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老衚同東起德勝門內大街,與弘善衚同相接;西至棉花衚同,與航空衚同相接;南側與花枝衚同相通,明代稱三寶老爹衚同、三伯老衚同。從“三寶”到“三伯老”再到“三不老”的演變,其實就是北京土話快讀造成的。這樣天長日久,以訛傳訛,再把“爹”字省略,就成了後來的三不老衚同。“老爹”是當時人們對太監的尊稱,“三寶”指的就是“馬三寶”,即世界揚名,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壯舉的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鄭和。
鄭和,回族,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因隨燕王朱棣起兵立有戰功,被賜姓鄭。自明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間,鄭和奉明成祖之命先後七次率領龐大的船隊下西洋。鄭和最先發現了美洲新大陸,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是在世界航海史上寫下輝煌一頁的先驅者。
明初時鄭和府第就在三不老衚同6號院,其規模猶在,格局猶存。木製大門非常厚重,兩側的殘損的門墩昭示着它曾歷經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