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葉昶: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2024年北京知識産權保護狀況新聞發佈會。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既是完善産權制度的重要內容,又是激活科技創新動能的必要舉措。
在第25個世界知識産權日來臨之際,我們邀請到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大家介紹2024年北京知識産權保護工作成效,並回答各位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介紹出席今天發佈會的發佈人,他們是:
北京市知識産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潘新勝先生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 田向紅女士
北京市委宣傳部、市版權局二級巡視員 冷文波先生
北京海關二級巡視員 曹永斌先生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 張曉津女士
北京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總隊黨委委員、副總隊長、督辦 宋曄先生
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黨委委員、副總隊長,新聞發言人 於鵬先生
下面,有請北京市知識産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新勝先生介紹2024年北京知識産權保護狀況。
-
嘉賓
潘新勝: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2024年北京知識産權保護狀況新聞發佈會,我謹代表北京市知識産權辦公會議各成員單位,歡迎參加發佈會的各位記者朋友,衷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北京知識産權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下面,我就2024年北京知識産權保護的基本情況、主要工作成效和2025年工作思路,向大家作介紹。
一、2024年北京知識産權保護的基本情況
2024年,全市專利授權量19.9702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1.9635萬件;全市商標註冊量23.7367萬件;國際專利申請量1.2088萬件;全市著作權登記量129.6782萬件;植物新品種申請量962件,授權量361件。截至2024年12月,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量66.3490萬件,同比增長15.52%;有效商標註冊量323.2萬件,同比增長4.98%;全市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59.81件,穩居全國第一。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北京排名全球科技集群第三,較2023年上升一位。
知識産權行政執法方面,市市場監管系統辦理全市各類知識産權案件立案828件,結案813件。市知識産權局受理專利代理舉報案件49件,作出專利代理行政處罰10件。市區兩級知識産權部門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51件。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開展執法檢查10.5萬餘件次,辦結案件2698起。市版權局監測到網路侵權連結量共計286.2萬條,發起維權232.2萬次,下線215.9萬條。全年受理並調處各類著作權糾紛案件1.8586萬件,其中人民調解案件成功率82.8%。市農業農村局開展執法檢查2472次,查處植物新品種權侵權案件1件。市公安局破獲知識産權領域刑事案件191起,刑事拘留572人。北京海關共查扣涉嫌侵權貨物852批次、69.8萬件。
知識産權司法保護方面,市三級法院共新收各類知識産權案件5.8227萬件,審結各類知識産權案件6.7075萬件。市檢察機關受理審查逮捕侵犯知識産權案件223件407人,其他類型知識産權案件465件。
二、2024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強化政治引領,統籌推進知識産權工作更加有力
強化首都知識産權工作宏觀統籌。市政府辦公廳、國家知識産權局聯合印發《2024—2025年共建知識産權強市工作要點》,部署推動知識産權強國示範城市建設。充分發揮知識産權辦公會議機製作用,全國知識産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北京評定為優秀。國家版權局軟體正版化督查,北京市取得電腦開機率100%、電腦軟體正版率100%的優異成績。
推進知識産權領域探索創新。優化數據知識産權登記系統,與“天平鏈”“北數鏈”實現貫通,截至2024年12月,238項數據獲得知識産權登記證書,完成數據知識産權質押3項,質押金額1281萬元,在全國首次打通數據知識産權傳播利用和價值實現鏈條。北京法院審結的全國首例《數據知識産權登記證》效力認定案,為數據知識産權登記實踐提供司法支撐。全鏈條打造數據知識産權試點工作北京樣板,“北京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種業知識産權保護”等4個案例,入選國家知識産權局第三批知識産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
提升區域知識産權工作整體水準。積極創建海淀區國家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區,制定印發《北京市國家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區建設支援政策清單》《海淀區國家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區建設方案(2024-2026年)》,合力推進各項任務的落實。東城區積極開展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平谷區、順義區積極建設“平谷大桃”“牛欄山二鍋頭”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示範區。市高級法院發佈《北京法院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服務保障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白皮書》及相關典型案例。
(二)加大保護力度,知識産權協同保護水準不斷提升
完善跨部門協同保護機制。市知識産權局與市司法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工作的實施方案》,建立市區兩級專利行政裁決工作體系;市高級法院與國家知識産權局加強協作聯動,推動商標行政案件司法、行政協同共治。
嚴厲打擊知識産權侵權行為。市知識産權局聯合市市場監管局開展服貿會知識産權保護專項行動,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開展專項檢查。市文化市場執法總隊開展“劍網2024”專項行動,檢查重點網際網路網站、APP以及其他各類網路載體4260家次。北京海關開展“龍騰2024”專項行動,查扣涉嫌侵權貨物69.8萬件。市檢察院高質效辦理各類知識産權案件1083件。市高級法院指導全市法院用足用好懲罰性賠償,2024年全市法院適用懲罰性賠償案件,同比增長76.9%,最高賠償數額7056萬元。
優化快速協同保護體系。制定印發《北京市知識産權局關於高品質推進知識産權快保護工作的方案》,加強快保護機構管理。2024年,三家快保護機構接收預審案件2.2121萬件,預審合格1.7014萬件,獲得授權的專利1.4348萬件,有力服務重點産業發展。深化糾紛多元調解工作,各調解組織全年共受理糾紛1.9807萬件,調解成功1.0054萬件,調解成功率為77.6%,再創新高。
加強海外知識産權維權援助。制定印發《北京市海外知識産權維權援助工作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範海外知識産權維權援助工作。發佈《京津冀海外知識産權聯合指導工作規程》,指導成立京津冀海外知識産權保護聯盟。發佈《標準必要專利許可操作指南》等工作成果,北京市海外知識産權公共服務資訊庫數據總量達到11萬件,提供海外資訊服務4.64萬次。北京海外維權工作在國家知識産權局考核評價中獲得優秀等次。
(三)促進成果轉化,服務産業發展舉措更加務實
推進專利産業化。印發《北京市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出臺6項促進專利轉化運用政策。認定建設北京市人工智慧大模型、資訊通信、生物製品和能源裝備智慧化4個産業知識産權促進中心,推動重點産業知識産權強鏈增效。獲批成立新材料、5G等11家國家級産業知識産權運營中心,位居全國首位。2024年北京認定登記專利轉讓(含許可)合同2058項,成交額166.9億元。2024年全市專利開放許可聲明2996件,位居全國首位。
加強知識産權金融服務。市知識産權局、市財政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等部門多措並舉,推動相關企業平均降低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成本約37%。全年實現專利、商標質押登記總額163.47億元,同比增長55.41%。知識産權保險實現“政府引導—企業投保—保險公司‘保險+服務’保障—出險理賠”完整閉環,已為9家出險企業提供理賠服務,合計理賠金額444.77萬元。
提升知識産權公共服務水準。高標準完成首批知識産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城市建設試點任務,“發佈全國首個綜合性知識産權公共服務標準”,國家知識産權局在全國推廣。完善知識産權公共服務體系,全市知識産權公共服務工作站總量達到108家,資訊公共服務網點總數達73家,服務範圍向新興和未來産業進一步拓展。在“一網通辦”的基礎上,北京地區著作權登記管理平臺上線,並接入市政務服務網,作品自願登記業務實現全程網辦。
(四)深化區域協同,京津冀知識産權一體化成效顯著
統籌落實《京津冀深入推進知識産權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發佈《京津冀知識産權快速協同保護三周年工作成果》。推動京津冀專利轉化對接,三地知識産權部門聯合印發《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促進京津冀知識産權協同發展行動方案》。開展跨區域執法司法合作。市市場監管局會同河北省保定市及雄安新區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共同行動,打掉3處制售侵犯迪士尼相關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窩點。市文化市場執法總隊會同天津、河北版權執法部門,聯合簽署《京津冀地區版權執法合作框架協議》。市高級法院赴河北開展異地巡迴審判,提升京津冀知識産權司法保護整體效能。加強京津冀聯動服務。三地知識産權部門共同簽署《京津冀知識産權服務協同共促科創園區高品質發展合作框架協議》。京津冀聯動服務工作站共建京津冀知識産權人才智庫,持續監測京津冀地區海外糾紛線索。
(五)拓展對外交往,首都知識産權影響力持續增強
服務國家對外交往。配合國家知識産權局在京成功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知識産權高級別會議。舉辦中關村論壇“全球知識産權保護與創新論壇”、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人工智慧産業發展與知識産權保護專題論壇”,展示北京知識産權領域最新成果,分享提升知識産權國際競爭力的經驗。會同世界知識産權組織中國辦事處,建立涉外版權案件糾紛移轉、移交機制。
講好知識産權故事。市長殷勇會見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並在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全球科技集群百強榜發佈活動發表演講;主管市領導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知識産權促進可持續發展”高級別圓桌會議上發表演講,講述北京知識産權故事。組織中小企業積極申報2024年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全球獎,北京智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唯一獲獎的中國企業。
建設知識産權人才高地。推進《關於加快建設北京高水準知識産權人才高地的實施意見(2023-2025年)》目標任務落實。世界知識産權組織與清華大學合作開展的“知識産權與創新政策”聯合培養碩士項目,首屆新生入學,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與師生會面交流。持續開展知識産權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工作,26名從業人員取得高級知識産權師職稱。
三、2025年北京知識産權保護的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為“十五五”謀劃良好開局打牢基礎的關鍵之年。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黨對首都知識産權工作的全面領導,統籌做好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知識産權規劃評估和“十五五”規劃起草論證工作。 二是合力推進知識産權轉化運用,組建産業鏈上下游貫通、産學研用結合、知識産權服務機構參與的産業創新聯合體,打通知識産權轉化運用全鏈條。三是持續加強知識産權全鏈條保護,高標準推動國家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區、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示範區建設,完善知識産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加強知識産權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四是深入實施公共服務普惠工程,推進知識産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五是促進知識産權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強涉外知識産權統籌協調,深化知識産權國際合作。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知識産權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衷心希望社會各界更加關注、關心知識産權保護工作,也真誠歡迎新聞界的朋友們,提出更多意見、建議,幫助我們進一步做好知識産權工作,為加快知識産權強國示範城市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我的介紹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北京市知識産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新勝先生的介紹。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新聞機構的名稱。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您好,當前人工智慧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既催生了內容生産的效率革命,同時也帶來了技術濫用、網路侵權等風險,請問本市檢察機關對此開展了哪些工作?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這位記者,這個問題我們有請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田向紅女士來回答。
-
嘉賓
田向紅:感謝您的提問,也感謝媒體朋友們對北京知識産權檢察工作的關心、關注、支援和監督。
北京檢察機關順應時代發展之需,不斷加強對於人工智慧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關鍵核心技術、重點領域的知識産權的檢察保護力度,多年來尤其是近期,隨着新型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我們不斷探索護航人工智慧産業創新發展的“北京實踐”。我們開展的工作主要有以下這些方面:
第一方面,是堅持打擊與保護相結合。主要是對於人工智慧産業我們加強了司法保護,明確了刑事打擊的邊界。對於那些以實施犯罪為目的,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侵犯知識産權、數據安全和公民個人資訊的行為,依法予以嚴厲打擊,從而通過檢察履職助力明確技術創新不能夠跨越的“底線”和“紅線”。同時,我們為了依法精準地實施打擊犯罪工作,尤其是嚴格界定這種邊界,我們也針對辦案中存在的一些專業問題,在全國檢察機關,率先建立技術調查官庫,首批聘請了各專業領域43名專家和技術骨幹,擔任我們的技術調查官,近年來輔助我們辦理了全市首例利用人工智慧生成模型侵犯著作權的犯罪案件,以及涉及侵害自動駕駛領域數據標注技術資訊的案件,還有非法獲取和使用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數據等涉及到人工智慧的一系列的新類型的案件,以此來依法護航我們産業的創新發展。
第二個方面,就是堅持治罪與治理的並重。就是結合我們辦案加強風險提示,助力我們這些科技企業能夠“抓前端、治未病”。北京檢察機關立足護航人工智慧産業的健康發展,反向審視在案件辦理過程中發現的一些産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管理方面的問題,我們發佈了《關於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刑事風險提示》,聚焦知識産權保護、公民個人資訊、電腦資訊系統安全保護和數據安全保護四個方面、四大領域,我們提出了七類法律風險提示。而且我們也依託與全市13個重點科技園區的檢察聯絡機制,先後向400余家園區企業開展了普法宣傳,一體營造護航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的輿論氛圍。
開展工作的第三個主要方面,堅持科技賦能與檢察制度賦能相統一。也就是用AI賦能創建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從而來提高我們檢察機關辦案的品質和效率。尤其是在發展過程中,我們與不少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支撐、科技應用的聯合實驗室,比如我們用人工智慧輔助辦理案件,依託我們自己檢察機關的數據加12345市民熱線的數據,建立“檢察+熱線”的工作機制。我們自主研發了一鍵式來篩選海量數據的智慧解析程式,通過這個程式,我們從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數據、首都版權協會受理的投訴數據,以及我們檢察機關的自有數據等300多萬條數據中逐一篩查了檢察監督線索,從而推動打掉售假窩點102個,有77個民事再審檢察建議案件獲得採納,並最終促成了和解結案,有5家註冊會計師事務所因為違規也被登出。目前,我們正在探索建設“知識産權檢察監督鏈”,打通著作權登記資訊和檢察監督數據的壁壘,實現資訊共用,釋放大數據、區塊鏈技術、人工智慧對版權保護和法律監督工作的支撐作用,實現關聯、疊加、倍增賦能的效應,從而助力營造法治化的營商環境。
我就簡要介紹這些情況。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田向紅副檢察長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北京廣播電視台記者:北京市在2024年通過哪些創新機制強化版權保護?請您結合具體的成果説明。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這位記者,我們有請北京市版權局二級巡視員冷文波先生來回答。
-
嘉賓
冷文波:謝謝記者的提問。
北京市2024年的版權工作堅持構建以全鏈條保護體系建設為主線,推動版權保護工作提質增效。這方面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不斷深化京津冀版權保護聯動機制。我們聯合河北、天津、省委宣傳部首次聯合舉辦了“2024年京津冀版權協同發展論壇”專題活動,推動京津冀三地文化執法部門、行業協會在版權執法、版權宣傳、社會服務、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合作,並簽署一系列協議。另外,我們還通過市委宣傳部和市委教工委聯合主辦了“‘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大力開展“京津冀版權進校園”主題宣傳活動,整個活動期間,全年總共吸引了13所在京高校千余名學生參與各類版權活動,激發了高校版權保護與創新意識。同時,我們還聯合三地公安機關,跨省摧毀9個犯罪網路,累計查扣盜版圖書271.6萬冊,涉案總額達到1.8億元,案件罰金創北京侵犯知識産權案件歷史新高。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嚴厲打擊查處網路侵權盜版行為。這方面我們去年做了一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了北京市網路影視劇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機制,通過這個機制我們全年分四批次發佈35部重點保護作品。我們還會同市委網信辦、市通信管理局聯合封禁影視侵權盜版網站148家,處置京內網站3家,這方面通過這些工作有力地震懾了影視劇侵權盜版行為。我們深入開展打擊網路侵權盜版“劍網2024”、青少年版權保護季、院線電影版權保護等專項行動,對非法傳播行為實施“從嚴從快”查處,整個專項行動期間,處置侵權數據233萬餘條,下線率93.18%。同時我們還開展了專項監測春節檔電影、巴黎奧運會等重點作品,整個在監測期間我們下線侵權連結3萬餘條,下線率達到99.46%。
第三個方面,我們建立完善多元糾紛化解體系。主要是依託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線上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北京作為首批試點地區,我們發起建立“總對總”機制跨區域版權糾紛調解工作聯盟,北京、天津、河北、江蘇、安徽、廣東等6省市行業協會成為首批聯盟成員單位。我們還創新推出《版權糾紛調解員資質標準》《版權糾紛調解員級別評定標準》等版權領域團體標準,版權糾紛化解機制不斷的完善。通過多元糾紛化解體系,我們全年共指導調解糾紛1.86萬件,和解金額達到3.19億元,“北京市打造版權多元解紛‘北京模式’”入選國家版權局版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
大體是這樣。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冷局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北京商報記者:您好!近年來,外貿“新三樣”、國潮文創産品等在海外市場掀起了熱潮,但同時也面臨着侵權産品的衝擊。所以想問一下,北京海關為了支援企業維權和助力産品“出海”採取了哪些措施?同時又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這個問題我們有請北京海關二級巡視員曹永斌先生來回答。
-
嘉賓
曹永斌:謝謝您的提問。
2024年,北京海關連續第8年開展了知識産權海關保護“龍騰”行動,共查扣進出口侵權貨物852批次、69.8萬件,3起案件入選海關總署、北京市評選的典型案例。在打擊侵權違法行為的同時,我關主動對接科技、外貿、文創等領域的新質生産力發展需求,為企業提供協同保護和精準服務。
一是創新升級跨關區協作機制和模式。北京海關是全國海關知識産權保護第一協作組組長單位,是京津冀海關知識産權保護協作牽頭單位,2024年,我關聯合杭州、汕頭、烏魯木齊、哈爾濱等8個直屬海關開展“知識産權海關保護賦能新質生産力,助力企業‘走出去’”系列活動,依託跨關區協作機制和工作模式,組織調研小米汽車、吉利汽車、科大訊飛、海康威視等公司,與加西亞電器等近40家企業座談,現場解決企業疑難問題,支援企業維權和拓展海外市場。
二是進一步增強侵權查發能力。去年我關接待了世界軸承協會、日本汽車零部件工業協會等行業組織,聽取侵權趨勢和特點,共同研判侵權商品類別、貿易渠道和國別,交流真偽鑒別技巧;我關還舉辦了“城市之光”主題培訓,邀請京津冀和第一協作組8省市最具代表性的出口知識産權優勢企業參與海關培訓並授課,共同分析行業性、區域性侵權趨勢,提升海關查發侵權貨物的精準度。
三是精準服務大幅提升維權效果。我關針對侵權易發多發領域量身定制服務方案,及時高效攔截侵權貨物。以泡泡瑪特為例,該公司原創潮玩IP海外市場火熱,侵權倣冒産品激增。對此,我關採取“關長送政策到府”方式指導企業完善知識産權海關備案,並申請(知識産權海關保護)總擔保。利用跨關區協作模式向全國海關重點口岸通報侵權趨勢和線索,形成打擊侵權的同頻合力。自2024年7月以來,共攔截侵權“泡泡瑪特”潮玩及衍生品320批次、159萬件,查發效果明顯。
此外,北京海關還“舉一反三”拓展成效,將成功經驗推廣到“哪吒”“敖丙”等現象級IP,主動對接光線傳媒、可可豆動畫,指導企業快速辦理知識産權海關保護備案56項,助力國潮文創産品加速“出海”。
下一步,我關將繼續發揮職能作用,創新協作機制,為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開放作出新的貢獻。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曹局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人民網記者:謝謝主持人。巡迴審判機制是踐行司法為民理念、服務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北京法院在全國較早開展了知識産權巡迴審判,請問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背景下,北京法院是如何通過知識産權案件的巡迴審判服務保障首都高品質發展的?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這個問題我們有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張曉津庭長來回答。
-
嘉賓
張曉津: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也感謝你對北京法院知識産權審判工作的關注。
近年來,北京法院大力開展知識産權巡迴審判工作,走進科技園區,服務創新主體,為首都高品質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知識産權保護氛圍。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緊扣審判機制改革創新,充分發揮知識産權巡迴審判的制度效能。加強統籌佈局,自2020年以來,北京高院指導全市法院在中日創新合作示範區、中關村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園區成立8家知識産權巡迴審判庭,形成“三城一區”主平臺全覆蓋的巡迴審判特色發展格局,並通過全市法院的共享共用,完善常態化巡迴審判機制。
突出區域特點,全市法院利用區位優勢,建立各具特色的平臺,開展特色化的巡迴審判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開展巡迴審判、普法宣傳、調查研究等相關活動300余次,為有力支援全面創新提供北京方案。
強化需求導向,2024年,全市法院依託巡迴審判平臺,走進科創企業和相關單位徵求意見建議累計40余次。通過不斷優化資訊反饋機制,確保提供契合創新主體需求的司法服務。
二是緊扣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服務保障首都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聚焦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審結的全國首例AI文生圖著作權案入選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4年度十大提名案件。在中關村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人工智慧産業集聚區,依託巡迴審判平臺向創新主體提供司法服務,為人工智慧發展保駕護航。
聚焦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結合園區特點,選取涉電腦軟體、生物醫藥等關鍵核心技術案件開展巡迴審判。北京知識産權法院推進“法護創新”巡迴審判,助力創新主體增強知識産權佈局和保護意識。2024年,全市法院進一步加大懲罰性賠償適用力度,以高品質審判激勵保護創新。
聚焦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落實《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為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提供司法保障工作規劃(2023-2025年)》相關任務,北京高院指導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設立數據權益巡迴審判庭和巡迴法官工作站。在2024年就一起涉體育賽事數據著作權案開展了巡迴審判,邀請園區企業代表、人大代表等旁聽並開展調研座談,有力助推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建設。
三是緊扣京津冀協同發展,切實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探索跨域巡迴審判,去年9月,北京高院赴河北平鄉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就某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開展了跨域巡迴審判。
持續深化合作共建。推動專業審判輔助資源共用,委派北京法院的技術調查官參與河北法院一起醫藥領域專利行政案件的審理,推進創新成果就地轉化應用、司法宣傳區域聯動,組織跨域法官會議、三地同堂培訓等,以高水準司法服務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法院相關工作機制入選2024年京津冀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實踐案例和北京市“兩區”建設第四批市級改革實踐創新案例。
下一步,北京法院將持續推進知識産權巡迴審判機制常態化長效化,助推北京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為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及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有力的司法支撐和保障。
我的回答就到這裡。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張庭長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前線》雜誌社記者:謝謝主持人。因為我們知道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第11個年頭,所以我想請問:近年來,我們市場監管部門在加強京津冀知識産權執法協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這個問題我們有請北京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總隊宋曄副總隊長來回答。
-
嘉賓
宋曄: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
為深入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不斷整合執法需求,創新升級協作機制,暢通線索移送渠道,不斷強化知識産權執法協作,聯合打擊侵權行為,共同營造區域一流的競爭環境、消費環境和營商環境。
在機制建設方面,2021年,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在京簽署《京津冀市場監管執法協作框架協議》,同時還簽署了專門的《知識産權執法協作子協議》,作為率先開展協作的4個領域之一,為三地開展知識産權案件線索移交、跨地區協查等流程,以及暢通會商渠道、開展聯合培訓等提供了保障。
2023年,三地市場監管部門根據一些企業在京津冀三地跨區域品牌保護的實際需求,簽訂了企業品牌保護備忘錄。2024年,三地修訂並重新簽署《京津冀市場監管執法協作框架協議》。以上都是三地攜手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重拳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具體舉措。
在執法辦案方面,三地同向發力,部署開展京津冀“打假保名優”活動、知識産權執法“亮劍”行動,強化線上線下一體化執法,加強源頭治理和全鏈條、跨區域治理。
近年來,三地協同查辦了侵犯國內外知名品牌商標權系列案、商標代理偽造申請材料案、制售假冒知名品牌白酒案等一批典型案件,部分案件入選市場監管總局知識産權執法典型案例。同時,通過三地媒體集中聯合曝光,持續釋放打擊侵權假冒行為的強烈信號,有力服務和保障京津冀高品質發展。
下一步,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提升知識産權執法效能,聚焦民生領域,針對侵犯老字號合法權益、電商領域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深入開展知識産權執法協作,加大執法力度,規範市場秩序,為京津冀高品質發展保駕護航。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宋曄副總隊長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鳳凰衛視記者:謝謝發言人。請問,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在2024年都採取了哪些舉措去推進知識産權保護工作?謝謝!
-
主持人
葉昶:這個問題我們請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黨委委員、副總隊長,新聞發言人於鵬先生來回答。
-
嘉賓
於鵬:感謝記者的提問。
2024年,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深入貫徹落實知識産權強國戰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聚焦權利人訴求和群眾反映強烈的侵權問題,突出網上網下共同治理,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嚴厲打擊侵權盜版行為,全力護航首都知識産權領域健康有序發展。主要工作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強化重點領域治理,加強打擊侵權力度。突出大要案查辦。紮實開展“劍網2024”“青少年版權保護季”等專項行動。查辦北京某教育諮詢公司未經許可傳播青少年英語讀物案,給予25萬高限處罰,被國家版權局、文旅部聯合掛牌督辦。查辦的北京某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侵犯視聽、美術作品著作權案入選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突出重點領域治理。聚焦網路視聽、院線電影、新興業態等重點領域,圍繞群眾關注度高的熱播熱映影視作品,先後查辦某平臺賬號非法向公眾傳播《慶餘年》等作品案、多個私人影院通過局域網擅自向公眾提供侵權盜版《長津湖之水門橋》等影視作品案。突出新領域案件辦理。查處某科技公司通過共用游戲主機向公眾提供雲游戲系列案,在新興業態的版權整治上取得突破。
二是強化非現場監管,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推行非現場監管。檢查重點網站、APP及有關經營單位4261家次,其中非現場檢查佔比88.2%,營造“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夯實網路平臺責任。制定網路平臺內容審核三項制度和工作指引,幫助指導重點在京網路平臺刪除網路侵權連結457萬餘條,下架違規視頻2萬餘條,處置侵權直播、侵權賬號3萬餘個。探索非現場執法。綜合運用“動態風險監測+區塊鏈存證固證”等非現場監管手段,依託“智慧文化執法監管平臺”與“京通”小程式製作並送達執法文書,查辦了北京某公司侵權使用國家核心期刊封面圖片案,實現了全過程無接觸執法。
三是強化全鏈條協作,夯實版權保護機制。推動版權領域行政司法協同共治。與市版權局及公檢法等部門建立季度例會制度和案件線索研判通報制度,聯合北京出入境管理局、北京環食藥旅總隊查辦外籍公民在我國境內盜錄電影第一案。暢通版權預警+維權綠色通道。組織召開春節檔院線電影版權保護座談會,深入了解《哪吒之魔童鬧海》等版權企業實際需求,推動監管關口前移。加強京津冀版權領域協同機制。深化《京津冀地區版權執法合作框架協議》,開展京津冀三地、市區兩級聯合執法行動,查處的某公司未經許可通過資訊網路傳播電視節目案入選“北京市知識産權領域十大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於鵬副總隊長的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新京報記者:感謝!我們知道,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知識産權是激勵創新的催化劑、經濟發展的加速器。請問:北京市知識産權局在知識産權賦能新質生産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記者的提問,我們有請北京市知識産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新勝先生來回答。
-
嘉賓
潘新勝:謝謝新京報對知識産權的關注,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
知識産權在服務人工智慧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方面,應該説發揮着重要的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作用。我們通過強化政策供給、推進成果轉化、嚴格知識産權保護、深化國際合作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全面構建知識産權賦能新質生産力的生態系統。具體來説:
一是堅持強化知識産權政策供給。研究出臺《關於強化知識産權支撐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若干措施》,通過政策創新,促進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的有機融合,為培育新質生産力提供制度保障。我們發佈數據知識産權交易指引,持續推動數據知識産權試點創新。
二是堅持提升知識産權轉化運用效能。目前,北京已形成新一代資訊技術、醫藥健康兩個萬億級産業集群,知識産權産出不僅量大,而且質優。我們通過專利預審、專利優先審查等措施促進優質專利申請加快獲權,率先實施國家專利轉化專項計劃,推動創新成果向新質生産力轉化。北京獲批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知識産權局、國家版權局三部門聯合開展的知識産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積極打造知識産權金融生態,幫助科技型創新企業更加便捷、更加低成本獲得融資,賦能新質生産力培育和發展。
三是堅持完善知識産權立體化保護格局。持續開展國家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區、國家知識産權強市建設試點示範城市建設工作,健全專利侵權行政裁決分層分級處理機制,完善市區聯動的知識産權快速協同保護和海外糾紛應對指導機制,平等保護國內外創新主體的合法權益。
四是堅持深化國際合作與開放創新。與世界知識産權組織深度合作,推進技術與創新支援中心資源共用,通過世界知識産權組織—清華大學“知識産權與創新政策”碩士聯合培養項目等途徑,持續加強高水準知識産權人才高地建設,為知識産權賦能新質生産力夯實人才基礎。
我的介紹就到這裡,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潘局的回答。
時間關係,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出席發佈會的各位領導和記者朋友。歡迎各媒體繼續關注報道北京市知識産權保護相關情況,大家如果有進一步的採訪需求,也可以和我們聯繫。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