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牙的來歷

日期:2017-03-27 16:15    來源:北京市文物局圖書資料中心

分享:
字號:        
  • 1
  • 1

  老年間,北京天橋有個拉洋片的老藝人,叫焦金池。他父親,叫焦永順,是唱大鼓書的。焦家祖籍是河北任丘縣。“大金牙”是焦金池的綽號,焦永順輩分老,叫“老金牙”,卻並非説他家有多闊氣,而是焦家人口齒伶俐,説唱全能,才藝絕倫。但這金牙的稱呼如果追根溯源,“大金牙”可能和古雅的官名--執金吾有關。漢光武帝曾説:“仕宦須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所謂執金吾就是執金衙,亦即執金牙。掌管宿衛、緝捕等,與明朝的錦衣衛、清代的提督九門步兵統領類似。那桐任該職時,一般稱“那大金吾”,江朝宗則稱“江大金吾”,後訛化為“大金牙”。

  自古以來,對“金吾”二字解釋者甚多,説“吾”就是“衙”之意,晦澀難通,比較牽強。唯獨鄭盦間訓釋為“衙”的省文,而“衙”與“牙”又相通用,這種解釋比較明快。衙門,古代也稱“衙門”,有衙役手持“金鉞”之類,顯得十分威嚴。

  大金牙,即步軍統領,是京城地面上有權勢的官員,清代任此職的人,有幾位威風八面。乾隆時代的和珅,以宗室提督九門。據其嘉慶四年的上諭説:“提署員弁番役在和珅宅供差者有千餘人”,可見其勢力之大。同光時的榮祿,還有光緒年間的福錕,後者任提督達二十年之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