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帶頭示範、厲行節約?食堂打飯,如何避免浪費?愛糧節糧的好習慣如何養成?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北京建築大學餐飲服務中心經過不斷探索實踐,逐漸形成建大“節約糧食”的新思路。
一、加大宣傳力度,調整制售模式
一是在各食堂大廳懸挂“節約”系列橫幅,張貼“光碟行動”系列展板和宣傳海報。
二是開學期間在食堂入口放置移動電視,播放節約宣傳視頻。
三是每餐安排專人在食堂大廳巡視,看到師生有剩餐的情況,就及時上前了解情況,若是飯菜口味問題,會加強該菜品的培訓,提升廚師技能水準。學校會收集師生平時剩餐的照片,製作成海報放置在食堂收殘處,起到教育提醒作用。
四是各食堂採取“正常份餐”和“小份餐”相結合的售餐方式,售餐前服務員會詢問學生是否需要小份餐,滿足師生的不同需求。
五是各食堂會定期輪換飯菜品種,提供多樣化的口味選擇,增加師生的新鮮感。
二、加強環節管控,把好節糧第一關
一是嚴把驗收關。杜絕缺斤少兩、品質不好等問題出現。
二是加強員工技能培訓。各食堂針對各環節工作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技術培訓,提高原材料出成率和利用率,比如將蘿蔔根、香菜根、白菜根等,用來腌制小鹹菜,降低食堂物料成本;比如將用完的油桶倒立控油,也可以節省食用油,做到不浪費一粒糧、一滴油、一片菜。
三是建立監督檢查機制。食堂經理和樓宇負責人隨機檢查各環節運作情況,抽查成品品質與口味,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
四是每天有專人對食堂運作情況進行隨機檢查,杜絕長流水、長明燈,同時檢查操作人員的食材利用情況。
五是做到計劃生産。各食堂經理每日對就餐人數、菜品受眾程度、日流水等情況進行分析,制定合理的原材料採購計劃,做到日産日銷。
六是建立了廚余垃圾監測制度。各食堂每天晚餐收尾後,檢查當日廚余垃圾存量,分析當天食譜中的食材,酌情對出成率低的食材進行調整。