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高祖劉邦十二年(西元前195年),劃分出漁陽郡南部大面積的平原區域,新設置了一個縣城——路縣,縣城就設在今通州區潞城鎮古城村,城的北側有秦始皇主張修築的薊(今北京城廣寧門一帶)襄(今遼寧省遼陽市)馳道,城的西側有那條“沽水”。似乎是在這以後,也許是路縣百姓對沽河進行了治理,也許是兩岸百姓實在不願意把這條河永遠地叫作“沽(古音苦)水”,就以它流過路縣縣城旁邊而改成“潞水”了。東漢末期和三國魏時,無論是曹操北征烏桓,還是魏國為鞏固北方軍事重地幽州薊城的戰略地位,都曾經充分利用潞水運輸糧食和衣物,去滿足軍隊需要,這個時期潞水又稱為“訇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