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黃彥:各位聽友、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好!您現在收聽收看的是“市民對話一把手”系列直播訪談節目,我是北京廣播電視台城市廣播主持人黃彥。本次節目我們搭建的是全媒體的傳播平臺,您可以通過北京城市廣播、BTV新聞頻道、首都之窗、北京發佈、北京時間、北京廣播電視台官方音頻客戶端“聽聽FM”實時收聽收看我們的節目。並和我們一把手進行溝通交流。這個時段跟大家一起聚焦穩就業、惠民生的內容,介紹一下,現在坐在我身邊的是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徐熙,徐局長您好。
-
嘉賓
徐熙:主持人好,大家好。
-
主持人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工作關係到就業、社保和職業技能培訓,跟生活方方面面非常密切,過去一年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為市民做了哪些工作,我們先通過一組大數據了解一下吧。
(播放VCR)
-
主持人
通過剛才這樣一組大數據,我們了解到了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去年這一年扎紮實實的工作,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在今年北京市“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也是第一次把失業保險金的使用數額和支援方向寫了進去,在穩就業、促就業的工作中,失業保險金髮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們看到北京去年投入的失業保險金達到96億,您先説説這96億花在哪兒,怎麼花的?
-
嘉賓
徐熙:就業是民生之本,中央把穩就業放在“六穩”的首位,可想中央對就業工作的重視。去年,把就業優先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穩健貨幣政策並列為三大宏觀調控政策,陳市長對就業有一段專門的描述,第一句話是全面實施穩就業的各種舉措,包括減費、降稅,支援企業發展。財政也加大了宏觀經濟的調控力度,企業也對就業加大了投入。失業保險金為什麼單拿出來,在保失業人員生活的基礎上,今年起到穩就業促就業的作用,把96億單列出來,體現了政府加大了支援力度。
今年的失業保險金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個是實。企業只要是不裁員,少裁員,按上年失業保險金的繳納額度的一半給予返還。對市民講是實,一旦失業了,企業吸納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到企業就業,政府給崗位補貼8千,還給社保補貼,因此企業吸納失業人員的積極性非常高。
-
主持人
失業保險金不光是失業人員的身上,對在職人員也有好處。
-
嘉賓
徐熙:對。除了生活補助還上醫療保險,等於失業期間的生活有保障。如果對困難企業職工進行在職培訓,政府也給補助,對於企業申請貸款,小微企業的創業擔保貸款提高了額度。對青年就業見習期,離校未就業的學生給予補助,今年這個補助範圍擴大了。另外,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補貼也擴大了範圍,原來是針對大齡人員,也就是4050人員,今年零就業家庭、隨軍家屬人員、失業一年以上人員、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農村勞動力,都給予了補貼,範圍寬了。
再一個特點是大。一個是崗補提高了標準。原來是5千,現在是8千。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標準提高了,每月補930元,再有是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提高到300萬,對個人小額便捷貸款最高額度提高到15萬,這些標準都提高了。再一個是擴大了救助範圍,例如對困難人員,除了培訓補貼,培訓期間再給予生活費補貼。所以這樣把穩就業、促就業形成社會合力的良好局面。
-
主持人
新時代的就業有新的特點,節目之前我們記者走上街頭,我們來聽聽大家怎麼説的。
(播放VCR)
-
主持人
採訪的朋友都是年輕的朋友,有外賣小哥、快遞小哥、微商、自媒體,這些朋友跟他們的父輩不一樣了,新産業新模式的興起,社會對靈活就業崗位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剛才您提到96億的失業保險金當中有30億用在了靈活就業人員身上,他們的群體也是在不斷擴大是嗎?
-
嘉賓
徐熙:對,剛才這幾位朋友有不同的情況,但是都跟靈活就業沾邊,靈活就業關鍵體現一個活字,一個是非全日制,一個是臨時性的,一個是工作彈性的,不是固定8小時的。原來我們對靈活就業,大家還不太認可,例如我們好多市民即使靈活就業了,實際上為了社保,還採取一些挂靠的辦法,把個人身份挂靠到某個單位。李克強總理去年12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對靈活就業是一個高度支援的態度。一個是支援,一個是認可為就業的一個主要渠道,讓政府各部門取消對靈活就業的一些障礙,這對靈活就業都是極大的鼓勵和支援。
我來之前也特意上我們社保庫統計了一下,目前的靈活就業人員有64萬人,其中,有28萬人是按照靈活就業的標準繳的社保,體現為單位部分和個人部分都由個人來繳,比例比單位和個人的標準要低。
-
主持人
靈活就業人員如果能正常上社保,解決了很多的後顧之憂。
-
嘉賓
徐熙:對。
-
主持人
他們怎麼上社保?
-
嘉賓
徐熙:現在有兩類情況,一類情況是自己上社保,就比如我給你舉例的養老金,如果單位繳的話單位是繳16%,個人8%。個人現在繳20%的比例就可以了,減少了個人負擔。這裡政府對於就業困難人員給予一個特殊補貼,這些人參加社保,按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繳納社保,給每個就業人員補貼930塊,64萬人中有28萬人享受了這個靈活就業的社保補貼。
-
主持人
比例不低。
-
嘉賓
這也是去年失業保險金一個新的亮點,也是對靈活就業人員的新的鼓勵。現在通過靈活就業的方式給他們上社保,解決了後顧之憂,形成了良好的就業環境。
舉個例子,有市民48歲,姓劉,他幹家政服務,每月4000元收入,享受了這靈活就業的社保補貼,等於政府每月給他補930塊,他個人繳290塊,把養老、醫療都上了。
-
主持人
負擔很輕了。
-
嘉賓
徐熙:去年她做了個手術,住院期間的費用大部分得到醫保報銷,保障了她的生活。下一步一個是把靈活就業繳社保的方式通過媒體廣泛宣傳。再一個,我們也想把補貼的範圍適當地擴大一些。
-
主持人
無論是企事業單位上班還是靈活就業,掌握技能是非常關鍵的,現在我們的身邊有一些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崗位成了香餑餑,比如説社區物業服務管理人員,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我們跟隨記者去看一看智慧樓宇管理員,他們在社區裏是怎麼工作的。
(播放VCR)
-
主持人
從剛才的短片當中可以看到,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個人素質已經成為職場人士提升職業前景的非常有效的辦法了,進行職業技能培訓也是人力社保局重要的工作之一,2019年北京市出臺了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已經完成培訓60萬人次的任務了,今年還會加大力度嗎?
-
嘉賓
徐熙:今年肯定加大力度,十九大報告中有這麼一句話,建立知識型、創新型、技能型勞動者大軍。就説明在高品質發展過程中必須有高水準的技能才能適應高水準的發展。北京在這方面我們制訂了一個三年行動計劃,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的比例,這三年要提高三個百分點。對我們政府和企業的培訓壓力都非常大。北京的就業也出現了結構性矛盾,雖然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是不管登記失業率還是城鎮調查失業率都有一定的比例。還有的崗位求人倍率達到15。相當於一個人有15個崗位等着他。目前有的是崗位等人,有的是人等崗位,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加大技能培訓。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去年在俄羅斯舉行,這個大賽中,16塊金牌有8塊金牌的培訓基地就在北京,培訓資源也很豐富,我們怎麼樣把它用好,我們也想跟市民朋友聊一聊。
技能的概念在市民朋友的心目中可能有很多誤解。第一,我覺得技能人才跟我們科學家、設計師一樣重要。例如北京有很多的航太企業,每年求援於我們北京的是什麼,是需要技工院校的學生。所以北京有一個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有一個數控加工專業,每年半個班的都讓航太企業給招聘去了。
-
主持人
也能做高精尖的企業。
-
嘉賓
徐熙:因為上天都靠一點點小的零部件組成,都需要精加工,每一個點都需要專技人員操作,怎麼焊的結實又分量比較輕,航太設備的上天跟我們的技能人才功勞密不可分。還有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有一個“地下管網監測與維護”專業,好多家長不願報,覺得鑽地溝的活特別臟,實際上,北京的地下管網都用專門的檢測設備,就像給病人照B超似的,有人把技能形容成動手的,我認為動手和動腦在技能專業上有機結合。就像外科大夫,既得動手,又能動腦。所以技能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北京要加大培訓力度。你剛才説了,一個是培訓規模任務今年更大,一個是培訓資金準備更充足。
-
主持人
您説培訓種類非常多,有市民朋友很關注,想問一下,今年培訓的重點是什麼?能獲得哪些方面的補助嗎?
-
嘉賓
徐熙:行。我在這裡也想跟市民朋友説,去年我們培訓的經驗告訴我們,怎麼把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非常重要,雖然政府有了這些培訓的補助,企業可能追求經濟效益,對這種培訓可能犧牲工作時間還有一些顧慮。職工覺得我上着好好的班讓我培訓幹嗎,影響工作怎麼辦。所以提升技能,應該成為政府、社會、職工、企業四方共同的想法,才能把培訓完成得更好。所以今年,我們主要從四個角度加大培訓的力度:
第一,要大力開展崗位適應性培訓。為了提高企業新招用人員的崗位適應能力和發展需求,今年,我們還要繼續面向全市各類企業,加大崗前培訓力度:一方面,支援企業採取多種方式靈活開展培訓,政府掏錢給補貼;另一方面,在全市推行新型學徒培養模式,支援校企合作聯合培養技能人才。同時,我們還把安全生産領域從業人員技能提升納入了補貼範圍,鼓勵個人通過培訓提升自身技能。
第二,要加大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以技能提升行動為契機,進一步完善面向全體勞動者、全職業生涯、全過程銜接的終身職業培訓制度。今年,我們不僅要繼續面向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就業勞動力等重點就業群體開展技能幫扶培訓,促進他們就地就近就業,還要重點面向企業職工開展崗位提升培訓、研修培訓、轉崗培訓,計劃三年內將國有企業技能崗位職工輪訓一遍,不僅給企業培訓補貼,還給個人技能提升補貼,提升勞動者崗位素質和技能水準,激發創造活力,帶動企業創新發展。
第三,着力開展前瞻性職業技能培訓。去年,我們結合延慶世園會舉辦、冬奧會籌辦等重大活動,以及城市副中心建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運作等重大項目,採取一區一策的方式,重點面向延慶、通州、大興當地勞動力組織開展了訂單定崗定向培訓,有力提升了當地勞動者的服務保障能力。今年,我們還將繼續立足服務延慶冬奧會等重大活動和重大項目建設,開展高水準技能培訓。特別要面向城市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地下管網,以及公共交通、環境衛生等城市運作保障領域,開展針對性技能培訓,為提高首都城市服務水準和運作保障能力,培養和儲備一批高素質技能人才。
-
主持人
有的崗位人口缺口特別大,怎麼調配讓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找工作更方便。
-
嘉賓
徐熙:第四,重點開展需求性職業技能培訓。近年來,隨着人工智慧、5G、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業態發展迅猛,北京的高科技企業也面臨提升職工技能水準、留人、穩崗等需求。為了滿足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對編程人才的需求,去年我局與市科委、市經信局密切合作,搭建企校合作平臺,編制培訓指導目錄,累計培訓編程人才4萬人次,其中大部分人員通過培訓進入了人工智慧領域就業。今年,我們還要與科委、經信局緊密對接高精尖産業培訓需求,加快建立技能培訓七大數據庫,包括企業庫、人才庫、機構庫、課程庫、師資庫、學分庫、證書庫等,實施清單化、目錄化服務模式,加大高精尖産業技能人才培養力度。
-
主持人
徐局長説到的這些培訓政策和資訊,感興趣的朋友一定要關注一下了。提升技能既拓展了個人的發展空間,也是為城市建設做一份自己的貢獻吧。
-
嘉賓
徐熙:對。
-
主持人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到人力社保局今年的重點工作是圍繞就業和培訓,今年還會做好哪些工作?
-
嘉賓
徐熙:今年的培訓工作,剛才我説的幾樣,另外今年也加大對生活服務業的培訓,像衛健委、商委都加大保育員、養老員的培訓,因為社會需求比較大。特別是養老員,老年社會來臨,怎麼把老人照顧好,需要一定的技能,不是光出力就行了,今年要加大這方面的培訓,滿足社會的需求。另外今年要加大社會公共事業的服務培訓,像環保、排水、燃氣、地下管網這些培訓的需求高,加大這方面的培訓,我們相關的培訓資訊都在我們的官網上,希望市民關注。
-
主持人
現在馬上要過春節了,我們有朋友問到了如何保障工資發放的問題,特別是農民工朋友就怕欠薪,想帶足工錢回家過年,這方面有什麼措施?
-
嘉賓
徐熙:主持人問得非常好,朋友關心也非常到位。春節了,工資是大家關心的重點。在穩就業工作中,需要我們推動實現更充分更高品質就業,我認為更高品質是建立和諧的勞動關係,保證工資發放是主要內容。解決工資的渠道有兩個,一個是調解仲裁,你一旦跟企業發生了糾紛,別着急,到調解仲裁機構,有勞動合同,有出勤表。能調解的調解,不能調解的仲裁,對仲裁裁決結果不服的,還能再到法院起訴,調解仲裁是法院受理的必備條件。去年,全市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增長到了13.9萬件,結案率達96%。其中超過80%的勞動人事爭議是通過調解仲裁解決的,只有不超過20%起訴到法院。
剛才主持人説的農民工朋友,我也想説,一定要關注國務院公佈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今年不是要解決欠薪,而是要根治欠薪,根治這兩個字是從三方面。農民工經常給我們打電話關心三個問題,一個問題是沒錢發,這個條例裏有了,要建立農民工工資的專用帳戶。第二個是農民工工資被挪用,這次強調總包代發,不能轉分包。
第三個是農民工關心用工確認難、工資核準難,這回採取農民工實名制。北京市工作抓得比較早,去年夏天採取冬病夏治,我們在夏天的時候就一個企業一個企業抓了,今年我相信農民工朋友都能拿到工資高高興興回家過年,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隨時撥打12333投訴。
-
主持人
特別感謝徐局長作客演播室回應了大家關心的問題,開開心心回家過年,拿足工錢也有辦法了,謝謝您。
-
嘉賓
徐熙:謝謝主持人,謝謝觀眾、聽眾。
-
主持人
稍後我們就創新賦能衛生健康新發展的話題跟大家溝通,稍後作客演播室的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雷海潮,我們一會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