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隗斌:媒體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大家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為了讓大家更好了解《北京市關於促進專精特新企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今天我們邀請到相關單位負責人,介紹《若干措施》的整體情況,解讀相關領域政策,並回答各位媒體朋友關心的問題。
首先,介紹出席今天發佈會的發佈人,他們是: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蘇國斌先生
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張穎女士
北京市知識産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潘新勝先生
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黨委委員、總審計師 馬文輝先生
北京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 馮斌先生
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海淀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 唐超女士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劉力女士
下面,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國斌介紹《若干措施》整體情況。
-
嘉賓
蘇國斌: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
感謝大家對北京市促進專精特新企業高品質發展政策的關注。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3844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78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35家,成為“小巨人”企業數量突破1000家的城市,自2022年以來連續三年保持全國“小巨人”第一城的地位。總體來看,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呈現“高精尖、高成長、高品質”的發展特徵,已成為首都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力量。為促進專精特新首善之都“再進一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會同各區、各部門制定了《北京市關於促進專精特新企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市政府辦公廳已正式印發實施。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紹《若干措施》政策內容。
《若干措施》以落實改革重點任務為導向,以保持惠企政策穩定為基石,以回應企業訴求為抓手,借鑒一線實踐經驗,圍繞“創新能力提升、財稅金融支援、數智轉型綠色發展、企業融通發展、人才引進培育、空間和數據支援、企業權益保障、培育服務體系”八個方面,提出了27項措施。
在科技創新提升方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支援專精特新企業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援專精特新企業以“先使用後付費”的方式使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獲取産研中試驗證平臺服務,加速産業化進程;支援專精特新企業開展高品質知識産權創造工作;支援專精特新企業創制國際國內先進標準、團體標準,提升行業影響力。
在財稅金融支援方面,着力解決專精特新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通過加大財稅支援、拓寬融資渠道等方式,為專精特新企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助力。依託中央財政、市級財政、區級財政資金,築牢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信心。持續打造“千億暢融”融資品牌,提供高效快捷融資服務。創新融資方式,通過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補貼,有效降低專精特新企業融資成本。支援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申報新三板掛牌及北交所上市;發佈研發費用損失、知識産權、數字資産、出口信用、商業航太等多種保險産品,為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在數智轉型綠色發展方面,做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建設,聚焦細分領域,打造一批“小快輕準”數字化解決方案和産品,助力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升級。鼓勵有條件的區對首次獲得碳中和認證的專精特新企業給予資金獎勵,助力企業實現碳中和服務。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節能診斷和綠色診斷服務,助力專精特新企業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在企業融通發展方面,進一步發揮專精特新企業強鏈、補鏈優勢,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支援專精特新企業以“揭榜”攻關的形式,解決大企業技術創新需求;支援專精特新企業參與産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在前沿新興和未來産業領域,有針對性地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
在人才引進培育方面,支援“小巨人”企業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精準定向培育高層次人才。通過“小巨人”企業人才引進專項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畢業生計劃單列等措施,支援專精特新企業引進人才。推行高層次人才“3+1”舉薦制,支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試點開展高級職稱自主評審。
在空間和數據支援方面,統籌優質要素資源,針對專精特新企業對土地空間和數據資源的迫切需求,提出精準的支援措施。在用地方面,支援專精特新企業以聯合體方式參與工業用地招拍挂,降低用地成本;支援專精特新企業在符合規劃和相關規定的前提下,以原價格使用現有工業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容積率。在用數方面,通過公共數據開放、授權運營等方式,滿足專精特新企業對公共數據的用數需求;鼓勵專精特新企業進行數據資産登記、入表和數據交易,激發數據要素實現價值最大化。
在企業權益保障方面,為更好地解決專精特新企業現實問題,着力打造穩定、可預期的發展環境。定期對各區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工作和成效進行跟蹤評價;持續推進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營造寬鬆發展環境,實施差異化監管,對信用較好、信用風險低的專精特新企業,降低市場抽查比例和頻次,推行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在培育服務體系方面,堅持管理和服務並重、幫扶和發展並舉,打造北京特色培育服務體系。完善梯度培育體系,吸引更多優質中小企業“入群歸隊”;搭建國家—市—區—服務站四級服務網路,為專精特新企業深度賦能;用好市區兩級“服務包”“服務管家”機制,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貼心精準服務;支援開展海關高級認證企業認證培訓,助力專精特新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專精特新企業是優質中小企業的代表,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力量。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和支援。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北京市委第六次全體會議精神,加快推進政策落實,在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培育新質生産力方面做出貢獻。
我就介紹這麼多,謝謝!
-
主持人
隗斌:謝謝蘇國斌先生的介紹。
下面,有請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穎女士對《若干措施》金融相關政策進行解讀。
-
嘉賓
張穎:好的,謝謝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北京市各金融部門高度重視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援,着力提升金融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質效,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的金融政策框架進一步完善,專精特新企業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持續增強。截止到11月末,全市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是2101.55億元,貸款利率是3.01%,較年初下降了21.17bp。
一、提供精準信貸服務
一是我們大力開展“北京暢融工程”融資對接服務。建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常態化對接機制,為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搭建資訊互通和精準服務的高效平臺,切實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北京暢融工程”自2019年2月開始啟動以來,已經舉辦378場對接活動,累計服務企業1.6萬餘家次,對接金融機構6100余家次,參加人數達到近5萬人次。
二是我們積極做好續貸工作。引導全市銀行機構增強對小微企業法人服務能力,加大續貸投放,推廣隨借隨還的迴圈貸模式,靈活便捷地滿足專精特新等中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截止到11月末,北京地區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餘額1806.68億元,同比增長37.60%。
三是我們鼓勵支援金融信貸産品創新。引導銀行機構發揮自身優勢,創新推出上百款基於信貸理念創新及數據和技術支撐的科技信貸特色産品,如合理匹配企業研發周期的長期限“研發貸”,全流程線上化的“專精特新”信用貸款,股債聯動的“認股權貸款”,以及支援科技人才股權激勵等需求的“人才貸”等産品。
二、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我們支援北交所打造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定期組織面向專精特新企業的專題培訓。強化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審核支援,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發展前景良好的,但暫未盈利的專精特新企業,也支援他們在北交所上市。截至到11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57家,其中中小企業超過八成、民營企業近九成,超五成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開發行累計融資達到541.19億元。新三板掛牌公司6098家,累計實現融資超過5800億元。
我們在全國首批設立“專精特新”專板。經過一年的運作和培育,專精特新專板入板企業達到514家,其中孵化層是104家,規範層是306家,培育層是104家。專板目前已初步構建了與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相匹配的服務體系,深化了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我們發揮金融資産投資公司在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方面的優勢。今年8月29日,北京市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在京召開擴大試點推進座談會,北京也成為試點範圍擴大後的首個政策落地城市。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本市在擴大試點工作中率先取得了多項全國第一。截至目前,根據不完全統計,5家金融資産投資公司達成初步意向基金規模近530億元,儲備項目116個,預計年底前在京落地規模超160億元。
三、完善保險保障機制
我們加強了保險産品創新力度。北京市積極支援在京保險公司針對科技成果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活動基礎風險等領域開發産品百餘個,面向專精特新開發産品十余個,像首創新材料中試保險,為包括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內的科技型企業提供全方位保險保障,涵蓋研發責任保險、營業中斷保險、首臺套保險、知識産權保險,覆蓋了企業經營全生命周期的相關財産險業務。
我們開展知識産權保險試點工作。這個試點開展以來,共支援20余個重點産業472家企業的4818件專利投保了專利執行險和被侵權損失險,其中包括24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投保的354件專利,還有449家重點領域中小微企業投保的4464件專利,提供保費補貼達到5300萬元,保險保障金額超過53.9億元。
我們支援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為外貿型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保障。實現企業“零門檻”投保,極大提升了企業投保便利性與積極性。實施“小巨人”成長計劃,遴選上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幫助其加快成長。2024年1-11月,中國信保為71家全市國家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保障,同比增長達到31.5%;承保金額20.4億元,同比增長14.52%。
下一步,我辦將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一是推動金融機構創新更豐富更精準的“專精特新貸”産品,二是支援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到新三板掛牌和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三是強化對專精特新企業的保險保障支援。
謝謝大家,我就先介紹這些。
-
主持人
隗斌:謝謝張穎女士的介紹。
下面,有請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黨委委員、總審計師馬文輝先生對《若干措施》稅收相關政策進行解讀。
-
嘉賓
馬文輝:謝謝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
很榮幸能夠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首先,借此機會衷心感謝廣大的納稅人、繳費人,以及社會各界朋友長期以來對稅務工作的關心、理解、支援。
在市委、市政府和國家稅務總局的堅強領導下,首都稅務部門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對標對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明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幹字當頭,強化履職擔當,認真落實支援科技創新等各項稅費政策,進一步推動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
一、稅惠賦能,提升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
2024年我局發佈《北京市支援科技創新主要稅費優惠政策彙編》,為市場創新主體提供功能表式和一站式服務,推動稅費優惠政策應享盡享。
一是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落地,讓創新投入資金更足。目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已提高至100%,我局通過電子稅務局建立全方位提示提醒監控功能,並進行多輪次“點對點”“面對面”宣講解讀,幫助企業及時準確享受優惠。
二是支援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讓創新主體活力更強。強勁的創新活力是專精特新企業的重要特徵,我局積極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政策,護航企業走穩走好創新之路。
三是支援傳統製造産業升級和先進製造業發展,讓創新發展勢頭更好。積極落實積體電路、工業母機和先進製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推動製造業朝着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現行政策中支援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超1400億元。
二、春雨潤苗,護航專精特新企業向好發展
北京市稅務局連續第四年與市工商業聯合會聯合開展助力小微經營主體發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重點推出24項服務措施,推進各項稅費政策和創新服務舉措及時惠及小微經營主體。鼓勵創新型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升級,共為企業提供針對性服務7760戶次。加大對科技創新、製造業小微經營主體的政策輔導力度,共組織活動195場次,2.2萬餘人次參加。
三、精準推送,便利專精特新企業獲取政策
為確保稅收徵管服務更加高效準確,我局定期通過徵納互動、電子稅務局等多渠道實時向專精特新企業按法定代表人、財務負責人、辦稅人員分類推送相關減稅降費政策,通過對企業經營狀況及適用政策進行全面梳理,進一步提高推送內容的針對性、精準性、時效性,實現政策找人。今年已完成技術轉讓免征增值稅、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等政策提醒類精準推送7次,共計5.43萬戶次,推送成功率高達99%以上。
四、紅利帳單,提振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信心
為推進稅務系統“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走深走實,進一步增強納稅人繳費人對稅費支援政策的獲得感,幫助納稅人繳費人算清享受退稅減稅降費的“紅利賬”,全市共計精準推送103萬餘份2023年度減稅降費紅利帳單至企業電子稅務局,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增強信心底氣,走穩創新發展步伐。
下一步,北京市稅務局將繼續立足首都戰略定位,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力落實相關稅費支援政策,有效減輕專精特新企業稅費負擔、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動能,為培育新質生産力注入“稅動力”,全力服務首都高品質發展。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隗斌:謝謝馬文輝先生的介紹。
下面,有請北京市知識産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新勝先生對《若干措施》知識産權相關政策進行解讀。
-
嘉賓
潘新勝:謝謝主持人。
專精特新企業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排頭兵”,是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力量。北京市知識産權局一直高度關注和支援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支援專精特新企業夯實核心技術基礎,持續開展高品質知識産權創造。為有效提升專精特新企業知識産權國際競爭力,市知識産權局制定了《北京市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知識産權能力提升計劃管理辦法》,明確對我市專精特新企業獲得發明專利授權並進行專利産品備案,根據其知識産權投入産出情況給予資金支援,目前已經有3097家企業進行專利預審備案。對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專利快速預審、優先審查等服務,大大縮短高品質專利申請審查周期,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獲得專利授權。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專利複審無效案件優先審查服務。
二是支援專精特新企業運用知識産權進行融資。市知識産權局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北京市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服務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方案》,設立促進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服務高品質發展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並在本市獲得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的專精特新企業,在貸款利息、綜合成本費用等方面給予補貼;對銀行、擔保、保險、知識産權專業機構等,為企業提供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服務而發生不良貸款的,根據本金中銀行、擔保、保險、知識産權專業機構承擔的風險,按一定比例進行風險補償。市知識産權局緊密聯繫相關委辦局和各區重點園區,持續完善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市區聯動工作機制,截至2024年9月,全市已有15個區出臺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相關政策措施,形成市區聯動、相互配合的政策體系。積極開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市區協同舉辦系列政策宣傳解讀和培訓活動近30場,持續拓寬企業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渠道。
三是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全鏈條知識産權服務。將更多 “小巨人”企業列入知識産權優勢單位培育對象,提供專業化知識産權服務。緊密對接各類知識産權保護渠道和資源,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知識産權糾紛解決機制,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知識産權維權。引導市知識産權資訊公共服務網點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知識産權培訓、資訊分析、資訊預警和産業發展諮詢等增值服務。這些舉措受到專精特新企業的歡迎。
下一步,我局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聚焦“專精特新”企業新的需求,為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
我的介紹就到這裡。謝謝!
-
主持人
隗斌:謝謝潘新勝先生的介紹。
下面,有請北京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馮斌先生對《若干措施》海關認證相關政策進行解讀。
-
嘉賓
馮斌:謝謝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們,北京海關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企業信用管理職能作用,圍繞代表新質生産力的專精特新企業,優先提供信用培育服務,引導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為AEO企業,着力促進AEO企業享惠升級。
AEO即“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制度是世界海關組織《全球貿易安全與便利標準框架》中的核心制度,是由海關對企業的信用狀況、守法程度和安全水準進行認證,通過認證的企業可獲得海關給予的優惠便利措施,從而促進全球供應鏈安全與貿易便利化,實現關企互利共贏、貿易暢通。
習近平總書記作出“加快推廣‘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國際互認合作”的重要指示,中國海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致力於推進AEO互認進程,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截至目前,中國海關已與覆蓋全球55個國家(地區)的29個經濟體簽署了AEO互認協議,互認國家數量與簽署互認協議數量居全球“雙第一”。下面介紹三方面措施:
一、搭建平臺,打造AEO培育搖籃
一是拓展AEO宣傳路徑,在“(北京)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首頁開設AEO企業專區,涵蓋AEO政策法規、優惠措施、知識課堂、國際互認等內容,為企業提供線上培育服務。
二是建立北京首個AEO培育示範基地(豐臺),採用全國首創“一基地、三中心”運作模式,聚焦培育體驗、交流共用和現場服務等功能,幫助企業通過多視角多場景了解AEO政策,打造AEO培育服務新模式。
三是靶向培育推動AEO企業數量增長。北京海關與北京市經信部門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名單交互機制,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納入重點企業培育庫,涵養企業認證意願,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産業集群企業開展條線化、模組化培育,提升培育效能。
截至目前,北京關區高級認證企業數量達到280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28家。高級認證企業進出口額佔北京地區進出口總額五成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外貿“主力軍”。
二、優化服務,推動AEO企業享惠便利
“誠信守法便利”是信用管理制度的核心,其中享惠便利是制度的落腳點。今年,北京海關積極推動AEO企業各項優惠措施落實,努力在釋放更多AEO企業政策紅利上下功夫,持續提升企業獲得感。2024年,在海關總署先後出臺的便利措施基礎上,結合北京關區業務特色,以享惠範圍更廣、措施內容更實、落地見效更快為原則,聚焦與新質生産力相關的生物醫藥、積體電路、航空産業等,出臺《北京海關提升高級認證企業便利化水準的若干措施》,涵蓋降低監管頻次、降低通關成本、優先辦理、優化服務等“兩降兩優”26項AEO企業特色便利措施,其中,北京海關自主創新15項。上述措施的出臺更加切實有效地滿足了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需求。
三、聯合激勵,推出地方AEO企業激勵措施
一是聯合地方政府出臺支援AEO企業高品質發展服務的“十條”享惠措施,涵蓋商務、港口、外匯、金融等各服務領域,享受政務服務事項“綠通”一卡通辦代辦服務、為AEO企業提供跨境貿易便利結算服務、港務便利打通國際貿易出海口等,通過“基地+政策”雙向賦能,持續提升AEO企業獲得感,成為北京落實AEO企業守信聯合激勵的典範。
二是聯合外匯部門和銀行機構,優先推薦AEO企業成為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試點企業,享受外匯管理優惠措施。
三是與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AEO企業專屬金融産品及服務,放寬AEO企業申請“專精特新小巨人貸”的內部評級要求、提高授信額度、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助力專精特新企業降本增效,紓困解難。2024年1—11月,北京專精特新企業進出口貿易額291.8億元,同比增長9.84%。
今年,恰逢中國海關AEO制度實施十周年,北京海關將繼續踐行人民海關為人民的理念,持續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信用培育力度,使其享受更多AEO政策紅利,為廣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注入“信用動能”。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隗斌:謝謝馮斌先生的介紹。
下面,有請海淀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唐超女士介紹海淀區落實《若干措施》相關政策措施。
-
嘉賓
唐超:謝謝主持人!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就專精特新企業高品質發展這個主題和大家交流。
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海淀區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的決策部署,持續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海淀區擁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730家,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99家,均居於全市第一位。為了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好《北京市關於促進專精特新企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海淀區將着力加強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方面,不斷加強政策支援力度。提出海淀區科技投入倍增計劃,擴大政策覆蓋面,支援優質企業發展。構建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對成為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隱形冠軍、製造業單項冠軍的中小企業給予直接的資金支援。促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實施“揭榜挂帥”,開放(更多)應用場景,建設概念驗證平臺、中試驗證平臺等科技成果轉化公共平臺。充分發揮“四區”(中關村示範區、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中關村綜保區)疊加政策優勢,推動形成更多科技成果“先使用後付費”案例,研究更多先行先試改革措施建議。
第二方面,持續打造世界一流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海淀區正在集全區之力打造人工智慧産業高地,我們建設北京人工智慧公共算力平臺、人工智慧語料中心和數據運營平臺,支援人工智慧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技術研發和産業化部署。對於技術創新能力強、應用生態豐富的人工智慧專精特新企業,通過“算力券”等多種方式支援企業降低成本。大力加強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打造數字醫療聚集區,加快具身智慧創新平臺建設,成立商業航太創新中心,加快建設衛星小鎮。建設全市首家量子資訊領域産業園和孵化器,厚植新質生産力産業根基。同時,積極發揮未來産業育新基地作用,引導培育一批未來産業專精特新企業。
第三方面,強化創新要素支撐。加強金融、人才、産業空間、市場對接等全方位要素資源配置,賦能專精特新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首先對於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堅強有力的資本助力,中關村科學城成長基金規模已達100億,正在研究明年設立200億規模的科技成長基金,引導撬動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深入推進中關村科創金融服務中心建設,整合券商、交易所、銀行信貸及股權投資機構等多方力量,為駐區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上市全流程綜合性服務。設立海淀區科技擔保扶持基金,探索建立全生命周期科技保險服務體系。在人才方面,實施人才高地建設行動,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建立人工智慧人才特區、人工智慧創新街區,打造中關村國際人才服務功能區。同時,強化專精特新産業空間保障,打造更多特色産業園,科學城北區計劃在2025年提供約150萬平米新的産業空間。另外,積極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參加CES展、GITEX展等高水準國際展會,助力企業“借展出海”。
第四方面,優化培育服務體系。配置好現代産業體系的服務體系,構建好政府、平臺公司、第三方專業機構和街鎮的協同服務機制。升級創新服務生態,大力發展和支援街鎮專屬孵化器及集群註冊平臺,針對科技企業提供長期免費註冊地址和低價空間,鼓勵創新創業。另外,充分發揮海淀區科技服務業機構集聚優勢,形成“專精特新服務站—中小企業示範平臺和示範基地—專精特新産業園區—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的服務網路。強化企業權益保障,持續推進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推動企業信用風險分級分類監管。推動我區《加快優化營商環境和創新生態服務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的落地生效,優化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全要素供給,加強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促進營商環境和創新生態的“雙提升”,構築新質生産力加快涌現,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園區。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
主持人
隗斌:謝謝唐超女士的介紹。
下面,有請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劉力女士介紹經開區落實《若干措施》的相關政策和措施。
-
嘉賓
劉力:謝謝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北京經開區的關心和支援,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經開區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發展的情況。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經開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加快完善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鼓勵更多科技企業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初步形成由“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小巨人—專精特新—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發展格局。目前,經開區擁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5家,較去年同比增長26%;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80家,較去年同比增長137%。預計到今年底,經開區的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將突破千家。
經開區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具有鮮明的特色。一是産業聚集效應明顯,在我們的中小企業中,屬於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智慧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主導産業的佔85%,與經開區産業戰略佈局相一致。二是品質效益高,經開區專精特新企業企均實現營業收入1.9億元、稅收900萬元,居全市第一位,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三是創新能力強,經開區專精特新企業累計發明專利授權數量是1.26萬件。四是就業帶動作用大,企均平均從業人員數是121人/家,是全市中小企業平均水準的14倍。上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經開區企業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市級部門的悉心指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北京經開區將率先落實北京市《若干措施》的相關要求,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打造創新生態。着力提升研發創新能力,鼓勵專精特新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承擔國家重大戰略研發任務,參與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産業共性技術。今年經開區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研發經費3.74億元,下一步我們還會進一步加大支援力度。深化産學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支援區內專精特新企業與國家實驗室、國重實驗室、高校、科研院所等深化合作,鼓勵開展技術聯合攻關和人才聯合培養,推進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積極佈局未來的産業方向。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綠色低碳發展,鼓勵對現有生産工藝和設備開展節能技術改造,首次獲得碳中和認證的企業將給予50萬元獎勵。
二是加強財稅金融支援,推動産業金融高品質發展。強化金融賦能,我們建立了“産業升級基金+科創基金+人才基金+種子基金+市場化子基金”的基金生態,覆蓋了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重點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特別是小巨人企業發展,區內基金集群規模已經達到了千億級。提供精準的信貸服務,支援區內的銀行機構開發“專精特新貸”等特色産品,增加信用貸款、知識産權質押貸款以及中長期貸款的投放。完善保險保障機制促進産業發展,面向商業航太專精特新企業創新開發了保險産品,對依法從事星箭研發、生産及發射經營等活動的企業,給予商業保險的補貼。
三是完善培育服務體系,鼓勵企業梯度躍升。加強專精特新企業的人才服務,設立了10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在人才落戶、租房購房、子女教育、技能提升等方面給予專項支援;完善服務體系,打造專精特新園區和高品質的企業孵化器,用好專精特新企業服務站,在産業鏈協作、成果轉化、政策諮詢、市場拓展等方面給予精準的服務。
未來,經開區將深入落實《若干措施》相關要求,充分發揮高精尖産業集聚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當好新時代首都高品質發展的開路先鋒。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
主持人
隗斌:謝謝劉力的介紹。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媒體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您所在的新聞機構。
-
記者
北京廣播電視台記者:想請問《若干措施》在專精特新融資及掛牌上市方面有哪些具體支援措施?謝謝!
-
主持人
隗斌:好,這個問題請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國斌先生回答。
-
嘉賓
蘇國斌:謝謝您的提問。
“專精特新”企業我們在《若干措施》裏面有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方面措施來具體支援企業融資和掛牌上市。
在直接融資方面,我們充分發揮北京專精特新專板融資綜合服務功能優勢,通過專板企業融資獎勵金額倍增,來有效地拓展專精特新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慢”問題。同時,我們也實施“千帆百舸”行動,打造上市企業後備庫,推動更多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北交所等三大交易所上市。通過直接融資實現跨越式增長。持續推進“一月一鏈”融資對接活動,來推動資本更好地賦能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
在間接融資方面,我們充分發揮“千億暢融”小程式融資服務優勢,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獲得高效快捷的融資服務。優化續貸政策,滿足專精特新企業流動性需求。同時,我們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開發“專精特新貸”特色産品,增加信用貸款、知識産權質押貸款以及中長期貸款的投放,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靈活便捷的融資服務和産品,來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
我就介紹這麼多,謝謝!
-
主持人
隗斌:謝謝蘇國斌先生的回答。下一個問題。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謝謝主持人。剛剛發言人也説到金融資産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工作在北京率先拓展,想請問一下,能不能具體介紹一下相關工作情況?謝謝!
-
主持人
隗斌:好,這個問題請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穎女士回答。
-
嘉賓
張穎:好,謝謝你的問題。這也是我們金融辦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剛才我提到,是今年8月29日,北京市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在北京召開了擴大試點推進座談會,當然這也是在前期一系列紮實工作的鋪墊和推進基礎上。在這個會上由央地共同啟動了金融資産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這也標誌着北京成為試點範圍擴大後的首個政策落地城市。
在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將其納入到本市融資對接平臺,就是“北京暢融工程”平臺裏,我們常態化組織開展募資及項目對接活動,持續跟蹤了解項目的落地訴求,來加快(推動)基金和試點項目落地。也是依託先發、區位這些綜合優勢,我們在擴大試點工作中也率先取得多項全國第一。比如説全國首只股權投資基金就是在北京設立完成的。由北京國管、金融街資本、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和工銀投資共同出資在9月20日設立了北京工融順禧基金,這個基金總規模是20億元,初步建立了市區兩級國資共同配資參與基金設立的合作模式。這個基金完成了全國首單投資項目,對某晶片企業的投資決策,項目投資規模達到2億元左右。
作為培育壯大耐心資本的重要舉措,未來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下一步我們也會繼續發揮這個試點的作用,加速釋放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為塑造發展新優勢積蓄動能。
我先介紹這麼多,謝謝!
-
主持人
隗斌:謝謝張穎女士的回答。下一個問題。
-
記者
鳳凰衛視記者:謝謝發言人。請問北京市在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知識産權快速維權服務時,採取了哪些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
主持人
隗斌:好,這個問題請北京市知識産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新勝先生回答。
-
嘉賓
潘新勝:謝謝您的提問。
北京市知識産權局充分發揮北京市知識産權保護中心作用,緊密對接各類保護渠道和資源,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知識産權糾紛解決機制,助力專精特新企業提升維權能力,節約維權成本。
一是整合“多元化”維權渠道,形成緊密銜接、優勢互補的維權網路。北京市知識産權保護中心積極對接行政、司法、仲裁、調解等維權渠道,加強銜接聯動,形成保護合力。接受委託針對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開展先行調解工作,助力專利糾紛快速解決;聯合北京市各級法院、海淀區人民檢察院等舉辦巡迴審判旁聽、研討交流、培訓等活動,提升企業知識産權保護意識;加強與北京仲裁委員會的合作,簽署《知識産權保護合作協議2.0版》,探索知識産權糾紛多元化解;建立市級知識産權糾紛調解中心統籌指導,19家調委會、15家調解室深度參與的立體化調解工作網路,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矛盾糾紛排查、糾紛調解等服務。
二是搭建“整合化”解紛平臺,構建線上線下結合、糾紛“一站式”處理的解決機制。線上,建設知識産權糾紛處理“一點通”服務系統,實現行政、司法、仲裁、調解、檢驗鑒定、公證、維權援助等渠道(資源)的線上整合;線下,設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立案、知識産權仲裁諮詢和地理標誌保護諮詢服務窗口,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便捷、專業服務。
三是提供“精準化”專業服務,助力企業快速維權。針對企業共性問題,市區聯動舉辦知識産權維權援助公益培訓,結合案例講授專利商標侵權判定等內容,提升企業知識産權維權能力。針對企業個性需求,開展維權援助專項服務,一對一解答維權諮詢,護航企業創新發展。
我的介紹就到這裡。謝謝!
-
主持人
隗斌:謝謝潘新勝先生的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新華社記者:謝謝主持人。國家陸續出臺了支援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其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受到了廣泛關注,請更多介紹下這項政策的相關試點情況?謝謝!
-
主持人
隗斌:謝謝,這個問題請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黨委委員、總審計師馬文輝先生回答。
-
嘉賓
馬文輝:首先感謝您的提問。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給大家簡單舉一個例子,來解釋一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這項政策。比如一家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如果發生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100萬元,而且適用100%的加計扣除政策,這個企業在計算企業所得稅的時候,就可以在稅前扣除200萬元的研發成本。這就是加計扣除的概念。這樣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就大大減少,應納稅額也會相應減少,這樣的稅收優惠就是鼓勵企業繼續加大研開費的加計扣除,就是研開費的投入讓它投入到研發之中,形成促進創新的良性迴圈。這是研開費的概念。
第二為了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進一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近年來,北京市稅務局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上不斷加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連續提高加計扣除比例。從2017年開始,分行業、分批次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50%提高至75%,隨後又從75%提高至100%,並將積體電路、工業母機等重點領域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20%。這是一個比例的提高,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要求來進行貫徹落實。
第二,多次提前政策享受時點。從最初只能在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時享受加計扣除,到每年10月份預繳申報時也可以享受(也就是三季度預繳),再到又新增7月預繳申報期作為政策享受的時點(也就是在二季度申報的時候就可以享受),進一步使企業能夠儘早獲得政策紅利,從而有更多現金流入,加大研發費的投入。
第三,不斷提升政策落實精度。稅務部門細緻做好政策宣傳輔導、精準推送工作,按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執行指引》做好政策落實,幫助企業精準及時享受這項政策。
我就説這麼多,謝謝!
-
主持人
隗斌:謝謝馬文輝先生的回答。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
感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到場,感謝出席發佈會的各位領導!請大家繼續關注市政府新聞辦“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
今天的發佈會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