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葉昶: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本場是系列主題發佈會的第八場,主題是:“五宜”朝陽奮力推進高品質發展。
朝陽是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載區和國際交往的重要窗口,近年來,朝陽區把堅持高品質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按照市委提出的“四個走在前”的要求,深入實施商務科技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全力建設“宜居、宜業、宜商、宜學、宜游”的“五宜”朝陽,讓人民能夠感受到生活的便利、工作的順心和環境的優美。
為向大家更好地介紹朝陽區高品質發展的各項成效,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
朝陽區委副書記、區長 吳小傑先生
朝陽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趙海東先生
朝陽區委常委、副區長 舒畢磊先生
朝陽區副區長 劉福澤先生
北京商務中心區管委會主任 陳黛女士
各位發佈人將向大家介紹相關工作情況,並回答各位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有請朝陽區委副書記、區長吳小傑先生向大家介紹朝陽區高品質發展總體情況。
-
嘉賓
吳小傑: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高興在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圍繞“五宜”朝陽奮力推進高品質發展主題,向大家介紹朝陽區相關工作情況。
近年來,朝陽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堅持高品質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按照市委提出的“四個走在前”的要求,“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我們全面推進商務科技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宜居、宜業、宜商、宜學、宜游的“五宜”朝陽建設,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一)全力增強首都經濟大區的支撐作用,夯實高品質發展基礎。朝陽區是全市經濟發展的主陣地,我們始終牢記、堅決扛起加快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大區擔當,2023年朝陽區GDP突破8000億元大關,達到8387.2億元。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始終保持全市首位,固定資産投資連續五年保持在千億元規模以上。2024年是朝陽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一年,我們堅持以系統思維佈局落子,在消費促進上大力優化結構、升級空間、拓展供給、豐富活動;在投資促進上緊抓國家“三大工程”戰略契機,全力強儲備、盯開工、疏堵點、促入市;在企業招引上全面推動帶規劃、帶空間、帶生態、帶政策、帶資本“五帶”招商,上半年實現主要指標穩中向好、産業結構優化成效凸顯。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市該行業比重分別達到18%、44.4%;特別是今年資訊服務業成為全區第二大支柱行業;資訊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近1/4,增長貢獻率合計超過4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資訊服務業新增規上單位分別實現收入超150億元,商務科技雙輪驅動發展戰略釋放出強勁勢能。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統籌好穩當前和增後勁關係,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一方面大力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另一方面持續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同時深入推進營商環境改革,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讓營商環境更有溫度,讓企業更有獲得感。
(二)全力構建首都新質生産力融合發展示範區,厚植高品質發展動能。朝陽區是全市數字經濟核心區,我們緊密圍繞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把科技創新作為推進高品質發展的無選之選、必選之選和優選之選。立足朝陽要素資源稟賦,我們精準擇優賽道,系統構建以産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數字安全為核心的“3+X”産業創新體系,着重發揮網際網路3.0、産業網際網路、數字安全、數字醫療産業的主導作用,多領域開展與京津冀地區的跨區域協作以及與駐區央國企、高校、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努力實現科技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目前,全區現有、在建、規劃的各細分領域特色産業園區和平臺41個,我們在人工智慧、數字安全企業均已實現産業鏈全覆蓋,網際網路3.0企業超1200家,在全市形成領跑態勢。
接下來,我們還要持續完善創新生態。高標準建設國際創業投資集聚區和國際科技組織總部集聚區,深化“數據要素生態合作夥伴計劃”和“數據要素×”行動,加快大模型行業應用,依託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打造具備全棧國産化服務能力的“AI工廠”。同時,持續壯大主導産業。抓好已出臺的網際網路3.0、人工智慧、數字醫療、數據要素等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推進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還要持續優化空間佈局。加快提升中關村朝陽園北區環境品質和産業承載能力,緊抓北部科技創新發展帶、東部北京理工大學朝陽科技園、南部與北工大共同推進的山河灣谷創新區建設,增強中關村網際網路3.0産業園、數字産業創新中心等園區平臺輻射效應,以高能級平臺引擎構築創新策源高地。
(三)全力提升“兩區”開放能級,釋放高品質發展活力。朝陽作為首都對外交往窗口區和國際化資源最集中的區域,我們充分發揮“兩區”政策疊加優勢,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累計形成71個改革創新實踐案例,其中11個在全國推廣、5個在全市推廣,今年上半年“兩區”新增外資入庫項目、落地外資項目均居全市首位,近三年貨物進出口總額佔全市40%以上、新設外資企業數量全市第一。特別是CBD歷經20餘年發展,吸引力指數排名躍居全球第七、亞洲第二、始終保持全國第一,今年又當選全球商務區創新聯合會輪值主席機構。與此同時,我們全力打通外國人來華堵點,以小切口改革為探索,實現區內三級醫院、直屬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重點商業綜合體、文旅場所外卡POS機全覆蓋,藍色港灣成為全國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
下一步,我們會進一步突出國際化特色優勢,全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商務中心區、國際金融聚集區,實施總部成長計劃,圍繞數據跨境、保稅物流、國際商事仲裁等領域加強項目化、整合式制度創新,充分用好各類國際化商貿交流平臺,推動高品質“引進來”和高水準“走出去”。
(四)全力打造超大城市城鄉融合樣板,激發高品質發展潛力。朝陽農村地區面積佔全區3/4,是未來推動高品質發展的腹地和重要載體。作為全市高水準城市化綜合改革先行區,朝陽區的農村城市化歷經綠隔建設、奧運重點共層項目帶動、重點村建設、土地儲備、棚改以及新總規實施以來減量發展背景下的城市化建設等多個階段,各項任務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區154個行政村中112個已完成整體騰退,26萬人實現上樓安置。十年來農村地區拆除違法建設約4000萬平方米,朝陽也成功創建基本無違法建設區。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地區發展品質、激發鄉村振興活力,2022年我們啟動城鄉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動南部崛起、東部跨越、北部提升。而後錨定2035年規劃目標,我們堅持規劃引領,明確了未來十年的城市化路徑。今年又緊抓政策機遇,啟動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動,在全市實現了率先啟動、首年任務率先收官,年內已完成3個村和2個平房區58.1萬平方米的拆遷騰退任務、安置人口1.3萬人。在推動村莊形態向城區演變的同時,我們盡最大努力推進以人為中心的“城市化”,今年啟動轉非的工作,推動9個鄉7.6萬名農民全面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實現了城鄉二元結構向一元融合的歷史性轉變。與此同時,下大力氣激發農業農村活力,創新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推動14個“村地區管”産業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壓茬推進王四營、東風、十八里店等地區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全面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五)全力建設共建共治共用的人民城市,增加高品質發展獲得感。近年來,我們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高標準推進花園城市建設,以河道復興帶動城市更新,實現溫榆河公園朝陽段一期開園,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也入選北京市高品質發展十大案例,朝陽區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北京市無界公園建設先行示範區。特別是我們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接訴即辦綜合成績不斷取得新成長突破,一批大醫院和特色醫院、一批名校和科技學校佈局落子,教育強區建設在厚積薄發中交出亮眼成績單,大力推進違規電動三四輪車、電動自行車、村民自建出租房、大屋脊住宅、高層建築等領域安全專項治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下一步,我們將以總規為引領,繼續統籌好生産、生活、生態三大空間佈局,加快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抓好溫榆河公園朝陽段二期等重點工程,辦好第二屆北京朝陽國際燈光節,推動國貿橋下空間整治,加快北京中學東壩北校區等規模校、北京中醫醫院朝陽院區等項目建設進度,不斷強化“老老人”“小小孩”服務保障,努力在高品質發展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的宏闊篇章、“五宜”朝陽的絢麗色彩,需要大家共同書寫繪就。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吳小傑先生的介紹。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各位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新聞機構的名稱。
-
記者
人民日報中國城市報記者:今年是“消費促進年”,朝陽區又是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主承載區,面對全球消費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升級,朝陽區將如何持續增強消費市場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
嘉賓
趙海東: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
朝陽區是消費大區,也是在餐飲、文化、體育各個領域活力十足的區域。朝陽區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主承載區。市委提出了要“在引領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上走在前”的要求和期望,區委、區政府圍繞商圈建設、環境優化、服務保障等方面全面落實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各項任務。今年1-7月,朝陽區實現社零總額1858億元,規模居全市首位。
我們聚焦地標商圈建設,提質擴容消費空間。持續構建“一縱一橫一核”的消費版圖,支援八大商業體更新改造,累計釋放近40萬平方米商業空間,北辰薈、合憬薈、THE BOX B順利開業。THE BOX商業體以“策展式”商業累計吸引客流量1100萬人次。同時,抓準市民美好生活需要,進一步提升濱河水岸空間品質,持續推動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的升級,打造世界級水岸經濟文化帶。
我們堅持政策帶動引領,持續優化消費結構。大力拉動汽車消費,累計發放三輪共計5000萬汽車消費券,預計撬動銷售額超30億元。今年新能源汽車零售額達116億元、增長66%(今年1-7月)。出臺《朝陽區加快推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激發家電家居消費活力。舉辦戶外運動、電子産品等專場進社區、進園區活動,促進熱點消費增長。挖掘平臺消費潛力,聯合高德發佈“潮朝陽夜經濟消費地圖”,6家企業入選北京特色直播電商基地,佔全市數量近25%。
我們推動多業態融合發展,創新打造消費場景。在全市率先推出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一件事”辦理,舉辦京津冀消費季啟動儀式、第二屆國際茶香文化節、溫榆千燈會、國際精釀啤酒節等品牌活動,開通全市首條文旅公交專線,全面激發“水岸經濟”“假日經濟”“演藝經濟”“夜間經濟”活力。引入大眾點評必吃榜發佈會,舉辦必吃榜市集系列活動,“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擴容至9家。
下一步,我們還將從三個方面抓好消費工作,持續增強消費市場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一是以品牌建設提升國際消費能級。打造全球消費品牌集聚地。深化“CBD×三里屯國際消費體驗區”建設,持續招引國際知名商貿企業、消費行業領軍企業在朝陽設立全球總部、區域總部,大力發展首店經濟,不斷提升全球消費資源配置能力。打造國貨潮品聚集地。抓住青年消費群體趨勢,依託秀水街、THE BOX等商業體,吸引原創品牌、設計師潮牌入駐,打造歷史與現代融合的朝陽特色國潮國貨聚集地,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本土新消費品牌。打造首都“入境消費第一站”。大力發展免退稅經濟,創建離境退稅示範街區。
二是以行業發展帶動消費結構升級。提振汽車消費。持續優化汽車消費結構,推動傳統4S店轉型升級,加大新能源汽車産業佈局,積極引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平臺渠道、結算中心、交付中心,打造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高地。做強綜合零售。以大型活動為契機,支援重點商圈開展市集、快閃等促消費活動,豐富商業場景呈現形式。聯合區內商業體開展招商工作,實現“以商招商”。擴大電子消費。緊抓政策契機,推動家電、家裝等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廣智慧家居等新型消費,培育壯大綠色消費,加快推動京東超級體驗店建成開業。
三是以業態融合促進服務消費的品質。推動文商旅體消費融合。深化美食、茶香、咖啡、時尚“四城”建設,高水準舉辦好第二屆國際燈光節,將在10月份舉辦,將圍繞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亮馬河以及朝陽公園三個重點區域,全面展現一場大型光影秀。同時,持續舉辦特色文旅消費品牌活動,加快建設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影視製作基地。發揮“雙奧之城”場館優勢,積極申辦國際頂級賽事,辦好中國網球公開賽等賽事活動,強化與周邊商業、文化等消費聯動。激發教育醫療消費活力。推動體育培訓、文化藝術培訓及教輔服務健康有序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培育壯大健康消費,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加快嘉會國際化醫院一期項目建設,打造國際化醫療環境。拓展數字消費場景。加大數字技術在直播帶貨、文化旅游、體育賽事等消費場景應用。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構建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等消費場景,持續激發商圈活力。
最後,希望各位媒體朋友繼續關注和支援朝陽區消費發展,也歡迎大家到朝陽來感受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帶來的消費新變化!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朝陽區委常委、副區長趙海東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經濟日報記者:文化發展與人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相關,請問朝陽區在挖掘運用文化資源特別是時尚文化資源,堅持文化賦能、以文興業,推動文化高品質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
-
主持人
葉昶:謝謝經濟日報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們有請朝陽區委常委、副區長舒畢磊先生來回答。
-
嘉賓
舒畢磊:一直以來朝陽區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始終將文化建設擺在全局發展突出位置,特別是黨的二十大以來,朝陽區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切實發揮文化在激活發展動能、提升發展品質、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塑造城市形象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實施“以文潤城、以文興城、以文美城”的系列舉措,全力推進文化強區建設,在全區形成文化繁榮發展的良好態勢,成為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區。
一是堅持“以文潤城”,以高品質文化供給點亮市民美好生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朝陽區作為文化大區,我們立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日益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新期待,以“五城”(博物館之城、藝術之城、閱讀之城、雙奧之城、時尚之城)建設為重要抓手,持續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文化服務新場景新模式,讓高品質文化服務“隨處可見”“觸手可及”,市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我們積極探索類博物館發展模式,全市首家“類博物館”在朝陽掛牌,市民在身邊“遇見文博”成為常態。朝陽公園書市、郎園圖書市集等活動成功開展並廣受好評。首批認定12家“戲劇+”消費新體驗的演藝新空間。實施奧林匹克中心區整體品質提升,打造培育品牌IP賽事,持續放大奧運效應。與北京服裝學院、中央歌劇院等6家知名院校、院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功打造了北京朝陽國際燈光節、國際茶香文化節等系列品牌活動。目前全區匯聚86家博物館、261家實體書店、102家文化園區,每年開展各類文化活動5000余場,“15分鐘文化服務圈”基本形成。
二是堅持“以文興城”,以高品質文化發展為城市注入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高品質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我們充分發揮區域時尚文化場景多元豐富優勢,主動將文化融入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以文化賦能打造消費新場景、引領消費新時尚,促進文商旅體高度融合。我們推出全市首條朝陽文旅公交專線,建成全國首個水上超高清裸眼3D動態藝術體驗空間,大力發展周末微度假等新業態,以業態創新帶動文旅消費,讓文旅場景更具文化味、科技范、煙火氣、時尚感,不斷將文旅流量持續轉化為消費增量,激發全區時尚文旅消費市場活力,助力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目前,全區聚集4家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3個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2家國家級旅游休閒街區。同時,我們充分發揮國家文化産業創新實驗區“試驗田”作用,加快佈局數字文化新業態,培育壯大文化新質生産力,成立全市首個AIGC創意産業聯盟,建成全國首個文化産業“雲園區”,培育形成3家營收百億級園區,39家園區入選市級園區,佔全市的37.1%。2023年朝陽區旅游總收入(1332.4億元,同比增長117.6%)位居全市第一,文化産業規上營收突破3000億元(3145億元)。文化産業和旅游産業發展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三是堅持“以文美城”,以多維度文化品牌宣傳提升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朝陽區不斷強化文化品牌建設,全力打造具有獨特魅力和文化內涵的城市形象。充分發揮區域影視資源聚集優勢,在全市率先印發實施建設國際一流影視製作基地工作計劃,率先設立北京朝陽影視服務中心,成立北京朝陽影視産業聯盟,發佈中英雙語版的《北京市朝陽區影視拍攝服務手冊》,全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影視製作基地。推動朝陽文旅IP建設,打造“宜游朝陽”文旅精品項目,持續擦亮開放活力的朝陽文化底色。廣泛開展“中外記者看朝陽”“境外媒體看朝陽”等外宣品牌活動,《你好,朝陽》城市形象片登上紐約時代廣場的納斯達克戶外電子大屏,向世界展現了國際時尚、創意活力、美麗宜游的朝陽新形象。
-
主持人
葉昶:謝謝舒畢磊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北京青年報記者:作為數字經濟核心區,北京朝陽正在打造有朝陽特色的科技創新發展道路,以科技創新壯大新質生産力,可否介紹下,朝陽區在推動科技創新方面有哪些經驗和下一步重點舉措?特別是在推動未來産業方面,又有哪些設想?
-
嘉賓
舒畢磊:近年來,朝陽區圍繞實施“商務+科技”雙輪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走出了一條具有朝陽特色的科技創新發展道路,科技創新對全區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
首先在推動科技創新方面,
一是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和頂層設計。完成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與區科信局合署辦公,組建區數據局。優化朝陽區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成立區科技創新專家顧問委員會,科技創新統籌協調力度全面加強。構建完善全區“1+1+N”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全區科技創新的“四梁八柱”基本完善。
二是持續提升科技對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支撐作用。強化産業生態構建和重大項目牽引,今年上半年,資訊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工業三個行業GDP佔比達28%,較去年增加3.5個百分點。其中資訊服務業經濟增長貢獻率位居各行業首位達32.6%。強化“五帶”招商産業生態吸引,2023年以來,阿裏平頭哥、華鯤振宇中國區總部、新美、同程等160余家頭部企業和科技創新業務板塊實現落地。
三是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生態體系。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及央國企的戰略合作,推動朝陽北部科創帶、北工大山河灣谷創新區、北京理工大學朝陽科技園建設。一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實現落地。
四是持續彰顯區域國際化品牌優勢。高標準建設國際創業投資集聚區和國際科技組織總部集聚區,吸引國際高端創新資源匯聚。國際創投集聚區註冊投資管理機構和基金産品61個,國際科技組織總部集聚區入駐12家國際科技組織,舉辦國際交流活動70余場。實施“雨燕行動”支援企業出海,在12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國際科技服務站點,36家機構加入首批“科技新航海”生態合作夥伴。
在推動未來産業發展方面,我們持續堅持以應用場景的建設來推動産業創新發展。近年來,陸續出臺網際網路3.0、人工智慧、數字醫療、數據要素等細分産業三年行動計劃和支援政策,未來産業蓬勃發展。
網際網路3.0産業發展領跑全市。打造全市首家中關村網際網路3.0産業園和北京市數字人基地2個特色園區,建設網易(北京)數字産業中心、京港網際網路3.0産業中心、中新網際網路3.0創新孵化中心等産業合作平臺,建成大空間多人XR技術測試中心等一批公共技術平臺,全區集聚網際網路3.0企業超1200家。
搶佔人工智慧行業大模型應用發展先機。啟動人工智慧賦能教育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打造AIGC視聽産業創新中心;星地AI應用孵化器正式啟動,推動建設AI Space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示範産業園區。
數字醫療産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成立數字醫療産業創新發展聯盟,落地數字醫療概念驗證中心,推進望京首科數字醫療創新港等4個特色園區和“醫工創谷”孵化平臺建設。
全力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啟動建設國際數據産業園、數據産業基地,實施“數據要素生態合作夥伴計劃”,推出“民診通”診所診療監管平臺等9個應用場景典型案例,全市首個電力數據要素實驗室揭牌成立。大力支援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發展,累計引入數據産品2600余個,累計登記交易金額超過80億元。
下一步,朝陽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全區“商務+科技”雙輪驅動戰略部署,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開展政策的先行先試,強化院地、校地、央地的協同創新,不斷優化區域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不斷發揮區域空間、應用場景和國際化資源豐富的優勢,聚焦主導和未來産業,加快構建高精尖産業集群,以科技創新發展支撐新質生産力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不斷推動“五宜”朝陽建設邁上新臺階。
-
主持人
葉昶:謝謝舒區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央廣網記者:我們了解到,目前朝陽區正在深入實施城鄉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南部崛起、東部跨越、北部提升。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朝陽區在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的亮點舉措和下一步計劃麼?
-
主持人
葉昶:謝謝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朝陽區副區長劉福澤先生來回答。
-
嘉賓
劉福澤:朝陽區是全市城市化高水準綜合改革先行區。全區現有19個鄉,鄉域面積350.5平方公里,佔全區面積的3/4。自2000年大規模啟動城市化建設以來,農村地區共實現112個行政村騰退、26萬人安置上樓,總體呈現城中有村、鄉中有城、城鄉融合的發展特徵。圍繞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要求,圍繞2035年總體目標,我們減量發展,大力推動城市化建設,2022年啟動實施城鄉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年啟動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動,持續推動城鄉融合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用心用情開展整建制農轉非,推動農民市民化。整建制農轉非工作是推動城鄉二元結構向一元融合發展的有力抓手。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系統謀劃,用兩年時間深入論證、細化方案,一次性申請全區9個鄉、68個村剩餘7.6萬名農民轉非指標,並於今年3月份獲市政府批復,這是朝陽建區以來範圍最廣、人數最多、資金量最大的整體性轉非工程。目前全區轉非率達99.8%,其中第一批4個鄉、37個村、1.6萬人的轉非工作基本完成,第二批6萬人的轉非工作將於年底前全部完成。
二是全面拉開城中村改造序幕,加快推動農村城市化。今年,我們緊抓國家“三大工程”戰略契機,多措並舉籌措資金,壓茬推進城中村改造,完成拆遷騰退58.1萬平方米,安置人口1.3萬人,在全市實現了率先啟動、首年任務率先完成。其中,十八里店鄉小武基村於4月率先啟動並完成騰退任務,平房鄉黃杉木店危房隱患得到解決、亮馬廠區域順利騰退,王四營鄉南花園村騰退工作為王四營城市化閉環奠定了堅實基礎,東風鄉葦西自然村的按計劃騰退為後續工作營造了良好局面。此外,王四營鄉官莊C區、孛羅營二期安置房已開工,其他安置房項目前期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下一步,將按計劃推進後續城中村改造項目實施,着力解決開發項目甩項、城市邊角地、建成區遺留平房區等歷史問題,同時以“村地區管”促進農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通過土地、空間的節約集約利用,走出一條內涵式、綠色化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三是持續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加快推動農業現代化。在堅決落實耕地保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的基礎上,我們聚焦高品質發展目標,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引領,支援中信智慧種業項目落地發展,攜手農機院開展農業裝備自動化自主化研發,推動朝來農藝園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園,推進郎棗園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展示基地,爭取黑莊戶觀賞魚養殖發展中心獲批國家級良種場。同時,着力盤活城市公園耕地資源,推動四季種植、景田相融,打造農旅融合景觀帶,讓市民群眾享受更多的生態獲得感。
未來,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全力加快南部崛起、東部跨越、北部提升,為超大城市城鄉融合發展貢獻朝陽智慧和力量。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劉福澤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香港商報記者:北京CBD是北京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區域,也是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請您談一談北京CBD在推動高品質發展方面的舉措和下一步計劃。
-
嘉賓
陳黛:CBD因改革開放而興,因改革開放而發展壯大。可以説CBD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踐行者。歷經30多年發展,CBD已成為首都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和國際交往的重要窗口。
首先,用一組數據介紹CBD在推進首都高品質發展中,是如何發揮壓艙石、助推器和排頭兵作用的。去年,CBD功能區稅收約1300億元,以全市千分之五的面積創造了8.5%的稅收,其中,中心區每平方公里更是創造了近90億元稅收,位居全國高端商務區前列。擁有22.5萬戶經營主體,佔全市近10%,註冊資本超10萬億元,佔全市近20%。擁有外資機構1萬餘家,佔全市1/3,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14家,佔全市一半。
近年來,北京CBD以落實“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為指引,積極推進國際一流商務區建設,全面提高國際競爭力,打造北京對外開放高地。主要做法可概括為三個關鍵詞:改革、開放、服務。改革是CBD最強勁的動力,開放是CBD最鮮明的特徵,服務是CBD最鮮活的實踐。
第一,堅持以改革促發展,激發內生動力。強化整合式創新改革,推進“一門一窗一次”迭代升級,推動“一件事一次辦”整合服務,建成全市首個集政務與招商於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累計辦理企業服務事項1500余件;推動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水準提升,落地全市唯一一個京津協同港口服務中心,將港口服務前置到CBD,服務企業300余家。推動營商環境法治化改革,建立區域法治協同服務矩陣,推動北京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持續吸引北仲、新仲、港仲落地;與北京金融法院,朝陽法院、檢察院分別設立CBD“涉外金融巡迴審判庭”“普法驛站”“檢察官會客室”,開展巡迴審判、商事合規、訴源治理等司法服務。
第二,堅持以開放促發展,打造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國際門戶。CBD擁有北京70%的國際金融機構、80%的國際組織和商協會、90%的外國媒體、近100%的駐華使館。一是勇當“兩區”建設“排頭兵”,在全市“兩區”重點園區(組團)評價中綜合排名第一。全國首家新設外商獨資證券公司(渣打證券)、首家合資轉外資的保險機構(中意財險);全市首家外商獨資S基金(科勒資本)、首家個人徵信公司(樸道徵信)等多個全國全市首創項目紛紛落地。近六年來全國批復的兩家保險經紀機構(寶馬保險經紀、安顧方勝保險經紀)均在CBD。二是積極擴大國際交往“朋友圈”,以絕對優勢成功當選全球商務區創新聯合會主席機構,是各方對北京CBD投出的“肯定票”“信任票”,對北京提升國際話語權、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展示大國首都形象具有重要積極意義。北京CBD將充分用好聯合會平臺及主席身份,積極對外發出中國聲音、北京聲音、CBD聲音,為世界商務區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北京經驗,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助力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三是打造多元化國際交流平臺。圍繞CBD論壇開展“1+N”品牌活動,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組織深度合作,舉辦CBD跨國公司大會、新質生産力夜話等,國際嘉賓規模超50%,CBD論壇日益成為中國與世界對話的前沿陣地。
第三,堅持以服務促發展,擦亮“北京服務”金字名片。北京CBD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示要求,把握新形勢新要求,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做好企業服務,吸引和集聚海內外一流企業,向世界釋放改革開放和高品質發展的積極信號。一是聚焦服務樓宇,CBD稅收過億樓宇145座,是北京乃至全國高密度、高品質、高效益樓宇最為集中的區域。北京CBD對標國際先進理念,制定CBD樓宇品質分級評價標準,吸引了全國近200座樓宇參評,成為中國高端商務樓宇品質認定的綜合性標桿。二是聚焦服務企業,建立“一企一檔一管家”服務機制,實現企業訴求“清單制”,累計為企業解難紓困3000余項,以無感管理提升有感服務,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是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三是聚焦服務人才,依託CBD白領驛站、騎士驛站、總工會職工之家、人才會客廳,服務區域5萬家企業、40萬白領,累計開展1400余場活動,吸引150余萬人次參與。四是聚焦環境提升,做好新一輪交通組織保障,全面改善交通環境;優化區域交通微迴圈,提供免費商務班車,打通上班“最後一公里”。
下一步,北京CBD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抓改革機遇,主動對外開放,創新工作理念,以建設好總部經濟聚集區、國際金融聚集區、法律服務聚集示範區為重點,全力推動區域高品質發展。
各位媒體朋友,春韻夏光秋意濃,冬雪藏金商務榮。一年有四季,北京CBD還有貫穿全年的第五季—國際商務季。9月即將推出咖啡節、影像季、音樂季、運動季等活動,打造永不落幕的CBD國際交往盛會,歡迎大家關注參與。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陳黛女士的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我們都知道“開放活力看朝陽”,開放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請問朝陽區是如何以高水準開放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品質發展的?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北京日報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們有請朝陽區委副書記、區長吳小傑先生來回答。
-
嘉賓
吳小傑:開放和活力是朝陽的標誌,你這樣的語言表述讓我們真是既感覺到朝陽“開放活力看朝陽”這樣一個榮譽,同時也感受到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也深刻認識到高水準開放對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朝陽區開放、發展、創新活力的一個密碼。朝陽區在這個方面,我想我們有四個路徑可以和大家來溝通。
一是以服務保障大國外交為引領,國際交往功能承載力不斷增強。我們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優化區域環境品質,提高管理服務水準,常態化做好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重大賽事會議籌備籌辦、重大國家項目落地運作等。近年來,我們圓滿完成北京冬奧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等重大活動的服務保障。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等會議在朝陽設立常設會址,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等國家級場館相繼落成,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即將建成投用。可以説,我們在高標準服務黨和國家外交大局中提升了自身開放水準,既強化了承載設施“硬”支撐,又提升了服務“軟”實力,首都“國際交往會客廳”的品質、功能進一步得到了改善和加強。
二是以開放型經濟發展為導向,核心産業體系進一步優化。我們聚焦“做優金融、做大商務、做強科技、做精文化”總體方向,下大力氣“引增量”“育存量”,加快推動項目落地。我們主動“走出去”,實行“五帶”招商新模式,今年1-7月累計入庫項目949個,其中外資項目123個,數量排名均為全市第一。我們構建“3+X”産業創新體系,落地全國首個國際科技組織總部集聚區。我們發揮國家文創實驗區先行先試作用,成立全市首個AIGC創意産業聯盟,正在建設國際一流影視製作基地,成為全國首個千億級文化産業集群。經過多年發展,現代化産業體系不斷完善成熟,支撐經濟發展“壓艙石”“助推器”作用日益顯現,未來會朝着建設首都新質生産力融合發展示範區目標不斷邁進。
三是以打造國內國際雙迴圈樞紐為着力點,不斷提升國際化資源配置。作為外資進入中國的重要窗口,我們以推動國際貿易便利為主線,通過提升政府服務能級、精準服務重大項目落地等方式,多措並舉夯實外資外貿基本盤。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達160家,佔全市70%以上。2023年實際利用外資為全市第一,貨物進出口總額佔全市的44.1%。同時,朝陽區作為消費大區,社零額佔全市的25%,我們謀劃了國際燈光節等特色活動,推進CBD×三里屯國際消費體驗區建設,在藍色港灣打造“朝陽區支付服務示範街區”和全國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離境退稅商店數量居全市第一。整體來看,通過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外商投資和對外貿易一直走在北京市乃至全國前列,今年我們又研究制定了新一輪朝陽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主承載區建設的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融入和服務“雙迴圈”發展新格局。
四是以建設“五宜”朝陽為主線,高品質的生活環境更加國際范。朝陽匯集了99%的外國大使館,全市最多的國際性活動場所,素有“中國涉外第一區”美譽。我們從細節入手、把小事做好,製作英文版《北京朝陽外國人手冊》,為外國人提供“食、住、行、游、購、娛、醫、學”全方位指引。大力優化支付服務,超過5000家重點商戶安裝外卡POS機,覆蓋率保持全市領先。我們創新國際人才生態體系,連續舉辦十二屆朝陽國際人才創業大會(ITEC),匯聚全市近一半的外籍人才。我們擁有9家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46家可提供多語言服務的醫療服務機構;擁有35所國際學校,國際學生和外籍教師規模均居全市第一。在“五宜”朝陽建設過程中,我們也推出像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等這樣一批國際化的生活服務的場景,應該説在這樣的努力之下,朝陽區現代國際大都市的氣息更加濃厚了,也為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未來,我們將全面對照市委、市政府“四個走在前”的要求,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圍繞“1234”發展戰略和“五宜”朝陽建設,聚焦“開放活力”推動高品質發展,深化“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努力把朝陽區建成向世界展示中國高水準開放的窗口、踐行中國式現代化的窗口、繪就美麗中國新畫卷的窗口。
-
主持人
葉昶:好,謝謝朝陽區委副書記、區長吳小傑先生的回答。
時間關係,提問環節到此結束。非常感謝各位發佈人出席發佈會,向大家介紹朝陽區高品質發展成就,也請各位記者朋友繼續關注和報道北京市“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大家如果有進一步採訪需求,也可以跟我們聯繫。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