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由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與首都之窗聯合推出的線上訪談欄目,我是主持人陶媛。今天我們要和您一起來關注2024年市管城市道路橋梁大修工程的進展情況。您也可以通過首都之窗快手號以及首都之窗抖音號收看並參與本期話題討論。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本次做客我們直播間的三位嘉賓,他們分別是:
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工程管理科副科長劉濤。您好,歡迎您!
-
嘉賓
劉濤: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
主持人
主持人:第二嘉賓是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 工程管理科八級管理崗陳鑫超。陳老師,歡迎您!
-
嘉賓
陳鑫超:主持人好,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
主持人
主持人:第三位嘉賓是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 計劃科十二級專業技術崗劉斌。您好,歡迎您。
-
嘉賓
劉斌:您好,主持人,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
主持人
主持人:很榮幸請到三位做客我們的直播間。剛才我講到了今天我們的主題是要聊一聊我們的城市道路橋梁大修工程的進展情況,先請劉科長介紹一下什麼是市管的城市道路橋梁大修工程。
-
嘉賓
劉濤:首先城市道路按照道路在路網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對沿線的服務功能,可以劃分為四個等級,包括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和支路。
像二環路、三環路、四環路這樣有中央分割帶,全部控制出入,沒有紅綠燈的就是快速路,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擔城市內部長距離、大流量的機動車快速通過和對外交通的快速集散任務。
像長安街、廣渠門內大街、東直門內外大街這樣連接城市各大功能分區和主要交通樞紐的道路,主要承擔着內部中長距離的機動車交通任務,這種路是主幹路。
像芳古路、景山東街這樣的道路是次幹路,它的作用是城市交通的補充通道,與主幹路或城市道路形成一個交通網,承擔城市內部中短距離的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交通任務。同時兼顧生活服務的功能。
支路的主要功能,是以次幹路和居住區、工業區、交通設施等內部道路連接,以解決局部地區的交通,以服務功能為主。
我們市管城市道路管理的主要是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幹路,以及個別次幹路,其餘絕大部分的次幹路和支路主要由區級管理。城市道路養護工程根據工程性質、技術狀況、工程規模、工程量等,主要可以分為:保養小修、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和改擴建工程四類。大修工程是對道路的較大損壞進行全面綜合維修、加固,以恢復到原來的技術狀態或進行局部改善,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這是道路大修工程。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您。剛才通過您非常清晰又明瞭的介紹,相信如果有網友還不清楚這樣一個概念,通過您的介紹大家已經明晰了。
我們接下來想問一問陳老師,2024年市管城市道路橋梁大修的建設情況,現在究竟是怎麼樣的?
-
嘉賓
陳鑫超:您好,主持人。現在2024年市管城市道路大修工程,目前道路大修工程一共17項,分別是北京站東街、北京站西街、朝陽北路、北五環內環輔路(顧莊過街橋-八達嶺高速)、豐北路、豐北路輔路、北苑路、西大望路、萬泉河左右輔路、機場二通道、工人體育場南路、三里河路、右安門內大街、東直門外大街、蒲黃榆路、方莊路等,工作內容主要包括路面的病害處理、步道維修、恢復交通標線以及其他道路附屬設施的維修,同步完善道路的慢行系統。
目前除了三里河路、右安門內大街、東直門外大街、蒲黃榆路、方莊路5項工程,剩下的工程都已經完工,預計這5項工程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
今年還有4項橋梁大修工程,分別是豐北橋、花園橋、陶然橋和建國門橋。目前豐北橋、花園橋、陶然橋,目前豐北橋、花園橋和陶然橋正在進行道路施工,建國門橋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目前進展就是這樣。
-
主持人
主持人:剛剛聽您介紹發現今年我們的大修工程真的不少,而且很多可能涉及到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主幹道路,所以我們也想問問劉老師,今年的大修任務跟往年相比它有一個什麼樣的特點呢?
-
嘉賓
劉斌:好的,主持人。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大修工程有以下五個特點。
首先是今年大修工程着重對城市的南北向交通幹道進行了維修。不僅有五環外的道路,也有中心城區內部的道路,整體上分佈比較均勻。
第二,突出以人為本。今年大修項目的安排,聚焦群眾反映問題比較集中的區域,出行體驗不佳、維修呼聲比較高的區域,進行了重點維修,為大家的便捷出行提供了便利服務。
第三,精細化設計施工。精細化的交通環境治理離不開細緻的現場調查,只有在充分調查基礎上,我們才能進一步依據不同需求來進行維修更新。
第四,着眼於綠色出行要求,同步整治慢行系統。
第五,多部門協調聯動,形成合力,達到共同的治理目的。比如有些路口在大修之前,行人過街的距離比較長,不方便老人、兒童以及殘障人士進行過街,為了提高行人過街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我們在大修過程中,對全線的無障礙系統進行了排查梳理和整治,完善步道的坡化、規範盲道設置和優化路口轉彎半徑設置等,最大限度地保障市民,尤其是殘障人士的出行權益。
在道路大修的同時,我們還結合大修工程對道路沿線的慢行系統進行綜合治理,解決人行步道、自行車道缺失不連續等問題,綜合提升了道路的整體品質服務效果,為市民打造便捷慢行系統的出行體驗,讓想慢行的人舒適慢行,讓城市交通的各個參與者能從慢行系統的建設中獲益。
再比如,我們在大修工程開工前,會和屬地街道、城管委、公交、熱力、自來水等單位進行溝通協調,共同研究制定出一個最優的大修方案,將地下管線隨着道路大修一併實施,確保道路大修與隨路管線的同步建設,減少了“馬路拉鏈”的效果。
-
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謝謝劉老師,剛才從五個方面給我們解析了今年大修任務的特點,還舉到了非常多的例子,但是在最後的時候,您提到了一個詞,叫做“馬路拉鏈”。這是一個專業詞彙嗎,能不能再請您給我們解釋一下這是什麼意思呢?
-
嘉賓
劉斌:所謂的“馬路拉鏈”其實是指道路挖了填、填了挖反反覆復的不良現象,道路建設缺乏統一管理規劃,就容易造成這樣的後果。多家單位各幹各的,“各自為政”,這就會導致馬路像拉鏈一樣,拉了開、開了拉,不斷地“開膛破肚”,對我們整體道路使用體驗是非常不好的。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提前對接溝通,就是為了避免這個情況的發生,也是防止剛大修完的道路再次進行掘路這樣的修復。
-
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謝謝劉老師。剛剛通過您的解釋,其實我聽明白了,相當於我們整個政策的決策更加系統化,也更加有整體性的。其實在剛才您介紹的時候,我們發現今年重點也聚焦在體驗不佳、維修呼聲比較高的一些區域,通過改造後其實給居民的出行也帶來了更多的便利,接下來我們想問問陳老師,您能給我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來介紹一下這部分內容嗎?
-
嘉賓
陳鑫超:比如説今年我們進行豐北路輔路大修的時候,發現麗澤橋東公交車站如果大家坐公交車經過這個公交車站,應該能充分地感受到,原來這個公交車站位置有151米,但是有效通行空間只有1.1米寬,1.1米寬是什麼概念呢,就是2個人面對面走過來是沒法正常通過,需要錯一下身,我們通過聯繫屬地、聯繫園林綠化部門溝通協調通過佔用外側0.5米的綠化隔離帶,加寬,將行人通行空間拓展到2米,保障市民可以正常的通行。還有在麗澤立交東通道橋下是一個通道,但是它只有柏油路面,沒有人行步道,但實際現場我們發現有很多行人和非機動車一起通過這個通道連通這個的南北兩側,我們當時發現也有行人和自行車會産生一些衝突,存在一些安全風險,所以我們通過調整通道下面路面的寬度和它的板行,在一側加出2米寬的行人步道,保障了行人和非機動車是分離的,保障人們可以正常地安全地通行。
-
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謝謝您。其實您剛才介紹不知道直播間有沒有在麗澤橋附近的小夥伴們,或者是經常在這裡出行的市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改造,也讓大家的出行更加的便利。
剛才在陳老師介紹過程中,我們發現還提到了一個部分,叫做“綠色出行慢行整治”,我們也想問一問陳老師,在這方面我們有哪些改造?
-
嘉賓
陳鑫超:隨着經濟的發展,部分城市道路為了適應機動車通行進行過改擴建,但是由於當時對“綠色出行”這個概念認識不是太足,導致部分路段的非機動車道是缺失的或者寬度過窄,人行步道寬度不足或者人行系統直接缺失,以及無障礙系統不完善,使市民的綠色出行改善不佳。本次我們通過大修工程對道路沿線的慢行系統進行綜合整治,同步完善無障礙系統。
今年的慢行系統整治主要以問題為導向,解決咱們生活中都能遇到的痛點,像是人行步道寬度不足或者是沒有人行步道的問題,今年大修工程解決人行步道寬度不足一共32處,拓寬人行步道約3457平米,重新修繕人行步道約14.97萬平米,方便市民綠色出行。
隨着我們持續深入推進慢行系統優化提升,目前2024年大修過的道路非機動車道的寬度都滿足不小於2米,為了更好地提示機動車注意禮讓行人、禮讓騎車人員,我們會在路口以及部分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産生交織的位置設置彩色鋪裝。有些道路人行步道端頭路緣石與道路路面存在較大高差、盲道設置不規範或者未設置盲道,給老人、殘障人士出行造成困難。針對這項問題,我們在設計階段即按照無障礙設計規範對各條道路的無障礙設施進行梳理,對發現的問題逐一解決。將人行步道端頭調整至與瀝青路面齊平,實現0高差目標;優化調整盲道,減少繞行,使盲道更順直,顯著提升老年人及殘障人士的出行體驗。今年大修工程將完成人行步道端頭無障礙坡化73處。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您剛才詳細的介紹,我們也期待着通過這樣的改造工程能夠讓所有市民朋友能夠綠色出行。
剛才我們聊完這部分內容以後,我們知道今年的大修工程科技創新和精細化管理方面也是做足了功課,所以我們也想問一問劉濤科長,這方面的內容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呢?
-
嘉賓
劉濤:好的,我們大修的道路大多是咱們北京城區的重要主幹路,很多還會與進出城區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相連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車流量也非常大,如何快速安全地施工成為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我們與高德地圖合作,通過高德智慧精靈精準地推送大修工程佔路施工資訊,在工程施工的時候,我們施工區域的首尾兩端會各放置一個信號發射器,通過信號發射器將佔路施工的地理位置資訊採集上報,憑藉高精度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可以精準地向用戶推送施工佔路資訊,還會結合高德地圖的智慧演算法提前向用戶推送繞行方案,提高通行效率與通行安全性,減少施工對交通的影響。
大修工程對道路病害等會進行針對性處理,中面層分車道按需設計,在路口、公交車站及主輔路出入口一些經常發生車轍病害的位置,我們會採用高溫性能更好的抗車轍改性的瀝青混合料,其他車道會採用溫拌進行混合料,瀝青在常溫下是固體,想要變成可以變成拌合瀝青混合材料,需要加熱到一定溫度,使它從固體變成可流動的狀態,以往這個加熱過程會消耗比較大的燃料,而通過加入溫拌劑可以大幅降低瀝青軟化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溫度,從而減少燃料消耗,也降低污染排放。
我們大修工程從前期道路材料比選到施工過程中,都會考慮到揚塵污染排放的問題,我們在施工過程中用到的銑刨機都具有負壓吸塵和水霧噴淋工程,並且符合北京市的環保排放標準,在施工作業過程中進一步降低揚塵和排放。所有舊路銑刨産生的瀝青銑刨料都會進行回收,後續會採用熱再生技術再鋪回到路面上,也就是先將舊料進行篩分,然後將舊料按一定的配比加入瀝青再生劑,新瀝青新石料再進行拌合、攤鋪、碾壓,形成新的瀝青路面,相當於變廢為寶,實現了材料的迴圈利用。
-
主持人
主持人:其實剛才通過您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來對外尋求合作甚至小到材料的優化都在實施,也相信隨着這些精細化管理,我們的道路會越來越好。
其實剛才嘉賓有提到,我們年底前完工的城市道路橋梁大修工程共有21項之多,可以説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量了,很多又在剛才各位嘉賓提到的交通比較繁忙的地段,甚至是繁華街區,在施工管理過程中,我們是如何來保證品質和安全的?請陳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下。
-
嘉賓
陳鑫超:好的。在施工過程中,我們為了保障施工人員和交通參與者的安全,大修工程採取專業的交通導行隊伍進行交通維護。每日施工前,交互導行隊伍先進場進行導行,導行完成之後,施工隊伍再進場。施工完成後,施工隊伍先撤場,由導行隊伍負責逐段恢復現場交通。
我們在導行結束之後,會組織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專業的安全人員進行現場檢查,對於導行的距離、間距,導行的設施是不是完整,這些我們都會進行檢查。由於大修工程實施主要集中在夜間,在施工過程中,我們要求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均須穿戴自發光的反光背心,施工機械粘貼反光膠帶並由專人指揮,我們每天也會對工程的安全情況進行巡視檢查,確保施工作業安全和交通通行的雙安全。
施工品質主要由施工的參建人員、工程材料和施工環境決定,我們要求每個參建人員都必須熟悉工程的施工內容和品質標準,並在進場前進行崗前培訓,培訓之後要進行技能考試和技術交底這項工作,確保每一個一線工人都能牢記品質標準。我們會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各參建單位品質保障體系的檢查,確保質保體系運轉正常,提高試驗段的重視程度,充分總結試驗段經驗,提高大面積施工的品質和一次成活率,避免返工。
合格的工程材料是良好品質的基礎。在施工前期,我們與參建各方組建聯合考察組,對材料的生産廠家進行聯合考察。考察廠家的資質、生産能力、生産條件、産品的性能等方面是不是能滿足市管城市道路大修工程的品質要求。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會不定期對材料生産廠家進行抽檢,確保材料生産過程中的質控體系運轉正常,保證材料品質合格。最後,我們還會配合工程品質監督部門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對工程品質進行抽檢、檢查,通過層層把關和嚴格的品質監管,有效保證工程品質。
對於橋梁工程常用的混凝土,因為現在正好是冬季,我們會選用適合在冬季施工的混凝土配比,以及根據實際情況,適時的調整混凝土的水灰比以滿足設計要求,並在此基礎上,在混凝土中添加防凍劑,在混凝土運輸和澆築過程中,加強混凝土的溫度工熱計算,得出科學合理的數據,以便更好地指導施工。混凝土澆築選擇在氣溫比較高的時段,澆築完成後立即覆蓋阻燃保溫材料進行保溫,達到規定強度後再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
主持人
主持人:剛才陳老師已經介紹的非常詳細了。其實我還有一個問題,想替網友們問一問您,因為您也提到現在正好是秋冬,甚至馬上要到冬季施工期,雨雪天氣其實也會逐漸增多,對於我們在道路施工和維修過程中如果遇到積水問題,針對這樣的問題是否有相關的技術措施和技術來緩解呢?
-
嘉賓
陳鑫超:針對道路積水問題,我們首先是要和排水部門進行聯繫確認,確認一下排水問題到底是由道路的不平整造成的,還是由於排水設施缺失或者是不足造成的,通過分析這個問題,我們有針對性地解決方案。如果是道路不平整造成的,我們會在大修施工過程中,根據道路的整體高程式控制制,包括它的橫坡、縱坡,我們會進行調坡,保證最低點在雨水口附近;如果是因為排水設施不足,我們也會及時和排水部門聯繫,爭取在大修過程中,我們兩家通力合作,一起把排水設施不足的這個問題解決,確保咱們大修之後道路不再積水。
-
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謝謝陳老師。通過剛才詳細的介紹,我們看出來這是一個需要多部門配合協調工作解決的問題。其實在剛才介紹的時候,您也提到了我們已經通過很多措施盡可能避免對周邊進行影響,但是佔道施工確實會對社會交通或者周邊居民産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也想問問劉老師,在施工過程中,我們採取哪些措施來減少這些影響呢?
-
嘉賓
劉斌:好的,這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為了減小大修施工對社會車輛,包括周邊環境的影響,按照交管部門的批復,我們一般採取夜間施工方式,施工時間我們定為晚上12點到次日早上5點。但是夜間施工又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噪音對周邊的居民出現了比較大的一個影響,影響他們的休息,以及對周邊環境、市民出行造成了一些影響,所以我們必須竭盡所能採取措施,盡可能地減小施工帶來的影響。
具體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相關措施:第一,施工前我們會和屬地街道、居委會提前通報一下我們的施工資訊和施工計劃,建立起“接訴即辦”聯動機制,協助街道、社區做好溝通解釋工作,爭取得到周邊居民的理解。
第二,我們會儘量優化施工流程和工序,以此來減小施工過程中帶來的影響。比如説將銑刨拆除、檢查井加固等噪音比較大的工序,盡可能去壓縮它們的時間,來增加單日施工人員數量,以此來達到壓縮時間的目的。並且儘量集中在前半夜施工,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第三,可以對路面銑刨、步道拆除等影響居民出行的這些工序,我們儘量做到隨拆隨建,減小銑刨面和拆除面的外露時間。在銑刨路面上施劃臨時交通標線,這樣也可以方便居民的出行。
最後,對於施工中有粉塵污染的工序,我們會配備水車、霧炮車等,採取灑水降塵的效果。我們所有施工機械都會選用環保的達標的機械,同時部分項目會選用溫拌的瀝青、凈味的瀝青,以此來降低對環境的一些影響。
可以説我們是想方設法減小施工對周邊環境以及居民的影響,但是目前還沒有實現完全的零影響。為了提高我們道路橋梁實施的安全服務水準,也是為了給大家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所以也希望市民朋友們能給予我們更多的理解和支援,我們也會在工作當中竭盡所能去給各位居民朋友帶來生活上的最大便利。
-
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謝謝劉老師。剛才劉老師説的非常的實在,我們做這些難免可能會對各位市民朋友有一些影響,我們也期待着您的理解,我們共同把城市和道路建設的更好,方便所有人的出行。剛才,我們解析了道路工程中很多的內容任務以及特點,接下來我們想聊一聊在橋梁方面,先請陳老師給我們科普一下橋梁方面的抗傾覆專項工程是什麼?
-
嘉賓
陳鑫超:首先,抗傾覆專項工程的設立,是為了消除北京市市管獨柱墩橋梁的抗傾覆風險,提高市管橋梁的承載能力和服務水準。獨柱墩大家可能從這個詞語就可以理解,就是一根柱子,上面直接是相關的支座梁體,它只有一根柱子進行支撐。如果有重載的車輛超過安全系數的車輛,在獨柱墩橋梁的一側進行停放或者是行駛,它可能會發生整體的橋梁傾覆情況,這個情況了解的網友可能也知道,應該是在廣州發生過橋梁的傾覆。為了防止北京市也發生這種事情,我們才進行了獨柱墩的橋梁抗傾覆這項工作。這個項目優先以治理抗傾覆系數低的橋梁為原則,對現況的橋梁抗傾覆安全系數進行大小排序後,分年度進行。具體安排是通過2023年我們去年以及2024年今年兩年時間,完成對北京市市管獨柱墩橋梁的抗傾覆治理這項工作。2023年已經完成了12個橋係44座橋共57聯獨柱墩橋梁的抗傾覆加固,今年我們還要完成31個橋係40座橋66聯獨柱墩橋梁的抗傾覆加固工作,共計完成84座橋梁合計123聯獨柱墩橋梁的抗傾覆。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會根據橋梁的不同狀況進行多種加固。比如説在中墩處進行加固處理,在橋臺處進行加固處理,主要是兩種方案。經過本次橋梁抗傾覆加固之後,解決北京市市管城市橋梁獨柱墩橋梁的整體傾覆安全問題,加固後的橋梁穩定系數不小於2.5,滿足現行規範要求,通俗地説,加工後的橋梁行駛之後更平整了、更安全了。在此基礎上,加固方案考慮到都是北京市的城市橋梁,也是有一定的景觀要求,優化了相應的結構形式,使其在結構完好的情況下,更能體現出城市橋梁與周邊景觀的相融合。加固項目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我們去年做的麗澤橋係相關的加固以及四豐立交橋相關的加固工作。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陳老師。今天三位嘉賓在直播間中,分細則、分重點跟我們聊了非常多的內容。最後我們也想問問劉老師,2024年結合大修工程,交通工程優化或者是疏堵治理方面的工作,我們還做了哪些?
-
嘉賓
劉斌:我們在大修工程工作當中,尤其是在前期工作中,我們積極地發揮統籌協調的作用,與公安部門、交管部門、園林綠化、屬地政府密切協作,秉持着綠色出行的理念,在交通工程優化、疏堵治理等方面主動問需、向前一步,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具體以豐北路為例,豐北路設計前期,我們對全線的出入口、交通組織及慢行系統進行了詳盡的調研,並提出了針對性的優化改造方案。出入口消減隔離帶優化線形4處,交通組織優化8處,慢行系統改造6處,新增非機動車排放區1處,為市民朋友們打造了一個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降低了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提高了行車的舒適性。
再比如,北苑路作為回天地區一個通往城區的南北向主幹道,早晚高峰時期交通流量特別大,擁堵比較嚴重。通過實地調查發現,高峰時段非機動車因為通行的受阻,大部分都會選擇佔用臨近的公交車道進行出行,安全隱患比較大。因此,本次大修我們通過斷面調整、壓縮內側兩車車道寬度的方式,將非機動車道寬度由2.5m增加到了3m,高峰負荷度可以降到0.7,由四級服務水準提升到了三級,非機動車道得到了比較大的改善,出行體驗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以“全壽命、全要素、全綠色、全智慧”為理念,努力在技術狀況、通行能力、安防能力、路域景觀等方面實現同步提升,不斷滿足市民的高品質出行需求。
-
主持人
主持人:謝謝劉老師的解答,同時也感謝三位嘉賓今天做客我們的直播間,跟我們交流了市管城市道路橋梁大修工程這個話題。通過三位嘉賓的介紹,我們了解到相關部門在城市道路橋梁的維修維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也期待着能夠為市民和居民的出行安全和便利提供更加切實的保障。當然就像三位所説的,大修實施的過程中,難免可能會有一些影響,所以也有賴於全市市民的支援和配合,共同來提升我們的出行環境。
最後也感謝三位嘉賓今天的交流,我們今天的直播到這裡就要和大家説再見了,感謝您的持續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