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北京市朝陽實驗小學南校兩址辦學,均為農村普通小學,學校目前有學生710人,97%以上學生在校就餐,一校區內設食堂,一校區為外送餐形式。
二、主要做法:
學校以開學為契機,把勤儉節約教育內容融入到開學典禮、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餐、新生入學教育、校規校紀教育等活動中,引加強先進典型的正面宣傳,發揮榜樣示範作用,對浪費行為開展反面警示教育,加大對浪費行為的糾正力度。
學校要求老師們以身作則,做“光碟行動”的先驅者,在老師的帶動下,號召學生自覺踐行“光碟”行動,互相監督鼓勵,杜絕餐飲浪費,從我做起。每個班級配備兩名午餐小管家,時刻提醒和監督學生文明用餐,反對浪費。午餐時間,同學們在洗手消毒之後,在小管家的指揮下,學生依次有序根據自身飯量實行分餐制用餐,吃完後將剩菜倒入班級的剩菜桶。對於殘余的食物,學校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收集。
學校抓住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宣傳周教育契機,開展多種形式對學生開展制止餐飲浪費教育。一是“節約校園我參與”。利用國旗下講話,號召全體師生積極行動起來,愛惜糧食,適量盛飯,不挑食,杜絕浪費,共創節約型校園。二是“節約糧食我知道”。各班開展“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主題班會活動。在班會上,老師利用多種形式向學生介紹“世界糧食日”的由來、糧食的種類等基本常識。三是“節糧惜糧我描繪”。學生利用畫筆繪製了節糧宣傳畫,製作節約糧食知識小報。四是“糧食種植我體驗”。學生借助學校“一米小園”課程,在老師的帶領下,參加“田間”勞作,親手種下糧食,體驗到農民伯伯的辛苦,感受到一米一粟來之不易。同時還將豐收的果實做成了一道菜。
三、主要成效:
學校進一步深化了學生愛糧、節糧意識,更讓學生真正領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內涵,自覺養成了文明用餐的好習慣。學校採取多種方式激勵師生吃完所購食物、不留剩飯剩菜的光碟行為,促進學校形成杜絕餐飲浪費的良好風氣,讓文明節儉成為永久“食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