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學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貫徹《教育系統“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行動方案》,以《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南,設計推出《識農、學農、敬農——以勞動教育促進五育融合》課程,強化以勞養德、以勞促智、以勞創美、以勞健體的育人舉措,培育學生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節糧愛糧的傳統美德。
二、主要措施
(一)識農——活動浸潤增強節約意識
2023年學校與北京市古代建築博物館(先農壇)合作博物館課程,邀請專家進校園開展《初識農具與農時美味》的課程講座,組織學生走進先農壇,在皇帝親耕耤田裏體驗插秧,體驗農作樂趣,在認識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辛勤耕耘、保護土地、節約資源的農耕文化理念。
(二)學農——潤知於行培養傳統美德
結合全國土地日、世界糧食安全日主題教育,師生們利用學校現有土地資源,開展體驗傳統農耕的校園農業實踐。學生自行分成拓荒組、播種組、養護組、收割組等,鍛煉掌握拓荒、翻地、養地技能,參與播種、出芽、生長、分蘗、抽穗、開花、結實全過程。學校組織“春播秋收冬種麥 識農學農育品行”主題總結會,學生栽培收穫小米150多斤,撰寫過程性體驗論文和學農知識研究論文8篇,製作谷穗標本工藝品42個。在實踐過程中增強學生“粒粒皆辛苦”的節約意識。
(三)敬農——實踐育人促進知行合一
通過學農教育系列活動,學生養成敬重勞動者、愛惜勞動果實的美德,樹立節約糧食的意識,養成節約糧食的習慣,引導學生知行合一,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校園內蔚然成風。
三、經驗成效
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學將制止校園餐飲浪費工作融入勞動教育課程,開展以五穀為代表的中國傳統農業實踐活動,通過節糧愛糧系列活動,鑄牢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學生們通過親手播種,期待豐收,將節糧愛糧、勤儉節約的意識種植心中,引導廣大青少年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將節約精神轉化為最廣泛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