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國家植物園櫻桃溝景區迎來最佳觀賞期,成片水杉林褪去翠綠,換上橙紅與金黃交織的盛裝,每當夕陽斜照,光影穿透枝葉灑落林間,這片 “暮光森林”正在上演着秋日的童話 ,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

作為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水杉人工林之一,櫻桃溝的水杉林不僅是秋日美景擔當,更是重要的植物科普活課堂。水杉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屬於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 “活化石” 物種,其樹榦通直挺拔,最高可達 40 余米,線形的葉片呈羽狀排列,入秋後因溫度降低,葉綠素分解,類胡蘿蔔素等色素顯現,造就了層次豐富的色彩變化。漫步林間,腳下是松軟的落葉層,耳畔是鳥鳴與溪流聲,抬頭可見陽光透過枝葉形成的丁達爾效應,橙紅色的水杉與清澈的櫻桃溝溪流相映成趣,構成一幅動靜結合的秋日生態畫卷。
為方便游客沉浸式體驗與學習,國家植物園在水杉林沿線設置了科普標識牌,詳細介紹水杉的生長習性、保護價值及生態作用,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深入了解這一珍稀植物的前世今生,感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意義。
從本週開始,國家植物園進入彩葉最佳觀賞期。除了櫻桃溝外,絢秋苑、北湖周邊、樹木園等地都是賞秋的理想場所。
在絢秋苑內,白蠟、銀杏、欒樹、元寶槭等交相輝映,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出熠熠光輝。這些高大喬木將人們環抱於溫暖的秋色之中,置身於此,身心豁然開朗,仿佛步入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櫸樹的葉片在秋風中漸漸轉為褐紅色,與銀杏的金黃形成鮮明對比。人們或駐足拍照,或靜靜凝望,心隨景動、情由境生,無不沉醉於這濃郁的秋意中。
“春游南湖、秋賞北湖”,北湖周邊憑藉豐富的彩葉樹種,正以獨特的魅力吸引着眾多游客。元寶槭金燦燦的葉子挂滿枝梢,格外引人注目;火焰似的大花衛矛點綴其間,為澄凈的北湖注入了幾許澎湃活力。遠眺,橙黃橘綠、秋色連波,如同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近賞,彩葉繽紛、光影婆娑,繪就出迷人的秋之韻味。北湖西側的碉樓旁,數株槲樹以奇特的葉片和火紅的色彩,成為了游客們的觀賞焦點。與銀杏林共同構築出靜謐深邃之感,將秋日熾烈與古韻悄然融合。

在一片秋日炫彩中,雜種鵝掌楸以其獨特的形態,為這片絢麗秋色增添一抹靈動的注腳。位於樹木園的雜種鵝掌楸,葉片形似鵝掌又似馬褂,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才是創意的締造者。鵝掌楸屬植物是古老的孑遺物種,被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雜種鵝掌楸是鵝掌楸和北美鵝掌楸雜交所選育的品種,它樹形高大挺拔,給人以幽靜、祥和之感。在這片清幽的林間,仿佛無聲地傳遞着季節的意趣,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臥佛寺天王殿兩旁的古銀杏樹高大挺拔、金光耀眼,在紅墻的襯托下絢爛至極。秋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好似在訴説着時光更疊。這兩株古銀杏樹見證了這座千年古剎的變遷,它們以不變的姿態守護着文明的脈絡,讓每一個駐足的人體會到歷史的厚重之感。(溫馨提示:臥佛寺每逢周一閉館,請您合理安排行程)

深秋的國家植物園步移景換、美不勝收,快來這裡尋一番秋之韻味、赴一場多彩盛宴。預計彩葉觀賞期可以持續到11月中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