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田偉: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各位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
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今年7月,國務院批准北京等5個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着眼於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按照商務部的總體要求,北京研究制定了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並將着力推動各項重點任務和重點項目的高品質落地。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們實施方案的有關內容,今天我們專門邀請到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蔡小軍先生;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級巡視員周衛民先生;北京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海濱先生;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磊先生。他們將向大家介紹實施方案的相關情況,並回答各位媒體朋友關心的問題。首先,請北京市商務局蔡小軍副局長介紹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和工作措施。
-
嘉賓
蔡小軍: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黨中央、國務院着眼於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斷提升我國城市在全球消費的吸聚帶動能力、資源配置能力和創新引領能力的重要決策部署。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要"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區域消費中心"。7月19日,國務院批准北京等五個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目前,北京已按照商務部總體要求制定印發《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更好推進此項工作,在《實施方案》基礎上創新形成"1+6"框架體系、"一辦十組"工作機制和"10+17"配套實施方案體系,全市52個部門、各區政府和經開區管委會協同聯動實施"十大專項行動",穩步推動173項重點任務和111個重點項目高品質落地。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介紹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相關工作。
一、《實施方案》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包括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兩部分內容。
(一)總體要求
概括就是: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堅持國內消費與國際消費統籌發展,堅持傳統消費與新型消費協同促進,堅持消費供給與消費需求兩端發力,堅持品質提升與規模發展並舉。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北京在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政策引領度等關鍵指標方面水準顯著提升,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競爭力和美譽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為彰顯時尚的購物之城、薈萃全球風味的美食之都、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全球旅游目的地、引領創新生態的數字消費和新型消費標桿城市,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體育、教育、醫療、會展等一系列"城市名片"。
國際知名度方面,全球城市競爭力排名顯著提升,打造2-3個千億級規模世界級商圈,入境游人數年均增長5%以上。消費繁榮度方面,全球消費的帶動力、輻射力、引導力、創新力顯著增強,最終消費率超過60%。商業活躍度方面,對全球消費鏈的掌控力顯著提升,離境退稅商店數量達到800家左右。各區至少有1個現代化綜合商圈和1條商業步行街,各平原新城至少有1家五星級酒店。到達便利度方面,國際國內高效暢通的立體化交通網路基本形成,城市交通樞紐與商業體的通達度、融合度顯著提升。消費舒適度方面,"放心消費"軟環境持續優化,消費配套服務的"典範之城"和服務品質的"首善之城"基本建成。政策引領度方面,促進消費升級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不斷完善,與"兩區"政策聯動更加緊密,消費市場開放度顯著提升。
(二)重點任務
提出"十大專項行動",包括40類共173項具體措施。
一是消費新地標打造行動。依託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打造彰顯文化時尚魅力的消費地標。將前門大柵欄商圈打造成為以"老字號+國潮"為特色的傳統文化消費圈。提升中心城區消費集群國際競爭力。建設城市副中心新型消費圈。佈局"多點一區"消費新載體。建設空港型國際消費"雙樞紐"。打造京津冀城市群消費聯合體。
二是消費品牌矩陣培育行動。構建"集聚、傳承、孵化"全鏈條培育體系,打造"美食、時尚、綠色"多元化消費品牌。力爭到2025年,吸引國內外品牌在京開設首店等3000家以上,"北京老字號"認定總數230家左右,孵化新消費品牌100個以上。
三是數字消費創新引領行動。整合"新基建、新場景、新供給、新生態"關鍵要素,全力打造數字消費標桿城市。試點建設智慧商店、智慧街區、智慧商圈。支援智慧網聯汽車等新型産品研發應用。推進數字人民幣應用推廣。
四是文旅消費潛力釋放行動。推動建設歷史文化名城、"博物館之城"、"書香京城",實施"漫步北京""暢游京郊""點亮北京"計劃,累計推出300個北京網紅打卡地。
五是體育消費品質提升行動。抓住冬奧契機,打造全球頂級賽事聚集地和冰雪項目消費目的地。持續擴大"8.8北京體育消費節"品牌影響力,大力發展體育賽事IP。
六是教育醫療消費能級提升行動。做強"留學北京"品牌。發展"網際網路+"健康醫療。開發中醫藥康養特色旅游資源,擴大老年康養消費供給。
七是會展消費擴容提質行動。加快補齊設施短板,持續提高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關村論壇、金融街論壇等展會論壇的影響力,積極培育數字經濟等高精尖領域的展會項目。
八是現代流通體系優化升級行動。通過完善設施、優化佈局、拓展渠道、提升服務多維聯動,構建高效暢通的商貿流通體系。
九是消費環境新高地創建行動。着力優化政策環境、服務環境和監管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和營商環境改革。打造有溫度的"北京服務"。
十是消費促進機制協同保障行動。加強組織協調,加強監測評估,加強宣傳推廣。
二、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優勢特點
北京高度重視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工作,在《實施方案》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夯實頂層設計,凸顯四大特點。
一是形成"1+6"框架體系。即1個《實施方案》和6個配套文件,配套文件包括工作專班方案、重點項目清單(111項)、重點任務清單(173項)、政策清單(89項)、重點服務企業清單(111家)和監測指標體系(42項具體指標)。
二是形成"一辦十組"工作機制。在工作專班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領導小組工作方案》,擬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一辦十組"工作推進機制,包括商品消費提檔升級、數字消費創新引領、文旅消費潛力釋放等十個專項工作組,目前已報請市委、市政府審定。
三是形成"10+17"配套實施方案體系。十個專項工作組、16區和經開區,立足本領域、本區域優勢特色及戰略定位,制定形成"10+17"配套實施方案體系,進一步深化細化市級《實施方案》。
四是形成全媒體宣傳工作方案。研究制定《2021年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媒體宣傳工作方案》,按照"多點聯動、突出重點、創新形式、融合報道"原則,明確"一片、一展、一論壇,兩欄、三會、多渠道"宣傳計劃。
三、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初見成效
一是抓好重點項目落地。111個重點項目已落地6個,包括環球主題公園一期、首開龍湖熙悅天街、西單更新場、首創龍湖麗澤天街、美克洞學館、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其中環球主題公園一期9月20日正式開園,開園首日門票一分鐘售罄,其中外省市購票游客近六成,首日半天接待游客近1.5萬人。下一步,將加快推動首鋼園六工匯綜合體、北京工人體育場改造復建、新國展二三期、王府井口岸及市內免稅店、大興國際機場超大型國際消費樞紐和臨空經濟區國際會展中心等標誌性項目建設。
二是抓好重點任務推進。173項重點任務已完成6項,王府井等12個傳統商圈和長安商場等8家"一店一策"試點企業基本完成升級改造,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規劃方案和前門大柵欄商圈改造提升行動五年計劃正抓緊推進,"2021北京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正式啟動。
三是加強政策創新。商務領域將於年底前出臺14項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專項政策,其中首店政策、總部企業發展獎勵措施等3項已出臺,北京消費季活動政策、促進數字貿易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促進商圈發展若干措施擬於近期出臺。
四是精心策劃組織"2021北京消費季"活動。累計開展"首發節""智慧消費節""體育消費節""國際時尚節"等商旅文體活動超2000項,截至9月19日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10.4%,全市52個重點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長26.4%。
五是持續擴大宣傳效果。目前,"一片、一展、一論壇"即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宣傳片、主題展和主題論壇已依託2021年服貿會平臺順利完成,"兩欄"(市民對話一把手、京城十二時辰)、"三會"(新聞發佈會、媒體通氣會、政策解讀會)、"多渠道"(境外媒體集中採訪、新媒體集中探營)正在積極策劃推進中。
下一步,北京將突出"國際""消費""中心"等核心要素,按照"2+3+5"工作推進機制,壓實"周調度、周調研、周簡報""月部署、月統計、月點評"兩個機制;注重商圈平臺、注重"五子"聯動、注重全媒體宣傳推廣;抓實"任務、項目、政策、企業、活動"五個清單,持續推動"十大專項行動"高品質落地,力爭率先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北京樣本",為構建北京經濟高品質發展新格局做出應有貢獻。
-
主持人
田偉:謝謝市商務局蔡小軍副局長的介紹。下面請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級巡視員周衛民先生介紹文旅方面相關的工作情況。
-
嘉賓
周衛民:各位媒體記者朋友,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文旅消費提質升級增效,市文旅局牽頭制定了《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文旅消費潛力釋放配套方案》,《配套方案》提出全市文旅消費總的目標是:到2025年,率先實現文化和旅游高品質發展,將北京打造成為彰顯古都歷史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時尚魅力交相輝映的全球旅游目的地,助力北京率先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一是壯大文旅新消費市場。用融合、創新、協同、開放理念,創新消費市場和消費模式,培育新型消費形態,大力推動文旅消費融合升級,加強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夯實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文化根基,積極打造北京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持續形成文旅新消費增長點和增長極。
二是優化文旅新消費結構。大力提升以購物、文化、體育、科技、教育交流、商務活動和會議展覽為目的的來京商務型游客比重,提高來京游客在京商務文娛購物消費份額,增強消費特別是文旅新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三是擴大文旅新消費供給。圍繞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創新文化,擴大優質文旅産品供給,不斷提升拓展博物館游、紅色旅游、文化創意旅游、文娛演出旅游、文化街區旅游、特色民俗旅游、鄉村旅游、科技旅游、新型工業旅游、體育運動旅游、商務會展旅游、國際研學旅游、中醫藥健康養生旅游、沉浸式旅游等旅游新業態、新産品,多維度激發挖掘市民和游客的文旅新消費潛力。
為了實現上述三個目標,我們確定了23項重點任務以及實施路徑,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積極挖掘文化資源優勢。要推動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制定中軸線文化遺産保護條例。編制博物館之城建設規劃,制定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的意見。挖掘城市文化IP資源,推廣"故宮模式",加強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建設好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産品開發平臺,打造北京文創品牌。培育"紅色旅游"品牌,加快紅色主題産品開發,打造集參觀、教學、培訓、體驗為一體的全國一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書香京城",推動王府井書店、外文書店等實體書店轉型為多功能文化空間,打造文化消費新地標。加大對文化精品力作的支援力度。精心打造一批"藝術高峰"作品。
第二、全力設計開發精品旅游線路。重點豐富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旅游消費主題功能,設計開發"北京冰雪游"、"北京冬奧游"等冰雪旅游、冬季旅游主題線路。加快南部旅游設施開發,以周口店、琉璃河、雲居寺等歷史古跡為重點,以山水休閒為補充,打造"房山-門頭溝-海淀"和"房山-豐臺-北京老城"精品旅游線路。實施"漫步北京"、"暢游京郊"、"點亮北京"三大行動計劃,打造10條"漫步北京"老城精品文化探訪線,設計開發北京電影藝術之旅、北京音樂藝術之旅、北京建築游等特色主題游線路。
第三、傾力打造重磅文旅消費産品。深入挖掘北京世界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中軸線等優勢文化歷史資源,高標準運營環球主題公園,謀劃建設二、三期工程,打造現代國際化文化旅游消費新地標。聚焦時尚消費商圈、文創産業園區、體育休閒場所、文化旅游體驗基地,舉辦北京網紅打卡地評選,推出300個"北京網紅打卡地"。加大"北京禮物"開發力度,提升"北京禮物"的競爭力、吸引力和影響力。突出首都核心區老廠區、城市副中心老舊廠房、新首鋼地區、門頭溝"一線四礦"等工業遺址的保護利用,發展"天寧一號"等一批文化創意産業園、工業博物館、工業遺址公園。實施"世界遺産聯合推廣計劃",打造跨區域"世界遺産"主題旅游産品。
最後,我誠摯地邀請各位媒體記者多報道、多宣傳北京文旅消費領域的各項工作。
以上是我的發佈內容,謝謝大家!
-
主持人
田偉:謝謝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周衛民局長的介紹,下面請北京市體育局楊海濱副局長介紹體育消費品質提升的相關工作情況。
-
嘉賓
楊海濱:很高興與大家見面,我代表市體育局介紹北京體育領域在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的有關工作情況。借此機會,衷心感謝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北京市體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一、目標任務
作為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十大專項行動"之一,體育領域促進消費工作將充分發揮北京"雙奧城市"特色優勢,計劃到2025年,打造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體育消費城市。
一是群眾身邊公共體育設施不斷完善。不斷完善全民健身體育設施保障體系,持續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設施,打造"15分鐘健身圈",解決在哪兒健身問題,不斷培育消費人口。
二是體育競賽表演業得到較快發展。堅持以舉辦北京國際馬拉松、中國網球公開賽、世界斯諾克中國公開賽、北京國際徒步大會等高水準體育賽事為主要內容,大力促進競賽表演業發展,提高城市體育影響力,帶動體育消費。
三是打造全球冰雪運動消費目的地。依託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冰絲帶速滑館等冬奧場館和各類冰雪運動設施,注重鞏固冰雪運動發展成果,打造全球冰雪運動比賽與休閒消費目的地。
四是體育消費供給不斷豐富,服務品質不斷提高。堅持體育與文化、旅游、健康等業態融合發展,不斷優化體育服務供給,滿足群眾多樣化體育消費需求,激發體育消費動力。
二、重大項目
圍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體育領域計劃重點推進以下5個重大項目:
一是北京工人體育場改造復建項目。計劃總建築面積為38.5萬平方米,投資57億元, 2022改造完成。該項目建設完成後,將配套17萬平方米的商業配套,打造集體育、商業、休閒等多種形態融合的綜合服務體,將成為北京體育消費的新地標。
二是南海子體育休閒産業園項目。該項目位於南海子郊野公園B片區,總佔地面積67萬平方米,總建築規模約14.68萬平方米,計劃投資30億元,2022建成。將引入國際足球品牌、國際體育賽事活動、文化演出等資源,提供豐富優質的文體休閒、旅游、商業等服務內容。
三是北京國際體育産業園項目。該項目總建築規模144萬平方米,投資45億元,2022建成。將圍繞奧體文化集群效應,打造涵蓋商務辦公、展覽展示、體育休閒、商業娛樂等多業態融合發展的體育經濟服務綜合體。目前將作為冬奧村運作區保障冬奧村賽時使用,冬奧會後將向社會開放。
四是副中心城市綠心體育設施項目。計劃投資71.4億元,2025建成。擬建設一館(1.8萬坐席體育館)、一場(7萬坐席體育場)、一中心(水上運動中心,碼頭約3000平方米)一配套(16萬平方米配套及商業設施)。目前處於前期論證設計階段。
五是"三大球"青訓基地項目。計劃投資6億元,2024年建成。擬建設室內外足球、籃球、排球場地及配套附屬設施等,為北京市培養高標準、專業化、高競技水準的青少年人才提供基礎保障。目前正在進行用地選址和論證階段。
三、主要政策措施
1.完善政策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擴大消費人群。推進實施《北京市體育設施專項規劃(2018年-2035年)》《北京市進一步加強群眾身邊健身場地設施建設三年工作方案》,抓好健走步道和騎行道規劃建設,持續推進足球場地設施建設,鼓勵利用疏解騰退空間、公園綠地等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研究編制《北京市健身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推進健身設施建設。推進實施全民健身戰略,不斷提高體育人口比例。
2.引進和舉辦頂級國際品牌體育賽事,發展賽事經濟。首先,配合冬奧組委辦好冬奧測試賽和冬奧盛會,堅持舉辦北馬、中網以及國際雪聯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世界盃等國際冰雪品牌賽事。同時,增強與國際體育組織、國外體育聯盟和職業俱樂部的聯繫與合作,積極引進花樣滑冰、滑雪等項目高水準冰雪賽事。鼓勵引進高水準商業體育賽事。大力發展競賽表演業,注重發展"比賽日經濟",挖掘、釋放賽事對經濟的貢獻力。
3.實施補貼獎勵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促進體育消費。推進實施對新建體育場館補助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體育設施建設。持續對職業俱樂部實施獎勵政策,提高職業俱樂部競技水準,提高體育競賽表演業發展水準。
4.注重發展高附加值體育項目,引領時尚體育消費。在大力推動三大球、三小球體育項目推廣普及的同時,積極推進馬術、擊劍、帆船、冰球、極限運動等高附加值體育項目的開展,完善培訓標準,引領時尚體育消費。
5. 促進釋放體育活力,鼓勵發展體育夜經濟。大力發展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的基礎上,鼓勵在熱點商圈、地標場所舉辦夜間體育展演、比賽等活動,鼓勵開展各類夜間全民健身活動,打造培育"夜京城""夜尚京動"系列體育賽事和健身品牌,豐富夜間體育消費供給,促進釋放體育活力,借勢發展體育夜經濟。
6. 發揮展會和消費節優勢,推動體育消費升級。一是繼續辦好服貿會體育服務專題展等品牌會展,助力體育企業發展。剛結束2021年服貿會上,體育服務板塊以"體育讓城市更精彩"為主題,呈現了"展示內容豐富多彩、供需服務機制完善、突出體育文化元素、助力冬季運動發展"四大亮點,期間共有14個體育服務類項目完成簽約,現場簽約總金額高達111.46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二是持續完善打造8.8北京體育消費節,打造商家與消費者的直通平臺,推動消費升級。在今年第二屆"8.8北京體育消費節"期間,"線上買"板塊累計成交總金額達1.16億元,"線上訂"板塊線下游泳場館的需求增長也異常迅猛,同比增長超過100%。
7.加強體育與文化、旅游等融合發展。加強體育與文化娛樂、旅游休閒、購物觀光等業態融合,打造一批國家級、市級體育旅游示範項目和精品線路。協同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推動冰雪、戶外運動休閒等場景營造,打造集歷史文化、生態休閒、體育康養等於一體的體育旅游目的地。
總之,市體育局將按照全市關於建設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統一部署,統籌推進,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全面促進體育消費健康發展,助力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
主持人
田偉:謝謝市體育局楊海濱副局長的介紹,下面請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楊磊副區長介紹通州區配套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
-
嘉賓
楊磊: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城市副中心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工作向大家作介紹。
通州區始終將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作為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提升城市副中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堅持國際導向、首都站位和副中心特色相結合,充分發揮"兩區"政策優勢,突出現代商業與文化旅游雙輪驅動,聚焦環球主題公園、運河商務區、特色小鎮等重點區域,培育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消費地標,引領全域消費提質升級,推進文化、旅游、商業等優勢消費板塊達到全市領先水準,成為立足首都、輻射津冀、服務國內外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增長極。
重點開展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配套實施方案,形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路線圖。制定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實施方案》及"五個清單"成果。重點舉措方面,結合副中心定位和我區實際情況,主動謀劃九大行動,形成25個方面任務舉措。一是國際時尚商業品牌匯聚行動,推動商業設施建設與改造提升,大力發展首店經濟。二是國際文化旅游消費躍升行動,全力打造環球文旅消費綜合體,建設國際一流文化設施集群。三是都市濱水休閒消費擴容行動,煥發大運河都市親水空間魅力,打造體育休閒樂活之城。四是數字消費培育賦能行動,推進數字消費配套設施建設,拓展數字消費商業場景。五是教育醫療消費提升行動,佈局一批國際學校,健全醫療健康消費服務。六是會展活動消費倍增行動,打響副中心會議會展品牌,拓寬多元特色展會空間。七是現代流通體系優化行動,打造6個重要物流節點,試點推進無人配送新模式。八是京津冀消費協同推進行動,打造跨區域消費空間共同體,建立輻射津冀的消費服務體系。九是消費環境體驗升級行動,完善消費配套設施佈局,營造良好消費市場環境。項目清單方面,共納入63個重點項目,包括市級項目13個、區級項目50個。其中,近期重點實施的項目有24個,2021年擬完成的項目有11個,北投愛琴海購物公園已經開業,環球主題公園一期已經盛大開園,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德閎國際學校等也計劃於今年完成。其他清單方面,任務清單梳理形成113項重點任務,包括落實市級相關任務68項,區級自主謀劃任務45項;政策清單涉及相關政策22項;促消費活動清單依託5大板塊,形成20項覆蓋全年的系列活動,有效激發副中心消費活力。
二是積極承接環球項目外溢效應,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標。舉世矚目的北京環球度假區已於9月20日正式開園。目前,已有消費設施包括4個酒廊貴賓廳、38個各具特色的餐廳、7家主題零售店、1家老字號、1家多功能影院,1家金融服務網點,及80余個各種零食與餐飲移動售賣車。還包括兩個酒店:環球大酒店(四星級標準的酒店,客房800間)和諾金度假酒店(自主品牌五星級度假酒店,客房400間),為環球一期開園後的文旅消費做好配套服務。圍繞環球主題公園的溢出效應,通州區積極完善環球周邊的消費設施配套,探索通過新技術創作新IP、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新消費、新體驗、新場景。一是在通馬路交通樞紐商業部分規劃建設兩個酒店,同時佈局商業配套;環球影城北交通樞紐地塊商業開發初定為一座高檔酒店,國際人才社區項目將打造全市首個典型的類海外環境和便利化商業設施。酒店及周邊商業配套業態的建設和發展,將進一步提升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活力。二是爭取在張家灣車輛段項目中引入更多文旅元素。張家灣車輛段項目項目位於文化旅游區內東六環內側,西側為環球度假區,東側為地鐵花莊站和城際鐵路花莊站,建築規模約36萬平方米。該項目將規劃建設集文化娛樂、高品質酒店、高端商業、辦公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文旅服務綜合體,充分承接環球項目的外溢效應。此外,通州區還串聯整合周邊區域特色文旅資源,策劃一批"環球主題公園+"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加強周邊區域的消費承載力建設。
三是立足運河商務區建設,打造北京時尚消費新陣地。充分利用運河商務區120萬平方米商業面積,對標國內外頂級商務區,有序推進五個商業板塊落地見效,發展首店經濟、免稅經濟、網紅經濟,建設都市型商業中心。京韻風範地依託運河壹號項目,突出濱河景觀特色,打造運河城市會客中心,形成形象風範磁極。藝文復興地發揮遠洋樂堤港、大融城帶動效應,突出文藝時尚元素,形成文化潮流磁極。活力綠色地以富力廣場為核心,引入活力綠色場景、全時段經營業態,打造都市精英7*24小時活力消費,形成休閒生態磁極。生活探索匯以愛琴海購物公園為依託,打造新生活探索中心,形成時尚生活磁極。都市潮樂匯以珠江河畔商業為載體,突出主題街區和黑科技元素特色,打造都市家庭的樂活中心,形成家庭生活磁極。亞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設,按照"站城一體"規劃設計,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地上綜合開發面積為139萬平方米,匯集五星級酒店、5A級寫字樓、公寓、文化藝術展覽、商業、休閒等業態,未來將打造成全球領先的"軌道微中心消費鏈"。
四是培育三大特色小鎮,打造首都特色消費新中心。依託宋莊、臺湖、張家灣三個特色小鎮,打造多點聯動的藝術、演藝、創意設計融合街區。其中,宋莊藝術小鎮突出藝術品跨境交易與文化休閒融合發展,鼓勵非遺傳承人開設工作坊,舉辦高水準原創藝術品展覽活動,打造集合原創藝術品展示交易與創意休閒旅游的特色消費街區。臺湖演藝小鎮突出演藝娛樂與特色餐飲文化融合發展,依託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等演藝資源,重點構建"文旅+演藝+餐飲"模式,活躍夜間文化演出和休閒消費市場。張家灣設計小鎮突出高端商務與古鎮商業聯動發展,北京國際設計周、北京時裝周永久會址分別落戶小鎮的北泡地塊、未來設計産業園,今後將作為永久舉辦地和主要會場。下一步還將建設體現張家灣古城風貌商業配套設施,滿足設計小鎮商務休閒消費需求。
五是再現大運河北首盛景,打造都市濱水休閒新空間。今年6月26日,京杭大運河北京段40公里河道迎來全線通航。通州區將堅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擦亮大運河金名片。以大運河文化帶為骨架,串聯運河商務區、行政辦公區、城市副中心站、城市綠心等重要功能片區,積極創建大運河國家5A級旅游景區,打造以2-3日游為主的大運河主題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建設高品質的文化旅游綜合服務設施。辦好北京(國際)大運河文化節、北京城市副中心馬拉松、運河綠道騎游周、北京城市副中心徒步大會等活動,開發高品質的水上項目和文化活動,豐富大運河特色休閒産品。加快城市副中心劇院、首都博物館東館、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建設,提升文化生活品質。建設森林城市,建成環城綠色休閒游憩環上的13個公園,豐富城市綠心公園的消費功能。
以上是我介紹的主要內容。謝謝大家!
-
主持人
田偉:謝謝通州區楊磊副區長的介紹。下面把時間交給各位媒體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自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我想問一下市文化和旅游局周局長,網紅"打卡地"大家都比較關注,去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聯合相關部門首次評選推出了100家網紅"打卡地",社會反響很好,請問今年會不會繼續評選,如果評選今年有什麼亮點和特點?
-
嘉賓
周衛民:非常感謝您的提問,打卡是時下年輕的網民、年輕游客熱衷的活動之一,去年市文旅局聯合北京商務局、市網信辦和北京廣播電視台聯合舉辦了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的評選,並正式推出了100個網紅打卡地的新榜單,在社會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在去年首次嘗試和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今年市文旅局繼續開展了北京網紅打卡地的評選活動,通過這個評選活動,深入挖掘北京豐厚的文旅資源,激發北京市民和游客文旅消費的潛力,引領大家感受北京的新變化、體驗北京的新生活。
評選活動目前正在進行自薦和推薦,隨後將經過專家的意見指導和網民的評選,計劃在11月份正式推出今年網紅打卡地的新榜單。今年的網紅打卡評選活動有幾個特點:
一是評選範圍更廣。由去年的7個板塊擴大到今年10個板塊,新增了數字消費、夜間經濟和科技創新3個板塊。
二是合作單位更多。我們今年又新增了百度地圖、攜程、美團、小紅書、馬蜂窩、貓眼娛樂等平臺企業加入這次評選活動。
三是市民和網民參與度更高。
四是金融支援的力度更大。例如,北京銀行針對網紅打卡地提出了比較完善的金融支援的方案,當然我們也知道,北京網紅打卡地的評選也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我們也實行動態,有進有出,所以我們總的計劃是推出300個網紅打卡地,使之成為北京文旅消費的新品牌。
謝謝。
-
主持人
田偉:謝謝周衛民局長的回答。繼續提問。
-
記者
現場記者:請問蔡局,北京在推進首發經濟、首店經濟有哪些具體舉措?謝謝。
-
嘉賓
蔡小軍:謝謝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前面我已經介紹過,7月19日,國務院批准北京等5座城市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設工作,發展首店經濟、首發經濟,應該説是各大城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一張"王牌"。縱觀全球,無論是以紐約、倫敦、東京、巴黎為代表的傳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還是以曼谷、迪拜為代表的新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均是消費資源的集聚地,全球消費市場的風向標,也聚集了大量國際知名品牌。北京將深入實施首店2.0支援政策,開展北京首發節,通過政策和活動雙輪驅動來大力推動首店經濟、首發經濟,構建品牌匯集、品質高端、品位獨特的優質商品供給體系。
一方面,優化升級首店申報指南,加大首店項目支援力度。今年7月份,市商務局出臺《2021年鼓勵發展商業品牌首店項目申報指南的補充通知》,又俗稱首店2.0版。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對2020年1月1日以來在京新設的首店、旗艦店的租金和裝修費用,按照最高50%、不超過500萬元金額予以支援。二是對成功引進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示範效應的首店、旗艦店並簽訂2年以上入駐協議的企業,按照每新增引進1個示範首店、旗艦店最高給予不超過10萬元獎勵的標準,給予資金支援。三是對品牌首店、本土知名品牌、商業綜合體、商業運營機構,2021年1月1日以後在京開展的大型新品發佈活動,按場租、搭建總費用的5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予以支援。
較此前出臺的首店政策有三點新變化:一是優化了首店申報條件和材料,取消了原申報指南中關於"營業執照登記日期和開業均需在當年度""首店開業需運營一年以上才可以進行申報"等相關要求,讓首店在京實際開業後即可申報項目,提高企業申報首店項目便利度,擴大政策受益面。二是根據北京消費市場特點,優先對服裝鞋帽類首店、旗艦店的品牌方和引進方給予資金支援。隨着北京首店政策的深入實施,政策引導效應開始逐步顯現,2021年上半年入駐北京的實體首店達到434家,已超過2020年全年引進的首店總量。三是將首店與連鎖門店、總部企業的支援政策相銜接。企業在京開設首店後,繼續開設連鎖門店,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北京連鎖門店資金補助政策。將總部遷入北京,並且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業,可以繼續申請北京總部企業發展的資金補助、進京落戶、子女入學入托等一系列支援政策。
另一方面,持續開展北京首發節活動,多維度助力品牌"出圈"。北京首發節從今年4月28日在國貿商城啟動以來,已先後在SKP、龍湖天街、朗園等商圈舉辦20余場線下專場活動,600余個國際品牌和本土品牌集中發佈近兩萬款新品,持續激發市場活力。活動期間,全力打造"首秀京城"全媒體平臺,推介fudi倉儲會員店、運動萌獸中國首店、愛馬仕旗艦店等百餘家品牌首店、旗艦店,發放首店打卡禮包20萬個,多渠道多維度助力品牌"出圈",取得更好經濟效益。謝謝大家。
-
記者
《北青報》記者:我想問一下楊局,圍繞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體育領域如何打造"比賽日經濟"?謝謝。
-
嘉賓
楊海濱:非常感謝您對體育工作的關心和關注。我覺得我們首先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北京為什麼要搞比賽日經濟。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待,體育是題中應有之義。人民群眾對體育健身的需求,已經從過去的有沒有向現在的好不好發生了深刻的改變。體育也像養老、醫療、教育、住房一樣,成為了重要的民生事項。有調查統計顯示,體育消費目前正在逐漸成為市民生活日常消費當中的結構性消費。應該説,這種結構性消費為我們推出"比賽日經濟"提供了重要的經濟基礎。
體育有很多屬性,其中和消費有關的就是社交屬性,凡是和社交有關的體育消費,都是體育消費帶動下的延伸消費。很多區級政府、街道鄉鎮、社區都在通過體育來打造城市會客廳、社區會客廳。以往只是單純搞比賽,現在,應該在比賽舉辦場地周邊,越來越多的圍繞賽事注入更多的商業資源,配置充分的消費供給場景,這也是我們推出比賽日經濟非常重要的社會基礎。
為了做好比賽日經濟,市體育局將重點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注重體育賽事活動的帶動作用。"十三五"期間,全市組織開展大約1700項重大體育賽事活動。在"十四五"期間,未來五年我們不但要對現有的賽事活動進行提質升級,還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職業化、特色化的全球頂級賽事活動,帶動體育與文化娛樂、旅游休閒、餐飲食宿、購物觀光等業態的融合發展,為屬地政府更多的向其配置生活場景做好基礎性的工作。
第二件事是豐富體育消費的設施供給,優化體育場館的設施佈局,形成奧體、工體、五棵松、首鋼、副中心、冬奧賽區六大場地的場館群。我們還要推廣華西LIVE、五棵松模式,將市級場地、場館群及體育中心打造為集體育休閒、餐飲文化於一體的體育主題的消費圈。
我們也希望各級政府部門能夠創新社會治理和社會管理的方式方法,重視、挖掘體育賽事的經濟作用,為更多的體育比賽配置更加豐富的消費資源、消費場景,讓每一場體育賽事活動向前、向後充分做好時間、空間和內涵上的延展,發展比賽日經濟。如果説我們對"比賽日經濟"有哪些更多期待的話,我認為主要是三句話,那就是:體育讓城市更精彩、體育讓市民更幸福、體育讓消費更時尚。
謝謝。
-
記者
《國際商報》記者:請問楊磊區長,在今年服貿會上,宋莊臺湖和張家灣三個特色小鎮集體亮相首鋼園,讓觀眾感受到副中心文旅融合發展的魅力。請楊區長談一下三個小鎮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方面推出的舉措。謝謝。
-
嘉賓
楊磊:首先感謝記者朋友關注我們副中心的發展。這三個特色小鎮是我們城市副中心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環節。
首先,張家灣設計小鎮,定位既是設計小鎮同時也是智慧小鎮、活力小鎮。我們北京國際設計周、北京時裝周的永久會址落戶在此,其中北京國際設計周的永久會址預計10月底就可以正式交付亮相。目前,設計小鎮已經有北京建院、新加坡CPG集團等150余家知名設計和科技企業入住。我們將繼續廣泛匯集國際知名的設計機構、設計大師和設計新銳,打造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的高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設計小鎮率先落地全國首例數字貨幣+自貿區智慧園區應用場景,將重點打造數字消費。
二是臺湖演藝小鎮將重點突出演藝娛樂的特色,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落地臺湖三年以來,已經累計開展各類演出活動200余次,帶動了演出、綵排、舞美設計製作等60余家的企業入住。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工作室也入住了我們的(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演藝小鎮今年已經累計開展了200余場演出活動,9月25日至10月6,今年的臺湖演藝藝術周也將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舉行。4家北京知名的北京藝術院團將帶來7場演出,涵蓋了歌劇、話劇、爵士樂、現代舞、雜技等多種藝術形式,演藝藝術周將秉持人民性原則,堅持藝術惠民,以優惠的票價邀請更多市民走進劇場,感受藝術。
三是宋莊藝術小鎮。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藝術區和中國現代藝術的風向標。宋莊藝術小鎮聚焦原創藝術品的展示交易與創意休閒旅游,重點發展藝術及文創上下游的産業。目前,宋莊藝術小鎮核心區小堡藝術區已經完成了城市設計方案,規劃有青年藝術工坊、大師工坊和辦公區等,已經匯聚了藝術企業和藝術家的工作室6000余家,首家書畫直播基地也已經上線,日均直播銷售達到470萬人。10月1日第十二屆宋莊文化藝術節將拉開帷幕,設置1場主題展覽、10場專場直播銷售。另外,宋莊藝術小鎮也是本市知名的藝術餐飲目的地,小鎮範圍內共有各類藝術餐飲200余家。為了更好的服務市民的消費,宋莊藝術小鎮還啟動了小鋪南街、小堡文化廣場的改造提升,引入了佳作書局、金地生活館等,打造更具文藝范兒生活味的特色消費街區,歡迎大家前去打卡體驗。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田偉:謝謝楊磊副區長的回答,時間關係,提問環節就到這裡。感謝各位發佈人出席今天的發佈會,向大家介紹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會後各位媒體朋友有進一步採訪需求也可以聯繫我們。本場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