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葉昶: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本場是系列主題發佈會的第五場,主題是“平谷區高品質發展成效”。
近些年,平谷區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定步伐,全區立足生態涵養區功能定位,發揮生態環境、物流基礎、農業科技等資源優勢,大力推進農業中關村建設,在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在前列,GDP增速連續兩年居全市首位。
為向大家更好地介紹平谷區高品質發展的各項成效,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
平谷區委書記 唐海龍先生
平谷區委副書記、區長 狄濤先生
平谷區委副書記 葛海斌先生
平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區政府新聞發言人 唐朝輝先生
平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區委新聞發言人 高磊先生
各位發佈人將向大家介紹相關工作情況,並回答各位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有請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先生向大家介紹平谷區高品質發展的總體情況。
-
嘉賓
唐海龍: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在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很高興向大家彙報高大尚平谷的建設情況。首先衷心感謝市新聞辦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我代表平谷區委區政府,向參加發佈會的各位媒體朋友表示歡迎!並通過大家,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援高大尚平谷建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感謝!
平谷是首都重要組成部分,在革命、建設、改革不同的歷史時期,平谷人民緊跟黨的步伐,為推動首都發展、追求幸福生活接續奮鬥。革命時期,平谷人民“為有犧牲多壯志”,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作出了重大犧牲和應有貢獻,“鐵北寨、銅南山,打不垮的魚子山”流傳至今。建設時期,平谷人民“敢教日月換新天”,戰天鬥地、自力更生、大幹苦幹,改變了“一窮二白”的面貌。改革開放以來,平谷人民“龍馬精神奔小康”,自信自強、敢為人先、積極進取,擺脫了貧困、實現了小康。經過不斷淬煉,平谷人民以自信自強、敢為人先、開放包容、守正創新的精神狀態,大步走進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平谷區堅持以服務新時代的首都發展為統領,搶抓機遇,真抓實幹,奮力奔跑,實現了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特別是黨的二十大以來,平谷區堅持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不負高大尚平谷夢想,開闢了高大尚平谷建設的新賽道,跑出了高品質發展的加速度。今天的平谷發展戰略定位清晰,努力在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走在前列;代表北京做好答卷,建設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功能定位清晰,堅定不移建設高大尚平谷,農業中關村頂天立地,主動扛起國家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責任與使命,打造具有全國引領力和全球影響力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首都物流高地吞天吐地,服務新發展格局,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筋絡;世界休閒谷歡天喜地,擁抱新消費新生活,着力建設與繁榮繁華首都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的和美鄉村,成為市民鄉村休閒品質生活的嚮往之地。區域定位清晰,堅持生態立區毫不動搖,堅決守好首都東部綠色生態屏障,打造首都發展安全的戰略腹地。在高品質發展新賽道上,平谷經濟社會呈現了又好又快又穩的發展態勢。我們説要“好”字當頭、“快”字為上、“穩”字為堅。連續兩年GDP增速領跑全市,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上工業總産值、固投增速等重要經濟指標均居全市第1,農業總産值躍居全市第1;今年上半年,GDP增速6.2%,居生態涵養區第1。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為高大尚平谷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我們更加突出服務首都發展、更加突出改革創新,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北京篇章的平谷答卷。
一、做好首都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平谷答卷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立區、綠色發展,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綠色發展底色更靚。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持續推進“一微克”攻堅,開展“凈輪行動”,PM2.5持續穩定達標,空氣品質日趨改善。加強水環境治理,持續開展“清河行動”“清管行動”,努力做到“不讓一滴污水流入河道,不讓一滴出水不達標,不讓一處水體變壞”,6個國考和市考斷面水質持續達標,東店國考斷面進入全國前30名(這是剛剛國家公佈的),8個河湖獲評“北京市優美河湖”稱號。抓好土壤安全和改良,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不斷提升。隨着平谷生態越來越好,桃花水母、震旦鴉雀、白尾海雕、青頭潛鴨、大小天鵝、銀鷗等珍稀動物紛紛現身。綠色發展的成色更足。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出臺碳達峰行動方案,綠色發展指標持續領跑。2023年,全區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分別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48%、51.3%,分別比2021年增長23.5個和23.3個百分點。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區縣級碳智慧管理服務平臺,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萬元GDP能耗下降率居全市第1。綠色發展特色更鮮明。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完成百萬畝造林近6萬畝,森林健康經營撫育19萬畝,發展林下經濟3.8萬畝。創造新消費場景,促進“農旅”“文旅”“體旅”“康旅”“商旅”“林旅”等多旅融合發展。
二、做好服務首都發展安全的平谷答卷
在超特大城市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國家的戰略決策部署,平谷區主動扛起建設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的使命任務,在全國率先開展試點探索,打造具有隔離功能的旅游居住設施,“平時”用作城市近郊旅游居住,熱熱鬧鬧滿足市民多元化旅居需求;“急時”穩穩噹噹轉換為應急隔離觀察場所、人員安置場所和應急物資儲備場所。打造“吃、住、行、醫、集中承載”五大應用場景。比如,圍繞“吃”,我們提出了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藏糧於廠、藏糧於庫、藏糧於鏈”的“五藏戰略”,未來具備全市1/3的農副産品保供能力。比如,圍繞“住”,打造全國第一個“平急兩用”新型鄉村社區——南山村,這個應該講現在有點形成規模,我也邀請各位記者朋友實地去看一看,應該説原來是山區、一條山溝溝,原來也就226戶農戶,原來基本上1/3是閒置的、1/3是居家住或者是老百姓回家住住,或者是夏天回去住住,還有1/3基本上就是年紀的,後來我們把大概1/3閒置的農宅統一流轉出來,統一交給集體,統一交給一個在這個行業裏的領軍企業來統一打造,這個項目現在看來,應該講首先我們的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原來是閒置,現在每年有租金,二十年以後一個漂亮的房子就給老百姓了。我們的市民也開心,我們很多老百姓想到那邊就是我們一個“平急兩用”的點,現在老百姓説假如隔離的話,一定希望到南山村去隔離,而不是到酒店裏去隔離,那裏有山有水的,就講這個話。倒過來企業也很開心,因為我們企業現在做民宿、做什麼,其實企業很難做,但是政府統一給他一個平臺企業很開心。第四個政府也很開心,像南山村一下子能夠承接,一般的,我們有700個院子,包括農民家裏頭,這樣每個院子有3、5個房間,一個房間住2個人就是7000人,再加上外面假如搭建帳篷什麼的,就是1萬人的規模。因此,現在承接能力非常強,不像原來當時市裏要找房子很難找,也歡迎大家。建成的全國首家“平急兩用”酒店——萬達錦華酒店。比如,圍繞“集中承載”,打造“平急兩用”鄉村振興金海湖核心區,使其成為具有強大承載力的應急安全服務保障地,實現從隔離人到隔離機構的功能提升。我們一般在酒店裏就是隔離人,今後圍繞着能不能從隔離人到隔離機構。平谷區通過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豐富休閒經濟發展內涵,遇重大公共突發事件的時候可立即轉為應急場所,擴展建築的功能外延,打造成為首都發展安全的戰略腹地。
三、做好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平谷答卷
平谷區主動扛起農業領域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任務,錨定打造全國農業中心目標,高舉農業中關村大旗,推動建設“六個一”:要建設一個農業科技聯合攻關的主戰場,在農業關鍵核心技術上聯合攻關,把農業中關村建成解決“卡脖子”問題的主戰場。現已落地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蔬菜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道地藥材全國重點實驗室)和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家農業科技創新港即將啟動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港有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這樣平谷區可以形成十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一批農業科技整合創新的轉化基地,引育一批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育一批省部級的重點實驗室、建設一批註重轉化應用的創新研究院、建設一批産教融合平臺、建設一批産業聯盟。整合示範一批科技農業的應用場景,比如打造華北地區在建的面積最大的高效智慧溫室集群,佔地815畝,走一圈有三公里多,總投資約13億元,交叉融合了多種學科、多種技術、多種工程,建成後一年四季生産,努力不受和少受氣候環境影響。引育一批創新創業的市場主體,比如,博士農場,目標是打造成為農業科技整合創新的平臺、農業科技成果應用轉化的舞臺、未來農業企業家成長的搖籃。已建立博士後工作站13個,匯聚13位院士、411位博士等一批農業創新人才,建成117個博士農場。117個好像蠻多,但是我一直説不多,應該説還有條件有更多的,博士農場關鍵是要創新、要包容,比如説今後有1000個博士農場,這裡只要成功1%就是10個,就是今後能不能十年、二十年以後中國的農業企業家有若干個是從平谷走出去的。建設一個國內外農業合作交流的平臺,2023年11月,在平谷成功舉辦2023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發佈了《平谷共識》,累計觀看量突破4000萬人次,成為與“世界糧食論壇”“非洲綠色革命論壇”齊名的全球三大農業盛會之一。今後每年平谷還將舉辦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大會。營造一個農業創新創業的大生態環境,創新成果不斷呈現,峪口禽業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共同研發的SNP晶片推動家禽育種邁向精準化;2023年高産蛋雞和白羽肉雞首次遠銷國外。
四、做好服務首都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的平谷答卷
平谷區緊緊抓住現代物流産業發展契機,發揮三省交界、四方通衢的區位交通優勢,服務新發展格局,打造首都物流高地,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筋絡。首都物流高地設定2035年4000萬噸的貨運量標準,佔到全市1/6左右。規劃高標庫560萬平方米,是北京市現有高標庫面積的1倍(全市高標庫面積約280萬平方米),平谷目前已開工287萬平方米。吸引了普洛斯、京東集團、貝萊特、菜鳥、正創等世界級物流頭部企業入駐。其中,東久新宜集團建設百萬規模、百億投資全球最大的單體物流項目,號稱“雙百”工程。目前,平谷的物流設施在全市一家獨大,京平物流樞紐已在全市物流園區當中舉足輕重。
在推進物流高地建設當中,平谷區尊重市場規律,注重改革創新,探索了規劃創新、用地期限創新、土地集約節約使用創新、大地塊創新、人防工程創新等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比如,大地塊創新,東久新宜物流谷項目原規劃土地出讓率僅有61.29%,經大地塊整合後,土地出讓率達到74.88%,提升了近14個百分點,可出讓物流用地增加了101.84畝,土地收益增加約3.36億元,市政道路規劃為內部路由企業自主建設後,減少了政府投資預算7415萬元,這樣“一增一減”以後大地塊創收實現總體增收約4.1億元。
下一步,平谷區將打造物流大生態,強化圍墻外功能供給,降低全社會的物流成本,重點推進“321”戰略。“3”就是逐步開通3個班列,第一個班列是中歐班列,7月份起,每月4列,逐步實現常態化運作;第二個班列是城市班列,開通北京城市物資保障供應的主要城市開通城市班列;第三個是市內班列,在市內佈局面向消費者的分撥點或者叫前置倉,與京平物流樞紐之間開通物流班車。現在平谷提了一個理念,就是要開通物流領域的公共交通體系,大家知道我們人有公交車,物流領域怎麼能降低全社會的物流成本,關鍵是要開通多個物流的公交車;“2”是場站建設的無人化、物流園區庫區的無人化;“1”指的是政府營商環境最優化,重點抓好H型鐵路的擴能工程。
“321”這是我們下一步要具體做的。
五、做好服務首都市民鄉村休閒品質生活的平谷答卷
我們堅信有好風景的地方,一定有新經濟;有資源的地方,一定有新經濟;有文化的地方,一定有新經濟。平谷區依託良好生態環境,豐富文化資源,發揮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打造世界休閒谷。形成“一湖兩河一帶多溝多點”的發展佈局,謀劃了金海湖核心區資源開發,規劃建設20個高品質鄉村休閒綜合體,打造18個鄉鎮街道文旅IP,擦亮“桃醉平谷”品牌,把平谷打造成為無煙休閒工場和市民鄉村休閒品質生活的嚮往之地。我們現在提的是高品質發展鄉村休閒綜合體,其實就是精品民宿集群。大家都知道精品民宿,一個民宿、一個民宿我們覺得還不夠,關鍵是我們郊區的生態涵養區的環境,精品民宿集群。我們講了一句形象的話,叫“橫過來的五星級鄉村度假酒店”,大家知道城裏是向上發展、向空中發展,我們鄉村應該是橫向的,與大地親吻,我們就講到叫高品質鄉村休閒綜合體。我們到明年,上一次我們20個高品質的鄉村休閒綜合體,房間供應是不斷推出來的,成熟一個可以供應市場一個。不像市裏的五星級酒店,那一定要一次完工以後統一推出來。因此,我們想明年到2025年,我們要推出將近落實供應3000個房間,就相當於有十多個五星級酒店。像剛才講的南山村,到年底有350-400個房間,昨天他們告訴要有400個房間能夠落實供應,400個房間就是一個規模、體量超過一個比較大規模的五星級酒店了。南山村最近在不斷房間供應落實的時候,就是有不同的味道。
平谷區把體育運動和民宿經營相結合,通過體育活動支撐住宿經濟,通過住宿來保障活動。打造平谷體育休閒集聚區,舉辦了首屆中國北京金海湖帆船賽等大型品牌賽事活動8項,帶動路跑、越野、自行車、水上運動等4大類40項體育項目。比如,這個星期六我們舉辦了金海湖龍舟錦標賽,大家都沒想到在北京還有這麼好的一個水上運動的場所。我説我們當然了,1990年亞運會的時候就是一個水上運動的目的地,因此我們覺得這個條件非常好,應該把我們這些鄉村非常好的生態資源能夠發掘出來,因此,我們現在要打造的是什麼,一個是住宿經濟、體育經濟,體育經濟要打造成戶外的天堂。
六、做好服務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建設的平谷答卷
平谷區緊扣“七有”“五性”,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有溫度的城市。多措並舉助力就業創業。在全市率先創新出臺青年就業創業措施20條,承諾每一位回鄉的大學生都有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平谷區在外面讀書的孩子,現在情況下就業相對形勢比較緊張的情況下,你只要回家都有一份適合你的工作,“一生一冊”跟蹤幫扶高校畢業生,開展困難人員“一對一”全程援助服務,“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高峰”引領,引進農業中關村學校,推進學校辦學自主權的改革試點。打造教育“高原”,深化“集團化”“學區制”改革,加大與育英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合作力度,提升學校教育教學的品質。開辦近光講堂,翟志剛、鄧亞萍、董宇輝等25位各領域知名人士面向平谷青少年講述奮鬥的歷程,播下理想的種子。建設平安平谷。開展社會面清朗整治行動,2023年發案率同比下降68%,這也是我們比較驕傲的。建設陽光學校,49名教師教輔人員、公安、法官和檢察官守護21名問題少年健康成長,對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教育引導,得到最高檢、教育部等多部委和社會公眾的認可。我們到今天,今年平谷青少年犯罪還是零。開展了鄉村互助養老。打造在家線上、村為基礎、鄉鎮支撐的多層次基本互助養老體系,建設互助養老服務隊伍,做到頓頓有熱飯,生病有家醫,臨終有陪伴,我們現在叫鄉村互助養老。這裡的目標,就是“頓頓有熱飯,生病有家醫,臨終有陪伴”,我們就講了到我們每一位老人離開這個世上的時候旁邊都有人陪伴,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目標。構建“微網格”治理底座。將全區18個鎮街320個村和社區劃分為3170個微網格,政法幹警、家醫團隊入網駐格,群眾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能在網格內解決,成為了老百姓愛不釋手的線上之家。深化“接訴即辦”。堅持接訴即辦服務人民本源,完善“上交”“下交群評”機制,萬人訴求比持續降低,讓首都這條熱線真正成為改革線、為民線、連心線,全面提升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平谷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舉改革開放旗幟,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建設高大尚平谷的具體舉措,以高品質發展的實際成效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讓首都因平谷而更美好,讓首都因平谷而更安全,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
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先生的介紹。
下面,我們把時間交給各位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新聞機構的名稱。
-
記者
新京報記者:各位領導好。剛才唐書記提到南山村,其實我也去過幾次,能夠感覺到這個村莊的變化,近幾年隨着極端天氣以及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平急兩用”一直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我們了解到平谷區現在正在建設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那麼在這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想問一下葛海斌葛書記,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平谷區“平急兩用”設施建設的情況和下一步的計劃?謝謝!
-
嘉賓
葛海斌: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
平谷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着力推動高品質發展,主動扛起建設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的示範責任,全力打造首都發展安全的戰略腹地,努力讓首都因平谷而更美好、因平谷而更安全。
首先,我介紹一下“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建設的總體情況:
“平急兩用”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舉措,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大城市帶動大京郊、大京郊服務大城市”的重要探索。平谷區在全國率先開展“平急兩用”制度探索和試點示範,全力建設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率先出臺了“平急兩用”旅居設施設計及指導實施意見和農村污水治理等工作指導意見,打造了全國第一家“平急兩用”萬達錦華酒店和全國第一個“平急兩用”新型鄉村社區南山村。我們構建了“平災兩用”“平假兩用”“平賽兩用”等轉換標準體系,將“平急兩用”理念嵌入生産生活各方面,建立了各場景平急轉換工作手冊。我們還進行了“平急兩用”轉換演練,實戰模擬轉運場景、騰房場景、安置場景、服務場景、應急處置場景等,提高了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效率,檢驗了“平急兩用”應用場景的建設成效,積累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然後,我介紹一下“平急兩用”五大應用場景建設的進展情況。
平谷作為首都大京郊重要組成部分,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圍繞解決“吃、住、行、醫和集中承載”問題,積極推進具有時代特色、首都特徵、平谷特點的“平急兩用”探索實踐,着力打造五個應用場景。
一是圍繞“吃”,打造“平急兩用”農副産品保供基地。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藏糧於廠、藏糧於庫、藏糧於鏈”的“五藏戰略”,加強“平急兩用”物資保障基礎和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未來將有能力保障全市1/3的農副産品供給。
二是圍繞“住”,打造建設“平急兩用”旅游居住設施。通過盤活利用閒置資源,改造新建相結合,形成“酒店+新型鄉村社區+休閒綜合體”多功能多用途居住設施儲備體系。截至目前,全區共儲備應急房源23278間,按照優中選優的原則,選取功能全、環境好、配套齊的旅居設施,確定第一批次可即時啟用應急房源1萬間。
三是圍繞“行”,加快構建“平急兩用”交通體系。目前承平高速已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完工,正在打造成為具備高速服務、休閒旅游、交通集散、應急保障等四大功能的“平急兩用”承平高速金海湖服務區。
四是圍繞“醫”,打造“平急兩用”醫療服務體系。加快推動國家醫療應急演訓基地、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家中醫藥應急基地等國家重點應急項目落地。構建應急醫療體系,打造區醫院、中醫院、金海湖療養體檢中心三個龍頭項目。在酒店、新型鄉村社區和鄉村休閒綜合體配套建設應急醫療點,截至目前,已完成50個應急醫療點建設。
五是圍繞“集中承載”,加快推進“平急兩用”金海湖核心區建設。引入中信集團、中旅集團、京能集團、萬達集團等頭部企業,對現有酒店和閒置酒店資源、沉睡鄉村、營地等設施全面升級改造。與中央電視台深化合作,打造水上體育休閒集聚區,加快推進金海湖“平急兩用”商文旅體綜合項目,將金海湖打造為地域特色突出、功能完善、景觀優美、具有強大承載力的發展安全服務保障地。
最後,我介紹一下平谷區建設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的下一步重點工作:
一是繼續抓好轉換機制建設。我們將不斷完善“平急兩用”轉換機制和預案,健全相關內容和要素,確保各轉換機制符合操作要求,並抓好各轉換機制的專業化模擬演練,提高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效率。
二是有序推進“平急兩用”設施建設。堅持規劃引領、項目為王,深入謀劃“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持續增強城市安全韌性能力。
三是全力建設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做好先行先試,形成一整套可向其他地區複製推廣的經驗成果,率先打造“北京標桿”。通過建設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既保障首都安全發展,又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真正實現“平急兩用,利國利民”“平急兩用,鄉村振興”。
我就介紹這麼多,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平谷區委副書記葛海斌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謝謝主持人。今年上半年,我們關注到平谷在打造直播電商産業功能區,想請問:現在功能區的建設情況如何?在培養直播電商人才方面有哪些規劃?謝謝!
-
主持人
葉昶:好,這個問題我們請平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區政府新聞發言人唐朝輝先生來回答。
-
嘉賓
唐朝輝:謝謝關注,謝謝提問。
今年以來,市政府明確提出支援平谷建設直播電商産業功能區,在市商務局、市委宣傳部等部門的大力支援和指導下,也在各家媒體的大力關注和推動下,我們加快推動北京(平谷)直播電商産業功能區建設,現已註冊落地直播電商企業、MCN機構284家;啟動運營了一批直播電商基地,吸引了一批百萬粉絲級的明星主播、直播團隊;培育出新農人主播團140人,流量號召力逐步增強,行業影響力逐步提升。主要介紹三個方面情況:
(一)“四梁八柱”已經構建。我們研究制定出臺了“一規劃、一方案、一措施”,“一規劃”即《北京(平谷)直播電商産業功能區發展規劃(2024—2028年)》,這個《規劃》明確了“五個中心”的戰略定位、“五個結合”的發展模式、“四效提升”的總體目標、“一院、五區、多點”的空間佈局和五大重點任務,系統梳理了空間佈局示意圖、産業鏈流程圖、項目清單、活動清單、場景清單、創新清單“兩圖、四清單”。“一方案”即關於“六鏈同構”推動北京(平谷)直播電商産業功能區建設行動方案,這個方案重點“龍頭引領建鏈、品牌提升塑鏈、業務多元補鏈、人才引育聚鏈、資源整合強鏈、科創賦能固鏈”六大行動,着力培育“大桃地裏賣大桃、養雞場裏賣雞蛋、小麥田裏播農耕、露營地裏播文旅”的“直播+”“+直播”的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一措施”即《平谷區促進直播電商産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這個《措施》重點聚焦“人、場、貨”關鍵要素融合,為直播電商企業提供“基建補貼、活動補貼、達標獎勵、示範獎勵、金融支援、人才支援”5大類18個方面的支援和保障。
(二)資源要素加速聚集。主要是着力加快四個基地建設。一是着力打造村播學院總部基地。我們啟動運營了中國樂谷·村播學院總部基地,與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中國傳媒大學等二十多家機構和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匯聚了“政府、院所、企業、協會、金融、媒體”六方力量,着力構建“有人才、有教材、有素材、有題材、有器材”的“五有”特色優勢,招引聚集直播電商企業110家;我們啟動運營國農港供銷村播産業園,傳承“金扁擔、紅背簍”的供銷精神,彰顯“為農、務農、姓農”的供銷職能,吸引入駐企業150家、入駐有影響力的主播73人,開展助農直播活動400余場,有力地促進了農産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二是着力打造中國食品電商之都。我們圍繞食品營養、農業食品合成生物等産業,聚焦發展産業鏈上中下游、前中後端“三産”融合業態直播,啟動運營農業中關村現代食品營養谷直播電商基地,以直播電商賦能(現代)食品研發、生産、加工、檢測等全産業鏈、供應鏈、服務鏈,目前已開展直播122場次,以直播電商新業態撬動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三是着力打造絲路電商直播集聚區。我們圍繞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統籌謀劃進口商品館群等項目,目前,俄羅斯進口商品館運營良好,上線特色商品1000余種;正在積極籌建亞洲館、非洲館、中東歐館,初步篩選進口産品2700余種,致力於促進北京品牌“賣全國、賣全球”,吸引北京消費“買全國、買全球”。四是着力打造倉播、倉配供應鏈集聚區。我們依託京平綜合物流樞紐入駐的16家物流頭部企業的優質資源,着力構建“倉播、倉秀、倉儲、倉配”線上線下一體化消費場景,建立獨具特色的倉播、倉配供應鏈基地。
(三)活動活力持續提升。主要是“會、訓、賽、展、節”五類活動。一是高規格辦“會”,提升聚能聚智的號召力。我們成功承辦或者舉辦首都電商大講堂、抖音“美好鄉村等您來”“與輝同行”金海湖碧波島戶外直播、北京市重點網際網路企業“平谷行”等活動。10月份,還將舉辦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中國食品直播電商選品大會暨美食消費季等活動,“以會聚智聚勢、以會招商招産”。二是高水準辦“賽”,提升創新創造的引領力。我們舉辦了“創業在平谷”創業創新大賽、與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共同舉辦“星計劃”村播達人秀特色賽事活動,通過實戰競賽,挖掘和培養了一批優秀電商人才。三是高標準辦“訓”,提升育才興才的推動力。我們聯合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中國傳媒大學、建設銀行等共同建設數播雲谷、裕農學堂等實訓基地;與京東、阿裏等知名企業合作開展電商主播、新農人、創業商家等培訓項目。四是高效能辦“展”,提升特色特産的品牌力。我們圍繞平谷區特色農文旅等産品開展了系列推廣宣傳活動,我們借助首都大學生暑期實踐“千人百村”村播助農行動,助力農業中關村建設發展。五是高效益辦“節”,提升多元多維的影響力。我們聚焦農事、節事、賽事,開展了平谷大桃“鮮桃季”“豐收季”、土特産、餐飲美食、休閒旅游等直播帶貨活動,做到“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周周有場景”。
關於直播電商人才領域培養方面,我們深知“欲成一流事業,必求一流人才”,我們大力弘揚“愛才、懂才、聚才、興才”,發佈“平谷區人才十條”,正在系統實施直播電商人才培訓計劃,着力激勵領軍企業聚才、鼓勵MCN機構引才、評獎直播明星興才、開展技能培訓育才,推動實現“一村一直播”“一村一網紅”。年初以來,已經開展線上線下各類培訓近200場(次),累計培訓37000餘人次。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構建更加科學的直播培訓體系和人才引育機制,着眼直播電商人才梯隊建設,為廣大直播電商人才提供更多“入學即入崗、畢業即就業”的學習機會,讓更多的“新農人”成為鄉村振興的“興農人”。
總之,“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划槳開大船”。我們期待更多的直播企業、直播人才參與到北京(平谷)直播電商産業功能區建設之中,共同探索“直播電商新業態撬動經濟新動能”,在推動和引領電商行業高品質發展過程中展示自身的才華、結交更多的朋友、實現更好的發展,一起打造爆款、一起引領時尚、一起向未來。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唐朝輝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人民網記者:謝謝主持人。剛才我們也注意到唐書記提到平谷正在打造有溫度的城市,我們想了解一下,平谷區在“打造有溫度的城市”方面主要做法有哪些,取得了怎樣的進展和成效呢?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人民網記者,這個問題我們給到平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區委新聞發言人高磊先生來回答。
-
嘉賓
高磊:感謝人民網記者的提問。
黨的十八大特別是黨的二十大以來,平谷區積極落實“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的要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不斷鞏固提升治理成效,全力打造有溫度的城市。圍繞“溫度”這個關鍵詞,我重點介紹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溫度體現在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中。平谷區通過實踐養成、文明創建、示範引領,動員全區人民參與城市治理,“自己的家園自己愛、自己建、自己管、自己護”這一理念深入人心。一是全民參與環境建設。連續兩年在春季開展全域環境整治,46萬平谷人民一起動手,對自己的家園開展“大掃除”。累計整治問題點位18.3萬個,全區城鄉環境得到大幅提升。自2023年開始,固定每月第一個周六為全區義務大掃除日,所有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居住小區的大掃除,持續提升城鄉環境面貌並形成了長效機制。二是深入開展文明創建。圍繞群眾關心的城市治理難題,以治理亂闖馬路、亂停車、亂設攤、亂堆放、亂投放為重點開展專項行動,讓城鎮管理更有秩序,全區16個鄉鎮全部入選首都文明鄉鎮。在五大文明創建基礎上,繼續拓展文明網格、文明商戶、誠信果農單元,堅持利民惠民,補齊民生短板,切實把城市治理的文明指數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三是發揮榜樣引領作用。組建榜樣志願服務隊,深入社區、學校、企業開展公益宣傳100余場,引導全區人民共同成為愛護家園、共建家園的倡導者、踐行者、守護者,“黨員紅”“志願藍”“巾幗粉”“檸檬黃”成為平谷最溫暖的底色。
第二方面溫度體現在網格細緻入微的服務裏。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依託“微網格”探索精細化治理新模式,將接訴即辦、環境整治、政務服務等基層治理事務全部納入網格,把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身邊,實現了群眾問題即時響應、快速解決,全面提升社會共建共治共用水準。打造有溫度的線上線下之家。將全區320個村和社區劃分為3170個微網格,搭建“微網格”治理體系信息化平臺,實現19.7萬戶46萬村居民全員覆蓋,鄰里互助及公共服務事項諮詢代辦全覆蓋,公共基礎設施全覆蓋。網格員牽頭負責格內各類事務,做到有事情,第一時間知道;有困難,第一時間解決;有需求,第一時間服務,真正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情在格中係”。堅持一網共治,賦權賦能,為更好發揮“微網格”作用,平谷區積極推動診療服務、法律諮詢、志願活動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事項依託“微網格”一格一格落到底。目前,1100名區鎮人大代表、1154名政法幹警、1300余名家庭醫生落格進群,為群眾提供普法宣傳、健康諮詢等服務,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米”。依託“微網格”,家庭醫生已累計開展服務132.6萬人次,讓老百姓有了專屬醫生、健康管家。通過政法民警入網格,走進千家萬戶開展反詐宣傳,今年上半年全區電信詐騙刑事發案同比下降40.4%,群眾受騙損失同比下降32.1%。
第三方面溫度體現在積極破解農村養老難題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互助性養老服務,促進醫養結合,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平谷區積極探索鄉村互助養老模式,破解農村養老難題,努力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立足全區實際,結合鄉土人文特色,在保證基本養老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養老服務供給,以讓全區老年人“頓頓有熱飯,生病有家醫,臨終有陪伴”為目標,打造“在家線上、村為基礎、鄉鎮統籌、互助為魂”的多層次基本互助養老體系。今年上半年,3個試點鄉鎮的56個村共組建由黨員幹部、網格員、低齡老人等人員構成的志願服務隊伍278支,志願服務人員2772人,確定互助養老服務對象2380人,提供巡視探訪、助餐等服務6萬餘次。有的老人説:我們在一起長大、一起變老,現在又在一起互助養老,給兒女減輕了負擔,也圓了我們兒時的夢。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我們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首善標準、“高大尚”追求落實到城市管理服務全過程、各方面,讓我們的城市更文明、更溫暖。
我就介紹這些方面,謝謝各位!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高磊先生的回答。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謝謝主持人,剛才唐書記在發佈中提到,説平谷區的多項經濟指標在全市都名列前茅,我的問題是請問:平谷在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又穩發展方面有哪些經驗?謝謝!
-
主持人
葉昶:好的,謝謝北京日報記者,這個問題我們有請平谷區委副書記、區長狄濤先生來回答。
-
嘉賓
狄濤:感謝北京日報記者的提問。
剛才您也提到平谷區經濟高品質發展,現在我簡要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近年來,平谷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推進高大尚平谷建設,各項經濟指標實現了平穩快速的增長,我們地區生産總值近三年平均增速在9.1%。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是6.2%,應該説平谷區的經濟社會呈現出來又好又快發展,這主要在於我們全區緊緊圍繞發展主線,突出“三個聚焦”,狠抓“三個打造”,強化“三個統籌”,凝心聚力謀發展、促發展。
一、突出“三個聚焦”,營造優良的發展環境
我們堅持先做價值判斷,以項目為王、招商為要、人才為本的理念,打造優良的發展環境。
一是聚焦擴大項目投資。堅持經濟發展“項目為王”,建立“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實施一批”項目投資滾動接續發展機制,探索“摘牌即發證、拿地即開工”審批機制,實現“一天點多規”“一天出規證”,加快推動項目的投産達效。2023年我們儲備項目186個,重大項目儲備綜合評價居全市第1。
二是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堅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向前一步主動服務市場主體,完善“服務包”機制,營造“親商、懂商、助商、成商”濃厚氛圍。探索創建“服務企業接待日”機制,區領導現場辦公、解決企業訴求。圍繞延鏈、補鏈、強鏈,深挖産業鏈資源,引進優質企業,培育存量企業“多胎”工程。2023年平谷區營商環境評價排名、今年上半年新設企業數量均居生態涵養區的第1。
三是聚焦建設人才高地。我們發佈了“平谷人才十條”,出臺支援青年人才到平谷幹事創業六項計劃,從人才的衣食住行、引進落戶、職稱評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釋放出“愛才、懂才、聚才、興才”的強烈信號。舉辦首都高校“千人百村”社會實踐活動,以教育助力農業中關村建設,探索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的路徑。
二、狠抓“三個打造”,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
我們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加快打造以農業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閒新時尚為核心的高大尚平谷,堅定不移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促進高品質發展。
一是打造高水準農業中關村。加速農業“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原創性的創新突破,全力推動國家農業科技創新港落地,積極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蔬菜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正大研究院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舉辦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打造具有全國引領力和全球影響力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我們前瞻性發展農業食品合成生物産業,制定實施加快合成生物製造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構建合成生物製造的創新生態,推動成為我們全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是打造首都物流高地。引進普洛斯、京東、東久新宜等16家頭部企業落地投資,菜鳥、正創等標桿項目竣工驗收。加強口岸功能建設,常態化開行中歐班列、海鐵聯運班列,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大局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聚焦農副産品等五大特色産業,培育發展樞紐經濟,服務首都降低物流成本。我們延伸建設直播電商産業功能區。圍繞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建設村播學院總部基地、國農港智慧雲供銷村播産業園;圍繞食品營養谷升級,打造中國食品電商之都;圍繞發揮口岸功能,打造金海湖絲路電商直播聚集區。
三是打造世界休閒谷。深度挖掘整合利用全域休閒旅游資源,培育文、體、旅、農、商多元融合的休閒業態,激發休閒産業活力。持續辦好中國(北京)休閒大會,打造體育休閒集聚區,建設漁陽滑雪場等一批高品質鄉村休閒綜合體。
三、強化“三個統籌”,夯實高品質發展基礎
我們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全力以赴築牢高品質發展的基礎和支撐。
一是統籌發展與安全,築牢安全基礎。深入踐行“大京郊服務大城市”,建設國家“平急兩用”發展先行區,率先探索實施《平谷區“平急兩用”旅游居住設施設計及實施指導意見》等技術標準。把“平急兩用”的理念融入到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打造首都發展安全的戰略腹地。
二是統籌發展與生態,推動綠色發展。我們聯合天津薊州區、河北廊坊北三縣創建全國首個跨區域生態文明示範區,協同建設首都東部生態屏障。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深入推進“一微克”攻堅行動,持續改善土壤品質,大力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以綠色發展描繪首都生態涵養區的“底色”。
三是統籌發展與民生,促進發展惠民。始終把穩就業、促增收放在突出的位置,出臺20條政策着力推動青年返鄉創業就業,2023年新增城鄉勞動力就業1.5萬人。認真做好“土特産”文章,促進富農增收。全力促進教育提質,積極引入北京市育英學校等全市優質教育資源,加速建設市建共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促進醫養提升,探索構建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創建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打造健康平谷。
以上是我們對前期發展的一些總結。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高品質發展目標,以“抓緊幹、有效幹、務實幹、一起幹”的“四幹精神”,全力以赴抓發展,建設高大尚平谷,以實際行動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北京篇章的平谷答卷。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狄濤先生的回答。
時間關係,提問環節到此結束。非常感謝各位發佈人參加發佈會,為大家介紹平谷區高品質發展成就。也請各位記者朋友繼續關注報道北京市“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
大家如果有進一步採訪需求也可以和我們聯繫,本場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嘉賓
唐海龍:謝謝大家,平谷歡迎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