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墻遺址公園古舊書市活動吸引讀者熱情參與。(路艷霞 攝)
春回大地暖,書香滿京城。盎然春意中,北京“舊書新知”品牌活動恰如一朵朵盛開的繁花,近日已在東城、西城、朝陽、海淀、昌平等多個區域多點綻放,為京城的春日畫卷增添了一抹濃郁的書香底色。
報國寺古舊書市常態化運營
3月1日,西城區“舊書新知·讀書報國”古舊書市在北京報國寺三殿平臺正式啟幕。
本屆報國寺古舊書市匯聚了近百家中外展商、300余個特色展位,集中呈現逾萬冊古籍文獻珍品,其中不乏宋元明清歷代典籍善本及孤本秘藏,吸引眾多古舊書籍愛好者慕名前來“尋寶”。“我在這片衚同住了大半輩子,二十年前報國寺書市還是零散小攤,如今政府規劃出敞亮的文化市集,真有种老樹發新芽的欣喜。”李大爺感慨道。
報國寺古舊書市負責人後思慧介紹,本屆書市創新規劃了四大板塊:“古籍精品+精品舊書展銷區”,孔夫子舊書網、中國書店等攜萬餘冊典籍亮相,從明清善本孤本到特價經典讀物皆有;“精品文創展區”,則以非遺活化創新為亮點,古籍修復、木板拓印、掐絲琺瑯等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碰撞;在最具煙火氣的“居民互動區”,兒童跳蚤市場裏小讀者交換着舊書傳遞閱讀熱忱;“詩書畫精品藝術展區”聯動中國詩書畫名家、文化機構等,實現了“詩書畫”藝術語言與古籍文獻的跨界對話。
據了解,2025年的報國寺古舊書市,將常態化運營至2025年10月份。西城區更是憑藉“政府主導+社會發動+群眾參與”的創新機制,推動“舊書新知·讀書報國”報國寺古舊書市成為全國標桿古舊書市。
“舊書+古建”有機交融
明城墻下,愛書人的指尖摩挲着泛黃的古籍,3月1日,東城區“舊書新知展春顏”活動迎來紛至遝來的讀者。
此次東城區“舊書新知展春顏”活動選在明城墻遺址公園,巧妙融合文化市集與明城墻遺址公園梅花節,活動還精選了與北京城市史、古建築保護、民俗文化等主題相關的古籍舊書進行展覽。住在附近的居民杜鑫女士説:“這種露天展陳設計很獨特,在六百年的古城墻下讀明清地方誌,梅花的香氣好像和書頁的香氣交織在了一起。”
自2024年11月以來,東城區委宣傳部攜手孔夫子舊書網舉辦“舊書新知 書香致遠”系列主題活動,把舊書古籍帶入曹雪芹故居紀念館、觀中·中軸線在地文化博物館、史家衚同博物館、明城墻遺址公園等東城區歷史古建、名人故居文化特色空間,通過古籍舊書主題內容與古建場館相匹配,將精品舊書文化主題市集與東城區文化地標有機結合。
“舊書新知”活動精彩紛呈
北京各區還將陸續開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舊書新知”活動,為京城的春天增添馥鬱的書香氣息。
3月27日至30日,一場充滿創意的圖書市集將在朝陽區北京郎園Vintage火熱開市。市集特別設置“舊書新知”專區。市民不僅能體驗古籍修復,還能參與舊書互換、二手書盲拍等趣味活動。
潘家園舊貨市場計劃於5月和10月舉辦“萬閱典藏”2025潘家園春秋季全國古舊書博覽會。同時,全年每週六、日將通過184個展位開啟常態化舊書市集,為市民打造“永不落幕”的淘書盛宴。此外,孔夫子舊書網也將依託平臺優勢,實現舊書銷售“365天不打烊”,讓愛書人隨時隨地都能邂逅心儀舊書。
海淀區的舊書進校園文化市集活動還將升級,活動將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0所重點高校,每場會有數十家古籍書店、獨立書商攜萬冊舊書進駐校園,組織開展“經典重讀”“圖書漂流站”“封面藝術長廊”等古舊書特色活動。
昌平區“舊書新知”系列活動也已同步啟幕。3月3日起至3月9日,MPK黑膠書店推出“舊書新知——讓知識流動,讓智慧傳承”主題活動,市民可將家中閒置舊書送至書店,這些書籍整理後會在店內“舊書新知”專區供讀者閱讀。(路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