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首日 京味“文化大餐”吸引國內外目光

日期:2024-06-20 08:1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北京展區人流如織。
  • 北京展區人流如織。

北京展區人流如織。

北京展區人流如織。 (程功 攝) 

6月19日,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開幕。本屆圖博會以“深化文明互鑒,合作共贏未來”為主題,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擔任本屆主賓國,共吸引71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家中外展商參展,有22萬種中外圖書集中亮相。大會為期5天,6月23日閉幕。

  本屆圖博會設置國內綜合館、主賓國、國家區域聯合展臺、精品出版物展區、海外展區、國內專業出版展區、國際版權中心、學術館區、BIBF藝術書展、網路出版館、世界禮物市集、童書展區、BIBF插畫展區等多個展區。各個展區人氣高漲,各項活動精彩紛呈。

  京味圖書集結亮相

  圖博會首日,北京展區人流如織,京味“文化大餐”引來中外人士的熱切關注。“走進北京衚同,感受京味文化的獨特魅力——《多視角下的北京衚同》圖書分享會”為北京展區的首場活動。本書執行主編、旅游教育出版社副社長丁海秀飽含激情地分享道:“《多視角下的北京衚同》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方式介紹了北京衚同的前世今生,用獨特的京味語言記錄了北京衚同的古今風貌,把衚同的青磚灰瓦、犄角旮旯、生活細節表現得淋漓盡致。”

  活動中,首都師範大學教授魏光奇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從衚同裏老北京人的鄰里關係、家長裏短談到民風民俗,將衚同裏的優秀傳統文化娓娓道來。

  有關北京歷史文化的最新圖書集結亮相,引來讀者紛紛駐足翻看。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凱如數家珍地介紹道,由北京華景時代策劃的《北京三萬里:重大時刻來華的那些人、那些事》,完整記述了15位耳熟能詳的外國人,如馬可·波羅、湯若望、埃德加·斯諾、小澤徵爾等,在北京的“破冰之旅”背後的精彩故事。《大運河文化辭典》則由95位專家學者把關,230多人參與編寫,該書共有9000個詞條、580多萬字,歷時5年編纂完成。

  有關北京的老照片圖書被讀者“追捧”。北京日報出版社推出的《中軸之門》《北京中軸百年影像》,以老照片的形式全面記錄中軸線的故事。北京日報出版社總編輯趙婷表示,《中軸之門》選取北京中軸線這條文明軸線上的座座門戶,以獨特的視角、精美的圖片、引人入勝的故事,生動呈現了北京中軸線的風雲變幻、趣事逸聞。

  北京文學展豐碩成果

  在北京展區,集中展出的北京文學圖書更是一大亮點。《寶水》《阿娜河畔》《平安批》《雲中記》《北上》等反映了北京文學創作、出版的豐碩成果,《跑步穿過中關村》《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人生》等圖書多語種版本的展出,盡顯北京文學“走出去”的亮眼成績。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談及北京文學“走出去”,不僅深感欣慰,也有冷靜思考。他在與海外漢學家的交流中愈發感到,中國作家的寫作喜歡寫得細緻,寫得綿密,這當然是好的文學,但對於國外讀者來説,難免會覺得有些繁瑣。這讓韓敬群對於“走出去”的文學作品的特質有了更清晰的把握,他提到,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作家何大草新作《坡地手記》多是短句,情節推進很快,這類作品顯然更易於被外國讀者接受。

  海外出版商組團到訪

  圖博會首日,來自英國、義大利、斯洛伐克、土耳其、阿聯酋、印度、巴西、阿根廷、盧安達、烏干達的出版商代表組團到訪北京展區。

  在版權輸出展臺,客商紛紛駐足,目光在眾多精品出版物間穿梭,他們翻閱着書頁,感受着來自中華大地的深厚文化底蘊與來自北京的開放、包容、友好。來自義大利的Oriana Conte對中國當代文學板塊抱有濃厚興趣,她説,通過閱讀當代中國文學作品能夠更好地了解到當下的中國。印度組展人Senthil Nathan對北京展區的設計讚不絕口,他認為,國際書展是全球出版業者互相學習、交流互鑒的絕佳機會,感謝北京展區帶來了近乎完美的呈現。(路艷霞)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