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圖書館創意創新不斷

日期:2024-12-09 09:4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讀者參觀“一息尚存書要讀——齊白石圖書文獻展”。

讀者參觀“一息尚存書要讀——齊白石圖書文獻展”。

  靜心閱讀圖書、觀摩古籍修復、聆聽黑膠唱片、欣賞歌劇藝術……即便平日,也有不少讀者來到北京城市圖書館,沉浸在圖書海洋,徜徉在藝術世界裏。

  “如今人們獲取一本書已經很便捷,那讀者為什麼要走進圖書館?我們希望把一些不同主題的館藏資源提取出來,轉化成可體驗的、可互動的、可感知的場景。”在首都圖書館宣傳策劃部副主任李凌霄的生動講解下,近日,記者開啟了北京城市圖書館探訪之旅。

  走進古籍文獻館,“一息尚存書要讀——齊白石圖書文獻展”正在展出。此次展覽以北京畫院圖書館珍藏的近百件齊白石圖書文獻為主要展品,融合繪畫和書法作品、視頻和圖片等多媒體資料,帶領讀者和觀眾用文字勾勒齊白石的藝術人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更深入了解齊白石的生平經歷、藝術創作和影響成就。展覽特別呈現了齊白石回憶自己學藝經歷時提及的畫譜、印集等珍貴古籍,如清末拓《爨龍顏碑》、清晚期拓《爨寶子碑》、民國鈐印本《龍泓山人印譜》等,吸引讀者紛紛駐足觀看。

  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首都圖書館傳習所同樣位於古籍文獻館內,向讀者開放已三個多月。在安靜又雅致的空間內,首都圖書館古籍修復師劉曉羽正在修復晚清時期的《國語發正》。他先向破損的書頁噴水,然後將補紙貼在書頁背面,並用鑷子小心翼翼撕掉多餘的紙邊,他説正在修復的這葉古籍有四處破損,需要花費一個小時修復完成。“每週二至周五,我們都有一個演示活動,還會和讀者聊聊造紙、印刷、修復等知識。”而在修復演示臺的四週,倚墻而立的櫃子裏整整齊齊地擺放着90余種中國傳統手工紙,它們來自全國各地,都是經過修復師精心挑選出來適宜修復古籍的純手工紙。在修復材料展示區外面,則特別設立了“書之修”玻璃展櫃,精心佈置陳設出的修復工具,是修復師們日日相伴的“夥伴”,如同珍寶般受到尊崇。

  在這裡,“蕓林雅集”體驗活動已推出“古籍探源”“紙,因有你”等系列手作活動,涵蓋甲骨契刻、竹簡書寫、金石傳拓、古法造紙、花草紙製作、流沙箋製作、卷軸裝裝幀、經折裝裝幀、線裝書裝幀、書頁修復、舊畫裝裱等30余個體驗項目,所有活動都是一位難求。

  走進非遺文獻館,有讀者正在安靜閱讀。儘管非遺館設計藏書量達2萬冊,但這裡不會僅止步於文字傳承,一個立體而豐富的非遺文化傳承世界正在徐徐展開。截至2024年11月,圍繞傳統節日文化,這裡2024年已舉辦了58場活動,很多非遺傳承人來到現場,帶領大家體驗非遺文化,有效激發了讀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喜愛與傳播。“明年,非遺館將推出100場活動,邀請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與讀者互動。”李凌霄説,活動形式也會更多元,比如會讓讀者體驗演藝表演、學習非遺技藝等。

  來到位於東側二層的藝術文獻館藝術沙龍活動空間,如同穿越到另一個時空隧道。銀幕上正在放映威爾第的歌劇《假面舞會》,男高音咏嘆調飄蕩在空氣中,和藝術文獻館的黑膠唱片世界奇妙地融為一體。一位讀者正在聆聽黑膠唱片。李凌霄介紹,千余張開架閱覽的現代黑膠唱片中,包含中外歌曲、戲曲、器樂曲等多種音樂類型,館內提供6台高端的黑膠唱機以及播放系統,讓讀者對城市圖書館又多了一個割捨不掉的理由。李凌霄還介紹,“在藝術文獻館,目前為止最火的一個品牌叫‘城市音樂薈’,每到周末,我們會邀請很多專業音樂演奏家,一邊演奏,一邊講解,比如演奏家會用琴聲來演繹春天下雨的感覺。”

  許多讀者離開圖書館都會戀戀不捨地再看看知識山丘和數字長卷,知識山丘滾動播放的內容有世界各國語言的閱讀名言;數字長卷滾動播放的是從宋代到清代不同時期的“聽琴圖”“雅集圖”中截取的文人生活場景,畫中還有一個奔跑的幼童,手裏的風箏一直飛到“知識山丘”中。一位從丹麥回國的華裔小朋友寫下留言,稱北京城市圖書館是他最喜歡的一家圖書館。

  事實上,北京城市圖書館之旅永遠都會有驚喜帶給讀者,這是一家不斷煥新、不斷創新的大型“多元複合文化綜合體”。在古籍文獻館,沉浸式閱讀體驗系列活動《書林隱語之游園謎夢》已向讀者開放,這個具有創新意義的解謎活動贏得了大量年輕讀者的熱情參與。藝術文獻館還有藝術空間正處於內部調試階段,這裡將播放8K片源,三維環繞立體音效將與畫面一起,給觀眾帶來震撼。李凌霄透露,2025年還將有5場山谷音樂會在晚間與大家謀面。(路艷霞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