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與藝術對話 感受歷史溫度
助力北京海淀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講好三山五園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切實展示三山五園地區新時代變遷成就,海淀區融媒體中心特別推出文物保護科普類節目《鎮“淀”之寶》,第二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上線!
“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這句出自東晉名士謝混的《游西池》詩也是當今清華大學名字的由來,現在“清華園”工字廳後面的匾額上還題着“水木清華”四字。
本期《鎮“淀”之寶》,我們就來到了——清華大學,這次我們的目的跟以往不同,除了濃厚的學術氛圍,還要來尋找這座大學裏歷史文化的氣息。
建立在皇家園林熙春園基礎之上的清華校園,和歷史上皇家園林群、三山五園的體系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熙春園在咸豐年間改名為清華園,1911年定名為清華學堂,並不斷擴展形成了今日的清華大學。
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下,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應運而生,它位於清華大學的東側,總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展廳9000平方米2016年,這座國家一級博物館落成並正式對公眾開放。世界浸潤於此,於此走向世界。
想要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校內師生可以走到校園的最東側進入博物館,校外游客可以從校外藝博專用通道預約進入。據了解,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現有藏品2萬餘件,品類包括書畫、織繡、陶瓷、傢具、青銅器及綜合藝術品等六大類。藏品絕大多數來自美術學院自1956年以來歷年的收藏,以及校友和社會賢達的捐贈。
紅色緞繡人物花卉紋宮衣,“霓裳一曲千門鎖,白盡梨園弟子頭。”“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最負盛名的宮廷歌舞,也是我國歌舞史上一顆璀璨明珠,在詩人的吟咏間,我們便可窺視出“霓裳羽衣曲”的風華絕代。迄今為止,“霓裳羽衣”一詞仍是人們心中美好的存在。
據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員高文靜介紹:“‘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李隆基譜成,是盛唐歌舞的集大成者,那佳音既成自當有舞相合,玄宗愛妃玉環依韻編排,最終曲舞相合,終成千古絕響。人間難得幾回聞的曼妙舞姿當然要配人間難得幾回聞的華美霓裳,本館所展示的這件紅色緞繡人物花卉紋宮衣,它是清人心目中的‘霓裳羽衣’,也可以説是館裏的鎮館之寶之一,同時它也是刺繡服飾中的鴻篇巨制。它通身的各色刺繡人物多達248個,這些紋樣有戲曲人物,有百子圖、吉祥花卉、花果紋,它們都象徵着對美好生活的一個期盼,也有一些吉祥的代表寓意。並且這件服飾的雲肩、趟袖以及腰部和鳳尾裙部分全部都錯落地釘綴有1.3釐米的銀色金屬圓片,這些圓片和金線的光澤相互作用,會産生熠熠奪目的一個效果,扮演楊貴妃的名角着此服登臺而舞,必定通身霞光滿溢,這不正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聞的仙子霓裳嗎?”
由於宮衣裝飾繁多,所以自重較重,通常對演繹者的體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在清代多為反串表演者所服。我們熟知的近代的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他便曾經創作並出演《貴妃醉酒》一劇,劇中他曾着有類似形制的“宮衣”。
“無量壽尊佛”緙絲佛像
“無量壽尊佛”緙絲佛像是以緙絲技法織造而成的,緙絲是一種通經回緯的織造技法。在我國,緙絲藝術有兩個高峰,一個是宋代,一個是清乾隆年間。這件作品可以稱得上是清乾隆年間的巔峰巨制
它的紋樣內容主要分為五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日、月以及以織金織成的“無量壽尊佛”五字,“無量壽尊佛”意為“壽無量”的諸位尊佛,點明瞭這幅作品的一個主題即是“長壽”、“永生不息”。
畫面的第二層是由八位供養飛仙以及彩色華蓋所構成的。畫面的第三層也就是畫面的主體部分,是由三世佛所構成的,三世佛寓意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也是代表着人的壽命,希望可以永無止境、生生不息。畫面的第四部分是由十八羅漢和四大天王所構成的,十八羅漢左右各分為九個,“九”諧“久”音,也是點名了“長久”的寓意。畫面的第五層是由祥雲與福海構成的,代表着“福壽綿延、綿延不斷”。
《蘭亭修稧圖》
“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稧事也。”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傳唱千古為歷代文人所追隨,而在博物館的書畫區,就展出了一幅《蘭亭修稧圖》,是明代書畫家黃宸的作品。
這幅作品描繪了以王羲之為首的一眾東晉的文人雅士,在王羲之的蘭亭雅集宴飲、飲酒賦詩的一個場景,屬於館藏人物山水畫的一件佳作,在畫卷的起首處,坐於亭內的是王羲之,隨着在天然園林中開出的彎彎曲曲的水道,文人分列兩側,他們有的飲酒,有的賦詩,有的交流,有的自己在冥思苦想。
櫸木矮南官帽椅
現如今,大家都喜歡在裝修中用中式傢具,來到傢具主題展這裡有各種各樣的古代傢具展品,以凳椅類、桌案類和櫃架類為主,還有少量的櫥櫃類傢具,時代從明代可以跨越到近現代,這裡有一件“櫸木矮南官帽椅”。
據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倪葭介紹:“因為這種後邊椅背高,前面扶手低的椅子形制遠觀就好像古代的官員,沒有那兩個帽翅的官帽的形狀,所以叫做官帽椅。在藤屜下面的穿帶上涂了漆,這種做法常見於蘇式傢具,目的在於使穿帶避免受潮,保持木料不至彎曲,同時也有遮醜的作用。椅子的形制也和我們大家日常所了解的那些椅和凳在高度上有差別,座高只有30公分,‘櫸木矮南官帽椅’也叫禪椅,這樣的椅子可能是供寺院中的僧人結跏趺坐時使用。座距過高的話,不利於修行,所以禪椅的高度只有30公分。由於展覽主要是針對於珍貴的傢具、書畫、織繡,為了文保的要求,它們不可能長時間地在展廳中去展出,所以我們不同時期會推出不同主題的館藏展覽,也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時時關注展覽更新。”
立德立言,無問西東,今天我們在水木清華中探訪着中華文化瑰寶的奧秘,在展品中尋訪着中華古典文化的足跡。3月30日,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評為首批全國科教基地,通過《鎮“淀”之寶》節目,我們感受着文化與心靈的碰撞,體驗着身臨其境的藝術審美之旅。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只有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中不斷延續發展,在發展中不斷開拓創新,才能不斷鞏固文化自信,面向未來,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