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葉昶: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本場是系列主題發佈會的第二十五場,主題是:北京“兩區”建設。
2020年9月以來,北京市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快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北京自貿試驗區,以高水準開放助力首都高品質發展。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
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樸學東先生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 唐建國先生
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 唐永宏先生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姚力先生
北京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新聞發言人 王輝先生
各位發佈人將為大家介紹相關工作情況,並回答各位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有請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樸學東先生介紹北京“兩區”建設總體進展成效。
-
嘉賓
樸學東:各位媒體朋友、各位觀眾朋友:
大家下午好!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服貿會上親自宣佈支援北京的重大開放舉措。四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部門各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着力打造高標準服務業開放制度體系,在以高水準開放助推高品質發展過程中邁出堅實步伐。
一是制度型開放穩步擴大,“北京探索”充分彰顯開放力度。在基本落實國務院批復的首輪251項任務基礎上,出臺示範區2.0方案,形成迭代式、整合化制度創新格局。持續優化開放創新生態。在全國先行先試高新技術企業“報備即批准”、公司型創投企業所得稅優惠、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等政策,助力企業降本增效。落地全國首個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設立首只認股權策略創業投資基金,啟動金融資産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援力度。支援外資研發中心在京發展,累計認定施耐德等149家外資研發中心。加快服務業對外開放。提升金融領域開放水準,落地全國首家外商獨資貨幣經紀公司、外商獨資新設券商等一批標誌性金融機構,北京成為金融業開放的前沿高地;探索與國際標準相銜接的綠色金融體系,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在京啟動;在全國率先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創新項目數量、參與機構多元性、應用場景豐富度等位居全國前列;支援北京證券交易所發展,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北交所上市企業已達250余家,總市值超2900億元,其中超9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先後實施並持續深化跨境融資便利化、跨國公司本外幣資金池等試點政策,跨境資金流動更加便捷高效。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開放,在全國率先開展增值電信、醫療等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先行先試壓縮藥品補充申請審評時限、藥品臨床試驗審批時限等試點,發佈促進臨床急需藥械臨時進口工作實施方案;發佈首個國際職業資格認可目錄,實現職業資格從單邊認可到雙向互認“0到1”的突破;不斷豐富跨境服務貿易模式,提升要素協同效益。夯實數字經濟基礎制度。高標準建設全國首個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範圍覆蓋亦莊等5個區域。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發佈全國首個場景化、字段級自貿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首批覆蓋汽車、醫藥等5個領域;出臺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服務管理措施,搭建外資企業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申報“綠色通道”,申報審批總時長壓縮約50%。探索新興業態規則規範,建設國內首個跨境電子合同簽署平臺,面向跨境業務提供可信電子合同簽署服務。“兩區”建設以來,北京累計落地全國突破性政策近60項,向全國複製推廣創新經驗案例40余項,在歷次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評估中均名列第一,有效發揮了制度創新“試驗田”的作用。
二是重點園區支撐更為堅實,“北京樣本”持續釋放開放活力。自貿試驗區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在全國首批開展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試點,全面落實30余項對標措施。今年1-8月,北京自貿試驗區以佔全市0.7%的面積貢獻了33.6%的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佔比較去年同期提升18.8個百分點。綜合保稅區實現跨越式發展。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正式運作;北京亦莊綜合保稅區獲批設立;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加快建設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帶動北京地區上半年罕見病藥品進口規模居全國之首;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實現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全模式通關。服務業重點園區發展成效明顯。麗澤金融商務區入駐倫交所路孚特、易付達中國總部等近450家新興金融企業;中關村延慶園建設北京市無人駕駛航空示範區,聚集低空經濟上下游企業百餘家。2023年,21個“兩區”重點園區(組團)以佔全市不到2%的面積,聚集了近1成的經營主體,創造了超2成的規上收入。
三是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北京服務”全面呈現開放溫度。投資貿易更加便利。啟動“全球服務夥伴計劃”,拜耳中國等13家外資企業被認定為首批“北京市全球服務夥伴”。在全國率先落地全環節跨境貿易數字化實單試點,與DEPA成員方在貿易數字化領域的務實合作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建成投用全國首個跨區域服務的離岸貿易公共服務平臺,支援新型國際貿易發展。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發佈實施“兩區”建設一條例一決定,出臺《北京市外商投資條例》,全力推動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構建全鏈條商事爭議解決服務機制,打造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優選地;在全國率先開展數據知識産權試點,是全國唯一全面完成規則制定、登記實踐、保護案例、交易使用、數據資産入表等工作的試點城市。國際化服務更加暖心。便利外籍人士在京工作生活,實施“揚帆·助企”計劃,為8000余名外籍人才及家屬提供外籍人才工作許可、居留許可“兩證聯辦”服務,為300余名急需來華從事商貿、訪問等活動的外籍人士提供7*24小時口岸簽證服務,在全國率先開展機場支付服務示範區建設,讓“北京服務”更加打動人心。
在“兩區”建設帶動下,北京開放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我們看到,2021-2023年,全市實際使用外資455.5億美元,佔全國的8.7%;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16.4億美元,規模連續實現正增長;北京地區貨物貿易進出口額連續突破3萬億元;服務貿易規模保持全國前三;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佔服務貿易比重高於全國平均水準。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和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規模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北京地區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創歷史同期新高,服務貿易規模、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佔比持續居於引領地位,為首都經濟發展注入動力與活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為加快構建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指明瞭前進方向。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不斷書寫北京高水準開放的“實踐新篇”。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樸學東先生的發佈。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各位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新聞機構的名稱。
-
記者
新華社記者:謝謝主持人。我的問題提給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唐建國總經濟師,我想問一下,作為北京市數字經濟的統籌單位,今年以來,北京市以“兩區”建設為契機,推進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工作進展和取得的成效有哪些?謝謝!
-
嘉賓
唐建國:謝謝你的提問。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以“兩區”建設為契機,穩步推進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取得突破,新質生産力集聚發展動能,標桿城市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彰顯,持續推動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為首都經濟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今年上半年,全市數字經濟保持高品質發展態勢,呈現穩中有進特徵,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7.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6成,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
工作的進展與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研發新技術,構建自主可控技術體系。北京智源研究院發佈並開源全球首個低碳高性能語言大模型Tele-FLM,實現大模型訓練零調整。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構建“北腦二號”高性能侵入式智慧腦機系統,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獼猴對二維運動游標的靈巧腦控。北京量子資訊科學研究院發佈新一代量子計算雲平臺,綜合指標進入國際第一梯隊。
二是引導新投資,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光網之都,萬兆之城”行動計劃》,全市新建5G基站1.42萬個,提前完成年度建設目標,落地全國首款5G-A高頻萬兆測試平臺。組織編制《北京6G科技創新與産業培育行動方案》。發佈《北京市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7)》,統籌構建“一廊四極”算力基礎設施,今年1月-8月,我市4個E級公共智算中心新增算力5970P,預計年內還可新增10000P。傳統數據中心加快綠色化智慧化改造,全市數據中心累計消納綠電2.88億千瓦時,已超去年全年消納量。
三是發展新産業,推動數字經濟全産業鏈開放。發佈《關於加快通用人工智慧産業引領發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通用人工智慧産業創新夥伴計劃累計吸引260家上下游生態夥伴;全市已有82款大模型通過中央網信辦備案,佔全國將近半數;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會同海淀區、經開區利用算力券政策合力支援60余家大模型企業獲得低成本算力,為企業降低13.4%的算力使用成本。發佈《北京市加快建設資訊軟體産業創新發展高地行動方案》,落地全國首個元宇宙數字體驗綜合體。全市經營數據相關産業企業已達25.1萬家,同比增長15.5%。啟動北京數字經濟企業出海創新服務基地,構建覆蓋企業出海全生命周期的立體化服務體系。
四是拓展新場景,加快産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發佈《北京市推動“人工智慧+”行動計劃》,推動大模型在教育、醫療、金融等領域商業應用;全市首個政務大模型服務平臺“亦智”在經開區落地啟動。發佈《北京市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全市新增國家級智慧製造示範工廠7家,累計已達14家。全環節可操作的貿易數字化網路持續拓展,市“兩區”辦推動中糧公司與新加坡一豐公司完成又一個實單試點,實現貿易無紙化和貨物狀態實時追蹤。數字人民幣示範應用全面開展,豐台區在全市範圍內率先實現財政統發數字人民幣工資全覆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逐步深入,順義區獲批工信部第二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
五是佈局新工程,釋放數字經濟發展動能。《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立法工作有序推進;全市自動駕駛測試總里程數超過2800萬公里,實現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周邊智慧網聯巴士的接駁。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推出個人資訊授權運營平臺,今年以來新增數據交易額40.32億元,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打造衛星數據空間,發佈首批150個遙感衛星數據集;成立數據資産入表服務聯合工作組,與日本、新加坡、香港探索數據流動合作的模式。具身智慧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方案獲工信部批准,全球首款純電驅擬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天工”發佈。
六是共建新空間,促進數據要素優化配置。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建設工作有序推進,經開區發佈《關於加快打造AI原生産業創新高地的若干政策》,通州區發佈《關於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推進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高品質發展的實施細則》,現已吸引近50余家數據要素企業入駐,海淀、西城、門頭溝特定區域納入先行區範疇;啟動全國首個人工智慧數據訓練基地,並實施沙盒監管舉措,舉辦人工智慧大模型訓練營,北京算力互聯互通和運作服務平臺上線運作。通州區啟動建設文旅數據專區,市國資委發佈《關於市管企業主動融入數據先行區建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通知》,部署市管企業參與數據制度先行先試,北京仲裁委設立北京數字經濟仲裁中心。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衛健委發佈《2024年醫療健康數據流通工作方案》,流通試點範圍擴大至全部22家市屬醫院。目前,半數以上醫院已形成單病種高價值數據集登記交易意向。
七是實施新舉措,優化數字經濟營商環境。我們成功舉辦2024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全球數字經濟夥伴城市“朋友圈”繼續擴大,新增12個國際城市,成立“北京拉薩數字經濟協同發展聯盟”。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佈《北京市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加強數字經濟人才體系建設。舉辦兩期企業首席數據官素養能力培訓班,培訓113位企業管理人員,累計培訓人數已達430人。全市“16+1”的區領導在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做數字經濟“一區一品”的主題推介,數字經濟“一區一品”的格局不斷深化。
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務實的舉措,推動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為首都經濟轉型升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唐建國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北京青年報記者:您好,北京市投資促進中心在“兩區”工作領導小組招商引資協調工作組一直是牽頭部門,我們想請唐永宏主任回答一下,今年咱們“兩區”招商引資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
嘉賓
唐永宏:首先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也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北京市招商引資工作的關注和支援。“兩區”建設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區各部門的支援下,市投資促進中心堅決貫徹落實各項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兩區”招商引資組的統籌作用,不斷創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渠道,市區協同促進項目落地,“兩區”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進展,為首都經濟的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一是項目儲備穩步增長,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今年1-8月,“兩區”招商引資儲備項目庫新增入庫項目近7000個,落地項目超4000個,落地項目涉及金額超1.2萬億元;其中落地外資項目近500個,落地項目涉及外資超130億美元。“兩區”建設以來,累計入庫項目近3萬個,落地項目近2萬個,落地項目涉及金額近4萬億元;其中落地外資項目近2000個,落地項目涉及外資超600億美元。這一系列數據展示了我市“兩區”招商引資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也彰顯了北京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強勁吸引力。
二是重大項目有力推進,標誌性項目加快落地。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協調調度機製作用,市、區投促機構組成聯合項目組,共同為重大項目落地提供服務。1-8月,落地投資金額10億元人民幣以上內資大項目197個,落地資金9000多億元;5000萬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41個,落地外資120多億美元。全國首家新設外商獨資證券公司渣打證券正式展業,北京市首家外資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卡特彼勒(北京)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投資基金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投資設立國際諮詢公司、全球知名技術轉移機構德國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等一批標誌性項目落地,提升了北京的國際競爭力。
三是招商活動精彩紛呈,引資平臺作用更加突出。截至9月20日,市區協同,集約高效開展了120余場招商推介活動,其中市級層面舉辦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會、“一帶一路”雙向投資推介、服貿會北京日暨京津冀協同招商大會、京港洽談會等20余場活動,充分發揮招商推介活動的宣傳推介、政企對接、企企對接的交流平臺作用,活動成果豐碩。例如服貿會“北京日”京津冀協同招商、京港洽談會兩場活動共發佈招商引資項目371個,簽約合作項目64個,簽約金額超600億元。各區結合産業功能定位,分別舉辦了北京·深圳低空經濟産業發展對接交流會、第六屆京津冀石墨烯大會、“新質領航·大興向新”2024大興區全球招商合作夥伴大會等90余場各具特色的招商推介活動,促進了一批優質項目簽約。
四是招商“朋友圈”不斷擴大,國際高端資源充分集聚。今年年初,市投資促進中心正式加入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WAIPA),這是本市投資促進渠道建設的重要突破,以此為契機,市投資促進中心與WAIPA開展合作並與會員機構建立聯繫,學習借鑒全球先進機構經驗,進一步拓展投資促進合作渠道。同時,持續深化投資北京全球合作夥伴工作,遴選在相關領域有較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專業服務機構納入投資北京全球合作夥伴,目前合作夥伴總數達20家,並先後組織開展了合作夥伴順義行、懷柔行、石景山行等活動,推動合作夥伴積極了解各區、宣傳各區。
五是企業服務精準高效,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深入落實服務管家和服務包工作機制,服務在京企業穩定發展。同時提升12345企業服務熱線服務效能,完善知識庫建設,及時梳理企業反映的高頻問題和事項清單,會同相關部門製作了社保繳納、稅務辦理等“一問一答”,提高企業熱線直接答復效率。針對登記註冊、醫療衛生等25項共性訴求反饋給各相關部門,積極推動承辦單位創新服務舉措,通過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截至8月,企業熱線共受理企業訴求48萬件,已成為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的重要渠道。
六是招商政策支援引導,有效激發招商活力。今年以來,北京市先後出臺了《北京市外商投資條例》《北京市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服務管理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加快推動本市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各區分別出臺了一系列支援政策,例如昌平區出臺《支援合成生物製造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創新孵化、産業集群等10方面推出32條支援措施;房山區出臺“新材料産業房十條”惠企專項政策和産業空間地圖;門頭溝區出臺《關於支援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設立“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專項資金”等,在規範引資行為基礎上,突出政策創新和模式創新,有效激發引資活力。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發展新質生産力這個內在要求,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首善標準做好投資促進工作,助力“兩區”建設跑出“加速度”。
我的通報內容就是這些,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唐永宏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鳳凰衛視記者:謝謝發言人。這個問題是提給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長姚力先生的,我們關注到:今年以來,內地在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準方面,在國家層面,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這些便利化政策在北京市的落地情況?以及給經營主體帶來了哪些便利?謝謝!
-
嘉賓
姚力:謝謝您的提問。跨境資金流動是對外經濟活動的重要基礎,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準將更好服務於首都高水準開放,也是“兩區”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做出全面部署,為優化金融服務、着力推動高品質發展指明瞭方向。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外匯局北京市分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按照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政策供給上做“加法”,在業務流程上做“減法”,持續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準,為企業的對外經濟活動“降本增效”提供更大便利。重點開展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聚焦高效便捷,推動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落地見效。今年2月,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發佈《北京地區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試點實施細則》,在北京地區正式實施高水準開放試點政策。5項跨境貿易便利化舉措:進一步便利經常項目外匯資金收付、支援銀行優化新型國際貿易結算、擴大貿易收支軋差凈額結算範圍、貨物貿易超期限等特殊退匯免於登記、優化服務貿易項下代墊或分攤業務管理。賦予銀行更多自主權,支援銀行為優質誠信企業“簡單證”“簡流程”,進一步提升企業跨境結算和資金運作效率。同時,鼓勵銀行將更多優質科技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納入試點範圍,推動形成“越誠信、越便利”的良性迴圈。試點實施以來,北京地區銀行累計為企業辦理跨境貿易便利化試點業務4.7萬筆,規模超過600億美元,試點企業的資金結算效率提升50%以上。
第二,支援重點領域,提升資金跨境調配使用效率。
一是服務國際科創中心建設,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持續優化。為滿足科技型企業,特別是處於發展初期的輕資産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2018年開始,外匯局北京市分局在中關村示範區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外債便利化試點。經過多輪政策迭代,目前試點範圍已擴大至北京全市的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試點額度也由500萬美元擴大至1000萬美元。參加試點的企業累計跨境融資達48億美元,綜合融資成本降低400多個基點,資金入境和使用時間縮短20%以上。
二是服務總部經濟發展,本外幣資金池試點“擴圍升級”。2021年起,北京在全國率先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和本外幣跨境資金池兩項試點,便利跨國公司統籌調劑使用外債和境外放款資金,允許跨境貿易資金集中收付和軋差結算,大幅提升跨境資金運營效率。截至8月末,北京地區共有108家跨國公司參加試點,惠及5000余家境內外成員企業,年均跨境資金收支規模超1400億美元,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為企業節約成本超過10億元人民幣。
第三,優化管理服務,推進外匯領域“放管服”改革。
一是取消4項外匯登記行政許可。改革前,企業辦理外貿企業名錄登記、外債登記、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登記、境內上市公司外籍員工參與股權激勵計劃登記需到外匯局辦理。改革後,企業可就近在銀行辦理上述登記業務,並同步辦理賬戶開立和資金收付業務,享受“一站式”外匯服務。截至8月底,北京地區已有超過1000家企業在銀行辦理了名錄登記業務,100多家企業辦理了外債和境外上市等登記業務,大幅降低“腳底成本”的同時,提升了資金結算效率。概括起來,就是企業辦理這些外匯業務環節更少、時間更短、資金結算效率更高。
二是簡化投資管理流程。符合條件的試點企業接收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時,無需辦理外匯登記,投資資金可直接劃入被投資企業賬戶,提高了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的使用效率。目前已有60余家企業參加試點,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意願上升。
第四,便利人民幣跨境使用,助力承包工程企業“走出去”。持續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特別是針對對外承包工程企業推出便利化政策,對於符合條件的企業,允許匯出不超過1000萬人民幣的前期費用,允許與境外分公司、項目部之間進行資金收付,支援企業境外同名賬戶的資金匯回境內。截至8月末,北京地區已有87家對外承包工程企業享受了便利化政策,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業務超過112億元。
下一步,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外匯局北京市分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既“放的開”又“管得住”的要求,圍繞支援發展新質生産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抓好政策評估和跟蹤問效,持續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準,以務實有效的舉措,讓惠企利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更好地支援首都經濟高品質發展。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姚力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新京報記者:謝謝!北京跨境貿易便利化水準不斷提升,我想請問北京海關的領導,在“兩區”建設當中北京海關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
嘉賓
王輝:謝謝您的提問,感謝您對北京海關工作的關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今年以來,北京海關圍繞“兩區”這一開放平臺,推進監管創新、制度開放、通關便利,助力打造“兩區”對外開放的“北京樣板”。
一、創新海關監管模式,推動深層次改革
醫藥健康和新一代資訊技術是助推北京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北京海關積極創新産業支援政策。
一是為生物醫藥産業建立海關“全環節快速通關”模式。將海關創新服務舉措嵌入生物醫藥研發、實驗、審批、檢疫、生産、銷售等全環節。創新實施生物醫藥進口研發用物品“白名單”模式,建立進口醫療器械生産資料“兩驗一評”檢驗監管模式,創新進境SPF實驗鼠檢疫監管,首創特殊物品分級分類審批“組合拳”,低風險特殊物品“智慧審批”實現“秒”審批、“零”等待,覆蓋産品超15萬種。前8個月,北京地區醫藥材及藥品進口866億元,規模保持全國首位。
二是為積體電路産業量身定制“三優兩減一提速”智檢整合模式。優化試點真空包裝布控查驗、“合格保證+符合性驗證”法定檢驗監管模式、企業信用培育機制,對符合政策企業開通減免稅快審業務、對重大項目實施分期繳納專項減緩政策,全面提升通關效率。前8個月,北京地區積體電路出口158.9億元,同比增長33.1%。
二、加快推進“智慧海關”建設,服務高水準開放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智慧海關、智慧邊境、智享聯通”重要理念,為新時代海關改革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北京海關堅決貫徹落實,進一步提升智慧海關的“軟聯通”。
一是打造“智慧旅檢”模式便利國際人員往來。與首都開放緊密結合,實施通程航班行李查驗“全委託”監管、安全檢查“一次過檢”等改革,實現“無感通關、智慧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進一步便利國際交往。前8個月,共監管進出境航班7.1萬架次、人員1368.7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09%和142.8%。
二是創新智慧監管模式推進中關村綜保區正式運作。構建“電子圍網+智慧通道+電子圍欄”和“綜保區數智監管輔助平臺”的“3+1”監管體系,改變傳統隔離圍網模式,打造全國首個“信息化圍網”,實現“無風險無阻斷、有風險智慧阻斷”便捷無感進出區,推動全國首個以研發創新為特色的綜保區正式運作。前8個月,天竺綜保區進口872億元居全國第5,大興綜保區進出口增長39.2%,再加上近日成功獲批的亦莊綜保區,共同形成了支援北京市兩區建設的“四梁八柱”。
三、優化口岸通關流程,提升便利化水準
北京海關積極發揮身處國內國際雙迴圈“交匯樞紐”作用,着力增強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
一是提升雙樞紐空港口岸物流協同水準。建立“雙樞紐兩場物流協同”作業模式,打通首都機場、大興機場、一級庫、二級庫之間的分單理貨和通關手續,助推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優化空運貨物出口操作流程,將以往出口貨物的4次交接減少至1次交接,整體時間壓縮70%。前8個月,北京口岸實際監管進出口貨運量77.2萬噸,同比增加63.7%。
二是進一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前8個月,北京空港空運進口消費品達433億元,全國排名前列,我們為鮮活貨物設立“綠色通道”、優化通關流程、加強檢驗檢疫,確保鮮活貨物及時、安全送達消費者手中。愛花的朋友知道,厄瓜多玫瑰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好玫瑰之一,個頭大、色澤鮮、花期長,廣受消費者青睞。今年5月,中國—厄瓜多自貿協定全面生效,厄瓜多玫瑰鮮花的進口關稅將在5年內由10%降至0,我們實施7x24小時不間斷通關服務,取樣、查看、核對,不到10分鐘即可放行,玫瑰從厄瓜多搭乘飛機漂洋過海來到消費者手中的時間比之前大幅壓縮約50%,以往賣80元一枝的玫瑰,如今價格只要一半兒左右。今年6月至8月中旬,北京共進口厄瓜多玫瑰13.6萬枝,同比增長41.1%。花瓶中綻放的進口玫瑰,是跨境貿易便利市民生活的注解,也催生出“鮮花經濟”這一千億級消費新藍海。
下一步,北京海關將進一步學習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更加注重系統整合,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成效,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全力助推“兩區”建設邁上新臺階、首都發展邁出新步伐。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北京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新聞發言人王輝先生的發佈。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謝謝。我的問題想提問給市商務局樸局長,綜合保稅區是構建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樞紐,請問在綜合保稅區建設發展方面北京有哪些新的進展與成效?謝謝!
-
嘉賓
樸學東:綜合保稅區是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是“兩區”建設制度創新的重要載體,對發展對外貿易、吸引外商投資、促進産業轉型升級發揮着重要作用。緊抓“兩區”建設契機,北京市在完善功能佈局、提升樞紐能級、集聚市場主體等方面,推動綜合保稅區實現長足發展。
一是實現發展格局的重大突破。北京設立了全國首個以研發創新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成為首個實施“信息化圍網”的綜合保稅區,這是綜合保稅區監管模式的重大探索嘗試。此外,在前不久,獲批設立北京亦莊綜合保稅區,擬打造全國首個以新質生産力培育發展為核心的綜合保稅區。至此,北京已擁有四個綜合保稅區,形成了中關村綜合保稅區聚焦前沿研發創新、天竺綜合保稅區和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依託雙樞紐提供快捷物流支撐、亦莊綜合保稅區服務戰略高端産業落地的綜合保稅區發展格局。
二是實現功能建設的重要創新。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以“保稅研發”為主要功能,率先探索智慧監管模式,已完成首票貨物入區,正式開關運作,烯谷科技、凡知國際、索英智儲等首批企業入駐,入駐企業主要集中在積體電路、醫藥健康、新材料、未來能源等領域。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打造以服務貿易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率先落地跨境電商銷售醫藥産品、“保稅、免稅、跨境電商”相銜接、“保稅+消費升級”等試點,探索建設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落地全市首家罕見病專業診療機構,加強區內外聯動,打造罕見病藥品“保稅備貨、分次出區、臨床應用”的全鏈條。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作為全國唯一跨省級行政區劃的綜合保稅區,積極探索共商共建共用新模式,今年完成首票進口藥品通關,全面啟動生物醫藥國際貿易業務;實現跨境電商保稅出口等新模式落地;大興機場口岸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植物種苗指定監管場地投用,通關功能更加完備。
三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持續躍升。發揮保稅功能和監管優勢,綜合保稅區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近年來陸續佈局中國國際檢驗檢測科技創新中心和醫療器械成果轉化平臺等一批功能性平臺,吸引8家外航代表處入駐,開工建設國內首個高推力發動機維修項目,推動跨關區保稅展示交易落地,2023年進出口值1228億元,首破千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依託國際生物醫藥園,推進卡爾斯、意勝生物、鈺犸大動物實驗平臺等保稅研發、生産項目入駐投産。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高標準推動綜合保稅區建設,持續探索模式創新,充分發揮綜合保稅區輻射帶動作用,努力將綜合保稅區建設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樸學東先生的回答。時間關係,提問環節到此結束。
非常感謝各位記者、感謝各位發佈人出席今天的發佈會,向大家介紹北京市“兩區”建設情況。各位記者如果有相關的採訪需求也可以跟我們聯繫。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