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標題-1.jpg.jpg
游春圖卷
隋 展子虔
絹本 設色
縱43釐米 橫85釐米
清宮舊藏
展子虔,歷北齊、北周而入隋,渤海(今山東陽信)人。在隋代曾任朝散大夫、帳內都督等職。擅畫人物、車馬、樓閣、山水,還曾在長安(今陜西西安)、洛陽(今河南洛陽)等地寺院繪製壁畫。
該圖以青綠重着色繪貴族春游情形。圖中山石“空勾無皴”,施以青綠重色,樹木畫法已非“伸臂布指”,山、樹、人的比例漸趨合理,初步擺脫了魏晉時期稚拙、比例不合理的特點,但是不及唐代成熟,反映了山水畫獨立時期的風格面貌。該圖歷來根據前隔水黃絹宋徽宗題簽,被認為是隋展子虔作。傅熹年根據對圖中幞頭、鬥拱及鴟尾形制等的考證,認為現存圖為宋摹本。
該圖曾經宋徽宗內府收藏,前隔水黃絹上宋徽宗題“展子虔游春圖”,前後隔水騎縫處鈐雙龍紋印(朱文)、“宣和”(朱文)、“政和”(朱文)印。經元祥哥剌吉皇姊長公主收藏,鈐“皇姊圖書”(朱文)印。尾紙有元馮子振題:“春漪吹鱗動輕瀾,桃蹊李徑葩未殘。紅橋瘦影迷遠近,緩勒仰面何人看。高岩下谷韶景媚,瑟瑟芳菲韻纖細。層青峻碧草樹騰,照野氍毹攤繡被。李唐歲月腳底參,楊隋能事筆不慚。東風晴陌苕復穎,濃綠正要君停驂。前集賢待制馮子振奉皇姊大長主命題。”元趙岩題:“暖風吹浪生魚鱗,畫圖仿佛西湖春。錦韉詩人兩相逐,碧山桃杏霞初勻。粉階朱檻眼欲醉,垂楊淺試修蛾顰。人間別自有蓬島,仙源之説元非真。危橋凌空路欲轉,飛流直下煙迷津。畫船亦有詩興好,蟬娟未必飛梁塵。兩翁隔水俯晴綠,韶光似酒融芳晨。望中白雲無變態,我欲乘風聽松瀨。落花出洞世豈知,瑤池池上春千載。趙岩。”元張珪題:“東風一樣翠紅新,綠水青山又可人。料得春山更深處,仙源初不限紅塵。中書平章政事張珪。”後隔水有明洪武十年(1377)題詩,尾紙有明崇禎三年(1630)董其昌題:“展子虔筆世所罕見,曾從館師韓宗伯所一寓目,歲在庚午再見之朝延世兄虎丘山樓,敬識歲月。董其昌。”
該圖經清內府收藏,本幅及後隔水有乾隆題詩,鈐清內府諸收藏印。另有清安岐、梁清標及近現代張伯駒等鑒藏印。經《鐵網珊瑚》《珊瑚網》《鈐山堂書畫記》《清河書畫舫》《式古堂書畫匯考》《大觀錄》《墨緣匯觀》《真跡日錄》《石渠寶笈》(貯寧壽宮)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