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北京市井有俗諺:“海淀有三絕:地炕、玉泉、虎皮墻”。對於今天的人們,後兩者比較好理解。地炕何指?地炕就是古時宮殿內冬季所燒地火。在北京,地炕有三種:四郊菜園、花廠的暖洞地炕,以潮熱為佳,又叫土炕;舊時,澡堂子裏面的盆堂裏的地炕,因與池堂內的鍋火相通,這種炕以耐得住水淋為佳,名叫火炕;宮殿、府邸還有耳宅的地炕,因為隔着磚層,當然要越暖和越好,尤其是乾隆朝的暢春園、圓明園二園子,與慈寧、壽安、壽康三宮的地炕,既要暖和,也不能造成潮濕、不焦地板,不烤木器的為佳。因為慈禧太后喜歡園居,不到冬至是不會回宮的。
地炕的好處要比暖氣管多,一來可以省煤,二來地氣通而不塞,溫度與濕度適宜,不像暖氣管那樣乾燥。精於這項技術的,有“地炕焦家”和“炕劉家”。清廷垮臺後,已經不知這些行家的下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