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搶劫並焚燬了圓明園等三山五園
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於10月6日佔據圓明園。英、法軍隊洗劫二天后,向城內開進。
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余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 巴夏禮 等囚於圓明園為藉口,將焚燬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
10月18日,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
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火燒圓明園,這是人們説慣了的一個提法。其實,火燒圓明園的真正概念,不僅是火燒圓明園,而是火燒京西皇家三山五園。焚燬的範圍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這三山五園是:萬壽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五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