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由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和首都之窗聯合推出的線上訪談欄目,我是主持人陶媛。今天我們要跟您聊的話題是“推進公交線網優化 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您也可以通過首都之窗快手號以及首都之窗抖音號收看並參與本次話題討論。首先,我先來介紹一下本次做客我們直播間的三位嘉賓,他們分別是: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一級主任科員馬立光。歡迎您。
-
嘉賓
馬立光:主持人下午好,各位網友下午好。
-
主持人
主持人:第二位嘉賓是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工程師朱家正,歡迎您。
-
嘉賓
朱家正: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好。
-
主持人
主持人:第三位做客我們直播間的嘉賓是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線網中心高級業務主管唐文蘭,歡迎您。
-
嘉賓
唐文蘭: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
主持人
主持人:剛才我們提到了公共線網優化,所以先請馬老師給我們講一講公交線網究竟是怎樣組成的。
-
嘉賓
馬立光:2020年4月發佈的《北京市地面公交線網總體規劃》,《規劃》明確了我市公交線網分為“3+1”層級體系結構。“3”即幹線、普線和微迴圈線,南門統稱為常規公交線路。“1”是定制公交。幹線構成公交線網的骨幹網路,根據服務空間範圍的不同,分為市郊幹線和市區幹線,採取快慢結合的運營模式進行運營。市郊幹線主要服務遠郊區及新城區到市區;市區幹線主要服務中心城區及周邊居住組團。
普線主要服務對像是從居住區去醫院、公園、商場等分散的中短途距離的出行,主要布設在快速路的輔路、主幹路和次幹路等次要的客流通道上,可以彌補軌道交通服務的空白。微迴圈線主要服務軌道和公交幹線站點周邊,提供居住區、就業區與軌道站點和公交幹線站點之間的接駁,或者是一些短途的通勤、通學的服務。比如我們上小學距離比較近的一兩站的公交,它們主要布設在城區道路的次幹路、支路和小區道路等分散的客流通道上,起到的是為軌道、公交的幹線接駁客流的作用。全市通過手機信令、公交刷卡數據、網約車和共用單車等大數據綜合分析,識別出軌道+公交的中心城區公共交通骨幹走廊,篩選出“八橫、六縱、三環、十放射”共27條主要公交客流走廊,形成“棋盤+環+放射”整個地面公交的骨架網路,構成了公交主要客流走廊,共規劃幹線線路167條,微迴圈線線路314條。
常規公交先由政府統一管理,並向社會及時公開運營線路、停靠站點、營業時間、發車間隔、票價等資訊,統籌考慮企業運營成本、社會承受力、交通供給等因素,制定調整全市公共交通票價,並依法履行定價成本監控等程式。定制公交是常規公交的一種補充和提升,通過線上預約的方式,還有拼車通行、智慧調度等創新手段,滿足市民不同場景下的精準需求,提供多元化、集約化、高品質的新型地面公交服務。目前北京公交一共提供定制公交服務主要包括商務班車、通勤班車,還有咱們常説的通學公交、通醫公交、通游、區域巡游定制公交及節假日定制公交去一些旅游景點的,只在節假日運作,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説的多樣化的公交服務。這種多樣化的公交服務滿足了市民在不同場景下的精準需求,實行市場調節價,為市民提供多元化、集約化、高品質的公交出行服務。這就是咱們整個公交網路的基本構成。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馬老師剛才非常簡單清晰又明瞭地跟我們介紹了公交網線的佈置情況。其實北京作為一個超大城市,我們的公交線網也一直在隨着城市的發展不斷地進行完善和優化。我們也注意到了,最近也調整了一批公交線路,所以我們想繼續問一問您,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能讓我們這麼大力度的去推進公交的線路優化,來做這項工作。
-
嘉賓
馬立光:其實我們現在在大力推進公交線網優化工作,也是順應了整個城市公共交通結構變化的趨勢。據我們統計,截止到2023年底,我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已經達到了836公里,形成了“三環四橫八縱十二放射”的網路化運營結構,除了在建的平谷區還沒有通地鐵,其他的所有區都已經有了軌道交通覆蓋。軌道交通客流也呈現了“前期快速增長和後期平穩增長”的趨勢,2017年工作日日流量已經突破千萬人次,目前日均軌道客運流量穩定在1100萬人次左右。相信大家在日常出行中也能深切地感受到客流變化的情況,大家日常出行中更多的會因為地鐵快速便捷出行的方式選擇地鐵出行。同時隨着網約車、共用單車的快速發展,市民的出行選擇也是日益多樣化。據統計,軌道交通客流分擔比在逐年上升,在公共交通中的佔比已經在2018年超過了公交的50.2%,反觀公交行業,自2012年開始客流量呈逐年下降的狀態。2012年客運量1394萬人次,2019年下降到836萬人次,目前日均約600萬人次,整個公交體系在10多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分析公交客流下降的原因,既有多樣化出行的方式給市民帶來了更多的選擇,也有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潛在的客流流失這些客觀的原因,同時也存在公交軌道功能定位不明確、融合度不充分,地面公交運作效率和可靠性較低,公交服務模式可選擇性不足等公交自身的原因,造成了公交相較於其他的出行方式吸引力不足。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我們的公交行業也在積極地推進線網優化工作,主要是推進公交軌道兩網融合,優化公交服務供給,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推動實現公交行業更好的發展,也是更加便利地服務咱們乘客的公共交通出行。
-
主持人
主持人:其實剛才馬老師提到了公共交通是現在北京市民最常選擇的一個出行的方式,近些年,我們出行的選擇也確實是更加的多元化,您剛才也提到面臨着一些現實的問題,我們也在積極地進行改革和創新。所以我們想繼續問一問,公交線網優化堅持的是什麼樣的原則和思路?
-
嘉賓
馬立光:先介紹一個背景,隨着首都大都市圈經濟的發展,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在城市內區和城區內和不同城區之間的出行聯絡將會越來越多,由此帶來的長距離交通出行、跨區之間的通勤出行需求也會顯著增長。作為城市基本的運輸服務功能,城市地面公交在服務保障城市交通有序、可靠運作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城市交通運作的底線保障,咱們地面公交,尤其是在滿足城市居民基本的出行服務要求、城市應急、重大活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一個作用。
正如剛剛咱們提到的軌道交通的發展,在整個公交體系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情況,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軌道和交通這兩種交通方式的功能定位和相互關係,進而提升兩種交通方式的整體運營效率,提高整個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傳統的公交線網更多是聚焦於公交作為一個單獨的運作體系和運營系統,強調的是地面公交網的覆蓋和服務。我覺得當下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到軌道和公交各自的特點,像軌道是運送能力強、快速準時,公交是機動靈活、可達性強,把這兩個各自的優點結合起來,構建一個整個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的一個大網,實現兩者的優勢互補。
據此我們提出公交線網優化調整的基本方向是在軌道密集區加強公交接駁服務,減少長、大線和重復路由(線路);對於軌道覆蓋不足區域,增加公交覆蓋服務,彌補軌道服務空白,在此基礎上,對地面公交線網進行一個重構。據此我們也提出了常規公交線路調整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和方向:
一是做強幹線,與軌道形成公共交通骨幹線路。主要是面向跨區域長距離通勤、通學出行,重點在軌道覆蓋不到的地方分擔軌道客流壓力,通過大站快車等運營組織模式、公交專用道和信號優先保障等措施,提供公交高頻、快速服務,同步我們也在削減沿線重復公交線路,進一步整合整體公交資源配置效率。
二是做優普線,按照“減優結合、規模適度、服務精準”的原則,提供公共交通兜底服務、特色服務。針對軌道、公交幹線服務不到的區域和走廊,提供公共交通基本出行服務,並通過大幅消減低效線路、長距離線路,提升線路運營效益。
三是做密微迴圈線,與軌道形成一體化出行服務。這個主要是在精準分析乘客接駁需求的基礎上,優化微迴圈線路,方便乘客在社區端便捷出行、快速接入軌道交通網,同時與整體軌道交通網路做好運營時間、站點空間以及換乘優惠等方面的銜接的一些保障。
四是做大定制公交線,提供高品質、多樣化、與小汽車具有競爭力的一些出行服務。依託咱們的大數據平臺和通信技術,充分發揮公交調度靈活、通達性好、資源集約的優勢,進一步拓展定制公交業務範圍,滿足不同場景下市民的定制化公交出行需求。
-
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謝謝馬老師。剛剛通過三個問題的交流,您非常快速地給我們梳理了整個北京市公交的整體情況,用數據、用典型讓我們的市民朋友相信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整體的概念性的了解。再次感謝您!接下來,我們也想問問唐老師,公交集團在具體的工作當中是如何來開展公交線網優化工作的,請您跟我們説一説。
-
嘉賓
唐文蘭:我們在開展線網優化工作中,始終堅持乘客為本、問需於民,一般情況,我們在充分調研分析基礎上,會廣泛收集乘客的出行需求,強化大數據支撐,通過多維度和全方位來挖掘IC卡數據、乘客OD數據(乘客出行鏈數據),來研判我們線網優化方案對乘客出行的影響。同時我們在分析中還引入了乘客換乘公交和地鐵的數據,來測算方案實施前後對乘客出行費用的影響。此外,我們還細化了調縮和撤銷線路優化替代線路的承接方案,綜合評判單車次人次以及滿載率等指標,來輔助線網優化的制定。
2024年,公交集團主要是圍繞“減重撤低、加密重點、強化接駁、補充空白”的總體思路來開展全年的線網優化工作。具體來説,“減重撤低”就是減少與地鐵並行的重復線路,減少地面公交自身線路的重復,同時優化整合低客流線路。“加密重點”主要是在大客流線路以及乘客出行比較重點的集中區域,包括早晚高峰重點時段,我們會加大運力投入。“強化接駁”和“補充空白”主要是強化社區接駁地鐵的公交服務,補充地鐵沒有覆蓋的地面公交線網服務,包括完善地面公交優化以後的替代服務。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唐老師,剛才通過您的介紹,發現我們公交集團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後您也提到一個工作的思路,請您給我們具體來介紹一下2024年公交線網優化的情況。
-
嘉賓
唐文蘭:可以。從總體來説,截止到目前,累計優化調整了128條線路。這128條線路實施以後,從減的方面來看,削減了重復線路長度995.3公里,減少重復站位2185處;從加的服務方面看,我們增加了線網覆蓋82.2公里,同時方便了127個小區的居民出行。從完成主要工作任務來看,截至目前,我們完成了3項主要工作任務。第一項,優化了與軌道長距離重復線路30條,調整合併30條,包括新開微迴圈線路30條這個目標。同時我們還開通了通醫、通游線路50條。這是完成的第二個目標。第三個,縮短了與軌道交通站點50米內的接駁率,已經實現了88%。
-
主持人
主持人:剛才通過您的介紹我能看到最後的內容裏有大量的數據都能表現出公交集團所做的工作。我們注意到有一個詞,提到了2024年提供了“學醫景商”的服務,給我們具體展開説一説這個詞是代表四個方面嗎?它具體指的是怎樣的服務?
-
嘉賓
唐文蘭:好的,主持人。我首先介紹通學公交。通學公交從去年開行第一條線路,到現在已經發展到302條線路,其實線路開行經歷了一個讓乘客從熟悉到接受再到需要的過程。這裡我舉一個學校的例子,今年2024年的春季學期,我們為北京中學東澤校區開了第一條他們學校的通學線路。這條線路當時開行的時候也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援,學校還特意給這個線路設置了專用停車場,方便同學們更加安全和便捷地上下學。在秋季學期,學校服務的線路已經擴大到12條,廣受廣大學生和家長的歡迎。目前運作的12條線路,我們一共投入13部車輛,服務的學生300餘人次。
第二個想介紹的是通醫公交。通醫公交的開行經過了市民“點單”到部門調研,再到公交執行等一系列流程。今年在北京市交通發展研究院的大力支援下,我們首先對西城區的三甲醫院進行了乘客具體的出行分析,包括出行的時間分佈、空間分佈以及年齡分佈,準確地掌握乘客坐公交去就醫的出行需求。在這些數據和調研基礎上,我們成功地開行了通醫公交的1線,這條線路是由紅蓮南路到宣武醫院,主要服務的是廣外地區的居民,他們主要去的醫院是廣安門醫院和宣武醫院,受到了廣大乘客的好評。同時這條線路我們除了兼顧就醫需求以外,乘客還可以坐這條線路,兼顧到他們的日常出行,包括接駁地鐵的一些需求。
第三個,再介紹一下通游公交。今年1月城市副中心的三大文化建築開業,吸引了很多乘客來參觀游覽。截至目前,我們服務三大文化建築一共有3條通游專線,包括還有1條擺渡線。具體來説,三條通游線路,通游公交1線和通游公交2線主要服務乘坐地鐵1號線-八通線,包括6號線、7號線的乘客去往三大建築觀光游覽的。隨後一週以後,我們又開通了通游專線7,這條線路主要是服務乘坐市郊鐵路的乘客去往三大建築。同時,我們也考慮大量的乘客是自駕車出游去往三大建築,所以我們開通了1條三大建築擺渡線,主要是服務自駕車的游客從周邊停車場前往三大建築的觀光游覽。
最後還想跟大家介紹我們的大美中軸觀光巴士,這是今年暑期我們開通運營的一條觀光巴士線路。線路採用的是純電動新型倣古鐺鐺車輛,車輛無論是從外觀還是到它的內飾,都是複製了1924年北京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除了少了一條鐵軌,少了一個“大辮子”以外,這個車輛完完全全還原了鐺鐺車的歷史風貌。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乘客可以觀光游覽北京中軸線的15處文化遺産點。同時我們還創新了服務,提供了飲食的套餐,乘客坐著大美中軸觀光巴士,除了觀賞景點以外,還可以品嘗咱們老北京像驢打滾、豌豆黃,包括還有烤鴨卷這些特色美食。所以在國慶假期的時候,大美中軸觀光巴士受到了乘客們的熱烈追捧,也是個打卡勝地。一共我們累計出車161車次,服務的游客有4400餘人次。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唐老師,您服務的游客中有一名可能就是我,因為大家都知道今年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確實也成為了全世界游客的打卡地,歡迎大家乘坐貼心服務巴士,感受我們北京的美景。就像您説的,我剛剛聽明白了,我們的服務越來越精細化了,更多的關注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我們還想再問問您,在近期調整需求的時候,我們還調研到了哪些情況或者線路調整的時候還有怎樣的計劃?
-
嘉賓
唐文蘭:我們長期密切關注乘客的客流動態變化以及線路運營實際情況,結合居民的出行訴求,我們持續改進和創新服務。我們一般會定期開展一次集中的調研,比如今年3月,我們組織了一次公交精準運營服務調研,我們走到市民乘客的身邊,走進社區和鄉村,同時我們也走上站臺和一線,廣泛聽取民意完善我們的服務。調研結束以後,我們重點錨定了10個重點區域,以北辛安為例,介紹一下我們調整線路的需求調研工作。北辛安地區主要是回遷安置房,現在有10個小區,有一條專61路,主要服務這個區域內。當時在調研的時候,了解到北辛安地區北側楓香苑、櫨韻苑,包括櫻花苑幾個小區,居民在調研的時候反映公交站位離他們的小區比較遠,步行的距離比較長,出行有一些不便。了解到出行需求以後,我們開始進入實際探勘調研,去北辛安地區專門深入做分析。考慮可以將專61路繞行到北辛安內部,縮短乘客的步行距離,但是也需要解決一些基礎設施的改善問題,比如要剷除一些綠化帶,改善道路通行條件。所以我們積極和石景山區交通委、交通支隊以及園林綠化局進行溝通,經過多方會商,最後研究出專61路引入區域內部的方案,最終方案繞行北辛安中路,包括南岔街,雙向增設兩對四個公交站位,縮短乘客步行距離。線路今年8月份調整,得到當地居民好評。同時“西望古城”公眾號也對我們的線路調整進行了跟蹤報道,給予了表揚。
除了服務北辛安地區以外,下一步,我們還會對北花園小區新開一條微迴圈線路,已經納入到線路調整方案。這個小區具體也可以和大家介紹一下,它有它自己的特點。北花園小區地理位置是在通惠河南岸、京秦鐵路北側、五環路以東,小區的位置對外連通道路比較有限,而且道路通行條件有一些不足之處。早在2017年,我們就已經兩次和高碑店鄉綜治辦進行過溝通,研究如何為北花園小區開行線路。當時因為確實道路通行條件改善起來難度比較大,而且受限於地理位置,所以線路在當時沒有開通成功。這些年,隨着惠福路新開了一條跨河橋,同時屬地也做了很多關於道路違章治理的工作,改善了道路通行的條件。今年我們在了解到這方面的工作以後,一共組織了7次現場調研,調研現場的道路,調研現場的點位,包括跟屬地的街道、社區進行溝通,去了解他們的出行需求。從現在來看,這條線路的開行方案基本上已經確定,和周邊的屬地街道,包括政府部門也進行了反覆的磨合,預計最近就可以開通。
此外,考慮到高碑店東路還有一個具體問題,道路的路幅窄,我們在選用車型的時候,現在計劃選用6米的小車型,通行性更好一點,方便北花園小區的居民出行。除了服務小區居民出行以外,下一步,我們還會結合馬上要開的地鐵3號線和12號線,配合做公交線路的新開調整工作方案,主要是為了實現地鐵新站都有公交線路的接駁服務。同時,我們還將全面梳理總結這一年來公交集團線網優化的工作經驗和不足,繼續強化數據分析和支撐,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廣泛徵集乘客意見建議,持續完善和制定好下一階段線網優化工作,努力提升市民公交出行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
主持人
主持人:辛苦唐老師。剛才通過您具體舉的兩個小例子我們就能看出來,公交線網的優化牽一髮而動全身,它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所以在整個工作中,您也在最後和在解答的過程中多次提到,要根據乘客的出行需求開展公交線網的優化工作,這其實也是我們工作的一個原則,只有了解客流的變化和特點,才能更好地服務於市民朋友們。接下來,我們也想問問朱老師,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如何能夠詳細地走進大家的心裏了解需求。
-
嘉賓
朱家正:圍繞乘客需求的獲取上,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通過乘客出行問卷的方式來調查乘客出行的具體的需求;二是通過分析公共交通出行的IC卡、二維碼等交易大數據,分析乘客公交出行的特徵和變化的趨勢;三是通過手機信令的數據,分析市民全方式出行的OD和時長。在日常線網優化工作中,我們主要是通過三種方式相結合,匹配公交服務和乘客出行的需求,作為線網優化的支撐和依據。在具體線網優化過程中,我們還編制了《公交線路優化技術導則》作為線網優化的技術規範。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您,今天我在這裡想給您提出第四個我們能夠獲取需求的方式,就是今天如果我們的網友朋友們聽到我們的節目,如果有感興趣或者是有任何意見建議是不是可以在我們評論中跟大家互動留言,成為一個很好的我們今後工作的參考守則,也謝謝大家的辛苦努力,一直在為我們優化線路。
在最後的時候其實您提到了一個文件叫做《公交線路優化技術導則》,您能再跟我們詳細介紹一下這個文件是一個怎樣的文件,或者它在整個公交線網優化中發揮了一個怎樣的作用呢?
-
嘉賓
朱家正:好的,我們從規範線路管理出發,按照以人為本、分層分級、集約高效、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成本效益的原則,編制了《公交線路優化技術導則》。《導則》在充分借鑒國內城市如上海、天津、青島等城市的線網優化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提出的削減重復、撤銷低效、分擔軌道壓力、強化軌道接駁、優化既有線路設置等策略,對於線路新開、調整、撤銷做出了相關的操作流程的規定。在具體實施上,《導則》還對線路調整提出了一些約束性指標要求。 一是針對客流,我們將線路單車次人次幹普線低於20、微迴圈線低於7或者線路百公里人次低於100作為判定低效線路的標準,新開線路和客流預測需要高於這個標準,對於低於此標準的線路我們會啟動線路調整或者是撤銷程式;二是按照《北京市地面公交線網總體規劃》對於線路長度作出相關規定,分別有市郊幹線不超過70km,市區幹線不超過5km、普線不超過20km、微迴圈線不超過10km;三是對於線路重復系數做出相關要求,對於軌道交通同向連續共站5站或者是與地鐵並行5公里以上的公交線路建議啟動調整程式。
-
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其實您剛才通過很多組數據非常明晰的讓我們看出來《導則》有更加清晰的規定,很多乘客其實也比較關心,線上路調整之後對於以後出行影響,所以我也想問問咱們在編制《公交線路優化技術調整導則》過程中是不是有考慮這一點呢,或者説是怎麼考慮的?
-
嘉賓
朱家正:是的,我們也是充分考慮了線路調整、撤銷對於乘客出行的影響,線上路調整過程中,將客流的影響量作為線路調整、撤銷方案實施的前置性條件。具體來説,原則上線路調整或撤銷後,應滿足原有線路客流最多增加1次換乘即可滿足原方向的出行,影響人次的計算上,1次換乘即為1人次,1次以上的換乘即為2人次,如果單條線路調整後,乘客的影響量超過2000人次/日,或者原有線路70%的乘客受到影響,而且影響滿足人次1000以上,需要重新啟動方案的研究,直至滿足線路調整乘客影響量的要求。
-
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謝謝朱老師。
通過三位的介紹,我們其實可以看出來公共交通關係着國計民生,也是惠及千萬群眾出行的一個必需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也一直在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戰略,今天聽到三位從整體情況、從具體案例,再到數據整合,從各方各面給我們答了一份很滿意的答卷,我們公交線網一直在跟隨着城市的變化發展而越來越好。我們也期待着通過這樣的努力,能夠更好更便利地服務全體市民的出行。
在這裡也再次感謝三位嘉賓做客我們的直播間。本期的訪談節目到這裡就要和您説再見了,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