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葉昶: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第二十八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新聞發佈會。
京港洽談會是北京市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自1997年起輪流舉辦的年度經濟合作交流活動,旨在促進兩地雙向投資與産業協作。洽談會已連續舉辦27屆,形成了涵蓋金融、科技、城市管理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格局。為讓大家更好了解第二十八屆京港洽談會籌備情況和特色亮點,今天我們的發佈會專門邀請了北京市政府和京港兩地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為大家作介紹,並回答各位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介紹出席今天發佈會的發佈人,他們是: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 楊爍先生
北京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 楊蓓蓓女士
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國內地總代表 鐘永喜先生
北京市朝陽區委常委、副區長 舒畢磊先生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二級巡視員 李志磊先生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劉維亮先生
北京市司法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副局長 張國強先生
下面,有請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楊爍先生介紹第二十八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相關的情況。
-
嘉賓
楊爍:各位媒體朋友,很高興向大家介紹第二十八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的相關情況。首先,我代表大會組織保障領導小組,向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京港洽談會的關心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謝!
京港洽談會自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創辦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27屆,二十多年來,京港洽談會為兩地經貿、科技、服務等多領域搭建了夯實穩固的橋梁,合作領域也不斷地拓展,“朋友圈”持續擴容,交流形式豐富多樣,兩地經濟貿易穩固增長,文化交融多元互鑒,兩地經濟、社會逐步形成了相容並蓄、合作發展的良好局面。
本次大會以“京港攜手 聯通世界”為主題,圍繞京港兩地經濟互補性,聚焦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專業服務、消費與貿易等京港兩地重點合作領域設置活動,推動兩地要素高效對接,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京港兩地在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服務業等重點産業領域的高品質合作,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産力,全面提升産業競爭力和城市的治理效能,實現京港兩地高水準合作共贏。
本次活動北京方面主辦單位為市發展改革委、市投資促進中心、市政府港澳辦、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金融管理局、市工商聯;香港方面主辦單位為: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中國商會、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總商會和香港工業總會。
協辦單位為:市司法局、市政務和數據局、市知識産權局、北京海外學人中心、各區人民政府(經開區管委會)、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
承辦單位為:市投資促進中心。
大會將安排開幕式和主題推介、13場專題推介以及投資諮詢洽談等配套活動。
開幕式定於11月12日上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廳舉辦。屆時,北京和香港兩地政府高層領導將出席併發表致辭。主題推介活動將在開幕式後舉辦,將做京港兩地主題推介、分享投資發展的成功經驗等等。
13場專題推介活動將於11月12日下午和11月13日全天分別由(在)京港兩地政府部門、機構舉辦,聚焦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數字經濟、金融服務等重點合作領域,以及綠色發展、知識産權保護、法律服務、人才交流、民營企業出海、城市治理等熱點話題。
此外,會議期間將設置投資諮詢洽談區,推介京港重點合作領域的政策措施、區域優勢、合作項目等等,吸引參會企業進行對接洽談,促進兩地交流合作。
本屆大會主要有以下4個特點:
一是雙向合作主題突出。大會以“京港攜手 聯通世界”為主題,在主題推介中分別安排“投資北京”和“投資香港”推介,在專題活動中聚焦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專業服務、消費與貿易等核心領域,同時覆蓋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知識産權保護等熱點方向,突出兩地攜手推動新質生産力培育,如在數字經濟領域“出海共建”等,推動兩地要素整合和高效對接,共同合作聯通世界,助力産業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二是合作領域持續擴寬。大會牢牢把握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北部都會區建設的戰略機遇,緊緊抓住北京“兩區”建設重大契機,新增加了京港法律服務、民營企業出海等專題,打造京港兩地合作的競爭新優勢。
三是投資促進成效明顯。將招商引資工作貫穿大會籌備全過程。目前,涉及科技創新、數字經濟、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的一批重大合作項目已經確定將在會議期間現場簽約。京港兩地商務、知識産權等部門也將簽署一系列新的合作協議。我們還將通過大會平臺發佈雙向投資項目,目前已徵集160個,招商總額超過600億元人民幣,涉及空間資源、企業融資、科技合作、企業出海等四大類。
四是兩地企業參與熱情高漲。本屆大會不僅包括政策和環境推介、交流研討,還設置了投融資對接、項目路演、投資諮詢洽談,形式多樣,吸引了眾多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在港跨國公司、各類企業和商協會等機構負責人報名參會。此外,部分在京大型央企和市屬國企、總部企業、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負責人也專程赴香港參加。兩地企業的熱情參與,交流對接,定會推動京港合作邁上新臺階。
各位媒體朋友,高水準辦好第二十八屆京港洽談會,對進一步推動京港兩地繁榮發展意義重大。大會開幕在即,我們將竭誠做好各項籌備、服務保障工作,在京港兩地各部門通力協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為大家呈現一場“京港攜手 聯通世界”的盛會!讓我們共同期待大會順利啟幕,也真誠期待大家關注、參與、支援以及報道!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楊爍副秘書長的介紹。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各位記者朋友,請他們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新聞機構的名稱。
-
記者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感謝主持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提問,想請問:京港洽談會舉辦至今推動京港合作都取得了哪些具體成果?今年的京港洽談會又會推動達成哪些新的合作?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央視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們有請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楊蓓蓓女士來回答。
-
嘉賓
楊蓓蓓:感謝總台記者的提問,也感謝媒體朋友們對第二十八屆京港洽談會的關心和支援。
眾所周知,京港洽談會是北京最為重要的對外經貿活動之一,在推動京港兩地的互利共贏、經濟社會繁榮發展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自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之年首次舉辦以來,京港洽談會已經成功舉辦了27屆。京港兩地在金融、法律、科技創新、知識産權、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等合作領域不斷深化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8年以來,累計簽約項目達到650個,合同金額超過1200億美元,落地了頤堤港二期、北京地鐵14號線等一批標誌性項目。2020年至2025年9月,香港在京累計實際投資達到574.9億美元,佔到同期全北京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81.1%,位列來京投資國別和地區第一。截至2025年8月,北京在香港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到556.12億美元,佔到北京市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49.04%,是北京市對外直接投資的首選(目的)地。北京對外投資主要涉及製造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服務、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今年我們舉辦的第28屆京港洽談會將會達成一批合作成果。關於京港科技協同創新、企業出海、共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商事仲裁與調解等一批合作協議將在會議期間正式簽署;關於科技服務、金融、生物醫藥、智慧網聯汽車、人工智慧等一批投資合作類項目將在此次會議上簽約。同時,本次合作的具體項目和細節以及落地成果,我們也會及時跟媒體朋友們分享最新動態,也期待大家的關注和支援。
最後,感謝媒體朋友們對第二十八屆京港洽談會的關注。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楊蓓蓓主任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中新社記者:謝謝記者,中新社記者提問。請問,今年京港合作有何亮點?
-
主持人
葉昶:非常簡潔,這個問題我們有請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鐘永喜先生來回答。
-
嘉賓
鐘永喜: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
我覺得今年的一大亮點,就是時機,因為四中全會剛剛召開,我們京港攜手行動起來。大家知道,“四中全會”為國家發展描繪了藍圖,也為京港合作指明瞭方向。香港會在國家發展藍圖中找準優勢定位,主動對接“十五五”規劃,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服務國家、服務全球。
京港洽談會正是匯聚各方資源,落實四中全會“十五五”規劃部署的具體行動,我們將會協同更多的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企業參與到京港合作平臺(上來),讓我們京港合作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今年的京港洽談會將在香港舉行,就好像秘書長所説的,各界反響非常熱烈,我看到今年活動有三個亮點:
第一,聚焦創新。創新也是“十五五”規劃的重點,我們將深化與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的“京港科技協同創新平臺”的合作,明年我們將組織北京科技企業赴港發展,推動AI、機器人等前沿技術國際化,助力北京企業依託香港,對接全球的資源。
第二,推動深化商務領域的合作,我們將與北京市商務局簽訂行動計劃,攜手開拓服務業開放的合作新空間,助力北京“兩區”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打造消費新場景,推動産業升級。同時,持續深化企業服務,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
第三,企業出海。最近很多北京企業都來香港,有明顯的出海需求,我們將與北京市工商聯簽訂合作備忘錄,助力北京企業用好全球人才、全球資本和全球技術,對接全球的市場。
國家發展,就是香港最大的機遇。今年洽談會圍繞兩地重點産業安排1場開幕式、1場主題推介,還有13場專題活動。京港洽談會不但是經貿合作的重點,更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深度合作平臺,將成為兩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重要紐帶。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屆洽談會將會成為京港合作的新起點,為國家高品質發展、服務國家聯通世界貢獻更大的力量。
謝謝各位!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鐘永喜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北京廣播電視台記者:謝謝主持人。北京廣播電視台記者提問,我們都知道朝陽區是首都中心城區,它的發展一直備受人們關注,同時也是港資企業青睞的投資熱土,想請負責人介紹一下,朝陽區在經濟高品質發展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成果?此次京港洽談會朝陽專場推介會有哪些亮點?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這個問題我們有請朝陽區委常委、副區長舒畢磊先生來回答。
-
嘉賓
舒畢磊:感謝北京廣播電視台記者的提問,也感謝各界媒體朋友以及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朝陽區經濟社會發展給予的關注和支援。
朝陽區是北京市中心城區面積最大、人口和企業數量最多的區,總面積47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4萬人,市場主體達到37.3萬家。近年來,我們緊密圍繞服務新時代的首都發展,區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作為首都經濟發展大區,“壓艙石”作用持續鞏固。GDP、財政收入、社零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均佔全市20%左右,固定資産投資多年保持千億元規模,實際利用外資和進出口總額穩居全市前列,正加快向GDP萬億級大區邁進。金融領域匯集超過1800家金融機構,其中外資金融機構近400家、佔全市70%,金融業增加值近十年年均增長率達到12%。商務服務領域集聚全市頂尖服務機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收規模佔全市40%左右。科技領域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近3700家,“專精特新”企業超過1200家,國家級“小巨人”103家,“獨角獸”企業25家(其中百億級2家)。文化領域依託全國唯一的國家文化産業創新實驗區,匯聚10萬家文化企業,培育102個文化産業園區(其中百億級園區超過5個)。
作為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主承載區,“煙火氣”氛圍更加濃厚。區內商業綜合體超過百個,高品質商圈、首店旗艦店、“夜京城”地標均佔全市近50%,傳統茶館、咖啡館、米其林餐廳、黑珍珠餐廳分別佔全市30%、50%、60%和70%,朝陽以多元的消費供給、繁榮的市場氛圍、獨特的時尚魅力,成為市民游客休閒娛樂的首選地。
作為首都新質生産力融合發展示範區,創新性活力加速迸發。我們全力打造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3+X+N”産業創新體系。以園區平臺強化生態建設,構建形成具有朝陽特色的科技地圖,全區23個高品質特色産業園區中有9個被評為市級園區,特別是持續深化與香港的合作,雙方共建中關村網際網路3.0産業園和京港産業中心,落地香港理工大學創意科技研發中心,國際科創會客廳在香港成立。
本屆京港洽談會期間,我們將於11月12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主題為“與時代共奮進,與世界共朝陽——聚力京港,連結全球”的專場推介活動。主要有三大亮點:
一是突出國際視野,充分展現開放活力。活動緊扣國家高水準對外開放戰略,深度聯動全球産業鏈核心企業、世界頂尖創新平臺、國際商協會,圍繞國際法商融合、高精尖産業發展等主題,深化思想碰撞、項目交流,全面展現朝陽制度型開放成果與全球資源配置樞紐的投資機遇。
二是強化資源對接,構建高效交流平臺。以務實為導向,設置了主題推介、企業分享和圓桌對話等六大環節。活動還特別邀請到香港貿易發展局、投資推廣署、中華總商會等權威機構,以及保誠、匯豐、渣打、太古、華潤等頭部企業,將為兩地企業的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注入強勁動能。
三是注重落地實效,全力擴展合作成果。前期我們開展了多輪的摸排和對接,截至10月底,已累計徵集簽約項目12個,總金額約28億美元,涵蓋商務、金融、科技和文化等多個領域,確保洽談項目“見成果、出實效”。
開放是朝陽最鮮明的特色和優勢。我們將依託京港洽談會這一重要平臺,全力建好全球會客廳,與各界投資者共同唱響“與世界共朝陽”的開放華章。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舒畢磊區長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新京報記者:謝謝主持人,新京報記者提問,我們的問題請介紹一下本次京港洽談會科技專題活動暨第八屆“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總決賽(活動)的特色亮點?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們有請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二級巡視員李志磊先生來回答。
-
嘉賓
李志磊:謝謝您的提問。
本次京港洽談會科技專題活動暨第八屆“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總決賽由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香港投資推廣署來共同主辦。活動以“京港合作,共用出海新機遇”為主題,設置致辭、合作成果簽約、專題推介、主旨演講、圓桌對話以及第八屆“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總決賽等多個環節,將邀請京港兩地政府、高校、科技園區與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圍繞科技企業出海路徑與京港科創合作前景來展開深入交流。
我委將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在本次科技專題活動上續簽《深化京港科技協同創新合作備忘錄》,進一步鞏固和拓展兩地科技合作的交流機制。活動期間還將組織北京人工智慧企業赴港推介交流,併為“中關村人工智慧海外綜合服務站(港澳)”授牌。
本次科技專題活動重點突出以下三個方面亮點:
一是聚焦科技企業出海新機遇。本次活動圍繞前沿技術國際化、全球佈局策略等議題展開研討,進一步對接香港國際化資源,助力北京科技企業尤其是AI大模型企業打通出海通道,實現從“北京創新”到“全球應用”的跨越。“中關村人工智慧海外綜合服務站(港澳)”的設立,將為大模型企業出海提供全方位資源與服務支撐。
二是搭建務實的科創合作平臺。活動緊扣北京科技企業發展需求,依託香港“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角色,深化兩地“科技—産業—金融”融合機制,構建全要素融通的立體服務體系,助力培育更多“北京基因、香港血統、中國標準、世界産品”。
三是持續深化拓展京港青年創新“朋友圈”。“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作為京港青年創新合作的核心載體,通過與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大賽的深度融合,進一步促進了京港以及海內外優秀科創項目的交流互動,搭建展示創新成果的廣闊舞臺,激發京港青年的創新活力。
下一步,我們將從三個方面持續深化京港合作:
一是進一步打造協同服務體系。依託京港聯動機制建設跨境孵化網路,聚焦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開展合規、知識産權、渠道對接等專業服務,提升企業全球化運營能力。常態化組織跨境路演與海外對接,構建覆蓋多個國際區域的協作渠道,推動創新成果走向國際。
二是進一步深化科技金融協同。充分發揮北京科創資源與香港金融優勢,進一步加強雙方在科技金融領域的合作,加強政策銜接與市場互通,為兩地科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資支援,助力企業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實現規模化發展。
三是進一步構建人才交流平臺。持續加強京港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平臺建設,鼓勵和促進兩地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資源雙向流動,通過開展學術研討、技術交流和聯合研發,吸引匯聚更多海內外優質人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産業對接和項目落地,進一步推動京港兩地在科技人才領域的深度融合和共贏發展,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我就介紹這麼多,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李志磊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您好,北京日報記者,想請問一下本屆京港洽談會京港兩地如何整合各自的核心優勢,在推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和企業出海方面提供支撐?另外,未來有哪些重點推進的規劃,確保合作落地見效?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北京日報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們有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維亮先生來回答。
-
嘉賓
劉維亮:感謝北京日報記者的提問。
京港數字經濟合作的核心邏輯是“優勢互補、共創繁榮”,這也正是我們推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助力企業出海的關鍵所在。
首先,要明確京港兩地各自的核心優勢,這是我們合作的“底氣”。從北京來看,我們的優勢集中在“技術根基、場景資源與制度保障”上: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基礎紮實,2024年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已突破45%,持續領跑內地城市;人工智慧核心産業規模近3500億元,已備案大模型162款,佔全國比重近3成;數字基礎設施領先,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居全國首位,京內智算建設規模達到4.2萬P,北數所上架數據産品超過3500個,發佈高品質數據集590余個,能為企業提供豐富的數據與場景支撐;同時,我們出臺《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成立數據、人工智慧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從法治與規範層面為合規合作築牢安全防線。
而香港的優勢,在於“國際連結、規則對接與平臺樞紐”作用: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擁有成熟的全球資源網路與國際商業環境,是內地企業“出海”對接全球市場的重要跳板,也是國際資源進入內地的“橋頭堡”;香港在數字政策對接、國際規則適配等方面經驗豐富,能幫助企業更好地融入全球數字經濟治理體系,降低“出海”的合規成本與市場風險。
其次,關於兩地優勢的整合,我們已有明確的具體舉措,避免“各自為戰”。在本次“數聯京港·智通全球”專題活動中,我們推動北京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與香港數位港簽約,這是“北京方案+香港平臺”模式的具體落地,北京企業可依託香港的國際網路,更高效地進入全球市場,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以及新興經濟體市場;香港企業也能通過北京的場景資源,開拓內地廣闊市場,實現“雙向賦能、互利共贏”。
最後,在未來規劃上,我們將聚焦三大方向深化協作,確保合作長期長效地推進。一是“共定規則標準”,依託香港的國際優勢與北京的場景實踐,在數據跨境流動、AI倫理規範、數字貿易便利化等領域聯合探索“京港方案”,既為兩地企業“出海”提供統一、適配的規則遵循,也為全球數字經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二是“共搭出海平臺”,整合北京的技術研發能力與香港的全球資源網路,為兩地企業提供從技術適配、合規諮詢到市場拓展的全鏈條支援,幫助企業在全球競爭中搶佔先機;三是“共築創新生態”,推動“北京方案+香港平臺”合作模式常態化,通過定期交流、項目對接、聯合攻關等方式,讓兩地的創新活力充分迸發,持續鞏固京港作為數字經濟“最佳合作夥伴”的地位。
我們堅信,憑藉兩地的優勢互補與協同發力,京港必將打造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的標桿典範,為兩地企業“出海”保駕護航,也為國家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注入更強的動力。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劉維亮先生的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香港大公文匯記者:謝謝主持人,香港大公文匯記者提問。想請問本次京港洽談會的仲裁法律服務推介活動有哪些亮點?謝謝!
-
主持人
葉昶:這個問題有請北京市司法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副局長張國強先生來回答。
-
嘉賓
張國強: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
本次京港仲裁法律服務專題推介活動將圍繞深化京港兩地法律合作、服務國家高水準對外開放這一主題,呈現出三大突出亮點。
第一個亮點,在本次專題法律服務活動上將正式發佈《北京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條例》。作為一部為“北京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而量身打造的地方性專項立法,該《條例》共34條,將於今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圍繞將北京建設成為“制度接軌國際、資源優質集聚、機構國際一流、服務專業高效、司法保障有力”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這一總體目標,着力提升北京仲裁的國際公信力和競爭力。在制度設計上,《條例》將緊密銜接新修訂的《仲裁法》,通過確立仲裁地規則、完善臨時措施制度等創新舉措,充分滿足國際仲裁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在開放合作方面,支援境外仲裁機構在京設立業務機構,積極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仲裁生態圈;同時對標國際一流標準,強化仲裁隊伍專業化建設和仲裁機構規範化管理,持續優化仲裁事業發展環境。這一系列制度創新將為北京仲裁事業高品質發展奠定堅實法治基礎,同時也將為香港及國際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跨境仲裁服務保障。此次在港進行《條例》專題宣傳,正是向香港和國際社會充分展示北京在仲裁領域的開放包容姿態與發展決心。此舉必將有力提升北京仲裁的國際影響力、制度公信力與高端要素集聚力,推動北京加快打造面向全球的國際商事仲裁新高地,為深化京港合作、促進亞太地區仲裁服務協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第二大亮點,是本次活動期間將積極推進與國際調解院的高級別交流合作。雙方將通過重要高層對話,深入探討替代性爭議解決領域的合作空間,重點就多元化爭議解決機制的創新與實踐交換意見,共同探索協同發展路徑。此次重要互動將促進雙方增進理解、凝聚共識,為多元化爭議解決機制的創新與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這一交流合作將推動北京更好地融入國際爭議解決體系,展現積極參與國際法治協作、推動構建高水準爭議解決服務體系的開放姿態,進一步提升北京作為國際商事爭議解決優選地的地位和影響力。
第三大亮點,是北京仲裁委員會在香港設立首個境外分支機構,即北京國際仲裁院香港中心。此舉標誌着北仲國際化發展邁出關鍵一步,是北仲積極參與全球仲裁治理、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仲裁機構的重要里程碑。香港中心將依託香港獨特的法治優勢,包括成熟的普通法體系、仲裁友好的法律制度以及高素質的國際化專業人才資源,為跨境商事主體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仲裁服務,香港各界對北仲即將落戶也表示熱烈歡迎,相較於其他仲裁機構,北仲作為北京市政府組建的唯一仲裁機構,在對接國家戰略、服務宏觀政策方面具備獨特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這一核心競爭力也將為其在香港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香港中心的設立,將使北仲得以充分發揮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優勢,深度融入國家開放大局,切實服務保障國家經濟高品質發展。
《北京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條例》的出臺為兩地的仲裁法律合作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北仲香港分支機構的設立為兩地法律服務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而與國際調解院的交流合作則彰顯了國際法律界對北京作為國際爭議解決新高地的高度認可。這些舉措將進一步提升京港兩地作為國際爭議解決樞紐的全球影響力,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同時為深化區域合作、促進“一國兩制”實踐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注入新的法治動能。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張國強先生的回答。
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出席發佈會的各位領導、嘉賓和記者朋友,歡迎各位媒體朋友繼續關注和報道第二十八屆京港洽談會。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