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規模

日期:2017-07-28 16:24    來源:文化遺産傳承應用國家級虛擬倣真實驗教學中心

分享:
字號:        

  暢春園是1684年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歸來後啟建。根據文獻圖檔估算,暢春園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600米,佔地900畝(60公頃)。設園門五座:大宮門、大東門、小東門、大西門、西北門。正門在南墻東側,門內為暢春園的理政和居住區,中路沿中軸線向內依次為大宮門、九經三事殿、春暉堂、壽萱春永殿、雲涯館、延爽樓、鳶飛魚躍亭。亭北有丁香堤、芝蘭堤、桃花堤、前湖和後湖。東路為澹寧居、龍王廟、劍山、淵鑒齋、藏拙齋、蘭藻齋、太樸軒、清溪書屋、竹軒、恩慕寺和恩佑寺。西路為玩芳齋、無逸齋、關帝廟、娘娘廟、凝春堂、蕊珠院、觀瀾榭、集鳳軒等景點。園西出大西門為西花園,有湖泊四處,湖邊散落有討源書屋、觀德處、承露軒等建築,為幼年皇子居住之所。

  暢春園以園林景觀為主,建築樸素,多為小式卷棚瓦頂建築,不施彩繪。園墻為虎皮石砌築,堆山則為土阜平岡,不用珍貴湖石。園內有大量明代遺留的古樹、古藤,又種植了臘梅、丁香、玉蘭、牡丹、桃、杏、葡萄等花木,林間散佈麋鹿、白鶴、孔雀、竹雞,景色清幽。暢春園這種追求自然樸素的造園風格影響了在其之後落成的避暑山莊和圓明園(乾隆擴建之前)等皇家宮苑。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