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教育文化

日期:2024-01-09 10:33    來源:北京旅游網

分享:
字號:        
  • 06.教育文化
  • 06.教育文化

  很多家長帶孩子旅游已經不滿足於簡單的吃喝玩樂,選擇一所或幾所名校,一家人去感受高校的獨特魅力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本期,跟隨小編探尋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之教育文化,走進高校,寓教於游。

  1、清華大學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教育文化

  清華大學,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康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因水木清華而得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於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係調整後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清華大學共設20個學院、58個係,已成為一所具有理學、工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醫學等11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圖書館

  有人説: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如果把清華園的建築當成一首曲調優美、旋律高昂的樂曲,圖書館無疑是這首樂曲中最動聽的音符之一。無論春夏還是秋冬,無論旭日東昇還是紅輪西墜,每當你走進清華大學圖書館,撲面而來的是淡淡的書香,映入眼簾的是莘莘學子孜孜以求的身影。這裡是知識的海洋,這裡是求知的天地,這裡是通向彼岸的精神家園,這裡是走向輝煌的成功之路……

  水木清華

  "水木清華"是清華園內最引人入勝的一處勝景,位於工字廳北側,常被與頤和園中的諧趣園相比,被稱為清華園的"園中之園"。"水木清華"一帶的景色設計別具匠心,四時變幻的林山,環攏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着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水木清華的荷花池是清華園水系兩湖一河之一(水木清華荷花池、近春園荷塘和萬泉河)。夏季荷花盛開,一片蔥郁之色;冬季白雪落於池面,周圍琼枝環繞,別有一番景致。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

  2、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近代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誌着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北大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深刻的影響了中國百年來的歷史進程。北大校園北與圓明園毗鄰、西與頤和園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這一難得的歷史遺産,營建了風景如畫的校園環境,使之既有皇家園林的宏偉氣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麗特色。

  未名湖

  未名湖聲名在外,春夏時節正是景色最美的時候。不管是繞湖漫步,還是拿本小説在此靜讀都會讓你靜享這裡厚重的文化韻味。湖畔曲徑通幽,則使她顯得更加淡泊寧靜。沿未名湖北路一直走,可見鼎鼎大名的山鷹社所在地,有興趣可在此感受山鷹社“存鷹之心於高遠,取鷹之志而凌雲,習鷹之性以涉險,融鷹之神在山巔”的社團精神。們的腦海之中。未名湖的美麗,四季各有不同,夏季的湖水如一塊溫潤軟玉,湖畔楊柳依依、曲徑通幽,襯托的湖水更加淡泊寧靜。

  校景亭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教育文化

  在北京大學德齋(紅一樓)北部土山上,有一座名為“校景亭”的亭子。它原名翼然亭,是昔日名園鳴鶴園中一座最大的方亭。亭的北面俯臨紅湖,四週疊置假山,樹木陰翳。亭子掩映其中,把古園林建築中“藏”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亭正西有白石砌岸的長方形魚池,盛夏荷花盛開,別有一番風致。校景亭早在乾隆初年就已存在,算是燕園最古老的一座亭子。1926年,燕大遷來以後,對翼然亭進行修整,並在亭內彩繪燕園校景十二幅,將燕園的代表景點薈萃於一亭之上。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205號北京大學

  交通:乘508路,601路,717路,331路,365路等路車,在清華大學西門站下。

  3、中國人民大學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教育文化

  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産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於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

  建校以來,中國人民大學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形成了“人民共和國建設者”的搖籃、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重鎮、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研究的高地三大辦學特色,被譽為“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從1950年至今,國家歷次確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均位居其中。學校是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中國人民大學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重點、繼續教育為輔助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形成了“主幹的文科、精幹的理工科”的學科發展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始終注重發揮人文社會科學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作用,在不斷發展學術、繁榮學術的同時,積極發揮“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研究重大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問題,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理論保證和有力的智力支援。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

  4、北京航空航太大學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教育文化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BEIHANG UNIVERSITY),簡稱“北航”,是一所空天信融合特色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研究領域主要有航空航太、能源動力、資訊科學、材料化學、生物醫學、機械電子、交通工程、精密儀器、經濟管理和社科法學。

  學校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和昌平區,分為學院路和沙河高教園區兩校區,佔地3000余畝,總建築面積150余萬平方米。現有院係29個,學科涵蓋工、理、管、文、法、經、哲、教育、醫學和藝術10個學科門類。北航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7811人,其中本科生14428人,碩士研究生8700人,博士研究生4015人。在校攻讀學位的外國留學生668人。

  校訓校風

  “尚德務實、求真拓新”是北航的辦學理念,反映了北航的辦學傳統和辦學特色,是學校今後辦學和發展的基本理念,也是全校師生員工建設北航的共同思想基礎。“德才兼備、知行合一”為北航校訓。“德才兼備”即品學兼優,要求全校師生員工既要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具有較高的道德水準;又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工作能力,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學問,努力成為講道德、守法紀、有文化、能創新的高素質人才。“知行合一”要求全校師生員工既要追求真理、善於學習,又要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創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同時,也要篤行誠信,言行一致,表裏如一。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7號

  5、北京理工大學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教育文化

  北京理工大學1940年誕生於延安,是中國共産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歷批次重點建設的高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毛澤東同志親自題寫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強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先後擔任學校主要領導。

  學校現設有18個專業學院以及徐特立學院、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醫工融合研究院等教學科研單位,工程、材料科學、化學、物理、數學、電腦科學、社會科學先後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科進入前1‰。

  立德樹人,北京理工大學在全面提升人才培養品質中傳承文明。學校致力於培養“胸懷壯志、明德精工、創新包容、時代擔當”的領軍領導人才。

  矢志創新,北京理工大學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奉獻世界科技發展中展現擔當。學校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堅持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前沿銳意進取。學校曾創造了新中國科技史上多個“第一”:第一台電視發射接收裝置、第一枚二級固體高空探測火箭、第一輛輕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測高雷達、第一台 20 公里遠端照相機等,在精確打擊、高效毀傷、機動突防、遠端壓制、軍用資訊系統與對抗等國防科技領域代表了國家水準,在智慧倣生機器人、綠色能源、現代通信、工業過程式控制制等軍民兩用技術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延安根、軍工魂”,是鐫刻進北京理工大學的紅色基因;“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徐特立老院長倡導的“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學風,共同鑄就了學校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內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教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