建設,聚焦"中知學"核心區域,聯動翠湖、永豐、西三旗、五棵松等節點地區,統籌推進國際人才公寓、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商業服務等配套設施建設,打造一批有國外氛圍、有多元文化、有創新事業、有宜居生活、有服務保障的特色區域,確保人才能夠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我們推動"三廳一道",所謂"三廳"就是在中關村西區、學院路、上地打造三個各具特色的"人才會客廳(示範廳)",在五道口和成府路沿線打造"國際人才大道"示範街區,建設集辦公、居住、文化、藝術、休閒於一體的國際人才社區示範街區。
-
主持人
陸放:咱們的措施還是非常多的。像剛才您提到的"15分鐘智慧便民生活圈",其實以前我們也有便民生活圈,但是現在是更加的智慧、更加的高品質了?
-
嘉賓
王合生:對,更加的便利。
-
主持人
陸放:除了剛才您説到的生活服務方面,在文化、旅游和體育等方面我們又有一些新的舉措嗎?
-
嘉賓
王合生:是的,未來五年海淀區正處於奮力打造以首都發展為統領的現代化強區和高品質海淀的重要時期,我們將着力打造數字文化産業高地,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消費模式,引導文化資源龍頭企業向中關村科學城聚集,持續推進中關村科學城數字文化産業園建設。升級像我們的中關村舞劇節、"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書香海淀、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節、中關村系列演出季等文化品牌的品質,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淀藝術品牌。深入挖掘"三山五園"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加強國際文化交流,推進中關村論壇永久會址建設,形成有中關村永久會址、會議中心、展示中心、"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六郎莊國際交流中心組成的一個多功能的綜合性的國家級平臺,打造中關村核心區會客廳,吸引更多國際高端創新資源和服務業資源落地。
同時,我們結合冬奧會,推進冰雪運動設施建設,推動冰雪運動發展,鼓勵居民廣泛開展體育健身活動,以全民健身活動來帶動體育消費。加強高科技的運用,升級健身器械和穿戴用品的科技含量。豐富多樣化的體育消費供給,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因地制宜建設體育場地和設施,實現"一刻鐘健身圈"全覆蓋。拓展與國際體育組織和高水準職業俱樂部的合作,引進一批國際頂尖商業體育賽事。支援體育賽事與商務、文化、旅游、娛樂融合發展,推進體育消費創新發展。
-
主持人
陸放:除了文化、旅游、體育方面,教育也是海淀的一張"金名片",相信我們的觀眾、聽眾很多都是海淀的學生家長,他們非常關心這個話題,他們想知道的是在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過程當中,教育方面又會有哪些獲得感?
-
嘉賓
王合生:教育是海淀的優勢資源之一,海淀區內高等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資源豐富。在基礎教育方面,我們將深化集團化辦學改革,在落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雙減"政策的同時,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教育"和人工智慧教育在教學方面的應用,鼓勵5G、AI、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支援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引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向高品質、規範化方向發展,逐步形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海淀教育品牌。在職業教育方面,我們將充分利用區域內科技資源和人才優勢,辦好中關村人工智慧學院。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們將聚焦海淀區36所高校、42萬的大學生,引導推動高校教育消費和科技消費發展。
-
主持人
陸放:剛才我們談了很多關於對海淀商業未來發展的展望,的確非常的令人期待。海淀商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行業主體企業的主動行動和積極參與,那麼,怎麼樣才能激發企業的活力,調動這些企業的積極性呢,在這方面我們有一些支援政策嗎?
-
嘉賓
王合生:是的,我們出臺了一些支援措施。企業是商業發展的主體,只有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才能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我們歷來高度重視商業發展和促消費工作,海淀區率先設立了支援商業服務業發展的專項資金,比較早的關注"菜籃子"、早餐等民生項目的佈局完善,引導和鼓勵優質資源、優質項目落地佈局。截止到去年底,財政累計投入了超5億元,支援商業發展項目2000多個,吸引社會投資超過30億元,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投資,引領區域消費能級不斷提升。
2019年以來,我們先後出臺了《海淀區提升消費能級 提高生活品質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和《海淀區推進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海淀區進一步促進消費能級提升支援辦法》等文件,進一步培育消費新動能、激發消費新動力。
下一步,我們還要圍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工作重點,進一步出臺配套的支援政策,吸引和鼓勵新消費品牌、首店、旗艦店、國際頭部商業品牌項目落地,不斷優化區域的消費發展環境。
-
主持人
陸放:咱們聊了這麼多,最後是不是一起來展望一下,未來五年海淀會變成什麼樣兒?
-
嘉賓
王合生:未來五年,海淀區將持續聚焦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重點任務和項目,優化商業佈局,增加高品質的供給,推動供給端的創新,釋放需求新潛力,着力培育以科技消費為主的服務消費,推動商業消費更快發展,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在此,也誠摯邀請廣大企業到海淀投資興業,各位朋友到海淀體驗消費。謝謝大家!
-
主持人
陸放:非常感謝王區長做客我們的演播室。我們相信海淀區在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當中,通過持續發力,會加速融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讓科技創新不斷為海淀商業發展賦能,引領首都消費的新時尚。
好,今天的《"市民對話一把手·國際消費聚力北京"訪談節目》就到這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