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葉昶: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
歡迎出席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一把手發佈·京華巡禮”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延慶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進行專場發佈,本場發佈主題是“延慶·長城腳下最美冬奧城”。
近年來,延慶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延慶是屬於未來的”重要囑託和給八達嶺鎮石峽村鄉親們的重要回信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不斷擴大生態建設優勢,激發低空特色産業活力,優化文旅建設品質,加快“三農”建設步伐,全面建設最美冬奧城,加快推動地區高品質綠色發展,全區各項事業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
下面,我先介紹出席發佈會的發佈人:
延慶區委書記 於波
延慶區委副書記、區長 葉大華
延慶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宋豪傑
延慶區副區長 閆海英
首先,有請延慶區委書記於波先生圍繞“改革開路實幹爭先,奮力推進最美冬奧城建設再上新臺階”主題,向大家介紹延慶區相關工作情況。
-
嘉賓
於波: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同志們,大家好!
感謝市委宣傳部、市新聞辦安排延慶區作新聞發佈,也非常高興能夠借此機會,向大家介紹延慶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推進最美冬奧城建設的工作情況。在這裡我謹代表延慶區委、區政府和全區人民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援和幫助延慶發展的媒體朋友以及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冬奧會籌辦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延慶小海陀山冬奧核心賽區考察調研籌辦工作時,讚譽“延慶是個好地方”,並寄語我們“延慶是屬於未來的”重要囑託,為延慶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市委、市政府站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託的高度,賦予了延慶建設生態、文明、幸福最美冬奧城的重任,為延慶擘畫了美好藍圖。我們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用好“走在前、補短板”的工作方法,制定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動最美冬奧城建設的實施方案,改革開路、實幹爭先,推動全區各項事業取得新成效。
我們持續厚植綠水青山,最美冬奧城的生態底色更濃。牢牢立足首都生態涵養區功能定位,堅持把生態環境指標作為全區“一號指標”,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壓緊壓實各級生態保護責任,持續厚植生態本底,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生態文明示範區。
一是生態好的標識更加鮮明。
我們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施工揚塵、道路揚塵、裸地揚塵和外來沙塵“四塵”共治,聚焦重點難點深度治理,持續改善空氣品質,2024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08天,是我市唯一突破300天的區,今年上半年PM2.5累計平均濃度比2021年同期下降三成,降至24.6微克/立方米。我們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共治”,積極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7個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標,飲用水源地安全率和優良水體比例均為100%,逐步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美麗圖景,變為市民群眾的生活場景。我們堅持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三地共管”,全面落實《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土壤環境保持良好,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動態達到100%。全區生態環境品質指數連續6年保持優等級,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全市最高。
二是景觀美的色彩更加絢麗。
我們着力鞏固“一核、一環、三帶、五廊、十園、多點”的城市森林格局,紮實推進燕山山地綜合治理等項目,打造“五彩長城”特色景觀帶,“京畿夏都宜居地 長城腳下森林城”的規劃願景成為現實。着力打造高品位花園城市,系統建設花園式示範街區、花園村莊、社區微花園,在全市首個實現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是全市每人平均面積的2.8倍,形成了城在園中、園繞城區、一步一景、城景交融的園林美景。
三是物種多的成果更加豐碩。
我們掛牌成立自然保護地管理處,加強全區16處自然保護地資源統籌和保護利用。編制實施區級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統籌野鴨湖國際重要濕地保護修復、野生珍稀植物資源調查保護等工作,全域生物多樣性空間格局持續優化,全區共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00種,佔全市77%,其中一級23種,二級77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2種,佔全市的75%,其中一級1種,二級11種,延慶成為全市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之一。
目前延慶已集齊北京地區分佈的七種爟類,以北京命名的北京雨燕、北京水毛茛、北京無喙蘭等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在延慶均有分佈,這是延慶堅持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生動縮影。
我們協調抓好兩個文明,最美冬奧城的文明亮色更顯。
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重發力,統籌經濟、文化、法治等領域改革,提升地區發展活力和文明程度,不斷滿足群眾美好生活嚮往。
一方面是物質基礎不斷夯實。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大力構建綠色産業體系,GDP增速與全市同步,三産增加值較2021年增長23%,三次産業結構更趨合理。我們堅持文旅體商深度融合,聯動長城、世園、冬奧三張“金名片”,成功舉辦21場國際、國內高級別冰雪賽事,推出延慶奧林匹克園區“海陀之夜”、世園公園草莓音樂節、八達嶺“夜長城”、龍慶峽冰雪嘉年華等特色品牌文旅活動,獲評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冰雪旅游十佳城市等榮譽稱號,2021-2024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均超過20%。
我們堅持創新驅動培育新質生産力,着力發展無人機、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體育科技、園藝科技等四個重點産業。
以無人機為例,我們深入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聯合市級部門出台北京市無人駕駛航空示範區建設方案,促進中關村延慶園無人機産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成功集聚航太飛鴻、清航紫荊等超百家行業領軍企業,國內首個無人系統産業生態聯盟、全市首個中關村低空技術産業園相繼落戶,2024年低空技術産業營收24.4億元,比2022年增長了近四倍。
目前,我們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快推進低空技術創新和産業發展先導區建設,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低空産業要素集聚區,建設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無人駕駛航空産業發展高地。
此外,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體育科技、園藝科技産業發展也都取得了長足進步。我們堅持培優品種、提升品質、培育品牌,一體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和北京市林果花草蜂藥種業創新孵化基地建設,北菜園綠色蔬菜、歸原有機奶成功入選“北京特色農産品消費季”知名産品,延慶農産品和土特産的知名度、競爭力持續提升。
另一方面是精神文明軟實力不斷增強。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化宣傳、思想、文化、旅游四輪驅動,加快探索文化實踐的新路子、新模式、新樣態,努力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展現延慶作為。
我們着力做好文化傳承。
2024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八達嶺鎮石峽村鄉親們回信,為延慶區進一步加強長城保護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也為延慶區做好歷史文化遺産和自然遺産的保護傳承利用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們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統籌長城文化資源整體性保護、系統性傳承,高標準推進中國長城博物館建設,製作推出“外國領導人登長城”微視頻,成功舉辦北京長城音樂會、八達嶺長城文化論壇等品牌活動,創新推出外骨骼機器人,全國首個中英文版AI旅行助手--明小兵等長城智慧旅游新體驗。
大力推動長城文化進校園,努力將延慶長城打造成為遺産保護利用新高地、國際交流交往“會客廳”、文明交融互鑒“連心橋”、國際旅游休閒目的地、展示國家形象主地標。特別是今年,在總書記重要回信一周年之際,以“長城之約·和合共生”為主題的2025北京長城文化節在延慶精彩舉辦,再一次展現了古老長城的新活力,讓恢宏的長城文化和長城精神更加熠熠生輝。同時,我們深入挖掘地區生態、冰雪、紅色、媯河等特色文化資源,融合打造媯河生態文化休閒帶,積極推進冰雪文化傳承和冰雪運動普及,青少年冰雪競技隊伍在市級以上比賽中斬獲獎牌500余枚,大力拓展平北紅色文化圈,創新推出“媯河夜畫”沉浸式實景演出,媯川文化底蘊充分彰顯。
我們大力建設城市文明。
堅持法治剛性約束和道德柔性引導協同發力,深入開展老、中、青、少個性化、滴灌式普法宣傳,推出了“法律門診我來選”“法律明白人”、法治副村(校)長等特色做法,常態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實施六大文明引導行動,幹部群眾齊上陣,“禮讓斑馬線”等文明行為蔚然成風,群眾文明素養、文化自信不斷提升,社會正義、正氣、正能量得到廣泛凝聚。
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最美冬奧城的幸福成色更足。
緊扣“七有”要求“五性”需求,着力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以落實接訴即辦工作條例和改革意見為牽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辦好群眾身邊事,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一是就業增收紮實推進。
我們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創新産業、企業、創業、就業“四業”聯動,建立返鄉青年、退役軍人、女性和殘疾人創新創業基地,訂單式、定崗式、定向式開展“鵲橋培訓”計劃,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4%左右的較低水準。接續實施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系列措施,全區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續快於城鎮居民。
二是公共服務加快完善。
我們着眼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出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大力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加大與基礎教育名校、高等院校、教科研機構,以及教育教學名家的合作力度,首都體育學院新校區建設加快推進,北二外延慶校區投入使用,北方工業大學延慶校區規綜方案和規劃設計方案獲市政府批復,教育教學品質持續提高。
我們認真落實健康北京建設要求,加快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結合戶外運動城市建設,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石峽關谷環長城越野賽、斯巴達勇士賽等群眾賽事活動廣受歡迎,獲評全國健康區。
用心用情做好“老老人”服務保障和“小小孩”托育服務,緊抓接訴即辦回應群眾關切,以解決、解困、解釋、解氣的有解思維化解矛盾,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三是生活環境持續優化。我們加強城鄉協同發展、資源均衡配置,深化城市更新,累計建成棚改安置房1萬餘套,牢牢托穩群眾“安居夢”。壓茬推進“百千工程”示範片區建設,累計建成15個美麗休閒鄉村、18條最美鄉村路,精細整治背街小巷、農村人居環境,點線面立體化描繪出宜居、宜業、宜游新畫卷。
我們從嚴從實管黨治黨,最美冬奧城的紅色引擎更強。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層層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高品質黨建引領高品質綠色發展,以全面從嚴治黨保障全面建設最美冬奧城。
一是堅持旗幟鮮明,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回望延慶過去五年的發展變化,全區上下有着共同的體會,就是延慶世園、冬奧、長城三張“金名片”,都飽含着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延慶工作每前進一步,都凝結着總書記的關懷厚愛和激勵鞭策。
我們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落實“第一議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等制度,持續健全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閉環機制,嚴格抓好黨內集中學習教育,加強巡視巡察問題整改和成果運用,堅定不移沿着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二是堅持夯基固本,着力鍛造堅強組織、過硬隊伍。我們深入抓基層、打基礎、固基本,培育出百個“美麗延慶·五彩黨建”優質品牌,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持續增強。堅持落實新時代好幹部標準,優化幹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推動幹部“能上能下”,幹部隊伍政治能力和履職本領不斷提升。統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延慶英才卡”“低空技術人才引進支援保障”等系列政策落地見效,吸引了2個院士團隊和一大批專業人才落戶,“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生態加速形成。
三是堅持重拳高壓,縱深推進正風肅紀、反腐懲貪。我們不斷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馳而不息糾治“四風”、改進作風、樹立新風,特別是零容忍、狠發力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嚴肅懲處了一批“蠅貪蟻腐”,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的良好生態進一步鞏固。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繼續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奮力推動最美冬奧城建設再上新臺階,在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北京篇章中做出更多延慶貢獻。
最後還想跟各位朋友多説一句,當前正值七月盛夏,大暑三伏,歡迎大家走進美麗延慶冰雪夏都,體味海坨飛雨之清涼,感受岔道秋風之颯爽,沉浸榆林夕照之絢爛,沐浴獨山夜月之清輝,讓我們一起暢游媯川大地,飽覽生機活力!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於波書記的發佈。
接下來把時間交給各位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新聞機構的名稱。
-
記者
新華社北京分社記者:您好,我的問題提給葉大華區長,今年是“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延慶始終堅持生態立區,持續推進生態建設,做出了大量實踐工作。請您介紹一下世園會場館的會後利用情況,以及延慶在拓寬“兩山”轉化路徑方面形成了哪些“延慶樣本”?
-
嘉賓
葉大華:感謝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借這機會對各位媒體朋友多年來對延慶的關心和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直以來,延慶始終堅守生態涵養區功能定位,以建設國際一流的生態文明示範區為目標,將生態建設作為全區的“頭號工程”。通過污染防治攻堅、生態系統治理、花園城市建設等工作,延慶的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先後獲得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國家森林城市、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中國天然氧吧等榮譽稱號,野鴨湖濕地成為北京首個國際重要濕地,延慶也成為全國“兩山”理念實踐創新基地和首批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上半年,全區PM2.5平均濃度2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3%,再創有記錄以來歷史最優。
依託優良的生態環境,延慶成為2019北京世園會舉辦地,230多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非官方參展者在這裡共同為世界奉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世園盛會。現在的世園會園區,依然保留着全國各省區市、港澳臺地區及國際組織的精品展園,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
世園會後六年來,我們悉心呵護園區生態本底、精心策劃系列主題活動,用心融合多園豐富業態,世園會從“一時盛會”到“四季精彩”,在賽會場館會後利用方面走出了一條延慶特色之路。
一是讓空間“活”起來。合理規劃、精準提升,園區空間充分有效利用。中國館升級為生態文明展示平臺,常態化舉辦國際論壇、主題展覽與高端峰會。國際館轉型為多功能綜合場館,體育賽事與大型展覽並舉。生活體驗館建成未來科技館,聚焦人工智慧、低碳科技的應用體驗,成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實踐基地。會時媒體中心變身成京津冀青少年生態課堂,植物館轉型為生態科普場館,安保中心改造為奇巴布樂園,登頂京郊親子榜。萬花廣場成為“園藝殿堂”,中華展園設立球根花卉、珍稀水生植物等專類園。園區功能更加完善,發展更具活力,魅力持續彰顯。
二是讓活動“嗨”起來。以“生態”為主題,融入音樂、運動等動感要素。花燈藝術節、冰雪嘉年華、露營文化節三大自主品牌叫響京城,草莓、汽水兩大音樂節火爆引流,斯巴達勇士賽、國際鐵人三項挑戰賽、亞洲機器人錦標賽等2600余場活動精彩上演,國際花園節、中科世園科技周、中俄營地大會等相繼出圈,《夢華長城》沉浸式演藝讓歷史與情感碰撞。多元的産品供給,為八方游客帶來沉浸於山水間的休閒度假式體驗,游客平均停留時間從3小時延長至兩天半,過夜率45%。運營以來,園區累計接待游客470萬人次,今年1-7月,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56%。
三是讓體驗“燃”起來。我們着力打造冬有龍慶峽冰燈、夏有世園消夏避暑節的全域全時全景全季體驗。這個夏天,世園之夜消夏避暑節盛大開幕,音樂演出、體育競技、啤酒節、無人機表演、燈光秀、陶溪川創意市集等十大亮點精彩紛呈。在這裡,可以欣賞到藝術與匠心永續綻放,40位藝術家輪番展演瓷都非遺技藝,游客親手燒制陶杯,在30多個打卡點拍攝“瓷光夜韻”創意大片。在這裡,可以感受到運動狂歡貫穿夏夜,國際館絢爛燈光下,“匹克球王”爭霸賽、羽毛球對抗賽、街頭籃球表演賽輪番上演,超長專業騎行賽道穿越月季花海,媯河濕地,被騎手譽為“最美生態賽道”。4公里泥地障礙賽考驗家庭默契,更有“運動盲盒”開出豐厚驚喜。在這裡,可以體驗到全感官沉浸夜游,無人機編隊繪就“唯美生態畫卷”,中國館360度全景光影秀與萬花廣場燈海交相輝映,互動式啤酒巴士巡游,熱氣球升空追捧夕陽,為您打造一處城市中的激情浪漫桃花源。700間輕奢客房推窗見綠,邀您枕星空入眠、伴鳥鳴醒來。
近日,草莓派對也將重磅來襲,諸多華語樂壇重量級歌手和樂隊暢想媯川,音樂社交、動畫、展演等活動帶來沉浸式新體驗。
未來,我們也將以“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為契機,繼續拓展世園會後利用,優化園區佈局,提升景觀品質,加大對重點場館及核心區域提升力度。持續舉辦國際生態文明研討會等國際論壇和會議,做強世園花燈藝術節、國際花園節、消夏避暑節品牌,講好生態故事。以“生態、科技、音樂、體育、低碳”五大特色,用創新賦能,讓業態豐富,融合園區內外持續世園國際旅游度假區,更好建立“兩山”理念的延慶樣本,引領更多人走向綠色生活、擁抱美麗家園。
延慶的生態之美不止於世園,更在全域的山水人文之間。到延慶,可觀長城,漫步觀長城森林步道,看光影科技重塑“巨龍”雄姿,感受歷史與現代的碰撞;可游冬奧,體驗高山滑車、天空之鏡等20余項活動,點燃四季熱情;可嬉媯水,乘《媯河夜畫》遊船,在沉浸式演藝中聆聽媯水女傳説,讓夜游添幾分詩情浪漫;可品山水,到野鴨湖濕地公園觀賞珍稀野生動物,看實景舞劇《承諾》,沿百里山水畫廊、古龍路、香龍路等精品線路騎游賞花;可住民宿,有以戶外運動為特色的長木徐生,以親子互動為特色的小溪嘟嘟,以地域美食為特色的自由自在,以非遺文化為特色的石光長城等特色民宿,各種類型應有盡有。這裡全域皆景、步步生情,處處都是可供廣大市民遠離喧囂、放鬆心情的凈土。
朋友們,延慶素有北京“夏都”之稱。現在正值盛夏,“夏都”正是風光無比、趣味無限,龍慶峽泛起粼粼波光邀您戲水納涼,野鴨湖濕地鶴影蹁躚,點綴碧波蕩漾;玉渡山飛瀑奏響清涼樂章,四季花海千畝菊花土路沁人芬芳。
當暮色降臨,23℃的夏風掠過海陀山麓,攜着非遺美食的煙火氣,輕撫過每顆嚮往自然的心靈。延慶已備好山水盛宴,邀您共赴這場清涼之約!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葉大華區長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北京廣播電視台記者:首先感謝延慶區在場外給我們帶來了那麼多延慶好物。我這個問題想提給宋部長,我們知道去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咱們八達嶺鎮石峽村的鄉親們回了信,請您給我們講一講這一年來延慶在長城保護以及文化傳承方面有哪些新的成效?未來還有哪些做法?謝謝!
-
嘉賓
宋豪傑:感謝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
大家都知道,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延慶區是北京地區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區內長城長度179.2公里,約佔北京長城總長度的三分之一。全區近90%的鄉鎮均有長城及附屬文物分佈,其中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最具代表性的段落,以菱形空心敵樓聞名的花家窯子長城,九眼樓長城,以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瞭望孔最多的敵臺著稱,以及素有“鐵翼雄關”美稱的水關長城等,可以説,這些共同構成一座天然開放、藏品豐富的博物館。
去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八達嶺長城腳下的鄉親們作了重要回信,勉勵大家“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帶動更多人了解長城、保護長城,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財富世世代代傳下去。”
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延慶區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引領,將長城保護作為傳承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統籌推進保護升級、傳承利用、融合發展三大行動,奮力書寫長城保護髮展的“延慶答卷”。
一、築牢防護線,讓古老長城永遠年輕
規劃引領,邁好長城保護的第一步,我們編制《居庸路、黃花路重點組團詳細規劃》《八達嶺長城保護規劃》,制定實施新一輪《延慶區長城保護利用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進長城文化帶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各項任務。
我們強今建古,守牢長城保護安全關。
累計完成23公里長城保護修繕,磚石長城加固率達90%,修繕質效位居全市前列。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我們新發現長城文物線索594處。我們推動多學科融合,全面完成大莊科段長城研究性保護修繕工程,形成可複製推廣的“北京經驗”。
創新實踐爭當長城保護“領頭雁”,我們強化數字賦能,持續擴大無人機在長城保護中的實地應用,巡查範圍覆蓋總長度超過43公里。同時加強長城保護志願服務隊和長城保護員隊伍建設,不斷擴大社會參與的覆蓋面。
二、搭建連心橋,讓長城故事更加動聽
我們以高品質活動擦亮長城文化品牌,成功舉辦2025北京長城文化節、2025八達嶺長城文化論壇、2025北京長城音樂會,精心打磨《夢華·長城》主題演出,持續打造長城文化活動矩陣,我們以主題闡釋推動長城文化傳播,出版《延慶長城文化概覽》《延慶簡史》《世界從這裡認識長城》等著作,推出“外國領導人登長城”微視頻、“長城演義”評書、《洞見長城》專題片。完成八達嶺長城世界文化遺産標識解説系統建設,持續推進“長城文化進校園”工程,開發長城知識讀本和特色課程,引導社會公眾參與長城文化傳播。我們以元首外交展示長城文化魅力,用好八達嶺長城這一國際政務接待平臺和國際交往窗口,持續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累計接待來自179個國家的544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
三、打造聚寶盆,讓長城文旅火爆出圈
緊盯重點工程,以八達嶺長城為核心,整合水關長城、古長城、花家窯長城等資源,構建“一線貫通、溝谷聯動、四門聚勢、四區協同、多點綻放”的規劃格局,高站位、系統性推進八達嶺世界級大景區建設。推動中國長城博物館工程建設等各項任務,今年年底實現完工,26年如期開館。立足屬地職能,一體化推進周邊環境整治提升,助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我們聚焦業態融合,加快推進“京畿長城”國家風景道延慶段旅游基礎設施提升項目,樹立“長城驛站”建設標桿,做優“長城人家”精品民宿。舉辦八達嶺石峽關谷環長城越野賽,不斷豐富長城文旅業態。引入登山助力外骨骼機器人,開通無人機配送航線,配合做好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能量方塊傳遞活動,探索科技賦能長城文旅發展新路徑,我們促進鄉村振興,超前完成全區長城保護區劃調整方案,打造文物保護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新典範。聚焦長城沿線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以石峽村為試點,打造“文物保護—風貌塑造—文旅融合”村落活化新樣板。
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是個一以貫之、接續奮鬥的過程。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對標看齊明方向、激揚動力重實幹,以首善標準做好長城保護髮展這篇“大文章”。
一是當好長城世界遺産的守護者。創新長城遺産保護機制,加強長城遺産監測和長城保護修繕,強化長城生態保護,推動全民保護走深走實。二是當好長城文化的傳承者。深挖長城文化、景觀精神價值,豐富長城文化展示形式,面向海內外進一步講好長城故事,帶動更多人親近長城、愛上長城。三是當好長城精神的賡續者。牢記“延慶是屬於未來的”重要囑託,主動融入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大局,把長城蘊含的奮鬥精神和愛國情懷,轉化為全面建設最美冬奧城、推動地區高品質綠色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實際成效。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宋豪傑部長的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中國交通廣播記者:首都生態涵養區承擔着有效統籌旅游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發揮旅游業綜合帶動作用,推進鄉村振興的職責。請問延慶在佈局旅游産業,助力全市發展高品質旅游業和推動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有哪些計劃和亮點?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中國交通廣播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們有請延慶區副區長閆海英女士來回答。
-
嘉賓
閆海英:感謝大家對延慶文旅事業的關注。一直以來,延慶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擦亮長城、世園、冬奧三張“金名片”,全力推動旅游産業高品質發展。2024年,接待游客245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1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1%、10.8%。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0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65億元,人數同比持平,收入同比增長11.9%。可以説,延慶正在將文旅産業打造成為支柱産業、民生産業、幸福産業。
未來,我們將利用優質的生態本底,深厚的文化根脈,堅持以“文化為魂、旅游為體、體育為翼、商業為本、農業為基”,促進文旅體商農多維融合,全力構建文旅消費新産品、新業態、新場景。
我們將不斷提升三張“金名片”的含金量。對標5A標準建設世界級長城大景區,圍繞長城博物館構建“核心、景區、周邊”三個圈層,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長城文化消費圈;對標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將世園公園打造成集科普研學、親子度假、運動休閒、賽事會獎等為一體的京郊休閒旅游目的地;立足冬奧遺産後續利用,建設國家級海陀國際體育休閒旅游度假區和國際頂級冰雪賽事中心。同時,我們還將打造以八達嶺機場低空旅游、龍慶峽山水觀光、野鴨湖生態研學等為代表的主題特色消費片區,形成“主題各異、多點支撐”的全域旅游消費格局。
具體來講,我們將在産業融合發展上下功夫。
一是深化“文旅+”。深入挖掘長城文化內涵,提升“夜長城”“晨長城”産品品質,豐富“長城”主題旅游演藝;高水準建設長城博物館、“京畿長城”國家風景道延慶段旅游基礎設施等項目;引進品牌首店和知名餐飲落地八達嶺長城文創街,打造多層次、沉浸式旅游體驗空間。
二是豐富“商旅+”。充分利用世園國際旅游度假區優質資源,聯動北部萬達、中部金鑼灣商圈,加快建設南部世園商圈,完善消費空間佈局;強化“住游”聯動,豐富“食在延慶”特色餐飲矩陣,7-9月推出“延慶消夏避暑季”,精心策劃近80項文旅活動,開展“媯河夜畫”、《夢華·長城》、兒童劇等演藝演出,打造集陶溪川創意集市、燈光秀、無人機表演、美食休閒於一體的夜間消費新場景。
三是做強“體旅+”。重點打造冰雪運動、生態騎行、時尚露營等戶外運動,舉辦百里山水畫廊越野挑戰賽、野鴨湖金秋半程馬拉松、雪車和鋼架雪車亞洲盃等優質賽事,構建“體旅引流—文化留客—商業增收”全鏈條協同發展模式。
四是創新“農旅+”。打造以綠悠休閒園、青山園等為代表的休閒農業新業態;開展“花海夜市”“柳溝美食節”等鄉村旅游消費場景;提升國光蘋果等特色農産品附加值,提升“媯水農耕”品牌美譽度;培育“民宿+非遺”“民宿+親子”“民宿+美食”特色品牌,推動民宿由“鄉村酒店”向“鄉村休閒旅游綜合體”轉變。
我們還將依託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三年行動重點任務,聚焦生態保護、文旅融合、産業協作等領域,推動與周邊區域互聯互通。
當前,我區正在籌備第五屆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交流活動,通過文化遺産共賞、旅游産品互推等形式,深化與周邊地區交流合作。未來,延慶將攜手張家口等城市,共同構建“京張旅游廊道”,推出以“長城文化—草原生態—冬奧遺産”為主題的跨區域精品旅游線路,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近期,延慶在全市率先發佈了《延慶區文旅體商農融合發展促消費政策》,計劃兩年統籌4000萬資金,圍繞新活動、新賽事、新場景、新業態、新産品等12方面進行資金支援。在這裡,誠摯邀請國內外有志之士來延興投資興業,和我們一同為全市旅游業高品質發展和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閆海英副區長的回答。
時間關係,今天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參加今天的“一把手發佈·京華巡禮”系列主題發佈會的延慶區專場,今天咱們延慶區還將很多代表地區發展成果帶到了發佈現場,發佈會結束後,也請大家繼續參觀,可以結合關注點進行採訪。
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