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余俊生: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近期,受極端強對流天氣影響,我市北部山區遭遇連續強降雨,密雲、懷柔、平谷、延慶等區受災嚴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正在緊張推進。今天,我們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全市受災情況及應急救援工作。
下面,我先介紹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各位發佈人,他們是:
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夏林茂
北京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斌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黨委副書記 吳振坤
密雲區委書記 余衛國
懷柔區委書記 張強
首先,有請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夏林茂同志通報北京總體受災情況和防汛救災工作整體安排。
-
嘉賓
夏林茂: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對北京這次防汛救災情況的關注和報道。
7月23日至29日,我市遭遇了極端強降雨,密雲、懷柔、平谷、延慶等北部山區突發山洪,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讓我們感到特別痛心的是,截至31日12時,全市因災死亡44人,失蹤失聯9人,其中,密雲太師屯鎮養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失蹤失聯人員中有4名是一線搶險救援的村黨支部書記。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不幸遇難的人員表示沉痛哀悼,向他們的親屬表示深切慰問!
我提議,大家起立,為遇難人員默哀!
......
默哀畢,請坐下!
北京的災情始終牽動着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的心。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首都的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放在第一位,部署力量支援搶險救災工作,體現了對受災群眾的關懷,堅定了全市上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這裡,我向大家通報有關災害以及應對情況。
關於降雨總體情況
今年以來,北京累計降雨539.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67%;6月1日以來,累計降雨432.7毫米,比常年同期增多75%。本輪強降雨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區,平均降雨量密雲區366.6毫米、平谷區347.9毫米、懷柔區230毫米,期間極端強對流天氣極為罕見,上述地區局地降水量達到500毫米以上,其中密雲郎房峪達到573.5毫米,懷柔東峪最大小時雨強達到95.3毫米。強降雨形成山洪,疊加上游來水暴漲,破壞力極大。
這次強降雨,給密雲水庫的調度運作帶來很大壓力。26日21時入庫流量由每秒的569立方米開始急增,6小時後達每秒6550立方米(以這樣的流量,5分鐘就能灌滿一個頤和園昆明湖),進而水位達到155.59米,蓄水量達到36.3億立方米,這些指標都是歷史極值,危及水庫安全。
關於災損情況
北部山區中的40個鄉鎮、312個行政村的基礎設施,在此次極端強降雨過程中損毀嚴重。初步統計:交通設施方面,主要受災區公路受損756公里,橋梁受損242座,25個鄉鎮、90個行政村出行受阻;電力設施方面,6條10千伏供電線路、93條支線受損,213個村斷電。通信設施方面,72條光纜受損、820余公里通信線路受損、1971個基站退服,16個鄉鎮、69個村通訊中斷。水務設施方面,379處供排水設施、344公里供排水管網受損。水利工程方面,33座水庫、101座塘壩、30余條河道、340公里堤防、38處水文監測設施不同程度水毀。此次洪澇災害共造成30余萬人受災,2.4萬間房屋受損。
關於災害防範和搶險救災情況
入汛以來,市委市政府連續部署防汛救災工作,針對此輪強降雨,持續加強氣象會商研判,多次調度防範應對工作。26日晚突發強降雨,受影響的區域快速發佈紅色預警,並啟動一級響應,向社會發佈預警提示、公眾防護指引。
災情發生後,我們第一時間組織開展救援搶險救災工作,迅速組織力量轉移群眾10.4萬人,全力搜尋被困和失聯人員、營救受困群眾5400餘人,積極救治傷亡人員,目前相關救援仍在持續進行中。及時啟動央地、軍地協同聯動機制,協調中部戰區、北京衛戍區、武警部隊和安能集團等央企,調集兵力和大型機械設備參與搶險救災;其中,6000余名部隊官兵和消防指戰員投入防汛搶險工作。制定周密工作安排,穩步加大泄洪流量,持續加強對水庫大壩、下游河道堤防等部位的監測和巡查,在密雲水庫泄流河道沿線64座橋梁兩端雙向部署警力,針對密雲寧村新橋險情,緊急在橋上及河堤設置圍堰,確保密雲水庫和下游群眾安全。目前,密雲水庫還在持續泄流,還需繼續加強上游來水監測和評估,及時科學調整泄流方案,做好河道沿線巡查管控。
連日來,一刻不停“搶險、搶修、搶通”,全力做好轉移安置等救災救助工作,儘快恢復受災地區正常生産生活秩序。目前,424條阻斷的鄉村公路中已搶通364條,力爭在今天(31日)幹線公路全部搶通;所有受災行政村已實現應急供水;213個斷電行政村已恢復供電105個;72條損毀通信光纜已恢復23條,1971個退服基站已搶通基站638個。在轉移安置方面,利用體育館、學校、保障性住房、村委會等場所,集中安置受災群眾。緊急調撥15類30萬件日常生活和搶險救災物品,配備醫護人員和相關藥品。在災後防疫方面,對87個重點區域開展消毒工作,消殺總面積達到162萬平方米。
關於下一步重點工作
災情就是命令,搶險就是戰鬥。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將救災應急響應級別提升至三級。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全面動員受災地區黨員幹部群眾,積極投入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組織各方力量支援,抓緊恢復受災地區正常生産生活秩序。
一是做好受災群眾生活保障。加快推進受損房屋修繕,確保群眾安全順利早日回村回家,全力保障生活物資,照料好特殊困難群體。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後工作,開展遇難人員家屬的心理疏導。
二是加快損毀基礎設施搶修。加快受損道路、供電、供水、通訊設施恢復,力爭8月2日實現全面“四通”。加強對受損山體、河道等關鍵設施和部位的拉網式排查,嚴防發生各種次生災害。加強受災地區垃圾清理、渠道清淤、環境整治、消殺防疫,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三是持續做好防汛應對。目前還處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加強氣象監測預報預警,針對這輪強降雨發現的問題,持續抓好各項防汛措施落實。
四是全力推進生産經營恢復。抓住農時窗口期加快恢復生産,最大限度降低受災減産影響。加強對因災停工項目、停産企業的政策幫扶,協助復工復産。做好受損房屋、車輛等資産統計,及時開通政策性農業保險理賠通道,簡化理賠流程,提高理賠效率。
五是抓緊開展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按照“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品質發展”的總體目標,制定恢復重建總體方案,結合“十五五”規劃編制,圍繞恢復提升目標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建立結對幫扶機制,發揮好軍地協同、央地協作機制,形成全社會共建合力。
這次災害損失大、傷亡多,我們深感痛心和自責。深刻反思應對本輪強降雨,我們工作還有不足,在樹立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方面還有差距,對極端天氣的預報預警能力不足,防災減災預案編制不夠完善,山區基礎設施建設還存有短板。我們將深刻汲取教訓,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進一步完善防災減災救災各項措施,全力守護首都安全。
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決打贏防汛救災和恢復重建攻堅戰,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在這次強降雨應對過程中,中央單位大力支援,在京央企迅速參與受災地區重要基礎設施搶修搶通;解放軍、武警官兵和消防指戰員聞令而動,戰鬥在救援強險一線;社會組織、廣大志願者及市民,顧大局、講奉獻,積極支援幫助受災群眾,全力配合落實防汛措施。在此,向奮戰在防汛救災一線的全體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各中央單位、解放軍、武警部隊、中央企業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援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就通報這些,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余俊生:謝謝夏林茂同志的介紹。
下面,有請密雲區委書記 余衛國同志通報密雲區受災情況和防汛救災工作情況。
-
嘉賓
余衛國: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懷着十分沉重的心情向大家介紹密雲區這次防汛救災的有關情況。
在這輪強降雨過程中,密雲受災最嚴重。密雲的災情始終牽動着大家的心。本輪強降雨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降雨時間長,長達7天;二是降雨總量大,全區平均降水量366.6毫米,局地最大降水量為573.5毫米;三是連續發生極端強對流天氣,26日晚到28日上午連續兩次出現3小時累計降雨量超過180毫米極端情況,歷史罕見,破壞性極大。
全區受災最重的太師屯鎮,上游的幹峪溝12小時降雨量達到290.7毫米(特大暴雨級別),同時清水河水位暴漲,降雨、山洪、河流洪水疊加。28日清晨,清水河流量驟增,最大流量達每秒2800立方米,是平時流量的1500倍,迅猛的來水進入太師屯鎮區,造成巨大災害。
據初步統計,全區17個鎮162個村受災,受災害影響房屋3.1萬餘間,車輛受損6994輛,10條公路受損,105個村電力設施損壞,684處通訊基站退服。全區約11.3萬群眾受災,因災死亡37人,其中含太師屯鎮養老照料中心31人。該養老中心位於密雲水庫上游的太師屯鎮街,當天共有77人,其中工作人員8名,69位老人中有失能半失能55人。28日清晨,洪水衝進街道,整條街迅速被淹沒,最深處達2米。接到報警後,消防救援力量迅速出動,7時左右抵達照料中心附近,但因水流湍急,救援力量難以進入。經過多方努力,10時許陸續救出被困人員,搜救工作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期間陸續發現多名老人不幸罹難。這些老人都與我父母的年齡相倣,卻因為暴雨災害不在了。我們非常難過、深感悲痛。在此向所有遇難者表示哀悼,向家屬表示慰問。
深刻反思這起事件,我們工作中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汛期前,我們按照工作預案,根據天氣預警情況,提前對險村險戶統計臺賬上的群眾進行避險轉移,全區共轉移205個村1.6萬餘人。長期以來,這個養老中心所在鎮中心區域,都是安全的,預案沒有將其列入轉移範圍。這説明我們的預案是有漏洞的,我們對於極端天氣的認識是不足的。慘痛的教訓警醒了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一句口號,應該扎紮實實落實到措施上。痛定思痛,我們要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強化底線思維、極限思維。面對日益頻繁的極端天氣,特別是涉及老人、孩子以及身體不便等人士,絕不能用傳統的思維方式來對待這些問題。平時還要加強防災救災能力的提高。
密雲是密雲水庫所在地,作為北京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和防洪屏障,為守護首都安全發揮着重要作用。7月23日持續強降雨以來,密雲水庫攔洪削峰作用有效發揮。7月27日15時,密雲水庫開始有序向下游泄流,為確保泄流安全和群眾安全,密雲區幹部群眾顧大局、講政治,庫區轉移了6個鎮927人。水庫下游河道沿線共轉移12個村5295人。1000多名武警官兵深夜冒雨馳援,在潮河寧村橋區域,緊急搬運沙袋15萬多袋,搭建1.7公里臨時堤壩,防止河道水流外溢。目前,密雲水庫泄流平穩。
下一步,密雲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統籌推進各項防汛救災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城市運作安全。持續做好搶險救援,全力搜救失聯人員,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切實照顧好大家的生活。持續強化通路、通電、通水、通信,強化生活保障,抓緊恢復受損基礎設施。持續緊盯水庫、河流和地質災害易發區,加大巡查防護力度,嚴防次生災害。科學謀劃災後重建,及時解決群眾關切問題,儘快恢復受災群眾正常生産生活秩序。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余俊生:謝謝余衛國同志的介紹。
下面,有請懷柔區委書記張強同志通報懷柔區受災情況和防汛救災工作情況。
-
嘉賓
張強: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
這次強降雨,全市最大小時雨強在懷柔區琉璃廟鎮東峪村,為95.3毫米,琉璃廟鎮位於京北山區,山地高差大、坡度陡,人口主要集中在山谷狹窄地帶。強降雨發生後,琉璃廟鎮內南北連接北京與河北的主幹道111國道,東西連接延慶與密雲的234國道全部阻斷,8條區級公路受損嚴重,鄉村道路全部損毀,沿幹道鋪設的主光纜全部中斷。
初步統計,全區受影響的村莊(含自然村)198個,災害影響人口近10萬人,受災害影響房屋1.8萬間,農田、果樹、大棚等整體受災近1.1萬畝。琉璃廟鎮受災最為嚴重,25個行政村、69個自然村道路、電力、通訊全部中斷,受損房屋8800間。這是初步的統計結果,有關災害損失評估正在全面進行中。
強降雨發生後,懷柔區根據雨情雨量變化,迅速啟動應急指揮體系,投入全區力量,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全力組織群眾避險轉移。組織消防等專業力量,連夜奔赴琉璃廟鎮重災區以及區內其他重點區域,組織群眾轉移。截至目前,累計轉移群眾15380人,在全區設置107個安置,3個區級安置點,每個安置點均建立工作專班。
爭分奪秒打通“生命線”。搶修損毀道路,目前,111、234國道阻中斷點全部打通,具備應急通行條件,區級道路受損路段今天將全部恢復。搶修供電系統,受災村已實現應急供電全覆蓋。保障群眾飲水安全,通過應急供水車、安裝凈化設備、空投等多種方式,解決群眾生活用水需求,目前正在加緊修復損毀供水設施。保障通信暢通,北部山區通訊已基本恢復。全力保障物資供應,已向受災地區調撥應急物資20.8萬件,調配大型無人機56架次,空投生活物資近3噸、9850份。
堅持黨建引領,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區1100多個基層黨組織、1.5萬名黨員衝在防汛救災第一線,建立臨時黨支部58個,組建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383個,帶領群眾轉移安置、自救互救,開展工程搶險、清淤除障等工作。在組織群眾轉移中,琉璃廟鎮孫胡溝村黨支部書記尹春燕逐家逐戶查看轉移情況,最後不幸被洪水沖走,其愛人、黨員蔡永章,在協助尹春燕轉移群眾時也不幸被洪水沖走,我們心情非常沉重,目前正在全力組織搜救。
多方力量給予支援,形成搶險救災合力。全區累計投入救援力量1.5萬餘人。解放軍戰士、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隊伍等專業力量和社會志願者給予了我們強有力的支援,成為我們防汛救災最堅強的保障。
當前,仍處於主汛期。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支援下,堅持群眾生命至上,全力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
持續開展搜救。組織專業力量,安排村民嚮導,對河道周邊以及下游地區開展地毯式搜索,做好被困人員脫困和受傷人員醫療救治工作。
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生活。保障受災群眾物資供應,解決群眾臨時居所,開展過水房屋安全鑒定,出臺受損房屋維修和重建支援政策,積極落實衛生防疫、災後理賠等系列措施。
加強研判嚴防次生災害。密切監測天氣變化,加強地質災害、洪水風險監測預警和隱患排查整治,嚴防山體滑坡、塌方等災害發生。
統籌做好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加快損毀基礎設施修復,全力做好環境消殺、垃圾清掃、清淤等工作,早日恢復受災地區生産生活秩序。加快建立交通、水利、水務、市政、住房等修繕和重建項目清單,組織群眾建設美好家園。
我就介紹這麼多。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余俊生:謝謝張強同志的介紹。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記者朋友們,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
-
記者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北京總站記者:在此次極端強降雨過程中,北部山區受損嚴重,我們知道,北京有1萬平方公里的山區,不僅是要抓緊搶通“生命線”、重建家園,還應考慮如何提升山區地區防災減災能力問題,請問北京市下一步有何打算?謝謝!
-
嘉賓
夏林茂:謝謝您的提問。
大家一提到北京,多數在腦子裏呈現的是一個現代化大都市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而北京在1.6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萬多平方公里的山區,大數2/3是山區,1/3是平原。而且北京的山都比較陡,溝道比較深,大多數山又是石頭山,不是土山,所以一旦下雨非常容易形成山洪、泥石流和岩石崩塌的一些自然災害。特別是大家也都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極端天氣頻發,我們應該把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綜合提升山區的防災減災的能力和韌性。幾方面需要做:
首先是要統籌規劃提升我們的水利設施、道路橋梁的建設協同水準,為適應氣候變化和發展需要,需要對我們現有的水庫、現有的溝渠、河道、橋梁、堤防進行一次梳理,對於目前防洪水準比較低的要進行規劃提升。特別是對於像密雲水庫、官廳水庫、懷柔水庫等一系列我們的大中型水庫,它的上下游的河道、橋梁、道路進行系統梳理和評估,對於剛才所説的這些因素相應的一些短板,要進行重新的規劃建設,形成蓄水和行洪方面的聯調聯動,提升整個體系的整體防護能力。這是第一個要説的。
第二個,要着重提升我們的預報預警能力和優化調整氣象網站的一些佈局,完善氣象監測體系,提高我們預警預報的精準度,延長我們的預警時間,重點是加強直達公眾的預警傳播和接收能力,讓大家能夠更早地能夠接收到這些預警預報資訊,及時做好處置。
第三個,多措並舉加強農村生命線的建設。結合我們的災後重建和鄉村振興,因地制宜地去科學合理的規劃道路,特別是增強山區主通道的聯通和抗災能力建設,優化鄉村路網結構,同時提高鄉村路網道路建設的標準和水準,特別是防災、防洪水的能力。按照分散化原則,在山區多元多向多渠道建設供電、供水和通訊設施,實現在災時的應急保障自迴圈。
第四個,推動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考慮自然災害的防範需求,打造一批能夠在緊急情況下滿足居民的轉移安置、生活救助等需要的鄉村公共基礎設施,既能夠滿足平時的需要,又能夠在應急搶險過程中發揮作用。
此外,還需要持續提升基層應急救援能力,廣泛開展防汛安全知識普及,引導公眾做好家庭應急物資的準備,提高全社會防災意識、自救互救能力。
我就説這些,謝謝!
-
主持人
余俊生:謝謝夏市長。請繼續提問。
-
記者
鳳凰衛視記者:謝謝發言人。我們知道在此次極端強降雨過程中,密雲水庫迎來了自1959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想請問一下,目前密雲水庫的安全情況怎麼樣?謝謝!
-
主持人
余俊生:這個問題請北京市水務局局長劉斌同志回答。
-
嘉賓
劉斌:感謝您的提問。
密雲水庫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是京津冀防洪體系中的重要樞紐。這輪強降雨過程中,密雲水庫上游的洪水呈現山洪疊加的典型特徵。
首先是峰高。流域面積僅180平方公里白馬關洪峰流量就高達1280立方米每秒,超過了我們調查的歷史最大的,也就是2018年出現的1000立方米每秒;流域面積553平方公里的清水河洪峰流量高達2800立方米每秒。我們調查的歷史最大洪水是1890年發生的,當時洪峰流量只有1200立方米每秒,也就是説這次出現的洪峰流量是調查出來歷史最大洪水的2.3倍。超歷史的山洪災害,給馮家峪、太師屯鎮這些鎮峪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同時也給密雲水庫造成了兩個超歷史的洪峰過程,密雲水庫最大的入庫洪峰流量達到6550立方米每秒,這幾乎是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最大的,也就是1994年發生的3670立方米每秒的2倍。
二是量大。截至今日密雲水庫7天入庫洪量已經達到9.1億立方米,超過建庫以來歷史最大,也就是1974年出現的7.1億立方米的近三成。在這輪洪水過程中,密雲水庫入庫流量高於4000立方米每秒的持續時間長達10小時,這些時段進入密雲水庫的水量就高達1.87億立方米。
三是上漲快。正如剛才介紹的,27日洪峰流量6550立方米每秒,出現的時候從569立方米每秒激漲到峰值僅用6小時。28日出現第二個洪峰4550立方米每秒時,從2400立方米每秒激漲到4550立方米每秒僅用時3小時。面對風高、量大、上漲快的洪水,密雲水庫有效發揮了攔洪削峰作用,並實現錯峰泄洪。
水庫洪水上漲過程中,經與天津、河北兩省市會商,我們於27日15時啟動泄流,流量逐級提升到500立方米每秒。28日根據洪水的情況,再次相機調整下泄流量,控制在1120立方米每秒,洪峰削減率達到82.9%。
我們都知道,這次洪水過程中,密雲水庫上游因暴雨、山洪、河流洪水的疊加損失巨大,密雲水庫的有效攔洪調蓄阻止了洪水對水庫下游北京、天津和河北區域的衝擊。
這裡要報告大家的是29日23時,密雲水庫的水位上漲到155.59米,蓄水量36.3億立方米,達最高峰值。30日9時,水庫水位開始回落。截至今天中午12時,已回落至155.38米,蓄水量35.93億立方米,水庫大壩安全穩定,請大家放心。
在密雲水庫防洪調度過程中,密雲庫區的927名群眾和密雲水庫下游5295名群眾以及懷柔、順義、通州區25509名群眾提前臨時轉移,為水庫調蓄泄流和應對可能的更大洪水創造了極為有力的條件。洪水過程中,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支援堤防巡查搶險,廣大市民積極配合,共同保障了水庫調蓄和泄流平穩有序。感謝大家為此付出的努力!
目前,北京正處在七上八下的防汛關鍵期,密雲水庫及下游河道的管理範圍依然處於防汛一級響應區,請大家務必避開水庫河道的危險區域,確保安全。我們將繼續協同氣象、應急、管理等部門,根據降雨預報和後續來水情況,及時研判密雲水庫水位變化趨勢,努力做好水庫後續防汛調度,確保安全。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余俊生:謝謝劉斌局長。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這次災害發生之後,我的同事和同行在前線不斷傳回消防救援人員搶險救災的現場資訊,他們不顧自身安危衝在最前線。請吳總隊長介紹一下這次搶險救災的具體情況?謝謝!
-
嘉賓
吳振坤:謝謝您的提問。
本輪強降雨期間,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累計接警1.6萬餘次,處置涉汛警情790起,出動人員6830次、車輛1356次、舟艇296次,營救被困群眾1879人、疏散轉移3521人,運送應急物資約56噸。其中,警情主要集中在密雲區,有600起;其次是懷柔區69起、平谷區67起,另外,延慶區、大興區、房山區也在10起以上。從警情類別看,主要是營救疏散類458起,物資轉運類101起,排水排澇類87起,失聯排查類51起,建築垮塌類39起,其他類別還有54起。
根據全市統一部署,總隊及時啟動防汛應急救援一級響應,全市498個隊站、1.5萬名指戰員全部進入臨戰狀態。同時,總隊專門制定跨區域增援方案,在警情集中的密雲、懷柔、平谷3個區分別成立前沿指揮部,同步設立22個前沿指揮所,調集特勤、朝陽、海淀、豐臺、大興、昌平、順義、開發區等12個支隊,1816名指戰員、166部消防車、62艘舟艇跨區域增援災害較重地區。結合密雲水庫泄流安排,在密雲、順義、懷柔、通州等四個區的泄流區段,部署消防救援人員326人、消防車62輛、救援舟艇44艘,協助相關部門對河道開展巡堤巡線,隨時做好應急救援準備。
此輪強降雨期間,山洪、滑坡、內澇災情交織,道路、通信、電力“三斷”,救援環境極端複雜。在救援行動中,消防救援人員使用無人機開展空中偵察、協助人員搜索,借助鏟車、鉤機等大型機械,綜合運用舟艇轉運、繩索連接、拉梯架橋、游泳突進等技戰術,克服困難、想方設法,盡一切可能營救轉移被困群眾。下一步,北京消防救援總隊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緊盯災情警情,強化調度指揮,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
主持人
余俊生:謝謝吳振坤總隊長。下面請繼續提問。
-
記者
新京報記者:謝謝主持人。想請問張強書記,懷柔區對於轉移安置群眾是如何保障的?謝謝!
-
嘉賓
張強:謝謝記者的提問。
截止到目前,懷柔區累計轉移群眾15380人,在全區設置了107個安置點,其中,區級安置點3個。目前安置點工作穩步開展,群眾情緒比較穩定。
為了做好群眾的服務工作,我們一是組建工作專班,加強工作統籌。安排曾在琉璃廟鎮工作過、具有豐富經驗的領導幹部負責每個安置點組織管理。安排住宿服務、物資供應、醫療衛生等相關人員進駐安置點。同時,結合安置點情況,我們還成立了臨時黨組織,黨員亮身份、擔責任,把群眾組織起來。
二是加大物資供應,特別是保障轉移群眾生活類、應急類的物資需求,讓老百姓能吃上“熱乎飯”,洗上“熱水澡”。同時,我們也開通了社會捐贈渠道,對社會捐贈統一管理,統一發放,加強監督。
三是做好特殊群體的服務保障。我們安排衛生醫療機構在安置點設立服務站,對有基礎病的群眾每天進行巡視察看,對有特殊疾病需求的群眾安排“綠色通道”。同時,在安置點做好防疫消殺,安排心理諮詢團隊做好村民的災後心理疏導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細化服務,更好解決轉移安置群眾的實際困難,同時做好安置點與各村之間的有效銜接,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讓群眾安全有序返回家園。
謝謝記者。
-
主持人
余俊生:謝謝張強書記。
今天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
本輪強降雨雖已基本結束,但搶險救援、轉移群眾生活保障和恢復重建的任務非常繁重、非常艱巨。北京市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首都防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強總理批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聯人員,加快受損設施搶修,儘快恢復受災群眾的正常生産生活,統籌謀劃恢復重建工作,着力提升山區防災減災能力。
在此,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和游客,當前北京仍然處於“七上八下”防汛關鍵期,密雲水庫仍在持續泄流,下游的潮河、白河、潮白河河道依然保持高水位、水深流急。大雨過後,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風險也有所增大。請大家近期避免前往山區、河道等高風險地區活動,注意自身安全。感謝各位發佈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