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葉昶: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本場是系列主題發佈會的第18場——經開區專場,主題是:北京經開區當好新時代首都高品質發展開路先鋒。
北京經開區作為全國唯一享受國家級經開區、國家高新區、中關村自主創新示範區、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的“六區合一”政策優勢於一體的經濟功能區,圍繞“三城一區”的主平臺和“四區一陣地”的功能定位,按照市委關於當好“四個先鋒”的指示要求,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大力推進高品質發展聚變提升戰略,不斷推動科技、産業、制度、服務創新,加快建設國際一流高端産業綜合新城,努力為首都高品質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為向大家更好介紹經開區高品質發展各項成效,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
經開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孔磊先生
經開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 王磊先生
經開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李全先生
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 伊元甲先生
各位發佈人向大家介紹相關工作情況,並回答各位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有請北京經開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孔磊先生向大家介紹經開區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成果。
-
嘉賓
孔磊: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參加今天的“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活動,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北京經開區工作的支援。接下來,我向大家介紹相關工作情況。
北京經開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三城一區”主平臺和“四區一陣地”功能定位,按照市委關於當好“四個先鋒”的指示要求,主動扛起首都高精尖産業主陣地、實體經濟“壓艙石”的職責使命,加快建設國際一流高端産業綜合新城,打造新質生産力産業創新示範區,推動亦莊新城高品質發展取得了系列成效。2024年上半年,亦莊新城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2%,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6.7%,貢獻了全市超30%的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5.1%,其中近7成為工業投資,佔全市比重達到60%;地方級收入增長10.3%,增速位列全市第一;研發投入同比增長9%,總量位居全市第二,高精尖産業主陣地作用更加凸顯。
(一)我們堅持勇擔重任、領航國際,在服務國家科技創新戰略上當先鋒
北京亦莊以落實國家戰略為目標,以科技創新為內生動力,聚力建設四大國家戰略任務産業集群。打造全國積體電路産業高地,上半年,中芯國際、長鑫集電産能提升一倍以上,積體電路裝備規模穩居全國首位,産業鏈産值實現428億元,同比增長48.5%。加速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建設,已經完成3.0階段相關建設目標任務,正在推進600平方公里全覆蓋,車路雲一體化“中國方案”不斷驗證推廣。我們進一步提升國家信創基地的集聚效能,新落地中國通用大數據、中興北方總部、雄帝北方總部等47個項目,企業落地數和産出貢獻增長率同比超過30%,建成國內自主可控度最高的“CPU+作業系統+數據庫”安全底座。我們進一步打造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和全域人工智慧之城,投用人工智慧訓練基地,推動全市首個大規模存儲數據中心轉型為算力中心,智算總規模達5000P,率先落地監管沙盒機制,匯聚25家企業30余個大模型高品質數據集。
(二)我們堅持鞏固優勢、引領未來,在發展高精尖産業上當先鋒
北京亦莊持續鞏固壯大四大主導産業,謀劃佈局六大未來産業,培育發展具有亦莊特色的新質生産力,讓新質生産力成為高品質發展的顯著特徵和強勁推動力。在四大主導産業方面。我們持續做優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鞏固新型顯示産業優勢,支援京東方建設中國大陸首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産線(8.5代線),帶動冠捷、康寧、法國液化空氣等産業鏈上下游企業集群化發展,加快建設京東方B20項目,前瞻打造以VR/AR為引領的元宇宙硬體生態。2023年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産值1224億元,全市佔比33%。推動汽車産業轉型升級,聚焦智慧化、網聯化、電動化發展趨勢,形成以北京賓士為龍頭的高端汽車産業體系,以小米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體系和以國汽智聯為引領的智慧網聯産業體系。2023年産值2143億元,全市佔比60%。打造生物醫藥創新産業高地,堅持大平臺、大品種、大生態發展,聚集了全産業鏈企業4900余家,保障了國家藥監局六大中心落地,積極佈局細胞基因治療和高端醫療裝備智造兩大戰略領域産業鏈,全力打造北京國際醫藥創新公園(也就是Bio-Park),首家外資創新中心輝瑞公司已經入駐,支援康龍化成等CXO平臺加速發展,獲批臨床一類新藥佔全市57%。2023年産值697億元,全市佔比47%。壯大機器人和智慧製造産業規模,落實北京具身智慧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任務,承接100億元産業發展投資基金落地,打造螞蟻工場、江豐精加工中心等平臺,累計集聚規上智慧製造企業113家,數量居全市第一。2023年産值731億元,全市佔比24%。未來産業方面。打造空天街區,構建星箭一體發展格局。發佈全球首個通用人形機器人母平臺“天工”,攻克“擬人奔跑”這一人形機器人研發面臨的世界性難題。舉辦合成生物學技術創新論壇,啟用合成生物製造公共技術平臺。吸引國際知名技術轉移機構史太白、英國P4落戶。經開區是全市唯一一個全面佈局六大未來産業的區域,接下來,我們還將重點佈局58個空間載體超600萬平方米産業空間,加快優勢領域率先發展。
(三)我們堅持開放便利、釋放活力,在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上當先鋒
北京亦莊圍繞産業發展需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一大批新産業、新業態快速成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打造高水準、專業化、産業化組織體系,創新了“科技産業統籌部門+産業局+産業專班+平臺公司+要素支撐”工作機制,也在全市率先設立了資訊技術、生物和健康、智慧製造、汽車和新能源、自動駕駛以及積體電路等六個産業局。加強制度創新,14項“兩區”建設案例在全國推廣,頒出全國首張熱食類餐飲機器人食品經營許可證,全市率先試行對進口醫療器械進行符合性驗證檢驗監管。深化土地精細化管理改革,構建“50年國家戰略項目+20年彈性出讓+先租後讓+標準廠房出租出售+工業用地城市更新”五級供地體系。強化金融賦能實體經濟,建立了“産業升級基金+科創基金+種子基金+人才基金+市場化子基金”百億産業基金體系,發揮亦莊國投在投在管千億基金規模優勢,分批組織銀團新增萬億元授信支援實體經濟發展,首批4家銀行已經簽約,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金融活水。深化高水準對外開放,全市首創“抱團出海+境外招商”模式,引入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中德商會等一系列國際機構。北京亦莊綜合保稅區正式獲國務院批復設立,打造全國首個以新質生産力培育發展為核心的綜保區。2023年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兩倍,2024年上半年落地外資項目金額42.5億美元,全市佔比超四成,新增認定20家外資研發機構,在全市佔比將近一半。
(四)我們堅持宜居宜業、産城共榮,在打造高水準人才高地上當先鋒
北京亦莊是一座年輕的城,也是一座年輕人的城。我們聚焦年輕人和産業人才需求,不斷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紮實推動生産、生活、生態融合發展,促進經開區發展從“産城人”向“人城産”轉變。構建更加有力的政策環境,發佈“人才十條”2.0版政策,支援用人單位自主認定人才,吸引集聚各類人才超過40萬人,累計認定亦城人才4100余名,形成了以百名頂尖、傑出人才,千名行業領軍人才,萬名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師為代表的人才雁陣。構建更加宜業的産業環境,打造了從孵化培育、成長扶持到推動壯大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市級以上研發機構超過420家,形成了“小巨人—專精特新—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梯隊,目前我區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為91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154家,在全國國家級經開區中位居前列。構建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我們加快北京兒童醫院新院區開工,推進北京二中東校區、北京小學分校、北京八中分校、六大中心配套學校等7個中小學建設,今年新增中小學學位4400余個。我們也成功舉辦了首屆“泡桐花節”“電競狂歡節”,成為了北京知名網紅打卡地。我們進一步強化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共投入人才房2.5萬套。建設綠色花園城市,推動涼水河、通明湖城市休閒水系建設,以高品質生態環境吸引和留住人才。
下一步,北京經開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乘勢而上,進一步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精準發力、協同發力,始終堅持“國家需要的就是亦莊要幹的、企業需要的就是亦莊要辦的、人才需要的就是亦莊要做的”,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首都新實踐源源不斷地注入強大動能。我們也期待各界朋友選擇經開區、紮根經開區,與我們一起共用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北京經開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孔磊先生的介紹。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各位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新聞機構的名稱。
-
記者
北京電視台記者:謝謝主持人。我想問一下王磊副主任,咱們經開區作為首都高品質發展的開路先鋒,是率先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可否請您介紹一下,經開區就打造國際超一流的營商環境,在推動先進生産要素向新質生産力聚集方面制定了哪些重要舉措?謝謝!
-
嘉賓
王磊:感謝您的提問。經開區聚焦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今年年初發佈實施《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驅動各類優質資源“向新聚合”,打造“向新而優”的産業營商環境,構建與新質生産力更相適應的新型生産關係,加快建設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下面,我重點圍繞四方面要素保障,向各位介紹經開區的主要舉措。
一、持續優化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政策要素
新質生産力多數處於産業化早期階段,政策和規劃的引導、扶持作用尤為重要。我們立足“44637”體系建設,按照“産業分塊、企業分層、聚焦創新、要素支撐”的原則,打造形成“共性要素+産業專項”相結合的普惠政策體系。聚焦企業最關注的科創、人才、金融等要素需求和未來産業發展的關鍵領域環節,先後出臺科創20條、人才十條2.0、細胞基因治療、商業航太、AI原生産業等40余項政策,努力構建對新質生産力最友好的産業環境,支援企業爭分奪秒搶賽道、心無旁騖謀發展。“政策好不好,關鍵在兌現”。我們在全市率先打造政策兌現綜合服務平臺,上新政策兌現日曆模組,實現全區500余個政策事項100%平臺兌現、100%智慧匹配,兌現平均周期由8個月縮短到3個月,免申即享兌現方式惠及企業近2000家次。區內企業對政策日曆滿意度達到100%、對政策從出臺到兌付全過程滿意度達98%。
二、前瞻佈局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
建設服務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共性基礎設施,有利於大大降低企業創新成本,加快企業成長壯大。我們超前佈局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最大規模的公共智算中心,可為企業提供5000P的公共智慧算力。打造全國首個人工智慧數據訓練基地,可為大模型企業提供高品質“刷題”環境空間。發佈全市首個政務大模型服務平臺,努力構建形成“百模千態、安全可控”的政務應用新格局。加速數據要素集聚,依託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建設國家腦健康公共數據平臺,持續推動醫療健康、交通、金融、政務、人形機器人等垂直領域數據聚合,實現自動駕駛專區異常數據集、倣真庫等3項數據産品“首開放”,發佈100個高品質人工智慧數據集,形成50余家數據要素企業創新聚合的生態體系。開放全域應用場景,打造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城市級工程試驗平臺,率先發佈第一批18個區域級智慧城市創新場景需求,和醫療健康、人形機器人等十大領域人工智慧首批標桿型示範應用場景,舉辦“揭榜挂帥”活動,提供標桿場景專項獎勵。設立北京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研究院和北京人工智慧標準化研究院,建設産業加速空間,助力産研成果轉化、中小企業孵化。
三、精準引培新質生産力發展的人才要素
我們面向新質生産力發展需要,持續吸引培育各級各類高水準創新型人才。聚焦引進培育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實施亦麒麟人才品牌工程,出臺“人才十條”2.0政策,從“平臺、資源、主體、人才”多個維度、構築人才政策體系新優勢。聚焦培育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打造積體電路等領域産教融合實訓基地,為企業提供産業技術人才保障。聚焦吸引全球優秀青年,創立全球大學校友之家,為區域全球知名大學校友會、校友搭建交流聯絡、資源共用、創新創業的組織平臺。聚焦激發用人主體活力動能,創新實施用人主體授權賦能改革,在積體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産業領域分級分類建立重點用人主體目錄,授權企業自主認定所需人才。
四、加快完善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金融要素
資本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保障,我們聚焦四大主導産業和六大未來産業等領域,充分利用市級引導基金和市場化股權基金的同時,設立百億區級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形成完善的“産業升級基金+科創基金+種子基金+人才基金+市場化子基金”體系,覆蓋了企業發展種子期、天使期、VC和PE階段全生命周期,目前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已決策投資78億元。我們聚焦初創期科技企業普遍存在收入少、缺少抵押物等問題,在全市探索首創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目前備案風險補償項目超500筆,貸款金額同比增長超50%。我們持續完善企業上市服務體系,與北滬深三大交易所簽訂戰略協議並設立經開區上市服務基地,高效助推區內企業掛牌上市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以實際行動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立足高精尖産業主陣地功能定位,以新質生産力開闢發展新賽道,打造“向新而優”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勇當首都高品質發展的開路先鋒。
我就介紹這麼多,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經開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王磊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人民網記者:謝謝主持人。想請經開區的領導介紹一下外資發展的基本情況,並介紹一下外資保持高品質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們有請經開區工委委員、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全先生來回答。
-
嘉賓
李全:好,謝謝人民網的記者。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對北京經開區外資發展的關注與支援!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北京經開區是北京市改革開放的重要平臺,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經開區聚焦高水準對外開放,縱深推進“兩區”建設,實際利用外資不斷取得新成效。
北京亦莊獲批國家級經開區以來的三十年,外資企業始終是創新發展、開放發展的重要貢獻者和見證者。目前已集聚了來自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余家外資企業,103家世界500強公司投資了158個項目。德國、英國有四分之一的500強企業選擇亦莊。全區外資企業工業總産值貢獻佔比達到69%,稅收佔比近50%。外資總部企業108家,外資專精特新企業64家,外資國高新技術企業148家。
今年上半年,北京經開區實際利用外資完成2.94億美元,同比增長16.1%。進出口實現885.2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7.8%。一是外資企業發展能級持續提升,新獲認定的外資研發中心21家,累積46家,約佔全市三分之一。二是招商渠道持續拓展,在前不久服貿會上舉辦2024投資亦莊高品質發展主題推介會,我們與中法、中德、中瑞商會等6家單位簽訂《全球合作夥伴協議》,我們還在新加坡正式揭牌海外招商代表處,廣泛利用國際招商資源宣傳推介。三是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擴大,全市首創“抱團出海+境外招商”模式,組織企業參展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與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共同組織中英生物醫藥交流論壇活動,持續提升國際影響力。
作為首都唯一的國家級經開區、全國唯一一個集六區政策為一體的經濟功能區,近年來,北京亦莊的高精尖産業底色更加鮮明,政策制度紅利更加突出,多元化産業集群、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加凸顯,成為外資加碼投資,選擇在亦莊更好共用中國市場、中國機遇、中國紅利的主要因素。
去年以來,我們構建了外資企業“2+X”的政策支援體系。這裡的“2”是指外資九條和服務20條政策,X指外資扶持事項清單。比如,在外企服務20條方面,我們從“密生態、強供給、優界面、提環境、促宜業宜居”五個方面,通過推動高端服務業開放發展、支援重點開放領域先行先試、開展“我為外企找市場”“我為外企募人才”“我為外企找夥伴”等活動,用服務指數換企業的發展指數,打造存量企業有獲得感、全球企業有嚮往感的“近悅遠來”服務品牌。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優化升級“2+X”外資政策包和服務包,確保涉外服務“極簡審批”“極優服務”,為外資企業深耕中國市場鋪平跑道;我們將繼續做好外資企業發展的支援者和同行者,為外資企業因市場紅利選擇北京經開區,因創新紅利加碼北京經開區,因開放紅利做大做強,積極打造“外資首選地”地區品牌。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李全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新京報記者:謝謝主持人。我想問一下經開區的領導,咱們在保障重大産業方面,從土地要素保障和優化規劃服務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舉措?謝謝!
-
主持人
葉昶:好,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們有請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伊元甲先生來回答。
-
嘉賓
伊元甲:感謝您的提問。經開區作為首都實體經濟的壓艙石、高精尖産業主陣地,始終將加快高品質發展作為核心任務,持續探索規劃、土地的精細化管理,引導主導産業和重大項目合理佈局。
一、在土地要素配置方面,堅持“項目跟着規劃走、土地要素跟着項目走”,為企業提供低成本、高適配的土地空間
一是劃定保護紅線,為高精尖産業發展提供充足的空間保障。經開區出臺了《亦莊新城工業用地紅線管理辦法》,共劃定了34平方公里的工業用地保護紅線,嚴禁擅自調整工業用地用途,守住工業用地“基本盤”。
二是優化供地方式,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實施“50年國家戰略項目+20年彈性出讓+先租後讓+標準廠房+城市更新”的五級供地模式。目前,80%的企業均採用“先租後讓”方式取得土地,在租賃期內企業僅需支付5年期租金,使企業在經營初期可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生産中來。
三是加快城市更新,推動工業用地集約節約利用。經開區已出臺系列城市更新政策,3年時間共盤活工業用地470公頃,提供産業發展空間569萬平方米。如“天空之境·産業廣場”項目,通過向“天空、地下”要空間,將容積率由1.5提高到3.5,建築面積由1.45萬平方米增加到9.8萬平方米,成為北京首座“摩天工廠”。
二、在優化規劃審批方面,堅持提高企業辦事便利化水準,為企業提供高效精準服務,助力項目快速落地投産
一是優化審批流程,實現拿地即開工。出臺工業用地使用權帶設計方案供應管理辦法,充分利用規劃綜合實施方案公示的30天時間,同步開展設計方案徵集、公示及審查工作,實現工業用地出讓當天即可取得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目前,小米汽車、寧德時代等10個項目均在拿地24小時內實現了開工建設。
二是實施用地混合,靈活滿足産業需求。立足創新型企業對空間複合利用的需求,率先實施生産與研發用地混合、商業與公服用地混合,在近兩年新許可的近百個工業項目中,均合理引導工業用地相容配套功能,為企業提供不超過地上總建築規模15%的配套空間。
三是創新推出“一企一冊”,提升主動服務水準。經開區為每個新建工業項目的企業定制提供一套包含3套二維碼資料庫、42個樣例圖表、98條告知清單的《規劃管家服務手冊》,同時為每家企業安排專屬責任規劃師提供全程技術輔導,讓企業在入區伊始就有據可依,解決企業不了解規劃要點等痛點問題。
下一步,經開區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優化土地管理模式,不斷探索城市更新、彈性增容、工業上樓等先行先試做法,提升土地精細化管理水準,為高精尖産業發展、重大項目合理用地提供堅實保障。
-
主持人
葉昶:好,謝謝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伊元甲先生的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科技日報記者:謝謝主持人。剛才經開區領導介紹了經開區是全市唯一一個全面佈局六大未來産業的區域,請介紹一下,下一步經開區佈局未來産業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規劃和舉措?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們有請經開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孔磊先生來回答。
-
嘉賓
孔磊:好,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搶抓新一輪科技和産業變革機遇,經開區在原有産業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提出全面佈局六大未來産業,具體是未來資訊、未來健康、未來製造、未來能源、未來材料、未來空間。具體而言:
一方面,我們持續推動在經開區已有較好基礎、有一定成熟度的未來産業。目前,在20個細分領域,我們有9個已經具備較好發展基礎。主要講三個方面的案例。在商業航太領域,聚集了50余家商業航太企業,民營火箭整箭研製企業數量佔全國70%以上,當前正全力建設北京火箭大街和空天街區,打造中國商業航太聚集發展主陣地。在未來健康領域,我們支援基因治療産品開發企業、基因測序技術開發企業發展,持續推進錦籃基因等項目。在類人機器人領域,支援優必選人形機器人總部項目、小米機器人示範項目建設。在市裏的指導下,建設北京具身智慧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北京市機器人産業園,進一步保持在機器人領域領先優勢。
另一方面,我們前瞻佈局一部分還處於發展初期的未來産業。比如,在第六代行動通訊領域,建設北京未來資訊技術研究院,加強超寬頻太赫茲通信、安全無線局域網等技術研發。在亦城財富中心掛牌了“北京6G實驗室”。在量子資訊領域,推動量子計算商業化原型機、量子編解碼和調製解調晶片等産品迭代研發。積極引進坤煜量子項目,在信創園掛牌“量子·未來社區”。在腦科學與腦機介面領域,加快腦機介面創新産品在臨床醫學等領域的示範應用。引入靈心慧智項目,建立全球領先的採-診-療一體化腦科學平臺。在合成生物領域,推動核酸合成、酵母蛋白源産品研發生産以及專用化學品綠色生物製造等技術迭代。推動華昊中天等項目建設。在新型儲能領域,打造高水準新型儲能産業示範區。推進液流電池、鋰離子電容器等産業化項目落地。碳捕集封存利用領域,依託中晶環境與中核261科技園打造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孵化服務平臺,鼓勵開展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領域垂直孵化。在新一代生物醫用材料領域,推動企業開展高品質生物醫用材料開發和應用,佈局産業空間掛牌“北京亦莊未來生物材料特色産業園”。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出臺合成生物、新型儲能等一批細分領域政策,掛牌一批特色産業園區,實現一批前沿技術突破,招引一批重點項目,系統推動未來産業領航發展。
經開區將依託亦莊新城京津發展走廊和區域協調發展帶,結合城市功能佈局,規劃六大未來産業示範區,佈局未來特色産業園區,共同形成“一廊一帶多中心、開放共創特色園”的未來産業發展空間格局。強化國際合作交流,深度參與全球未來産業分工,打造未來産業策源高地,引導未來産業向專業化、精準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謝謝各位!
-
主持人
葉昶:謝謝經開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孔磊先生的回答。
時間關係,提問環節到此結束。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出席今天的發佈會,向大家介紹經開區高品質發展成就,也請各位記者朋友繼續關注和報道北京“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如果有進一步採訪需求可以和我們聯繫。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