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葉昶: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本場是系列主題發佈會的第十二場,主題是“強功能 興産業——築牢首都南部地區發展高地”。
豐臺是首都中心城區、城南發展腹地,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樞紐。近年來,豐台區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賦予豐台區的“四區一樞紐”功能定位,牢牢把握服務首都功能、支撐中心城區、引領城南發展,融促區域協同的職責使命,推動區域高品質發展,拓維升級,全面提速。
為向大家更好介紹豐台區高品質發展的各項成效,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
豐台區委副書記、區長 初軍威先生
豐台區委常委、副區長 崔旭龍先生
豐台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韓新星先生
豐台區副區長 李宗榮先生
各位發佈人將向大家介紹相關工作情況,並回答各位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有請豐台區委副書記、區長初軍威先生向大家介紹豐台區高品質發展總體情況。
-
嘉賓
初軍威: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高興在這裡同大家見面,介紹豐台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首先,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向大家長期以來對豐臺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心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謝!
豐台區是北京城六區之一,轄區面積306平方公里,橫跨二環到六環,常住人口202萬。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力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準,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立足“四區一樞紐”的定位,持續打造首都功能拓展區、中心城區增長帶、城南行動引領者、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區域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實步伐。2023年,地區生産總值完成2187.5億元,同比增長6.5%;固定資産投資完成780億元,同比增長18.9%;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3.2%。全區新設市場主體2.13萬家,同比增長32.2%;其中,新設企業主體1.8萬家,同比增長26.6%;新設註冊資本5000萬元以上企業577家,同比增長49.5%;新增國高新企業775家,同比增長33.2%。
一、穩步推進重點功能區建設,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麗澤金融商務區加速崛起,進入高品質發展的“收穫期”。截至目前,已入駐企業1199家,集聚了銀河證券、長城資産、中信資管、華為中國區總部、Thunes中國總部等國內外優質企業,以金融業為主、科技和高端商務為支撐的産業生態逐漸形成;今年1-7月全口徑稅收同比增長41%。交通條件不斷優化,地鐵14號線、16號線高效運營,新機場線北延加快建設,11號線、麗金線已納入北京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麗澤城市航廈預計2026年建成投用,屆時可實現值機辦理、行李托運等功能,從麗澤城市航廈抵達大興國際機場僅需20分鐘;隨着地下空間一體化、綜合管廊等多項地下工程進入收尾階段,群眾期盼多年的麗澤路將於今年年底實現高品質通車。環境品質持續提升,規劃建設高品質綠色空間2800畝,已有超千畝實現開放,大力營造蓮花河、豐草河生態水系景觀,打造國內首個園林式金融商務區。2022年首次參加“兩區”重點園區(組團)發展提升專項行動評價,麗澤金融商務區在20個參評園區中位居第一。麗澤正在成為眾多優質企業棲息和發展的新沃土,在豐台區高品質發展進程中龍頭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為全市金融科技産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關村豐臺園創新引領,産業示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入駐企業近2.4萬家,科技類企業佔比達到55%,國高新企業數量佔全區65%,集聚上市公司33家。高精尖産業體系不斷完善,軌道交通、航太航空兩大主導産業産值突破4000億元。北京看丹獨角獸創新基地入駐獨角獸、潛在獨角獸企業19家,正在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獨角獸企業集聚區。北京園博數字經濟産業園創新中心一期完成結構封頂,已吸引51家優質企業入駐。
南中軸地區蓬勃發展,正在打造引領首都南部崛起的生態軸、文化軸、發展軸。重大國家級文化設施加速落地,中央芭蕾舞團業務用房擴建項目明年正式投用,國家自然博物館年內實現開工建設,首都規劃展覽館建築設計方案已基本穩定,正在積極推進各項前期工作。由大紅門服裝商貿城轉型的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已實現全面開園,獲評“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已吸引270余家企業入駐。全國首家、線下規模最大的“京東生活港”計劃年底亮相,打造7萬平方米潮流購物空間。規劃1.6萬畝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已建成萬畝綠地景觀,正在加快建設首都南部最大公園群落,高59米的觀景平臺已成為城南觀景新地標和網紅打卡地。
永定河以西地區建設發展按下“加速鍵”,正在成為承載首都功能新的前沿陣地。河西地區面積127平方公里,區域生態資源優勢突出、科教資源富集,有1.9萬畝的千靈山、1.4萬畝的北宮國家森林公園、7700畝的園博園等高品質綠色空間,匯聚了航太三院、航太十一院、中央民族大學豐臺校區等18個科研院所和高校。為加快河西地區發展,今年年初,我們集中開工46個重點項目,帶動投資預計超500億元。交通路網不斷完善,京良路西段等道路實現通車,4條斷頭路打通;地鐵1號線支線開工建設,新設8座車站,聯接中央民族大學豐臺校區、航太三院、園博園等重要節點;同步優化地鐵周邊功能佈局,規劃建設北宮低空經濟産業園、王佐新質産業園、中車二七智慧製造産業園等特色園區,為區域注入産業發展新動能。
二、着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積極佈局産業發展新賽道
在低空經濟領域,我們將充分發揮我區在航太航空、軌道交通産業領域積累的技術、人才等優勢,在空域規劃設計、通信導航技術、飛行器核心部件研發等領域集中發力,在頂層設計、標準制定、技術供給等方面引領行業發展,加快規劃建設200萬平方米的低空經濟産業園,全力打造首都低空經濟産業發展示範區。目前,我區依託區內100多家低空經濟重點企業,發起成立了北京低空經濟産業發展聯盟,系統整合行業內頂尖資源。9月19日,聯盟將聯合鳳凰網共同舉辦“鳳凰羽豐,智領低空”首屆低空經濟創新引領大會,為行業技術交流、産品展示、合作發展搭建專業化平臺,目前報名參會參展企業達500余家。
在商業航太領域,全區已聚集重點企業100余家,涵蓋了火箭研製、衛星運營等全産業鏈條,形成了星箭齊備的産業生態,持續深化與航太一院、航太三院等重點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推動産業生態健康快速發展。連續舉辦兩屆中國商業航太發展大會,持續助力牽引優勢資源整合,以中國星網系統研究院、應用研究院為代表的優質科研機構落地,衛星網際網路産業園正式開園,大力吸引以通信、導航、遙感等為代表的衛星應用産業入駐,全力打造商業航太産業新高地。
在生物醫藥大健康領域,充分利用首都醫科大學、天壇醫院等醫療科研資源,建設智慧醫工産業園,構建以高水準研究型醫院為牽引的産業集群;協同首農集團等龍頭企業成立未來食品産業合作發展聯盟,落地未來食品特色産業園,佈局開展微生物蛋白等前沿技術研發,打造首都未來食品産業“策源地”和“樣板區”。
三、加快城市更新産業煥新,推動城市功能品質實現更好提升
城市更新加快推進。首批7個超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項目全面啟動,預計總投資911億元,項目數及投資額均居全市第一。“十四五”期間,大力推動13個棚戶區改造項目,總投資約1100億元,涉及居民約1.26萬戶、3.78萬人;目前有6個項目已完成凈地,所涉居民安置率超過90%。圍繞重點區域加快公共空間更新改造,推動綜合品質提升,建成方莊文化藝術中心、馬家堡文化活動中心等特色亮點消費地標,充分展現城市發展魅力。
文旅資源煥新激活。長辛店老鎮位於京西南永定河畔,是明清“九省禦路”上的商貿重鎮,也是首都紅色文化和近現代工業文明的重要策源地;目前,我們按照“千年驛站、老鎮常新”的定位,加快推動老鎮有機更新,建設兼具歷史文化魅力與經濟發展活力的文化復興地區;商業街區一期1.6萬平方米將於年底精彩亮相,打造“國潮一條街”,屆時歡迎市民朋友們前來走一走、轉一轉,感受新老交融的獨特風貌。同時,作為華北地區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兩開門衛城,宛平城正在加快建設博物館之城,努力構建精品博物館集群。
“點靚涼水河”行動深入實施。涼水河豐台區段長11公里,流經麗澤金融商務區、北京南站、首都商務新區等重點區域,沿線居民及就業人口超過40萬。目前,我們已全線啟動“點靚涼水河”行動,正加快規劃建設2.8公里遊船線路、20.6公里騎行道和18公里濱水步道,沿河開闢槳板、皮划艇、嬉水區等多樣場地,為市民提供集親水體驗、娛樂休閒、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城市活力開放空間,全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景觀面貌。
花園城市建設穩步推進。立足花鄉800餘年花卉種植歷史,規劃建設國際總部經濟型綠色科創園區,構建千億級花卉産業集群;大力實施“綠道、碧道、秀道”工程和“金角銀邊”工程,將特色産業、城市空間與花園要素有機融合,打造“首都綠色客廳、京南錦繡花城”。
堅持以高水準安全保障高品質發展。強化風險防控,加強協同共治,深入開展安全生産和消防隱患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將安全發展理念貫穿豐臺現代化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推動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取得實效。
四、緊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全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生態環境品質大幅改善。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十四五”期間PM2.5濃度累計改善16.8%,保持穩定達標;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3.2%。
住房保障更加有力。全力打造老舊小區改造“暖心工程”,“十四五”期間完成114個老舊小區、325.2萬平方米改造任務,惠及居民5.3萬戶。大力推進老樓加梯,“十四五”期間完成老樓加裝電梯237部,惠及居民2844戶。
教育醫療資源不斷優化。“十四五”期間,新建中小學10所、新增學位超過1.1萬個;今年9月,北京第五實驗學校科技園校區、北京十一學校豐台中學等5所學校正式開學。天壇醫院、豐臺醫院新院區順利開診,北京口腔醫院將於年底前投用,進一步滿足群眾醫療保障需求。
同時,我們將立足區域功能定位和資源稟賦,繼續辦好中國戲曲文化周、“盧溝曉月”“花開豐臺”等特色活動,着力滿足群眾多元精神文化需求。今年9月14日至10月31日,北京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首屆“京綵燈會”將在北京園博園盛大召開,屆時園內會精心佈置百餘組絢麗燈組,融合文娛表演、美食天地、親子游樂等豐富內容,打造“夜市、夜游、夜秀”多元業態,為中秋抒懷,為國慶獻禮,歡迎廣大市民朋友來豐臺打卡游玩!
各位媒體朋友們!今天的豐臺,發展空間更加廣闊、發展動能全面提升、發展潛力加速釋放、發展優勢持續增強!站在新的起點上,豐台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倍增追趕、合作發展,以深化改革創新激活發展動力,用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豐臺篇章,以實幹實績為新中國成立75周年獻禮!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初軍威先生的介紹。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各位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新聞機構的名稱。
-
記者
北京商報記者:您好!這個問題想提給豐台區委常委、副區長崔旭龍,我們注意到,今年豐台區持續在低空經濟、商業航太、智慧醫工等産業新賽道上發力,助推新質生産力的發展。請問:豐台區如何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産業?産業佈局上有哪些規劃舉措?目前成效如何?謝謝!
-
嘉賓
崔旭龍: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感謝您對豐台區産業發展的關心。豐台區立足現有基礎和優勢、搶抓機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主要有四方面的舉措:
一是積極壯大主導産業,以優勢産業升級帶動未來産業佈局。豐台區立足軌道交通和航太航空兩大千億級産業集群,聚集了中國中鐵、中國通號、航太一院、航太三院等300余家領域重點企業,擁有以全國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國家級創新平臺17家,為豐台區積極佈局未來産業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在發展低空經濟、商業航太等方面,已取得了顯著的先發優勢。
二是加快科技企業聚集,以科學技術創新促進産業提質增效。豐台區經長期探索,已形成了“541”的企業梯隊培育結構,5.4萬家科技型企業為基礎層,4142家國高新、專精特新企業為骨幹層,127家小巨人、獨角獸、上市企業為領軍層;特別是近兩年以中國星網系統院、應用院,中兵智慧創新院為代表的一批創新型企業落地,成為帶動區域科技創新、産業升級的新質主力軍。
三是加快建設特色産業園,以産業鏈創新鏈聚集打造細分優勢産業。園博數字經濟産業園規劃建築面積110萬平方米,吸引數字金融、智慧製造等企業集聚發展;豐臺科技園西二區規劃建設200萬平方米的北宮低空經濟産業園;中車二七智慧製造基地,通過城市更新方式正在加速推進建設;值得買數字經濟産業基地、凱普林先進鐳射器産業創新中心等重點項目正加快建設。未來,這些特色産業空間將凝聚一批産業鏈創新鏈優質企業,形成具備規模的引領型産業集群。
四是完善創新創業生態,以良好營商環境助推新興業態培育。豐台區擁有國家級、市級孵化器25家,位居全市第二,14個街鎮完成孵化載體佈局。設立了總規模達2.5億元的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豐臺聯合基金,支援各領域核心技術攻關。持續發佈智慧城市應用場景,支援駐區企業新技術、新産品應用,助力企業拓展市場,促進新業態的培育。
目前,豐台區正在按照中央、北京市對發展新質生産力的要求和部署,重點謀劃一批新産業賽道,為豐台區産業發展注入新動能。下面我就記者關心的低空經濟、商業航太、智慧醫工三個方面再簡要介紹一下:
一是低空經濟産業。正如剛才軍威區長所介紹的,我們瞄準未來低空飛行大規模化發展趨勢,解決低空空域管理難題,推動低空空管、飛行器研製、運營服務三大産業格局落地見效。成立北京市低空經濟産業聯盟;制定促進低空經濟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和若干措施;籌建“低空空域智慧管控及安全保障技術實驗室”;規劃建設200萬平方米的低空經濟産業園,愛生無人機作為首批企業即將入駐;中車二七智慧製造基地和首鋼二通廠為低空經濟産業研發中試、組裝測試等環節提供26萬平方米廠房空間,摩詰創新、中科睿信等一批優質企業即將落地。
二是商業航太産業。我們在全市率先發佈區級《商業航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一軸”引領、“雙輪”驅動、“百+”生態的産業發展路徑;豐台區衛星網際網路産業園正式開園,將以豐臺創新中心為重點區域,打造集技術研發、項目轉化、企業孵化、産品測試認證於一體的特色園區,力爭到2028年超過100家衛星網際網路企業入駐;中關村領創商業航太産業聯盟等平臺組織日益活躍,連續舉辦兩屆商業航太發展大會,搭建了專業化、常態化的交流合作平臺。
三是智慧醫工産業。依託天壇醫院、北京口腔醫院等區內醫學資源,以鼎業未來健康産業園為先導區,啟動天壇智慧醫工産業園建設。該産業園將專注於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數智醫學等高精尖産業發展,旨在構建一個以高水準研究型醫院為核心的生命健康産業集群。今年5月已成功舉辦了首屆智慧醫工産業創新發展大會,並將出臺相關政策,針對早期項目挖掘、概念驗證、臨床研究等關鍵環節,提供精準支援。
下一步,豐台區還將出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的工作方案》,制定支援科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政策措施以及細分領域專項政策,綜合運用資金、空間、人才等舉措,促進創新要素落地集聚,努力打造首都新質生産力發展的産業高地。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豐台區委常委、副區長崔旭龍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新京報記者:謝謝主持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我們也注意到豐台區在城市更新領域也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效,比如南中軸-大紅門地區轉型升級、長辛店老鎮有機更新、方莊等區域綜合型城市更新等。我們想請問:豐臺城市更新的思路和路徑有哪些?如何進一步打造樣本案例?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新京報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們有請豐台區副區長李宗榮先生來回答。
-
嘉賓
李宗榮:感謝您的提問。下面由我介紹豐台區城市更新有關工作情況。自2023年《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實施以來,豐台區聚焦城市更新,進一步釋放發展空間,提升城市活力,積極探索可持續、能推廣的城市更新“豐臺模式”。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將城市更新工作納入區委城工委議事範疇,成立城市更新專項小組,推動城市更新相關工作。街鎮用好黨建協調委員會機制,充分調動轄區內各級黨組織、企事業單位、居民等多元主體,聽取各方意見。城市更新項目推進中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成立項目“黨員先鋒隊”,助力項目建設。
二是堅持規劃先行。在市級總規框架內發揮區級建設主戰場的作用,重點加強街區控規與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的銜接,方莊街道編制全市首個街道層級的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同時豐台區點線面結合謀劃,聚“點”,以站城融合為導向,打造強疊加、強輻射的樞紐節點。連“線”,以綠道、碧道、秀道“三道”工程為“城市骨架”賦能城市更新。強“面”,系統挖掘城市歷史底蘊、時代特徵,打造強感召、強認同的城市界面。
三是堅持系統推進。建立“一辦一院一平臺多夥伴”工作機制,結合豐台區全面推進的“倍增計劃”和“夥伴計劃”,積極引導建設、運營及金融等多元企業參與城市更新,推動多層次、多結構、多形式共同合作。探索“城市更新+産業煥新”實施路徑,結合區域産業發展主導戰略,加強産業地圖和城市更新項目地圖的疊圖發展,推進産業內容和更新載體聯動互促。搭建“街企結對”合作模式,着力引導街道挖掘區域特點,鼓勵企業積極與街道對接合作,凝聚發展共識,以“微利可持續”的投資建設理念參與城市更新的合作共建。
四是堅持分類實施。2024年豐台區計劃實施城市更新項目共計57大項82小項,涉及總投資約104.5億元,涵蓋居住類、産業類、設施類、公共空間類、區域綜合類五大類。居住類打造宜居生活家園,馬家堡68號院2號樓作為豐台區首個危舊樓改建試點項目,政府、産權單位、居民三方出資共同推動項目實施,目前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産業類促進空間提質增效,大紅門服裝商貿城轉型成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已吸引入駐企業超過270家。京印國際中心由原有的鞋類批發市場升級為高端甲級寫字樓。設施類織補公共服務短板。科豐倉儲用房更新改造項目將閒置的儲煤倉庫變身成為城市多功能運動空間。芳華里家庭養老社區由閒置近30年的方莊電影院更新改造為提供多元服務的養老社區。公共空間類提升城市環境品質,“點靚涼水河”行動依託涼水河豐臺段,打造“文、旅、體、商、水”一體的活力片區。區域綜合類探索片區整體煥新。長辛店老鎮地區以“老鎮常新”為目標,將特色地區保護傳承與有機更新協同發展同步推動;方莊街道圍繞“典雅方莊、溫暖生活”的定位,有序推進兩個規劃編制,聚焦民生深入推進片區綜合更新,已取得可視化成果。
下一步,豐台區將進一步加強政策制定、要素對接、項目打包,讓城市更新主體能夠輕裝上陣,讓更多具有豐臺特色的城市更新理念綻放風采,讓更多屬於豐臺城市更新的實踐成果批量涌現。
-
主持人
葉昶:謝謝豐台區副區長李宗榮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人民網記者:謝謝主持人。我想請問李宗榮副區長,前段時間南森觀景臺開放受到了許多市民的喜愛,已經成為了城南地區的熱門打卡地。作為全市首個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非生態涵養區,豐台區如何助力北京花園城市的規劃建設?您能否介紹一下,豐台區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取得的舉措和成效?謝謝!
-
嘉賓
李宗榮: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正如您剛剛提到,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作為首都南部“生態綠肺”,以“無界自然”理念成為市民微度假“松弛游”的熱門選擇,南森觀景臺成為俯瞰京城的網紅打卡地;豐台區獲評全國首個超大城市中心城區“兩山”實踐創新基地,也是全市首個獲此稱號的非生態涵養區。這些成果是對豐臺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極大肯定。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豐臺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舉措和成效。
錦繡豐臺,古韻今輝。豐臺地處京畿重地,地域自成一體,文化自成一脈,歷史淵源深厚,是首都北京西南一抹亮麗的風景。近年來,我們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生態環境品質發生了根本性、全局性的變化,豐臺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城市綠意濃,舉目皆錦繡。2023年豐臺PM2.5年均濃度33微克/立方米,連續三年穩定達標;優良天數293天,比例首超八成,藍天含金量不斷提高。國家和市級地表水考核斷面全面消除劣V類,初步實現“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目標。生態環境品質指數(EI)、土壤環境品質保持穩定,確保全區人民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綠波蕩漾豐臺地,翠影婆娑映日新。我們啟動“點靚涼水河”行動,並依託“道路、河湖、鐵路”沿線空間,實施“綠道、碧道、秀道”“三道”工程和“金角銀邊”工程,推動實現水安全、水生態、水環境和水景觀的有機結合,“最好的去處”正在成為豐臺最美的名片。按照“一軸一廊一屏障、百路百園百社區”的森林城市格局,依託南苑路和大紅門路構建“禮樂雙軸”,建設以南苑森林濕地公園為代表的南中軸公園群,釋放“城南綠肺”生態活力,2023年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綠色正在成為豐臺發展的基礎、發展的優勢、發展的驕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積極探索“兩山”雙向轉化豐臺路徑,全面釋放生態紅利。開展河西地區高精尖産業用地盤活利用專項研究,落位河西生態科技城,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全面啟動“十大場景”等重點任務,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和花園城市建設;立足800多年花卉種植歷史,打造豐臺花卉産業“金名片”;麗澤金融商務區已成為兼具人文關懷與生態韌性的國內首個園林式金融商務區,2022年獲評生態環境部綠色低碳典型案例,是北京市唯一獲評的園區。
不止共棲、樂享生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3年,我們率先在中心城區開展全區域、全網格、全物種生物多樣性調查,記錄全區動植物超1000種,生態系統完整性、多樣性不斷豐富,首都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院(總院)落戶豐臺。同時,我們積極引導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越來越多群眾成為“環保監督員”“生態衛士”。
從提出創建首都中心城區“兩山”基地示範區,到獲評“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如今,豐臺藍天白雲、森林繞城,在高品質發展的征途上,正闊步邁入綠水青山間。站在新起點,豐台區將以創建生態文明示範區為目標,全力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活力的産業環境,宜人的生態環境,特色的人文環境,良好的安全環境,積極探索綠色高品質發展模式,着力打造魅力、活力、幸福、花園、和諧之城。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李宗榮先生的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新華社記者:感謝主持人。想請問一下韓新星部長,能否請您介紹一下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精華區的建設情況?另外,豐台區是如何利用好這些文化資源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謝謝!
-
嘉賓
韓新星:感謝您的提問。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承載着北京“山水相依、剛柔並濟”的自然文化資源和城市發展記憶,也積澱着盧溝橋、宛平城、長辛店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以其大氣磅礡的自然稟賦和硬氣昂揚的精神內涵,孕育滋養着豐臺大地。
為深度挖掘整合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豐台區高起點、高標準打造西山永定河文化精華區。建設重點概括為“一核、四區、兩廊道”。即“一核”指以抗日戰爭主題片區為核心;“四區”指打造“宛平博物館之城”片區、盧溝橋歷史古橋片區、長辛店老鎮城市更新片區、園博園生態園林片區;“兩廊道”指建設永定河生態自然廊道、“九省禦道”文化廊道。
前期,我們主要做了幾項工作。在文物保護方面,開展了長辛店二七大罷工舊址修繕、盧溝橋數字化保護等項目,並對宛平城墻戰爭遺跡開展了研究保護,片區範圍內文物得到維護和改善,文化資源得到進一步研究梳理。打造特色街區方面,通過城市有機更新導入新業態、新模式,以“紅色研學+沉浸式紅色文旅+小型博物館”為特色,多維度提供紅色文化旅游供給。“宛平博物館之城”“宛平新春嘉年華”“宛平舊書部落”等項目或活動陸續推出;全面實施“長辛扶搖計劃”,以藝術與創新設計推動長辛店老鎮煥新。在提升紀念功能方面,充分圍繞盧溝橋、宛平城、抗戰紀念雕塑園等紅色資源,加強整體統籌,深挖歷史內涵,加快推進抗戰主題片區核心區建設提升。
隨着文化資源的有效利用,一系列富有豐臺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也應運而生,獲得了很高的人氣。例如:今年春節“宛平新春嘉年華”舉辦期間,宛平城經過保護性修繕引入的多處點位成為網紅打卡地,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兩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客流量同比增長400%;再比如,國家級戲曲文化品牌——中國戲曲文化周已在北京園博園成功舉辦七屆,累計邀請戲曲團體330余家、開展活動2800余場次,培育打造了“戲曲與園林相交融”的文旅融合新樣態。可以説,紅色文化、衛城文化、古鎮文化、生態園林文化等多元文化聚集、歷史與現代相互交融的區域文化特色正在逐漸形成。
今年,西山永定河文化精華區重點項目和品牌活動還將有“大動作”:在北京園博園,首屆“京綵燈會”、第八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將交相輝映;長辛店老鎮商業街區一期將精彩開街,建設“留住鄉愁、面向未來”的文化復興地區;“宛平博物館之城”將有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古琴博物館、黑膠唱片博物館等文化設施、非遺體驗活動陸續亮相。也歡迎大家到豐臺來,一起感受“古城新韻”。
-
主持人
葉昶:謝謝豐台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韓新星先生的回答。
時間關係,提問環節到此結束。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出席發佈會,向大家介紹豐台區高品質發展成就。也請各位記者朋友繼續關注和報道北京市“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大家如果有進一步採訪需求,可以和我們聯繫。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