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葉昶: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
2023年北京經濟運作情況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北京市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朱燕南女士;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黨組成員、副總隊長、新聞發言人卞晶先生,他們將發佈2023年北京經濟運作情況,並回答各位記者的提問。
首先,有請北京市統計局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朱燕南女士,介紹2023年全市經濟運作情況。
-
嘉賓
朱燕南:大家好!首先我向大家通報一下2023年北京經濟運作情況。
2023年北京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發展品質穩步提升。
2023年,面對外部壓力和內部困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力穩增長、抓改革、強創新、保民生、防風險,生産需求逐步改善,民生保障堅實有力,發展品質不斷提升,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
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3760.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105.5億元,下降4.6%;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6525.6億元,增長0.4%;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37129.6億元,增長6.1%。
一、糧食、蔬菜生産保持穩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游持續復蘇
2023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252.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4.6%。其中,實現農業(種植業)産值135.6億元,增長5.1%,糧食播種面積134.2萬畝、産量47.8萬噸,分別增長16.6%和5.3%;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79.5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産量207.5萬噸,增長4.3%;受2022年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收官、基數較高影響,林業實現産值65.9億元,下降20.6%。全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游客2210.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3.6%,實現收入36.2億元,增長12.7%。
二、工業生産穩步回升,電力、裝備、汽車行業增勢較好
202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4%,扭轉年內下降態勢;剔除新冠疫苗生産因素,增長3.1%。重點行業中,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增長7.9%,五大裝備製造業[ 包括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太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儀器儀錶製造業5個行業。]增長10.6%,汽車製造業增長5.2%,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下降0.9%,醫藥製造業下降21.7%(剔除新冠疫苗生産因素,下降4.3%),電子和醫藥行業降幅均逐步收窄。高端或新興領域産品生産快速增長,風力發電機組、液晶顯示模組、新能源汽車、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産量分別增長68.8%、39.2%、35.6%和26.7%。
三、服務業運作向好,重點行業、接觸性服務業共同帶動
2023年,全市第三産業增加值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其中,金融業實現增加值8663.1億元,增長6.7%;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8514.4億元,增長13.5%;接觸性行業明顯恢復,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065.3億元,增長20.3%;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453.1億元,增長21.1%。
四、固定資産投資穩定增長,創新投資保持活躍
2023年,全市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4.9%。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9%,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0.4%,反映企業擴大生産能力的設備購置投資增長24.4%。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下降45.7%;第二産業投資下降1.1%;第三産業投資增長6.0%,其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分別增長47.1%、11.4%和10.1%。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16.2%,其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6.1%。
2023年末,全市房屋施工面積12531.3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6.0%,其中,住宅施工面積6255.5萬平方米,下降6.8%。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122.6萬平方米,增長7.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811.1萬平方米,增長9.3%。
五、市場消費持續回暖,服務性消費、升級類商品消費快速增長
2023年,全市市場總消費額比上年增長10.2%。其中,服務性消費額在交通、文體娛樂等領域帶動下增長14.6%;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462.7億元,增長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13148.1億元,增長2.7%,餐飲收入1314.6億元,增長32.5%。按商品類別分,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服裝鞋帽針紡織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35.0%、29.8%和23.4%,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3.5%,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38.0%。
六、居民消費價格平穩運作,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
2023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4%。其中,消費品價格下降0.3%,服務價格上漲1.2%。八大類商品和服務項目中,其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4.2%,教育文化娛樂類價格上漲2.8%,衣着類價格上漲0.6%,居住類價格上漲0.3%,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3%,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0.2%,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0.1%,交通通信類價格下降1.7%。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環比上漲0.1%。
2023年,全市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0.8%,購進價格比上年下降1.3%。12月份,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6%,環比下降0.4%;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1%,環比上漲0.2%。
七、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穩步增加
2023年,全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4.4%,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12月份,全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2%。
2023年,全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81752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2%。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8.1%,經營凈收入增長13.6%,轉移凈收入增長2.9%,財産凈收入下降1.1%。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88650元,比上年增長5.5%,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7358元,比上年增長7.5%。
2023年,全市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47586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城鎮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50897元,增長11.6%,農村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26277元,增長10.7%。
總的來看,2023年全市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是政策措施落地顯效,經濟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共同作用的結果,反映出北京經濟韌性強、潛力足,經濟運作中的積極因素積累增多。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經濟發展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着力擴內需、優結構、增活力、防風險、提信心,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持續推動首都經濟高品質發展。
通報完畢。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朱燕南副局長的介紹。
下面把時間交給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
-
記者
北京日報記者:謝謝主持人,剛才發言人介紹了2023年北京經濟的主要數據,請發言人再評價一下北京經濟過去這一年的表現?謝謝。
-
嘉賓
朱燕南:謝謝你的提問。2023年北京經濟運作大的趨勢是持續回升向好。首先,和大家一起看看幾個主要的宏觀經濟指標。
一是看經濟增速。一季度全市GDP增長了3.1%,平穩開局;二季度這個增速有了一個比較明顯的上升,上半年GDP增長了5.5%;三季度略有回落,前三季度GDP增長了5.1%;進入四季度,這個增勢逐步趨穩,全年GDP增長了5.2%。經濟增速的變化有一定的基數因素影響,主要是2022年的二季度和四季度經濟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更多的是經濟自身恢復和政策措施共同作用的一個結果。二是看就業。城鎮調查失業率年內有一些小幅的波動變化,但是總的來看下半年要低於上半年,全年均值是4.4%,比2022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就業形勢保持穩定。三是看價格。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了0.4%,是一個比較平穩的運作。四是看居民收入。這個指標和經濟發展、民生保障密切相關。全年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5.2%,和經濟增長同步。 從這四個主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可以綜合反映2023年北京經濟總的趨勢是持續回升向好。
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一方面是經濟自身的恢復,去年是三年疫情防控轉段之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另一方面,也是一系列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發揮作用的一個結果。特別是在疫情防控轉段之後的第一年,加上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經濟恢復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從中央到包括北京在內的各地都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比如優化營商環境、助企紓困、擴大需求、穩定就業、促進轉型發展等等,應該説在這個階段政策措施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説經濟能夠持續回升向好,也是非常來之不易的。
在經濟回升向好的過程當中,我們也能夠看到北京經濟的一些特點和主要支撐因素。第一個就是表現出有韌性。從生産領域來看,在工業37個行業大類中,有19個行業實現增長,這個比例是超過了一半。在服務業14個行業門類中,有13個行業實現增長,特別是其中的接觸性行業快速恢復。優勢行業持續支撐帶動,服務業中的金融業、資訊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8成。工業中的裝備、電力、汽車行業表現都比較突出。從需求領域來看,全市固定資産投資規模持續擴大,服務性消費兩位數增長,社零總額增速比一季度提高5.5個百分點。從微觀主體來看,企業的生産經營雖然面臨一些困難,但是經營狀況在逐步改善。規模以上工業、服務業企業的盈利面都在擴大。一些重點行業中的頭部企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第二個是表現出有動力。首先看創新的情況,目前創新的最新數據是1-11月份的,1-11月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中,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比例接近8成,其中工業、科技服務業企業的研究開發費用增速都超過了1成。另外,給大家介紹一下數字經濟的情況。數字經濟這幾年都表現的非常活躍,全年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8766.7億元,按現價計算,比2022年增長8.5%,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到42.9%,這個比重比2022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
第三個是表現出有潛力。一方面是“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態勢比較好。規模以上“專精特新”工業企業産值增長5.2%,規模以上“專精特新”服務業企業收入增長6.5%,這兩個增速明顯高於工業和服務業的平均水準。另一方面,新設企業在繼續增加。去年全年全市新設企業的數量接近30萬家,這個規模要高於近三年的平均水準。
所以從以上的這些情況,我們可以看到隨着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發揮作用,北京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在逐步增強,經濟發展的潛能也在逐步釋放,共同推動了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品質發展也取得了新的進展。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朱燕南副局長的回答,請繼續提問。第四排最右邊這位男士。
-
記者
經濟日報記者:謝謝主持人,我們注意到,2023年北京居民收入增速逐季回升,請問卞晶副總隊長,在居民收入方面有哪些特點?謝謝。
-
嘉賓
卞晶:謝謝你的提問。
2023年,北京經濟持續恢復,市場需求逐步回暖,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民生保障得到進一步改善,從剛才發佈的數據也能看出,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穩步增長,邁上8萬元的新水準。居民收入方面的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兩點:
一是工資性收入發揮增長“主引擎”作用。2023年,北京高度重視穩就業工作,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先後開展“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北京暑期就業服務月”“民營企業服務月”等就業幫扶活動,通過舉辦專場招聘會、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鼓勵用人單位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崗位供給。同時,強化對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靈活就業等重點群體和就業困難人員的扶持,勞動力市場活躍度有所改善,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4.4%,低於2022年0.3個百分點,為居民工資性收入的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北京持續加強居民增收工作指導,於2023年7月份和9月份先後發佈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以及行業工資指導線的相關政策,也進一步帶動了工資性收入增長。2023年,在居民收入中佔比超6成的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8.1%,增速逐季提升,拉動收入增長5.0個百分點,是收入增長的主要力量。
二是多渠道助力農村居民收入較快增長。2023年,北京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5%,快於城鎮居民2.0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的較快增長,主要得益於多方面政策舉措帶來的“紅利”。從收入結構看,我市通過持續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為農村專業合作社和村集體經濟等發放崗位補貼、指導受災地區以工代賑等措施,帶動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7.6%;通過提高種糧農民補貼水準、開展休閒農業“十百千萬”暢游行動等措施,帶動農村居民經營凈收入同比增長13.0%;通過上調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加強對農村困難群眾幫扶、向災區群眾發放受災應急救助金和生活補助金等政策,帶動農村居民轉移凈收入同比增長7.9%。從統計調查結果看,各項政策措施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那麼,隨着北京經濟回升向好,需求持續改善,市場主體信心增強,一系列穩就業、促增收舉措的成效也將不斷顯現,我們判斷,下一階段居民收入仍將延續穩步增長態勢。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卞晶副總隊長的回答,請繼續提問。右邊第三排這位男士。
-
記者
人民網記者:謝謝主持人。請問發言人對2024年北京經濟走勢有什麼樣的展望?謝謝。
-
嘉賓
朱燕南:謝謝你的提問。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經濟運作當中的積極因素會繼續增加,但同時仍然會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從壓力來看,一方面是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在上升,全球經濟增長將會繼續放緩。1月9日,世界銀行發佈了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在這個報告裏面是預計今年的全球經濟將增長2.4%,2023年這個增速預計是2.6%,也就是説會回落0.2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從國內經濟發展來看,經濟發展還面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還有風險隱患比較多的一些問題,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要進一步的鞏固。
在我們正視困難的同時,更需要客觀梳理和夯實、增加我們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和有利條件,更需要堅定發展信心。因為更好的發展是大家共同的期待,大家也都在朝着這個目標共同努力。
從全國來看,17號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23年的全國數據,反映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發展品質在繼續提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年經濟工作大的方向,各項措施和工作逐步落地顯效,為經濟繼續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我們北京自身來看,剛才我剛才通報的數據,還有回答問題的時候也補充介紹了一些情況。我們也可以看到,北京經濟也是呈現出持續回升向好的勢頭,而且在回升向好的背後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撐、韌性支撐,也在逐步釋放動力、活力和潛力,為我們今年的經濟運作奠定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近期,大家可能也關注到了一些新聞和資訊,看到北京剛剛進入2024年就開始多方面的推動各項工作,包括要發佈將近30項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要啟動2024年北京消費季活動,要推出1.0版産業地圖等等,目的都是為了促進經濟進一步回升。
所以,總的來看,今年經濟發展的機遇要大於挑戰,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和積極因素將會進一步增加,北京經濟將繼續保持回升向好的發展態勢。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朱燕南副局長的回答,請繼續提問。第三排中間這位女士。
-
記者
新京報記者:謝謝主持人。從剛剛的發佈,我們注意到去年的CPI呈現了溫和上漲的趨勢,所以我們想了解一下構成CPI的主要類別的價格情況,以及對於下階段整個價格水準的預判?謝謝!
-
主持人
葉昶:好,這個問題我們請卞晶副總隊長來回答。
-
嘉賓
卞晶:好,謝謝你的提問。
2023年,北京各類商品和服務市場供給較為充足,居民需求穩定恢復,為全市物價保持溫和上漲態勢奠定了較好基礎。全年CPI同比上漲0.4%,在近年中處於較低水準。從主要類別看:
一是保供穩價措施有力,食品價格有所下降。2023年,北京通過引導企業産銷對接、強化統籌調度、暢通物流運輸等一系列措施,有力保障了肉、蛋、菜等主要食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全年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0%。其中,豬肉市場供應充足,2023年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均處於正常保有量的合理區間,價格同比下降14.3%;鮮菜供應形勢較好,種植面積和在田面積均有所增加,價格同比下降6.9%;雞蛋價格較為穩定,同比下降0.7%;鮮果價格同比上漲4.0%,漲幅比上年回落11.4個百分點。
二是促消費力度加大,工業消費品價格繼續下行。2023年,各大商家在家電、汽車等領域持續推出“京彩綠色消費券”、消費補貼等優惠促銷活動,加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下行,北京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下降0.7%。其中,電視機、電冰箱等家電以及燃油、新能源汽車價格均有所下降,降幅在3.3%-5.6%之間;能源價格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下行傳導影響,同比下降2.6%,其中,汽、柴油價格由升轉降,同比分別下降5.5%和5.9%;金飾品價格受國際黃金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同比上漲14.6%
三是居民文化娛樂需求提升,服務價格溫和上漲。2023年,受市場活躍度回升以及節假日帶動,居民旅游出行等文化娛樂類消費需求明顯提升,服務價格同比上漲1.2%。其中,賓館住宿、飛機票、旅行社收費價格同比漲幅在11.0%-14.0%之間;文化娛樂服務價格同比上漲2.7%,其中,電影票、兒童游樂、健身活動、網路文娛等價格均呈上升態勢。租賃房市場交易平穩,房租價格同比上漲0.3%。
接下來,隨着春節臨近,食品價格存在季節性上漲的可能;寒假出行和文娛活動需求的增加,或將帶動部分服務類價格上漲。但當前北京市場供應穩定,政府暢通運輸、儲備調節等保供穩價措施也將持續發揮作用,居民消費價格預計將繼續保持平穩運作。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卞晶副總隊長的回答,最後兩個問題。
-
記者
《數説北京》欄目記者:謝謝主持人。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加突出科技創新方面的引領作用,北京也一直在大力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發言人能不能介紹一下這一年北京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一些相關情況?謝謝!
-
嘉賓
朱燕南:謝謝你的提問。2021年以來,北京深入實施“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在“五子”當中,第一“子”就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應該説北京有非常豐富和優質的科技創新資源,同時也陸續出臺一系列支援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科技創新已經成為首都高品質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關於科技創新,統計部門掌握一部分的數據和情況,我就結合我們掌握的數據和情況給大家多做一些介紹。剛才也説到了現在關於研發創新的最新數據是截止到2023年1-11月份的。
第一個情況就是關於創新主體,也就是企業的創新投入和産出的情況。1-11月,在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當中,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佔比接近8成,這個比例比2022年同期提高了1.3個百分點。一些行業的研究開發費用增長是比較快的,包括汽車製造業、電子製造業、科技服務業,它們研究開發費用的增速都超過了1成。創新投入的增加也帶來了創新産出的增加,大中型重點企業期末有效發明專利的增速接近2成。
第二個情況是創新“主平臺”的表現。“三城一區”是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平臺。從數據來看,1-11月,“三城一區”內的大中型重點企業的研究開發費用佔全市的比重接近7成,這些企業的期末有效發明專利數量佔全市的比重也將近7成,反映出“三城一區”主平臺的主導地位和主導作用。
第三個情況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情況。1-11月,中關村示範區重點監測的規模以上企業技術收入的增速達到了33.1%,技術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達到了1/4,這個比重和2022年同期相比是在提高的,反映出中關村示範區企業的收入結構在進一步優化。
創新也促進了高端産業的發展,剛才在通報數據的時候我也説到了,在工業當中比如新型儲能、半導體器件、新能源整車製造這些行業都在快速發展,還有風力發電機組、液晶顯示模組、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等高技術或者是新興領域的産品産量也都有比較快速的增長。
與此同時,北京也一直在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創新發展的模式。統計部門也是針對一些企業做了“兩業”融合的問卷調研,在被調研的企業當中有6成的企業有融合發展的特徵。企業是想通過融合創新發展來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比如説可以建設智慧工廠來提高自己的生産效率,或者説通過一些智慧化的技術進行柔性化的定制,來增強産品的競爭力等等。
這幾方面的情況都反映出北京的研發創新、創新主體都是保持活躍的。創新對於北京的經濟發展、高品質發展也發揮了積極的、重要的作用。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朱燕南副局長的介紹。最後一個問題。
-
記者
鳳凰衛視記者:謝謝主持人,我們也感受到2023年北京的消費是在逐步的回暖,消費的活動也比較活躍,所以想請問卞晶副總隊長,在居民的消費領域有哪些積極的變化?謝謝!
-
嘉賓
卞晶:好,謝謝你的提問。
2023年,北京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首店經濟,持續優化提升消費環境;繼續舉辦“北京消費季”等促消費活動,制定多項促消費政策,發放家電、汽車、餐飲等消費券,助推居民消費潛力加速釋放,消費恢復進程逐步加快。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1.5%。歸納起來,主要呈現三個方面的積極變化:
一是居民消費信心增強。2023年,北京居民平均消費傾向為58.2%,比2022年提高3.1個百分點,説明居民收入中用於消費的比重進一步增加。從走勢看,居民消費支出增長呈現逐季提升態勢,各季度累計增速分別為6.3%、8.7%、9.8%和11.5%。從構成看,八大類消費支出實現全面增長,其中食品煙酒、衣着、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其他用品及服務增速均超過兩位數。
二是服務性消費持續回暖。2023年,北京積極打造“夜京城”“北京禮物”等文創品牌,為居民提供更多新消費場景。各大商家也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提供了豐富的餐飲、文旅類服務性消費産品,居民“購買服務”的熱情高漲。全年居民每人平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3.9%,快於商品性消費5.5個百分點,佔居民消費的比重已經超過2019年水準。其中,居民每人平均在外飲食支出和家庭服務支出同比增長均超過30%;居民出游需求旺盛,景點門票支出同比增長83.3%,飛機、火車等交通費支出同比增長1.6倍,團體旅游和旅館住宿費支出同比均增長2.4倍。
三是發展享受型消費增長較快。2023年,北京加速轉化消費資源優勢,推出“冰雪運動消費季”“大戲看北京”等多項特色活動,帶動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同比增長26.3%;同時,隨着居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醫療健康、智慧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等消費領域備受消費者青睞,居民發展享受型消費同比增長15.9%,快於生存型消費6.7個百分點。此外,節假日消費勢頭強勁,中秋國慶假期,北京重點監測的商超、餐飲和電商等企業銷售額均實現大幅增長,帶動消費的作用明顯。
下一階段,即將到來的寒假、春節假期以及冰雪消費季、“惠年節”“享年味”等系列活動會進一步激發北京消費市場活力,居民消費也將持續回暖。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卞晶副總隊長的回答。時間關係,今天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非常感謝朱燕南副局長、感謝卞晶副總隊長。也感謝各位記者對北京經濟運作的長期的關注和支援。
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