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皇家文化

日期:2024-01-09 10:19    來源:北京旅游網

分享:
字號:        
  • 01.皇家文化
  • 01.皇家文化

  三山五園是北京西郊一帶皇家行宮苑囿的總稱,是從康熙朝至乾隆朝陸續修建起來的。自遼、金以來,北京西郊即為風景名勝之區,西山以東層巒疊嶂,湖泊羅列,泉水充沛,山水襯映,具有江南水鄉的山水自然景觀。所謂三山五園,“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萬壽山,“五園”是指依山而建的靜明園、靜宜園、清漪園(頤和園)及其附近的暢春園、圓明園。北起北旱河,南至昆玉河沿線,東至清華西門,西至香山公圓。

  本期,跟隨小編探尋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之皇家文化,來三山五園逛一逛皇家美景。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皇家文化

  線路推薦:香山-靜宜園(香山)-頤和園(清漪園)-萬壽山-玉泉山(靜明園)-圓明園-暢春園(圓明園)

  線路景點介紹

  香山

  香山公園位於北京西郊,地勢險峻,蒼翠連綿,佔地188公頃,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景區內主峰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57米。

  香山公園始建於金大定二十六年,距今已有近900年的歷史。早在元、明、清時,皇家就在香山營建離宮別院,每逢夏秋時節皇帝都要到此狩獵納涼。香山寺曾為京西寺廟之冠。清乾隆十年(1745年)曾大興土木建成名噪京城的二十八景,乾隆皇帝賜名靜宜園。京西著名的“三山五園”中,香山公園就佔其中的一山(香山)一園(靜宜園)。咸豐十年(1860年)和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先後兩次被英法聯軍、八國聯軍焚燬,1956年開闢為人民公園。

  香山公園文物古跡眾多,亭臺樓閣似星辰散佈山林之間。這裡有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有集明清兩代建築風格的寺院“碧雲寺”;有國內僅存的木質貼金“五百羅漢”;有迎接六世班禪的行宮“宗鏡大昭之廟”,有頗具江南特色的古雅庭院“見心齋”。

  門票:80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香山公園買賣街40號

  交通

  公交線路

  318 田順莊-香山

  331 新街口豁口-香山

  360 動物園樞紐站-香山

  563 西直門-香山公園東門

  630 大運村公交場站—香山

  698 公主墳-香山

  靜宜園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皇家文化

  靜宜園位於北京西北郊的香山。全園結構沿山坡而下,是一座完全的山地園,分為三部分,即內垣、外垣、別垣。內垣在東南部的半山坡的山麓地段,是主要景點和建築薈萃之地,包括宮廷區和古剎香山寺、洪光寺兩座大型寺廟,其間散佈着瓔珞岩等自然景觀。外垣是香山的高山區,面積廣闊,散佈着十五處景點,大多為欣賞自然風光之最佳處和因景而構的小園林建築。別垣是在靜宜園北部的一區,包括有昭廟和正凝堂兩組建築。內垣的西北區黃櫨成片,每至深秋,層林盡染,觀西山紅葉成為靜宜園的重要景觀。

  地址:北京市西北郊的香山

  頤和園

  頤和園屬國家級文保單位,位於北京城西北,圓明園之西,玉泉山之東,全園面積約290公頃,其中北部甕山(後改稱萬壽山)約佔三分之一,是一座山水結合、以水為主的自然山水園。乾隆十五年(1750年),開始建設,至二十九年(1764年)完工。北部萬壽山山形呈一峰獨聳之勢,在山上集中建造了大量的點景建築;南面為昆明湖,形成開闊的山前觀賞範圍。

  頤和園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 "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 的造園準則。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佔地300.8公頃,水面約佔四分之三,園中有點景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 20 余處, 3000 余間古建築,面積 70000 多平方米,古樹名木 1600 余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築。

  園中主要景點大致分為三個區域: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蕓館等庭院為代表的生活區,是慈禧、光緒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長廊沿線、後山、西區組成的廣大區域,是供帝後們澄懷散志、休閒娛樂的苑園游覽區。

  小貼士:“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頤和園管理處將組織開展現場諮詢宣傳活動,同時還將舉辦頤和園知春亭保護性修繕工程開工新聞發佈會。

  票價:旺季30元,聯票60元,淡季20元,聯票50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新建宮門路19號

  交通線路:

  地鐵4號線西苑站下車後可步行到達東宮門,北宮門站下車後可步行到達北宮門。

  乘坐303、331、346路等公交車可到達東宮門、北宮門。

  乘坐374、74路等公交車可到達新建宮門。

  萬壽山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皇家文化

  萬壽山為燕山余脈,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臨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的乳母助聖夫人羅氏在山前建園靜寺,清初,曾作宮廷養馬的草料場。乾隆十五年(1750)為慶祝皇太后六十壽辰於園靜寺舊址建大報恩延壽寺。次年將山改名為萬壽山。並將開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佈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東西兩坡舒緩而對稱,成為全園的主體。建築群依山而築,現存的是英法聯軍燒燬後慈禧重新建造的。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 今之萬壽山,元朝名甕山。

  萬壽山樓宇恢弘,漢白玉釣臺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魚垂釣。

  靜明園(玉泉山)

  靜明園(玉泉山)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市區西北部海淀區頤和園昆明湖西。佔地75公頃,其中水面13公頃,為“三山五園”之一。

  金代始建芙蓉殿(亦名玉泉行宮)。明正德年間(1506~1521)建上下華嚴寺。清康熙十九年(1680)建行宮,初名澄心園,三十一年(1692)更名靜明園。乾隆年間大規模擴建,形成“靜明園十六景”,時為靜明園鼎盛時期。1860、1900年,遭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兩次焚燬。辛亥革命後,一度開辦玉泉山汽水公司,時亦開放游覽。1949年後,為國家機關使用,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和綠化。園內景物繁多,較著名的有:玉泉,被乾隆命名為“天下第一泉”,金代“玉泉垂虹”為燕京八景之一;玉峰塔,位於玉泉山主峰,為八角七級倣木構樓閣式石塔,高477米,“玉峰塔影”為十六景之一;華藏塔,為八角七級密檐式漢白玉石塔;澄照關,關上雉堞相連,高逾6米;楞伽洞,洞中大量清代密宗摩崖造像,藝術價值極高。2006年05月25日,靜明園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玉泉山小東門外,頤和園昆明湖西

  圓明園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皇家文化

  皇家園林採用集錦式的園林體系,將國內國外各類園林的精華,移植倣建於皇家園囿之中,形成薈萃名園、景象萬千的園林景觀。西苑三海、圓明園、清漪園等皇家園林都有這樣的特徵,其中“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尤為突出。

  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該園繼承了中國三千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築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水鄉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吸取了歐洲的園林建築形式。在整體佈局上使人感到和諧完美,體現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

  圓明園最早是康熙賜給尚未登基的雍正的園林,其名聲和規模自然不能和皇帝使用的暢春園相比。但隨着雍正登基,圓明園的規模日益增大。只可惜,由於清朝末年的戰亂,我們無法親眼見證這所園林的輝煌,只能從相關文獻中體會一二。

  門票

  售票處設在綺春園宮門(售票窗口5個,節假日期間售票窗口8個)、長春園東門(售票窗口2個)、二宮門(售票窗口1個)、藻園門(售票窗口1個)。

  1、大門門票:

  成人門票:10元/人次;

  半價門票:5元/人次;

  月票:每人15元/月[每月25日至31日,持本人1寸照片及月票底版(工本費0.5元)在綺春園宮門、東門售票處辦理];

  2、西洋樓遺址景區(含大水法、展覽館、迷宮)

  成人門票:15元/人次;

  半價門票:5元/人次;

  3、圓明園盛時全景模型展

  成人門票:10元/人次;

  半價門票:5元/人次;

  4、具體票價情況請參考下方《門票優惠減免規定》

  開放時間:

  1月—3月15日、10月16日—12月售票時間:7:00—17:30  開閉園時間:7:00—19:30

  3月16日—4月、9月—10月15日售票時間:7:00—18:00  開閉園時間:7:00—20:00

  5月—8月售票時間:7:00—19:00  開閉園時間:7:00—21: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西路28號

  交通

  地鐵:乘坐地鐵4號線圓明園站B口

  公交

  到達圓明園綺春園宮門乘車線路有:331、432、498、628、664、690、696、697路等。

  到達圓明園長春園東門主要乘車線路有:432、717、982、特4路等。

  暢春園

  暢春園以園林景觀為主,建築樸素,多為小式卷棚瓦頂建築,不施彩繪。園墻為虎皮石砌築,堆山則為土阜平岡,不用珍貴湖石。園內有大量明代遺留的古樹、古藤,又種植了臘梅、丁香、玉蘭、牡丹、桃、杏、葡萄等花木,林間散佈麋鹿、白鶴、孔雀、竹雞,景色清幽。暢春園這種追求自然樸素的造園風格影響了在其之後落成的避暑山莊和圓明園(乾隆擴建之前)等皇家宮苑。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南,北京大學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皇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