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繪本奶奶”蔡皋又出新書 與讀者見面分享創作心得
原標題:“繪本奶奶”蔡皋又出新書,與讀者見面分享創作心得 77歲的她還要繼續寫童年
著名繪本畫家蔡皋攜“蔡皋經典中國繪本”系列新書《隱形葉子》《百鳥羽衣》,日前在PAGEONE北京坊店與讀者見面。77歲“繪本奶奶”燦爛的笑容和風趣的語言傳遍全場,令讀者如沐春風。
同時在該書店舉辦的“蔡皋經典中國繪本畫展”充滿童趣,展出畫作分別出自蔡皋獲得BIB“金蘋果”獎的《寶兒》、獲得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繪本)獎的《花木蘭》、經典暢銷作品《桃花源的故事》《百鳥羽衣》,以及全新出版的作品《隱形葉子》。畫展為期一個月。
蔡皋在給讀者簽名。
希望小讀者思考閱讀的意義
蔡皋是國內第一批原創繪本畫家,可以説是中國原創繪本領域的拓荒人,也是中國第一位獲得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畫雙年展(BIB)“金蘋果”獎的繪本畫家。至今,國內獲得此獎項的畫家只有4位。而更多的年輕人,是從2023年初《十三邀》節目或B站上的相關紀錄片看到蔡皋的出圈採訪的。蔡皋接受央視新聞頻道採訪的視頻,也在近日登上熱搜。
此次新書分享會上,蔡皋帶領現場讀者走進了一個奇妙的繪本世界。蔡皋的繪本大都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她希望挖掘這些故事對當代小朋友的意義。她提到了最新出版的繪本《隱形葉子》,故事內容取自三國時期魏國潁川人邯鄲淳所著《笑林》中的“楚人隱形”的故事。
書中的董小小看到螳螂藏在葉子後“隱身”捕食的故事,沒有經過自己的理解、分辨和思考,就有些傻氣地試圖找到那片可以“隱身”的葉子。葉子當然不能隱形,董小小也因此得到了教訓,並羞愧懊悔,改過自新。
蔡皋在這一故事的基礎上做出了改編,表達了自己對閱讀、學習態度的理解。蔡皋説,之所以選擇把這段故事用繪本的形式創作出來,是希望小朋友們通過故事思考閱讀的意義。她認為,讀書不是為了“千鐘粟”,不應該把功名利祿當作讀書的目的。讀書高,高在境界;讀書好,好在讓人遇到幸福。
故事裏的董小小雖然鬧了笑話,但他是個讀書人,在被大家嘲笑後,他也有所反思,有所悔改,這是值得鼓勵的。“閱讀就是這樣,帶給人更多的是潛移默化的感染。”對此,蔡皋不失時機地推廣起了閱讀,她早年間通過傳閱方式閱讀了《紅與黑》《戰爭與和平》等大量文學作品,而正是這些閱讀讓她受益一生。
傳統是口很深的“甜水井”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僅是現場展出的這5本經典作品。蔡皋的大多數繪本,無論是故事內核,還是畫面當中的細節,都包含着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蔡皋認為,好的繪本,不僅可以強大孩子的內心、 啟發孩子的思考、提高孩子的審美,還是文化傳承的載體。
對此,蔡皋説:“傳統是一口很深的井,孩子們汲取裏面的井水是很甜的。”她從來不怕孩子無法理解傳統文化,之所以選擇讓更多的小朋友看到這些傳統故事,是因為她希望孩子們能從這些繪本中傳承傳統文化精神。
事實上,對於蔡皋而言,繪本除了故事內容,畫面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對於啟蒙階段的孩子來説,畫面帶來的衝擊力要高於文字,這也是蔡皋所強調的視覺經驗和色彩訓練。
在新書分享會中,蔡皋拿起了她最新改版的繪本《百鳥羽衣》。《百鳥羽衣》講述了一段苗族的民間故事,她當初在創作這本繪本的時候,就真的去了苗族人生活的鄉村,親眼看到、親身體會到他們的審美和生活。
蔡皋説:“將自己的視覺與感覺打開後,一本書,不同年齡的孩子會看到不同的東西,會有不同的收穫。”
從未考慮過為獲獎而創作
蔡皋從事繪本創作將近40年,在面對新作的時候,自然會想起和圖畫書的最初相遇,以及童年那些美好的過往。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發現了蔡皋,她幸運地調入了出版社。到出版社後,蔡皋惡補了“圖畫書”一課。初入國門的國外圖畫書,給蔡皋打開了一扇窗,她被《藍眼睛的小咪咪》征服了,這本繪本畫風簡約,好幾頁只是幾根線條,還有很多空白,買這樣的書值得嗎?蔡皋最初有過困惑,但真的鑽進去,她發現自己很喜歡這本書,她用充滿童心的話語説:“我要學《藍眼睛的小咪咪》,我一定要創作自己的繪本。”
2022年12月26日,蔡皋獲得第34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特別貢獻獎,她收穫了頗有分量的頒獎詞:“蔡皋先生是一位熱愛自然之美、藝術之美、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的繪本創作者,更是一位致力於通過繪本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巧妙傳遞給兒童的繪本創作大家。”但蔡皋説,自己從頭到尾、從小到大,從來沒考慮過為獲獎而做事、畫畫。
“我的童年生活這滴水,會慢慢流到我的學生時代,流到我的編輯工作,流到我的生活中間,匯聚到一起,然後才有創作。”蔡皋坦言,她很喜歡自己的童年,因為她的家人都很有趣。她甚至抱有一個觀點,家庭成員有趣,對生活充滿熱愛,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就不會有問題。“我要繼續寫童年,也正在寫童年。”在蔡皋看來,很多記憶、很多瞬間都在沉睡,她需要不斷喚醒,讓它們成為自己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 (路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