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人文北京頻道
老北京人端午節做些什麼?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賽龍舟、採菖蒲、捉蟾蜍。
吃粽子
《燕京歲時記》載:“京師謂端陽為五月節,初五日為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之。每屆端陽以前,府第朱門,皆以粽子相饋貽,並附以櫻桃、桑椹、荸薺、桃、李,及五毒餅、玫瑰等物。”
北京的傳統粽子是小棗粽、豆沙粽。每次端午節前,衚同裏的街坊親友有互相送粽子及五毒餅等食物的習俗,藉以表示祛疫消災。如今的北京老字號裏,您仍可以品嘗到“五毒餅”的美味。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
明清時,不論是皇室貴胄還是民間百姓,都十分喜愛賽龍舟。雍正、乾隆年間,每到端午時節,皇家就會在圓明園的福海舉行龍舟競渡活動。
採蒲劍
舊時北京人常去皇城腳下的菖蒲河採集蒲劍,採回的菖蒲葉子插在門上“消除邪氣”。除菖蒲河之外,什剎海、高梁河、護城河、清河、沙河、大通河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捉蟾蜍
民諺説:“端午節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藥。”老北京的端午節,人們會早起到河邊、池塘邊捕捉蟾蜍,以作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