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景 解鎖家門口秋色

日期:2022-11-01 10:44    來源:西城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霜降已過,秋意漸濃,氣溫逐漸寒涼,又到了一年層林盡染的最美賞秋季。銀杏、菊花,黃得雅致、飽滿;楓葉、柿子,紅得熱烈、奔放,共同織就出一幅幅色彩絢麗的自然秋景圖。本期我們一同去看看隱沒於公園、街角的最美秋色,細細品味京城的秋,咂摸秋的色彩、秋的滋味。

  墻頭纍纍柿子紅

  地點:景山公園

  金秋時節,景山公園西側絢爛的柿子林,成為一道靚麗景觀。如今柿子樹葉一天天減少,圓溜溜的柿子像紅燈籠似的挂滿枝頭,它們壓彎了樹枝,在隨風搖擺。一些熟透的柿子從樹上掉下來,濺出了蜜汁。這成了很多鳥兒們最愛的“甜點”,一邊嘰嘰喳喳,一邊時不時啄上一口享受美食。游客們紛紛駐足,或遠觀欣賞,或拿出手機拍照記錄,構成了一幅金秋盛“柿”圖。

  古人云:“千年柏,萬年槐,老槐向柿叫伯伯”,其意在於表述柿子樹生命力頑強,堅實而長壽。更有福澤深厚,健康長壽、子孫繁多之意。據説,景山這片柿林,明代就有了。那時,景山取名為百果園,其中柿子和蘋果是不可缺少的樹種。

  看著這柔紅片片,聞着陣陣果香,總能生出不少眷戀來,這是有關收穫的味道。

  “霜降見冰碴兒”,老作家唐魯孫在院子裏打套八段錦,嘴裏説着秋天別樣的清涼。把柿子連枝摘下,找間不住人不生火的“冷屋子”,挂在墻壁上,“吃時把柿蒂慢慢起下來,用小調羹挖來吃,吮漿嚌肉,如飲甘蜜,如嚼冰酥,潤喉止渴,滌煩清心,似冷香凝玉,沁人心脾,我叫它柿子冰淇淋。”

  京味作家楊明顯寫《花糕與柿子》,回憶都帶着響兒:“九月的糖炒栗子劈劈響,西山碗大的大蓋柿子,草橋的荸薺脆又甜,山裏紅紅得像小燈籠,吃到嘴裏綿酸綿酸地酸牙齦。”

  寫《城南舊事》的林海音,在西單牌樓買了一包糖炒栗子,一路想著沙營的葡萄、郎家園的老虎眼、葫蘆棗、酸棗,一路回憶着老北京的秋香,“海棠紅着半個臉,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紅色的牙齒”,到了安兒衚同口,“烤肉宛”正上客,她也再挪不動腳步了。

  秋冬之交的小巷頭,聽叫賣聲就能聽得有香有色。“半空兒,多給!”這是賣花生的小孩子們喊出來的。推着獨輪手把車的腌菜小販,開始叫賣“蔓菁疙瘩芥菜頭啊”。水蘿蔔上市了,老北京人要的是那個脆甜勁兒,吆喝的都是“蘿蔔賽梨呦,辣來換啊!”據説當年有個賣蘿蔔的小販叫“十三嗨”,因為閒人細數過,他這一“吊嗓子”要拐十三道彎,端的是盪氣迴腸。

  故老相傳,綿延賡續。這份難忘的舊時味道,就是“食味思源”的映射吧。

  水禽湖畔美如畫

  地點:北京動物園

  深秋想看紅葉,北京動物園可能不是主流的選擇,雖然它沒有層次分明的景致,也沒有厚實得能跳來跳去的落葉堆,但想一邊看動物,一邊賞秋,這裡可是帶孩子尋秋的好去處。

  從動物園正門進入,通常游客都會選擇東部區域來逛,那裏有熊貓館、猴山等熱門景點,殊不知,西部的水禽湖卻是清靜而又特別的。夏天,這裡不會人流密集,秋冬,這裡能看到成群嬉戲的天鵝、鴛鴦、鴨子、鸕鶿等。入深秋,當湖邊的垂柳紛紛變黃,動物園的水禽湖或許更能讓人感到“秋色如畫”。

  有水的地方就有靈氣,水禽湖可是不可多得的美麗景色。雪白的鵜鶘站在石頭上歇腳,整理羽毛,調皮的雁子在水中撲棱着翅膀激起一圈圈漣漪,一隻隻身姿優雅體態婀娜的白天鵝休閒地游弋在水面上。或許是因為孩子與動物格外親近,許多帶着孩子的家長坐在湖邊,看綠頭鴨嬉戲、天鵝起舞、群鶴歌唱……北側的白蠟已滿樹金黃,水鳥在湖中嬉戲,游客在這裡觀鳥賞景,構成了和諧共生的秋日美好畫卷。

  水禽湖還是攝影愛好者的最愛,這裡的水禽一舉一動都有可能被攝影愛好者抓拍下來,不管是攝影新手還是老手,都常在這裡拿水禽練手。

  水禽湖東岸邊有一座古建築“薈芳軒”,建築一排九開間,建成於1908年,這裡最早是農事試驗場的農産品種植區和展覽區。從這裡向北過石橋就看見,碧水映照迂迴曲折的牡丹亭,環島而建。牡丹亭東面直接通往豳風堂,豳(“斌”)風堂南臨漣漪環島的禽湖,一派湖光,鳥語花香,是個賞景的絕佳之所。

  豳風堂主體建築是五間房屋和一個庭院,是典型的中國傳統風格建築,鑲有玻璃窗,堂北假堆砌,並有造瀑布。在豳風堂南面不遠處有一個亭子叫依綠亭,是清朝農事試驗場遺存建築遺址,內設百年建築石碑。

  農事試驗場就是動物園的前身,動物園只是農事試驗場附設的博覽園中的一部分,最初是為了滿足皇家娛樂需求,後來對公眾開放。北京動物園內依然保留着清末建園時期山形水系、庭院山石的歷史風貌,在公園中部還有較為密集的古樹群。

  沿着南面的圍墻,往兩棲動物館走,翠綠的松樹在這裡最密集,反而梧桐和銀杏樹,在綠色的背景下顯得鮮明而跳躍,一點點黃,一點點紅,夾雜着草叢裏黃色、橙色、紫色的小野花,讓兩棲動物館外成了顏色最豐富多彩的地方。

  天棚魚缸石榴樹

  地點:正陽書局

  北京有句老話:“天棚魚缸石榴樹。”石榴五月開花,九月結果,一觀其花,二品其果,老北京兩者皆重。石榴在四合院內被視為吉祥之樹,寓意團圓、團結、喜慶、紅火、繁榮、昌盛、和睦、多子多福、長壽、辟邪趨吉的象徵。

  在高樓林立的現代化都市,能拍到石榴樹已是不易,石榴樹與古建相映,更是稀有。西四磚塔衚同的萬松老人塔下,就有兩棵石榴樹,如今已經碩果纍纍。火紅的石榴全都漲大了肚子,有的直接裂開了嘴兒,沉甸甸的,壓彎了枝丫,後面磚灰色的塔身成為鮮紅的石榴最好的“背景墻”。工作人員告訴筆者,這兩棵石榴樹是七八年前移栽到塔下的,每年都會結不少石榴,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都捨不得摘,而留作觀賞拍照用。

  藏在西四鬧市區四合院裏的正陽書局有着濃濃的老北京味道。北京四合院講究老、少、動物、植物共處一院的和諧狀態,自足愜意。院裏的石榴、葫蘆,象徵着多子多福;門墩的鼓身雕刻轉角蓮形象,又與鲇魚相近,佔得了“連”“年”“余”三字的諧音,意為“連年有餘”;斑駁的木門上寫着“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有容德乃大,無欺心自安”彰顯了一家人嚮往的精神追求……這些生活細節構成了老北京四合院的獨特氣質,凡此種種,總讓人不免想起“講究”“地道”這些詞語,為院內生活平添了文化底蘊。

  這個院子並不大,進院後率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萬松老人塔,是保留至今的元代遺跡,院子裏滿是經過修剪的花花草草,沿着小徑可以分別走到南北兩個書屋,書屋裏擺放着整齊的幾排書架,木質的桌椅和整體的氛圍很搭,各種關於老北京文化、歷史、風情的書籍琳瑯滿目。還有那撿漏淘來的石磚、拓片,見縫插針擺着的兔兒爺、磚雕……讓很多人一進門就感慨不已,再加上年輕的掌櫃崔勇還特愛跟人聊,用那一口字正腔圓的京腔兒,帶着人侃完東城的地兒便聊西城的天兒,所以但凡有點北京情結的人,都愛上這來。

  談起老北京對石榴的廣泛種植要追溯到金元時期,當時流行“石榴曲”,庭院內石榴樹、盆栽石榴開始普及。年畫上辟邪驅鬼的“門神”鍾馗,頭上佩戴的那朵小紅花就是石榴花。學者戶力平在《石榴在北京種植始於何時》一文中,考證過北京種植石榴的歷史:北京種植石榴已有千年時間,在遼代墓葬中就曾發掘出“石榴”壁畫;永定門外的“石榴莊”是北京最早的石榴園,明嘉靖時墓誌銘已經出現“石榴莊”三字。

  如今,四合院裏的石榴樹也並不多見了。《北京晚報》“五色土”專欄“老北京風情”的作者何大齊依稀記得兒時在四合院居住時,每到秋末寒風襲來,家人就會把石榴盆連同魚缸一起挪進屋中。很多有在四合院生活經歷的北京人常常回想起兒時院子裏的美好回憶,這片院子露着天,接着地氣。這些充滿活力的樹木、花草、鳥蟲,讓居住在城裏衚同深處青磚灰瓦院落中的人們覺得跟大自然是那麼親近。

  樹樹皆秋步步景

  地點:京韻園

  秋高氣爽的天氣不僅適合遠途秋游,家門口的“口袋公園”也是賞秋的絕佳地,充滿人性化的“口袋公園”星羅棋佈地散落在城市裏,看彩葉、賞秋景再也不用跑到大公園“扎堆”。“口袋公園”所處之地過去往往是城市“邊角料”,經過改造,這些荒地變成了綠蔭之地。大柵欄“口袋公園”——“京韻園”作為京劇發祥地,在秋的浸染下熠熠生輝;平安裏路口東北角“口袋公園”的花藝設計別出心裁,為稍顯蕭瑟的秋日增添了一抹靚麗色彩。

  “京韻園”位於京劇文化聚集的大柵欄百順社區,緊鄰紀曉嵐故居。出了虎坊橋地鐵站,步行幾分鐘就到了“京韻園”。上了公園臺階,映入眼簾的是刻有“京劇發祥地”幾個燙金大字的石碑,石碑下各色花卉盛開,志願者們在打掃衛生。環顧四週,皆是秋色,樹葉搖曳生姿,競相在秋風中染出最豐富的色彩,由綠到黃、由黃到紅,好不熱鬧。移步至石碑後,頗有幽深靜謐之感,“富連成”四角亭屹立於中央,厚重的文化氛圍與美麗的景色相映成趣。在京韻園二期公園裏,曲徑通幽的小路、鬱鬱蔥蔥的樹木,使得整個公園的景致層次更加豐富。二期公園更加注重對於京劇文化的普及,共分為兩個主題長廊,與一期在文化歷史上形成統一,反映了京劇的形成、成熟、鼎盛三個發展階段,還介紹了各類行當劇種、名角大師等梨園知識,讓居民在秋色韻味中感受京劇古韻。

  秋風徐徐、藍天白雲、花香四溢,老人們在長椅上閒坐,街坊四鄰在這裡午後漫談。位於平安裏路口東北角的平安裏“口袋公園”佔地約1093平方米,成為一片京味兒十足的休閒場地。如今秋色漸濃,平安裏公園的銀杏樹一邊露出讓人炫目的金色,一邊將落葉緩緩飄灑,落葉順着秋風涌動,鋪成一地錦繡。道路兩旁的粉色蒲葦柔情地搖擺着,遠看如紅色雲霧,點亮了城市道路。紫紅的美女櫻、火紅的千穗谷和四季海棠、黃色的美人蕉、亮白的銀葉菊,五彩斑斕的花卉盛開在街邊,錯落有致,昂首怒放。居民推窗見綠,出門即是公園,盡情享受秋日的美好。

  公園彩葉觀賞指南

  北海公園

  景觀推薦一:秋風荷韻

  荷花觀賞橫跨夏秋兩季,夏天賞花、秋天看葉。這個秋天,荷花呈現秋韻之美,與白塔景觀遙相呼應。

  景區位置:荷花湖

  觀賞品種:槲樹、元寶槭、白蠟、欒樹

  最佳觀賞日期:10月下旬

  景觀推薦二:環湖垂柳

  公園標誌性的環湖垂柳綠色漸退,轉而變為金黃色,一眼望去與四週古建相稱相應,色彩豐富、層次分明。

  景區位置:沿湖各處

  觀賞品種:柳樹

  最佳觀賞日期:11月中旬

  景山公園

  景觀推薦:黃金大道

  東門內紫禁之巔文創館旁有一片高大的銀杏樹,進入最佳觀賞期時滿樹金黃,形成充滿韻味的園林秋色。

  景區位置:公園東門南側

  觀賞品種:銀杏

  最佳觀賞日期:11月中下旬

  北京動物園

  景觀推薦一:瀛湖金影

  秋天的輕撫中,水鳥在湖中嬉戲,享受着金秋十月的金色湖岸時光。

  景區位置:松風蘿月軒

  觀賞品種:白蠟

  最佳觀賞日期:10月下旬

  景觀推薦二:金色鳥苑

  此時鳥苑內正值銀杏滿樹金黃,黃燦燦的葉子在陽光下更加耀眼。秋風拂過,樹葉間生態館若隱若現。

  景區位置:鳥苑內

  觀賞品種:金枝槐、元寶槭、欒樹、銀杏、雞爪槭、蒙古櫟等

  最佳觀賞日期:10月下旬

  陶然亭公園

  景觀推薦一:蒹葭宛在

  2000余平方米的蘆葦目前正是最佳觀賞期。夕陽西下,朵朵葦花如雪花般輕柔、飄逸,與風雨同舟亭、吹臺亭遙相呼應。

  景區位置:西湖沿岸

  觀賞品種:蘆葦

  最佳觀賞日期:10月中旬至11月初

  景觀推薦二:陶然佳境

  金燦燦的銀杏為公園增添了濃濃的秋意色彩,中央島錦秋墩、慈悲庵周邊的喬木與灌木也將呈現出秋日形態,遠遠望去宛如金色的畫卷。

  景區位置:公園中央島

  觀賞品種:銀杏

  最佳觀賞日期:11月上旬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